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高考试题练习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清单及高考试题

考点: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 (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14)图a和图b分别反映1995年和2014年亚太区主要国家的贸易

依存网络。箭头“甲→乙”表示乙国为甲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图a到图b的变化说明()

①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

②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日本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增强

④国际贸易从多边贸易为主向双边贸易为主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I15)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

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人民币元,居世界第二位,近10年平均增幅超过25%。中国对外投资蓬勃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减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低汇率风险

②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③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

④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17年高考海南卷6)2017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议——《贸易便利化协定》经112

个成员国批准而正式生效。该协定要求各成员国减少通关手续,规范收费,加强制度协调。该协定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有()

①降低通关成本,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②通过成员国一致性行动,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③增加商品的供应,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④减少制度壁垒,改善成员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2017年高考江苏卷11)某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积极加速国际化布局,收购了国外一家著

名同类生产企业,产生了布局优化协同效应、创新发展协同效应、产品服务协同效应等,驱动其快速成长。材料表明,国际并购()

A.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B.能够消除企业经营风险

C.能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D.提高了企业资本回报率

5. (2017年高考天津卷6)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眼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

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

①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②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③拓宽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④推动了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2016年高考海南卷7)在首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的15年间,中国对非洲投资额从5亿美元

跃升至300亿美元,有效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带动中国消费品、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双边贸易额由原来的100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200亿美元。这说明()

①国际投资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的增长②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赖于国际投资

③优势互补能有效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④资本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16年高考上海卷15)根据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国(地区)应该()

A. 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出口产品

B. 通过关税削减全面放开国内市场

C. 对所有成员国(地区)实行无差别贸易待遇

D. 对境内的外国国民实行与本国国民相同待遇

8.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15)近年来,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2015年7月,我国某

服装企业现金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51%的股权,利用其品牌、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该收购可以助力企业()

①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②改善股权结果和合理结构

③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市场④丰富品牌组合,满足差别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9.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I14)过去,国外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必须通过品牌汽车厂

商授权的专卖店进行。2015年1月,中国实行“平行进口车”制度,允许贸易商直接在国外购买汽车,进口到国内销售。中国推行“平行进口车”制度意在()

A. 拓宽国外品牌汽车销售渠道,打破价格垄断

B.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善汽车产业结构

C. 降低进口汽车价格,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D. 增加国外品牌汽车进口数量,提高关税收入

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截至2015年,我国已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回答10~11题。

10.(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I15)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参与国经济带来的益处是()

①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丰富且价格实惠的外国商品

②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

③生产要素流动变快,参与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④企业对区内投资增加,投资收益率随之上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I16)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意义主要在于()

①改变我国对外交往方式,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③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提高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

④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2.(2016年高考江苏卷10)大飞机是国之重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中止大于飞机研制,转为与

国外合作组装生产,但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并没得到核心技术。九十年代后期我国转向自行研制,经过十多年攻坚,大飞机终于在2015年成功下线。材料启示我们,发展战略性产业应()

A.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C.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

D. 把跨国公司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载体

13.(2015年高考天津卷4)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

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

A. 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14.(2015年高考江苏卷11)2014年我国企业共发生81宗海外并购,交易额达356.1亿元,比

2013年分别增加22.7%、30.1%。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以极大优势居于首位。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④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5年高考重庆卷6)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同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

究表明,中国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

A. 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 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 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16.(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

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卷6)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对符

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在我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整体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允许外资企业开展国内快递业务有利于()

①细分国内快递市场,稳定中资企业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

②建立对等开放的国际快递市场,为中资快递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

③利用外资快递企业品牌和资金优势,整合国内中小快递企业

④加大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快递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2015年高考安徽卷2)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

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2015年高考上海卷18)右图是2011 —2014年

我国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情况。由图可知,近年

来我国()

A.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B.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缩小

C. 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D.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20.(2014年高考江苏卷10)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外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

的诸多领域,它重构了国际贸易流程。如图所示,与传统外贸相比,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①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②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需求

③促进了企业的兼并与联合④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1.(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13)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

对760多件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2014年高考安徽卷1)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

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①甲国出口的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的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③甲国出口的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的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4年高考海南卷5)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5396.4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比上

年增长l4.7%,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其中,高附加值的咨询和金融服务进出口的

增幅分别为l9.9%、66.2%。上述事实说明()

