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课程设计_复数计算器_2015_电信1401_曾立弘_0903140114

C++课程设计_复数计算器_2015_电信1401_曾立弘_0903140114
C++课程设计_复数计算器_2015_电信1401_曾立弘_0903140114

中南大学

高级程序设计实践(C++)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复数计算器

学生姓名曾立弘

指导教师陈丽萍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401 班

完成时间2015年6月8日星期一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第二章概要设计 (2)

第三章详细设计 (4)

第四章调试分析 (21)

第五章测试结果 (25)

第六章课程设计总结 (36)

第七章参考文献 (37)

第八章附录 (37)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程序设计的任务

1.1.1编程目的

1.本次程序设计的目的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知识,利用C++语言设计和实现一个复数计算器,要求具备如下主要功能:

(1)建立实数类、复数类

(2)实现实数、复数信息的初始化

(3)实现实数的加、减、乘、除、自增、自减、求平方、二次方根等操作

(4)实现复数的加、减、乘、除、取模、求平方、求共轭复数、求单个复数的向量角、求两个复数的夹角等运算

(5)实现实数、复数信息的输出

1.1.2编程要求

在实现过程中,需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论的基础知识,充分体现出C++语言关于类、继承、封装与多态等核心概念,每一个类应包含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

1.1.3数据范围

数据输入的形式为float型,输出形式亦是float型,数据(实数、复数的实部、虚部)范围是-2^128 ~ +2^128,也即-3.40E+38 ~ +3.40E+38。

1.2本程序能实现的功能

1.2.1实数类(Complex)所实现的功能:

实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前置自增运算、后置自增运算、前置自减运算、后置自减运算、求平方运算、求平方根运算;

1.2.2复数类(Complex1)所实现的功能:

复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模长运算、求平方运算、共轭复数运算、求单个复数的向量角运算、求两个复数的夹角运算。

1.2.3主函数所能实现的功能

1.提供给操作者操作数据的类型(实数还是复数)的标识;

2.操作者选择数据类型后,提供运算类型操作的标识;

3.运用指针调用两个类的各成员函数分别完成各项计;

第二章概要设计

2.1构成部分

2.1.1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实数类(Complex)、复数类(Complex1)、主函数main。

2.1.2.构成部分关系

复数类(Complex1)由实数类(Complex)派生而来,其中两者成员函数中的enter (输入数据)函数是虚函数,用以实现多态性。

主函数main通过指针调用实数类(Complex)、复数类(Complex1)分别完成实数运算、复数运算。

2.1.

3.类层次

实数类是父类,复数类是子类。

2.2主程序流程以及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如图2.2—1所示:

图2.2--1主程序流程以及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图

注:图2.2--1中没有画出

1.flag=0时退出系统;

2.flag不等于0,1,2时出现错误提示语句的选择结构;

3.w,v在选择范围之外时出现错误提示语句的选择结构。

4.特殊处理:

除法运算分母为0;求二次方根数为负数;求单个复数夹角时判断象限的过程。

第三章详细设计

3.1类层次中各个类的描述

3.1.1.实数类(Complex)

私有部分仅数据:float型数据real;

公共部分包括12个成员函数,分别是:

类的构造函数:Complex()

实数加法运算函数: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实数减法运算函数: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实数乘法运算函数: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实数除法运算函数: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实数前置自增函数:Complex operator++()

实数后置自增函数:Complex operator++(int)

实数前置自减函数:Complex operator--()

实数后置自减函数:Complex operator--(int)

实数求平方根函数:float RootOfTwo()

实数求平方函数:float Square()

实数输入数据函数:virtual void enter()

3.1.2.复数类(Complex1)

私有部分仅数据成员float型数据real和float型数据imag,二者分别代表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公共部分包含11个成员函数,分别是:

类的构造函数:Complex1()

复数加法运算函数: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复数减法运算函数: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复数乘法运算函数: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复数除法运算函数: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复数求模长函数:float Length()

