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及答案

练习7及答案
练习7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统计量近似等于( d )

A.0

B.1

C.2

D.4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

关 D.设定误差

12.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d )

A.0≤DW≤1

B.-1≤DW≤1

C. -2≤DW≤2

D.0≤DW≤4

13.根据判定系数R2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2=1时有( c )

A.F=1

B.F=-1

C.F=∞

D.F=0

14.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和du,则当dL

A.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B.存在一阶负相关

C.不存在序列相关

D.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

15.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 b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2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

A.多重共线性

B.异方差性

C.序列相关

D.高拟合优度

1、 已知样本回归方程202t i Y X ∧

=+,

2

50()

X X -

=∑-,那么有解释的变差ESS=(a )

A 200 B50 C100 D52

、当DW=4时,回归误差项(b )

A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B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C 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D 不能判断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二 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序列相关

答案:线性回归模型中各个误差项之间的协方差不为零,又叫自相关

自相关,在时间(如时间序列数据)或者空间(如在截面数据中)上按顺序排列的序列的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中指回归模型中随机扰动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用符号表示:

()j i u u E u u j i j i ≠≠=0),cov(

2、多重共线性

答案: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若干或全部解释变量的样本观测值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3、截距变动模型

由于引进虚拟变量造成回归模型参数不再是固定常数。若截距项发生变动,就称为截距变动模型。 32.

杜宾—瓦尔森检验的前提条件和步骤是什么?(15分)

解:

杜宾—瓦尔森检验的前提条件为: (1)回归模型包括截距项。 (2)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3)扰动项t u 的产生机制是

表示自相关系数,11(1≤≤-+=-ρρt

t t v u u 上述这个描述机制我们称为一阶自回归模型,通常记为AR(1)。

(4)在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包括把因变量的滞后变量。即检验对于自回归模型是不使用的。

杜宾—瓦尔森检验的步骤为: (1)进行OLS 的回归并获得e t 。 (2)计算d 值。

(3)给定样本容量n 和解释变量k 的个数,从临界值表中查得d L 和d U 。 (4)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判断。

32.【参考答案】

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

5、.分段线性回归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8.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如果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则一个质变量有m种特征,只需引入(m-1)个虚拟变量。(2)如果模型中不包含截距项,则一个质变量有m种特征,需引入m个虚拟变量。

40.非完全多重共线性可能产生的后果主要有哪些?

(1)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很难精确鉴别;(2)模型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方差会很大,从而使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失效;(3)模型参数的估计量对删除或增添少量的观测值及删除一个不显著的解释变量都可能非常敏感。

41.简述样本相关系数的性质。

(1)r是可正可负的数;(2)r在-1与1之间变化;(3)对称性;(4)若X与Y相互独立,则r=0,但r=0时,X与Y不一定独立。

42.试述判定系数的性质。(1)它是一非负的量;(2)R2是在0与1之间变化的量。

5、修正的决定系数2

R及其作用。

四、计算题(共55分)

1、利用美国1980-1995年间人均消费支出(PCE)和人均可支配收入(PDPI)的数据,得到了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OG(PC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9/05 Time: 23:43

Sample: 1980 199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092664 0.281286 -7.439640 0.0000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91450 S.D. dependent

var

0.096436

S.E. of regression 0.008917 Akaike info

criterion

-6.485274

Sum squared

resid

0.001113 Schwarz criterion -6.388701 Log likelihood 53.88219 F-statistic 1740.450 Durbin-Watson 2.32273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1)根据以上结果,写出回归分析结果报告。(10分)

答: )l o g

(21.109.2)?log(PDPI CE P +-= se=(0.28) (0.029) t=(-7.44) (41.72)

p=(0.0000) (0.0000) R 2=0.992

(2)如何解释解释变量的系数和综合判定系数?(10分)

答:由于该模型是双对数模型,因此,解释变量的系数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在本例中为消费收入弹性,表示收入每增加1%,消费将平均增加1.2%。 (3)对模型中解释变量系数B 2进行显著性检验。(10分) 答: 1、 H 0:B 2=0 H1:B 2≠0

2、构造统计量 )

