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领导小组

环境卫生领导小组
环境卫生领导小组

环境卫生领导小组

为了贯彻实行公司制订的环境方针,实现项目制订的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小组。

一、目标

噪声扰民投诉率为0次;粉尘扰民投诉率为1次;污水排放达标。

二、领导小组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制订本项目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措施,并监督有关部门、人员切实执行。

2、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培训、检查工作。

3、不定期的组织对现场进行检查,并监督有关部门、人员的整改落实。

三、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刘国军

副组长:刘创吴文国邓雄兵

成员:孙永强夏小兵艾月华林刚盛宏超赵鹃徐雪军闵伟江陈明敬李君

吴德云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

及答案(二)环境卫生学试题 1. 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 直线 B. U 型 C. S型 D .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 A 2. 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 A. 氰化物 B. 铬 C. 硝酸盐 D. 放射性物质 E. 砷、汞 【答案】 D 3. 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 明矶 B. 漂白粉、漂白粉精 C. 三氯化铁 D. 聚合氯化铝 E. 硫酸铝 【答案】 B

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A. 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 B. 远期和近期规划结合,总体和详细规划结合 C.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景观环境 D .经济技术合理 E.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 【答案】 D 5. 原生环境是指:() A. 天然形成,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 天然形成,且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C. 天然形成,且受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D. 天然形成,且受人和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E. 人类生存的环境 【答案】 A 6. 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 A. O3 B. PANs C. 醛类化合物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7. 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 A.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B .化妆品痤疮

C.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

D.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 E. 军团菌病 【答案】 E 8.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 A. 痛痛病 B. 水俣病 C.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D. 温室效应 E. 光化学烟雾事件 【答案】 D 9.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PH 值的影响,其特点是:() A. PH 值低,金属溶解度高 B. PH 值高,金属溶解度高 C. PH=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D. PH >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E. 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 PH值无关 【答案】 A 10. 下列何者不是影响饮水氯化消毒的因素:() A.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B. 加氯设备 C. 水的PH D. 水的浑浊度 E. 水温

2017年最新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污水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 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频次 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 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 4、污水监测: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 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 (2)空气、物体表面: 5、污水处理指标: 粪大肠菌群≤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PH值6-9、余氯3-10mb/L。 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二次修订

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合作市卡加曼乡中心小学 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卫生工作的统一领导,并将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到相关部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俊(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康天路 组员:扎西东知、本如周、宁文、各班班主任 组长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总体布置,副组长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卫生工作的实施情况,组员负责各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学校各部门卫生工作分工情况 (一)总务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二)教导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定期组织对教师、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师生体质健康卡,纳入师生档案。 4.负责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等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三)德育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2.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负责卫生监督岗的指导和管理。 5.具体负责教师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 6.具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咨询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

徐州市丰县 融耀新城二期C12#楼工程 环 境 卫 生 管 理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通宏华融耀新城二期C12#楼项目部 2017年9月日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融耀新城二期C12#楼工程 建设单位:徐州汇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丰县北苑北侧,向阳路西侧 设计单位:深圳市东国际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徐州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责任有限公司 工期:2017.11.8—2019.8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2162.7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6862.74 ㎡,地下建筑面积为5300㎡左右。由徐州汇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深圳市东大国际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南通宏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施工、徐州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责任有限公司监理。 二、组织机构 本工程文明施工实行二级管理,各级均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和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和施工员,施工员是项目环境卫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分区管理和班组管理结合:现场划分施工区和办公区二大责任区域。各作业班组长对班组作业区的文明施

工负责。 2、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投入本工程的技术人员名单 三、环境卫生管理布置 (一)施工区 1、根据我公司的要求统一安排施工,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有安全、可靠、美观的封闭式、移动现大门,门顶高与围墙压顶面平。大门应为钢骨架、外包白铁皮(厚度≥1.0㎜)或钢板。外包钢板的,

