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班级建设探索及实践 所修课程名称: 课堂管理与班级建设 修课程时间: 2012 年 8 月至 2012 年 12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2 年12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班级建设探索及实践

摘要: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共同体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以及了老师们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同学们可以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从而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升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班级建设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各中小学的课堂管理、班级建设也处于变革期。为了响应新课改号召,建设创新型、民主化的班级,对于班级建设的方法的探究也势在必行。而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要求相符合,有助于班级的民主建设,让每个人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愉快地学习。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去探索班级建设的方法是新的时代对班级建设的新要求,符合时代需要。本文主要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实践学习共同体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班级建中如何有效地创设学习共同体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对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不同的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比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徐方在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班级建设探索及实践》中对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就写道:“学习共同体一般的内涵是学习者及相关指导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王越英在《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也写道: 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但是总的来说。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一般是指: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加强沟通,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

(二)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并非是学习者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现代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基于自己经验、信念为背景的新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的建构同时包括两个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手段和工具就是学习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地内在的思维活动。现代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作用,认为它是成功学习的必要条件。在他们看来,既然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是由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那么每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丰富对事物的理解还可以启迪思维,促进自身知识建构能力的发展。同是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情感慰藉、信念支持。

2、分部认知观

分布认知观认为智力、认知不是个体思维的专有属性。相反,认知是分布存在的,不仅分布于参与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的各个成员的大脑中,而且广泛分布于有关的工具、知识表征模式以及其他的人工制品上。因此教育目标也应从个体掌握知识转向协作的绩效’即要重视运用工具从事思维而不仅仅是强调个体思维;重视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不只是过分强调个人的认知。加强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延伸个人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3、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

(1)学习共同体理论模型——实践共同体的形成

“实践共同体”是莱芙和温格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一书中提出,并由温格在《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中予以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共同致力于解决一组问题,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入热情;他们在这一共同追求的领域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随着科技的发展,只凭一人之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少,人们更多的要求以团体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工作质量,这一点在教育上也实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

到每一个问题都让每位同学思考很久。

(2)现代化教学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 也为构建学习共同体式的班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传统教学的物质手段主要是教科书、黑板、粉笔、教室等。而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主要的知识载体,教学的任务就是把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相应地,教学方式也以教师讲授为主,班级建设也以老师的管理为主。但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像CAI课件、多媒体课件、网络化的教室等的广泛使用,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来源渠道很多,光凭一人之力已经无法去处理这些信息,因为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运而生。(3)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这个大背景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为了适应时代对教育以及人才的需求,我国进行了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以“人”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创新型人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生生之间交流彼此的看法,从而拓宽视野、启发思维,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4、在实践学习共同体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知识的主要传授者,但是在学习共同体的要求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件的设计者、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传输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在权威主体向平等主体转换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心理调适,转变观念,而且要加强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掌握学科发展新知识,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网络学习能力,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2)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转换成了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它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态度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矛盾,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转变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改为教师引导为主;教学过程由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到利用多媒体课

件进行的活动教学。这一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适应力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在设计教学中要合理的处理教学各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网络资源与教学的关系

学习共同体强调“人”,注重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在实际教学中要处理好网络资源与教学之间的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手段是对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切不可“反客为主”。在教学时,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讨而形成。课件、网络资源这些虽然能够为我们的教学增添光彩,但是如果多度的依赖它,将不利于我们知识的创新的发展。

2)在班级建中如何有效地实践学习共同体

①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忽视“人”的教学,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才是课堂与学习的主人。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接走向知识的构建,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共同探讨,最终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师生一起交流、探讨问题,师生相互尊重也就意味着师生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人性化人性化。只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学习共同体才能得以构建。

②构建共同体的学习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习是情境的认知。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运用知识的情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学习是与其工作相融合的,是基于改进自己教学的学习,是针对自己教学问题的学习,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创造的学习,基于合作的学习。因此,师生应共创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新知识的建构,提高其知识的应用能力。

③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在建构学习共同体时,无论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生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明白在这一堂课中教师和学生分别都应该掌握些什么东西?在小组讨论时,应该明确每位小组成员的任务,要做到人人都有事

做,人人都有收获。只有这样,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最终实现知识的掌握与思维的培养。

④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因而整个班级也显得没有生气。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必须要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提高歇息效率。但是在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过程中要注意, 教师是极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情感需求, 而不是迎合学生,,也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彼此双方共享课堂、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方.“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班级建设探索及实践[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2】赵蒙成.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J]. 教育评论 , 2003,(01)

【3】王越英. 打造学习共同体促教师专业发展[J]. 上海教育科研 , 2004,(03) .

