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导学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导学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导学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主备人:彭文懂审核人:蒋露

(约 20分钟)

[学习目标]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梳理]

一、民国初年形成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和特点

1、形成原因:

(1)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的政治地位;

(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4)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

,对华输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此时期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第二大工业。)

2、特点:

(1)部门上主要集中在方面,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

(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

(3)区域上主要集中在地区;

(4)时间上极为。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原因:国民政府的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参考答案:1. 2. 3. 4. 5.

[我的疑惑]

(约 20分钟)

[学始于疑]将预习课中生成的问题,归类整理。

探究一、清末至民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纵观其曲折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不利因素:

(1)环境恶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3)后天畸形:结构和分布失衡,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4)政局动荡:近代中国革命、战争不断,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5)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2、有利因素: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5)一定时期相对有利的国际局势

探究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地位: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

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

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一定

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5、加快城市化进程。

6、对近代社会生活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探究三、

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国民政府发动的内战,给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2、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官僚资本的压迫。4、繁重的捐税负担。

[典型例题]

【答案】

[自主总结]

[当堂测评]

[当堂测评]参考答案:1. 2. 3. 4.

☆(约 30分钟)

巩固训练

1.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定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你认为这一政策最有利于

A.洋务派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外国资本家4.1912年~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

A.促使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

C.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促使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5.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

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

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

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

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

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6.《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

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

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解决这种态势的方法为

A.学习俄国,走十月革命之路

B.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

7.右图是民国初年的“金鼠”火花,该火花反映的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发展民族工业B.壮大国营经济

C.振兴民族教育D.争取国家独立

参考答案

1、【解析】选A。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日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故①

正确;外商在通商口岸创办企业,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在外商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并在19世纪90年代初步发展,故②③④正确。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今也其时矣”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C两项在材料中没反映,B项错误。

3、【解析】选C。本题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因此这一措施对民族资产阶级最为有利。

4、【解析】选B。一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大肆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A、C发生在19世纪末期;D 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故选B。

5、【解析】选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民族工业备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因此要改变陈寿亭“心酸”的命运,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故选D项。

6、【解析】选C。题干材料反映了外国资本家在华拥有廉价的工人,丰富的原料,在技术、资金、管理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优势。而外国资本家能够在华取得如此多的便利的原因在于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相互勾结,因此解决这种态势的关键在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项正确。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火花上部文字“请用上等国产火柴”,可知反映了人们要求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

【答案】

参考答案:1. 2. 3. 4. 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0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2010 南京中考,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聊城中考,14)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2年 1920年发展速度 (1912=100) 年平均增长率 (%) 华商纱厂纱锭 50.9万枚 159. 8万枚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 2616台 6675台 255.2 11.O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2010山西,5)下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B. 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010 江苏南京,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江苏盐城,11)根据右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2010江西,4)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张謇 (201 0山东威海,13)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C.清政府的扶持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10广西梧州,21)右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某一阶段发展示意图。产生该现象的国际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资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2010河北12.)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 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 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10广东汕头28.)曾担任中国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汕头籍科学家是() A.郑正秋 B.饶宗颐 C.侯祥麟 D.陈运泰 18.(10山东济宁,18)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右图人物是近代著名的状元企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曾国藩 C.张骞 D.荣宗敬 (2010山东泰安,15)右图我国面粉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帝国主义国家完全退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2、本课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它对中华民族起的支撑性作用,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 悬念法、阅读自学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汶川大地震场景(视频) 提问:影片中的情节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承上启下:从我们所学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以及通过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抗争,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五千年,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人 民版必修3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2分钟)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重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难点);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使用说明】 1、预习导学案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完成基础案和巩固案。 2、合作探究,大胆质疑。突破重点,掌握难点,形成体系。 3、建议使用两个课时,一节课完成基础案与升华案;一节课完成巩固案与课堂小结。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主要特点 ⑴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⑵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2.发展演变 3.代表人物 ⑴秦晋时期:秦代的李斯与东晋时期的王羲之。 ⑵唐宋时期: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_;宋代的苏轼等。 ⑶元明时期:元代的赵孟頫与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

思维拓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的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画中有诗 1.演变 ⑴石器时代:刻在岩壁上,绘在地面上、陶器上的画作。 ⑵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⑶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材料: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 3.分类 ⑴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⑵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4.特点: ⑴山水画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布局构图,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②.以意境为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 写。 ⑵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 思维拓展:中国画,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写意”与“工笔”相对,即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要求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动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三.金声玉振 1.先秦时期 ⑴河南舞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骨笛,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⑵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陨,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⑶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制作精美,钟上铭文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 2.秦汉时期 ⑴设立乐府机构。 ⑵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形成新的音乐形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 3.东晋时期:形成南国清商乐。 4.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5.明清时代 ⑴戏曲音乐繁荣。 ⑵器乐艺术发达,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思维拓展:影响古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因素有⑴经济是否繁荣。⑵社会是否安定。⑶统治 者的政策与提倡。⑷民族间和中外之间的交流。 四.宫廷和民间舞 1.原始舞蹈:青海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

