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插花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插花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插花》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2013 - 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插花的概念、插花的类型、东西方插花的简史及特点及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插花艺术立体构图原理、设计技艺及应用;色彩设计;叶材应用、

花材的整理与加工技艺技巧等;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动手制作礼仪用花(花束、花蓝、婚礼花艺)、艺术插花。

1.1能力目标:

1)掌握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及其他插花装饰品的制作方法

2)能够根据不同环境的要求,进行具体的花艺作品设计与应用。

3)具备初步鉴赏插花的水平与能力。

1.2知识目标:

1)了解插花史;

1)了解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

2)熟悉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及其他插花装饰品的制作方法。

3)了解插花的影响力及其应用。

1.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持之以恒的观察能力,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

神和科学态度。

2)树立辩证唯物观念、理论联系实际观念和实践观念。

3)确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4)具备专业知识再学习能力,组织与合作能力,选择方法策略能力和适应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团队协作精神。

6)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已制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课程,可将“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作为本文件的附件,在此只要填写详见附件即可。尚未制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课程,须完成下列设计内容(格式仅供参考):

2.1课程内容设计

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插花艺术教学设计

《插花艺术》教学设计 苏湉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插花的知识:花名、花语、插花的工具、插花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插花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插花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花器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同学们喜欢吗?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二、新授: 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 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请说一说你所你了解的话语。学生说:玫瑰:纯洁的爱情,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腿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 百合:纯洁、庄严、事业顺利,象征吉祥如意。我国取其百合的寓意,康乃馨:象征母爱、慈爱、健康、层层叠叠忧如母亲对儿女绵绵不断的爱护和关怀。 向日葵:憧憬、光辉、敬慕。 教师: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利刀、剪刀、花泥等。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按花材的性质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 它们的插花方法: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当前盛开的鲜花。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我选用康乃馨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师: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 师: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 图。

《插花艺术》教案

《插花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插花艺术的定义与分类、特点与作用和插花艺术的类型等插花基础知识。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欣赏插花、表达主题和讨论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的学习。 (2)插花艺术风格的欣赏学习。 2、教学难点: 插花作品类型的欣赏与插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与教学设计 学具准备:手绘工具(也可以根据本校特点带花卉等实材) 教学过程 观察几张插花图,请同学找出这些图的不同之处,并说说感受。 学生说感受,教师总结。 师: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爱的一门艺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活跃生活,而且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我们如何了解插花这门艺术的呢?今天我们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一、插花艺术的定义: 即花的造型设计,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配合生活的时间、场合、用途等,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品。 插花的花:指广义的花,泛指植物体上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如花朵、枝、叶、果实、芽、根等统称为花。 插花创作:将各种插花素材巧妙组合插置的过程。 二、插花的分类:

设问:同学们还在哪些场合看到过插花艺术?它们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按用途分: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用途)。 礼仪插花: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2、按花材性质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混合式插花 3、按艺术风格分类: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传统插花和现代插花) 欣赏分析(猜一猜)哪个是东风式插花哪个是西风式插花?(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东方式插花并总结其特点: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的插花风格为代表的一类插花。起源于中国。 东方式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崇尚自然、朴实秀雅、讲究诗情画意,使用花材少,叶疏枝少,构图多为非对称式,显得生动活泼。以“雅”为佳。突出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线条美。注重表现花枝的姿态的神韵。构图简练,多为不对称自然构图。多以木本花材为主,配以草本花材。 学生欣赏西方式插花并总结其特点: 西方式插花艺术:以欧美国家插花风格为代表的一类花。 艺术风格和特点:与东方式插花正相反,枝密叶茂,红红火火,五彩缤纷,强调插花的色彩。其构图上常采用规则几何图形,多以对称均衡为主,具有图案美和修饰美,端庄严肃,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以“繁”为佳。花材量大、色彩浓艳、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直接以作品的外形和色彩表达主题思想,不含蓄。多以草本花材为主,且花朵丰腴。 构图多为对称性的几何形构图,且均有明显轴线。欣赏的重点是整体图案和整体色彩。 传统插花的特点: ①、用花量大,多以草本、球根花卉为主,花朵丰满硕大,给人以繁茂之感。 ②、构图多用对称均衡或规则几何形,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之美。 ③、色彩浓重艳丽,气氛热烈,有豪华富贵之气魄。 现代插花的特点:它融汇了东西方插花的特点,既有优美的线条,又有艳丽而规则的图案,渗入了现代人的意识,追求变异,自由发挥。