【4】刘峰.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03) .

【5】赵健. 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试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与教学实践[J]. 教育发展研究 , 2004,(Z1) .

【6】钟贞柱,张卫东. 创新教学过程倾心构建“学习共同体”[J]. 思想政治课教学 , 2004,(Z1)

【7】王作亮. 试论现代教育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教学与管理 , 2008,(21)

【8】陈滔娜. 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01)

学习共同体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创建学习共同体 1、何谓学习共同体? 张建伟博士认为,学习共同体(1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也就是说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构成的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内部,大家拥有共同的目的、期望、知识、志趣和情感,并因这些共同的精神因素而将团体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大家彼此相互依赖,平等相待,荣辱与共,最大程度地共享利益。 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功能,二是信息交流功能。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强化功能是指建立学习共同体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功能是指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2.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众所周知,当今的学校教育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所有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实验。在亚洲,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通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行动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指出了“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有可能取得学校改革的丰硕成果。他认为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在于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如果从课堂的人际关系出发考察的话,课堂这个微型社会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原始共同体社会、群集性社会、学习共同体。不同的课堂社会形态构成不同的课堂文化。第一种形态即原始共同体社会,是由对班集体的直接性归属意识与对课堂规范的无意识承认结合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集团内部的情绪性的强烈的一体感与对集团外部的排他性排斥意识。”第二种形态即群集性社会,是由课堂中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构成的,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人形成着走向自由的私的世界,而人与人的关系被地位、约束、角色所消解,共同体的性质被剥夺了。第三种形态是意识到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并在加以变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是以知识与伦理的共同拥有为纽带所结成的自觉化的共同体,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体在各自自主的个人世界中生活,同时也通过同他人的社会亲和,在课堂的共同体世界中生活。也就是说,在这种课堂中,不仅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世界在同伙伴的人际关系中层现,而且通过这种人际关系,在自己的内部世界中体验伙伴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追求构建的是第三种形态的课堂社会——学习共同体。因为在这种社会形态的课堂里,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推进着个人的活动与合作性活动的统一,寻求个性认识的交流与共享的共同知识的形成。在人际关系上,通过自我探索与社会性联合,寻求主体性与共同体的形成。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是教育的专家,同时又是学习者,既是教室里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指导者,自身又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值得指出的是,在这种课堂里的人际关系是共同体

