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2003年《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运动训练原则

3、训练适应

4、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过程

二、简答

1、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

2、简述动作要素包括的内容

3、简述耐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以分类图的方式说明技能转移的种类

5、简述教练员应具备的条件

三、论述

1、论述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

2、试述速度素质的训练

2004《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

1、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竞技状态的定义及其表现

4、安排身体训练必须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5、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论述

1、以单周期为例,谈谈全年训练负荷安排的总趋势。

2、什么训练法叫间歇训练法

3、它有哪些构成因素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A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

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

力和(),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

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

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

果的训练原则称为()。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

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和

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的发

展状况所决定的。

9.()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

力值。

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

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

姿势和()。

11.实效性评价和( )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1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已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

过程称为()。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专项提高阶段、

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下转背面>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

备时期、比赛时期和()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

训练的大周期。

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

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诊

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17.运动员在柔韧性训练时,其被动性练习与()练习的指标差距

越大,说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的能力越大。

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

体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22.简述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4.简述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26.试述循环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循环训练法。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称为(适宜负荷原则)。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间歇训练法)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11.实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1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已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战术意识)。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17.运动员在柔韧性训练时,其被动性练习与(主动性)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的能力越大。

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标准答案要点:

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3分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3分

(3)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产生速度障碍,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予以克服。3分儿童少年速度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3分

(2)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少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3分

22.简述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标准答案要点:

(1)直观法与语言法;3分

(2)完整法与分解法;4分

(3)想象法与表象法;4分

(4)减难法与加难法;4分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标准答案要点:

(1)运动成绩释义;6分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3分

24.简述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标准答案要点:

(1)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4分

(2)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4分

(3)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4分

(4)适应于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3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标准答要点:

1)适时恢复原则释义; 5分

2)科学基础:

第一,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4分

第二,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4分

3)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第一,准确判别疲劳程度-----包括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和心理测试;5分

第二,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包括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和心理学恢复手段。7分

26.试述循环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循环训练法。

标准答案要点:

1)循环训练法释义; 5分

2)循环法的基本类型 8分

循环重复的训练方法及其特点、循环间歇训练方法及其特点和循环的持续训练方法及其特点;

3)循环训练法的应用 12分

第一,循环重复的训练方法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二,循环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三,循环的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B

(当年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4.依据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项群,而体能主导类项群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三个亚类。

5.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称为()。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

11.实效性评价和( )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12.运动员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取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称为()。

<下转背面>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

训练的大周期。

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指标、()指标和训练负荷指标。

17.柔韧性训练基本上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法。

在这两种方法中又都有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22.简述战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4.简述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26.试述持续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持续训练法。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据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

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项群,而体能主导类项群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三个亚类。

5.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称为(区别对待原则)。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间歇训练法)。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11.实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12.运动员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取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称为(战术行动)。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和训练负荷指标。17.柔韧性训练基本上采用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又都有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

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

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标准答案要点:

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2分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2分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2分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2分

儿童少年力量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掌握少儿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2分

(2)少儿不可进行大强度训练,应多做发展力量耐力的训练;2分

(3)少儿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2分(4)儿童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训练。1分

22.简述战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标准答案要点:

(1)分解与完整训练法;2分

(2)减难与加难训练法;2分

(3)虚拟现实训练法;2分

(4)想象训练法;2分

(5)程序训练法;2分

(6)模拟训练法;3分

(7)实战法。2分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标准答案要点:

(1)运动成绩释义;6分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对手在比赛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3分

24.简述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标准答案要点:

(1)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4分

(2)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4分

(3)强烈的学习追求与准确的独立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4分(4)高度的自控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想、落后意识的能力。3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标准答案要点:

1)竞技需要原则的释义; 5分

2)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8分

第一,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第二,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第三,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3)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2分

第一,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第二,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第三,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第四,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6.试述持续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持续训练法标准答案要点:

1)持续训练法释义;5分

2)持续训练法类型; 8分

短时间持续训练特点、中时间持续训练特点、长时间持续训练特点。3)持续训练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2分

第一、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二、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三、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22.战术方案制定的注意事项。

23.儿少耐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24.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26.举例说明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021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21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 真题 第1章运动训练学导言 一、选择题 1现代竞技体育职业化与()日益明显。[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社会化 B.大众化 C.商业化 D.全球化 【答案】C~~~~ 【解析】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社会诸多行业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来形成自我独特的专业化道路模式,以便使各自专业能够达到最佳水平,竞技运动商业化与职业化的产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来实现的。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程来看,竞技运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的运作下,其商业化与职业化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竞技体育能促进社会大众的()。[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身体健康 B.机能水平 C.观赏能力 D.体育参与 【答案】D~~~~