复数求平方函数:Complex1 Square1()

求共轭复数函数:Complex1 Conjugate()

复数求角度函数:float Angle1()

复数间求角度函数:float Angle2(Complex1 &c1)

复数输入数据函数:void enter()

3.2类中各成员函数的定义

3.2.1实数类(Complex)

1 类的构造函数

函数体部分:Complex(){};

2实数加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

Complex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

cout<

return c;

}

3实数减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

Complex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

cout<

return c;

}

4实数乘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

Complex c;

c.real=real*c1.real;

cout<<"the result is: "<

cout<

return c;

}

5实数除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c1)

{

Complex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

cout<

cout<<"++"<

++real;

cout<<"="<

return *this;

}

7实数后置自增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int)

{

Complex temp(*this);

cout<<"the result is: "<

cout<

cout<<"="<

cout<

return temp;

}

8实数前置自减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

{

cout<<"the result is: "<

cout<<"--"<

--real;

cout<<"="<

return *this;

}

9实数后置自减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 operator--(int)

{

Complex temp(*this);

cout<<"the result is: "<

cout<

real--;

cout<<"="<

cout<

return temp;

}

10实数求平方根函数

函数体部分

float RootOfTwo()

{

Complex c;

{

cout<<"the number is wrong!!!"<

}

else

{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sqrt(real);

cout<<"sqrt"<

}

return c.real;

}

11实数求平方函数

函数体部分

float Square()

{

Complex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real;

cout<<"square"<

return c.real;

}

12实数输入数据函数(虚函数)

函数体部分

virtual void enter()

{

cin>>real;

}

3.2.2复数类(Complex1)

1.类的构造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2. 复数加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

c.imag=imag+c1.imag;

cout<<"("<

<<"("<

<<"("<

return c;

}

3复数减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

c.imag=imag-c1.imag;

cout<<"("<

<<"("<

<<"("<

return c;

}

4复数乘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imag*c1.imag;

c.imag=real*c1.imag+imag*c1.real;

cout<<"("<

<<"("<

<<"("<

return c;

}

5.复数除法运算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operator/(Complex1 &c1)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c1.real+imag*c1.imag)/(c1.real*c1.real+c1.imag*c1.imag);

c.imag=(imag*c1.real-real*c1.imag)/(c1.real*c1.real+c1.imag*c1.imag);

cout<<"("<

<<"("<

<<"("<

return c;

}

6.复数求模长函数

函数体部分

float Length()

{

float x;

cout<<"the result is: "<

x=sqrt(real*real+imag*imag);

cout<<"|"<

return x;

}

7.复数求平方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Square1()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real-imag*imag;

c.imag=real*imag+imag*real;

cout<<" the square of "<<"("<

<<" is "<<"("<

return c;

}

8.求共轭复数函数

函数体部分

Complex1 Conjugate()

{

Complex1 c;

cout<<"the result is: "<

c.real=real;

c.imag=imag*(-1);

if(c.imag>=0)

{

cout<<"conjugate complex number of"

<<"("<

<<"("<

}

if(c.imag<0)

{

cout<<"conjugate complex number of"

<<"("<

<<"("<

}

return c;

}

8.复数求角度函数

函数体部分

float Angle1()

简单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 1 基本功能描述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阶乘、对数、开方、倒数等运算。可对输入任意操作数包含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出现错误会给出提示,同时包含清除、退格、退出功能以及有与所有按钮相对应的菜单项。 2 设计思路 如图1,是输入数据子函数的流程图。打开计算器程序,输入数据,判断此次输入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如果有,则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加上现有的数字字符;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判断是否继续键入数字,如果是,则继续进行前面的判断,如果否,则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如图2,是整个计算器的流程图。对于输入的算式,判断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还是单目运算符。如果是双目运算符,则把操作数存入数组a[z+2]中,把运算符存入b[z+1]中;如果是单目运算符,则把字符串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再进行计算。下面判断运算符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结果存入a[0],不合法,则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结束程序。