插花课程教案

插花课程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名称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60min 课程总目标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生活情操。 课程具体目标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 课程需求分析 插花是一门艺术,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课程内容简介 通过了解基本常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内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安排(每节课内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陶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定为花期——百花生日,插花艺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琴棋书画一样,成为有教养之人的其中一项基本素养。 (5min) 3、花材的含义 师:每种花都有着自己深沉的含义,如果要用一种花来代表他们,你会选什么呢? 母亲、父亲、老师、朋友 百日草木兰花 秋石斛香石竹 生:分小组自由配对,比比哪个小组配得最快最准 (5min) 师:揭示答案

插花艺术课程标准

《插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课程代码: 学时/学分: 32/2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先修课:无后续课:无 开课学院或教研室:航空学院执笔:陈凤 审核:(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年…… 月 审定:(学院院长签字)日期:…… 年……月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 (2)掌握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 (3)熟悉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 (4)掌握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 (二)能力目标: (1)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3)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

(4)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责任心。 (2)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5)具有认识自身发展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插花艺术概论 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艺术概念 教学要求:插花艺术的特点:生命性、随意性、装饰性,介绍插花艺术的作用。详细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对插花艺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花道的概念;使用不同的标准对插花进行分类。 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二部分:插花艺术基本知识: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艺术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修剪、弯曲、固定;插花造型所依据的原则;插花色彩的安排。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技能(修剪、弯曲、固定);插花的步骤(立意构思、选取花材、具体插作、命名、清理现场)。 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三部分: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插花造型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插花造型的基本要素:质感、形态和色彩;介绍造型的四条原则:均衡与稳定、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韵律与动势。 教学重点、难点:插花色彩的搭配实验或习题要求: 第四部分:插花艺术发简史:4学时

插花教案

案例展示《插花艺术》 天津市东丽区小东庄中学张树娟 【说课】 一、教学环节图示 二、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摆放和播放插花作品(如图1讲台摆放插花作品以及芦苇、野草等地方资源),进行情景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学习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 1.提出问题:插花艺术对环境的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插花可以美化和装饰环境。 2.教师介绍插花的基本形式,师生共同分析其特征。 (1)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起源于中国,唐朝传入日本。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三月三在芍药盛开时节,男女青年聚会,赠送芍药等习俗。东方式插花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东方艺术情调。花材少,枝叶稀疏,强烈枝叶的形态与构图,形成特有的艺术节奏与意境,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如同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西方式插花的特点与东方式相反,特点枝繁叶茂,红红火火,五彩缤纷,强调插花的色彩。其构图多以对称均衡为主,具有图案美和修饰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2)西方(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 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就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以后随着文化的传播,插花艺术先后传到希腊,罗马,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等,并得以发展。(生倾听,理解领会新知识) 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一)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 1.插花的用具(师生分析) 器皿(花瓶、花篮等)、花卉(花、叶等)、花泥,也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如芦苇(茎、叶、花絮)、各种花草等。 丰富插花艺术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2.常见插花的造型特征 大屏幕播放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学生观察屏幕分析插花造型:新月型、S型、扇型、三角型、垂直型等。师生共同分析各种插花造型的特点:(1)新月型插花也称“弯月”型,它是由自然现象“弯月”的形状构思出来的造型,所以成型时需要注意线条的流动感,它具有强烈的曲线美,花器不宜太高,瓶口宽阔的最为合适。(2〉S型插花与英文字母“S”形相同,所以称之为S形。S形插花采用的花材带有曲线状的较佳。适宜选择窄腰的高瓶,效果最佳。(3)三角型插花是西洋式插花最普遍的基本插法。插花作品可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应用范围相当广。(4)扇型插花是模仿折扇或类似半圆的形状。扇骨不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花来交替,不同颜色也不要交替使用,因为将会造成一种很不自然的外观。可以采用任何形状的花器。扇形插花适宜摆放在三角位、转角等处,也可以摆放在大堂。(5)垂直型插花。表现纵向的线条美,插花的造型直立而窄长,向上伸展的姿态,具有气势雄伟的象征意义。花器要以插口细小,或简单细长的最为适合,不能四面观赏.`只适合摆放在比较狭窄的场所,如屋角、窗台等地方。 3.插花的原则 教师先请各组组长选择讲台上任何一种造型的插花作品,将其带回本组并进行分析讨论卡片上的问题(图8-9)。

