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转子轴井式热处理炉

AP100转子轴井式热处理炉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 及特点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45-44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种类很多,有周期式和连续式之分。 周期炉:有井式炉和密封箱式炉(又称多用炉),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用于光亮淬火、光亮退火、渗碳、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连续炉:有推杆式、转底式及各种形式的连续式可控气氛渗碳生产线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进行光亮淬火、回火、渗碳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特点 (1)炉膛密封良好 炉膛密封形式主要有炉体密封和炉罐密封两类。炉体密封,包括炉壳、炉门、电热元件引出孔、热电偶孔、风扇轴孔和推料机械伸出炉外的孔洞等处的密

封。电热元件等在可控气氛作用下,需采用抗渗碳性强的材料或加抗渗碳涂料,最好用低压供电,以免元件渗碳或炉壁积碳使元件发生短路而毁坏。 采用炉罐(金属或陶瓷罐)隔离密封,密封效果比较好,但会降低传热效果和增加炉罐材料消耗,炉子工作温度也受到限制。还有一种密封形式兼有上述两类密封的特点,即除炉膛密封外,采用辐射管加热器,可防止炉气侵蚀元件和火焰破坏炉内气氛。 (2)炉内保持正压 可控气氛炉内应保持正压,以防止炉外空气侵入引起爆炸,并且保证炉内气筑稳定。保持炉内正压的措施是,以一定压力供入足够的可控气体,保证可控气氛充满炉膛;对全密封的炉子,在废气排出口设置水封;控制炉内压力;炉门设置装料前室及火帘装置,以隔绝空气侵入和防止炉气外溢。 (3)炉内气氛均匀 可控气氛在炉内必须循环流动,使气氛和温度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一致。因此,可控气氛炉大都设

浅谈辊底式加热炉技术

浅谈辊底式加热炉技术 浅谈辊底式加热炉技术 【摘要】辊底式加热炉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设备。本文阐述了辊底式加热炉的基本概念及作用,并重点介绍了辊底式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特点。 【关键词】步进式加热炉机械设备 辊底式加热炉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设备,在功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面将连铸出来的板坯加热至轧钢工艺所要求的出钢温度1150±10℃,这个温度精度要远高于一般步进炉所能够达到的±30℃的温差值,这样就为生产超薄热带产品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辊底炉在整个工艺中还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 一、辊底式加热炉概述 辊底式加热炉用炉内辊道运送热处理材,沿炉子整个长度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根辊子,物料在辊子上运行,在辊子上面和下面的炉膛都可布置烧嘴供热。辊子有环辊(带有盘形辊环)和平辊二种,前者只能用于加热板材,后者可用于加热板材、型钢、管材和棒材。辊子外层辊套的材质通常为耐热钢,有的也用碳化硅。温度高的炉子(1000-1150℃)采用水冷轴并带绝热内衬的耐热钢炉辊,或全水冷的炉辊。为了防止炉辊弯曲,在高温下工作的辊子必须不停地旋转;当炉子空烧或不出料时,也要用低速以每分钟0.5-1.5周的转速摆动或旋转。辊底式炉因物料两面受热,加热较快、较均匀,广泛应用于常化、退火、淬火、回火等热处53工艺。 二、辊底式加热炉的作用 将连铸机送来的薄板坯按工艺要求均匀地加热到轧制温度。投产的生产线连铸坯入炉温度一般在850℃-1050℃之间,出炉温度(轧制温度)1100℃-1150℃,在炉内需提温50℃-300℃。要求出炉板坯长度与宽度方向温差≤±10℃,板坯边部(约40ram范围内)温度比中部温度高40℃左右。 在单尺坯轧制时,炉子能储存若干块单尺坯,当轧机换辊或事故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判断方法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判断方法,步骤是:首先利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得到初次估计的转子位置,然后在初次估计的交轴上注入一个正方向扰动信号,再估计转子位置,根据估计得到的转速方向判断磁极极性,得到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此种方法可解决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检测转子初始位置时磁极极性的收敛问题,无需在直轴上注入正负方向的脉冲电流,可以有效地实现转子初始位置估算。

