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警示

哈佛大学的警示
哈佛大学的警示

一、走出图书馆。大学是四年人生经验,不是高学分。在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

二、在你的宿舍里开始做生意。雅虎、谷歌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你弄出来的网站。谷歌本身就可以归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三、别债务缠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学和名牌但昂贵的私立大学之间,最好选择前者。从个人前途上看,无债一身轻比花钱买个名牌要有利得多。

四、积极参加校园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学会怎么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别人沟通。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找工作时会被别人另眼相看。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生活只有校园而已。

五、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

六、别上法学院。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力奇大。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七、参加体育运动。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美国人从事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是培养竞争的才能和领袖素质。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优势不可限量。

八、别按着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前惠普女CEO说过:“千万别出卖你的灵魂!”

九、干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你对自己未必了解,这是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教诲。所以,请给自己一个机会。

十、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义成功,别以外在的东西(比如金钱)来定义成功。

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十二、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一课程是最热门的课之一。

十三、上表演课。美国社会整个就是个舞台。从教授、政治家、企业总裁,到律师、将军、记者,不会表演就很难出头。

十四、学会赞美别人。在生活中,既要当好演员,也要当好观众。很多时候我总是感觉和别人有距离,其实就是缺那简单的几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十五、使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大学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求职咨询机构。专业人员帮你分析自己的长短,以及就业市场,帮助你准备面试,修改申请信。

十六、被拒后应该坦然以对。要自己定义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标定义自己。

十七、要傲视名校,别觉得上了哈佛有多么了不起。

十八、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生活不止是工作,学习,它还有很多很多。

十九、要靠打工读完大学,积累工作经验。这很重要,大部分中国学生做不到,甚至认为打工没有必要,其实打过工的人才会真正珍惜生活。

二十、把你的目标列成表,因为你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不要整天没事干老胡思乱想,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拯救你!

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

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而我们的大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痛苦,我们民族也在为此付出代价。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对此,哈佛提醒学生说“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了另一结局。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样: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哈佛战略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

《哈佛战略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选登(14)(下) 联邦快递——隔夜送到任何地方 1978年4月,联邦快递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开出售第一批股票。此举不仅筹集到了购买波音727型飞机的巨资,而且使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得到了回报。 由于增强了运输能力,联邦快递业务逐步走上了正轨,公司年营业收入以每年约40%的速度增长。这时候的联邦快递已经拥有6700多名雇员,每天晚上向全国89个城市运送约6.5万个包裹。随之而来的电子消费品的增长和科学工具的小型化,为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快递空间,大大增加了“隔夜快递”的业务量。其中尤以存放重要文件、照片、蓝图、小型工具和其他贵重物品的“信使包”的递送量增长最快,占到全部营业收入的40%。 到1979年,联邦快递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5亿美元,纯利2140万美元。1981年,公司营业收入高居美国航空货运公司之首位,超过了比它早20年进入航空货运业的竞争对手。 但也就在这时,联邦快递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埃默里货运

公司开始学习联邦快递的经营策略,购买货运飞机,开设小包裹分拣中心,提供隔夜快递服务;机载货运公司也开始提供小包裹空运速递服务;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向来用卡车运送包裹,1981年也加入了航空速递行列;被联邦快递的“信使包”夺走了大量客户与市场的美国邮政管理局,也开始推行自己的隔夜递送邮政服务。 但是,以上各家公司在业务范围、服务质量和交货时间上还是不能与联邦快递相提并论。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联邦快递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 联邦快递股票暴涨,从每股24美元快速攀升至250美元 联邦快递的成功与发展强烈地吸引着华尔街股市的投资者。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联邦快递在股市上的交易价格由起初的每股24美元直线暴涨到每股47美元,长幅近100%。紧接着,在联邦快递股票上市依然看好的情况下,没有买到股票的投资者依然大胆杀进,而原来的持股者也认为联邦快递的股票具有极大的潜力。于是短短数年间,联邦快递的股票价格竟然大涨到每股250美元。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联邦快递已稳居美国隔夜快递业老大的地位。然而,美国企业界“首屈一指的冒险家”史密斯,其冒险精神并未因成功而就此打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把实现联邦快递国际化作

