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力学作业2015年3答案解析

农田水力学作业2015年3答案解析
农田水力学作业2015年3答案解析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姓名:杨建东 年级:2008级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20081447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7 2土壤:沙壤土 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 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 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并且为实验果园,可申请政府项目资金为保障。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 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 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地形:面平坦,最大供水量为60m/h,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行距6m,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 气象: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风向多变。 土壤:壤土,冻土层深0.6m

农田水利学复习题目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四、计算题(20分) 某灌区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E=380m3/亩,设计降雨量P=150㎜,降雨有效利用系数σ=0.8,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K=30m3/亩,生育初期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取0.3m,生育后取0.8m。土壤孔隙率n=48%(占土体),田间持水率θ田=7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在冬小麦播种前进行灌溉,灌溉后使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范围内的含水率皆达到田间持水率,收割时可使土壤含水率降至田间持水率的80%。用水量平衡方程在式估算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SPAC系统: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2.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水量,又称腾发量。 3.作物灌溉制度: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田间持水量(率):当悬着毛管水达到毛细管最大持水能力时,悬着毛管水的平均含水量(率)。 5.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种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者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简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各指什么?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株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田中由于降水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2.简述作物实际需水量的计算过程。 (1)参照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2)实际需水量的计算 3.简述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灌水定额是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4.如何计算管道式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就是涉及管线上同时工作的喷头流量之和,再考虑一定数量的损失水量;喷灌系统的设计扬程是在设计管线中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的基础上,考虑沿线设计管线的全部水头损失、水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支管入口与水源水位的地形高差得到的。 5.喷灌的主要灌水质量指标有哪几个,如何定义?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水量 喷灌均匀度: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水滴打击强度:单位喷洒面积内水滴对作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一般采用水滴直径的 大小来衡量。 6.渠道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不冲不淤流速验算?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农田水利学习题(一) 【习题一】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习题二】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 表1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 表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习题三】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 (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见表3 表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模比系数 要求: 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以备在用图解法制定灌溉制度时绘制需水量累积曲线之用。 【习题四】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 基本资料 (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 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习题五】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图解法 基本资料

农田水利学课外作业

《农田水利学》习题 绪论 问答题 1、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扩其特点。 2、简述我国古代四大灌溉工程,其中哪两个灌溉工程至今在发挥作用? 3、我国农田水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4、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需不模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六.docx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题分1010303020 阅卷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渠道设计流量: 2、灌溉水利用系数: 3、最小流量: 4、田间净流量:: 5、不冲流速: 二.单向选择题(共10 分) 1.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 () A、地下水埋藏深度。 B、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渍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 最小埋深。 C、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 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D、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大埋深。 2.对于控制一定地下水位要求的农田排水系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同一排水沟深度的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愈大,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 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B 、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 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大,需要的深度也 愈大。 C、在允许的时间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 H 一定时,排水沟的间距愈小,需要的深度也愈大。 D、在同一排水沟间距的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愈小,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在一定时间内地 下水位的下降值愈大,在规定时间内地下水位的下降值也愈大。

3.设计排涝标准时,需选择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一般选择标准是? () A 、 1-5 年。B、 5-10 年。 C、 10-15 年。 D、 15-20 年。 4.对渍害最不敏感的作物是? () A 、小麦;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特别适宜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农田排水方式是? () A 、明沟排水; B 、竖井排水; C、暗管排水; D 、暗沟排水。 6.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用来校核排水沟的最小流速的设计流量是? () A 、排涝设计流量;B、排渍设计流量; C、日常排水设计流量; D、排涝模数。 7.农田长期渍水不会造成下列后果? A 、土壤的透气性很差。B、土层都处于强烈的氧化状态。 C、利于硫化氢等硫化物的形成,对作物根系产生永久性伤害。 D 、有机质矿化程度低,分解释放的有效养分少,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8.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水利技术不包括? () A 、明沟排水 B 、井灌井排 C、灌水冲洗 D 、放淤改良 9.什么叫计划用水?() A、灌溉水量的分配方法。 B、就是按作物的需水要求与灌溉水源的供水情况,结合渠系工程状况,有计划地蓄水、引水、配 水与灌水。 C、是指灌溉水在灌区各级渠系调配、管理的方式。 D、是指灌溉水通过各级渠道流入田间的方法。 10.灌区用水计划一般来说有哪四种主要类型?() A、水源引水计划、渠系配水计划与田间的用水计划等。 B、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均衡受益。 C、年度轮廓用水计划、某灌季全渠系用水计划、干支渠段用水计划及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 D、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统一调度、联合运用。