输入一个数字 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面加上现在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pass3=1表示已有数字输入 开始 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 pass3==1? 继续键入数字? 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图1 输入数据子函数流程图 Y N Y N

输入开始 双目运算符 是否每一个操作数都存入a[]数组? 把操作数存入a[z+2],把运算符存入b[z+1]。 单目运算符 将字符串转换 为可计算的数进行运算 运算是否合法? 将结果存入a[0] 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 结束Y Y N N 图2 简单计算器总流程图

C++课程设计报告--小型特殊计算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课程设计名称:小型特殊计算器 1.设计内容: 实现一个特殊的计算器,可以实现复数、有理数、矩阵和集合的特殊计算。程序可以实现复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可以实现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也可以实现集合的求交集、并集、子集的运算。 2.设计目的与要求: 2.1设计目的 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 2.2设计要求 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类层次; 在系统的设计中,至少要用到面向对象的一种机制。 3.系统分析与设计 3.1主要知识点 运算符重载增加了C++语言的可扩充性。运算符的重载实际上就是一种函数调用的形式,可以用成员函数重载运算符,就是将运算符重载定义为一个类的成员函数的形式;也可以用友元函数重载。用友元重载运算符的友元函数是独立于类以外的一般函数。 3.2关键技术 程序中每一种数据类型用一个类来实现,共设计了4个类。复数类complex,矩阵类matrix,有理数类rational以及集合类set。每一种类都定义了相应的运算符重载函数。具体定义如下所示: (1)类complex 类complex中,成员变量image表示虚部,real表示实部。成员函数print()用来显示数据。运算符重载函数都是用友元函数来实现的。分别重载+、-、*、/运算符。 (2)类matrix 类matrix中,成员变量elems用来存放矩阵的所有元素,rows表示矩阵的行,cols表示矩阵的列。成员函数SetElems()用来给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赋值,Disp()用来显示矩阵中的所有元素。其它友元函数分别重载+、-、*、/运算符。 (3)类rational 类rational中,有两个成员变量:denominator用来表示有理数的分母,numerator表示有理数的分子。有理数成员函数print()用来显示有理数,optimization()用来优化有理数函数。友元函数real()用来将有理数转换为实数,其它友元函数分别重载+、-、*、/运算符。 (4)类set

android简单计算器课程设计

摘要 Android是当今最重要的手机开发平台之一,它是建立在Java基础之上的,能够迅速建立手机软件的解决方案。Android的功能十分强大,成为当今软件行业的一股新兴力量。Android基于Linux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具有以下5个特点:开放性、应用程序无界限、应用程序是在平等条件下创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轻松的嵌入网络、应用程序可以并行运行。而简单计算器又是手机上必备的小程序,所以此次创新实践很有意义。并且具有很强的使用性。 关键字:Android Java基础计算器