加强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融合,推进社会和谐

加强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融合,推进社会和谐 发表时间:2009-07-01T17:15:30.483Z 来源:《新学术论坛》2009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江兴周晓蓓 [导读] 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社区管理、实现社区融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加强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融合,推进社会和谐 安康市委党校江兴周晓蓓 内容提要:社区是现代社会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具有综合社会管理功能的基本单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社区融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社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社区管理、实现社区融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社区社区建设社区融合社会和谐 一、社区及社区融合的含义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在我国社会学领域,一般把社区定义为一定地区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任何一个社区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而不管其规模大小。第二、社区都有以一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区各种活动展开的主体。第三、生活于该社区的人们具有一种地域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在社区的共同生活中,人们基于某些共同利益、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要而产生某些共同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这些形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区。社区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如以空间地域为标准,社区可以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以社区人口的职业身份和经济活动特征为标准,社区可以划分为:矿业社区、工业社区、铁路社区、农业社区、综合社区。以社区人口的种族特征、文化特征和民族特征为标准,社区可分为华人社区、黑人社区、回民社区、汉民社区。以社区现代化要素的多少为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社区融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社区内部社会阶层不同的个体成员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适应过程并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二是指社区与整个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适应过程及和睦相处、共存、共荣、和谐共进的状态。 二、社区在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特征及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综合社会管理功能的基本单元。是一个比个人、家庭和单位宏观比整个社会微观的亚社会组织,是一个具体的、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社区做为一种亚社会组织形态,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第二、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第三、社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第四、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第五、社区是不断变迁的;第六、社区具有管理上的自治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管辖范围的区域性。 社区做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在强化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和谐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社区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着以下基本功能: 1、政治功能——社区是人们行公民权力、表达民意诉求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国理政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化的渠道和平台。 2、文化功能——社区具有开展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的物质设施,是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场所。社区通过群众性、传统性、自发性、多层次的文化体育活动,增进社区成员的互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并培育、形成和传播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3、维系功能——社区的维系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维系,另一方面是社会维系。社区的心理维系是指功能完善的现代社区,可以使生活于社区中的人们产生一种身份、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地缘及情感上的归属感。可以缓解人们因社会角色冲突或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社区成员之间有密切的互动交往,互相照顾、关心、合作、支持和依赖。社区的社会维系功能是指社区做为联系社会的桥梁,可以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统一、协调社区成员的行为及思想,维持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 4、服务功能——社区的服务功能是指社区通过基础性保障和福利性照顾来满足社区居的日常生活需求。 总之,组织健全、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社区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方便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区成员的交往互动和情感融合促进社区的和谐。还能在社区与社会、社区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一个缓冲带,减少社区成员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和冲突。维系全社会的稳定。 三、强化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社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我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的难度加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区结构、家庭结构已经并且还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我国的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和挑战。也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这些挑战和威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公社的解体,村民自治的实行使传统政社合一的农村社区管理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农村社区管理组织不论是在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方面,还是在农村社区的心理维系、社会维系方面的能力、经验和制度供给均不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被削弱,农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价值认同感在下降,社区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在扩大。 2、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传统农村血缘社区、地缘社区的规模缩小,传统农村社区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和互相依赖的功能在弱化。 3、在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员的大流动使得一些社会成员,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和异地打工的毕业生群体脱离了原有的社区,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又没有能融入新的社区。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不能有效的享受一般社会成员应该享受的政治权力,公共服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身份再造和社会支持网络不足的困难,他们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实生活

构建“以学习为中心”数学课堂的反思

构建“以学习为中心”数学课堂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或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要由“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一、什么样的课堂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课堂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把书本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遵从、模仿和记忆”,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直接经验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教代替了学的过程,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得到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指出了: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不应当都以定论的形式呈现,方法与技能的获得,不应只是模仿与照搬,人的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探究过程是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的。主要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验证、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的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观察——分析——数据验证——归纳总结”,一直是学习的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看”介入到学习活动中,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是把定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了。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建的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数学学科的逻辑特征,会让我们觉得每一个内容都是重要的,缺少了哪一个都似乎不妥当——这一点,令到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当中不敢取舍,害怕因为取舍使学生的知识链“断链”,造成学习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常常是“宁可讲多,绝不放过”,教学上必须要“讲深讲透讲全”,这也是很多老师上课“滔滔不绝”的原因之一。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践