14(~)(22

2t b se B b T -=

3、计算相应的T 值,

72.41029.00

21.1)(222=-=-=

b se B b T

4、查显著性水平为α的临界值 145.2)14(2/=αt

由于

>

=-=-=72.41029.0021.1)(222b se B b T 131.2)15(2/=αt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解释变量系数B 2是统计显著的。

2、为了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债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LOG(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05 Time: 18:58 Sample: 1985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DEBT) 0.65

0.02

32.8

0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83 S.D. dependent

var

0.86 S.E. of regression 0.11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6 Sum squared

0.21 Schwarz criterion

-1.36

Log likelihood 15.8 F-statistic 1075.5

Durbin-Watson stat

0.81 Prob(F-statistic)

1,19, 1.074, 1.536,0.05L U k n d d α====若显著性水平=

其中, GDP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DEBT 表示国债发行量。 (1)写出回归方程。(2分)

答: Log (GDP )= 6.03 + 0.65 LOG(DEBT)

(2)解释系数的经济学含义?(4分) 答:

截距项表示自变量为零时,因变量的平均期望。不具有实际的经济学含义。 斜率系数表示GDP 对DEBT 的不变弹性为0.65。或者表示增发1%国债,国民经济增长0.65%。

(3)模型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检验?(7分) 答:

可能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因为d.w = 0.81小于 1.074L d =,因此落入正的自相关区域。由此可以判定存在序列相关。

(4)如何就模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模型进行改进?(7分)

答: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根据d.w = 0.81,计算得到0.6ρ=,因此回归方程滞后一期后,两边同时乘以0.6,得

()11121)0.6log 0.6log(0.40.6t t t DEBT GDP B B u ---=++

方程

12)log()log(t t t DEBT GDP B B u =++

减去上面的方程,得到

()1112)0.6)log()0.6log()log(0.6log(0.6t T t t t DEBT DEBT GDP GDP B B v ----=++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系数。

3、以某地区22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了如下工业就业回归方程 321ln 62.0ln 25.0ln 51.089.3X X X Y +-+-= t 值(-0.56)(2.3) (-1.7) (5.8)

2

0.996R = 147.1=DW

式中,Y 为总就业量;X1为总收入;X2为平均月工资率;X3为地方政府的总支出。 (1)试证明:一阶自相关的DW 检验是无定论的。(2)逐步描述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估计ρ的步骤。(临界值05.1=L d ,66.1=U d )(15分)

4、根据某行业 1955——1974 年的库存量(y )和销售量(x )的资料(见表 2),运用 E Views 软件得如下报告资料,试根据所给资料和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1) 完成表 2 的空白处,由报告资料写出估计模型的表达式(用标准书写格式); (2) 根据写出的模型表达式求销售量对库存量影响的短期乘数、动态乘数和长期

乘数,同时给出经济解释;

(3) 根据所给资料对估计模型进行评价(包括经济意义、拟合效果、显著性检验 等)。

表 2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4/05 Time: 17:42 Sample(adjusted): 1958 1974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419601 2.130157 - PDL01 1.156862 0.195928 - PDL02 0.065752 0.176055 - PDL03 -0.460829 0.181199 - R-squared

0.996230 Mean dependent var 81.97653 Adjusted R-squared S.D. dependent var 27.85539 S.E. of regression 1.897384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21154 Sum squared resid 46.80087 Schwarz criterion 4.517204 Log likelihood -32.72981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1.51321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Lag Distribution of X

i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 * |

0 0.63028 0.17916 .

