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导学案(无答案)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导学案(无答案)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导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探究问题】

1、宋.元.明.清都曾在北京建都,为什么北京会成为历朝古都?(试分析其自然条件和战略位置)

2、作为历史名城,北京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古迹有哪些?

3、现今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探究一:位置

探究二:自然条件

探究三:探究发展

【基础记忆】

1.北京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①经纬度位置: 。

②相对位置:北京位于_____ 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 海,距渤海仅150千米,与 、 (两省区,填简称)相邻,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③自然环境:地势特点: ,河流向 流,汇入 。 气候:属于___ ___ 气候,气候特点是 。 ④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_ ___中心、__ ___中心、___ __中心。

⑤填写下表,认识北京重要的战略地位: 2.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 、 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 状,形成“ ”字轴线

形的城市格局。北京的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民居建筑是胡同和。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①注意保持旧城的和;

②加大建设力度;③积极发展 __ _________产业。

【练习测试】

1.“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者在北京办公”。据此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它是全国的。

2.距北京最近的港口是港;距北京最近的煤炭能源基地是省。3.我国铁路干线中,经过北京的有条。

4.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北京的高等学校数量全国第一

C.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D.北京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5.北京古城址向东北方向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水源地

B.避免战争

C.防御灾害

D.抵御外敌

6.北京市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达

C.交通方便

D.科研力量雄厚

7.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8.小明同学很想暑假去北京,你觉得他不能实现的是()

A.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C.乘地铁去天安门

D.看看水立方、国家大剧院

9.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首都北京成功举行。

北京奥运会比赛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________。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B.保护好文物古迹、美化绿化城市,发展旅游业

C. 大力发展钢铁、化学工业

D.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用天然气取代煤10.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2.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

A.应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3.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A.旅游消费的钱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14.家住北京的梅梅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哪项工程。试分析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 .

15.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是我国一条著名的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该山脉的名称是。

⑵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理由是 .

⑶北京春季多沙尘暴天气,其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为了治理北京的沙尘暴,内蒙古应该

采取哪些措施?

⑷暑假期间,菏泽的小明要去北京游览,结合北京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小明出发前应

做哪些准备?

16.中考链接。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 北京科技力量雄厚,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文化中心。()

C 北京的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D 首都体育馆在中山音乐堂的东北方向。()

E 市内交通四通八达,道路呈放射状布局。()

F 北京是京津唐工业区的核心。(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 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月低于0℃高于0℃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 12、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约占一半,是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 1、以和分别为、、、四大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和等多种类型,其中河南属于区域。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等温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以下,冬季有现象。此线南侧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冬季无现象。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nrn年降水量一致,北侧年降水量少于mm, 属于 地区。南侧年降水量高于mm,属于地区。 4、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气候,以南为气候。此线以北称为地区,耕地以为主;此线以南为地区,耕地主要是。 15、“高原之舟”是指 5、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16、黄土高原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以西降水量400mm,属于地区。 黄土厚度一般达几米,最厚的地方可达多米。黄土土质疏松,易

于,利 6、于农业生产。 17、黄土髙原的地形特点是: O 18、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有:。 19、由于人们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的,加上地形、气候和黄土的特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生态环境日趋,使黄土高原成为目前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摸索出许多治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山坡地带,采取缓坡地建,陡坡地, 坡脚修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在河谷地带,加强的建设, 可有效的进行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7、简答:为什么西北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和河流沿岸? 22、实行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措施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云南傣家民居是楼,属于建筑。 要途径。 8、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西部盆地中分布着 23、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东西绵延大面积的,只是在盆地的边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篇一: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2013-2014学年下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所任教的是八年级1-5班。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地完成。三、内容分析八年级主要学习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上册讲述总论,下册讲述分区。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九章青藏地区、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第五章是对总论的总结和对分区的引领,后面的第六至第九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内容主要讲述“地域差异”。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开放性试题训练。五、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6、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7、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授课进度安排表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2.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4.我国高速公路密度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5.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五纵三横”) 南北方向: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广——京哈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东西方向: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7.铁路枢纽: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徐州——陇海线和京沪线交汇。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西部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 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5.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6.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25中姚丽娟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典型的区域地理课,是教材第七章南方地区中的第三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行政区域之一,是34个行政区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域,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本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特”字为主线来突出它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我采用阅读、对比、分析等方法来体现区域的两个联系。由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标准和教材变化较大,我们应该站在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的高度和角度,依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力争、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区域地理课的要求:筛选出来与本课相关的 欢港澳的要求全搬 主要参考教参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叙述,但教参叙述得比较具体、细致,文字也多,目标要适当地具体和概括,因为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的,不能过多过细。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等实际情况。因此我设计的本节目标有: 1、通过阅书读图,明确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概况; 2、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认识、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通过学习阅读、分析相关资料,能概括出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从而提升环保意识; 4、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理解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 港澳经济等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的设定