支持引领、发掘资源,推进“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 ——滨江长河街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践 【摘要】楼层越来越高,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薄,公寓大楼让居民的物理空间越来越近,而人们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如今生活在同一幢大楼里,却来自不同区域的人,人们天天相见,但形同陌路。邻里感情、人际环境成了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一道无形屏障,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缩短社区居民心灵的距离,营造宽松温情的社区环境的一个必须途径,是陶冶居民情操,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通过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能使社区居民在共同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培育;实践;共同体 由农民转变成城市新市民的滨江人,过去大家一直生活在农村同一个自然村,闲时大家串串门,喝喝茶,聊聊家常,有着浓浓的邻里情,一种自然村落的归属感。如今拆迁,来自不同区域的人生活在同一幢安置大楼里,成了“天天相见的陌路人”。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能使社区居民在共同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社区居民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基于共同的兴趣,自愿、自主、自需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 心灵契约的形式,在自由放松、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形成了互助与共享,开放与灵活,草根与普 及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与社区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 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教育政策的公平性等特性相呼应,相 吻合。几年来,我们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实践中,在以政府支持、成人学院引领、营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自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发掘学习资源等方面积极努力,推进了社区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一、政府支持,成校引领,多方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是服务民生的大事,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教育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社区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工作要充分的重视。作为各级政府,应对社区教育管理给与一定的支持与鼓励,发动社区管理者的积极性,对于优秀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要给与表彰、鼓励。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才能共同创造出优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同时也能打造出优质的社区教育。 (一)政府支持 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滨江社区学院长河分院结合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从资金、设备、场地、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积极努力。与街道政府协调,促使街道安排一位副主任专门负责“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并将“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成绩列入社区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社区党委、居委会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指定社区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社区在硬件上给与大力支持,如闻涛社区将闻涛越剧社这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力量重点扶持,提供180平方米的排练场地和30平方米的活动室,协助管理越剧社,并多次联系去民政局对越剧社进行备案,确保越剧社的健康发展。天官社区十分重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社区班子思想高度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做到每年把“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纳入到两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之中。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和落实工作。社区每年年初还积极争取街道财政和共建单位经费支持,用于“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项工作经费,为顺利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最关注的是“民主”和“平等”,所以在这个工作坊中,没有人是专家、没有人是领导,所有人都是志愿者,都是自己人,每个人都要认领一份工作,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工作坊作贡献,目的就是要把所有人的愿景和智慧凝结在一起。 始终秉承的理念是:倾听儿童声音,回归教育本真,坚持研究立场,师生共同创造。学习共同体最关注的是“民主”和“平等”,所以在这个工作坊中,没有人是专家、没有人是领导,所有人都是志愿者,都是自己人,每个人都要认领一份工作,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工作坊作贡献,目的就是要把所有人的愿景和智慧凝结在一起。 走进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师们普遍的困惑是,同样是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与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到底有何不同? 在第三届学习共同体暑期研究坊第一天上午的演讲中,陈静静进行了系统分析。她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生之间是否完全平等、彼此倾听,有没有组长;学生之间是否分工、分层;同学之间是互相教的关系还是互相学的关系;对学习设计的关注度如何;是追求一致的答案还是尊重学生的多元发现;是强化外在评价,还是培养内在兴趣。

关于小组内是否需要组长,曾经引发过不小的争论。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是有领导者的,小组内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台湾新北市秀山小学校长林文生看来,指定组长或其他不同角色很容易导致学习的阶层化,学生之间也很容易产生互教关系,而“学习共同体”从一开始就非常强调学习者之间人人平等,没有领导者,没有分工,每一个同学都充分被尊重,而所谓的不同角色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自然产生的,随着这一轮学习的结束,各个角色也自然消失。 与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出“我会的”不同,学习共同体课堂则更强调安静,强调学生更多地思考,强调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倾听,强调学生说出“我不懂”“我不会”,强调向伙伴学习、向伙伴求助,互相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副校长金利观察一些公开课时发现,许多教师都在上“假课”,许多孩子都在“假学”,假课的一个表征就是课堂只属于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属于那些“会的孩子”,而沉默的大多数只是陪读而已。 “以往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机会是不公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指导,更多的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何谓学习共同体? 张建伟博士认为,学习共同体(1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也就是说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构成的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内部,大家拥有共同的目的、期望、知识、志趣和情感,并因这些共同的精神因素而将团体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大家彼此相互依赖,平等相待,荣辱与共,最大程度地共享利益。 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功能,二是信息交流功能。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强化功能是指建立学习共同体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功能是指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2.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众所周知,当今的学校教育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所有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实验。在亚洲,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通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行动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指出了“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有可能取得学校改革的丰硕成果。他认为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在于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如果从课堂的人际关系出发考察的话,课堂这个微型社会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原始共同体社会、群集性社会、学习共同体。不同的课堂社会形态构成不同的课堂文化。第一种形态即原始共同体社会,是由对班集体的直接性归属意识与对课堂规范的无意识承认结合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集团内部的情绪性的强烈的一体感与对集团外部的排他性排斥意识。”第二种形态即群集性社会,是由课堂中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构成的,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人形成着走向自由的私的世界,而人与人的关系被地位、约束、角色所消解,共同体的性质被剥夺了。第三种形态是意识到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并在加以变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是以知识与伦理的共同拥有为纽带所结成的自觉化的共同体,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体在各自自主的个人