摘要附图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d q -估计同步旋转坐标系的?d 轴上注入高频电压信号?cos()d mh h u U t ω=,给定?q 轴电压?0q u =; (2)检测电机的两相电流,并经过Clarke 和Park 坐标系变换,得到??d q -估计同步旋转坐标系的?q 轴电流?q i ,并依照以下步骤估计转子的位置和转速:首先,将检测得到的?q 轴电流?q i 乘以调制信号cos()t h u t ω=;然后,对相乘后所得的信号低通滤波,得到?q 轴电流?q i 的幅值信号()f θ?;最后,对该幅值信号()f θ?进行PI 调节,得到估计转速?ω ,对估计转速?ω积分得到估计的转子位置; (3)重复步骤(2),直至估计的转子位置收敛为一恒定值,即为初次估计 的转子位置?first θ; (4)在??d q -估计同步旋转坐标系的?d 轴上注入高频电压信号?cos()d mh h u U t ω=,在?q 轴注入一个正方向扰动信号,重复步骤(2),直至电机转过一定角度γ,0γ>; (5)根据步骤(3)估计得到的转速方向判断磁极极性,当转速为正时,收 敛的磁极极性为N 极,转子初始位置??=initial first θθ;当转速为负时,收敛的磁极极性为S 极,转子初始位置??=initial first θθ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判断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转子的估计位置?θ进行Park 逆变换,获得实际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电压的给定值?u α和?u β。

燃气式热处理炉

燃气式热处理炉、天然气炉、燃气炉 品牌恒炉型号多种别名燃料炉适用范围金属件淬火、正 火、退火等热处理炉膛最高温度 1300(℃)工作温度按工艺(℃) 装载量参照用户(kg) 本系列炉是国家标准节能型周期式作业炉,节能结构。台车采用防撞击密封,炉门采用自动弹簧式压紧机构,自动密封台车和炉门,一体化连轨,不需基础安装,放在水平地面即可使用。主要用于高铬、高锰钢铸件、球墨铸铁、轧辊、钢球、45钢、不锈钢以及各种机械零件等淬火、正火、退火等热处理。 简介: 1、设备以各式燃烧气体为介质,通过各式烧咀燃烧加热,最高温度1300℃。 2、炉体骨架由各种大中型型钢现场组合焊接而成,外壳封板为钢板,高铝全纤维耐火纤维棉模块为炉衬,密封、节能效果好。 3、台车骨架由各种大型工字钢、槽钢、角钢及厚钢板等组合焊接而成。 4、台车传动采用全部车轮均为驱动轮,驱动可靠,传动系统采用“三合一”电机—减速机,安装方式为轴装式,结构紧凑、装配牢固、进出灵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台车耐火砌体采用高铝定型砖结构,与炉体密封效果好,耐压强度高。台车面搁置垫铁供堆放工件用。台车帮板全部采用铸件,保证车体经久耐用。炉车与炉衬的密封采用耐火纤维密封块电动推杆自动压紧结构。侧密封的开、闭与炉车进出连锁。 6、炉门采用高铝全纤维耐火甩丝毯与型钢组合框架结构,电动葫芦升降,炉门密封机构采用长短杠杆弹簧式自动压紧凸轮机构和软边密封装置。保证上下无摩擦、轻松自如、安全可靠。 7、烟囱安装蝶阀与执行器等,可调节降温速度,控制炉压。 8、加热器采用高速烧咀,均布两侧。连续比例调节燃烧。执行器调节风量的大小,通过比例阀来调节燃气量的大小,达到空燃比例燃烧,燃气和风量设有下限限幅,每个烧咀的燃气管上设有控制电磁阀,每个烧咀配有独立完整的燃烧控制器,具有自动点火,火焰检测,灭火报警自动断气。这样充分保证燃烧温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9、烧咀的特点 高速烧咀可使燃料与助燃空气在燃烧室内基本实现完全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以100m-150m/s的速度喷出,从而达到强化对流传热,促进炉内气流循环,保温时炉温均匀度≤±10℃。 该烧咀 a、燃烧室体积小 b、燃烧气体出口速度高