应刷防锈低漆后罩银灰色面漆。大门外侧中间刷色彩带,书写公司名称。门柱高度应超过围墙且要压顶,门柱外侧要求白色字用宋体书写对联。主大门外应有项目经理部牌,上面用黑色楷体书写公司名称、项目部名称,公司标志。 2、大门口内设门卫一个,挂有门卫制度牌和安全保卫制服,服装整洁,风纪端正,礼貌待人。 3、大门入口内侧靠围墙处架设高于围墙的“一图九牌”:图面要求蓝底白字不锈钢材料组成,字体为仿宋体。第一牌为“工程概况”;第二牌为“工程主要施工人员”;第三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四牌为“重大危险源”;第五牌为“场容环保管理制度”;第六牌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第七牌为“消防保卫”;第八牌为“安全生产六大记”;第九牌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牌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字体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牌面经常保持整洁完好,各标牌均专门定作。 4、车辆出入口处设冲洗平台,台四周设排水沟宽200㎜,上盖由槽钢加工成的铁蓖。另外还设有一个沉淀池。池的尺寸为1200㎜*1000㎜。 5、场内临时设施的地面、主要施工路面、通道等实现硬底化,道路坚实,平整通畅,地面无积水、泥浆。硬底化具体要求如下:○1、场内主要车道:基层土要平整、压实、上面铺300㎜厚石渣,并碾压结实,面层做C30砼200㎜厚。道路宽5米。表面拉毛,并每6米切3㎜宽分隔缝。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1.微量元素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直线 型 型 D.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B 2.下列哪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无关:() A.胃癌、食管癌 B.肝癌、胰腺癌 C.宫颈癌 D .结肠癌、膀胱癌 E. 乳腺癌 【答案】C 3.下列何者不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A.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 B.水温 C.混凝剂种类和搅拌强度 D .滤料颗粒大小 E.水的PH值和酸碱度 答案】D

4.城市规划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为避免城市热岛效应,应将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迁移至城市周围。 B .北方寒冷地区,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可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C.南方炎热地区,可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D.应尽量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建成河(湖、海)滨公园 E.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宜作居住区用地。 【答案】A 5.克汀病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砷中毒 B.碘缺乏 C.饮水硬度过低 D.缺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 A.饮水受镉污染 B.水中铬污染 C.水中砷超标 D.饮水中汞含量超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D.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E 8.引起痛痛病的物质是:() 【答案】D 9.氟斑牙的发生最常见于:()岁以下幼儿 岁以下儿童 ?15岁儿童 D.成年后迁入病区的氟骨症患者岁以上成年人 【答案】C 10.下列何者为介水传染病:() A.痢疾、乙型肝炎、伤寒 B.伤寒、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 C.霍乱、伤寒、乙脑

《5.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5.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第一篇: 5.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感染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按卫生部规定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细菌数不能超过国家标准,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监测与质量改进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消毒灭菌器监测。凡有消毒灭菌器械的科室或部门(如供应室、手术室等)必须对消毒灭菌器进行定期监测,并做好记录备查。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1、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监测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需进行b-d试验,合格方进行正常灭菌。 (1)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2)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器械、布类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指示卡监测。 (3)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引进灭菌器使用前或维修后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2、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的监测:(1)工艺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外、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3)生物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的监测:(1)物理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2)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应每天至少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临床电热熏蒸消毒器消毒效果监测。院感科根据需要负责对其消毒物品进行不定期监测。 (二)临床科室使用中各种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监测要求:生物学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原则上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原则上每月监测一次。化学浓度监测由临床科室完成,使用中含氯或含溴、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一次,使用中戊二醛浓度每周监测两次。不合格,及时更换。 (三)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和辐照强度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新灯管的辐照强度不低于9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2,使用中灯管辐照强度一般应每年度监测1次,不合格及时更换。 (四)消毒级内镜生物学监测: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钎镜、喉镜等)及其他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细菌总数(五)灭菌级内镜生物学监测: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

2012年12月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考核试题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写出3类)___________、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浸泡灭菌;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为 _____________。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测指示菌为____________. 3、平板暴露法采样时,物品准备:9cm直径无菌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无菌纸。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处理后、操 作前进行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_____________.方法:室内面积≤30㎡,设一条对角线取______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_____点;室内面积>30㎡,设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及中心点。采样时,动作要轻,注意布点顺序、收取顺序要一致;采样后,注意做__ _________。Ⅱ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_cfu /cm3,Ⅲ类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 cfu /cm3。 4.物体表面采样时,物品准备:5cm×5cm的标准无菌规格板、装有无菌棉拭子+10ml采样液、酒精灯和弯盘。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_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__表面;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2。 5、Ⅰ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 cfu /cm2。Ⅱ 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 cfu /cm2。Ⅲ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__ cfu /cm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__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6、医疗用品卫生标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_. 接触皮肤或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共25分) 1、关于无菌器械保存液和消毒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无菌器械保存液应该是无菌的,最多允许检出少量微球菌 B、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2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C、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总数应≤5 cfu/ml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cfu/ml,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E、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2、关于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B、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C、灭菌剂每月生物监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的浓度应每天监测 E、对戊二醛浓度的监测应每月不少于1次 3、关于地面和拖洗工具的消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地面应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既能消毒,又能增白 B、因为2%戊二醛是高水平消毒剂,有条件时最好用戊二醛拖地,消毒效果好 C、地面应湿式轻扫,保持清洁,局部有血迹等污染时局部用消毒剂处理 D、脱洗工具使用后先洗净,再消毒,然后晾干 E、检验科的地面每天均需用消毒剂脱洗 4、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E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汽灭菌法 5、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A、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碘伏 D、洗必泰 E、异丙醇