社区人际关系

社区人际关系 社区人际关系 即社区内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邻居关系、老少关系、男女关系以及兴趣共同体关系等。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中,以城市居民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社区作用在增强,而城市居民对以地域为基础的物理性城市社区的认同则趋于淡化。因此,城市社区建设应该充分考虑这些规律,不宜完全关注以地域范围为主的物理性社区建设,更应关注以城市居民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社区建设,要大力发展基于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为目标的志愿团体、民间社团组织,将城市居民作为社区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展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应该遵循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等原则。友善是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起码要求,它要求社区居民之间做到“以礼相待”。礼仪的功能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它不仅适用于职业领域,更是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规范,社区礼仪不仅是具体的礼节、礼貌,而且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人与人之间友好地以礼相待,会有助于培养居民以他人为重的道德意识,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更具情感性,而较少交换性。平等是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人文基础,是社区居民在交往过程中的所必须坚持的“人格平等”的意识与原则,无论何种职业、地位高低,在社区中都是作为普通居民而存在,没有“等差之别”,对于社区公共事务都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社区居民人人平等。诚信是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核心内涵,指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信任的程度与状态。随着社区服务和保障职能的完善,社区中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与复杂,诚信正在成为社区人际关系的心理起点和基本准则。合作是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高尚境界,是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在友善、

平等、诚信基础上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互助合作,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共同体”。由于居住在同一社区,居民在环境保护、生态绿化、住宅维护、卫生治安等方面必然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最有可能组织起来,形成一致的社区行动。同时,由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社区居民也会发展出各种形式的社群,如各种读书会、爱心团队、帮教小组、诗社、合唱团、晨练角等等,社区群体的形成,是社区居民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有效载体,同时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抵制人际关系的疏离,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先锋社区委员会 年月日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g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更好发展”。 本学期,在经过多年高位发展后,学校为了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导案”这种高效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导案设计重在进行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训练。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导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学导案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育人”与“会学”,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学步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仪,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3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案”高效教学模式认识。 一、认真编好学导案,使学导案有用、有效,便于操作,真 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学导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9项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导案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特别是要把握好本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通过学导案,让学生知道。学导案的第二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栏H,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 组合作和共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和解答新问题,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栏目,让学生查找和准备和本课书有关的资料;通过课前预习栏目,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本课书的 内容;通过激趣导标栏H,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导思启学栏目,特别是教师把精选的时政案例,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学导案的第三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练”。通过巧练导悟栏目,精心挑选靓题或原创时政热点问题让学生有效训练,配以解题方法指导和答题要求,让学生知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要求,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真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一)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共同体”是指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含在一起的生活群体、组织或团体。 “学习共同体”一词最早见于1995年博耶尔(Ernest L Boyer)《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他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取自社会学的术语。其定义为“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其中的“交流、对话、差异,分享、合作”等中心概念解构了以“个人、客观知识”为认知方式的学习范式。在理论上为深化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二)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学校中的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构成的,以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目标——促进成员全面成长,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教育资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相互对话、交流,进行人际沟通,分享被此情感、体验和观念,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学习集体。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班的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三)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分析 1.对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基层学习组织,是按 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形式而加以编制的。其特性有: (1)组织目的性。它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为目的。 (2)组织系统性。组织的要素必须构成一定的结构层次。 (3)组织适应性。组织的适应性集中表现为三性:一是组活动的平衡性,权力分配和责任分工平衡。二是组织活动的协调性,经常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组织成为有序状态。三是组织活动的程序性,平时活动形成一定的格式,处理偶发事件积累起特定的反应方式。 2.对学习共同体的班级社会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群体,是 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自在之物”。现代社会的要求决定着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目标、课程、活动、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 3.对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学分析。学习共同体是属于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按照一定的 教育目的和规律运行的“为我之物”,但又蕴涵着由“对象”转化为主体的可能性,教师必须引导其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4.对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学习共同体不仅是班级授课制的基层教育组织, 而且是与社会文化相贯通,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群体,以教学活动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共同活动的主体,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它是从“自在之物”(客观存在的社会群体),通过“为我之物”(按教育目的建立的教育客体)的中介发展而成的“自为之物”(自我教育的主体)。 (四)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a)行为主体性。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 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系统开放性。它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是一个开放