*| 1 1.15686 0.19593 . *

| 2 0.76178 0.17820 *

.

|

3

-0.55495 0.25562 Sum of Lags

1.99398

0.06785

t (17 ) ( 0.025) = 2.110, t

(13)

( o.o 25) = 2.16 0, t

(12 )

(0.025) = 2.1 76,

t (17)( 0.05) =1.74 0, t

(13)

( 0.05) =1.77 1, t

(12)

( 0.05) =1 .782

F

(4,12)(0.05) =3 .26, F

(5,13)

( 0.05) =3.03, F

(5,17)

(0.05) =2.81

解:(1)第一栏的t统计量值:

T-Statistic

-3.013675

5.904516

0.373472

-2.513216 第二栏的t统计量值:

T-Statistic

3.51797

5.90452

4.27495

-2.17104 Adjusted R-squared 0.99536

F-statistic 1145.20

y?t = ?6.4196+0.6303x

t

+1.1569x

t?1

+0.7618x

t ?2

?0.5550x

t?3 t =(?3.0137)(3.5180)(5.9045) (4.2750) (?2.1710)

R2 = 0.9954,DW =1.5132, F =1145.16

(2)短期乘数为 0.6303,动态乘数分别为 1.1569,0.7618,-0.5550。长 期乘数为 1.994。 (3)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可决系数达到 0.9963,F 统计量为 1145.16, 除 x t ?3 的系数的 t 统计量外,其余均大于在显著性水平为 0.05,自由度为 12 下 的临界值 2.176,说明模型中销售额在滞后第三期对库存量影响较小外,其它各 均影响显著。

5、试述D-W 检验的适用条件及其检验步骤?(10分) 答案: 使用条件:

1)回归模型包含一个截距项。 2)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3)扰动项的产生机制:1t t t u u v ρ-=+ 11ρ-≤≤。 4)因变量的滞后值不能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回归方程中。 检验步骤

1)进行OLS 回归,并获得残差。 2)计算D 值。

3)已知样本容量和解释变量个数,得到临界值。 4)根据下列规则进行判断:

2018年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铭记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国家发展的主题,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和该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从历史逻辑上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历史前提,其目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富民强国路。这条道路全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它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概率统计练习题7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7答案7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2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10小题,共30分) 1、设随机事件A 、B 互斥,(), (),P A P P B q ==则()P A B = ( )。 A 、q B 、1q - C 、p D 、1p - 答案:D 2、某类灯泡使用时数在5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5,从中任取3个灯泡使用,则在使用500小时之后无一损坏的概率为:( )。 A 、 18 B 、28 C 、38 D 、 4 8 答案:A 3、设ξ的分布函数为1()F x ,η的分布函数为2()F x ,而12()()()F x aF x bF x =-是某随机 变量ζ的分布函数,则, a b 可取( )。 A 、32, 55a b = =- B 、2 3a b == C 、13 , 22a b =-= D 、13 , 22 a b ==- 答案:A 4、设随机变量ξ,η相互独立,其分布律为: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P ξη== B 、{}14 P ξη== C 、{}12 P ξη== D 、{}0P ξη== 答案:C

^^ 5、两个随机变量的协方差为cov(,)ξη=( )。 A 、()()2 2 E E E ηηξξ-- B 、()()E E E E ξξηη-- C 、()()2 2 E E E ξηξη-? D 、()E E E ξηξη-? 答案:D 6、设随机变量ξ在11,22?? -????上服从均匀分布sin ηπξ=的数学期望是( )。 A 、0 B 、1 C 、 1 π D 、 2 π 答案:A 7、设 12100,,,ξξξ???服从同一分布,它们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均是2,那么 104n i i P n ξ=?? <<≥???? ∑( )。 A 、 12 B 、212n n - C 、12n D 、1n 答案:B 8、设12, , , n X X X 是来自正态总体2 (, )N μσ的样本( )。 A 、2 1 1~(,)n i i X X N n μσ==∑ B 、211()~(0, )n i X N n n σμ=-∑ C 、22 2111()~(1)n i i X n n μχσ=?--∑ D 、22 21 11()~()n i i X X n n χσ=?-∑ 答案:B 9、样本12(,,, )n X X X ,2n >,取自总体ξ,E μξ=,2 D σξ=,则有( )。