哈佛大学的校长理念

论哈佛大学的校长理念 周虎 2009111435 世界史硕士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它培育了一大批的社会精英,其成功之处包含着多种因素。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将着重讨论哈佛大学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哈佛大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并结合现实中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实际情况和中国一些著名的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来探讨如何促进中国的大学校长理念的形成。 【关键词】:哈佛大学;校长理念;影响 2010年,两位中国的大学校长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一位是被网友蔑称为“武大狼”的原武汉大学副校长陈昭方,他因贪污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1使人们对像武汉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的纯洁性产生了怀疑。大学,那座曾经在人们心中神圣的象牙塔;教授,那个曾经受社会尊敬的头衔,如今,也因为权力缺少监督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在老百姓眼里,上梁不正下梁歪,堂堂的副校长,昔日的经济学博士都挡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那整个大学呢?另一位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清时,他因为抨击中国现行的大学招生和教育制度,同时力倡南方科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而出名。2这两个人,都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内出现了问题,一个是试图改变这种教育体制而和现行的体制产生了冲突,由此可见,中国的高校改革将很大程度上由校长的问题开始慢慢展开。 那么,校长对一所高校所起的作用究竟又多大呢?校长的治校理念对一所高校的发展又能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在此,我想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解读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哈佛大学校长的选拔 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的差别,在大学校长的选拔问题上,所走的程序也 1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的双面人生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6918624555.html,/rollnews/2011-02/22/content_6467610.htm 2改革不能一味等批复[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8624555.html,/htmlnews/2010/12/241684.shtm

哈佛大学录取条件(中文完整版)

哈佛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录取条件 一、基本资料 哈佛大学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2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 文理学院分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部、应用科学部、地质学系、化学系以及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等。 医学院分为细胞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药物学系、免疫学委员会、与MIT合建的健康科学部等。 公共卫生学院的微生物学系。 设计学院的建筑系和设计专业等。 教育学院分为计划、管理和社会政策专业,教学、课程和学术环境专业,阅读、咨询心理专业和人的发展等。 二、硬性条件 (一)哈佛商业管理学院博士生项目(Harvard Business School-Doctor Program) Doctor Program(即博士课程)分两种,一种叫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博士),

另一种是PHD Program(即哲学博士学位) 材料要求: 1、完整的在线申请 2、简历 3、Statement of Purpose(即意向声明) 4、所有大学期间的课程的官方成绩单,要求在线上传(DBA:工商管理学博士的申请人可以自己汇报成绩,无需官方成绩单) 5、GMAT或者GRE成绩(成绩的有效期有规定,具体可查询官网) 6、TOEFL成绩不低于100分 7、三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学术方面,只接受在线提交,不接受纸质版。 8、105美金的申请费(只接受信用卡支付) (二)哈佛文理学院研究生院 材料要求: 1、TOEFL成绩不低于80,只接受iBT(新托福)考试成绩 2、三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以前就读的全日制大学的教师 3、GRE成绩单,部分专业也要求GRE subject(即单项成绩单)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他教过的学生中很多走入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成为社会精英。他们中有阿莉兹比尔——哈佛高材生,白宫实习生,一个险些被埋没的国际政治人才,威利——震惊了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的小小演说家。他从未想过要成为教师,却在一次偶然的代课经历之后,走上三尺讲台,这个改变他人生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他对学生近乎严苛的课业要求和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让父母、同行大呼不可思议,却奇迹般的催生出孩子们的无限可能;那些看似无厘头的教育实践,恰恰是点燃孩子们学习热情,激发他们求知渴望的火种。他以一个客观的姿态,为我们呈现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疲软无力,这对中国千千万万无条件膜拜美式教育的家长无疑是一记警钟。他颠覆性的教育理念,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教育革命。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像罗恩那样与身边的孩子一起创造奇迹。无论父母,教师。 曾倒过蜜糖的人都知道,它流得很慢,在瓶口磨磨蹭蹭、犹豫不前,好像是在饼干上舒展身体,每一个动作都慵懒无比。小时候,我只要动作有一点儿慢,就一定会听到奶奶说起那句她总爱挂在嘴边的“格言”:“你像蜜糖一样慢悠悠的。” 在我还是一个生活在南方的孩子时,我就学会了用“蜜糖”这个词形容一切慢腾腾的事物;而当我游遍美国 50个州,了解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之后,又想起了这个童年时代的词。我看到课堂上老师们无精打采,学生们昏昏欲睡,所有的授课内容都是一样的了无生趣。我一次次地寻思:“这不就像一个个蜜糖班吗?” 这种情景让我心痛。 但在这些蜜糖班的包围中,我却发现有一些班级中的老师激情四溢,而学生也精力旺盛、积极进取。我懊恼的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都在这种氛围里学习呢?我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我没有耐心去努力通过政策,以及与官僚制度的抗衡,来重建美国的教育体制。对我来说,着手改变我们教育方式的最佳途径,是开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而点燃“革命圣火”的最有效方式是建立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将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学校,它富于热情、创造性,又不失严谨。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和家长将为所有孩子的教育而共同努力、彼此扶持;在这所学校里,我们将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与孩子们相处并启发他们的人生。我们也希望将这些与大家分享。这所学校将有希望给每一个人带来新的变化。 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罗恩?克拉克学校(Ron Clark Academy, RCA)已经将这一彻底的革命付诸实践。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教育者曾访问过我们的学校,来学习我们克拉克学校的独特教育方法,了解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我们提供给他们的专业学习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我和其他的优秀教师上课时,我们允许这些教育者坐在教室里旁听。在北卡罗来纳和纽约任教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教室去看看其他老师是怎么教学的,而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在美国的教育界非常普遍。老师们从学院毕业,走进他们上课的教室,然后就在那里一直待上 30年。他们几乎从不走出去向别人学习,而他们自己往往也难以成为值得别人学习的杰出教师。而我们学校则提供这样的机会,给予教师一些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向他们展示卓越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也绝非完美,也会犯错,但来访者们能够亲眼看到,我们是如何解决教室中出现的典型挑战,如何激发学生全力以赴,以及如何鼓励每一个孩子获取成功。对每一个希望提高和发展自己专业水平的教育者来说,这些经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晨曦队案例分析 2010《哈佛商业评论》“这牌该怎么打”