轴流风机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轴流风机安装: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大全 轴流风机安装:安全技术交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分项工程名称轴流风机的安装交底部位仓库交底日期交底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作业内容一、工作内容轴流风机的安装主要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风机支座的焊接、在相应位置开口把彩钢瓦... 分项工程名称轴流风机的安装交底部位仓库交底日期交底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作业内容一、工作内容轴流风机的安装主要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风机支座的焊接、在相应位置开口把彩钢瓦切去、风机的吊装、风机的安装。二、施工方法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前应全面熟悉了解轴流风机的说明书,弄清风机工作的通风系统图纸,设备到货后,需开箱检查风机各部件是否齐全,机壳外部是否碰伤,特别要注意头部整流器是否有碰伤变形,各部件联接是否紧密,叶片、电机有无损伤,叶轮转动是否灵活,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相关单位予以修理及更换。没有问题后,在其四角开φ14孔.2.风机支座的焊接风机支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能够承受风机运行时的负荷,采用长0.4m的∠50×5角钢两道,可靠焊接到墙体最上一圈横梁上,作为风机的支座。焊接前根据风机的开孔位置,对风机的底座进行开孔,大小为φ14。风机支座焊接前,需要搭设移动脚手架,焊接时利用脚手架及安全带进行操作。 3.在相应位置开口把彩钢瓦切去支座焊接完毕,根据风机的高度进行测量,确定排风口的大小及位置,并用铅笔画圆,然后用切割机开孔。 4.风机的吊装风机的吊装采用绳索捆缚牢固,上下专人配合把风机吊上去,吊装时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轴颈和轴封处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有专用吊具要用专用吊具)。 5.风机的安装将风机与角钢上所开孔洞对齐,就位后,用4个φ12的螺栓拧紧。危害辨识作业环境高空坠落、物理打击、触电、易燃易爆、机械伤害机械状态机械状态良好人员状态人员状态良好,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在接受三级安全技术教育后上岗,各工种人员严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技术员必须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确认签字,留存备查;——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风机用绳子吊装时,注意安全,并注意周围人员、机具安全,防止伤人、撞物;——电焊作业时,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为防止着火,配备防火布、灭火器等消防用品;——电气、机具必须接地良好,使用焊机等设备时,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机械伤害;——使用的脚手架必须为验收合格的脚手架,必须通过安全通道上下脚手架;——作业时,防止高空坠落,必须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所有工具放入工具包或工具箱中;——注意立体交叉作业,防止落物伤人及被人伤害;——根据作业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接受交底人签字年月日主管职责主编职责乘务员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浅析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辐射管现状及发展前景

辊底式光亮连续热处理炉辐射管现状及发展趋势 天津钢管公司轧管二部冷轧机组黄大伟鲍云飞 [摘要]文章概述了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自预热时辐射管内部结构及辐射管类型及材质进行详尽评述,并表明了目前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辐射管烧嘴热效率 1 前言 天津钢管集团公司冷轧不锈机组的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是2003年从德国洛伊公司引进。炉体全长132M,设计热处理管坯直径为φ20至φ406,管坯长度为5-12M,炉体内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控制自预热式烧嘴燃烧通过热辐射管对钢管进行热处理,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不接触明火,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炉体内部无氧化成份气体,在热处理效果和抗氧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 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主要工作原理及特点 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整体由上料台架、上料横移小车、入口真空室、入口过渡段、加热段、喷冷锻、出口缓冷段、出口真空室、下料横移小车及下料台架10部分组成,其中入、出口真空室各有2道密封门,管料生产过程即按上述10部分依次行进。炉子传动采用辊道运输钢管,加热区主要通过两台电机减速机及变频器控制辊道转动速度,根据不同钢种、规格等要求设定不同温度及辊道运输速度。本设备采用氮气作为炉内保护气体,热处理炉在工作时始终向炉体内填充氮气,保持炉内气压为0.1-3mbar的微正压,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炉内, 在整条生产线中,炉子加热段温度最高,进料端离加热段近,如此处气氛控制不好极易造成钢管的氧化,为避免外界空气进入炉膛,保证炉内气氛,真空室配备有耐热真空锁气门及隔热附件。坯料快速进入真空室后,其前后两道真空锁气门关闭,2台真空泵将真空室抽至设定的真空状态(绝对压力1-5mbar),在充入保护气体。上述过程完成后,靠近加热段侧真空锁气门打开,坯料快速进入炉前过渡段,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炉内。

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式通风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 A 通风机 (4) 1 通风机说明 (4) 1.1 工作原理 (4) 1.2 一般设计 (4) 1.3 轴承 (6) 1.4 调节 (6) 1.5 空气动力运行条件 (7) 2 使用说明 (9) 2.1 通风机启动前的准备 (9) 2.2 通风机启动程序 (10) 2.3 通风机的并联运行 (10) 2.4 通风机运行时的监视 (11) 2.5 通风机停机 (11) 3 通风机维护 (12) 3.1 停机期间的维护工作 (12) 3.2 停机时的维护工作 (12) 4 润滑说明 (13) 4.1 主轴承 (13) 4.2 进口导叶调节装置 (14) 5 故障原因和检修 (15) 6 通风机部件的拆卸和装配 (16) 6.1 联轴器拆卸和装配 (16) 6.2 叶轮拆卸和装配 (16) 6.3 轴承拆卸和装配 (17) 6.4 可调前导叶拆卸和装配 (18) 6.5 后导叶拆卸和装卸 (19)