插花艺术基础知识教案

《插花艺术基础知识》教案 执教人:蔡美娟教学目标 1、学习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特点与作用和插花艺术的类型等插花基础知识。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欣赏插花、表达主题和讨论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的学习。 (2)插花艺术风格的欣赏学习。 2、教学难点: 插花作品类型的欣赏与插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与教案多媒体教室 学具准备:手绘工具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是指教师进入课堂、宣布上课、师生致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等,目的是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一)引导阶段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春天山花烂漫。人们用花瓶上几朵百合,为居室亮色;养上一盆金银花,为居室添香。花朵无时无刻地为我们的生活添加着色彩。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爱的一门艺术,在生活中起了不少作用,往小了说: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活跃生活,往大了说:不仅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讲解: 第一节插花艺术的定义和范畴 一、定义: 在生活中是怎样了解插花这门艺术的?是以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和适当地剪切整理及摆插,表现花材的活力和自然美。 插花艺术是一门“高雅的造型艺术”、优美的“空间艺术”、“有生命的花卉艺术品 特点: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立意——构思——造型。 插花的花:指广义的花,泛指植物体上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如花朵、枝、叶、果实、芽、根等统称为花。 插花创作:将各种插花素材巧妙组合插置的过程。 二、专业名词 1、花卉艺术:将花材经过人工处理,赋以花卉自身新的艺术生命的均可称为花卉艺术。包括:园林花卉、盆花、组合盆栽、佩花、篮花、瓶花、盘花等。 2、花卉装饰:凡是利用花卉装饰美化的均称为“花卉装饰”。花卉应用的统称。 用花卉装饰美化其他物品(环境或人),包括切花花材应用、园林花卉的配植应用、盆花的摆设应用。 3、花艺设计:指切花花材的造型艺术设计。 以理性投入为主,带有商业性的产品计。 作品更强调观赏性、装饰性。造型上更具装饰性和时代感。 4、艺术插花:作品创造空间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意念、情感和兴趣,强调作品的艺术性,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蚌埠市群华职业培训学校 插花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总学时:90 适用对象:观赏园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技法,主要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花卉装饰的意义、方式、规律,插花艺术的特点及效果,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

插花课程教案

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 60min 课程名称 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陶冶学生课程总目标生活情操。 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目具体课程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标插花是一门艺术,能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分课需求程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析通过了解基本常 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简内课程容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介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内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安排(每节课内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 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陶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插花艺术

活动目标:1、通过剪剪、插插,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2、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对比、高低错落对比、大小对比的美,对插花艺术感兴趣。 活动准备:1、插花若干瓶。2、花瓶(大口的塑料瓶——农夫果园)。3、各类鲜花、野草、树叶等。4、抒情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5、倒背衣、剪刀放在衣服6、前面的口袋里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1、小朋友,我们桌上都放着些什么呀?这些花草啊都是躺在在桌子上的,小朋友有没有办法把它们竖起来呢?(插在瓶子里)2、那我们就把花插在瓶子里,在插花之前老师提要求:小朋友不认识的花可以问老师或其他小朋友;小朋友衣服口袋里的剪刀是插花时用的小工具,你需要的时候可以用。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插花。1、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参加任何意见,随小朋友想象,让他们自由发挥。2、请插好花的小朋友坐到那边的垫子上,把花放在自己的前面,让其他小朋友看看你的花,你看看其他小朋友的花。“你认为谁的花插得好看,为什么?”3、出示插花实物,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对比、高低错落对比、大小对比的美。4、请小朋友们来看看插花师傅插的花是什么样的。“老师这里有插花师傅插的花,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下,