①服务贸易全面提高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③服务贸易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服务贸易取代了商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首要地位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4.(2013年高考广东卷24)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

寨等劳动力成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

的启示是()

A.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

C. 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 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25.(2013年高考江苏政治卷12)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

象。2012 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 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 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 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 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26.(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14)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

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

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A.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 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是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 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 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27.(2013年高考天津卷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A. 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B. 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 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D. 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28.(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15)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

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

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

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

A. 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

B. 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

C. 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才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D. 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

29.(2012年高考四川卷26)201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对外投资总额从2006年176.3亿美元上升

到600.7美元,今年一季度达到16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

投资总额1160.1亿美元,今年3月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6.4%,已连续5个月减少。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我的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

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④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D.③④

30.(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

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

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公司并购P公

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31.(2012年高考天津卷6)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

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

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

32.(2012年高考浙江卷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

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

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3.(2012年高考重庆卷24)2012年1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世

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三一重工将拥有其技术、专利用遍布全球的基地和销售体系。该收购行为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三一重工的核心技术输出

B. 扩大三一重工利用外资的规模

C.提高三一重工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D. 提升普茨迈斯特的国际品牌形象

34.(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35.(2011年高考高考全国卷25)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机

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图 6:

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

①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③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6. (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II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14分)

【答案】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议: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37.(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38)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简历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答案】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8.(2016年高考天津卷12)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

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

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

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4分)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9分)

【答案】(1)①2015年较2014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上升,数量增长快于金额

增长。(2分)②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业拓宽,结构优化。(2分)

(2)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3分)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

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3分)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

现互利共赢。(3分)

39.(2015年高考江苏卷35)

材料一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下表:

材料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动密

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

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

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6分)

【答案】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升级转型,提高

其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资本技

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其出口比重。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

新优势。

40.(2015年高考四川卷1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

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

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西部第一。四川电力设备、

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

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3年内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从200亿美元

扩至300亿美元,集中突破20个对外投资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

领域打造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机遇。(10分)

【答案】(1)①中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比重较低;中国

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且总量大。(4分)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潜力大。

(2分)

(2)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以下机遇:①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2分)

②扩大对外贸易,转移富余产能。(2分)③扩大对外投资,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3分)

④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3分)

41.(2014年高考重庆卷13)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俄贸易的特点。(6分)

(2)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促进中俄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1)与美、日、欧盟相比,中俄贸易总量偏(较)小、比重偏(较)低;但(贸易)总量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较(最)快。

(2)①可以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②有利于中国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2.(2012年高考海南政治卷24)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2008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G8,由美、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根据2008年的改革方案,发展中国家在IMF(187个成员国)中的投票权比例从40.5%上升为42.1%,发达国家则相应地由59.5%下降为57.9%。其中,投票权居前10位的国家中有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投票权合计占14.18%,中国的投票权为 3.65%,居第六位,美国的投票权为16.74%,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

(1)根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0分)

【答案】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分);发展中国家相对崛起(2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合作与发展(2分);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2分)。

43.(2012年高考北京卷3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

图12 1985-201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1)读图12,描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阶段变化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加快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12分)【答案】特点:第一阶段我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很少。第二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有增加。第三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快速增长。

意义:①对外直接投资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

②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4.(2012年高考山东卷30)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9分)

【答案】信息: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意义: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归纳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经济全球化以全球作为整体。 全球化、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 ?经济自由化:政府放松或取消对要素及产品流动的管制,实现要素和产品配置的市 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经济自由化。 ?一体化Integration:一定区域或世界范围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协议等形式将各 国经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依赖。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尤为突出。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资源配置以本国为主,同时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国际化的概念常针对微观企业。 ?跨国化: ?经济全球化:最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六个主要表现: 生产活动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演变为世界性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 1.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a)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 分工; b)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 c)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 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济集团成员内部的分工发展,出现“协议性分工”。 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GA TT/WTO)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990-1995年,世界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1%。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 ●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 ●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 国,也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国际贸易趋同化:普遍使用电子化贸易手段;共同认可ISO系列标准;贸易合同标准 化。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正式确立了多边贸易体制。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 ?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 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迅速。 ?地区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 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 ?金融市场扩大。90年代末,外汇交易量已是世界贸易额的60倍以上,全球外汇日 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和物资基础。 ●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机会。为了争夺新市场,各国的企业必须突破 国界,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调整战略,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如同19世纪末的铁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 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全球性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 国际金融深化和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环境日益宽松; ●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