浅谈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浅谈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共享愿景,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建立规章,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解决冲突,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沉浸体验,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反馈信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最为主要的是营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体成员有机会获得来自环境的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倘如此,学习就会真正发生,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 一、共享愿景,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 博耶尔(Ernest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首次使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并把“有共享的愿景”作为“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提出来。根据博耶尔的观点: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麦克米兰(McMillan D.W.)和查维斯(chavis D.M.)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共同体界定为:“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彼此问及与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共享的愿景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信念”的具体表现能够使共同体成员寻找到共同的情感归属。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有一个观念认同的过程”,有了“观念认同”,共同体成员才有可能将共同体的要求和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新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组建的初级阶段,共同体成员都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被别人接受,并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该阶段,班级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以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共同体共享的愿景,促进共同体成员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人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 二、建立规章,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 规章制度是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建立规章制度是为了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保证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序地运行。但是在传统的班级中,规章制度大多来自于学校意志,借助于外部力量执行规章制度。学校为执行制度而执行制度,把重点、精力都花在了强调制度检查制度上,把推行制度

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摘要: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审视了学校与社区及与社区教育关系非常疏离的原因,分析了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社区共同体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校;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 作者简介:邵晓枫(1967-),女,重庆永川人,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1-0027-04 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习化社会建设的推进,越来越要求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更广大的领域走向融合,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即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应形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关系。本文拟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在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以期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建设学习化社会有所裨益。 一、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布劳、艾默森等。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非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指人们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

换。该理论认为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其宗旨也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也即是说,在双方交往中,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对方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交换,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发现自己收益与投入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等消极情绪,就会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1]因为要交换就必须要有资源,占有了较多和较稀有资源的一方就成了交换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使交换不平等甚至中断。艾默森认为,资源是“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或惩罚)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2]这一理论是从人是经济上的理性人这一假设出发,虽然有其不足,但对人们的交换动机和交换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能为我们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二、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我国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国在学校与社区及社区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联系甚少,各自为政。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比较重视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互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建立了一些制度,开展了一些活动,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交流,有了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雏形,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及共同繁荣等方面也还存在着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以“学”为中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浅谈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归宿和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核心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更好发展”。本学期,在经过多年高位发展后,学校为了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学导案”这种高效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导案设计重在进行学习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训练。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导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学导案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育人”与“会学”,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学步车”,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导航仪,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

指南针。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3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案”高效教学模式认识。 一、认真编好学导案,使学导案有用、有效,便于操作,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学导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9项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学导案的第一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要点,特别是要把握好本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通过学导案,让学生知道。学导案的第二大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激趣导标、启思导学、精讲点评、巧练导悟、反馈拓展、课后反思等栏目,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和共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和解答新问题,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知识链接栏目,让学生查找和准备和本课书有关的资料;通过课前预习栏目,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思考本课书的内容;通过激趣导标栏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导思启学栏目,特别是教师把精选的时政案例,