目录 第1章开发工具与环境 (1) 1.1 Android平台 (1) 1.2 Java开发环境 (1) 1.3 Eclipse (1) 1.4 Android程序基础—Android应用程序的构成 (2) 第2章系统分析与设计 (4) 2.1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 (4) 2.3 系统的优势 (4) 2.4 系统的流程图 (5) 第3章系统详细设计 (6) 3.1 动作Activity (6) 3.2 布局文件XML (6) 3.3 Activity的详细设计 (7) 3.2 布局文件XML的详细设计 (21) 3.2 系统的运行结果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第1章开发工具与环境 1.1 Android平台 1.谷歌与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了Android, 这个联盟由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组成。 2.Android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移动设备综合平台。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移动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这样应用之间的通用性和互联性将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持。 3.所有的Android应用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4.所有的应用都运行在一个核心的引擎上面,这个核心引擎其实就是一个虚拟机,它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应用和硬件资源间进行通讯的API。撇开这个核心引擎,Android的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应用”。 5.Android打破了应用之间的界限,比如开发人员可以把Web上的数据与本地的联系人,日历,位置信息结合起来,为用户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 1.2 Java开发环境 Java技术包含了一个编程语言及一个平台。Java编程语言具有很多特性,如面向对象、跨平台、分布式、多线程、解释性等等。Java编程语言起源于Sun公司的一个叫“Green”的项目,目的是开发嵌入式家用电器的分布式系统,使电气更加智能化。1996年1月发布了JDK1.1版本,一门新语言自此走向世界。之后,1998年12月发布了1.2版本,2002年2月发布1.4版本,2004年10月发布1.5版本(5.0),2006年12月发布1.6(6.0)版本,这是目前的最新版本。Java1.2版本是一个重要的版本,基于该版本,Sun将Java技术分为J2SE、J2ME、J2EE,其中J2SE为创建和运行Java程序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J2ME与J2EE 建立在J2SE的基础上,J2ME为嵌入式应用(如运行在手机里的Java程序)提供开发与运行环境,J2EE为分布式的企业应用提供开发与运行环境。 1.3 Eclipse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评阅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 考勤成绩 实做成绩 报告成绩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ARM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同组同学: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杨泽林王先全杨继森鲁进时间:从2013年 6 月10 日到2013年 6 月28 日 1

目录 1、封面—————————————————————P1 2、目录—————————————————————P2 3、前言—————————————————————P3 4、关键字————————————————————P3 5、原理与总体方案————————————————P3 6、硬件设计———————————————————P6 7、调试—————————————————————P10 8、测试与分析——————————————————P11 9、总结—————————————————————P13

10、附件—————————————————————P14 前言 近几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嵌入式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在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和命令通过网络接口或串行口经过ARM程序处理后,或显示在LCD上,或传输到远端PC上。 本文通过周立功的LPC2106芯片完成的简易计算器,正是对嵌入式应用的学习和探索。 一、摘要: 计算器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是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对于嵌入式系统,以其占用资源少、专用性强,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设计就是先通过C语言进行相应程序的编写然后在ADS中进行运行最后导入PROTUES进行仿真。最后利用ARM中的LPC2106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和4X4矩阵式键盘,从而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功能。 关键字:中断,扫描,仿真,计算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调用键盘程序,再判断返回的值。若为数字0—9,则根据按键的次数进行保存和显示处理。若为功能键,则先判断上次的功能键,根据代号执行不同功能,并将按键次数清零。程序中键盘部分使用行列式扫描原理,若无键按下则调用动态显示程序,并继续检测键盘;若有键按下则得其键值,并通过查表转换为数字0—9和功能键与清零键的代号。最后将计算结果拆分成个、十、百位,再返回主程序继续检测键盘并显示;若为清零键,则返回主程序的最开始。 电路设计与原理:通过LPC2106芯片进行相应的设置来控制LCD显示器。 而通过对键盘上的值进行扫描,把相应的键值通过MM74C922芯片进行运算从而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简易计算器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2018年6 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四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sdigit()函数*/ #include/* atoi()函数*/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复数计算器 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高级程序设计实践(C++)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复数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陈丽萍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301班 完成时间 2014年7月5日

第一章需求分析与程序设计 1.1 需求分析 1.1.1程序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复习和巩固C++语言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2.为学生提供独立实践的机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 3.学习和掌握C++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调试技巧,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4.在程序实现过程中,需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论的基础知识,充分体现出C++语言关于类、继承、封装与多态等核心概念,每一个类应包含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以实现预期的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1.1.2“复数计算器”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 1.建立实数类、复数类,复数类由实数类公有继承而来。 2.实现实数、复数信息的初始化。 3.通过选择结构和调用相关函数实现实数的相关运算,包括:两个实数间的加、减、乘、除和一个实数的自增、自减、求平方、二次方根等运算。 4.通过选择结构和调用相关函数实现复数的相关运算,包括:两个复数间的加、减、乘、除、求两个复数的夹角和一个复数的取模、求平方、求共轭复数、求单个复数的向量角等运算。 5.通过调用相关函数实现实数、复数信息的输出,显示在显示屏上。 6.通过多次运用选择和循环结构实现对实数、复数运算的选择,在选择了实数或复数运算的前提下,再实现对各种运算的选择,运算结束后还可以选择继续实现其它运算或退出程序。 1.2 程序设计 1.2.1概要设计 1.系统中的各个实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系统中的实体是实数类对象和复数类对象,它们的关系是复数类对象所属的类是由实数类对象所属的类公有派生而来的。 2.系统的类层次 程序中建立了两个类,分别是实数类、复数类,复数类是由实数类公有派生而来的。 3.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 首先从键盘输入数字1或2或0,输入不同数字则进入不同的并列的小程序模块。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使用普通计算器进行复数运算