品牌合并提升企业战略 ——2010《哈佛专业评论》“这牌该怎么打”南昌航空大学E3晨曦队成员:曹鹏辉、王芸、邹慧、陈婷 目录 一、案例背景 二、华大集团现状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1、华大集团问题分析 2、各个问题突破 四、决策分析 SWOT分析 五、实施方案 1、方案一:资源优化 2、方案二:坚守阵地 一、案例背景 华大集团是一家大型空调生产集团,旗下主要品牌为华荣、华欧和宁乐。该公司和其品牌在总裁袁立群的多年带领下有了快速稳步的发展,三个品牌都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国内十大空调品牌。 过去一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洋品牌和国内老对手的两面夹击下,华大集团人困马乏。“2002年度国内最受欢迎的国内十大空调品牌”排行榜上,该三个品牌的排名都在下滑。这对“2003年华大集团经销商会及空调新品推介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华大集团现在不仅仅要找出已有的问题进行解决,更要提出战略性的规划来应对未来的长远发展需求。 二、华大集团现状 针对《产经时报》发布的排行榜对华大集团的影响,华大总裁袁立群和集团营销副总裁王哲明分关去上海和湖北考察市场。回来后召集了生产、财务、技术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讨论会。 管理层的意见并不一致:技术总监要求加大广告力度,宣传产品科技创新。营销副总裁要增加分公司业务经理,进行促销活动,加大促销力量。财务总监则拿出财务数据建议集中力量做一个品牌,以控制成本。生产总裁认为三个品牌可形成规模效益,节约成本。 管理层认为改进是一定要做的,主张做一个品牌和主张做三个品牌的各执一词。意见还不一致。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1、华大集团问题分析 问题一:华大集团旗下的三个品牌华荣、华欧、宁乐的排名在最新出炉的

2017年美国留学-哈佛大学教学特色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8624555.html, 教学特色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直到19世纪,创建了一个半世纪的哈佛学院仍然以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两所 大学为模式,以培养牧师、律师和官员为目标,注重人文学科,学生不能自由选择课程。19世纪初,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在哈佛吹响了,崇尚“学术自由”和“讲学自由”。“固定的学年”和“固定的课”的老框框受到冲击,自由选修课程的制度逐渐兴起。 1839年,哈佛大学再次发动课程改革。1841年,哈佛正式实行选课制,但在保守势力的反对下很快又有所倒退。 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工程师、自然科学家和工业技术人才得以和律师、官员等并驾齐驱。形势的变化对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十分有利,选修制再次兴起,哈佛又一次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1869年,年仅35岁的埃里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此后他担任校长40年,是推行选课制的主将,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到1895年,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仍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美国许多高校纷纷步哈佛大学后尘,减少或废除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按照自由选修制的要求,攻读一种学位,可有16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只要符合规定,便可取得相应的学位。这种方法打破了固定的四年学制,成绩优异者三年内即可取得相应的学位,可称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在埃里奥特的努力下,哈佛大学招聘名流学者任教,选修课程开设超过其它大学,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埃里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高等学校要给予学生三个法宝:一是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二是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 立思辰留学介绍,1909年,洛厄尔出任校长,他在保留自由选课制优点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新的教改方案,从1914年起,实行“集中与分配”制。所谓“集中”,是指从16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中,必须选修6门本系的专业课,以保证重点;所谓“分配”,是指另外的6门课程从3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各选两门,以保证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余下的课任学生自由选择。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下适当的余地。 1933年,化学家科南特担任校长,他励精图治,于1940年主持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课程改革。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提出了专门报告,主张加强普通教育。哈佛大学按照专门报告的建议,又作了5年实验,在1951年正式推行“普通教育”制度。按照普通教育制度的规定,第一,一、二年级的学生,要从自己所在的系中选修6门专业课,再从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别的普通教育课中各选一门,共3门课,另外还需从其他系的课程中至少选3门;第二,三、四年级也设有普通教育课,没有学过一、二年级普通教育课的,不得选修三、四年级的普通教育课;第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可以选修一部分三、四年级的普通教育课;第四,学生不得选修属于同一个考试组的两门课。这样做,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