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插花师傅插的花是怎么样的?”(用姿态语言来引导他们说出花的插法,高低、大小、颜色、树叶的衬托)5、让小朋友自由谈论。“你喜欢哪瓶插花?为什么?”6、老师对插花实物做简单说明。(插花形状、颜色搭配、高低秩序等方面)7、老师小结:插花时,要注意把花插得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颜色有深有浅,还可以加一些草、树叶,互相衬托,这样,插花才会漂亮。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插花,教师巡回指导。1、“现在请小朋友把这些花再重新插一次,相信小朋友会比刚才插的更漂亮。(对个别有困难的小朋友可稍加帮助。)2、请客人老师欣赏幼儿作品,并向客人老师做介绍。请插好花的幼儿拿好自己的花,给客人老师欣赏一下。

插花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插花授课时长(第一课时)60min 课程总目标让学生对插花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冶学生生活情操。 课程具体目标认知目标: 认识一些花色、花种的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基本花材/花色的搭配 情感目标:能用花代表自己情感,懂得用花感恩父母、老师…… 课程需求分析 插花是一门艺术,能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向美的方向进步,不仅能让学生培养一门有益身心的业余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教育他们利用植物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课程容简介 通过了解基本常见花材和花色的意义,学会搭配(第一课时)再亲自实践动手,向家长或老师送上一项自己的作品(第二课时) 课堂设计 总的教学容: 1、作品欣赏(2min) 2、插花起源(5min) 3、花材的含义(13min) 4、花色的意义(19min) 5、色彩搭配原则(8min) 6、自找花瓶(10min) 备注:第六点不是重点,视实际时间情况确定讲不讲 具体的教学容及安排(每节课容安排,并标明每模块所需时间) 1、作品欣赏 图片欣赏+实物欣赏

(2min) 2、插花的起源 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中国,古人很早就以花来拜祭神佛、以花来装扮自己、以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萌芽阶段——先时期 公元前10000-公元220,我们的先祖已经把许多美丽的花卉纹样,绘制在各种制用品上。花卉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受到他们的喜爱。 2)初级阶段——晋南北朝 出现瓶、盆水养插花的形式,用于佛前供花和礼宾寄情。根据《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仅七岁时,母亲曾经病危,请僧行道。有的和僧献莲花供佛,有的用铜罂盛水,渍其茎,希望它不会枯萎。后来他的母亲就痊愈了。这个典故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最早的文字记载。 3)鼎盛阶段——隋唐时期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定为花期——百花生日,插花艺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同琴棋书画一样,成为有教养之人的其中一项基本素养。 (5min) 3、花材的含义 师:每种花都有着自己深沉的含义,如果要用一种花来代表他们,你会选什么呢? 母亲、父亲、老师、朋友 百日草木兰花

校本课程插花艺术教案

《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教学大纲 在现今社会,花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对花卉的喜爱程度渐长,显示了人类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趋向。插花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时尚,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使我们享受到盎然的自然美。如今插花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千家万户装点居室、美化家庭的一股新潮,是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插花艺术的设计造型与形式是花艺创作水平的基础。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大致分为几何形和非几何形两大类。几何形中的半球形、球形、三角形、椭圆形、扇形、L型、S型(幂函数型)、新月型(二次函数型)等都与我们的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确定作品的整体尺度与确定主要花枝与容器之间的比例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在对插花作品的设计中所用到的对称、透视、抽象、曲线与各种平行设计更是无不体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特点。让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数学在插花艺术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让学生在插花艺术的海洋中体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实用性。《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坚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的目光由数学知识引向插花艺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性与自然性,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进行数学的美学熏陶,感受生活的缤纷绚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插花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究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养成探究的精神和品格。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的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美。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还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变化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插花艺术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此,通过对《艺术插花的造型与数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具体要求: 1.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在插花艺术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了解插花的基本造型并会进行简单的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和合作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课-《插花》教案