2010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考点疏理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期中最主要的是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①生产全球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飞机、汽车、计算机等产品,往往是多个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②贸易全球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总要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自己的劣势产品。这样能使两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③资本全球化 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注意】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1)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就是,要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到国外寻找市场和货源。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商品、资本、劳务等市场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推动市场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 (3)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 哪里有利润资本就到那里去,哪里利润高资本就到哪里去。资本的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4)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教学总结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 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附详细答案)

课时训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近480家在华投资,比例高达96%。这主要说明了() 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2.[2012·杭州质检] 漫画《拖累》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②给世界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③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 ④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据英国海关与消费税局统计,1—6月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为280.6亿美元,增长28.9%。中英贸易持续发展表明()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 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④我国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4.[2012·沈阳质检] 漫画《拒绝》给我们企业的启示是() ①要充分了解世贸组织规则,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②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④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扩大内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时期末的93.6%提高到94.8%;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时期末的56%和28.6%提高到59.2%和31.2%。同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1.9倍和2.1倍。这说明我国() ①加快实施“引进来”的贸易战略②加快实施“走出去”的贸易战略③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④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9.8%下降到0.1%,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减少 7.2011年8月5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 +。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③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④我们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载体?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3)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4)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的挑战(不利影响):①实质上由发达资国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

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基本原则?作用? (1)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 ④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⑤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简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全球化问题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升温,引起了各领域——政治、经济、学术等的高度关注。有人用戴安娜王妃的不幸遭遇描述了全球化:一位英国的王妃与她的埃及男友,坐在一辆由一名比利时男子驾驶的跑车上,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车的意大利狗仔队追逐。司机刚刚喝了几杯苏格兰威士忌,驾驶着拥有荷兰引擎的德国跑车穿梭在法国的街道上。在一条隧道里发生了车祸,一位美国医生用产自巴西的药抢救戴妃。戴妃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虽然用这种方式描述全球化有些不人道,但是它却把全球化这个日益复杂的概念以一种异常生动的方式描述出来,让我们对全球化的图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特,莱维首先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意在表达各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象。所以,全球化实际上是对经济维度上的一种趋势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也使全球化的概念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宇燕教授在其所著的《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一书中描述了全球化问题兴起的五个背景:柏林墙的倒塌、全球问题的凸显、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IT产业)的勃兴、国际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提高、世界格局的变迁。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又可以称为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在此期间爆发了产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欧洲一些殖民国家对外推行掠夺性贸易,强行为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国国际地域分工创造了条件。当时的国际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宗主国从殖民地无偿或低偿地获取原料,反过来在殖民地倾销自己的商品。第二,19世纪下半叶,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级阶段,又可以称为工业化阶段。在此期间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产业重点从轻工纺织转向重工业发展,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而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朝向片面专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和工业原料、粮食的供应基地。第三,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经济全化的高级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课时训 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预计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B.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解析:材料主旨是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表明国家间存在密切联系。 A、B、D与题干指向不符。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跨国公司追逐的最大利益是实现利益最大化,④错误,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答案:B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据此回答3~4题。 3.该广告片的推出( )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经济全球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及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及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跨越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而且加速了技术创新的进程。另外,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也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国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变产品结构和国际分工,提高交易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国际贸易对科技产业化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及技术创新的作用 1.从要素禀赋角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形势 (1)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2)改革开放30年,资本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大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3)在技术方面,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加工贸易差额占贸易总差额的70%左右。这种简单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吸引了国内大量资源,也带动了国内投资。现阶段应该考虑我国发展战略、体制、激励机制的转型,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约型社会、集约型技术为基础,创新科技为动力的制度体制。 (4)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 一、整合和归纳知识 经济全球化有着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日具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①萌芽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壁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②起步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美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③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第二次高潮。 ④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结束):一战后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贸易战,使经济全球化因被打断而陷入困境。 ⑤制度化阶段(二战—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走向崩溃。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经济“滞胀”而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信息、科技、文化等的全球化,使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在当今时代的表现 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征和实质。 ②经济全球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重性) 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 ⑤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⑥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采取的措施 (1)坚持走中国的特色主义道路 (2)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 (4)实施科教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5)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推行“走出去”的战略3、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中学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 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 小,被成为“地球村”。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16——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 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 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 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 易组织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最新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论文