九年级政治 《民族精神耀中华》说课教案 鲁教版

《民族精神耀中华》说课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指导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法:①演示法:利用录像、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②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③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 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教学程序分为七个板块: 一、新闻会客厅(大约2分钟) 学生播报新闻,并对新闻作简要分析。 〖直击11.21矿难〗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13队施工作业面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据中央电视台从新兴煤矿新任矿长朱海洲处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截止目前此次矿难共死亡人数达108人。 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3日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此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他指出该矿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井下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在大范围瓦斯超限并达到爆炸界限的情况下,未果断实施全矿井停电撤人,是主要原因。 1.煤矿负责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才最终导致矿难的发生?(1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1.4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4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 【目标导航】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自主学习】 1、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以族人口最多,占 %,其他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以族人口最多。 2、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民族有哪些?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活动。 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是: 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5、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6、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设立。

7、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我国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合作探究】 探究一: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1、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2、读图 1、15 1、16反映了我国哪些民族的文化特色,完成活动中的连线 3、补充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探究二:读图 1、14“我国民族的分布” 1、①汉族主要分布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 在、、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族,傣族主要分布在____ _____省。 ③_ ____、___ ___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2、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3、完成P17活动 【典例分析】 材料A: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如印巴之争、巴以冲突等。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确的民族政策。材料B: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教案总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 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 2、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3、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4、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超星《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OC)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历史附件3:导学案(民族大团结)

八年级12课时《民族大团结》导学案/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学法指导 1、阅读法(认真阅读课本,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含义、法律依据、实施情况和历史意义找出来) 2、思维导图法(试着把本课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3.地图和图片分析法(本课有大量的图片和地图,请根据提示和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分析) 4、解题方法指导:(审题、圈出关键词、整合答案) 四、预习案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______________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________多少和________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自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________。 2.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颁布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3.目前全国已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广西、宁夏________5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旗)。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奠定了基础。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了________。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________、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________保护与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西部地区实行________战略。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第三产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謇创办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的时间是 A.1879年8月3日B.1889年6月21日 C.1869年4月13日D.1899年5月23日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 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 5.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 A.甲午战争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鸦片战争之后 二、材料解析题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张謇开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7.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三、问答题 8.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 二、6.(1)实业救国。 (2)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7.(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三、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

登幽州台歌 学案

登幽州台歌学案 基本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默写,读懂诗歌的内容。 2. 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 提升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品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品读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补充资料: 1.关于“歌”: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2.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í)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3.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张謇、大生纱厂 同学们认识图中的人物和这座建筑物吗?(预习过的同学都能说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求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100页,左侧导入框中内容。(学生阅读) 同学们肯定也很疑惑,张謇能办好大生纱厂吗?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多媒体出示]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一】(学生看书,完成) [多媒体出示][教师讲述]张謇人物介绍 [教师提问]既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他都兴办了哪些实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大生纱厂、垦牧公司、资生铁冶厂等等 [教师提问]在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了?“实业”是创办了,他又是怎样“救国”的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 [多媒体出示]博物苑、育婴堂、纺织专业学校等等。 [教师总结]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是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富裕。他的后代张绪武说:“祖父生前,每饭只有两菜一汤,其中一菜必是咸菜。他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常事。”张謇把创办企业盈余的大部分用在了救国的公益事业上,真正实践了“实业救国”的诺言。 1926年7月14日,张謇病故,他的大生集团也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负债累累,被吞并。大生集团的结局反映出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只能是悲惨的。那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弘扬民族精神》 导学案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 第一课时弘扬民族精神 1.知道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描述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3.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4.重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理清线索】 民族精神的内 涵、地位及作用爱国主义的 含义及表现民族精神的 继承和发展对外交往的 原则和政策 【梳理要点】 1.中华民族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3.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1.各小组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生成”中的疑问。

2.各小组通过下列活动探究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 ◆活动一听兴国山歌扬苏区精神 材料一“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写照。 材料二中央苏区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阳光中学九年级(2)班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区精神,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兴国山歌和苏区精神的资料? 上网查找、实地走访、图书室查阅资料等。 (2)请你为“了解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主题班会设计合理的活动步骤。 示例:嘉宾到场,邀请嘉宾入场、就座,全体师生欢迎嘉宾到场;班主任介绍邀请的嘉宾,向嘉宾致欢迎词;请老红军代表×××为全体同学作报告;请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与老红军代表互动;班主任作总结发言;齐唱苏区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3)班主任的总结发言中可能会用到所学的哪些知识? 示例:苏区精神、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弘扬苏区精神?