农田水力学作业答案

农田水利学作业 1、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需水量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1。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1-2。 表1-1 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表1-2 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1

解:(1)各月日蒸发量 4月日蒸发量ET04=182.6/30=6.09 mm/d 5月日蒸发量ET04=145.7/31=4.7 mm/d 6月日蒸发量ET04=178.5/30=5.95 mm/d 7月日蒸发量ET04=198.8/31=6.41 mm/d (2)由ET=αET0,计算各生育阶段的蒸发量如下表: 2

2、设计春小麦灌溉制度 西北内陆某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平均年降雨量117mm,其中3~7月降雨量65.2mm,每次降雨量多属微雨(5mm)或小雨(10mm)且历时短;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且矿化度大,麦田需水全靠灌溉。土壤为轻、中壤土,土壤容重为1.48t/m3,田间持水量为28%(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计)。春小麦地在年前进行秋冬灌溉,开春解冻后进行抢墒播种。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田间需水量、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增深土层平均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如表2-1所列。据农民的生产经验,春小麦亩产达300~350kg时,生育期内需灌水5~6次,灌水定额为50~60m3/亩。抢墒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为75%(占田间持水量百分数计)。 表2-1 春小麦灌溉制度设计资料表 解: (1)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3m,因而可忽略地下水补给量K。 3

农田水利学作业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1. 【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某平原农田,1m 深内土质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9.5%(体积),土壤容重1.4 t/m3,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7m 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为0.8m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要求:(1)分别用m3/亩,m3/hm2和mm 三种单位表示结果;(2)将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 2. 【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某土壤经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度i 1=6mm/min ,a=0.4。求:运用土壤入渗经验公式计算30min 内的入渗量,平均入渗速度,及第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解:把i 1=6,i f =0.4,t=1代入 i=S 2t ?1 2+i f 解得 S=11.2 把 S=11.2,t=30, ,i f =0.4代入I=S t 12+i f t 得I=11.2x 3012 +0.4x30=73.34mm. 平均入渗速度v=73.34/30=2.44mm/min. 30min 末的瞬时入渗速度i 30=S 2t ?1 2+i f =11.2 2x 30?1 2+0.4=1.42mm/min. 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1. 用“以水面蒸发为参考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的耗水量。基本资料:(1)某地根

解:各阶段蒸发耗水总量 返青期:0.784x(182.630 x5+ 145.731 x3)=34.91mm 分蘖期:1.06x 145.7 31x25=124.55mm 拔节孕穗期:1.341x(145.731x3+ 178.530 x15)=138.59mm 抽穗开花期:1.178x(178.530 x15)=105.14mm 乳熟期:1.06x 198.831 x10=67.98mm 黄熟期:1.133x 198.831 x9=65.39mm 各阶段渗流总量 返青期:1.5x8=12mm 分蘖期:1.2x25=30mm 拔节孕穗期:1.0x18=18mm 抽穗开花期:1.0x15=15mm 乳熟期:0.8x10=8mm

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 灌水率: 2. 排涝模数: 3. 平均排除法: 4. (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 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 10 分) 1. 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 )与 ( )表示? A 、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 、水文年型、降水量。 C 、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 、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 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 ) 3. 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 A 、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 、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 、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 、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 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 ) A 、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 、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 、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 、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 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 ) A 、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A 、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 、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 式。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 、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 A 、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D、采用钠盐、硅有机树脂及粗石蜡等化学处理方法。 8.蓄水工程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 A 、引水渠沟或管道、入水口、拦污栅、沉沙槽、蓄水设施以及放水装置等。 B、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水窑窖等。 C、引水渠、蓄水窑洞与放水暗管与放水暗渠。 D 、沉沙池、进水管、水窖等。 9.什么叫续灌方式?() A 、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D 、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10.什么叫集水效率?() A 、降水特征(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集水面质地、坡度、前期含水量与集水面尺寸。 B、集水面的处理材料、集水面积、集流路径和汇流时间。 C、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D、某时段内或某次降雨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四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喷灌系统设计 姓名:黄伟民 年级:2012级 系别:水利工程系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号:1007024110

