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适应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96

总学分: 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楼宇智能工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上依照职业岗位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所需的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要求,以“理论够用、适度,强化技能培养”为原则,把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并新增了部分技能培训内容。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把握差不多电路及电子电路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分析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把握电气测量技术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器外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及技能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养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业认证《中级电工》、《高级电工》接轨。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二)知识目标

1.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原理;

2.常用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畴、途径;

3.电的差不多规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

4.一样电气设备的使用、爱护和安全用电知识;

5.半导体器件基础和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

6.电工电子实验技能和方法所需理论基础

(三)能力目标

1.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2.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讲明书、产品名目等资料的能力;

3.能理论分析判定电路及电子元件的简单故障;

4.具有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绘制特性曲线,完整地写出规范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目标

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2.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确实工作态度。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使学生学会以下分析和运算方法:

1.1 直流电路的差不多分析和运算方法

1.2 交流电路的差不多分析和运算方法

1.3 模拟电路的差不多分析和运算方法

1.4 数字电路的差不多分析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初步能力:

2.1 认识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了解其差不多用途

2.2 使用常用测试仪器外表(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的能力

2.3 把握识不和判定电子元器件好坏的能力

2.4 把握一样电路和差不多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能力

2.5 把握组合逻辑电路、触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的分析能力和简单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

2.6 把握常见电路故障的分析、判定与排除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的差不多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及电路工作状态;熟悉电路模型、集中参数电路的差不多概念;把握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元器件的区不;牢固把握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明白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熟悉电源模型与实际电源的对应关系及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互换方法;把握电能与电功率概念的不同点。明白得电流的热效应,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在实际工程中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明白得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内容及其扩展应用;把握应用两定律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和技能。

(3)把握电压、电流参考正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的联系;了解叠加定律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和适用场合,并能应用它们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运算。

2. 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教学实验、实践环节,明白得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实验室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适应,具有实验操作的初步技能。

(2)具有使用电路原理箱、数字万用表的技能。

(3)具有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技能,具有在实验中查找实验误差缘故的能力。

(4)具有自己拟定实验步骤,以验证KCL、KVL定律的能力。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正弦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在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单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明白得即时元件、动态元件的区不和由来;了解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了解功率及功率因数,效率等概念。

(2)把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的概念;把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差不多物理量的概念。

(3)明白得正弦量的差不多概念;熟悉相量与正弦量的对应关系,了解相量的代数表示法和极坐标表示法,熟练把握两种表示法的应用场合及其互换;明白得相量图在正弦交流电路分析中带来的方便,把握运用相量法分析和运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对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及参数的测量技能。

(2)具有日光灯电路连接技能及提高功率因数方法的技能。

(3)具有使用交流功率表的技能。

第3章三相交流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其差不多概念;了解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供电体制,明白得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

(2)明白得中线的作用;把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运算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

(3)明白得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把握三相负载电路的连接方法;熟悉三相功率的运算。

(4)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发配电的差不多过程。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正确连接三相负载电路的技能。

(2)具有测量三相电路中点电压,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技能。

(3)具有应用二瓦计法测量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技能和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4)通过到电厂或变电所的参观,具有熟悉发配电差不多知识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安全用电常识的差不多应变能力。

第4章磁路与变压器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铁芯线圈磁路中几个差不多物理量的概念;了解铁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分类及用途;明白得磁路欧姆定律和主磁通原理,把握运用它们分析实际咨询题的方法。

(2)了解变压器的差不多结构组成;明白得其变压、变流、变阻抗工作原理及其变比。

(3)了解仪用互感器、自耦调压器和电焊变压器的专门点;熟悉它们的应用场合;明白得这些专门变压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使用和调剂单相和三相自耦调压器的能力;

(2)具有识不电力变压器、仪用互感器、电焊变压器的能力。

第5章异步电动机及其操纵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熟悉单相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明白得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机电转换过程及其铭牌数据、额定值。

(2)明白得和把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特性和机械特性,并能运用这两个特性对工程实际咨询题进行分析的方法。

(3)了解常用的操纵和爱护用高、低压电器工作原理,熟悉它们的爱护和操纵作用及其应用场合。

(4)明白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的操纵原理,熟悉操纵过程及其方法。

(5)把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单相连续运转和正反转操纵电路的操纵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电气操纵线路图的读图技能,具有正确识不各种操纵和爱护电器图符号和文字符号的能力。

(2)把握差不多电工工具的作用方法,并具有依照电气操纵线路图正确连接电动机操纵电路的能力。

(3)具有查找操纵线路故障的初步能力。

第6章半导体及其常用器件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本征半导体、P型和N型半导体的特点;熟悉PN结的生成,把握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二极管的类型及其应用范畴,熟悉专门二极管的正常工作区域及其功能。