第1课《插花》教案 一、教材分析: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组织形式以其自身的形式美,发挥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插花的构图法则在立体空间的应用,处理各种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意识。美术语言可以借助插花这种使用的审美艺术得以体现,表达更准确、生动,更具有艺术品位。二、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有别于平面绘画的构图法则,要在平面上升到立体构图上来,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实践来完成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和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强化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的品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插花的基本形式。 2、难点:独立完成插花作品。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课程类型: 选修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 学分:2 适用对象:观赏园艺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插花的历史,掌握插花艺术学的基本知识,领悟插花造型与鉴赏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插花、盆景与压花等花卉艺术品的创作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技法,主要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花卉装饰的意义、方式、规律,插花艺术的特点及效果,插花的艺术流派及其风格特点,插花的原理,基本造型,花材和花器的选择,花材的整理加工和保养、造型技法;东方插花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要求,西方插花艺术的技法与要求,现代插花艺术及插花艺术作品的鉴赏及评判以及前卫另类插花等;仿真花的插作;并辅以动手实践,使学生能掌握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初步具备插花艺术造型的技能。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图片及实物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图片,增强本课程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 插作课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把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以致用;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插作课完成,采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在练习中指导、在练习后点评。

初中美术插花教案

初中美术插花教案 篇一:2016年顺德区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美术教案《插花大赛与请柬设计制作》 2016年顺德区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美术教案《插花大赛与请柬设计制作》 根据15年的考试时间,预计2016年顺德区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时间在12月进行,教师招聘考试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你知道哪里有相关资料的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顺德区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备考专题。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插画与请柬的基本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制作请柬以及进行插花制作。并能很好的表达出设计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请柬的制作,能够掌握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并利用相关材料设计出一张别出心裁的设计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请柬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插花的制作方法。

【难点】 运用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插花方法,独立或合作完成请柬和插花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生准备】 请柬以及插花制作相关工具。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导阶段 1.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喜欢什么样的花卉,为什么喜欢,不同花卉放在一起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意境呢?带着问题进入课题。 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插花作品,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3.师:观察不同风格插花作品,说出感受,区分出所展示的作品有几种风格,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内容和样式多种多样,有中国式、日本式、西欧式等。 4.师:观看插花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插花用品以及插花是所需注意的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插花的用品有花卉和器皿,器皿如花瓶、花盆、花盘等。选择不同造型、样式的器皿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和情调。 ②插花艺术要考虑花卉的形态、色调、组合形式等,使之相和谐,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插花艺术是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插花的历史与类别;插花的造 型理论;花材基本知识、东西方及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与插作技巧、插花作品应用 与鉴赏。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插花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创作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提高学生对 花卉艺术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花卉艺术学是面向园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花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 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及现场演示的方法对 理论做形象、直观的解释,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习、在学习 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效果。 三、面向专业: 园艺。 四、先修课程: 《花卉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美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前应学习好《花卉学》,为在插花艺术中认识花卉种类奠定基础;《植 物生理学》和《植物学》便于了解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等;而学习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为插花艺术作品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前言(1学时)