一、基本资料: 1、地形:该果园地面平坦 2、土壤: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20%,土的容重为1.55g/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85%,65%。 3、作物:果园面积750亩,种植果树为芒果,株距3.3m,行距3.4m,灌水周期10天。 4、水源: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180m3/h,动水位距地面18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开机时间不超过14h。 5、气象:该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 6、生产条件:劳动力缺乏。 7、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良好,经济效益高,包括管区的行政规划、交通情况、城镇建设规模等。 二、系统选择与总体布置 1、系统选择的原则: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 (1)水源类型及位置 (2)地形地貌,地形地块,土壤质地 (3)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 (4)灌溉对象 (5)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管理着素质(6)动力条件

2、考虑到水果经济价值高,灌水频繁,因此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喷灌系统以果园南部机井为水源,泵站布置在中间位置。采用全圆喷洒方式。 三、喷头选型与布置 1、灌溉对象为果园,经济价值高且灌水频繁,果园面积大,参照《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表4-1 喷头按工作压力与射程分类表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保证供水质量,降低成本,且喷头的流量与射程相适应,选用中压喷头作为该喷灌系统的喷头。 =KR=0.8*28=21.6m 初估R=27m,k取0.8,则R 设 2、ZY系列喷头及其性能参数表

(完整版)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灌水率: 2.排涝模数: 3.平均排除法: 4.(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10分) 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益达到某一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一般以( )与( )表示? A、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 B、水文年型、降水量。 C、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抗旱天数。 D、水源来水量、灌区需水量。 2.什么叫田间渠系的灌排相邻布置?() A、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道的规划布置。 B、田间各级渠道规划布置的形式。 C、田间灌排渠系并行相邻的布置形式。 D、田间灌排渠系交错的布置形式。 3.渠道的输水损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A、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等四级渠道的水量损失。 B、渠床土质、地下水埋深、渠道的工作制度及输水时间。 C、自由渗流、顶托渗流、渠床土质、与渠道的工作制度等。 D、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与渠道退水等。 4.什么叫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A、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B、某一级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C、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与末级渠道的供水量之比。 D、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的水量之比。 5.在渠道规划设计中,渠道最小流量有何作用?() A、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B、用以校核渠道不淤条件。

C、用以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 D、用以校核对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不淤条件。 6.什么叫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 A、导引、收集雨水径流,并把它蓄存起来加以有效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B、田面、坡面、路面及屋面庭院等各类集水工程。 C、各类形式的水窖、水窑窖等蓄水工程。 D、各类最为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7.集流面的处理主要包括哪三类方法?() A、采用混凝土、水泥土、三七灰土进行表面处理。 B、采用塑料薄膜、或塑膜复沥青、复草泥。 C、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 D、采用钠盐、硅有机树脂及粗石蜡等化学处理方法。 8.蓄水工程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 A、引水渠沟或管道、入水口、拦污栅、沉沙槽、蓄水设施以及放水装置等。 B、涝池、旱井、田间蓄水池、水窖、水窑窖等。 C、引水渠、蓄水窑洞与放水暗管与放水暗渠。 D、沉沙池、进水管、水窖等。 9. 什么叫续灌方式?() A、类似于自来水管道可随机用水的供水方式。 B、输配水管道进行输水、配水和灌水的方式。 C、是指上一级管道按预先划分好的轮灌组分组向下一级管道配水的方式。 D、是指上一级管道向所有的下一级管道同时配水的方式。 10.什么叫集水效率?() A、降水特征(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集水面质地、坡度、前期含水量与集水面尺寸。 B、集水面的处理材料、集水面积、集流路径和汇流时间。 C、随降水强度的增大而提高。 D、某时段内或某次降雨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雨量的比值。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四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