使用普通计算器进行复数运算 一、使用方法 1. 利用计算器进行复数计算必须要用计算器的度,按DRG键,使计算器显示窗中要有“DEG”标致(表示计算器进行所有带角度的运算均以“度”为单位)。 2. 让计算器进入复数运算状态,分别按2ndF 和CPLX,显示窗中有“CPLX”标致,表示计算器只能进行复数的运算,而进行其它计算则是无效的。取消则重复进行即可。进行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计算器必须处于复数运算状态。 二、计算说明 1. 计算器中a、b的分别表示进行复数运算的实部和虑部,进行代数式输入时可以直接按此键。 2. 计算器中→rθ、→xy的分别表示进行复数运算的模和角,进行极坐标式输入时必须利用上档键功能进行;同时这两个按键也是代数式和极坐标式转换的功能键。 3. 计算器在进行复数运算时均是以代数式形式进行的,就是说在进行极坐标式计算时必须要先化成代数式,计算的结果也是代数式,如果希望得到极坐标式计算完成后也要进行转换。 4. 显示结果运算完成后的结果就是代数式且显示的是实部,按b显示虑部,再按a 就显示实部,转换成极坐标式后则按a显示模,按b显示角,也可重复显示。 5. 在输入带有负号的值时,应先输入数值,再输入负号,输入负号应按+/-键。 三、计算举例 1. 代数式化成极坐标式 例如:3 + j 4 = 5 /53.13o 按键步骤:(按键动作用“↓”表示。)

3↓a↓4↓b↓2ndF↓→rθ↓显示模5,b↓显示角53.13o。 2.极坐标式化成代数式 例如:15 /-50o = 9.64- j11.49 按键步骤: 15↓a↓50↓+/-↓b↓2ndF↓→xy↓显示实部9.64,b↓显示虑部-11.49。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一个实现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它的硬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个8051单片机芯片,两个八段共阴极数码管,一个4*4键盘,它可以实现一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显示部分:采用LED动态显示。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关键词:LED接口;键盘接口;8255A;汇编语言 一、概述 1.1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4*4的键盘,其中10个数字键0~9,其余六个键“+”、“—”、“*”、“/”、“=”、和“C”键; (2)设计两位LED接口电路; (3)实现1位数的简单运算 1.2设计原理 (1)LED显示器接口技术 LED动态显示接口技术 (2)键盘显示技术 逐行(逐列扫描法) 二、系统总体方案和硬件设计 2.1计算器总体思想 显示部分:采用LED动态显示。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数码管上输出运算结果。 图1 系统设计框图