第7章-思考题解析

第7章习题解答 1.简述代谢物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两种方式。 答: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控和正转录调控。 在负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阻止基因的转录。包括:(1)负控诱导: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基因转录。 (2)负控阻遏:阻遏蛋白与效应物结合时,基因不转录。 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包括: (1)正控诱导:有效应物时,激活蛋白处于活性状态,基因转录。 (2)正控阻遏:有效应物时,激活蛋白处于无活性状态,基因不转录。2.什么是操纵子学说?。 答:Jacob和Monod通过大量实验及分析提出操纵子学说,其内容如下:Z、Y、A基因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mRNA编码,该mRNA的启动区(P)位于阻遏基因(1)与操纵区(O)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表达。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相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其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诱发lac mRNA的合成。 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 答: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依次排列着启动子、操纵基因和三个结构基因,它们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性酶和β-硫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三个基因受同一个操纵基因控制。 当没有乳糖存在时,lac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阻遏蛋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P的结合,阻止启动基因上的RNA聚合酶进行转录,这是一种负调节作用。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发生变构而失去活性,因而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导致RNA聚合酶进行转录,产生上述三种酶,使大肠杆菌能利用乳糖。 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存在,葡萄糖的降解产物能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影响CAP与启动基因结合,也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因此,β-半乳糖苷酶等三个酶不能产生。这是一种正调控作用。 4.什么是葡萄糖效应? 答:葡萄糖效应是指在有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在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乳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或麦芽糖等诱导物,与其相对应的操纵子也不会启动,产生出代谢这些糖的酶。这种葡萄糖的存在阻止了其他糖类利用的现象,称为葡萄糖效应,也称为降解物阻抑(catabolite repression)。 5.什么是弱化作用? 答:弱化作用(attenuation)是一种翻译调控机制。在该机制中,核糖体沿着mRNA分子的移动的速率决定转录是进行还是终止。在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中,细菌的转录和翻译几乎同步进行,RNA聚合酶在转录前导序列时,核糖体和相应的tRNA紧随其后翻译前导肽。当介质中Trp浓度很低时,tRNA trp相应短缺,核糖体移至重叠区两个Trp密码子时,因缺少相应tRNA trp而停滞不前,使1区不能和2区配对,所以2区和3区配对,结果不能形成3-4区配对的终止子结构,因此RNA聚合酶能继续转录下去,操纵子得以表达。当介质中Trp浓度高时,核糖体与足量的tRNA trp紧随聚合酶后迅速合成前导肽,并在位于1区和2区之间的终止密码子处停止,不影响1区和2区的配对,所以3区可以和4区配对,形成终止子结构,使RNA聚合酶在此终止,从而阻止操纵子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当所有氨基酸都不足时,核糖体翻译移动的速度就更慢,甚至不能占据1的序列,结果有利于1、2和3、4发夹结构的形成,于是RNA聚合酶停止转录。 6.简述抗终止因子的调控机制? 答:抗终止因子是能够在特定位点阻止转录终止的一类蛋白质。当这些蛋白质存在时,RNA 聚合酶能够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DNA。抗终止因子在RNA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12页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思考题与习题7-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7 7–1基本概念题: (1)填空题 ①一个EPROM有18条地址输入线,其内部存储单元有()个。 ②某SRAM芯片有13条地址线和8条数据线,其存储容量为()。 ③RAM根据所采用的存储单元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存储器和()存储器;一个12位地址码、4位输出的ROM,若需将该ROM容量扩展为4K×8,则需对其进行()扩展;为构成8K×8的RAM,需要()片1024×1的RAM,并且需要有()位地址译码以完成寻址操作。 ④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能存储()的半导体器件。用1024×4位的RAM芯片2114构成8K×8位RAM,需要()片2114和一个()译码器。 ⑤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功能分为()存储器和()存储器。 (2)选择题 ①下列哪些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 (a)PROM (b)SRAM (c)DRAM (d)FPGA ②以下哪种记忆体不是()半导体器件? (a)U盘(b)硬盘(c)内存(d)缓存(3)判断题 ①具有8根地址线的ROM其存储容量为256。() ②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基本特点是可随时快速读写,断电后数据易丢失,因而工作时必须不断刷新。() 【解】 (1)填空题 ① 218;② 213×8bits; ③静态随机/SRAM,动态随机/DRAM,位,64,13; ④大量二值信息,16,3线-8线;⑤只读,读写。 (2)选择题: ① a;② b。 (3)判断题: ① ×;② ×。 7–2已知SRAM2112组成的存储器电路如题7–2图所示,其中2线-4线译码器功能表如题7–2表所示,分析该存储器电路的容量及地址范围。 【解】该存储器电路的容量为:28×8位=2K位。 内存地址的范围为:10 0000 0000~10 1111 1111,即200H~2FFH。