重点:(设两个)“一国两制”和地理位置 因为教材的第一个框题由原来的“人多地狭”改成了“特别行政区”框题就是重点,而这个特别之处就是“一国两制”,因此就设为第一个重点。地理位置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而且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中自然要素之间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两个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因此我没有把课程标准上其它要求如人口、面积等设为重点,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取在“点”上,重点重点在于“点”而非“面”。取多了就是“面”,重点就不存在了,再说重点多了,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都突出。 在设定重点的同时,就会自然地考虑到教学中的详略的问题----(也可以展开)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原标准的要求“祖国对港澳的促进作用”删除了。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好理解,“相互促进作用”教材上只有抽象的叙述-----(也可以列举出来),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那么具有说服力的具体的事例和数据,需要教师收集。(你收集的可以列举出来) 难点最好是一个,多了不容易突破。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有几种设想) 图片导入:出示图片---香港和澳门区旗,引出两个特别行政区。 问题导入: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哪里? 设疑导入或叫悬念导入:港澳是我国的行政区而我们去港澳旅游为什么还需要通行证?从而引出港澳是特别行政区------ 前两个导入常见常做,所以我选择第三个,新的方法更有研究探讨价值,我抛出来供大家来评说,这个导入既导出了课题也导出了了教材的第一个框题,所以第一个框题就直接切入。 框题一【特别行政区】(分为三步来完成) 由于导入已导出,直接切入框题,不用过度。

初中八年级地理: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it 4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view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3、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4、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学重点】 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2、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4、丰富多彩的文化。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说教材 说课人刘新孔 一、说课程目标 八年级下册地理 ,讲述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就是本册教科书的主体。对于这一部 分内容,《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开创性的变革。与以往同类地理教学大纲的省区 罗列或地区分列方式不同,《地理课程标准》只就是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与学习 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个别特殊的除外)。这就为教科书的编写留有较大的空间。在编写本册教科 书时,有以下考虑。 第一,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课时的限制,本册教科书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区域地理,而就是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某些区域作为案例讲述。因此,教科书的重点不就是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而就是教会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与认识区域地理特点的方法。 第二,所选区域,除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4个区域(北京、港、澳、台湾)以外,以典型、有特色为原则,又选择了其她5个区域,这样本册教材共选择讲述9个区域,符合课程标准中“至少学习5个区域”的要求。 这9个地理区域分别就是: 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南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地区--------贵州省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从区域选择的情况瞧,首先就是适当照顾到覆盖面,上述区域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 北方、南方、西北、西南以及几个特殊地区;其次,就是突出区域的典型性。除标准规 定的必选区域外,上述几个区域都就是我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地区,在同类区域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再次,展示区域的多样性。既有特色多样的区域(包括行政区、地形区、旅游区、综合区等多种区域),也有尺度不同的区域(小到省区内部的二级行政区,大到地跨数省的流域区)。我们希望学生在通过这些案例学习后,能够形成对中国区域地理初步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二、说课程内容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就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 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等内容。希望起到两方面的作 用,一、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就是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所选区域按照省级 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 政区划,既就是行政区,又就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较多的省区案例(5个)。其次,一些各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我们选择了珠江三角洲与西双版纳作为 省内区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我国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我们选择了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三部分就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由于就是中国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再从世界着眼,分析当今世界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三、课程结构 (一)、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 章节内容课程标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南北方的自然差异 南北方生产与生活的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 高寒的青藏地区 以牧业为主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 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 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例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传统与城市职能。 2.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 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年级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图中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上 C.青藏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会于兰州 D.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 2.张涛在乘火车旅途中,突然听到列车员报站说:“列车前方到达郑州车站。”在郑州交会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A)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xx·广东]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4.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B)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B)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xx·绵阳]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据此完成6~7题。 6.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D) A.运价低 B.机动灵活 C.成本低 D.运速快 7.“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A) 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 C.开放的政策 D.悠久的历史 [xx·天津中考改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8~9题。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D)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1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B)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二、综合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2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知识点 归 纳 2020年2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内陆沙漠、戈壁广布。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人类活动差异显著。例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

【名师点睛】理解地理区域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学习并掌握各区域地理差异尤其是相邻地理区域差异的前提。 【规律链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 1月份0℃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和旱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北京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北京之所以成为我国首都的地理、历史原因。 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了解北京古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和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 2.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自豪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教学流程

教哪些方面体现了北京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 (学生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并简单介绍) 承转:除了大家提到,北京的旧城布局也能体现 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 活动:读图“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 思考: ①北京的古城建设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②自辽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 的? ③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读图“图6.5北京旧城”和阅读材料“北 京旧城的城市布局”。 思考: ① 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读图和思 考的热情,从而明确北京城市发展 的内在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 它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正是因为它 是都城,才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 化。 读图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明确城市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和地图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20131223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2.下列不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的是() A.东北林区 B.东南林区 C.西北林区 D.西南林区 3.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 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 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 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4.可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荒地 B.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C.多种植粮食作物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6.沪宁杭地区“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工业城市是() A.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 B.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 C.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 D.武汉、九江、上海、南京、杭州 7.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 A.北京郑州株洲 B.北京天津徐州 C.北京郑州南昌 D.北京株洲郑州 9.下列铁路中,属于东西方向的是()