2.2硬件的选择与连接 图二硬件连接总图 2.2.1硬件选择 (1)由于本设计比较简单,因此选用内部含有4KBE2PROM的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 (2)扩展输入/输出端口 在扩展输入/输出端口时,要求输入口能够缓冲,,输出口能够锁存。常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74LS244或74LS245等扩展输入端口,用74LS273、74LS373、 74LS377扩展输出端口。这种扩展方法的特点是电路简单,但功能单一、灵活性差。因而常采用中规模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扩展输入/输出端口。 (3)锁存电路采用74LS373 2.2.2接口设计 (1)单片机与8255A的接口设计 8255A中的数据总线缓冲器为三态双向数据缓冲存储器,用于将8255A的数据线 D0~D7和单片机的数据总线(P0口)连接,实现单片机和接口间的数据传送。 读写控制部件的接口设计 1、/CS为片选信号,接成低电平表示8255A 被选中。/CS与P2.7相连,用P2口的最高位控制8255A是否工作。即将P2.7控制为低电平。 2、RESET-复位信号,高电平有效,接在单片机的RST端。 3、/RD和/WR为读写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分别将两个端口接单片机的/RD和/WR 4、A1和A0-端口选择信号,分别与单片机的低两位地址线P1.1和P1.0相连。用于选择不同端口。采用74LS373三态锁存器,用于分离P0口第八位地址线,将它的Q0和Q1口接至8255A的地址输入端A0和A1。

C++课程设计报告(复数计算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2班 作者:张煜荻、吴辉煌、张一东 日期:2011年5~6月

实验内容 题目:设计一个复数计算器。 要求:1)所设计的复数计算器可以进行+、-、×运算。2)设计输入重载函数,要求能接收从键盘输入a+b i形式的复数,在程序中可以识别出实部、虚部并进行赋值。3)设计算器测试程序,对加减法进行测试,要求在两位数以内,对乘法进行测试,乘法要求为一位数的运算。 小组分工

程序源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PS 1e-5//定义精度为10^-5 using namespace std; namespace NameCalculator //定义空间NameCalculator { class Calculator //定义Calculator类 { private: double Real,Image; //私有成员:实部Real、虚部Image public: Calculator(double real=0,double image=0) //构造函数 { Real=real; Image=image; } int operator==(Calculator &com); //等于重载 Calculator operator+(Calculator &com); //加法重载 Calculator operator-(Calculator &com); //减法重载 Calculator operator*(Calculator &com); //乘法重载 Calculator operator*=(Calculator &com);//乘法赋值重载 friend istream & operator>>(istream &is,Calculator &com); //输入重载 friend ostream & operator<<(ostream &os,Calculator &com); //输出重载}; int Calculator::operator==(Calculator &com) //重载等于 { if(Real==com.Real && Image==com.Imag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Calculator Calculator::operator+(Calculator &com) //加法重载 { Calculator sum; sum.Real=Real+com.Real; sum.Image=Image+com.Image; return sum;

最新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 程设计

引言 说起计算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任务是个简易的两位数的四则运算,程序都是根据教材内和网络中的程序参考编写而成,在功能上还并不完善,限制也较多。本任务重在设计构思与团队合作,使得我们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 随着半导体集成工艺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将更高、体积将更小、功能将更强。在单片机家族中,80C51系列是其中的佼佼者,加之Intel公司将其MCS –51系列中的80C51内核使用权以专利互换或出售形式转让给全世界许多著名IC制造厂商,如Philips、 NEC、Atmel、AMD、华邦等,这些公司都在保持与80C51单片机兼容的基础上改善了80C51的许多特性。这样,80C51就变成有众多制造厂商支持的、发展出上百品种的大家族,现统称为80C51系列。80C51单片机已成为单片机发展的主流。专家认为,虽然世界上的MCU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开发装置也互不兼容,但是客观发展表明,80C51可能最终形成事实上的标准MCU芯片。 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

