江西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江西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江西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简介..................................................

1.1行业简介...............................................

1.2江西铜业集团简介.......................................

1.3公司产品简介...........................................

二.调查理论及方法 ......................................... 三.调查内容..............................................

3.1公司产品生产情况调查...................................

3.1.2产品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及其采购情况

3.2公司产品的供需情况....................................

3.2.1市场形势

3.2.2公司各产品外部市场需求情况

3.2.3公司各产品内部供给情况

3.3公司收入结构(毛利构成)...............................

3.3.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3.3.2公司各产品毛利构成分析及预测

三.调查结果...............................................

4.1结果的规律性认识.......................................

4.2调查总结...............................................

参考文献:................................................

摘要: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陷入恐慌,铜市几乎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牛熊的逆转。江西铜业集团是我国铜的采矿、选矿、熔炼及精炼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公司控股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伦敦、香港、上海上市,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公司产品的主营业务对江西铜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那么,到底是怎样影响的呢?这些都已成为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就是分析调查公司产品如何对江西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关键词:江西铜业集团可持续发展产品生态循环经济金融危机SWORT分析

模型增长

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铜的文明古国之一。三千多年前,古中国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中华民族开创的炼铜和加工技术在十五世纪以前就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今天,铜及铜合金产品以其独有的特性在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铜的消费量在新兴的电子和电信行业蓬勃发展中大增。在旺盛需求和持续上涨价格的调节下,铜冶炼加工领域投资迅速增长,并引发了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竞争不断加剧。

一:简介

1.1行业简介

有色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应用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材料。中国的铜冶炼企业从2005-2010年高速发展的过程,在技术

和规模上已经大幅度提高,在2010年铜价走高和废铜原料供应减缓的双重支撑下,中国冶炼企业的开工率一直比较高,根据有色网的数据调查,2010年国内冶炼企业全年各月的平均开工率达到了80%以上,产能扩张开工率导致2010年中国青铜产量高速增长,中国的自给率也在不断上升,这是从2001年到2010年变化的曲线,也是根据有色网的统计,2010年国内主要扩建、新建完工的产能达到了20万吨,据此推测2010年中国青铜产能总量达到550万吨,根据我们对在建以及拟建项目,2011年中国铜的精炼产能还将增加106.5万吨,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精炼铜总产能达到656.5万吨。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铜材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中国的加工行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期,我们的制造业扩张非常快,虽然精炼铜技术有一部分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但目前国内铜产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对铜材的需求,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2001-2009年之间中国铜材产量维持在近20%的增速,2009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铜材的增速更是创下了22%以上的速度,进入2010年之后铜材的产量开始平稳增长,根据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我们可以预计2010年全年的铜材产量将突破1千万吨,稳稳地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而经过2008-2009年的反复之后,2010年整个市场正朝着平稳、正常的方向发展。

我国三大铜业上市公司铜储量:

1.2江西铜业集团简介

江铜集团成立于1979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成为集采、选、冶、加、贸易为一体的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铜生产和加工基地,黄金、白银、硒、碲、铼等稀贵金属和硫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中国铜工业的领跑者。2008年,江铜完成了整体上市。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与江西铜业股份公司管理机构实现合二为一,并建立了以事业部制为基本的框架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旗下拥有八家矿山,三家冶炼厂,六家铜加工企业,三家稀散金属生产单位,以及财务公司、金瑞期货公司、物流公司等支持服务体系。集团公司主要承担新产业开发以及后勤、社区等业务。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江铜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涉及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机械铸造、物流运输、期货经纪、井巷工程、地质勘探、国际贸易等多个行业,产品200多种。