鲜花的作用(C)、花卉装饰艺术(C). 第一章概述(4学时) 第一节插花与插花艺术 插花的定义(A)、插花的特点(A)、插花艺术定义(A)、插花艺术特点(B)、插花艺 术达到的效果(B). 第二节世界插花的流派和发展 中国插花的发展简史(C)、中国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B). 日本插花的起源(C)、日本插花三大主要流派(A)、日本插花花型(A). 欧洲插花的发展(C)、欧洲插花的主要形式(A)、插花艺术的现状(C)、世界插花艺术的发展趋势(B). 第三节送花的学问 单独类花语(C)、红玫瑰枝数的象征(C)、送花的学问(A)、赠花禁忌(B)、各国国花(C)、部分城市市花(C). 第四节插花艺术的类别 分类(A)、主要插花类型介绍(B). 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插花艺术的定义与范畴? 1、插花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1.东方式插花及西方式插花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世界插花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1.插花艺术有哪些分类方法?可分为那些类别? 2.什么是礼仪插花?什么是艺术插花? 3.说出下列花材的常用别名与象征意义:月季,唐菖蒲,康乃馨,菊花,非洲菊,蛇 鞭菊,马蹄莲,石斛兰,鹤望兰,金鱼草,向日葵,一枝黄花,满天星,补血草,帝王花,花烛。 第二章插花艺术的基本知识(4学时) 第一节插花容器 花器的作用(A)、花器的种类(C)、道具(C)、固定花材的用具(A)、其他用具与饰物(C). 第二节插花花材 花材的分类(A) 按花材的质地分类(A)、按花材的观赏性分类(C)、叶的分类(A)、花材的采集与选购

《插花》小班美术教案

《插花》小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会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卉,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插花,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2、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难重点: 会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卉(餐巾纸)。 根据插花的方法,会修剪花枝。 活动准备: 吸管、糖纸、餐巾纸(新)、手工纸、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插花艺术 让幼儿观看多媒体了解插花,感受美的艺术。 1、你们看到的插花漂亮吗?什么地方漂亮?请幼儿自由讲述(各种颜色、形状样式) 二、出示教师制作的插花 1、说说这些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插花有什么不同?(真花和假花) 2、这些花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糖纸、手工纸、皱纸) 3、数一数花盆里有几支花,分别有哪些颜色?

4、这些花是如何插的(比较不同的插花方法):有中间高,四周低;有后面高,前面低。 三、幼儿制作花卉 1、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花卉(幼儿可以走出座位,挑选自己制作花时所需要的材料) 2、要求幼儿多做几朵,并能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样式制作花卉。 3、提醒幼儿选用能选用新材料(餐巾纸)制作花卉 四、插花 1、幼儿之间合作商量选择插花的方法。(可以采用教师提供的方案,也可以自己进行创造性的插花) 2、重点提醒幼儿能根据插花的方法修剪花枝,摆放出不同的造型。 3、提醒幼儿插花时注意颜色的搭配,花朵的高低,前后的层次。 五、结束 欣赏小朋友的插花,介绍自己的插花 1、说说自己的插花是用哪些材料制作,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 2、并能说说插了这盆花所用的花束数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是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的材料,于是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充满了兴趣。对于提供的新材料幼儿们也乐于动手操作,并能结合自己已掌

(完整版)插花艺术教案

插花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插花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插花造型基本原理。 3.情感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造型、沟通合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⑶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教师鼓励学生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知识及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本技艺; 2、插花造型的构思和主题的设计 教学难点: ⒈主题(花型)设计 ⒉掌握插花造型的技巧和方法。 教具:剪刀、透明胶带、花泥、花盆(或塑料盆、花篮、塑料纸等)花材、细铁丝、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题)插花艺术 引言: 花是大自然中至精至美的化身,即使是一片绿叶,一个花蕾,也能让眼目为之一舒,心灵为之一动,自然之花草具有一股逢勃的生气,也诠释着生命的瑰丽。爱生命,于是爱花,爱花至深,想着把它留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于是便有了插花。 插花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插花艺术是运用色彩和造型等手段,可以把人们引进幽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佳境中去。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插花实践。我们已经把插花有关的物品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二)新授 1.①介绍插花的类型、花材和用具②师生共同欣赏一些插花样式。 2.教师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①处理花材②插入容器③整形固定④定名写祝福话语 3.5个同学一个小组,自主设计、合作创作出自己小组的插花造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设计插花。 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通过实践取得脑手结合。 4.师生共同评价。 展示几盆现场实践的插花作品,由该组同学介绍创作思路,师生共同鉴赏并发表个人看法。 5.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在设计创作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改进之后效果如何? 分析:作品完成后相互进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丰满造型,恰好地表达思想。 ⒍根据主题,给你的作品取一个相符的名字。 《插花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在选择的选项后边的□里打“√”)