硬件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 姓名:XXX学号: 22090XXX 专业:计算机09-4班 题目:硬件课程设计 专题:简易计算器设计 指导教师: XXX 设计地点:嘉园时间: 2011-12-23 20011年12月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计算机09-4 学号22090XXX 学生姓名XXX 任务下达日期:2011年12 月15日 设计日期:2011 年12 月15 日至2011 年12 月23日 设计题目:硬件课程设计 设计专题题目:简易计算器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摘要: 利用单片机及外围接口电路(键盘接口和显示接口电路)设计制作一个计算器。 主要能实现 1.加法:能够计算四位以内的数的加法。 2减法:能计算四位数以内的减法。 3乘法:能够计算两位数以内的乘法。 4除法:能够计算四位数的乘法 5有清零功能,能随时对运算结果和数字输入进行清零。 关键词:单片机; 计算器 ; 加减乘除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1.1硬件知识概述 (1) 1.1.1 单片机 (1) 1.1.2 C语言 (1) 1.1.3 ISP (1) 1.2设计基本思想 (1) 2硬件电路设计 (2)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2) 2.2键盘接口电路 (2) 2.3数码管显示电路 (3) 3 软件设计 (4) 3.1 复位电路 (4) 4.系统调试 (5) 4.1 软件流程图 (5) 4.1.1系统软件系统流程图 (5) 5.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1 系统概述 1.1硬件知识概述 1.1.1 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1.1.2 C语言 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的D.M.Ritchie于1972年推出。1978后,C语言已先后被移植到大、中、小及微型机上。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不仅仅是在软件开发上,而且各类科研都需要用到C语言,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具体应用比如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 1.1.3 ISP ISP(In-System Programming)在系统可编程,指电路板上的空白器件可以编程写入最终用户代码,而不需要从电路板上取下器件,已经编程的器件也可以用ISP 方式擦除或再编程。本次课程设计便使用ISP 方式,直接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连接好的单片机中进行调试 1.2设计基本思想 利用单片机及外围接口电路(键盘接口和显示接口电路)设计制作一个计算器,用四位一体数码管显示计算数值及结果。要求用Protel 画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绘出程序流程图,并给出程序清单。 主要能实现 1.加法:能够计算四位以内的数的加法。 2减法:能计算四位数以内的减法。 3乘法:能够计算两位数以内的乘法。 4除法:能够计算四位数的乘法 5有清零功能,能随时对运算结果和数字输入进行清零。

计算器-复数的计算方法

用计算器计算复数 (KK-82MS-1) 三、计算举例 模式:MODE CLR↓1。 1.代数式化成极坐标式 例如: 3 + j 4 = 5 /53.13o 步骤: POL↓(3,4)。结果=5; 在按键rcl↓F↓。结果等于53.13. 2. 极坐标化成代数式 例如: 15 /-50o = 9.64- j11.49 按键步骤:SHIFT↓REC↓(15,-50)。结果等于9.64. 再按rcl↓F 。结果等于-11.49. 3.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 例如: ( 5 - j 4 ) × ( 6 + j 3 ) = 42 - j 9 = 42.953/-12.095o 步骤:先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得到42 - j 9。 POL↓(42,-9)。结果等于42.953; 再rcl↓F。结果等于-12.095. 例 ( 5 - j 4 ) + ( 6 + j 3 ) = 11 - j 1 = 11.045 /-5.1944o ( 5 - j 4 ) - ( 6 + j 3 ) = -1 - j 7 = 7.071 /-98.13o ( 5 - j 4 ) ÷ ( 6 + j 3 ) = 0.4 - j 0.8667 = 0.9545 /-65.2249

o 4.极坐标式的加减乘除 例如:5 /40o + 20 /-30o = 21.15 - j 6.786 = 22.213/-17.788o 步骤:先将5 /40o化成代数式3.83+ 3.214j,将 20 /-30o化成代数式17.32-j10;然后两式相加21.15-j6.786.然后转换成极坐标。 如进行其它运算只需将乘号换成要进行的计算号即可。这里只给出计算结果请同学自己进行练习对比。 5 /40o - 20 /-30o = -13.49 - j 13.2139 = 22.213/135.5929o 5 /40o×20 /-30o = 98.48 - j 17.3648 = 100/10o 5 /40o÷20 /-30o = 0.0855 - j 0.2349 = 0.25/70o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科研训练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一、概述 (3) 1.1设计要求及任务: (3) 1.2设计原理: (3)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3) 2.1计算器总体思想 (3) 2.2硬件的选择与连接 (4) 2.2.1硬件选择 (4) 2.2.2接口设计 (5) 三、软件设计 (7)