新世纪以来,江铜实现了高速的增长。产能从20万吨上升到90万吨;资产从110亿元上升到460亿元,营业收入从47.2亿元上升到605.8

亿元,利税从4.3亿元上升到83亿元,利润从6000万元上升到34.7亿元。

公司拥有国内铜储量最多。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西铜业100%所有权的查明资源储量中,约包含铜1,131万吨(约占全国铜金属储量的1/3),黄金362吨,银9,689吨,钼27.5万吨,伴生硫及共生硫10,899万吨。发行人联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海外资源权益储量中,约包含铜407万吨、黄金42吨,银66.4吨。国内外合计权益储量:铜1538万吨,黄金404吨,银9755吨,钼27.5万吨。

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精炼铜、铜矿厂商,也是最大的稀散金属生产厂商之一。2009年公司阴极铜生产能力已经达90万吨/年,为世界级的大型先进铜生产商,2009年生产阴极铜80.2万吨;自产铜精矿16.7万吨;黄金20吨、生产白银430吨;铜材产量48.4万吨;硫酸225万吨、硫精矿163万吨。公司还是国内最大的稀散金属生产厂之一,2009年生产标准钼精矿(平均品位45%)4,166吨、硒产品约329吨、铼酸铵2,786千克、精碲50吨、精铋800吨。

目前,江铜已确立了自己中国铜行业的领头羊地位,阴极铜产能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位;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等方面连续多年保持国内铜行业第一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江铜的排名已前移到第87位。

1.3公司产品简介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阴极铜、铜杆线、铜加工产品以及化工产品等,具体有有阴极铜、铜杆线、铜加工产品、黄金、白银、化工产品、稀散金属。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具体方面来对产品进行分类描述:

(1)阴极铜(“贵冶”牌、“江铜”牌高纯阴极铜),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注册的优质产品,每块重量约150公斤,外型1000×1000×15,平滑、整齐、美观。“江铜牌”高纯阴极铜采用ISA法不锈钢永久性阴极板电解技术。

(2)铜杆线

(3)除铜杆线外其他铜加工产品

金锭:(“贵冶牌”、“江铜牌”金锭)现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可交割的标准金锭,产品质量稳定,外表美观。自进入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以来,获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在交售人民银行时期取得了计量、质量免检资格。产品已成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注册品牌。

(1)钼精矿(平均品位45%)

(2)硒产品、

(3)铼酸铵、精碲、精铋。

电镀用硫酸铜:蓝色晶体或粉末,无臭,比重2.284g/cm3,溶于水及稀的乙酸,水溶液具有弱酸性,在干燥空气中慢慢风化,其表面变为白色粉状物。加热至110℃时,失去四个结晶水,高于150℃形成白色易吸水的无水硫酸铜;该产品主要用于硫酸盐镀铜和宽温度全光亮酸性镀铜离子添加剂。

二.调查理论及方法

2.1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工作基于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的SWOT 分析模型,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通过SWOT 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

2.2研究调查资料获取

采用问卷形式,查阅书籍并记录形式,询问形式,三种方式来收集数据,收集的资料包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

2.3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采用Lang和Heiss(1994)的分层取样法。

三.调查内容

3.1公司产品生产情况调查

根据公司的矿区分布情况,我们通过在网上搜索各个矿区资源储量情况,按照江铜集团持有该矿区的股份,铜量,金量,和银量进行了数据分层整理,并且按照统计学的原理进行了数理统计,总结了江铜集团在矿区分布上的优势。

江铜集团在矿区的分布上存在着比较大的优势,虽然如此,但是对于铜业集团来讲,产铜量的多少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对江铜集团的自产铜和冶炼产量的调查情况。

公司自产铜和冶炼产量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

三大铜业上市公司中,江铜市值/储量最低

资料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江铜的股本以权证行权完毕扩容后的股本计算,市价以2010-9-27日收盘价为准

在2004-2009年来,江铜集团的铜矿产量5年翻番。过去很多年以来,江铜的自有铜矿产量一直维持在14-16万吨,虽然在这段时间内增长相对来说缓慢,从2011年开始,江铜的自有铜矿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在2012年自有铜矿产量22万吨,较今年计划产量17.2万吨增至近30%,到2015年,加上海外铜矿投产的权益产量,权益铜矿量将达到35万吨,较2010年翻番。