(3)明白得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操纵原理及三种工作状态,熟悉单极性单极型的差不多结构组成及电压操纵原理。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应用指针式万用表判不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性能好坏及极性判不的技能。

(2)具有使用和调试电子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二踪示波器的能力。

第7章差不多放大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明白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差不多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把握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过程。

(2)明白得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3)了解“零漂”的概念及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作用。

(4)了解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放电路的特点,熟悉“交越失真”现象;明白得甲乙类功放电路排除“交越失真”的作用。

(5)熟悉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了解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差不多类型;把握对差不多放大电路反馈形式的判不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二踪示波器及电子毫伏表调剂分压式偏置的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能力。

(2)具有识不放大电路饱和失真、截止失确实能力;通过示波器观看放大电路同时显现上、下削波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实验环节,具有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指标估算的能力。

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集成运放的差不多概念;熟悉两个重要结论“虚短”和“虚断”,并能运用两个重要结论分析线性集成运放电路。

(2)把握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电路的特点,明白得非线性应用只有“虚断”结论成立不再能运用“虚短”结论。

(3)把握理想集成运放的4个条件。

2. 能力培养要求

(1)认识集成运放芯片,并具有应用集成运放μA741正确连接反相比例运算和同相比例运算实验电路的能力。

(2)具有排除实验故障的初步能力。

第9章组合逻辑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把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不同点及其各自的特点;了解和熟悉二极管及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明白得差不多门电路、复合门电路的组成及功能;熟悉它们的逻辑图符号;把握TTL集成电路中OC门和三态门的功能和应用。

(2)熟悉常用的计数制和码制及其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把握逻辑代数的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

(3)把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编码、译码的概念及其应用。

(4)熟悉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组成及功能。

(1)具有认识各种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芯片及其管脚功能排列情形的能力;初步把握阅读和分析简单逻辑电子线路图的一样能力。

(2)具有初步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系统的能力,并学会简单的测试元件功能的技能和方法。

(3)具有对编码、译码显示电路进行正确连接和实验的能力。

第10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电平触发方式的差不多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边沿触发方式的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熟悉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最大区不。

(2)明白得和把握各种触发器功能的4种描述方法。

(3)熟悉各种进制计数器的组成及其分析方法;明白得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区不;把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差不多分析步骤和方法。

(4)了解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及功能;明白得移位寄存器的分析方法并熟悉其应用。

(5)了解555定时电路的结构组成及其应用。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对集成触发器芯片进行功能测试的能力;

(2)具有应用D触发器或JK触发器构成各种进制计数器和寄存器电路的能力。

(3)具有应用集成计数器芯片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能力;把握异步归零法和同步归零法。

(4)具有应用集成寄存器观看二进制数乘法、除法运算和移位寄存功能的能力。

第11章储备器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储备器的分类及各类储备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储备器的要紧性能指标对储备器性能的阻碍。

(2)把握半导体储备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明白得半导体储备器的电路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熟悉随机存取储备器RAM的各部分功能;了解RAM的静态储备单元与动态储备单元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了解集成RAM芯片6116的引脚作用及功能扩展方法。

(4)了解各种可编程逻辑器件ROM的结构组成及其特点;熟悉其储备单元的实现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对随机存取储备器集成电路2114引脚作用的认识能力和对其进行功能测试的实验能力。

(2)具有正确连接实验线路的能力及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能力。

第12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明白得D/A转换器的差不多概念,熟悉D/A转换器的转换特性及其转换公式,了解权电阻求和网络和R-2R倒T型电阻网络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常用的D/A集成转换器的要紧技术指标。

(3)明白得A/D转换器的差不多概念,熟悉A/D转换原理及其特点,了解集成芯片ADC0809功能。

(4)把握应用采样定理分析ADC的方法。

(1)具有认识集成芯片A/D转换器0809管脚功能和D/A转换器0832管脚功能的能力。

(2)具有测试集成芯片0809A/D转换器和0832D/A转换器功能的能力,把握正确连接实验线路的技能。

四、实践环节

(一)实训项目

1. 技能训练实训项目

(1)电工差不多技能及配盘实训:常用电工工具手钳、验电笔、剥线钳、平口或十字口镙丝刀的正确用法;导线的连接方法;家用配电盘的制作;综合盘的制作;自动空气开关箱的制作;RJ-45水晶头及568B直通线的制作;有线电视插头、电话线水晶头的制作。