3.2系统流程总图 (8) 3.3显示程序设计 (8) 3.4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9) 3.4.1原理与分析 (9) 3.4.2流程图 (10) 四、设计体会与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1) 附录 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一个实现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它的硬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个8051单片机芯片,两个八段共阴极数码管,一个4*4键盘,它可以实现一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显示部分:采用LED动态显示。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关键词:LED接口;键盘接口;8255A;汇编语言

一、概述 1.1设计要求及任务: (1)设计4*4的键盘,其中10个数字键0~9,其余六个键“+”、“—”、“*”、“/”、“=”、和“C”键; (2)设计两位LED接口电路; (3)实现1位数的简单运算 1.2设计原理: (1)LED显示器接口技术 LED动态显示接口技术 (2)键盘显示技术 逐行(逐列扫描法)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计算器总体思想 显示部分:采用LED动态显示。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数码管上输出运算结果。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 简易计算器设计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 2018年6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2) 三硬件仿真图 (3) 四主程序流程图 (4) 五程序源代码 (5) 六课程设计体会 (28)

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 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x、十)、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完整word版)C语言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doc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简易计算器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该软件为用户提供在windows 系统上的简易计算器,能进行简单的加、减、 乘、除四则运算与混合运算。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深 C 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利用 C语言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掌握 C 语言的编程和程序调试 的基本技能,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 C 语言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关键词: C; 简易计算器 ; 程序 ; 基本算法;混合运算 SUMMARY the software provides a simple calculator in Windows system for users ,can be a simple add,subtract,multiply,divide.The purpose is to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 language course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use of C language for software design basic,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and program debugging, Master the writing program design documentation ability,improve the ability to use C langua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C++课程设计复数计算器

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合作者学号班级 任课教师时间 教师指定题目复数计算器评定难易级别 A级实验报告成绩

复数计算器 程序功能设计 1.程序功能的总体结构 复数计算器的程序总体功能可设计成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复数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都用菜单选项列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菜单项,从而执行不同的子程序以完成相应的功能。 2.课程设计要求 (1)一开始运行程序,要有详细的菜单选项界面,用户不选择退出就可以反复运算。 (2)可以进行多个操作数的复数运算,输入0+0*i时为止。 (3)编写可以对输入的复数求模的成员函数。 (4)编写具有测试功能的函数,即计算机能够自动出题,并要求用户计算,同时计算机判断用户计算的对错并打分,要求十题为一个单元,每题一个运算符,运算符包括+,-,*三种,参与加减运算实部虚部为一位数。 (5)重载输入输出运算符,对复数的输入既可采用实部虚部分开提示输入,也可直接输入诸如a+i*b或a+ib这种形式,对复数的输出要考虑实部虚部的正负号,通过判断给出的输出结果。

2.程序设计思想 1)类的封装 程序中将复数形式的数据定义成一个复数类CComplex,重载了加法及减法等运算符,使函数的加减等运算像一般数据一样方便.每个运算符重载都用一个函数去实现。参考类的定义如下: class CComplex{

private: double Real,Image; public: CComplex(double real=0,double image=0) //构造函数 {Real=real;Image=image;} friend istream&operator>>(istream&is,CComplex&com); //重载输入friend ostream&operator<<(ostream&os,CComplex&com); //重载输出 CComplex operator+(CComplex&com); CComplex operator-(CComplex&com); //减法重载 CComplex operator*(CComplex&com); //乘法重载 CComplex operator/(CComplex&com); //除法重载 int operator==(CComplex&com); int operator!=(CComplex&com); int operator>(CComplex&com); int operator<(CComplex&com); float Module(void); //复数求模 }; (2)设计的任务要求1 在实际应用中,输入复数可能为a+bi, a, bi, -a, -bi, +i. –i. I等形式。重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