相对国内其他的铜业集团上市公司而言,有以下几点优势:

1.在未来的增长程度上有一个比较好的趋势,并且由于公司的增长,会

带来经营收入的更大收入,从而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进一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公司的产铜量得到了保障,就会为公司提供丰富的现金流,有效的资

金链模式,对销售提供了合理的产品基础。

3.1.2产品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及其采购情况

公司铜冶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精矿和废杂铜,2008年以前还采购较大

公司主要原材料及采购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原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延长物品使用周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把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努力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目前世界上铜的冶炼方式主要有火式冶炼和湿法冶炼两种。火法冶炼是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炼生产出阴极铜,一般试用高品位的硫化铜矿;湿法冶炼一般适用于低品位的氧化铜,该法成本较低,但对矿石的品味和类型限制较大,且杂质含量较高。江铜集团主要使用火法冶铜,并采用湿法冶金。生产流程包括采矿,选矿,熔炼,精炼,铜材加工等。

生产流程:

1、2009年第三方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2009年9月,江铜委托中国质量协会有色金属分会进行年度第三方用户满意度调查评价,调查的范围包括了阴极铜、工业硫酸和银锭三大产品。经统计分析调查结果,阴极铜、工业硫酸和白银的综合顾客满意度分别为92.31、93.18和94.31分,均为用户满意产品。

大概有近一半的回函客户认为与2008年相比,对江铜的忠诚度有所上升。说明近几年来,江铜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注重树立企业形象和信誉方面取得了成效。在当前产品同质同价的情况下,稳定了一批长期的忠实用户。但是,针对得分相对较低项“质价比”、“结算方式及周期”、“产品及技术信息交流”、“采购订货的方便性”和“持续供货能力”等方面以及顾客最不满意项的统计,调查方建议江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仍要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作为重点,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顾客全方位的需求,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2、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和新版ISO9001标准要求,公司于2010年6月份完成了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合和换版。此次换版以流程管理的思路整合和梳理出公司级流程共23个,通过设置生产成本管理、组织绩效管理等综合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了体系考核的权威性和效率,更加紧贴公司生产经营实际,通过体系这个基础管理平台,理顺了公司相关管理接口和职责,增强了计质量工作与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沟通与联系,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效显着。公司于2010年5月份组织进行2010年度QC成果评比,共产生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并择优向有色行业和江西省推荐发表,成绩显着。共获全国优秀QC小组4个、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2个、有色行业优秀QC小组5个、江西省优秀QC小组16个。

4、运用LME测试工厂这个平台,牢固树立江铜品牌。江铜作为国内首家LME认可的阴极铜测试工厂,目前已对金川公司共3批注册阴极铜进行了测试,客户反映良好。另外五矿有色的阴极铜测试亦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我公司的测试分析水平,同时也提升和拓展了江铜品牌的信誉和知名度。

3.2公司产品的供需情况

3.2.1市场形势

虽然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市场情况恶化,但近两年来由于国家实施的有效振兴措施,经济环境不断回暖,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好转,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及实施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复苏产生了决定性影

响。主要体现在实施技术改造和研发;促进企业重组,调整产业布局;

开发境内外资源,增强资源保障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搞好综合利用;

降低出口关税,回复加工贸易等方面。

二是汽车产业和房地产行业连续高位运行拉动了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增长。房地产牵动42条产业链,拉动就业面大,所以4万亿投资牵动着

大规模贷款流入楼市,使房地产业经久不衰,给了有色金属产品很大的

市场空间,例如,去年1200万吨铝加工材消费量中有500~600万吨用于建筑领域,当前,内销型铝材加工厂盈利明显优于出口型铝材加工企

业。

三是国家对重要有色及稀有金属产品收储计划的实施,对有色金属行业

复苏发生了关键的影响。2008年12月以来,国家筹资80亿元,收储15

万吨镍、20万吨精炼铜、20万吨锌、50万吨铝、3万吨镍。民间资本也

大量流向有色金属的进口和收储,例如,在铜价3万元/吨左右时,民间

大约收储了80万吨铜,15万吨镍(含镍铁)。对产业的复苏和有色金属价格的回升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3.2.2公司各产品外部市场需求情况