7 备件订货说明 (19) 8 一般说明 (19) 8.1 管路连接 (19) 8.1.1 进口和出口管路 (19) 8.2 运输 (20) 8.3 风机在现场工地安装前的存放 (21) 8.3.1 箱件的存放 (21) 8.3.2 大件的存放 (21) 9 工地安装 (21) 10 AN风机设定的整定值 (28) B 附件 联轴器装配说明 THYSSEN HENSCEL C 附图 剖面图 AN 系列轴流风机大件吊装顺序图 AN 系列轴流风机转动组装配示意图 AN 系列轴流风机转轴系找正原理示意图 机壳装配图(须现场封焊的大型剖分式机壳供此图) 拆卸装置 测温装置安装I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 点(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通用版) 1.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种类很多,有周期式和连续式之分。 周期炉:有井式炉和密封箱式炉(又称多用炉),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用于光亮淬火、光亮退火、渗碳、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连续炉:有推杆式、转底式及各种形式的连续式可控气氛渗碳生产线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进行光亮淬火、回火、渗碳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特点 (1)炉膛密封良好 炉膛密封形式主要有炉体密封和炉罐密封两类。炉体密封,包括炉壳、炉门、电热元件引出孔、热电偶孔、风扇轴孔和推料机械伸出炉外的孔洞等处的密封。电热元件等在可控气氛作用下,需采用抗渗碳性强的材料或加抗渗碳涂料,最好用低压供电,以免元件

渗碳或炉壁积碳使元件发生短路而毁坏。 采用炉罐(金属或陶瓷罐)隔离密封,密封效果比较好,但会降低传热效果和增加炉罐材料消耗,炉子工作温度也受到限制。还有一种密封形式兼有上述两类密封的特点,即除炉膛密封外,采用辐射管加热器,可防止炉气侵蚀元件和火焰破坏炉内气氛。 (2)炉内保持正压 可控气氛炉内应保持正压,以防止炉外空气侵入引起爆炸,并且保证炉内气筑稳定。保持炉内正压的措施是,以一定压力供入足够的可控气体,保证可控气氛充满炉膛;对全密封的炉子,在废气排出口设置水封;控制炉内压力;炉门设置装料前室及火帘装置,以隔绝空气侵入和防止炉气外溢。 (3)炉内气氛均匀 可控气氛在炉内必须循环流动,使气氛和温度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一致。因此,可控气氛炉大都设有风扇。可控气氛可从加热室的侧面供入,也可从加热室上方滴入。 (4)装设安全装置

轴流风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轴流风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一、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扩散筒 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应装一扩散筒(如左图)其锥度 ≤15°,长度等于(1~1.5)倍管道直径。这样可以 减少风机的压力损失,提高风机的使用效率。 2.安装集流器 Don't(不合理) Do(合理) 轴流风机的进风口,应装一集流器(如左图)这 样可以为轴流风机工作提供合理的气流,提高风 机的性能,降低噪声。 3.安装柔性管道 接头Don't(不合理)Do(合理) 轴流风机两端接管道,当管道与管道间采用柔性 接头时,要求进风口柔性接头到风机距至少为1倍管道直径,而且柔性接头要处于张紧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柔性接头的变动使气流面积减小而引起倒流、涡流,从而减少压力损失而降低噪声。

4.安装变截面的变形管道 轴流风机两端安装变截面的弯形管道时,要求风 机与变截面管道要有过度接头其高度等于(1 1.5)倍风机叶直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管道面 积突然变化而引起倒流,从而减少压力损失,提 高风几使用效率。 5.进出风口有 障碍物 Do(合理) Don't(不合理) 轴流风机进出风口有障碍物(如左图),将会阻 挠气流流向风机,导致气流挠动,从而使系统阻力 增加,流量减少,噪声增大,所以进出风口与障 碍物之间至少保证1倍管道直径的距离。 6.安全网 Do(合理) Don't(不合理) 轴流风机进风口直接露于大气中,为了保证人的 安全,以及防止杂物的吸入,应在进风口安装如 左图的安全网。 7、电机接线 按接线图的方法接线。 二、使用注意事项: 1、风机在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详细检查产品铭牌标志的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当地的要求,严

气氛保护辊底式热处理炉方案及报价

广西钦州力创特种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可控气氛保护连续辊底式不锈钢热处理炉 方案及报价书 广州市沛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25日

一、概述 可控气氛保护连续辊底式不锈钢热处理炉是连续工作制设备,专门为不锈钢圆钢进行冷拉拔中间退火或不锈钢圆钢的固溶热处理而设计,工件由辊筒输送,经进料区、预热区、高温区、冷却区,最后到出料区,完成热处理工艺,为了减少氧化烧损,该设备炉体采取全密封结构,炉膛注入氮气保护,进出料口用火封封闭,保持炉内气氛的稳定,实现无氧化处理。 电气控制采用PLC、温度控制模块、人机界面对各区的温度、运行速度等参数进行自动控制,该设备具有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二、工艺描述及技术参数 2.1 工艺描述 可控气氛保护连续辊底式不锈钢固溶炉的热处理工艺是:在处理材料前先进行炉膛预热,设定预热区和高温区的工作温度值,通电升温,同时通过设在各区的保护气氛输入阀,按照工艺流量要求向炉膛注入氮气,各区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人工将待处理材料放置到进料段的辊筒上摆放整齐,然后推到送料辊筒上,由送料辊筒将材料送进炉膛,由于进料区、预热区、高温区、均布置了辊筒,并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材料从进料区进入,便由辊筒带动经过预热区、高温区、到冷却区,由于需要采用水套冷却方式,材料到冷却区后,传动方式改为网带传动,以增加传热面积,达到快速冷却的工艺目的,最后到达出料区,完成整个工艺过程。 2.2 技术参数