心灵捕手观后感作文

心灵捕手观后感作文 心灵捕手观后感篇一 这部片子过后,有很深的感触。这种感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加强、有所加深。 首先,感触于威尔惊人的天才能力。他能解出哈佛高材生们解不出的数学题,他能做 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的难题,他甚至能只需三分钟就解出教授数年来攻克不下的疑难。 他熟悉各类书籍,让哈佛的聪明小子自愧不如,让心理医生愤然离开。他烧掉自己轻易解 出来的教授却解不出来的答案,打击教授的自信是他自己树立自信的一种方式。他对于自 己为什么不参加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工作的解释独到而又有见地。那些所谓的正儿八经在天 才眼里,只是荒唐。 然后,感触于天才的孤独,天才都是孤独的,威尔也是。表面上一大堆朋友围在身边,热热闹闹;具有超人的能力又使他魅力四射,然而影片在这些东西后面呈现出来的是威尔 紧闭的心。世界惊呼于他的天才,我们却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内心。直到心理教授西恩用他 优于威尔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感受而开始捕获他的心灵时,威尔的心才开始慢慢打开。这时,我看到的是他的寂寞,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真实的他,因为他逃避着自己。他孤独,对现 实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安于现世,与朋友们喝酒、干活、说脏话。他认为劳动是光荣的, 特别是体力劳动我也这么认为。威尔的所谓的自尊让他拒绝了爱情,天才居然没有爱的勇气,他该是多么的孤僻,二十年来压抑着自己、隐藏着自己。他能够从书籍、从哲人那里 获得思想上的碰撞,但心灵却没有对话。他一直孤独着。直至西恩引导他:“除非你自己 想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过后威尔终于开口了,心灵之门开始慢慢启封。 另外,还感触于这个心灵捕获的过程。没有理论、没有实验,只是西恩与威尔真诚的 谈话,谈话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一幕是如此感人,平时“冷血”的我深受感动,不觉 间已流了泪。在我心里,那些煽情、做作、花大力气的剧情比不上这简单而深刻的一幕。 当威尔驾着朋友送的又丑又破的汽车朝女友所在的加州驶去,西恩接到威尔给他的信,他要去找一个女孩儿!西恩笑了,我们也笑了,一个孤僻了二十年的心灵康复了,找到了 自我。如此完美! 所谓人生,是因为心灵经历了生命过程。人之所以人,因为人有心灵。 心里的感受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震撼,惆怅,感概……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所 面对的各种障碍、烦心之事甚至种种诱惑。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不同,可是我们能不能真 正地敢去克服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心理的阴影障碍,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去追求自 己的真爱,放下所有的包袱然后放手去一博呢?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啊!然而,will却作到了,我在心底,由衷地佩服他!他内心深处曾有不可抹去的童年伤痕,因此他变得叛逆不羁,总是心灵上回避别人包括他的女友。他常与几位死党四处打架造事,也因此被少年法 庭判处重刑而送进少年观护所。蓝勃教授不忍心看到这么一位天才被埋没,误入歧途成为 一名罪犯,先后找来五位知名心理学家为威尔做心理治疗。后来,will被尚恩教授以自己