构建互助同行的学习共同体.docx

建立互助同行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学习群体”,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1。“学习共同体”最早的研究点源于非正规学习环境中成功学习现象的分析,人们发现学习者参与某种学习,并非花大量的时间简单地记忆别人所教授的内容,而是通过学习群体获得达成重要目标进行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机会,也就是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Team Teaching(T.T)教学法(协作教学),它也是由“学习共同体”衍生。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探究者共同体”的观点,他强调共同体中共同的了解不仅包括目的、知识、信仰、期望等,还包括达到这些共同性的沟通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政策学家达琳—哈蒙德(Darling-Hammond)认为,学校、家庭与社区紧密联系,形成学习共同体,是构成支持儿童成长的关系系统的必要途径,也是深入了解儿童的重要途径。 佐藤学在《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后与《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一书的内容集成中译本《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论述到,在课堂改革中,最重要的不在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学习”,而在于小组的“合作学习”。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它其中蕴含着双重理念,即“改造的主体”和“改造的对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建构学习共同体呢? 一、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共同体? (一)哲学视角中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https://www.360docs.net/doc/6915798851.html,/v7704565.htm?fromTitle=%E5%AD%A6%E4%B9%A0%E5%85%B1%E5%90%8C%E4%BD %93

依托学习共同体构建理想课堂

依托学习共同体构建理想课堂 摘要】理想的课堂是思维碰撞与对话的和谐情感场,是无限放飞思维翅膀的特 定时空,更是师生心灵与智慧、人格与品质的成长平台。随着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型课堂构建与差异教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深度也在进 一步加大,离心中期许的理想课堂也越来越近……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捆绑评价导纲学习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7-031-02 一、打造共同体,搭建思维对话平台 思维对话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对话需要平台, 品台如何搭建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几经摸索,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打造小组学习共同体。 1、灵活组建共同体 学习过程中的小组作为"独立学习组织"而存在,在我看来,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的年级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组策略。初中非毕业年级可以遵循"组内差异,组间同质"的原则展开,而毕业年级,学生学习水平与思维能力差异巨大,追求也分化明显,此时可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原则,其具体操作如下表所示。 两种分组策略,建立在学生的差异性发周昂需求的基础上,每一位学生不可 能都在学习上同样的优秀,但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 的进步,所以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 得同等的幸福感。 2、捆绑评价促合作 共同体的打造过程中,评价必不可少。我主要借助积所示分制,实施小组捆 绑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共同体的发展。(见下表) 对于优秀小组的表彰,按时间产生"周冠军队"、"月冠军"等,以不断推动共同体的合作思考。这种积分晋级捆绑评价,兼顾学生个体与集体,促进了学生的集 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了人与人的交流,学会了团体合作,为和谐共进、思维对话、达成共识提供了有效平台。 二、科学用导纲,奠定思维对话的基础 有了品台,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进行思维对话,因为独立思考是思维对话深入的 基础。于是,教学实践中我借助自学导纲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与知 识的独立对话能力。 1、导纲引路,学生独立思考 我采取的方式是把每一节的知识编辑成"自学引导",具体分为思维导图与自 学提纲两部分,其内容包括知识点,学习的先后步骤,循序渐进的思考问题,承 前启后的知识模块,让学生既知道如何自学,也能在头脑中建立数学整体的体系。 首先,科学培养学生自学方法。一是针对不同的知识,区别对待。对于课本 中的数学概念,我尝试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拒绝死记概念;课本中的例题, 杜绝直接看答案,引导学生先读题,想思路,算结果,然后再和课本中的答案相 比对,看看自己的成功与差错,把课本用活。二是针对知识,培养问题意识。我 不断培养学生针对课本以及自学引导中的成型结论追问"为什么"的能力,相近的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教育学院,马高超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内外许多教育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体作用;学生往往局限于从课堂、书本掌握知识,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处在哪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知识能力、逻辑思维方式和目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不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随着年龄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本文简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并着重在学生质疑能力、兴趣和个性方面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最早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 念转换来的。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界影响很大,传统的教学基于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杜威对以教师为中心这一教学方法是极力反对的。他提出的新思想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并被进一步运用到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模式中逐步发展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可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对立面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主要是: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和引導,既要“授之以鱼”又要兼顾“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是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判断依据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谁是学习的主体,即能否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的情绪和积极性,学生是否是自己的管理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积极投入到课堂建设和活动规划中,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我们目前所应倡导和积极学习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质疑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即达到学习上的“自由”,人类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只有“施”,或者只有“受”,学生的学习是在求学,教师在这当中应当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达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