华南理工大学2017中特复习题纲与答案

2017年12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 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 二、参考容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 【党面临的“四个考验”】 ★执政考验。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改革开放考验。面对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的矛盾,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考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外部环境考验。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面临的“四个风险”】 ★精神懈怠的风险。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避免精神懈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 ★能力不足的风险。在国际国复杂形势下,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力。 ★脱离群众的风险。党的根基在人民,当前一些党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丧失。 ★消极腐败的风险。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奢靡享乐,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抓紧解决。 【需要增强的意识】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容是什么?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包括商品的国际间流通,还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要把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使中国资本在世界上占有应有地位。 四是推动对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对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答案版本二: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外需协调。三、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四、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竞争新优势。五、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

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 )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

成都七中期末练习题7 含答案

成都七中期末练习题(7)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1(log 2log )13(log +≥++x x x a a a ,(1,0.≠>a a ). 解:要使不等式有意义,则01,0,013>+>>+x x x 得0>x , 原不等式2 2 )1(log )3(log +≥+x x x a a , 当10<a 时,2 2 )1(3+≥+x x x ,解得1≥x . 2、(1) 若函数]4 1 )1([log )(2 2+-+=x a ax x f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4 1)1([log )(2 2+-+=x a ax x f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 3322 a << (2)2530-≤≤a 或25 3+≥a 3、已知函数x x x f +-=11log )(2, (Ⅰ)判断并证明)(x f 的奇偶性; (Ⅱ)若关于x 的方程)(log )(2k x x f -=有实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Ⅰ)要使解析式有意义,则-1

马原第七章思考题

第七章 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那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 无论是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或者傅立叶的“和谐公社”,这些作品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上人们共同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蓝图,从出发点上看,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样都是以人为本、由人出发,两种主义思想在当时乃至现今的时代都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与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认识上,一个作为“科学”,一个作为“空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主义者从根本上便具有对立性的关系,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未来社会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其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及其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以该两大发现作为建构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建立对未来新理想社会的认识与展望。正如《科社概论》中所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创立的,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按照唯心史观的愿望来建立理想社会,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原则之上,无法科学客观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认识仅看到了当时正被剥削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的表面需求,缺乏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一系列科学的诠释,“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力量”。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并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刚体力学 7.1.1 设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搜集所需数据). [解 答]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1)假设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 答] (1)22(30001200)1/60 1.57(rad /s )t 12ωπβ?-?= ==V V (2) 2222 20 ( )(30001200)302639(rad) 2215.7 π ωω θβ --= ==? 所以 转数=2639 420() 2π=转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x 和y 轴沿水平和铅直向上的方向.边缘上一点A 当t=0时恰好在x 轴上,该点的角坐标满足2 1.2t t (:rad,t :s).θθ=+求(1)t=0时,(2)自t=0开始转45o 时,(3)转过90o 时,A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x 和y 轴上的投影. [解 答] (1) A ??t 0,1.2,R j 0.12j(m/s). 0,0.12(m/s) x y ωνωνν====∴==v (2)45θ=o 时,

由 2 A 1.2t t,t0.47(s) 4 2.14(rad/s) v R π θ ω ω =+== ∴= =? v v v 得 (3)当90 θ=o时,由 7.1.5 钢制炉门由两个各长1.5m的平行臂AB和CD支承,以角速度10rad/s ω=逆时针转动,求臂与铅直45o时门中心G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因炉门在铅直面内作平动,门中心G的速度、加速度与B或D点相同。所以: 7.1.6 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4到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于作物的速度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已知收割机前进速率为1.2m/s,拔禾轮直径1.5m,转速22rev/min,求压板运动到最低点挤压作物的速度. [解答] 取地面为基本参考系,收割机为运动参考系。 取收割机前进的方向为坐标系正方向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