1.铜板块产品市场需求

铜是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在中国124个重要行业中,91%

的行业与铜有关。1999年至2007年,中国铜消费量从148万吨上升至400多万吨,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铜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中

国的铜产量与国内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国内企业冶炼所需的三

分之二以上的铜精矿需要从国外进口,这种格局长期难以改变。

2000年以来全球铜矿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2004年以来的5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9%。当前低库存水平下,我们认为只要全球精铜需求

年均增速不低于1.5%,高于铜矿产量的增速,就足以使得全球铜库存处

于历史低位。据IMF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维持在3-4%,在这样的经济增速下,我们认为全球精铜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1.5%并不困

难。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铜需求增长依然较为稳健,而印度的工业化进

程,铜消费增长才刚刚开始起步。

2000年—2009年末中国精铜消费复合增长率高达15.7%中国在精铜消费市场一枝独秀。2000年以来复合增长率高达15.7%,自

2000年不到200万吨上升至2009年超过700万吨,在全球消费市场的份额自2000年的12.7%上升至38.9%。其他发达国家地区的精铜消费比例持续下滑,如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等。需要指出得是,中国精铜的表

观消费量虽然占了近全球的40%,但部分精铜通过成品方式出口至国外,例如占精铜消费5%以上的空调市场,2009年我国生产8100万台空调,出口超过3000万台。

2000年——2009年末以来国内精铜消费和缺口情况

2008年全球主要国家人均精铜消费量

另外由于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效益发挥,随着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家电下乡的推进、汽车业和房地产市场的企稳等将进继续扩大市场对铜及铜材的消费。故在国内市场,铜板块的相关产品需求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大。

2.贵金属板块市场需求

我国黄金实物需求十分旺盛,带动黄金实物出入库量和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10月,黄金现货共成交1299.35吨,同比增长27.12%,共进口黄金209.72吨,同比增长480%;今年以来,黄金个人业务发展迅猛,国内居民投资热情高涨。至10月底,交易所个人客户达到167.61万户,共成交黄金973.84吨,同比增长247.33%,占黄金交易总量的

19.42%。伴随黄金投资市场的成长,个人白银业务的发展也很迅猛。1至10月,累计个人白银业务成交24425.69吨,是去年同期的34倍多。

另外根据相关分析我们得出黄金中长期价格会持续创新高。理由主要有二:第一,全球央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宽裕,激发了黄金的货币属性和避险需求。两个很好的例证:第一,长期以来作为供应方稳定来源的央行售金,去年二季度以来出现持续净买入局面;第二,全球黄金ETF持有量持续创新高。第二,供需矛盾持续存在。一方面,供应增长停滞,过去10年全球黄金产量下降9.6%,其中世界前8大黄金生产国(占全球产量2/3),有6个国家黄金产量已低于其巅峰时期水平。另一方面,需求增长迅猛。据国际黄金协会预测,中国黄金需求未来10年有望翻番,即复合增长率7.1%。另一方面,投资需求增长更为强劲,2009年,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增长41.8%,增加392吨,占当年黄金产量的17%,今年上半年黄金ETF持有量较去年年底增长12.3%,增加163吨,占全球黄金产量的10%。

截止今年第二季度世界黄金供求情况如下

2010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增长(年率上升36%,至1050吨)大部分反映了黄金投资需求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强势表现。

白银国际市场需求

目前对贵金属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及饰品需求,经济复苏离不开工业发展,而每年贵金属的供给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作为稀有的铂金、钯金更是如此,贵金属未来行情仍旧看好。虽然现在贵金属的交易主要集中在黄金,但是其他品种白银目前的升值趋势不容小视,白银曾经也是作为货币在全球所流通,所以白银的升值空间将会更大。