[教育文化]小学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部门卫生职责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的卫生工作,并将学校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内容如下: 一.组织结构 组长:黄xx(校长) 副组长:陆xx(副校长)、符xx(教导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各处室卫生工作分工情况: 1.校长办公室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召集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助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组织教职工的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对教师体检,建立教师体质健康卡片,纳入教师档案。 (3)负责教师办公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2.食堂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三管四灭”(管污水、管水池、管食堂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3.教导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锻炼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电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4.体育室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班级卫生的管理工作。 (2)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负责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5)具体负责学生常见疾病、传染病的预防和疫情汇报工作。 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和检查督促,并做好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卫生专项档案存查。 xx镇xx小学 xx年x月xx日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一、A1 1、对生态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 B、使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 C、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所连接的稳态系统 D、构成生物群落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E、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最本质的联系是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吸收与排泄 C、信息传递 D、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 E、营养物质的转换 3、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 A、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 B、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 D、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E、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4、食物链的概念是

A、生物与生物间因化学因素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B、生物与生物间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C、生物与环境间因食物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D、生物与环境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E、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5、生态系统是由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他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6、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B、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平衡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D、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7、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A、剂量或强度 B、作用持续时间 C、受害的人群数量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

河源市人民医院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科室普儿科 年度 2016

目录 1、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1) 2、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计划安排表 (2) 3、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表 (3) 4、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的采样器材一览表 (5) 5、医院各区域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效果监测表 (6) 6、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表 (7) 7、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登记表 (8) 8、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改进表 (9)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一、监测频率:普通科室为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监测,重点科室每月监测。 二、培养基配送时间: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请各科室配合做好签收工作)。 三、标本的采样与送检及接收时间 1、采样在当月第二周的星期二至星期五完成,监测不合格的在接到通知的本周内完成。 2、采样后4 h内送检,若样本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 h;但须注意采样标本检验科接收时间为每天8:30~11:30时和14:30~17:00时(双休日不接收标本)。 四、采样的注意事项 1、采样时,标签须明确注明科室、项目名称,各标本贴好相应的标签,如:空气采样的标签应贴在有琼脂的平皿底部;物体表面、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等采样标本的标签需贴在试管上部。 2、物表取100cm2面积,不足之处应标明具体面积,医务人员手统一采两只手,便于检验科计算培养结果。 3、无菌检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 4、采样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五、采样项目科室可根据情况自行调整,但须报院感科批准。

小学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部门卫生职责

小学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部门卫生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我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的卫生工作,并将学校卫生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内容如下: 一.组织结构 组长:黄XX(校长) 副组长:陆XX(副校长)、符XX(教导主任)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各处室卫生工作分工情况: .校长办公室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召集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助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组织教职工的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对教师体检,建立教师体质健康卡片,纳入教师档案。 (3)负责教师办公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2.食堂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三管四灭”(管污水、管水池、管食堂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环境卫

生整治工作。 3.教导处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锻炼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电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4.体育室主要卫生工作: (1)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班级卫生的管理工作。 (2)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3)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负责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5)具体负责学生常见疾病、传染病的预防和疫情汇报工作。 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卫生管理和检查督促,并做好工作开展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卫生专项档案存查。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答案】 B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土壤岩石圈 D. 生物圈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2. 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 皮肤温度、体温 B. 脉搏、心率 C. 代谢产热量 D. 出汗量 E. 温热感 【答案】 C 3. 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 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 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 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 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 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4.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自然环境 B. 生活居住环境 C.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 引起 "富营养化 "的原因是()。 A. 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 温室效应 C. 酸雨 D. 氮循环不平衡 E. 以上都是 【答案】 D 6. 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 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 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 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 居住建筑基底面积 /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 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 D 7.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 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 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 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 C 8. 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 普通氯化消毒法 B. 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 二氧化氯消毒法 E. 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 D 9. 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 毒理学指标 C. 细菌学指标 D. 水体自净指标 E. 放射性指标 【答案】 D 10. 酸雨是指降水的 pH 值小于()。 B. 5.6 C. 4.6 D. 3.6 E. 2.6 【答案】 B 11. 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 呼吸带高度 B. 0.5 米的高度 C. 1.0 米的高度 D. 3 米的高度 E. 5 米以上高度 【答案】 A 12. 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 吨,煤中含硫量为 1%,约有 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 SO2()。 A. 9.0 吨 B. 4.5 吨 C. 18 吨 D. 90 吨 E. 45 吨 【答案】 A 13.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 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C. 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 A. 6.6 B. 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教学文案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 B.水圈 C.土壤岩石圈 D.生物圈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 B.脉搏、心率 C.代谢产热量 D.出汗量 E.温热感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 【答案】B 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 B.生活居住环境 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温室效应 C.酸雨 D.氮循环不平衡 E.以上都是 【答案】D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D

