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论证报告

建构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论证材料

青冈县芦河镇中心小学校

一、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

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 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共识性原则。意在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

校对课程的实施和完成负责,让全体师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努力达成课题研究的共识。

2.实践性原则。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查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提高形成理论,再用于指导实践。

3.科学性原则。我们研究的课题符合教育学的理论和教育学的规律,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我们选择的课题具有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强的针对性。

4.指导性原则。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先导,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地指导。

5.可行性原则。本课题研究贴近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者大都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有实现的可能性。

四、研究步骤

1、2012.03-2012.05为实验的准备阶段。选择对象,研究制度,制定实验方案。

2、2012.05-2014.8为实验阶段。全面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3、2014.9-2015.03为总结阶段。总结实验工作,撰写实验报告,上报实验成果。

五、研究方法

⑴访问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开始阶段,我们基于对课题的一些

理念、背景、方向不太明确时,我们利用先访问、调查,效果可能好些。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对课题研究有个初步地轮廓认识,是取得成功研讨的基础。

⑵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寻找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的途径、方法、措施,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边探索,边实践,边修正,边完善。强化“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引导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人,使教师将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讨,使课题研究少走弯路,少兜圈子,尽快地完成研究任务,才会更快地提升师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素养。

⑶个案研究法: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师建立个体档案材料,作跟踪研究,并对他进行分析。

⑷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⑸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我校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六、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 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的实验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减负高效的教学原则积极探所高效课堂的新路子。从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开展实验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在实验中根据我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新理念更新观念,加强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使校本培、研、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课题主持人孙玉国学校校长兼书记,具备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曾主持参与省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

2.有较好的教科研基础担任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具备很好的教学素质,精力充沛,有热情与干劲投入研究。其中5 位核心成员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并结题。课题组七名成员中有校级领导3 名,主任1名,教师3 名,,平均年龄37 岁,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充沛的研究经历,实验学校为完全小学,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购置研究资料、实验设备,保障课题研究正常进行、完成课题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锻造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热爱教科研,年富力强,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

4.围绕本课题开展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1)课题的选取,以国内外有关写字教学现状及学校写字教学的实际问题,研究内容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学校在这方面已作了一定的尝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2)课题组对该项研究已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课题研

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的实施,作了大量前期的资料收集、积累、整理工作,完成了相关的调研工作,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进行了相关的理性思考。

5.有较坚实的物质保障(1)领导重视: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并以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本课题由校长主持,、教导处、等各部门全力协调,使课题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

(3)为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决定每年从专项经费中支出3000-4000 元作为课题研究经费,用于调研、专家讲座、有关教师培训、添置必要的设施等。

(4)关于此课题可借鉴的地方也不少,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再加上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相信定能顺利展开。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主要研究思路

组长孙玉国

副组长石延辉

组员:战双辉、吴军、孙美微、秦小利、黄春宏。

孙玉国为课题总负责人,石延辉为召集人,战双辉负责会议记录和档案管理。

本研究遵循问题解决的研究路线,以“问题—解决”为总体研究思路。

首先,立足本校课堂教学,观察课堂中的教学技术行为实践,

了解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现状,发现课堂教学技术行为中存在的直观问题。

其次,针对课堂观察的问题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

解教师对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看法和解释,并在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寻找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深层问题,由此找到本研究的现实出发点。

再次,对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理论基础进行清理,以拓展研

究的视野和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然后,分析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结构,澄清对课堂教学技术

行为的理论认识,并以此为理论基点,在对课堂教学作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分别对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组成要素予以优化研究,研拟出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优化策略。

最后,将所拟策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予以验证,总结推广。

八、研究目标

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

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