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 展(1)论文 论文关键词:世界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制约因素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紧跟世界的步伐,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国际新的形势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若干能够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1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不断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名不断上涨,贸易额不断加大。随着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之一。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服务贸易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1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缺乏整体竞争力 2007年,在世界15个经济体中,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列第7位和第5位,其规模较前几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服务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9%,位居世界第7位,与美国、英国和德国还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而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9.44%,在15个经济体中居于末位。按照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自1992年以来基本为负数,且变动幅度不大。 1.2中国服务贸易知识含量不高,结构缺乏合理性 2008年上半年,运输和旅游收入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27%和2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上)试卷 1、全球专业化分工深化。从产业间分工演变为产业内或者产品内分工。 正确 错误 2、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的劳动力等竞争力差异基本不存在。 正确 错误 3、全球化释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促使物价价格大幅度降低,物美价廉成为现实。 正确 错误 4、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竞争力显性化,经济全球化促使全球市场格局遭受冲击。 正确 错误 5、中美的失衡构成全球失衡的重要体现,但中美不平衡已得到有效抑制。 正确 错误 6、经济全球化的成就之一是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 正确 错误 7、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是新兴经济拥有和发达经济体有较大赤字。 正确 错误 8、反对全球化的根本体现是世界经济失衡。 正确 错误 9、出口与进口不相等构成贸易失衡。 正确 错误 10、经济全球化促使资本自由流动,世界各国资金成本呈趋同趋势,劳动力流动充分。正确 错误 11、截止2008年7月,WTO有133个成员国,31个观察国,覆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

正确 错误 12、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可以提高世界资源配置效率。 正确 错误 13、2010年世界名义GDP达到63万亿美元,是1970年的19倍,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世界GDP是1970年的3倍。 正确 错误 14、2008年金融危机中贸易最惠国主义抬头。 正确 错误 15、发达国家应增加投资,由过度依赖消费转为消费、投资、外需平衡增长。 正确 错误 16、流入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私人资本从1980年到2007年增长()倍。 38 48 58 68 17、全球贸易环比月增速由危机前的20%左右正增长变为2009年()左右负增长。 40% 50% 60% 70% 18、美国等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大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应的(),正常消费需要的制造品等商品必须通过大量进口实现。 工业机制 制度体系 工业体系 管理体系 19、欧盟委员会2003年11月17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的公民赞成全球化。 53 63

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服务营销的重大影响 “一只蝴蝶在北京轻轻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纽约形成一次风暴。”一本书中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经济全球化”,我看是一点也不为过。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世纪,东半球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发西半球的伤风感冒。“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的问题扩大化,并影响其他国家,产生连锁效应。亚洲金融危机说明,这种连锁反应和冲击是何等强烈。2001年的“9·11”事件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而且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全球化”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影响着政府的管理模式;影响着社会的文化、道德与法律基础;它在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是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整个世界经济趋向于整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跨国企业引起,进而波及到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对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举一个最能反映全球化的例子,一台美国“苹果”牌电脑,一架日本“佳能”牌相机,一辆德国“大众”牌小轿车,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是全球各地产出的零件的集合了。 2. 经济全球化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首先,作为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跨国投资日益明显。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和扩张,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贸易和国际投资中最活跃的经济实体,充当了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在国际间流动的最重要的媒介,是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的运行,尤其是近期掀起的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对象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对象和性质,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一般认为,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国际经济关系。问题是,这种关系是应仅限于狭义的(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理解,还是应作广义的(包括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不同国家私人间的经济关系)理解。对经济全球化及其产物WTO体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WTO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要求各国实行经济(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而经济自由化的必然后果是各国国内的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相互融合或一体化。例如: 1.货物贸易自由化。WTO实行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的逐步限制与取消,使得成员方的市场更为开放,货物进出口更为自由、便利,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连为一体,世界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成员方要想独立于世界市场外发展本国经济已是不切实际的了。客观的做法只能是根据本国经济条件来确定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2.投资自由化。WTO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禁止成员方采取某些履行要求措施,《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逐步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投资的自由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世界生产市场的一体化,成员方的国内市场已成为世界投资与生产市场的一部分。生产一体化使产品在不同国家生产,在一国组装,再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很难确定某成品是在哪个国家生产的。 3.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金融服务纳入金融全球化的轨道,使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本身就表明,各国在有关领域的经济关系已经融为一体了,国家间经济关系与国内经济关系也交融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各国的经济措施也要与国际规则相协调。例如金融服务自由化关系到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开放程度问题,而金融业的开放既要涉及到国内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问题,涉及到国家对金融实行审慎监管问题,也要涉及到金融自由化的国际义务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问题。 WTO协议作为政府(包括单独关税区)间的协议,调整的主要是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然而,WTO要求的是各成员方实行经济自由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成员方的国内措施来实现,没有各成员方的经济自由化,就不可能实现WTO所要求的全球经济自由化。因此,WTO规则必然会广泛地涉及到成员方国内的经济生活和国内的经济关系,这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 显然,人为地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关系分割成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和国内的经济关系,并将其作为法律部门划分的根据,与经济全球化和WTO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认为,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应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八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全球化试题