第七章思考题

第七章思考题 1.自旋可在坐标空间中表示吗?它与轨道角动量性质上有何差异? 解答:(1)自旋是内禀角动量,它不能在坐标空间中表示出来。 (2)轨道角动量是微观粒子的外部空间角动量,它可在坐标表象中表示出来,量子数为整数,本征态为球谐函数;自旋是内禀角动量,量子数为整数或半奇整数,自旋函数需用多分量波函数表示。此外,二者的旋磁比不同。 2.电子z S 的本征态常被写为???? ??=01α,???? ??=10β;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解答:z S 的本征态是自旋波函数???? ??=b a χ的特例。由于在z S 的本征态中,本征值仅有2 ±与量子数21±=s m 对应,分别记为???? ??==01)(21α χz s , ???? ??==-10)(21βχz s ;βα,是电子的两个线性独立的自旋态,组成一组正交 完备基矢,以此为基矢的表象为z S 表象。任一自旋态???? ??=b a χ 在z S 表象中可展开为βαχb a +=。 3.对于自旋为1/2的粒子,是否存在态 ???? ??=b a χ,在其中0===z y x S S S ? 解答:首先令在???? ??=b a χ态中,()0100122**=-=???? ?????? ??-==+b a b a b a z z χσχσ 设δi e b a 21 ,21 ==,得???? ??=δχi e 121; 再由0cos 0=?=δσx

0sin 0=?=δσy 由于δ无法同时满足0sin cos ==δδ,所以,对 于自旋为1/2的粒子,使0===z y x S S S 态是不存在的。 4.微观粒子的全同性原理表述为:“全同粒子体系中,体系的物理状 态不因交换任意两个粒子而改变”。问: (1)“物理状态”是指宏观态还是微观态? (2)“交换任意两个粒子”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3)它与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有什么联系? 解答: (1)物理状态不变是指体系的微观态和宏观态都不因全同粒子间的交换而改变,全同性原理中强调的是微观态(量子态)的不变; (2)交换任意两个粒子是指在描述全同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中交换两个粒子的包括自旋在内的全部坐标; (3)实质相同。所以,全同性原理往往也被称为不可区分(分辨)原理。 5.量子力学中,角动量是如何定义的? 答:量子力学中,角动量是按下式定义 ?×J ?=i J ? 任何满足此式的算符所代表的力学量,都可以认为是角动量。此定 义较之角动量的仿佛经典定义L ?=r ?×p ?更具普遍性。后者只能适用于 轨道角动量而不能适用于自旋。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7.1964 年6 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传热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 思考题 1.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 ? 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 答:凝结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叫膜状凝结, 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在液膜层, 凝结液 体在壁面上形成液珠的凝结叫珠状凝结。 2.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 8 条假定中,最主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 ? 答:第 3条,忽略液膜惯性力,使动量方程得以简化;第 5 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 膜内只有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量方程。 3.有人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一定比竖直管强烈,这一说法 一定成立? 答;这一说法不一定成立,要看管的长径比。 4.为什么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准则式?常压下的水蒸气在 t t s t w 10 ℃ 的水平管外凝结,如果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 ? 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结换热一般在层流范围。 9.161d 34 t s t w 34 g 2 3 14 53 4 r 4 由 t s 100 ℃ , 查表: r 2257 kJ /kg 由 t p 95 ℃,查表: 961.85kg / m 3 0.6815W / m K 298.7 10 6 kg/ m s 3 r d 976.3 1 2.07m t s t w g 2 3 3 即水平管管径达到 2.07m 时,流动状态才过渡到湍流。 5.试说明大 容器沸腾的 q~ t 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 。 6.对于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的两种换热情形,分别说明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 流密度及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 如电加热器, 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 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 如冷凝蒸发器,控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 备换热量下降。 7.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及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 答:稳定膜态沸腾与膜状凝 结在物理上同属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 膜,后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量由里向外,后者热量由外向里。 8 .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 什么? 答: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 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 厚度,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增加换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 9.在你学习过的对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 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 ? 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 不显含温差并不意味着 与温差无关,温差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 对于水平横圆管: R e 4 dh t s t w r h 0.729 临界雷诺数 gr d t s t w Re c 1600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