农业水利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G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题目 西北某地山麓洪积——冲积扇处G 农场灌溉渠系的规划设计。 2基本资料分析 G 农场的基本资料如下: 2.1地理位置 G 农场位于我国西北某地,有可垦荒地和耕地约5万亩。场区范围东起G 河引水渠,西至叉路口(Z 公路与W 公路的交叉处),南依高山,北抵Z 公路北边的北场界。G 农场地形图见附录Ⅴ。 2.2地形地貌 农场处于G 河及附近冲沟形成的洪积——冲积扇上,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坡度较陡。在扇形地带上部,起伏较大,冲沟较多,土层薄而不均,多有卵砾石外露,故不宜作为耕作农田;在扇形地带中、下部,基本平坦,冲沟较少,土层较深厚,部分已开垦为农田。 2.3气象条件 年平均降水量161.2mm ,其中作物生育期(4~9月)降水量106.4mm ,年平均蒸发量1733mm 。 年平均气温7.3C ,极端最高气温39.9C ,最低-30.1C 。 4~10月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11.8m\s ,常风向NW,其次为E 。 初霜期在9月上旬,晚霜期在4月上旬。结冻期在11月上旬,解冻期在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91cm 。 2.4土壤和水文地质 土壤属灰棕色荒漠土,质地为轻壤。在扇形地带上、中部,潜水埋深大于10cm,含水层为沙砾石,地下径流通畅,水质良好。在扇缘地带(Z 公路以北)潜水埋深3~5cm ,含水层颗粒较细,地下径流弱,矿化度较高。 G 河(在图外)是G 农场与T 乡的共有水源。发源于山区,主要由融雪、降水补给。河长约35Km ,砂卵石河床,沿程水量渗透较多,故流出山口后主要河槽逐渐消失,变为散射状冲沟。该河丰水期(6~8月份)洪峰流量20~60m 3\s;枯水期(11~3月份)仅有0.2~0.3/s m 3。 2.5水源和场外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农田水分与土壤水运动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吸湿水 2、薄膜水 3、吸湿系数 4、凋萎系数 5、田间持水率 (二)选择题 1、土壤水分中与作物关系最密切的是() A.膜状水 B.毛管水 C.重力水 D.吸湿水 2、作物因缺水而产生凋萎,当作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称()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最大分子持水率 D.凋萎系数 3、吸湿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吸湿系数 B.田间持水率 C.毛管持水率 D.凋萎系数 4、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之为() A.最大分子持水率 B.毛管持水量 C.田间持水率 D.饱和含水率 5、土壤吸力小于( )的那部分称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有效水。 A.1.5MPa B.2MPa C.2.5MPa D.3MPa 6、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 A.洪灾 B.涝灾 C.渍灾 D.洪涝灾害 (三)问答题 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 5、何谓凋萎系数和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6、何谓SPAC?

第二章灌溉用水量与灌水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作物需水量 2、作物系数 3、灌溉制度 4、灌水定额 5、灌溉定额 6、灌水率(灌水模数) (二)选择题 1、影响作物田间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土壤 B.气象 C.作物 D.农技措施 2、作物需水量指()。 A.叶面蒸腾量 B. 叶面蒸腾量+深层渗漏量 C.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 D.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深层渗漏量 3、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一般适用于()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 棉花 4、灌区的灌水率是指灌区()过程线。 A.单位面积用水量 B.单位面积灌水定额 C.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水流量 D.净灌水流量 5、()宜采用畦灌。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三)问答题 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何谓需水模系数?有何作用? 5、什么是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有内容有哪些? 5、制定灌溉制度有哪些方法?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 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 教学班号:一班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学号: 姓名: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 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 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 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 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

水周期可取5~7天。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 果园平面图 要求: (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 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 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与确定系统轮灌工 作制度;