【解析】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被作为学习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协调机制,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反过来群众活动的发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 3体育是()的基本组成部分。[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 A.社会实践 B.社会活动 C.社会组织 【答案】B~~~~ 【解析】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指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等目的的社会活动,所以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4人们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而逐步形成了竞技体育。[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 A.机能水平 B.技能能力 C.活动能力 【答案】C~~~~

考研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 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和“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 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 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4、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5、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 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6、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 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7、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竞争性、规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 8、竞技能力: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9、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 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10、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 1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业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化;训练目标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取得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运动员可以在几个性质相近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很难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同样优异的运动成绩;这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容和手段。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构成,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又都是后一时刻状态的先行;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地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但当负荷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运动员的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要需要适当调整。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2、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 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 13、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是: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 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容体系;4广

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学研究生《运动训练学》试题1卷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总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 ) A.准备期B.竞赛期C.过度期D.适应期 2.下列四种选项中,属于发展灵敏素质的手段是( ) A.俯卧撑B.双摇跳绳C.负重蹲起D.立定跳远 3.排球运动员大力发球动作中的击球是一种( ) A.最大力量B.力量耐力C.速度力量D.相对力量 4.竞技体育的构成要素是运动训练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 A.运动员B.运动训练过程 C.教练员D.竞技体育管理 5.相对来说,提高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是( ) A.重复训练法B.分解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下面每题的被选答案中, 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只有答案全对才给分) 1.按动作结构的特点对竞技项目分类,属于多元变异组合的运动项目是( ) A.排球B.击剑C.足球D.蹦床 2.不属于竞技体育标准训练周期基本构件的要素是( ) A.运动训练B.恢复期C.运动组织D.竞赛期 3.武术套路运动员高级训练阶段采用的训练手段多属于( ) A.固定性组合练习手段B.变异性组合练习手段 C.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D.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4.运动训练计划主要包括的类型是( ) A.12年B.中周期.C.年训练计划D.超大周期 5.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应速度B.位移速度C.多变性D.稳定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首先判别每题的正误,并将 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用“√"、错误用“×"表示;) 1.采用80秒进行强化型间歇训练时,一般用每分钟190次的心率进行监控。( ) 2.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可有效的发展有氧代谢系统功能能力,有氧代谢下的运动强度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 3.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是运动员从达到个人竞技高峰,一直到停止竞技训练活动的完整训练过程。( ) 4.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 得分 得分 得分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4.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运动水平: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15.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16.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9.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1.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贯穿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B 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2.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贯穿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B满足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C发挥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23.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B高度重视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C及时对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变更的原因,期望及方法的最大流表。 24.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保持训练的系统性(a健全多级训练体制。B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C 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d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B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25.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训练学要点:a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B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C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D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运动训练学研究生考试真题

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试题 100分 (A卷)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机体在运动时,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竞技能力补偿效应的定义 3简述战术意识的含义和内容 4简述导致“高原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5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之间的不同 6过度训练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7简述竞技状态的含义以及良好竞技状态的特征 8简述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请回答周期训练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处理好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节与预定的竞赛日程之间的关系 2你认为应如何组织按专项方向要求的早期基础训练?试任选一个运动项目,谈谈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基础内容和负荷特征。 三方法应用题(20分) 试分析影响射击、乒乓球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水平)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 100分 (B卷)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机体在运动时,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 3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4简述常用的战术训练方法 5简述“金字塔”式力量训练法的含义 6简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7简述运动员选材应考虑的因素 8简述专项训练的含义及内容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回答适宜负荷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2你认为应如何组织按专项方向要求的早期基础训练?试任选一个运动项目,谈谈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基础内容和负荷特征。 三方法应用题 试分析影响体操柔道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

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14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 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 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 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方面。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 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竞争性; 2、规范性; 3、公平性; 4、集群性; 5、公开性; 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 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 (一)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科学的选材出了具有优势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简答重)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运动训练学答案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4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有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6运动训练管理: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7运动员选材: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8遗传度: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9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0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 11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12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3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4模式训练: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程序训练: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内容有序且逻辑性的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6重复训练:多次重复同一种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7间歇训练: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8持续训练: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9变换训练: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20循环训练: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21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都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技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 22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包括: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 23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24耐力素质: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25运动技术:既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26运动智能:智能中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 27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五个素质组成。 28技术风格: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29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30运动员心理能力: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