3.稀散金属市场需求状况

从总体看,目前稀散元素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等,对稀散元素的应用还不十分理想,主要为原料出口;一些

掌握大量高新技术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其消耗量较大,但其资源量却不丰富,相当部分消费量只能靠进口满足。

据美国地质调查所公布的统计资料,以及近几年市场需求与销售情况看,世界稀散元素需求及价格走势,在总体攀升的趋势下,部分年份和部分稀散元素的产量和价格有较大波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现今稀散元素生产途径,仍以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综合回收为主,故其产量、价格不得不随主金属产量变化;

(2)对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预测失准,转售投机和盲目扩产常造成生产过剩,其后必然造成价格下滑和一些企业倒闭产量下降;

(3)由于从废弃物中回收稀散元素技术进步,对产量和价格也造成一定影响。

从发展总趋势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显示了强大威力,使世界和我国军工和民用相关产业,对稀散元素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价格走势将进一步看好。

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稀有金属由于应用领域相对较狭窄,行业回暖较基本金属慢。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复苏,稀有金属价格有望逐渐回暖

4.化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在总体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平淡的行业环境下,化工行业中的传统“大宗产品”下半年难有较好表现;而与国家新兴战略行业等相关的“涉新”化工细分行业,如新能源、新技术、环保、电子信息等密切相关的细分行业,基于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快速的成长性,仍将是下半年市场追逐的热点。二级市场方面,化工行业今年以来表现不佳,自年初以来化工(申万一级)已下跌了30%,其中石油化工下跌了36%以上,而同期上证综指跌幅为21%。?

众所周知,化工行业产业链长,细分行业繁杂,但仍属于中游制造业。其中大宗化工产品占部分,主要包括纯碱、PVC、黄磷、化肥、化纤、TDI、MDI等,这些产品普遍产量大,相对附加值较低,而产能大都过剩,盈利能力较低。

尽管去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快速恢复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升,企业盈利能力也实现较大恢复。但自今年4月份开始,在政府加大对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影响下,大宗化工产品价格开始走弱。如果说近期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的话,我们预计下半年将会出现实际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美欧等发达市场经济恢复前景较淡,且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使得我国出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我国出口占比较大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从而对上游的化纤行业产生影响。

目前硫酸价格仍处于自历史底部回暖复苏中,预期未来化工板块利润日趋向好。

3.2.3公司各产品内部供给情况

1.铜板块产品供给状况

过去很多年以来,江铜的自有铜矿产量一直维持在14-16万吨,增长缓慢。但是从2011年开始,江铜的自有铜矿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12年自产铜矿产量22万吨,较今年计划产量17.2万吨增至近30%;到2015年,加上海外铜矿投产的权益产量,权益铜矿量将达到35万吨,较2010年翻番。

2004年以来公司自产铜矿产以及2010-2015年公司权益铜矿产量预测下表是国内铜矿未来两年扩建情况。

下面是海外两个矿山进展情况:

——阿富汗Aynak铜矿(25%权益),1100万吨储量,这个项目现在正在前期准备工作,还在排雷,排雷完成后,就可以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年产20万吨。这个项目中冶股权占大头,从中冶中报披露看,将争取2013年建成。

——北秘鲁铜矿(40%权益),今年计划争取可研报告,明年报秘鲁环保部环评,争取明年年底开工建设。500万吨储量,40%股权,争取2013年建成,每年20多万吨产量。

未来几年公司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权益自产铜矿的增长。我们预计2012年公司自有铜矿产量有望达到22万吨,较今年计划产量17.2万吨增长近30%。2013年以后伴随海外两个矿山投产,预计到2015年,公司权益产量有望增加35万吨=今年计划产量17.2万吨+未来两年国内矿山扩建5万吨+北秘鲁铜矿20万吨*40%权益+阿富汗铜矿20万吨*25%权益,较今年计划产量翻番。