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C 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二氧化氯消毒法 E.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D 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毒理学指标 C.细菌学指标 D.水体自净指标 E.放射性指标 【答案】D 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 B.5.6 C.4.6 D.3.6 E.2.6 【答案】B 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 B.0.5米的高度 C.1.0米的高度 D.3米的高度 E.5米以上高度 【答案】A 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A.9.0吨 B.4.5吨 C.18吨 D.90吨 E.45吨 【答案】A 13.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孩眼球的_______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传染源是指被_______感染的人或动物,它包括病人、_______和受感染的动物。 3.精神性厌食是一种由_______因素引起的_______障碍。 4.最重要和最常用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是_______和_______。 5.脂类是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 6.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又名_______。 7.病原携带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脊柱生理性弯曲包括颈部前弯、_______部后弯、腰部前弯和____部后弯。 9.日射病是由于阳光长时间照射_______,使脑膜和大脑充血,为_______的一种类型。 10.骨折的急救原则是_____。儿童骨折时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情形,这叫做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管理传染源 C.保护感染源、管理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D.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2.对于3~6岁儿童来说,鱼和肉理想的烧切方法应该是( ) A.碎末 B.去刺、小丁 C.大块 D.肉泥 3.2~7岁儿童身高的推算公式是( ) A.身高=年龄×4+70厘米 B.身高=年龄×4+75厘米 C.身高=年龄×5+70厘米 D.身高=年龄×5+75厘米 4.以下关于左脑的不正确描述是( ) A.左脑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B.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 C.左脑具有显意识功能 D.很小的孩子能在一群人中辨认出一张脸,这是左脑的功能 5.心脏听诊中,听到的柔和、风吹一样的声音是( ) A.器质性杂音 B.心跳 C.脉搏 D.功能性杂音 6.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 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 C.恐惧症就是恐怖症 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A.智力发展正常 B.乐于与人交往 C.行为统一和协调 D.情绪稳定 E.性格特征良好 2.听力检查的方法有( )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一、应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l、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l00CFU/ml;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必须无菌生长。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消毒内镜时戊二醛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2、对消毒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每次检查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3、对灭菌质量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灭菌植入型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 试验。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6、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7、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问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每年一次。 8、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应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总数<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无菌检浏合格。 二、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以下规定。 l、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l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l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三、血液净化系统 1、透析液细菌监测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 200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

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小学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学校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营造美丽和谐校园环境,特成立雷甸镇中心小学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书记、校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爱国卫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室,由**校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及职责 **:统筹学校爱国卫生全面工作 **:负责贯彻宣传上级爱国卫生委员会会议、文件有关精神,学校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具体负责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经费预算、开支、管理、后勤保障等。**:负责学校爱国卫生计划的实施与督察,及时总结评比爱国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师生健康教育工作。 **:负责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制定卫生工作计划、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工作,及时总结工作成果。 **:负责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教育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三、各班主任职责 1、全校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域管理,由各班包干落实、各个班级所管辖范围要接受主管卫生的老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和监督。 2、各班要建立一天两保洁,一周一清洗制度,所负责的包于区,要包清洁卫生,每天进行全面清理,保持无果皮、无纸屑、无尘土、无杂物。 3、校内所有下水道、垃圾桶、厕所等蚊蝇孳生地要加强管理,厕所天天时行清洁,防止蚊蝇孳生。 4、教室要做到六面光,墙壁、灯具等处无灰尘,玻璃明亮,桌椅排列整齐。做到湿扫湿抹,防止灰尘飞扬。坚持经常开窗通风。 5、各办公室和专用室要保持整齐、干净,作业簿和教学用具要安置合理,桌椅整齐、用具要摆放有序,室内张贴要美观规范,不准乱堆放杂物,不准在墙上乱画。 6、师生的衣着装束要整洁朴素大方,严禁留怪发长发,不穿奇装异服。 7、禁止一切损坏花、草行为,严禁往花坛及绿茵的草坪上倒垃圾及污水,学校和班级要定期检查学生个人卫生。 8、坚持落实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并将其作为学校每学期先进班级评比的重要依据。