2.2.1 额定工作产量:1吨/小时(按直径为12mm的不锈钢圆钢计算); 2.2.2 额定电源电压:380V 三相四线供电; 2.2.3 额定总功率:400KW,其中电加热功率380KW; 2.2.4 工作方式:连续工作制,辊筒及网带传动组合; 2.2.5 炉膛最高使用温度:1150°C; 2.2.6 工作室(炉膛)尺寸:长*宽*高=10000*800*150mm; 2.2.7 设备外形尺寸:长*宽*高=25000*2000*1500mm; 2.2.8辊筒运行速度:200~600mm/min; 2.2.8 保护气氛:纯度99%以上的氮气; 2.2.9 气氛消耗量:约50m3/hr 三、结构材料 可控气氛保护连续辊底式不锈钢热处理炉设备由进料区、炉体、冷却区、出料区、辊筒及网带传动运行系统、气氛输入机构、冷却水循环机构及电控系统构成。 3.1 进料区 进料区总长度为:8000mm,宽度:1000mm,兼做上料工作台。机架用8#槽钢焊接,布置直径为60mm的钢质辊筒,两端轴承,其中靠近炉膛一端2000mm长辊道的辊筒为有动力辊筒,其余为无动力辊筒,用于支承材料。 3.2 炉体由外壳、保温材料、炉膛耐火材料、电加热元件和炉内辊筒等部 分组成 3.2.1 炉体外壳框架用10#槽钢焊接,外壳用6mm厚钢板折弯密封焊接, 炉底铺6mm钢板,炉体进、出口端面用12mm厚钢板,使整个炉体框架有足

伺服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

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元件的PMSM伺服电机,必须要在系统刚上电时就测得电机精确的初始位置。因为在永磁伺服驱动系统中,电机转子的位置检测与初始定位是系统构成与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矢量控制解耦的必要条件。只有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能够准确知道,才可以按照矢量控制的一系列方程,将永磁同步电机等效变换成dq坐标系上的等效模型,系统才能按照类似他励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可以达到他励直流电机构成的伺服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使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位置的伺服系统中, 系统上电后需要先检测出电机的初始位置。电机的初始位置不仅影响伺服系统的定位精度, 而且会对电机的快速启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系统刚刚上电,电机尚未运行时,系统开始测量转子的初始位置,此过程只需要电流环工作,根据伺服系统运行要求,在寻找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只允许有很微小的抖动,并且要求很快回归原位。 假设,采用H45-8-2500-WL型光电编码器,电机转动过程中,编码器输出的信号:A(/A)、B(/B)、Z(/Z)、U(/U)、V(/V)和W(/W),如图1(b)所示。其中A(/A)、B(/B)两组信号为相差相位角的同频率信号,分辨率为2500PPR,通过判断两组脉冲的相位可以判断出电机的旋转方向,这两组信号经4倍频之后,电机空间位置的分辨率变为10000PPR。脉冲Z (/Z)是同步信号,电机每旋转一周产生一个信号,其产生的位置固定,即电机转子转到该位置时发出信号(零位信号)。 如图1所示为伺服电机混合式光电编码器的码盘结构及输出信号波形。码盘的中间码道为刻有高密度的增量式透光缝隙(2000,2500,3000PPR等),两边分布两组互成的三个缝隙,受光元件(Photo-Diode Array)接收到发光元件(LED)通过缝隙的光线而产生互差的三相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输出矩形波信号U(/U)、V(/V)和W(/W)。利用这些信号的组合状态来分别代表磁极在空间的不同位置。U(/U)、V(/V)和W(/W)三相脉冲信号每转的脉冲个数与电机的极对数相一致。根据U(/U)、V(/V)和W (/W)三相脉冲的高低电平关系可以判断电机磁极的当前位置。其过程是:电机启动前,通过U(/U)、V(/V)和W(/W)三相脉冲的状态估算出电机磁极位置,即当前的角度,一旦电机旋转起来,光电编码器的增量式部分可以精确地检测出位置值。这里,伺服电机极对数为4对极,则每相输出信号U(/U)、V(/V)和W(/W)的周期为空间,在每个周期中可以组合成6种状态,每种状态代表空间角度范围为。

