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同步练习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工程崛起理由的是( )

A.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能满足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

B.转基因生物表达出的新型蛋白质是其他物种早已存在的

C.自然界现有蛋白质的功能与特点不一定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D.现有蛋白质的特点可能限制了其自身的大量合成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其崛起的主要缘由是:基因工程只能生产出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虽然能满足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能满足人类的某种特殊需要,所以需要对蛋白质进行改造。A项叙述与改造蛋白质的缘由无关,真正的缘由还是现有的蛋白质不一定能满足人类的需要。D项是对现有蛋白质不能满足人类某项需求的特点的描述。

答案:A

2.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 )

A.通过对基因进行诱变,产生新的蛋白质

B.通过基因重组,合成生物体本来没有的蛋白质

C.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改造或制造蛋白质

D.生产大量的蛋白质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和生物功能为基础,通过对基因修饰或合成新的基因,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答案:C

3.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则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 )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解析:基因工程合成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与相应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答案:C

4.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B.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C.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

D.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的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其中,基因工程是关键技术,是蛋白质工程的基础,因为对蛋白质结构的改造是通过改造基因而实现的,所以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改造蛋白质,改造后的蛋白质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

答案:B

5.蛋白质工程在实施中最大的难题是( )

A.生产的蛋白质无法应用

B.发展前景太窄

C.对于大多数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不清楚

D.无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解析:蛋白质发挥功能依赖于其高级结构,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十分复杂。目前科学家对大多数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了解还很不够,这是蛋白质工程在实施中的最大难题。

答案:C

6.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 )

A.改造基因结构B.改造蛋白质结构

C.改变肽链结构D.改变氨基酸结构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其实质就是改造基因结构。

答案:A

7.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B.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最终推测出脱氧核苷酸序列的过程

C.T4溶菌酶中引入二硫键提高了它的热稳定性是蛋白质工程的体现

D.蛋白质工程只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而不能制造新的蛋白质

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在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准备阶段,只有收集到大量的蛋白质结构的信息,才能从其中寻求到某一结构跟预期的蛋白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据其构建出某一段氨基酸序列,此氨基酸序列成为构建脱氧核苷酸序列(即基因)的依据,A、B项正确。T4溶菌酶是蛋白质,对其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C项正确。在蛋白质工程中,基因修饰后可以表达出改造的蛋白质,基因合成后可以制造出新的蛋白质。

答案:D

8.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很相似,只是其热稳定

性较差,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临床治疗食物消化不良,最佳方案是 ( )

A.替换此酶中的少数氨基酸,以改善其功能

B.将此酶与人蛋白酶进行拼接,形成新的蛋白酶

C.重新设计与创造一种蛋白酶

D.减少此酶在片剂中的含量

解析: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一级结构是指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蛋白质的功能是由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共同决定的,特别是空间结构与蛋白质的功能关系更密切。要想使蛋白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就要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此类问题一般是对蛋白质中的个别氨基酸进行替换。

答案:A

9.增加玉米细胞中赖氨酸含量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细胞

B.切除玉米细胞中天冬氨酸激酶基因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的个别碱基

C.更换天冬氨酸激酶基因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的个别碱基

D.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导入玉米细胞

解析: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低,原因是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受细胞内赖氨酸浓度的影响较大,当赖氨酸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抑制这两个酶的活性。通过更换控制合成这两种酶基因的个别碱基,可大大提高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的含量。

答案:C

10.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D.组织培养

解析:题目中的操作中涉及的基因显然不再是原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β-干扰素,而是经过改造的、具有人类所需优点的蛋白质,因而整个过程利用的生物技术应为蛋白质工程。

答案:B

11.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 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不同点连接的DNA 双链 模板不要模板 连接的对象2个DNA片段单 相同点作用实质形化学本质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 2.人工合成。 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知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精选2019-2020年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六

精选2019-2020年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后辅导练习三 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至今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因而,不需要考虑转基因食物的 安全性问题 B、由于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因而转基因生物势必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但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 和立法得以解决 D、由于设计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在不违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可用来解决不孕夫妇 的生育问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 D、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 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制作基因身份证;④转基因生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不同物种之间很难通过杂交培育新品种,可打破物种界限进行育种的方式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出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要包括( ) 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基因身份证④转基因生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 【答案】: 【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

高中生物选修三常见大题精编版

高中生物选修三常见大 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于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________________期的卵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______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到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 (4)已知患者又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子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Ⅱ(2)囊胚(3)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 (4)男孩红绿色盲,女孩不一定 已知SAR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省略步骤②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征,可用 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逆转录 (2)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3)复制合成S基因的mRNA(或转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章末综合测评-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人生长激素的基因时,需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解析】在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人生长激素的基因时,应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这样才能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A项正确;通过转基因技术让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可遗传的变异,B项错误;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 分子,其结构中没有尿嘧啶,C项错误;基因在转录时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RNA聚合酶,D 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解析】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选C。 【答案】 C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工具——载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粒为常见的载体,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标记基因不可或缺 C.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时,有特定的插入位点 D.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需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质粒。 【答案】 A 4.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完整版)高中生物选修3-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n A g e i f o 选修3易考知识点背诵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 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 (1)两种DNA 连接酶(E·coliDNA 连接酶和T 4-DNA 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 连接酶来源于T 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 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4DNA 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 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 分子。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3)其它载体: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 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用dna 合 成仪直接人工合成. 3.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 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 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 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姓名学号 壹.个.正确选项 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壹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壹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壹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和外源基因连接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且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壹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壹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便于和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能够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T4噬菌体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 ..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植物的克隆》教案