(2)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组装实训:讲解、分析和看明白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按元件清单清点六管超外差收音机套件;认识电路原理图上的符号含义,并与实物相对比;检测元器件;练习焊接工艺,并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安装元器件;调试和验收。

2. 技能训练实训要求

(1)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所要求的电工工艺差不多知识和初步把握最差不多的电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2)让学生通过对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组装、焊接和调试过程;了解电子产品装配的差不多过程;把握简单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检测和极性识不的方法;熟悉并初步把握收音机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技能训练时刻安排

电工差不多技能及配盘实训安排在电工技术基础讲完之后进行,时刻一周;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组装实训安排在第8章讲完之后的任意一段时刻内进行,时刻一周,建议用咏梅牌六管超外差收音机套件。

(二)实验项目

1、实验项目

(1)直流电路的认识实验(必做)

(2)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可作为学习型实验课)

(3)三表法测试线圈参数(依照专业需要选做)

(4)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必做)

(5)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研究(可作为学习型实验课进行)

(6)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极性判不(依照专业需要选做)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实验(依照专业需要选做)

(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单向连续运转操纵电路实验(依照专业需要选做)

(9)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必做)

(10)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研究(可做为学习型实验课进行)

(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实验(选做)

(12)组合逻辑门电路的功能测试(必做)

(13)编码器、译码器及数码显示电路实验(必做)

(14)集成触发器的功能测试(选做)

(15)计数器及其应用(可做为学习型实验课进行)

(17)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选做)

(18)555定时器及其应用(选做)

(19)随机存取储备器2114A及其应用(选做)

(20)A/D与D/A转换电路的研究(选做)

2、实验的能力要求

(1)学会直读式外表和电路原理箱等设备的使用方法,把握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测试技能。

(2)能够自拟实验步骤,验证电路定律。

(3)具有使用单相调压器、电流插箱、交流单相功率表的技能和测试电路参数的技能。

(4)熟悉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把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线路连接的初步技能。

(5)具有连接三相电路的初步技能,把握测量三相电路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分析数据和查找故障的初步能力。

(6)通过实验认识和把握二极管、晶体管极性的判不及好坏鉴定方法,具有连接和调试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能力,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部特性及使用方法。

(8)把握对集成芯片功能测试的方法,了解集成芯片的外形、管脚排列及其外部电路连接方法。

(9)把握用D或JK触发器构成计数器和寄存器的方法;

(10)学会测试555定时电路及用它构成施密特触发器的方法。

3、实验考核标准和方法

(1)实验考核方法

为了评判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除了依照平常实验的完成情形(参照提交的实验报告),还应安排适当形式的实验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考试采取在规定进行的实验项目中抽查的方式,由学生随机抽取曾经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再重做,指导教师记录学生实验操作中各项要求达到的水平,作为评定实验操作的70%成绩,另外的30%成绩由现场进行的与实验内容要求相关的理论答辩来评定。

(2)实验考核评分项目

○1实验连接成功时所用的时刻(考核连接的快慢速度);

○2外表的联接及量程选择;

○3线路连接工艺及布局的合理性;

○4现场答辩与实践有关的题目(每人三题,在事先给定的90道练习题中现场抽取);

○5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为达到高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强化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理论和实验课的界线,绝大多数课程在实验室或实训室开展,采纳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分析来阐述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概念,解决理论咨询题的教学方法,如此能够把解决理论咨询题与实践技能的训练统一起来,既可解决课时不足的咨询题,又有经常性的动手实践,有利于实际操作上的第二本能的形成。同时增加相应的课程实训内容,以强化工艺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对操作过程及结果的感性认识,再经分析来获得对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概念和相关理论咨询题的理性认识,使专业差不多技能的训练和差不多理论及原理的学习同时进行,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咨询题的能力培养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采纳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网络平台学习等手段和方法来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效。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课,满分100分,考试时刻为120分钟。其中平常成绩占20%,期末技能测试占40%,期末笔试占40%。

八、举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沈国良主编

(2)参考书目:

①《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易沅屏主编

②《电工电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惠敏主编

九、讲明

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的高职高专非电专业。完成全课程的教学指导时数为96学时(包括实验学时)。此教学参考时数与教材编者所给的参考教学时数稍有变动。

2、本教学大纲在制定的过程中,按照重创新、重应用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和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力求表达高职高专办学特色及培养人才目标,学时分配是指导性的,也是建议性的,各任课教师可依照学校学期实际情形合理调整教学时数。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与分工

(1)具有复数运算能力,把握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

(2)具有高中物理学电磁学基础。

本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作为高职高专非电类各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指出了各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同时也能够作为本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之一。

