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绿色蔬菜(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仅适用于安阳市恒大农业有限公司,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茄子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393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三、生产技术管理

(一)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高产、早熟、耐低温弱光、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使用,提倡使用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禽粪尿等有机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重施基肥,合理追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绿色茄子对肥料的要求。

(二)育苗

1、育苗基质

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育苗肥装入营养钵(或穴盘)内。

2、播种量

每亩育苗用种量50g左右。

3、种子处理

(1) 浸种

用550C的温水浸种10分钟~15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温水降至300C时停止,继续用温水浸泡12~14小时,用清水淘洗干净后催芽。

(2) 催芽

将浸过的种子用湿润纱布包裹,在250C—30O C条件下进行催芽18小时,再保持100C~150C温度催芽6小时,交替进行。待90%种子露白时播种。催芽过程中应保持种子表面湿润无明水。

4、播种

(1)播期

1月上旬温室育苗

(2)播种方法

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催过芽的种子点播于穴盘内覆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

5、苗期管理

出苗前,温度掌握在白天280C—320C,夜晚180C—200C;出苗后:白天250C—280C,夜晚120C—150C;幼苗2片真叶时分苗;缓苗后应加大通风,适当降低夜温,以防徒长。定植前7天~10天炼苗,保持白天280C—320C,夜晚100C—120C。

壮苗标准

苗龄60天,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三) 整地施肥

每亩施宗源多菌多480公斤/亩加三元复合肥各50公斤。其中2/3撒施土壤表面后,深翻20厘米以上;1/3在种植带内集中沟施。按南北向作垄,垄宽70厘米~80厘米,沟宽40厘米~50厘米,垄高15厘米~20厘米。

(四)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1、定植时间

3月下旬定植。

2、定植密度与方法

根据品种特性,选择晴天定植,每亩定植2000株~2200株。采用垄上双行定植,行宽60厘米,株距25厘米~30厘米。起苗时,应该注意避免伤根。定植深度以茄苗土坨的上表面略低于垄面为宜。定植后浇透水,及时覆盖地膜。

3、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定植时浇透水,覆盖地膜。适当蹲苗,至门茄瞪眼时开始浇水施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盛果期要加强肥水量,10天浇水施肥一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

(2)植株调整

摘除门茄以下的侧枝。对茄坐住后,及时整枝吊蔓,摘除老叶和病叶及上部多余侧枝。

(八)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

主要虫害:白粉虱。

2、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轮作;高垄栽培,严防积水,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净化环境,科学施肥。

3、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采用防虫网防虫、黄板诱虫、银灰膜驱避蚜虫等,利用夏季高温进行土壤消毒。

4、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次数及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配。

(1)防治病害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进行防治。

(2)灰霉病、疫病每亩用32毫升含量为250克/升的阿米西达悬浮进行喷雾防治。

(2)白粉虱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喷雾防治。(九)收获

开花后20天~25天,茄果达到该品种最佳商品性状时及时采收。门茄适时早采。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8月初。采收期应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标准要求。

(十)包装运输

包装运输过程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包装运输器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严防爆晒、雨淋、高温、冷冻等发生。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