考研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①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③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①运动员选材②运动训练③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 5.竞技体育的特点:①竞争性②规范性③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①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②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③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7.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①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②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③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①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②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③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群训练理论:是竞技体育的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一个层次,它是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项群理论认为由于训练活动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体能类中又有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在技能类中有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五个项群。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a.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b.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c.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14(1).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运动训练学》大部分作业任务

《运动训练学》第一到第五次和1-26单元作业 第1次作业 名词解析 1、竞技体育 答: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 答: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成绩 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运动训练学》第一次作业选择题 1.对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参考答案:A 3.运动训练方法其中一大类是( ) 参考答案:C 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有( ) 参考答案:A 4.周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最主要特点是( ) 参考答案:A

简答题 1.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 (2)竞赛评定行为 (3)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质 2. 什么是竞技需要原则? 答:是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 适宜负荷原则的解释? 答: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4. 运动训练的作用是什么? 答: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实现竞技体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1.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竞争性。竞争性:竞技体育中“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可以理解为比较运动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2)规范性。高超的技艺是建立在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要求之上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也是竞技体育规范性的表现。

运动训练学真题(1)

2016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运动训练学 简答: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2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周期训练的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4周训练课的不同要求和类型? 5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 P13页 答案1:《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是指在特定的专项上通过训练夺得比赛胜利和创造优异成绩;,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因此只要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交叉使用。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任何一个运动员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能力以及心智构成的,构成了竞技能力的整体性,然而各子能力之间互相促进和制约或者优势互补体现出整体和子能力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个特定时刻状态前后互相都是延续的,一段时间的延续会对竞技能力有所提高,一段时间的剪短也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制约;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必然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裂变性,外部对人体负荷会产生一个适应的过程没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应激性也会越强烈,竞技能力得到提高;负荷超出最大承受能力,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裂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和应变性,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现代科技通过对运动员状态诊断,目标建立、计划制定的鞥到都直接干预到运动训练中,同时引导着运动训练朝着高科技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2: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候克服或者对抗阻力的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如下: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3: 一:周期训练原则是指周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其训练的科学基础如下:《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现周期性的,而运动训练的也是一样有这个普遍规律决定的,新的一个运动周期都不应该只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达到新的一个水平。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出周期性特点,不断适宜增加负荷使得机体不断适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周期性特征;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才能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充分发挥出来。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按照一个训练周期包含时间跨度不同,了解各个周期的时间构成和应用范畴,对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贯彻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贯彻周期安排原则时候,要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训练周期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和比赛周和恢复周等等。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把一个完整训练过程分成若干小周期之后,不可以忽略各个周期之间的衔接,重视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竞技体育引论 1.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竞技体育的源起 ①竞技体育的含义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同样如此。 a.原始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狩猎,开始采取各种跑、跳、投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形成了初级的身体练习活动。 b.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 c.原始公社末期,由于部落间的武装冲突十分频繁,为了增强社会成员的作战能力,加强内部团结,也逐渐在宗教活动中,加入竞技运动的内容。 d.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由单纯的生存需要转而为包括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人们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参加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 e.随着价值观的转移,竞技运动逐渐与宗教、军事和生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地减弱,成为一种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③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 a.生物学因素

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 b.心理学因素 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c.社会学因素 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2)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 ①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 19世纪下半叶,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性发展,亚、非、拉众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不发达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③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领域最有代表性、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百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运动竞赛在世界各地日益活跃地开展了起来。 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 1888年,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首先倡议恢复奥运会。第一届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至1996年,百年中举行了23届夏季奥运会及十八届冬季奥运会。今日的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性的盛大节日,是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民众聚会,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世界赛事。 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2003年《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运动训练原则 3、训练适应 4、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过程 二、简答 1、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 2、简述动作要素包括的内容? 3、简述耐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以分类图的方式说明技能转移的种类? 5、简述教练员应具备的条件? 三、论述 1、论述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 2、试述速度素质的训练? 2004《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 1、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竞技状态的定义及其表现? 4、安排身体训练必须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5、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论述 1、以单周期为例,谈谈全年训练负荷安排的总趋势。 2、什么训练法叫间歇训练法? 3、它有哪些构成因素?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A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