4、作业要求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作业中专门要注意电压、电流的大、小写咨询题,大写通常表示恒量(如直流量或正弦量中的有效值、最大值等),而小写通常表示的是变量(如正弦量的瞬时值);

(2)作业应整齐、工整,书写规范,求解具体电路时一定注意画出题目中的电路图,列写方程式时注意电路图上的参考方向和方程式中的正、负号应一致;

(3)作业要求独立完成,假如经教师批发后发觉错误,应在作业本上及时纠正,以便

于复习时作为正确的参考。

撰写:周建雄

教研室审核:唐志英

系主任审核:鲁铁山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培训

软件过程数据和文档库管理过程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铁路运营基础知识 (4) 3.1铁路线路..........................................................4 3.2区间..............................................................8 3.3车站..............................................................9 4.铁路信号基础知识 (10) 4.1铁路信号基础设备.................................................10 4.1.1信号机 (10) 4.1.2轨道电路 (13) 4.1.3转辙机 (17) 4.1.4信号继电器 (19) 4.2 铁路信号控制设备 (24) 4.2.1联锁设备 (24) 4.2.2闭塞设备 (28) 4.2.3运输调度指挥 (32) 4.2.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3)

1.目的 通过铁路信号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员工对铁路运营基础知识、信号基础设备及控制设备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今后从事信号产品研制工作,初步奠定基础。 2.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非信号专业毕业的员工。 3.铁路运营基础知识 3.1铁路线路 1.铁路及线路分类 ⑴铁路按管理部门分为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 国家铁路是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管理的铁路。 合资铁路是指由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 地方铁路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 截至200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4408km,其中国家铁路61015km,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铁路基础知识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其中管道暂不适用于 旅客运输。 2. 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 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4?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1级铁路、U级铁路和川级铁路。 5.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 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 6?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接近限界两种。 9.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和隧道。 11. 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六个主要部 分。 12. 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 13. 钢轨类型是用其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的。我国现行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43 kg/m和38kg/m等,后两种基本已经淘汰。 14. 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 5m和25m两种。 15. 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16. 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 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6?4.85m多种规格。 17 .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 18. 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 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向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 离。 20?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Railway signals 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L08212 2.学分:1.5学分 3.学时:24(理论24) 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铁道信号专业设备中共同的主要基础设备及原理,包括信号机、动力转辙机、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电源等设备。本课程的开设既保持了有关基础设备知识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程度,又使车站信号、区间信号、远程控制及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等多门后续专业课的内容更为紧凑和深入,衔接更为密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解”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重点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讲述了铁路信号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主要讲授铁路信号的基础设施。 (一)继电器(6学时) 主要内容: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及发展趋势、继电器的机械特性与牵引特性、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时间特性、继电器接点、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接点电路逻辑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继电器特性,了解接点电路设计基础和方法。 (二)铁路信号(4学时) 主要内容:铁路信号概述、信号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铁路信号的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了解铁路信号色灯的基本概念,色灯信号机的结构。 (三)轨道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轨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电气特性,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轨道电路的分析计算和参数调整;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和基本工作状态及参数调整,掌握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工作原理,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作原理,了解轨道电路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教学大纲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认识6502大站电气集中的设备组成及技术条件,电路工作原理,部分结合电路及联系电路以及电路故障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㈠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2、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 ㈡能力教学目标 1.对6502电气集中的电路网络结构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从办理进路到进路解锁全过程电路的大致动作程序; 2.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 3. 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㈢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2.具有胜任铁路信号工作的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项目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⑴掌握车站联锁设备的组成 ⑵掌握6502 电气集中设备操作使用; ⑶掌握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项目二道岔控制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 ⑴了解直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⑵掌握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三信号机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⑴掌握色灯信号机的检修测试; ⑵掌握信号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项目四6502电气集中设备维护 ⑴掌握进路选排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⑶掌握信号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⑷掌握锁闭与解锁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五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 ⑴掌握计算机联锁基础知识; ⑵了解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⑶了解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⑷了解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⑸了解TYKL-ADX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⑹了解LDJL-II型全嗲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四、考核要求 1.本课程可采用闭卷/开卷考试,百分制。 2. 命题时,项目三、四、六、七、九、十一所占比例不低于(占) 70%。 3.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总分值70%,日常成绩(含实训)占30%.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铁路信号基础的知识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讲座 铁路是由一个个的车站和连接它们的线路组成的。车站与车站之间的线路叫“区间”。车站分客站、货站和编组站。如北京有北京站、西站、北站、南站等大型客站,有广安门、大红门、百子湾等大型的货站,有丰台西站这样大型的编组站。象丰台火车站就是客、货、编组都有的站,只是规模都比较小。铁路上大部分的车站都是兼做客货业务的小站,只有在大城市和两条及以上线路交汇的地方才会有较大的车站。编组站一般在两条干线铁路的交汇处才有,大的干线交汇处设有大型的编组站。前几年说全路有44个路网性编组站。最大的编组站是郑州北站,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处。铁路由车站和区间构成的“路”,再就是在这些路上跑的车,车分为机车和车辆,机车就是俗称的“火车头”,车辆就是车厢;现在的动车是机车和车辆的合二为一,并且每节车都具有动力。铁路除了车站、区间、机车和车辆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外,为了组织协调很多的列车在线路的开行,需要有一个指挥机构,叫调度所或调度中心,过去在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都设有调度机构。现在分局撤销了,只在铁路局和铁道部设有调度机构。 铁路运输企业是一个联动机,通过各个专业的协调运行,来保证列车安全正点的开行和完成客货运输的任务。在铁路上经常能听到所谓“车、机、工、电”,这是构成铁路运输企业的最基本的四个专业部门(大致介绍一下)。信号属于“电”的一部分,“电”还有一部分是通信,也就是电话(现在除了电话,另一块很重要的业务是数据通信)。前些年把通信这一块业务分离出去,成立了铁通公司,现在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业务又划回来了,单独成立了通信段。在铁路上管“电”的部门叫电务段,过去电务段管通信和信号,现在电务段只管信号。我们公司开展业务时,主要就是和电务段打交道。现在铁路包括的专业就更多了,象电力部门,叫水电段;电力机车的供电部门(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叫供电段;负责客货运输信息处理的部门叫信息中心等。最初的铁路是没有这些专业部门的,过去无电地区的铁路,信号白天是用臂板信号机(这种设备在八十年代的干线上还能见到,现在恐怕在支线都见不到了),夜间用煤油灯来指挥列车开行 1.铁路信号是干什么的?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铁路基础知识及标志