扬州大学农科农田水利学计算题过程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计算题 1、某小型灌区作物单一为葡萄,某次灌水有600亩需灌水,灌水定额为25m 3/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试计算该次灌水的净灌溉用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 解:W 毛=MA/η水=25*600/0.75=20000(m3) W 净=MA=25*600=15000(m3) 2、某灌区A =0.2万亩,A 蔬菜=0.16万亩,A 花卉=0.04万亩,m 蔬菜=20m 3/亩,m 花卉=15m 3/亩。求综合净灌水定额m 综及净灌溉用水量。 解:m 综=α1m 1+α2m 2=0.8*20+0.2*15=16+3=19(m3/亩) W=m 综*A=19*2000=38000(m3) 3、某小型提水灌区,作物均为果树,面积1000亩,用水高峰期最大灌水定额为25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灌水延续4天,每天灌水20小时。试计算水泵设计流量。 解:Q 设= =25*1000/(3600*20*4*0.75)=0.12(m3/s ) 4、已知苏南某圩区,F=3.8Km2,其中旱地占20%,水田占80%。水田日耗水e=5mm/d ,水田滞蓄30mm ,旱地径流系数为0.6 。排涝标准采用1日暴雨200mm ,2天排除,水泵每天工作时间22小时。试求泵站设计排涝流量Q 和综合设计排涝模数q 。 解:R 水田=P-h 田蓄-eT=200-30-5*2=160(mm ) 水ηTt A m t T W Q k j j ij i i i 360036001∑==??=

R旱田=αP=0.6*200=120(mm) ∴Q=(R水田F水田+R旱田F旱田)/3.6Tt =(160*3.8*0.8+120*3.8*0.2)/3.6*2*22 =3.65(m3/s) ∴q =Q/F=3.65/3.8=0.96(m3/km2) 5、冬小麦播前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土壤平均孔隙率42.5%(占土壤体积百分比),土壤田间持水率为70%(孔隙百分比)。播前土壤含水率为45.0%(孔隙百分比)。计算冬小麦的播前灌水定额。解:M=667Hn(θmax-θ0)=667*0.6*0.425*(0.7-0.45) =42.5(m3/亩) 6、已知某渠系如图1-4-3所示,干、支渠采用续灌,设计灌水率q=0.78m3/(s·万亩),一支灌溉面积为2万亩,二支灌溉面积为2.4万亩,三支灌溉面积2.5万亩,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2,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0.9。 【要求】 (1)计算各支渠设计流量; (2)计算干渠设计流量和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解:(1)Q1=qA1/η支水=0.78*2/0.82=1.90(m3/s) Q2=qA2/η支水=0.78*2.4/0.82=2.28(m3/s) Q3=qA3/η支水=0.78*2.5/0.82=2.38(m3/s) (2)η水=η支水*η干=0.82*0.9=0.74 7、1)下图渠系干、支渠续灌

农田水利学问答题精华版

1、简述农田水利学得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2) 改变与调节地区水情 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得水利措施一般有:(1)灌溉措施:补充水分不足(2)排水措施:控水,排盐 ;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需要研究得内容:(1)农田水盐运动规律(2)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3)灌排系统布置(4)灌排系统管理 2)地区水情:地区水资源得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动态。调节地区水情得工程措施:蓄水保水措施与地区间调水、排水措施.改变与调节地区水情需要研究得内容:(1)制定水土资源规划 (2)水资源合理配置(3)洪涝规律 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与土壤水分运动 5、何谓吸湿系数、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率两者各有什么用途? 一般常将田间持水量作为重力水与毛管水以及有效水分与过剩水分得分界线。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量就是农田作物根系层土壤得含水量下限与上限。据此决定灌水时间与定额。 7、何谓作物田间需水量与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之与,又称为腾发量 田间耗水量:作物整个生育期中,农田消耗得总水量。 稻田:作物需水量+田间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旱地: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9、什么就是作物需水临界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有何意义? 需水临界期:在作物全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影响产量最大得时期。 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得意义:(1)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使用水不至过分集中; (2)在干旱情况下,优先灌溉正处需水临界期得作物. 10、计算作物田间需水量常用方法有哪些?个适合于什么情况?各自如何计算某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详见课件第二章P9—21) 一类就是根据田间试验直接测定得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得田间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器测法、田测法、坑测法等)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经验关系,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得方法; 在我国采用较多得有蒸发皿法、产量法与多因素法. 另一类就是先计算参照作物得蒸发蒸腾量或潜在蒸发蒸腾量,再根据不同作物得实际情况及土壤实际含水率状况计算实际作物得需水量得半经验方法。 方法简易,根据实验资料,得出经验公式 11、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作物田间需水量? 应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就是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推荐得一种计算方法。 彭曼公式需要得气象资料: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此外还需要:纬度、高程等 参照作物需水量(参照作物腾发量):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被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得开阔矮草地得腾发量。 12、什么就是作物灌溉制度?灌溉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制定灌溉制度有何意义? 定义:通过灌溉向田间补充水量得方案。 内容: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 意义:(1)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依据;(2)为灌区用水管理提供依据 13、试写出水田水量平衡方程,并说明各符号得含义。 21h d S ET m P h =---++ 腾发量ET 、渗漏量S 、排水量d ; 水量补给:降雨量P 、灌溉量m 设:h 1--时段初水层深; h2——时段末水层深 15、写出旱田计划湿润层水量平衡方程,并说明各符号得含义。 120W W ET m K W S P T -=-+++-