哈佛商业评论读后感

哈佛商业评论读后感 《决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决策理论学派奠基人赫伯特·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虽然这个解释过于宽泛,但却可以显示出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是管理者运用各种资源达成某既定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为了更有效的运用有限的资源以更高水平达到目标,必须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可以说,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各种决策的过程。 第一个层次的重点是理解决策。 彼得·f·德鲁克在《有效决策》中指出管理者需要做出的风险决策并不频繁,但却十分关键。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把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要素和清晰的顺序步骤的系统过程。从问题分类、定义问题、详细说明问题答案、为满足边际条件而做出正确决定到整合决策的实施行动、可行性与有效性的检验,循序渐进地进行这几个步骤以保证决策的质量。一般而言,有能力做出对整个组织及其绩效和结果具有显著和积极作用的决策,是有效决策者的标志。《平等互换:一种理性的取舍方法》由约翰·s·哈蒙德、拉尔夫·l·基尼和霍华德·莱法合著,为了填补理性取舍方法的空白,而介绍了一个被称为平等互换的系统。平等互换的方法不仅不会使复杂的决策变得容易,而且还要在所设定的价值和取舍之间做出困难的选择,它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取舍机制和用以做取舍的清晰框架。通过简化和整理取舍中的一些机械因素,可以将决策者的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决策环节,决定各种行动方案的真正价值。 式涉及两个系列的判断:有关组织目标和政策方面的概括的基本选择,以及以深入检查某些重点事实和选择情况为基础的、小的、尝试性决策。管理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适应

性。另外,也可以推迟决策、滞后决策,或分部分决策,或战略储备,时期可以利用不期而至的机会和支付预料之外的成本。 《你能分析问题吗》和《怎样分析问题:管理练习之二》是姊妹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介绍了一种由开普瑞和特拉格开发的一套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系统化方法。读后会惊讶的发现在处理问题和决策上自己的推理方法是不够完善的,用理性思维来取代散漫凌乱的思考是有助于决策者科学有效决策的。 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演进和深化,侧重理解决策的障碍,包括人际关系障碍和心理陷阱。 克里斯·阿基里斯在《决策的人际壁垒》中一项对六家公司165名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的大型研究暴露出了所有管理团队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决策通病,即几乎所有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意无意地妨碍组织应有的公开、信任、创新等。在文中,作者介绍了改变这种状态的可行方法。 在哈蒙德、基尼与莱法合著的《决策中的隐蔽陷阱》中,通过对最有可能影响商业决策的八种心理陷阱指出,有时候错误不在于决策的过程,而在于决策者的想法。大脑思考的方式能够阻碍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心理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警觉,预先提防就可以预先准备。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其他简单方法来让自己和组织避免各种心理失误,适当采取行动以确保重要的商业决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三个层次则笔锋一转,提出理性决策固然重要,但并不绝对。 《什么时候相信直觉》。此篇中作者对美国在线和强生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研究了他们的决策方式。许多高层管理人员说他们平时做重大决策时并不依赖任何逻辑分析,而是利用“直觉”、“本能”、“预感”或“内心的声音”,并介绍了顶尖科学家的研究,研究认为人们的情绪和感觉不仅有助于凭借直觉做出好的决策,而且可能实际上是基本的。作者认为,直觉就是一种洞察模式的能力,而自我反省可以增强这种能力。

6个哈佛案例分析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管理沟通》 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 指导老师: 班级: 学号: 学生: 零一三年六月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目录 案例1《好员工为何弃我们而去》 (2) 一、案例背景 (2) 二、案例分析 (3) 三、解决方案 (4) 案例2《这个绩效考核太温情》 (4) 一、案例背景 (4) 二、案例分析 (5) 三、解决方案 (5) 案例3《该不该处分最牛销售员》 (5) 一、案例背景 (5) 二、案例分析 (6) 三、解决方案 (6) 案例4《360 度测评风波》 (6) 一、案例背景 (6) 二、案例分析 (7) 三、解决方案 (7) 案例5《我和老板冲突了》 (7) 一、案例背景 (7) 二、案例分析 (7) 三、解决方案 (8) 案例6《财务女魔头》 (9) 一、案例背景 (9) 二、案例分析 (9) 三、解决方案 (10) 案例1《好员工为何弃我们而去》 、案例背景

本案例讲述了桑比恩公司的骨干汤姆向总裁海伦申请离职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员工的离职,在现代企业中本来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本案中所展示的相关人物的表现和对话,折射出桑比恩公司的管理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后面,我将结合《管理沟通》的课程所学,对案例进行剖析,并给出建议解决方案。 人物组织关系图 桑比恩公司 这里我采用项目管理的干系人分析的方法来对案例中的人物进行剖析,很多要点,可能都是破案的关键,如下表所示: 、案例分析 1公司设定的核心文化与“好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已经脱节 桑比恩公司创建公司的初衷是“让年轻人们一进公司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要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组织或企业由于满足或超过了自己的顾客的需求,从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源泉。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 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领导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则是领导的作用。一个企业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 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的《质量管理法》中规定,质量部门必须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这样才能够使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和资源都融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之中。 ◆全员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则就是强调全员参与。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组达到了70万个,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了1500万个,这些QC 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收益超过2500亿人民币。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过程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则是过程方法,即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五个原则是系统管理。当我们进行一项质量改进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理解并统一管理一个有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六个原则是持续改进。实际上,仅仅做对一件事情并不困难,而要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都做对,那才是不简单的。因此,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以事实为基础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背离了事实基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七个原则。 ◆互利的供方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八大原则就是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谋取更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供应商的管理之中。