关于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部门、处室、年级组: 为了促进我县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和创卫迎检工作,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学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马学军 副组长:梁兴会、杜佐新 成员:兰天辉、王世亮、夏东永、马松群、陈国龙、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校办公室主任兰天辉兼创卫办公室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惠农区创卫指挥部要求,指导学校的创卫工作; 2.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3.制定创卫工作方案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规范健康教育行为,保证达到国家标准; 4.负责学校与惠农区创卫指挥部的工作联系与交流。 三、领导小组分工 马学军(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爱卫、创卫工作;负

责创建氛围营造、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督查。 杜佐新(副校长):负责小学部创建氛围营造、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督查。 梁兴会(党支部书记):负责初中部创建氛围营造、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督查。 兰天辉(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卫组织机构的成立和管理;负责创卫资料的完善和社区的联系。 陈国龙: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学生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督查,大力营造创建氛围,组织好“小手拉大手”活动,检查校内外环境卫生。 夏东永(教务处主任):确保健康教育课正常实施,检查教师的健康教育备课、上课情况。 王世亮(总务处主任):负责除“四害”工作、食品卫生管理和其他后勤人员做好保洁工作,负责创卫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马松群(工会主席):负责教师公寓的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活动。 撖光山(校医):负责学校健康教育讲座,负责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接受一般疾病的治疗,给学生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各班班主任:督查本班的创卫工作,教室、环境卫生,学生健康知识的学习。 石嘴山市第十中学 2013年2月28日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人工游泳池应设专人负责池水消毒,卫生清扫,并在每场前测定水中的 A、pH B、硫酸铜 C、总大肠菌群 D、余氯 E、尿素 2、我国《公共浴室卫生标准》规定就浴者不得患有 A、心血管疾病 B、过敏性疾病 C、性病及传染性皮肤病 D、消化道疾病 E、呼吸道疾病 3、理发店对一些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采用下列哪个方法为正确 A、拒绝服务 B、让顾客自带理发用具,方可服务 C、用公用理发工具给顾客服务 D、用理发店专门提供的皮肤传染病顾客理发工具服务 E、建议去其他理发店

4、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是 A、人群密集,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B、人群密集,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C、人群密集,流动性小,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D、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E、人群固定,流动性小,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混杂各种污染源 5、经卫生部门监测,某理发店毛巾细菌总数不合格,该店毛巾细菌总数可能是 A、>50个/25cm2 B、>100个/25cm2 C、>300个/25cm2 D、>500个/25cm2 E、>400个/25cm2 6、公共场所是 A、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B、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C、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封闭式生活环境 D、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开放式生活环境 E、固定人群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7、根据卫生标准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 A、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 D、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菌群、总链球菌 8、我国的《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 A、小气候 B、照度 C、噪声 D、空气质量 E、新风量 9、我国的《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对以下项目提出了卫生要求,除了 A、小气候 B、空气质量 C、噪声 D、照度 E、氨 10、《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规定,在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的细菌是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一、A1 1、影响环境污染物在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是 A、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 B、吸收量、排出量和蓄积量 C、进入途径、排出方式和作用时间 D、吸收量、排除方式和作用时间 E、摄入量、进入途径和排出方式 2、进入机体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被称为 A、有效剂量 B、作用强度 C、剂量-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 E、相关关系 3、随着环境有害因素的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随之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效应的个体数占总测定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这种关系是 A、因果关系 B、剂量-效应关系 C、剂量-反应关系 D、对立统一关系

E、相互作用关系 4、影响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是 A、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B、剂量 C、作用持续时间 D、个体感受性 E、以上都是 5、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A、相加作用 B、活化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6、可使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呈几何级数增加的是 A、生物蓄积作用 B、生物浓缩作用 C、生物放大作用 D、水体污染 E、水体自净作用 7、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群的反应分布图型通常为 A、直线型 B、抛物线型

C、“U”型 D、金字塔型 E、对数曲线型 8、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存时,两者毒性均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毒物的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竞争作用 9、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部分人群称为 A、亚健康人群 B、非健康人群 C、暴露人群 D、敏感人群 E、对照人群 10、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为 A、低浓度长期作用 B、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 C、作用广泛性和途径多样性 D、污染物的多变性和综合作用 E、以上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