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摘要]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文章探讨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对如何科学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校园文化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职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基地,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号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认真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而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是拥有和谐文化的校园,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环境为存在时空,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族群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生态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学生创造一种文明、高雅、和谐的环境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戒备、排斥、逆反心理,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心理抵触的情况下接受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同时,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会对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一种良性的、双赢的影响机制。

校园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学校自身特征。包括学校的类型、层次、规模、历史、地理位置、校园面积、建筑特点、风貌布局等。各个高校会有千姿百态、形态迥异的校园文化,由此可见一斑。(2)教师文化。教师是学生认同的权威,其学识、人格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个学校拥有的大师级教师越多,所能凝聚的文化力量就越大。(3)学生文化。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建设力量。他们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同时依靠自身特点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的创建。在今天学生个性凸显的时代,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校园文化根本无从谈起。(4)组织管理体制。俗话说,“管理出成效”,没有好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就会像一盘散沙。一个学校遵从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就会营造出什么样的校风、学风,这对校园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