铁路基础知识及标志 第一节 行车设备 一、车站和列车 (一)车站 车站是在铁路线上设有配线的分界点。其功能作用:办理列车接发、交会,通常还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及行车技术作业,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的重要设施,也是与运输有关的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协调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 (二)列车与车辆 1、列车:必须具备有三个条件:按规定条件把车辆编成列车,并挂有牵引本次列车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不能称为列车。 2、车辆:软(硬)座车:R(Y)Z;软(硬)卧车R(Y)W;(软)餐车(R)ZC;行李邮政车XUZ;棚车P、敞车C、平板车N、罐车G、集装箱车X、矿石车K。 一个完整的货车标记包括基本型号、辅助型号和车号。如:C62A4785930 C是基本型号,表示是货车的敞车;62是辅助型号,表示重量系列或顺序系列;A也是辅助型号,表示车辆的材质或结构;4785930是车号。 二、线路 分为区间线路、站场线路。 1、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或者说,直接与区间连通的线路)。正线可以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一般供列车通过、到发之用)。 2、站线 (1)到发线:供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到发的线。【枢纽站段,常将客车到发

线(客场)与货车到发线(货场或列车到达场)独立分开,客车到发线用于接发旅客列车专线【客车到发线(上水等)设备完善】,常常也是货车到发线。货车到发线不能用做客车到发线【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 (2)调车线和牵出线:专为车列的解体、编组使用的线路。【①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②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 (3)货物线:货物装卸所使用的线路。【①供装卸作业用的线路,又称装卸线。②货物线旁要设货物站台、仓库、货场等,线路长度较短】。 (4)其它线:办理其他各种作业的线路。如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检修线、存车线、迂回线、禁溜线等。 3、特殊用途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避难线。 4、段管线:由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等专用并管辖的线路。 5、岔线: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湾、码头、货物仓库)的专用线路。岔线直接为厂矿企业服务。有的岔线连接大的厂矿,为取送车的方便,也设了车站,车站间还需要办理闭塞。但这些车站不办理铁路营业业务,仅为取送车服务,均不算入铁道营业车站。 三、道岔 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轨道连接设备。 (一)道岔类型:道岔可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每一种又有好些不同类型。 1、单开(式)道岔:单开道岔采用最广泛,是由一条直线线路,向左或向右分岔,同另一条线路连接的设备。 2、复式道岔:在站场中,当需要连接的股道较多时,可以在主线的两侧或同侧连续铺设两个普通单开道岔,如因地形长度限制不能在主线上连续铺设两个单开道岔时,可以设法把一个道岔纳入另一个道岔之内,这就组成了复式道岔。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