农田水利学 复习参考答案

第2章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一、名词解释 1.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一般是指灌溉工程所提供的水量能够抗御干旱的天数,反映了灌溉工程的抗旱能力。 2.无坝取水 灌区附近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可选择适宜的位置作为取水口修建进水闸引水自流灌溉的地表引水灌溉方式称为无坝取水。 二、简答 1.灌溉水源主要有哪些类型?灌溉对水源有何要求? 灌溉水源一般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大的类型。又可细分为河川径流、当地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城市污水等。灌溉对水源的要求包括水位、水量及水质要求。 2.简述地面灌溉取水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主要有无坝引水、有坝引水、蓄水取水、提水取水四种。其中无坝引水适用于河流枯水期的水位和流量均能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有坝引水适用于河道的流量能满足灌溉要求,但水位略低于渠首的引水要求;或洪水季节流量、水位均能满足要求,但洪、枯季节变化较大,即枯水期水位或流量不满足要求。蓄水取水适用于当河流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灌区的灌溉用水过程时,可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调节河流的水位和流量,以解决来用水之间的矛盾。提水取水适用于河道水量丰富,但灌区位置较高,且修建其它取水工程困难或不经济,可在灌区附近的河流岸边修建抽水站。

三、计算题 1.某无坝引水灌溉工程,计划灌溉面积0.3万hm2,设计代 表年(p=80%)河流的来水过程及灌溉用水过程见下表。其 中无坝引水最大引水系数0.3。试计算: 1)列表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设计灌溉面积。 2)确定干渠渠首设计引水流量及最小引水流量。 3)若不能保证灌溉0.3万hm2的面积,应采取哪些措施。 某灌区设计代表年(P=80%)的河流来水过程及用水过程表 月份 5 6 7 8 9 旬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河道流量 15.0 13.7 12.1 13 13.6 14.2 18.5 11.0 9.0 21.0 19.0 14.0 13.0 (m3/s) 灌区用水量 1500 1335 870 810 1110 1050 1170 1185 870 675 810 645 135 (m3/hm2) 列表计算: 根据题目,已知设计代表年的河流来水过程及用水过程,因此不必再按灌溉面积、灌溉定额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灌区的用水量,且不必再选择代表年(已确定代表年的来、用水过程,且P=80%)。直接将此两项按列列于表格中。由于河道流量并非能完全用于灌溉引水,且题目要求采用的引水方式为无坝引水(不考虑蓄水及水位条件,即认定没有调蓄能力,且水位均能满足自流灌溉的引水要求),因此,采用无坝引水最大引水系数计算不同时段河流的最大可引水量,列于第(3)栏。根据最大可引用水量,及灌区的用水量,可计算各时段最大可保证灌溉的灌溉面积,列于第(4)栏。从第(4)栏可以看出,不同时段由于河流来水及灌区用水量的不同,可保证的灌溉面积也有所差异,其中最小的保证灌溉面积为7月下旬,为2406.1hm2,因此,为了保证全时段灌区都能正常完成灌溉,可确定设计灌溉面积为2400hm2。确定了设计灌溉面积以后,再根据单位面积不同时段的灌溉用水量,得出不同时段所需引水流量,列于第(5)栏,取最大引水流量为设计引水流量,为4.17m3/s,最小引水流量为0.38m3/s。显然,根据前述计算并不能保证灌溉0.3万hm2的灌溉面积,若需要灌溉0.3万hm2的灌溉面积所需的引水量列于第(6)栏,并于最大可引用水量(第2栏)对比,列于第(7)栏,可知,在5月中、下旬,7月下旬及8月上旬河流来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因此,针对流量的不足,四种地表取水方式中,只有蓄水引水才能起到调蓄水量的作用,可采用的措施是将无坝引水改为蓄水引水,或者调整灌区种植结构,减少用水量高的作物种植面积,从而减少灌区用水量。