专题八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全球化 、选择题 1 . (2017 ?赤峰中考)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 朝“发展创新和 文化繁盛”的是 ( )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发明了火药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2. (2017 ?淄博中考)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这类古籍是 ( ) A. 医学著作 B .史学著作 C.文学著作 D.科技著作 3. (2017 ?青岛中考)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4. (2017 ?东莞模拟)2017年1月5日上午8点10分,由珠海开往贵阳北的 D2808次列车首次在中山站停 靠,标志着伟人故里中山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 第一条铁路是 ( ) A. 平汉铁路 B .唐胥铁路 C. 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5. (2017 ?东营胜利一中模 拟)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典型反映了农 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事实,邓小平的 政策和袁隆平的技术分别指的是 (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育秧移植栽培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育秧移植栽培 C. 土地改革和籼型杂交水稻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籼型杂交水稻 6. (2017 ?怀化中考)“苹果落地”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 一项科学发现的问世。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现是 ( ) A. 爱迪生——电灯泡 B. 爱因斯坦一一相对论 C. 牛顿——万有引力 D. 达尔文一一生物进化论 7. (2017?娄底一模)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 “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 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017 ?淮安中考)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 们开始试制使用 新动力的车辆。 1825 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 ( ) A.珍妮机 B .蒸汽机 正确的是 ( )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A. 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 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章概论 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经济活动被纳入一个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的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重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不是生产方式一体化或某种社会制度普遍化,而是交往方式的一体化,是作为生产力手段和途径的商品和市场经济全球得到认同。交往范围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想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它都必须对外开放,因而必须遵循世界共同的交往原则,这就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交往原则。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的认识主要有四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还要看进一步的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国内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简单的说来,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专题测试

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专题测试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C. 对生产力产生巨大推动力 D.奠定了战后的世界政 治、经济格局 3?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因素是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②前两次科技革命奠 定的技术、物资基础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④二战后各国重视科学技术 A. ①③ B.②③④ 4.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最主要的科技进步在于 现 ④分子生物学 ⑤遗传工程 A.②③⑤⑥ B ①②③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或形态)是与一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的、据此回答5?8题: 5?重商主义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起的积极作用最主要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增加了资本积累 C ?发展了工场手工业 D ?拓展了海外贸易 6? 以下各项,不属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主张的是 A.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B.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事务 C.实行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 D.彻底解除封建主义的束缚 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 ?经济危机的产物 D ?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战时体制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抗此回答 9?42题: 9.19世纪中期,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10.19世纪末, 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之一是 A ?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丰富 B ?采纳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C.取得了巨额战争赔款 D ?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 C ?②④ D.①②③④ ①通讯技术 ②原子能技术 ③发电机出 ⑥人工合成材料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8^20世纪分别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4题: 1 ?发电机和无线电报的问世,突出反映了 A. 英国科学家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C ?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对技术和生产的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的发展一定先于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生命和第三大科技革命,据此回答4 B. 电学的发展落后于电的应 用 越来越大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B ?在各领域出现了一批新技术成果 D.德国 11 ?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与 A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 C ?其他地区的战争提供了经济发展机会 12 ?下面哪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 19世纪末的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B. 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 素 D ?重视并发展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变化 的趋势 A.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为经济霸主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放任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docx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经济交往加深,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这场潮流中,趋利避害,将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 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