轴流风机技术说明

轴流风机技术说明 8.1采用规范与标准 设备及施工技术所涉及的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等应遵照(但不限于)下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出现两个标准不一致,或本技术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与供货商所使用的标准不一致时,除非特别说明,应按较高标准执行,并且所有标准采用合同生效时的最新版本。 《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GB/T 3235) 《工业通风机尺寸》(GB/T 17774) 《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GA 211)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 1236) 《声学、风机和其它通风设备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管道法》(GB/T 17697) 《空调风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混响室法》(JB/T 10504) 《工业通风机现场性能试验》(GB/T 10178) 《一般用途轴流通风机技术条件》(JB/T 10562); 《通风机转子平衡》(JB/T 91014) 《工业通风机叶轮超速试验》( JB/T 6445) 《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6444) 《工业通风机噪声限值》( JB/T 8690)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JB/T 8689)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080)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T 2888) 8.2技术要求 整体技术要求 (1)风机表面应清洁、平整、无碰伤、划痕及锈斑;漆层牢固、色泽均匀一致,无起泡、缩皱和剥落现象。 (2)电机为内置式。

(3)风机由机壳、叶轮、电机、软接头、电源接线盒等组成,吸风端无接管的风机需设置集流器和入口网罩。 (4)风机应为高效、低噪声设备。 (5)排风机(兼排烟风机)、排烟风机具有耐高温280℃、持续运行1h的功能要求。 (6)风机出口最大风速不超过17m/s。 (7)风机电机的底座及支架应有特别的锁紧及固定以保证安全可靠。 (8)在额定转速的工作区域内,风机的实测空气动力性能曲线与提供的性能曲线偏差应满足一下要求:(9)在额定流量、压力下,风机的流量、压力最大偏差不大于±5%,风机效率最大偏差不大于3%,噪声达到《工业通风机噪声限值》JB/T8690要求。 (10)风机使用寿命年限不小于15年,第一次大修前安全运转时间≥24000h。 (11)风机配用电机采用380V / 50Hz电源,电源接线盒须考虑合乎规定的进线要求并设于机壳外便于操作处(根据各车站设计要求确定)。 (12)由于风机设置在地下机房内,要求风机结构紧凑,且风机整体设计应考虑风机的拆卸维修,连接风机的软接、基础固定螺栓均可灵活拆卸。 (13)耐高温风机配套的软接需耐高温280℃/1h。 (14)风机叶轮的动、静平衡应满足G2.5级振动要求。所有风机在装配后应做整机动平衡,其标准应基于ISO 1940及AMCA 204/3标准G 2.5 级,出厂前并在每台风机上附有由计算机打印出的振动频谱分析图表。 8.3主要部件和材料性能 (1)叶片 1)风机动叶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钢模压力铸造或高强度钢板叶片; 2)叶片与筒身间的运转间隙,普通风机应不大于叶轮直径的1%;排烟风机由于机械膨胀系数与常温不同,其间隙应不大于2%; 3)叶片应靠键与键槽牢固地固定在驱动轴上。轴向应通过锥套式连接结构将叶片缩紧在驱动轴相应的位置。便于拆装维护。 (2)电机 1)电机机轴承采用优质轴承,累计运行时间不小于7.5x104h,第一次维护

热处理炉参数

2#热处理炉 1.1数量:一座 1.2炉型:上下供热氮气保护无氧化辊底式热处理炉 1.3结构:平顶炉i 1.4炉体基本尺寸 1.4.1炉子内部长度:63220mm 1.4.2炉子有效长度:59740mm 1.4.3炉子内部宽度:3650mm 1.4.4炉子有效宽度: 1.4.5炉子内部高度:3025mm 1.5炉底辊 1.5.1辊子材质:25%的Cr、35%的Ni及1.5%的Nb 1.5.2端部材料是DIN1.4852浇注材料,轴是1.0570浇注材料(St50) 1.5.3辊子数量:109根 1.5.4辊子直径:380mm 1.5.5辊子壁厚:20mm 1.5.6辊子长度:5393mm 1.5.7辊子有效长度:3650mm 1.5.8辊子的斜度:580mm 1.5.9电机功率:1~73(非卸料部分) 2.2KW/根;74~109(卸料部分)40KW/根1.5.10辊道速度:非卸料部分0.3~20m/min 卸料部分0.3~60m/min 1.5.11传动方式:每个齿轮电机驱动一个辊子 1.6幅射管 1.6.1内管火管 1.6.1.1火管数量:1848(每个辐射管内12段) 1.6.1.2外部直径:270mm 1.6.1.3厚度:5mm 1.6.1.4最大承受温度:1380℃ 1.6.1.5成分组成:SiC88﹪游离硅12﹪