A.京沪线、沪杭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兰新线 D.陇海线、兰新线 10.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1.下列哪种运输方式多用于运送石油和天然气()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2、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13、我国细毛羊主要生长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西藏牧区 14、在徐州交汇的铁路干线为() A.陇海、京广 B.陇海、京九 C.陇海、京沪 D.京沪、沪昆 15、既是我国最大的海港,又是我国最大的河港是 ( ) A.天津港B.上海港C.大连港D.黄埔港 1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重工业的一组是 ( ) A.纺织、食品B.自行车、钟表C.采矿、冶金D.家用电器、服装 17、既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生产基地,又是主要牧区的是 ( ) A.黑龙江B.吉林C.内蒙古D.青海 18、下列运输对象与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是 ( ) A.从北京到旧金山旅游—海洋运输 B.一万吨石油从胜利油田运到南京—管道运输 C.500吨钢材从鞍山运到湖北十堰市—公路运输 D.1吨鱼从上海郊县运到上海市区—航空运输 19、下列铁路干线中,属于南北干线的是 ( ) A.京沪线B.陇海—兰新线 C.京包—包兰线D.沪昆线 20、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位于:( ) A.江西省B.湖北省C.湖南省D安徽省 2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2、要将50吨哈密瓜从乌鲁木齐运到广州,考虑运费因素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3.小明从广州经北京到哈尔滨,走最近的线路,依次经过() A.京广线—京哈线B.京九线—京哈线 C.京沪线—哈大线D.京广线—哈大浅 24.京广铁路没有经过的城市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2、连接我国北京和上海的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陇海线 C沪杭线 D京广线 13、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4、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的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5、运输距离短、容易腐烂变质的货物多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6、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大 C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小 D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大 17、既有小麦产区,又有棉花产区的是( ) A宁夏平原 B黄淮平原 C三江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8、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9、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 50mm年等降水量线 20、导致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2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干旱、半干旱的平原 B南方湿润和半湿润的沿海、沿江湿地。 C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 D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谷地。 22、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23、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4、我国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这是因为( ) A土地类型多样 B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大 C人均资源量少 D林地和耕地比重小 25、我国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粟 26、我国东部季风区中,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 27、我国可以种三季稻的地方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 C海南岛东部平原 D渭河平原 28、对农业生产影响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第五章认识大洲 1. 【亚洲的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的洲(44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3);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峰);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415米); 极端年降水最多:印度的乞拉朋齐; 人口最多的洲(近3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海岸线最长的洲; 大河最多的洲; 跨纬度最大的洲(92o); 2. 亚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 3.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特点,亚洲通常分为哪六个地区?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 亚洲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答: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特点: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平均海拔:950米。根据亚洲地形“屋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5. 亚洲河流:大河最多,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有50多条,亚洲被叫做“巨河之洲”。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第一长河:长江;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 亚洲有名的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均注入咸海)、塔里木河; 亚洲内流区占亚洲总面积的 40%。 6. 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类型有11 种,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7.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群岛。亚洲人烟稀少地区: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主要为白种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道教均发源于亚洲)。 亚洲的三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印度河谷地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参考)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参考)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参考),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和青藏地区”等内容。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 起到两方面的作用: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2、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是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所选区域按照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政区划,既是行政区,又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材选择了较多的省区案例(5个)。其次,一些各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教材选择了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作为省内区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我国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教材选择了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三部分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由于是中国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再从世界着眼,分析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二)教材图文并茂,培养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对地理问题的叙述,文字简明扼要形象有趣,同时借助多姿多彩直观生动的插图,针对性强,十分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思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4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word教案 (1)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课题 (情境创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 家明确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 有着丰富的土地、森林、水、矿 产……所有这些为我们的生存与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我国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节课我们一 起 回顾我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 发展及各地文化的差异。 (多媒体)展示复习范围 准备教材和学案,在老师的引导 下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复习范围:八上第四章:中 国的经济与文化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引入新 课,让学 生初步 明确复 习范围, 为下面 的具体 复习作 铺垫。 展示 目标 (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 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必要性。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标。明确复 习方向。知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了解农

梳理一.中国的农业 1.概念: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 渔业等部门。 3.分布: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 畜牧区。 (1)种植业的分布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 东部季风区北方 东北平原旱地 春小麦、玉米、甜菜 等 华北平原旱地 冬小麦、玉米、棉花、 花生等 大致以秦岭-淮河线(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南方 长江中下 游平原水田水稻、油菜、棉花等 四川盆地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西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平原、绿 洲和河谷地区 小麦、棉花等 (2)畜牧业的分布 牧区优良畜种 牧区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等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牦牛等 西藏牧区牦牛等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农耕区畜牧业位于东部季风区,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 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业的概 念和分 类。 记住我 国南北 方耕地 类型和 主要农 作物。 知道东 西畜牧 业的差 异和四 大牧区 的优良 畜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