六年级民族常识导学案 (3)

六年级民族常识导学案 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

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

我们在行动学案教案

我们在行动学案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我们在行动 【学习目标】: 1、教育学生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宣传和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2、知道我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3、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重、难点】: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课前预习案】: 1、自学课本p94—98,注意自学过程中要边读课文,边用红笔勾画基础知识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自学完课本内容之后,独立完成自学问题: (1)你学到的基本国策有: (2)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 (3)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什么成效 (4)怎样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这一基本国策的 (5)实施可持续发展略取得的成就是: (6)结合课本知识和自己的实际,说一说青少年应怎样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布什的惊讶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来中国访问,受到邓小平的接见,布什有一次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予以质疑。邓小平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们可以接受你们的意

见,但如此一来,中国每年将会多出生至少2300万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中国来说已不胜负担。你们美国可否增加中国的2300万移民配额呢哪怕一半也行。布什当时就被这个建议惊呆了。 1、近似一个幽默,但至少道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制定的国策是什么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2、请为解决这一问题写两条宣传标语。 3、我们的行动:作为未成年学生,面对这一国策,你能做些什么 探究二: 1、提到资源、环境,你会想到那些词汇面对流行的“低碳”的生活方式,你准备怎么做 2、结合本地的环境资源问题,思考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设计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设计 陕西省丹凤县棣花中学彭学斌726208 教材依据: 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项目一:《民族精神耀中华》。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2011年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通过情境导课、目标教学、先学后教、讨论辩论及多媒体展示,力求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轻松和谐、互动探究的氛围中突出重点难点、引入时事热点、培养学科素养,实现三维目标。 2、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坚持可接受性原则、实施可接受性教学”,“采取先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的执教理念;“百科之魂”的地位和“启智铸魂”的功能的学科特点;师生互动、生成拓展的多边活动。 3、教材分析:《民族精神耀中华》是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中的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第一个项目。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此节内容属于国情教育和道德教育双重范畴,分“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两个层次,主要介绍我国民族精神的的形成和伟大作用,目的是教育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感知其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和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是相辅相成的,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使其内涵更丰富、更深刻。难点则是与此相应的两个课本材料问题的讨论、辩论活动的组织。 4、学情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古代灿烂文明,丰富和发展于近代和现代。初三毕业班的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具有比较满意的水平,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具有初三学生应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甚至有些还不及低年级学生。心理和思想及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各显秋色:有不少学生心智不全、思想单纯,受到当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诱惑,加之有些家长不负责任的言行以及一些网路、图书、光碟等的影响,使得一些本来对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就了解甚少或淡漠的学生,就变得更加无知和愚昧了,不知民族精神为何物、有何作用,有的不能将民族精神与载人航天、北京奥运、抗震救灾等鲜活时事结合起来,认为民族精神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导学案(含答案)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如何跨入社会主义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 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 2.(1)1949年《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制度;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 (3)年,《》颁布实施。 3.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巩固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 了社会。 6.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保 护与发展。 7.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练习巩固 1.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沟通 D.发展民族经济 2.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A.祖国大陆统一 B.设置自治政府 C.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D.民族团结 3.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4.“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歌 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6.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四、课后反思

高二地理《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二地理《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 民族》导学案新人教版 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3课时) 【学习目标】 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其分布;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大致的经纬度)。 4、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第五次人口普查 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民族政策。 【自主预习】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的海域:A ,B , C , D , E ,其中内海为(填字母)(2)中国四至点的经纬度位置:最东端,多;最北端;最西端附近,最南端附近。(3)填出中国的邻国:陆上邻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 ;隔海相望的国家:⒂ ,⒃ ,⒄ ,⒅ ,⒆ ,⒇ 。(4)填出图中省级行政

单位的名称:a 市、b 省,c 省,D 省、e 省、f 省、g 省,h 自治区,其中省级行政区简称:a ,b ,c ,e ,h 。 2、填写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大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大区黑东北区湘中南区吉鄂辽粤晋华北区桂内蒙古琼京豫津川或蜀西南区冀云或滇沪华东区贵或黔苏藏浙渝赣陕或秦西北区鲁甘或陇皖宁闽青台台北新港香港澳澳门【合作探究】 1、我国的陆上邻国,分别与我国哪些省区接壤? 2、合作填写我国省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区)纬度最低的省(区)跨经度最广的省(区)跨纬度最广的省(区)面积最大的省(区)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最多的省(区)人口最少的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华侨最多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临省(区)最多的省(区)岛屿最多的省(区)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区) 【阅读材料】 1、我国重要沿线串联的省级行政区重要沿线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经纬线北回归线台、粤、桂、云30N藏、川、渝、鄂、湘、皖、浙110E内蒙古、陕、鄂、渝、湘、桂、粤、琼疆界线大陆海岸线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陆疆线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河流或调水线长江干流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干流青、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和结局。 2、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5.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讲解什么是民族工业?介绍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纪念馆 一、张謇兴办实业 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1.张謇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展示图片:张謇兴办的实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等) 出示材料: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了顶峰。 提出问题: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得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不同凡响的远见、爱国之心、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学生思考: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怎样?--------一战后陷入困境,被吞并。 出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张謇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小结:“失败”---“实业救国”失败了;“英雄”-----至死仍存救国之志 小组讨论: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小结: 1.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组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填写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