哈佛大学教学理念

哈佛案例教学的理念 100年之后,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大学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围绕着案例教学展开,基础知识课仅占很小的比例或者没有。在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都用案例教学,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用案例教学。商学院MBA的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学院 MPA的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对外国官员进行的公共管理培训,也同样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我所参加的中国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在肯尼迪学院已经办了三期,每期培训班全部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我们在培训期间学习了53个世界各地的案例。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大学教学的突出特色和鲜明品牌。 为什么要进行案例教学,哈佛人有自己的理念。教学方式与哈佛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为未来的政府和企业培养领导人是哈佛十分明确的培养目标。从进入哈佛大学起,就开始树立学生的这种领导意识。 哈佛商学院是培养公司CEO,肯尼迪学院培养政界领导人,神学院是宗教领袖。作为未来的领导人,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粉笔+讲课”的教学方法获得,而案例教学是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磨练他们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 什么是哈佛的案例教学呢?经过亲身学习,我体会,哈佛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师的讲授,不在是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你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提供给你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力求把学员已有的理论素养,知识文化,转变成一种解决真实问题的行政能力。

哈佛博士的恋土情结

哈佛博士的恋土情结 ——“土人”俞孔坚和他的景观设计 颜广明撰文并摄影 俞孔坚浙江金华人,1963年生。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199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1993——1995年任哈佛大学Teaching Fellow GIS Sepcialist.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从事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曾主持和参与50多项国际国内规划设计项目和研究项目,1993年获国际可持续社区设计大奖。其作品在美国10多个城市展出,先后获10多项国际和全国性奖励。 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主要作品有《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等。近年来,应邀在美国、英国、瑞典、希腊、日本及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为中国海外景观设计师联谊会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 带一包“红土”,惜别故乡的云彩 1992年,俞孔坚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怀揣着家乡的泥土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在那里,他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并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立了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曾先后获得了四项国际重要奖项。目前,他是国际上少有的最年轻的景观设计学专家,中国惟一的一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博士。 俞孔坚在掌握了国际一流的最新景观设计学知识,领略了先进的科研技术与方法之后,于1997年毅然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并成为北大教授。时年34岁的俞孔坚进入北大后,很快创立了北京大学景观规划中心和“土人景观”理念。 俞孔坚称自己是“土人”。他的身上确有一种难解的“恋土情结”。就在他即将离开养育他的家乡前往异邦留学时,他的母亲从村前的风水林里,取来一捧泥土,精心地用红纸包好,亲自交到儿子的手里。母亲深情地嘱咐他: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带着它。从此,俞孔坚在北大读书时带着它,到美国求学时带着它,到欧洲考察也带着它。从那时起,这包红土便成了俞孔坚永远贴身随带的“宝物”。俞孔坚因此把自己称作“土人”。 “土人”的美学理念:“土人景观” 想像中的“土人”是一位不修边幅、淳朴敦厚、一身“土气”或一脸暮气的农家青年。然而,坐在记者面前的“土人”却是一位个子高挑、浓眉大眼、闪烁的眸子里透着精明强干的江南才子。他那鲜活而富有磁性的话语激情奔放,自然而适时的手势充满着热诚、青春和自信。谁看着一张阳光灿烂的脸和热情洋溢的演讲不会为之感动呢? 俞孔坚的“土人”设计中心设在北京上地留学生创业园区。在他的麾下集中了他的许多出色的学生和有志于景观设计的优秀的年轻人。其机器设备也是一流的。 景观设计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贵族时代的“造园”,豪华气派,高贵典雅,非百姓所能望尘;工业时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后工业时代则提倡资源环境的可再生持续;现代和当代,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城市居民服务。 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那种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的建筑艺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中国在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力量薄弱,甚至一片空白,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俞孔坚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在美国,他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更多的亲身实践机会,曾任加利福尼亚SWA集团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在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做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及GIS的研究。 他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上发表了首例中西文化群体景观感知的比较研究。他的“中国农业社区生态节制与景观”论文,被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作主题介绍。 他曾应邀到美、英、日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国际会议作报告。他在国际建筑师联盟和美国建筑师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持续社区设计赛中,从50多个国家的406个方案中独占螯头,