幼儿园插花大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教学设计.doc

幼儿园插花大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教学设计幼儿园插花大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教学设计 关于插花大班艺术活动说课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感受和理解着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美。无论是幼儿园环境的变化,还是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变化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审美情感,使他们受到美的陶治。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加美术实践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因为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美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美的理解,而且能使其不断追求美,探究美和表现美。 一.说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美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依据《规程》中指出的美育目标,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确立了本次艺术活动的目标为: 目标一是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欣赏插花艺术,感受插花艺术的色彩美、造型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二是能力目标,让幼儿尝试插花,掌握插花的基本方

法,能初步表现出插花艺术的美。 二.说选材 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插花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文明的需求。而幼儿也非常爱花、爱草、爱叶,经常画它、唱它、抚摸它,摆弄它,这是幼儿“爱美”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受花店里艺术插花的启发,何不把这些美丽的插花“搬”到我们的教育中来,从而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我就选择了插花艺术活动。 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让幼儿尝试插花,能使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满足幼儿尝试的欲望。 三.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设计中我主要运用了邱学华先生提出的根据浓度教学法“先练后讲”的尝试原则组织教学。先练――是让幼通过看看,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后讲――是教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 第一.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的愿望 运用创设尝试环境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各种插花,激发幼儿愿意尝试的积极情感。 第二.给幼儿各种尝试材料 丰富的尝试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我让幼儿根据观 察后的感受尝试插花,鼓励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让幼儿自己选择、操作。幼儿尝试后,让幼儿自己比较、讨论、讲述。 第三.教师讲解 帮助幼儿解决难点,帮助幼儿归纳整理,也就是尝试教学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美丽的插花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插花活动目的学习用各种农村自然物进行插花,探索各种插花方式。尝试为自己的插花作品取个名字。萌发幼儿爱美,审美,表现美的情感。设计思路正值春天,农村的田埂,小路,小河边,各种各样的野花生机蓬勃,野草遍地皆是,虽不华贵,却也不失清丽,淡雅。当我们领着孩子们置身于其间时,从孩子们发亮的眼神,啧啧的称赞声中,我受到了启发。这是孩子们“爱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何不把这些美丽的野花,野草“搬”到我们的教室中来,从而美化我们的环境,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表现美的情趣呢?在我们的周围,丢弃的瓶瓶罐罐俯首可拾。其中不乏造型别致,颜色美丽的物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用作插花的器具,既可保护环境,又能废物利用,实在是妙不可言。本班幼儿比较喜欢美工活动,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让幼儿尝试插花,有助于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材料准备采集各种野花,野草,麦穗,芦苇,花枝,花叶等等。收集各种可供插花的器具(如:酒瓶,易拉罐,冷饮盒,牛奶盒,竹筒,盒子等)。各种插花辅助材料(花泥,彩色电线外皮,铁丝,剪刀,篮子,抹步等)。教师插花作品及录像带,音乐带。活动流程观察、欣赏-->插花练习-->欣赏幼儿插花作品 -->结束活动过程观察,欣赏导入主题师: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了。我们采了许多野花野草,老师把它们插成了美丽的插花(事先陈列在桌上),插花漂亮吗?插花是一门艺术,里面有许多许多的学问,我们来看看艺术家的插花,好不好?幼儿欣赏“艺术插花”录像集中讨论:艺术家们的插花为什么这么漂亮?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 *插花时要注意花朵颜色的深和浅,花朵的大和小,花茎的高和低搭配,插花才好看。 *花插在哪里?(幼儿讲述)师:只要你喜欢,无论什么都可以用来插花。幼儿探索插花教师示范 **提醒幼儿注意深和浅,大和小,高和低(剪刀)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