1.6.2外管 1.6. 2.1数量:154 1.6. 2.2外部直径:300mm 1.6. 2.3厚度:10mm 1.6. 2.3成分组成:28﹪的Cr 48﹪的Ni Nb 1.7烧嘴 1.7.1空气电磁阀 1.7.1.1电压220~240V 1.7.1.2频率:50~60Hz 1.7.1.3功率:67~75W 1.7.1.4工作温度:-20~+60℃ 1.7.1.5 IP:54 1.7.2空气手动球阀 1.7. 2.1型号:Q11F-16C 1.7. 2.2公称压力1.6Mpa 1.7. 2.3公称直径50mm 1.7. 2.4使用温度:≤150℃ 1.7.3煤气电磁阀 1.7.3.1电压:230V AC 1.7.3.2频率:50~60Hz 1.7.3.3功率53W 1.7.3.4工作温度:-20~+60℃ 1.7.3.5IP:65 1.7.4煤气手动阀 1.7.4.1型号:Q11F-16C 1.7.4.2公称压力1.6Mpa 1.7.4.3公称直径40mm 1.7.4.4使用温度:≤150℃ 1.8装料辊道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作者:王高林, 杨荣峰, 于泳, 徐壮, 徐殿国, WANG Gao-lin, YANG Rong-feng, YU Yong , XU Zhuang, XU Dian-guo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名: 电机与控制学报 英文刊名: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 年,卷(期):2010,14(6) 参考文献(8条) 1.RACA D;HARKE M C;LORENZ R D Robust magnet polarity estimation for initialization of PM synchronous machines with near -zero saliency 2008(04) 2.廖勇;沈朗;姚骏改进的面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期刊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9(02) 3.王丽梅;郑建芬;郭庆鼎基于载波注入的IPMSM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期刊论文]-电气传动 2005(03) 4.JEONG Yuseok;LORENZ R D;JAHNS T M Initial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of an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using carrier-frequency injection methods[外文期刊] 2005(01) 5.JANG Jihoon;SUL Seungki;HA Jungik Sensorless drive of surface-mounted permanent-magnet motor by high-frequency signal injection based on magnetic saliency[外文期刊] 2003(04) 6.CORLEY M J;LORENZ R D Rotor position and velocity estimation for a salient-pol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at standstill and high speeds[外文期刊] 1998(04) 7.NAKASHIMA S;INAGAKI Y;MIKI I Sensodess initial rotor position estimation of surface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外文期刊] 2000(06) 8.贾洪平;贺益康基于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15)引证文献(1条) 1.王冉珺.刘恩海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期刊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916324004.html,/Periodical_djykzxb201006010.aspx

基于高频电压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1

基于高频电压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 Initial Rotor Position Inspection of PMSM Based on Rotating High Frequency Voltage Signal Injectio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蔡名飞周元钧 摘要:为了解决新型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电机静止状态下检测转子位置的新方法。 该方法在算法上改进了传统的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使得可以更为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转子初始(均扫位置。并且针对传统旋转高频电压注人法无法检测出转子永磁体极性问题,在dq旋转坐标系下,通过分析永磁同步卜匕机d轴磁链和定子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d轴电流的泰勒级数展开,提出J’根据定子铁芯非线性磁化特性获得判另}J N/S极极性信息的新方一案。最后,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在中、低速时的转子位置检测。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旋转高频注人非线性磁化特性N/S极极性 1引言 永磁同步电机高精态、高动态性能的速度、位置控制,都需要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如果位置检测误差较大,会导致电机不能正常起动、运行。传统方法是通过机械式传感器来测量转子的速度和位置。但机械式传感器减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同时传感器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电磁干扰、温度、湿度、振动对它的测量精度都有影响。特别针对某些航空伺服电机,长期工作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中,所以研究无位置传感器不仅可 以减少航空电机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引线,将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最简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是文献「2]提出的基于对检测到的电机反电动势进行积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零速或低速阶段因为反电动太小,难以检测而失败。后来人们又提出了高频注人法,其主要思想是用电机固有的空间凸极或凸极效应可以实现对转子位置的检测,这种方法与转速没有直接关系,有效克服了反电动势法的 缺陷。文献〔3]提出通过处理电流高频响应,采取求导取极值计算电机的初始位置,但这种方法存在震荡现象,高频电流也会因滤波器移相导致检测误差,并且也没有给出电 机N/S极极性检测方法。文献【4]提出在电机中注人幅值相同、方向不同的系列脉冲,检测并比较相应电流的大小来估计转子的位置。这种方法可行但是对注入脉冲的电压幅 值和时间控制要求比较高,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过长。文献[[5][6]通过注人高频信号引起PMSM的d,q轴磁链饱和程度差异实现初始位置检测,这种方法高频电流信号提取复 杂,容易带来计算误差,难以做到转子位置的实时检测跟踪。文献〔7l所使用的电机经过特殊设计,不具普遍性,仅适用于理论研究。 为了解决以上方法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人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新方法。在电机静止状态下,通过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中注入高频电压信号,利用电机凸极效应,通过处理高频电流响应,得出转子的位置信号。为此,本文进行了仿真研究,实现了转子d轴位置和N/S极极性的快速、准确检测。 2高频激励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连续式热处理炉操作标准说明书