2.贵金属版块产品供给状况

公司每年自产黄金5.5吨左右,主要来自德兴铜矿。随着今年年底德兴铜矿3万吨日处理能力扩建工程完工(增长30%,日处理能力自10万吨扩至13万吨),预计未来2年自产矿黄金将有所提升,我们预计2012年自有矿黄金6.5-7吨。对于外购铜精矿中的黄金,如果品位大于1克/吨,就计价则基本不赚钱,品位低于1克/吨不计价,可以获得较好收益。包含自产金矿、外购铜精矿中提取的黄金以及外购合质金加工,预计2010年黄金产量20吨。

3.稀散金属产品供给状况

公司还是国内最大的稀散金属生产厂商之一,2009年生产标准钼精矿(平均品位45%)4,166吨、硒产品约329吨、铼酸铵2,786千克、精碲50吨、精铋800吨。

4.化工业务产品供给状况

公司自产硫精矿,在冶炼过程中利用烟气制酸,当前公司硫酸产能230万吨。

3.3公司收入结构(毛利构成)

3.3.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1.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

(以下为截止2010年6月30日的报告期数据)

集团]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33,131万元。

1)阴极铜

报告期内,阴极铜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953,234万元(或增加91.48%)主要是阴极铜销售价格及数量比上年同期上升;由于外购原料、燃材料价格上升、矿山剥离量增加及销售数量增加,阴极铜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886,346万元(或增加91.61%);阴极铜上半年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66,888万元(或增加89.73%),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7.15%下降至7.09%。

2)铜杆线

报告期内,铜杆线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443,988万元(或增加71.24%)主要是铜杆线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铜杆线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415,407万元(或增加72.91%),主要由于外购原料价格上升;铜杆线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人民币28,581万元(或增加53.42%),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8.59%下降至7.69%。

3)除铜杆线外其他铜加工产品

报告期内,由于除铜杆线外其他铜加工产品销售价比上年同期上升,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1,557万元(或增加46.99%);由于外购原料价格上升,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48,298万元(或增加46.23%);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人民币3,259万元(或增加62.11%),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4.78%上升至5.28%。

4)贵金属(黄金及白银)

报告期内,销售价格上涨使得贵金属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人民币101,237万元(或增加40.50%);外购贵金属原料价格上升导致贵金属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09,745万元(或增加68.23%);贵金属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8,507万元(或减少9.55%),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35.66%下降到22.96%。

5)化工产品(硫酸及硫精矿等)

报告期内,主要由于销售价格上升使得化工产品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6,057万元(或增加196.56%);化工产品营业成本增加人民币31,760万元(或增加132.66%);化工产品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

上升人民币24,297万元(或增加530.56%),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16.06%上升至34.14%。

6)稀散金属

报告期内,稀散金属销售量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稀散金属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3,012万元(或减少8.97%);稀散金属营业成本减少人民币8,502万元(或减少36.44%);稀散金属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491万元(或增加53.53%),营业利润率由上年的30.54%上升到51.50%。

2.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1.铜板块产品

对于铜冶炼和深加工业务,我们预计未来1-2年仍将维持微利或不盈利状态。首先,冶炼板块,受国内未来两年冶炼产能继续大幅扩张影响,预期2011年TC/RC恐继续下滑,2010年仍将维持低迷,我们预测2011和2012年的TC/RC为39.5美元/3.95美分,45美元/4.5美分。其次,铜深加工板块,尽管公司披露的分产品业务毛利率高达7%以上,和阴极铜毛利率相差无几,但实际上铜材等深加工披露的毛利率包含了公司的自产铜矿的部分利润。目前公司铜材加工吨毛利仅赚几百元,预期未来1-2年仍将处于微利状态。

2.贵金属版块产品

近年来伴随黄金白银价格持续上涨,公司贵金属板块毛利稳中有升。2007-2009年分别为9亿、12.9亿和13.9亿,2010年上半年为8.06亿,预计全年有16亿毛利,再创新高。过去3年贵金属毛利占公司比重平均为12%,2010年上半年贵金属板块毛利占公司比重上升至19%。