农田水利学题库

一大题: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 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的制度。 2、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水利用系数: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水的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它是评价渠系工作状况、灌水技术水平和灌区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 3、重现期:所谓重现期就是指平均多少年重复出现一次,或多少年一遇的意思。 4、渗灌:灌溉水在地表以下,通过渗灌管管壁上微孔渗出,进入土壤湿润作物根系层的地下灌水方法。 5、排涝模数:单位面积上的排涝流量。 6、作物需水量:把作物生育期内的作物蒸发蒸腾量之和称之为作物需水量。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叫做地下水临界深度。 水力最佳断面:在渠道比降i和渠床糙率n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计流量所需要的最小过水断面称为水力最佳断面。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和固定沟道之间的调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二大题:判断题(共20题,每空1.0分,共20分) 1、对于旱作物,湿润年份及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小;干旱年份及北方地区的灌水次数多, 灌溉定额大。(T) 2、机组式喷灌系统应该选在丘陵地区。 3、畦灌是灌溉水沿畦田长边方向成薄水层流动,在流动中主要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T) 4、沟灌适用于窄行距的中耕作物。(F) 5、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是指灌水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水量的比值。(F) 6、多风地区发展喷灌较好。 7、单位换算:1m3/亩=1.5mm。(T) 8、选择喷灌系统时应不必考虑作物种类、耕作方式因素。(F) 9、影响作物灌溉制度的因素有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条件,农业技术措施。 田间水利用系数小于渠系水利用系数小于灌溉水利用系数。 10、灌溉渠系由灌溉渠道和排水沟组成。(F) 11、最小流量可校核对下一级渠道水位控制条件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等。(T)

农田水利学实验报告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章坤吴文波陈坤菲迪 小组编号: 2015.4.22

一、数据处理 菲利普公式拟合,用x替换t1/2,添加二次多项式函数趋势线,如下: 则可得菲利普公式I t=2.33t1/2+0.044t。渗吸系数S=2.33,稳定入渗速度i f=0.044。 考斯加可夫公式拟合如下: 可得考斯加可夫公式:i=0.877t-0.89。i1=0.877,a=0.89。

二、误差分析 我们组共测了33组数据,其中有15组数据为无效数据,入渗强度为零。马氏瓶恒定出流。前期读数间隔时间为5秒,可能无法观测出数据变化。下部进气孔的水泡也会影响液面,造成轻微的浮动,造成读数误差。 土筒装土时需要用木棒压实,难免会导致土体不均匀,土本身也不是完全均匀,进而导致入渗速度受到影响。入渗路径的不断加 长,从水柱面到入渗锋面的水势梯度逐渐减小,所以入渗强度也在不断减小。湿润锋深度的读取是根据贴在土筒外壁上的方格纸细条,细条无法保证完全竖直的贴在上面,入渗过程中用笔标记难免有误差,读取的时候数方格数来确定湿润锋深度不仅麻烦,也会造成误差。另外,尽管在土样上面垫了一层滤纸,但仍无法保证完全的均匀下渗,所以湿润锋并非水平,读取时无法避免误差。 计数的同学喊读数的时候,读数的同学会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和读数时间,会导致数据和时间不是十分匹配。 三、实验感受与建议 我们组共计做了四次实验,前三次均告失败。第一次开启阀门后水并没有下渗,经老师提醒发现软管与玻璃管接口处会堵塞,用细铁丝疏通后,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第二次软管与玻璃管接口处竟然断了,仔细一看发现软管的接口是粘在玻璃管的孔口,稍微折腾下便脱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