标 题: 连续式热处理炉操作标准说明书 第3次修订 、型号:5S 6S 二、厂牌:三永电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三、机械规格与特性: SY-805-6 主炉规格 10m X 1.8m 、lOmX 1.6m , SY-809-6 10m x 1.7m (调质 炉)、10n X 1.4m (渗碳炉)。 五、使用前应注意事项: (一):检查各瓦斯压力是否足够。 (二):检查冷却水是否足够。 (三):各轴承部位应加注黄油。 (四):检查淬火油及回火油是否足够。 (五):检查各经路是否正常。 六、开炉步骤: (一)、主炉部分: 、将冷却水总开关打开调整设定水量,检视各冷却水是否畅通。 、启动输送传动马达,调整输送网位置。 、启动主炉电热开关升温至400C 保持续2小时,升至600r /2保持2小时, 升至800r 保持2小时。 (二):特性: 连续式。 四、诸元介绍: (详细参阅附件WEM701 股份有限公司 05.12.06 05.12.05 05.12.04 (一):规格: 、启动一、 三、四号搅拌器风扇。

第3次修订 (二)、碳势控制系统: 1、打开碳势控制系统电源,设定碳势。 2、主炉温度达800r后,方可打开甲醇开关,调整甲醇流量。 3、将排气口打开点燃30分至1小时。 4、等炉内火焰烧至入口时,方可打开瓦斯开关。 5、先手动调节瓦斯流量,再调整伺服马达,使其置于自动控制状态。 6等碳势显示达所需标准且稳定后方可入料操作生产。 (三)、淬火油槽: 1、打开淬火油槽循环油开关。 2、启动输送带开关。 (四)、洗净 槽: 1、打开洗净槽循环泵浦。 2、打开喷射管开关。 3、启动输送带开关。 (五)、回火炉部分: 1、启动回火炉电热开关,将温度升至所需温度(具体温度依所生产之产品而定) 2、启动输送网传动马达。 3、启动1、2、3、4号搅拌器。 4、打开冷却水开关。 (六)、回火油槽: 1、启动回火油槽循环泵。 2、启动输送马达。

3《辊底式热处理炉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

收稿日期:2011-03-16 作者简介:唐郑磊(1985-),男,助理工程师,双学位,主要从事宽厚板方面的技术工作。Process Control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Roller Hearth Heat -treating Furnace TANG Zheng -lei ,ZHANG Hong -wei ,YANG Dong ,ZHU Cheng -jie (Nanyang Hanye Special Steel Co.,Ltd.,Nanyang 474500,China )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the process controll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roller hearth heat -treating furnace of Nangang.Moreover on the basis of mathematical model of roller hearth furnace ,achieves computer optimal controlling of roller hearth heat -treating furnace.The online optimal controlling of roller hearth heat -treating furnace can achieve real-time tracking of plate position inner furnace ,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the best temperature optimization and online feedback correction ,pla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nline correc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finally realizes the computer controlling system network in the whole line. KEY WORDS :roller hearth heat-treating furnace ;process controlling ;mathematical model ;optimal controlling 摘要:以南钢辊底式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其过程控制特点。并以辊底式热处理炉数学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辊底式热处理炉的计算机优化控制。该辊底式热处理在线优化控制可实现炉内钢板位置的实时跟踪、温度的动态计算、最佳炉温优化及在线反馈修正、钢板装出炉在线修正等功能,最终实现了全线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 关键词:辊底式热处理炉;过程控制;数学模型;优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TF 8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84(2011)03-0019-05 唐郑磊,张红伟,杨 东,朱承杰(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474500)第39卷第3期2011年6月Vol .39No .3Jun 2011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METAL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ENGINEERING 辊底式热处理炉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 热处理工艺是中厚板生产的最后处理工序, 热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钢板的加热质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辊底 式热处理炉由于其处理的钢材质量好,产量高, 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于 冶金及机械行业生产中[1]。辐射管加热辊底式热 处理炉由于充入氮气做保护气,炉内保持无氧 化气氛,使钢板不会被氧化,大大提高了钢板 的加热质量[2]。本文针对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已建成的采用辐射管加热的辊底式热处理炉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其过程控制特点,并以辊底式热处理炉数学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辊底式热处理炉的计算机优化控制。1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辊底式热处理炉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的辊底式热处理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