3.稀散金属产品

2007-2009年公司稀散金属板块收入占比仅2%,但毛利占比高达10%。稀散金属的毛利率非常高,过去几年平均在50-70%。今年上半年公司稀散金属毛利3.6亿,受价格同比下跌影响,上半年毛利率56%,下降14个百分点。

4.化工业产品

2007-2009年化工业务收入占比3%,但毛利占比高达12%,主要是2008年硫酸价格暴涨,当年最高价格接近2000元/吨,均价也高达700多元/吨,导致当年化工板块毛利率高达77%,毛利近20亿,占公司毛利比重高达28%。2009年硫酸价格暴跌,一度跌至50元/吨,当年公司硫酸毛利仅为1.5亿元。目前随着硫酸价格的回暖,当前价格300-350元/吨,化工板块业务有所好转。2010年上半年,化工板块毛利仅1.5亿。

4.调查结果

4.1结果的规律性认识

(1)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江西铜业集团进行分析总结:

优势-S

1.江铜在矿区的分布上,拥有国内铜储量最多

2.江铜在运用湿法冶金提铜技术,充分利用含铜废石;系统优化采矿选

矿工艺,提高矿山的金属回收率。我国铜矿的基本特点是矿体复杂、品位低。江铜针对这一特点,通过技术革新和完善管理,系统优化采矿选矿工艺,大大提高了矿山的金属回收率。

3.江铜在再利用方面,尽可能地延长物品使用周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

用,减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

弱势-W

1.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双重功效,具有公益性的性质,因此江铜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2.关键技术瓶颈。但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性产品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例如,江铜对废水进行处理的高浓度浆料处理技术(HDS)就是从加拿大PRA公司引进的。

机会-O

1.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及

实施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江铜行业的振兴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2.汽车产业和房地产行业连续高位运行拉动了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增

长,这样会间接地对江西铜业的发展产生不可避免。

3.金融危机后,随着大众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对金银等贵金属产品投资

避险的热情上涨。

威胁-T

1.江西铜业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

标。

2.江铜的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其业务国家遇到政治上的问题。

得出以下备选战略:

SO战略:

1,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利用市场渗透,市场开发等战略手段扩大市场份额,也可利用集中化多元经营及混合多元经营策略提高公司产品种类,迎合国内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加大汽车配件及房产建设相关材料铜制品的生产产量,并提高其相关产品的开发及生产;

3,充分回收有色金属废品,利用资源循环技术对有色金属资源进行循环生产利用;

WO战略:

1,加大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就相关政策积极的与之沟通,就相关项目可尝试与之合作,比如在节能环保项目上;

2,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力,从国外聘请专家对技术进行指导,开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产量;

ST战略:

1,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源头资源的行业价格,另外加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从而在产品价格上更有优势;

2,提高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利用率,在环保项目上积极的与政府部门合作,迎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

WT战略:

1,利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优势及相关政策优势,加大源头资源的占有率,从而在成本上优于竞争对手;

2,培养优秀的公关人才,积极的在全球业务国的相关部门进行公关,降低政策门槛,提高技术的引进率。

(2)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遵从循环经济的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化,从而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铜冶炼企业,近年来,江铜坚持以“未来思考今天”,树立“创造永远的绿色”的环境观,前瞻性地致力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4.2调查总结

本作品通过调查分析江西铜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中产品的影响,并且对影响中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深挖,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原材料资源短缺是影响我国铜工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废杂铜市场亟待规范化,还有企业的产品生产内部管理还有待提高,最终提出了可持续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应加强发展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东方证券-江西铜业(600362)——东方证券报

2,贵金属周报莫国刚

3,2010年江西铜业半年度报告

4,WIND数据库—江西铜业

5,“稀散元素资源、用途及市场”—科技计划成果2009第二期

6,“有色金属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思考”—孟庆江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第二期

7,“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汪勤峰张锋江西社会科学2006.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