《植物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植物的克隆”选自高中生物选修三第二章“克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原生质体的制备、植物细胞工程以及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中部分内容与必修一中“细胞的全能性”部分内容重叠。该节内容可分为两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可学习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表达进行回顾和补充。第二课时可对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技术,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进行介绍并通过练习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7)班的学生,该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大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同时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克隆的认识比较表面。因此,教师会在上课初始对克隆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将对实现植物克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重点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合理补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克隆的定义及本质。 2.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4.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将细胞培养方式与植物体自然状态下的合子发育过程相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实践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介绍为主。 六、教学过程 (一)克隆的定义及条件(5min) 教师行为: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图1。教师提问,新生成的子代胡萝卜植株与亲代的胡萝卜植株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胡萝卜根细胞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经历了什么细胞分裂方式?以此来推出,胡萝卜植株并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仅仅通过单个细胞发育而来,这样的过程即为无性繁殖,即为克隆。 学生行为: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克隆的定义及本质。克隆的定义是:只要不通过两个分子、两个细胞或两个个体的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模板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个体,就是无性繁殖,即克隆。其本质为亲子代的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形状也同样保持不变。接着教师指出,克隆可分为三种水平上的克隆。通过分别对三种水平上的克隆的简单举例,加深学生对克隆的本质的理解。

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高中生物选修3人教综合练习十一

高中生物选修3人教版综合练习(十一) 一.选择题(30 X 2=60分)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 、“针线”和“运载体”分别是指 () A. 大肠杆菌病毒、质粒、 DNA 连接酶 B. 噬菌体、质粒、DNA 连接酶 C.限制酶、RNA 连接酶、质粒 D.限制酶、DNA 连接酶、质粒 2.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小 药巨 匚p 二—工 口 曰 寺厂 xtr _u-T A A ~r5工T 山 J —H 口 f 工宀 尺氏—/ 4卡十 匚口 —H 口 —i —" 药巨 亠t 匚f 二—i-^ H 口、六工 口 > A.4.基因治疗是指 A 、 B. C. D. ( )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运 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 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 .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6.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 旳曰 ( \ 器疋( 丿 A .叶绿体、高尔基体 C .叶绿体、线粒体 B ?线粒体、高尔基体 .线粒体、内质网 7.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个体,原因是 () 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 离体动物体细胞却没有发育成动物的成熟 A . B . C.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 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低于植物细胞 8.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 .种植一 F 2一选出不分离者一纯合子 B .种植一秋水仙素处理一纯合子 C ?种植一生长素处理一纯合子 D.种植一花药离体培养一单倍体幼苗一秋水仙素处理一纯合子 9.下列培育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组数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 .组织培养 B .植物体细胞杂交 C .杂交育种 ( ) D.转基因育种

课后知能检测-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课后知能检测10 一、选择题 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解析】在生态农业中,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因此投入少,污染少,同时产出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答案】 B 2.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 C 3.世博会伦敦馆又名“零碳馆”。它除了利用太阳能、风能之外,还将剩饭菜中的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另外,水源也是位于房顶的花盆接收并过滤的雨水,供生活用水。“零碳馆”的设计与哪种生态工程更相似(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工程 D.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零碳馆”强调零排放,因此应属于能源方面的生态工程。 【答案】 D

4.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解析】A项提高了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B项使残渣中的能量流向生物,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C项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其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且能量也不能循环再生,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田里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而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项这种农田生态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人的作用占主导。 【答案】 C 5.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解析】焚烧稻秆虽然可以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浪费了大量能量,从而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拔草、治虫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搁田时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盐,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但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答案】 D 6.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损耗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流程图.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流程图

选修三流程图 一、基因工程流程图 1、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流程: 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流程: 2、 。 2、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是:(1);(2);(3);(4) 。其中核心步骤是:。 3、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可以用技术使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外大量扩增。

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工具酶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5、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的方法是。一般选用受精卵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原因是。 6、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 7、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 (1)分子水平的检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片段做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录出mRNA或用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2)个体水平的检测:。

二、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1、 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基础,从本质上看 蛋白质工程是通过改造 , 从而达到改造 的目的。 三、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是: 。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 件: 。 3 、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技术: 。 4、愈伤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

5、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各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目的是。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操作过程中还必须保证。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哪些应用? (写出三种) 7、若要制作人工种子,应进行到哪一阶段?。若用紫杉细胞生产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应进行到哪一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人教版选修3)生物课本黑体字总结(学生必背点)

高中生物必修(人教版选修3)生物课本黑体字 总结(学生必背点)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必修1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以下说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高中生物选修三真题

1.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 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2)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其原因是 。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更。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消化处理。 (4)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5)已知癌基因X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或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2.图为某种质粒表到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 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 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该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三种。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其合成的产物是。 (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3.请回答下列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有关的问题:(1)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____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2)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____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____过程已完成。(3)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_____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______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____,经人工受精后可得到早期胚胎。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_______。(4)若要通过胚胎移植获

生物_人教版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_试卷及答案

镇巴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准确答案的代号填入卷后的答题卡内。共40题。1.5×40=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准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2.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反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3.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 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4.除下列哪一项外,转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实行筛选 D.是环状形态的DNA分子 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准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有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有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能够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相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 6.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C.是否有相对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7.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实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