26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分析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26 ) 项目名称指导教师项目地点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 分析 多媒体教室 学时 2 学生人数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 所需设备黑板、多媒体 通过海底捞的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企业服务营销的具体内容,了解企业服务营销策划的技巧。 项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提问(5 分钟) 1.企业营业推广策划的内容。 步骤二:讲授新课( 83 分钟) 能力目标:运用服务营销策划的基本知识,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的具体方案。 相关知识:服务营销的内容,服务营销策略。 案例:海底捞案例分析—————————————————————————————————————————— 在过去几年里,“海底捞”是餐饮界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 ,以服务立业的“海底捞”吸 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2009 年,黄铁鹰主笔的“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成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 版进入 中国 8 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例,一夜之间,几乎中国所有的商学院都开始讲授“海底捞”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海底捞”得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新生力量?它靠什么招数赢得“见多食广”的首都食 客的青睐?为什么一句把员工当家人对待成为“海底捞”的成功要诀?黄铁鹰认为,“海底捞”你学 不会,行业的管理者们是否能从中“捞”出点“真经”?本期的“管理·智慧”栏目将剖析 “海底捞”管理点滴,希望与您一起“捞”起“海底捞”的成功宝典。 “海底捞”——“服务”无处不在 “服务无处不在。”这是一位酷爱火锅的食客描述在“海底捞”的就餐过程: 从停车场开始,我就进入了“海底捞”的气场,佩戴规范的保安敬礼致意,态度细心地为客人 停车。走出大厦迎接客人的服务员小姐,带着纯朴而热情的笑容,将我送往电梯; 等位不要紧,在等待区,热心的服务人员早就为我送上了西瓜、橙子、苹果、花生、炸虾片等各式 小吃,还有豆浆、柠檬水、薄荷水等饮料(都是无限量免费提供),周围在排队的人们,有的在享受棋牌,有的“上网冲浪” ,还有的享受店家提供的免费擦鞋服务,等待区还专门为女士提供了修甲——也是免费的; 点菜时,服务员是热情得不得了,除了详细介绍特色菜,还主动提醒我,各式食材都可以点半 份,这样菜色比较丰富。那天因为请朋友吃饭一高兴,菜就点多了,服务员马上就温柔地提醒我说:“菜量已经够了,再多会浪费”; 吃饭的过程中,这位贴心的服务员一共为我换了 4 套热毛巾,此外,还帮我把手机装到小塑料 袋以防进水,为长头发的朋友提供了橡皮筋和小发夹,还为戴眼镜的朋友送来了擦镜布;在洗 手间,有两名服务员“伺候”客人洗手,这边为你递上热毛巾,那边护手霜已经为你准备好; 最让人舒服

哈佛商学院MBA案例

哈佛商学院M B A案例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着名的大学。哈佛大学生创建300多年以来,为美国以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 哈佛大学之所以高踞当今世界大学之颠,是与她杰出的教学方法与辉煌的教育成就分不开的,ABC着名电视评论员乔。莫里斯在哈佛350周的年校庆时曾这样说道:“一个曾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数十家跨国公司总裁的大学,她的影响足可以支配这个国家。。。。。。。 哈佛大学是辉煌的,但大学中的哈佛商学院更令人称道。 美国教育界有这么流传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目的赛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 建校79年的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是美国培企业人才的最着名的学府,被美国人称为是商人、主管、总经理的西点军校,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简称MBA)成了权力与金钱的象征,成了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 哈佛商学院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哈佛的MBA人人都疯狂地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利润,他们有着极强的追求成功的冲动,和自命不凡的意识,他们是商业活动中的职业杀手。MBA平均年薪可达10万美金以上,以致美国人指责MBA的第一条缺点就是他们的身份太高。

哈佛商学院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威的管理学校。 HBS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学期学习统一的必修课课程,第二学期进入专业课程,近90 年来一概如此。HBS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学的商学院硕士课程参考模式,其校规校纪也为其他学校所模仿。 但是,哈佛商学院的教学计划存在着一个令人奇怪的课。第一年的课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第二年却有点无所事事的轻松。 一年级课程的典型安排是,每周上午三节80分钟的课程。每节课基本安排一个案例,一般学生准备一个案例要3-4个小时,加上课外学习小组和上课时间,每天大概要学习13-18小时。很多学生差不多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然后睡上几小时,再爬起来去上8点半的课程。 学生们估计,至少有75%的学习任务被压得缩在第一年的两个学期内;20%则留到第二年的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只剩下了5%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以说,第一年要没命地学,第二年可以拼命地玩。 第一年的第学期,对第一个进过哈佛商学的人来讲,都是难以忘怀。可以说,这是一个“学而生畏”的学期。这一学期的课程都是必修课。任何人都不能弃权和例外,哪怕你是注册会计师,你也必须上会计课。刚进学院的新生对独特的案例教学法尚不熟悉,准备起来困难重重,几十页一个案例,对于非英语圈的溜学生来讲,更是蜀道青天。因为所有的必修课几乎都必须在第一第二学期修完,所以你不能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质量问题频发?先看看这8点你做到没 不可避免,每位质量人都要面对质量问题的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质量问题,需要做哪些工作?以下八个方面,供参考。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 使用方便 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一提到质量,首先就想到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是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为什么?理由如下: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要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 2. 重视品质管理基础 标准化: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简便化) 信息化: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质量教育: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质量成本分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 质量缺陷分析: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设备管理:设备优化、设备保养。 四、“三按”和“三检”