力和(),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4.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称为()。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 11.实效性评价和( )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1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已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诊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17.运动员在柔韧性训练时,其被动性练习与()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的能力越大。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简答、论述题 1、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1.运动员选材:体能、技术、意识、心理素质、智力 2.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的核心环节。 3.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对运动训练检验。 4、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得以实施的保障。 2、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竞争性 2)规范性 3)公平性 4)集群性 5)公平性 6)观赏性 3、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答: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4、现代运动训练具备哪些特点? 答: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5、项群理论建立有何意义? 答:项群:一类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 1.鲜明的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度。 6、试述训练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构成及内容,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构成:运动员训练状态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是起始状态还是目标状态,都应可以依相同的结构。 内容:1.运动成绩诊断。2.竞技能力诊断。 3.训练负荷诊断 7、简要说明竞技需要的原则的科学基础 答: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8、制定系统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答: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9、简要说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运动训练学试题汇编

运动训练学 1、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 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2、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3、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 点? A.竞争性 B.公平性 C.规范性 D.公开性 5.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6、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运动管理 7.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提高运动成绩 B.提高竞技能力 C.参加竞赛 D.增强体制 8、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遗传效应 B.生活效应 C.训练效应 D.社会效应 9.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A.专一性B.多元性C.整体性D.连续性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A.各项目的诞生B.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C.各项群训练竞技能力的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11.速度性项目的主要特征是: A.短时间内有效发挥体能B.快速发挥力量C.推迟疲劳出现D.多用战术 12.运动员在体操和羽毛球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竞技能力是 A.心理B.技能C.体能D.智能 13、按竞技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属于变异组合的运动项目是 A.游泳 B.排球 C.短跑 D.铅球 14、足球属于动作结构中的哪一类? A.固定组合 B. 变异组合 C.同属多项组合 D.异属多项组合 15、下列哪一个不是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 A.举重B.摔跤C.跳高D.跳远 16、竞赛规则的标准化,是我国传统项目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 A.摔跤 B.拳击 C.举重 D.武术 17、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的核心部分是: A.身体训练 B.技术训练 C.心理训练 D.智能训练 18.在表现准确性项群中,对运动员的心理方面要求很高,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员重要的

运动训练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6)现代科技支持的方面性及导 运动训练学10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 1竞技体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 向性。能力。它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 竞技体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 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 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构成,并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为。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 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6运动训练学的研究任务:从现代 中。 的基本构成要素:(1)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越势来看,运动11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表 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及概括:(1)研现:(1)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 好的运动天赋及竞技活动能力的究现代竞赛制度下,各个项目本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这三种基本运动人才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性的变化的总体趋势;(2)深入探 运动素质及这三者之间的各种综 工作(2)运动训练的目标是提高 索负荷刺激产品的生物适应性变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人体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化规律;(3)广阔吸纳现代科技成 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运动素质 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的途径果和多学科的前沿理论,提高训水平的基础条件。(2)运动员的技(3)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与社 练,参赛过程的技术含量,探索训术水平的高低可从技术的合理性 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与社会的媒介练方法手段的原始性创新的路径;及稳定性这两个方面予以判定;(4)竞技体育的管理则是以上三(4)研究多种竞赛体系对运动训(3)战术能力则表现为力求出色 个环节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练过程和参赛过程的度普影响;的发挥自身的体能、技能及心理能的基本保证。(5)系统研究训练过程的质量控 力,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于 2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竞技体 制规律,提高现代运动训练的效竟技能力的发挥,以及对于竞赛结育的特点:竞争性、规范性、公平益;(6)进一步丰富运动训练学的 果的评定行为施加方法的影响这 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同理论科学内涵和知识体系。三个部分;(4)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时,竞技体育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7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1)竞赛 涉及广泛的领域,在竞赛中则集中中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的地径和作用;(2).运动训 地表现为运动员的参赛情绪及竞 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体练的目的径各和特点;(3)运动训技意志;(5)运动员的智力状况及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励人类练原理和原则;(4)运动训练方法 一般的和专业的知识水平对其战 的自我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和手段;(5)身体训练;(6)技战 术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重要的影 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术训练;(7)心里智能训练;(8) 响。 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9)运动 12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 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员选材;(10)负荷和恢复;(11) 能力。竞技能力是运动能力的一个 的迅速发展;(6)排挤社会成员的 项群训练理论等。部分。竞技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不良情绪8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 运动能力。训练水平是争议词。训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 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赛能力在比到的竞技能力水平。 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13训练规律:指运动训练系统内 导下,专门有计划的体育活动。9运动成绩的构成及其决定因素: 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他们与系统外 4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