哈佛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哈佛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学,被称为世界名牌大学中的王中之王。其办学理念是追求真理,办学特色是追求完美的教学与管理制度,发挥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永远创新,永远追求向上。其人才培养目标上,哈佛大学一直以为社会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办学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1、在课程设置上,哈佛大学形成了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哈佛大学重视核心课程的开设,核心课程是指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领域(非专业教育领域)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是将一些相关领域的重要基本论题予以重新组合的一种课程安排和设计,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哈佛大学2005~2006学年核心课程发展到7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道德推理、社会分析和定量推理。哈佛学生必须用本科学习时间的1/4左右来修习核心课程的7类领域的8~10门课程,但每个领域的具体课程可以自由选修。从课程安排的时序上,主张把通识教育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因为通识教育是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整个大学阶段都要接受通识教育。 在课程的形式上,则有讲授课、讨论课、实践课、教师个别指导课等等。课程设置既体现了课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某种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课程,这样就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自为、自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既专精于某一学科,又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2、尊重、保护学生独立的个性,让学生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锻炼社会智能。哈佛商学院认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不同品质、气质类型的企业管理者运用同样的措施,其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别。故他们把学生进行分类:有数理分析型、人际关系型、数理分析和人际关系兼有的混合型、老谋深算型、怪杰型等六种。并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优势、特点和不足,让他们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从而锻炼了社会智能。 3、独特的案例授课法,让学生担任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案例授课法就是学院设计了800个各种各样的经营实例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与课堂讨论,并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发言准备,把授课的内容与现实融合起来进行思考和制定具体方案。在课堂讨论中,师生所注重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不是能否得到正确的答案。 4、重视技能的培养。这里所谓“技能”,指的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能力而不是天赋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1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 林杰 (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要: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是美国最早的教师发展和教学促进中心之一。自创建以来, 博克中心致力于哈佛大学全体教师与研究生助教教学水平的提升, 中心的活动主要是支持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 采取个体辅导、工作坊、习明纳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博克中心还开展与教学相关的研究, 出版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师教学,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博克中心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一个标杆。 关键词: 博克中心; 大学教师发展; 标杆 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美国一些慈善机构如丹佛斯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将致力于大学教师发展的教学中心建设作为优先资助的对象。1976 年丹佛斯基金会给了哈佛、斯坦福、西北大学等五所大学启动资金, 开启了美国大学教师发展专业化的新时代。 时任哈佛校长的德里克·博克依靠这笔资助建立起本校的教学中心---哈佛-丹佛斯中心, 初衷是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质量。1991 年哈佛为纪念担任校长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博克而将其改名为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博克中心已经成为全美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领头羊, 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首屈一指的研究中心。博克中心在满足本校教师发展需求的同时, 还积极帮助别的学校筹建教学促进中心, 推广哈佛大学的教师发展模式。 一、博克中心的理念 1. 好教师不是天生的 美国高校早期承担教师发展任务的机构一般是各院系, 上世纪70 年代逐渐向新成立的教学中心或教师发展中心转移。这一时期有关大学教师发展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前大学教师被认为是专业化人员, 拥有较大的教学与研究自主权, 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由教师自主决定。一个教师能否胜任教学更多取决于个人禀赋。而70 年代之后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天生的好教师”是一种主观偏见, 教师并非天生就知道如何传递知识。即使一些大学学者是天生的好教师, 他们也存在继续提升的空间。 博克中心现任主任詹姆斯·威尔金森指出中心的宗旨是: 帮助教师成为好的研究者与好的教学者。在哈佛大学要获得终身教授的教职, 教学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好的教师不一定获得终身教职,但教学差的教师一定获得不了终身教职。即使在哈佛大学, 一些教师擅长做研究, 却不一定擅长教学。因此, 教师教学的后天改进工作由博克中心协助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