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用充填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的采矿方法。充填是该法回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作用是及时处理采空区,控制地压,并为回采工作创造方便和安全条件。矿房采空后,一次性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使相邻矿柱及矿房得以顺利回采,称为嗣后充填。

充填采矿法适用地表需要保护,矿石经济价值高,上部或相邻矿体暂不开采,矿石或围岩具有自燃性和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矿床;适合于开采任何厚度、任何倾角,矿石和围岩从稳固到极不稳固,以及形态复杂的矿体。充填采矿法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砂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大

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主要有:

●采场必须保持两个出口,并有照明。顺路行人井、溜矿井、泄水井(水砂充填用)和通风井都应保持畅通。

●水砂充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4,胶结充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管径的1/5。

●上向分层充填采场,必须先施工充填井及其联络道,然后施工底部结构及拉底巷道,以便尽快形成良好的通风条件。当采用脉内布置溜矿井和顺路行人井时,严禁整个分层一次爆破落矿。

●采场凿岩时,炮眼布置要均匀,沿顶板构成拱形。装药要适当,以控制矿石块度。

每一分层回采后要及时充填,确保充填质量。最后一个分层回采完后应严密接顶。

●禁止人员在充填井下方停留和通行。充填时,各工序间应有通讯联系。

●顺路人行井、溜矿井应有可靠的防止充填料泄漏的背垫材料,以防止堵塞及形成悬空;采场下部巷道及水沟堆积的充填料应及时清理。

●下向胶结充填的采场,两帮底角的矿石要清理干净。

●用组合式钢筒作顺路天井(行人、滤水、放矿)时,钢筒组装作业前应在井口悬挂安全网。

●采用人工间柱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相邻采场应超前一定距离。

●采场放矿要设格筛,防止人员坠落和堵塞。人行井、溜矿井、泄水井充填井应错开布置。

●干式充填,每个作业点均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措施,并加强个体防护。

●禁止在采场内同时进行凿岩和处理浮石。

充填采矿法简介

第十二章充填采矿法 §1 充填采矿法概述 一、充填采矿法特点: 凡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叫做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也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柱回采可用填法, 也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 矿房的回采是采一分层,把矿石运出,随后充填这一层,然后再采一层,再充填一层。依此循环, 直到到全矿房采完为上。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 二、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的历史悠久,古代就用采掘的废石留在采空区的办法来采矿, 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的充填采矿法。 (1)国内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的矿山应用情况也是变化的,有起有落,开始应用的比较多,后来减少了,现 在又兴盛起来。目前仍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全国约有20多个冶金山采用了充填法,不是今年的统计 数字。 [参考资料] ①我国的红透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焦家金矿、凡口铅锌矿、湘潭锰矿、黄沙坪铅锌矿等都使用充填采矿法。② ③国内使用充填Array法的历史情况 1)解放时期—— 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冶 金矿山采用干式充填 采矿法、水砂,胶结充填法还没有用过。 2)大跃进期间——各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冶金矿山中大力推广,有些原来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的矿山,改用了其他方法,故充填法比重急剧下降。 3)1964年——我国凡口铝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4)1965年——我国某矿山南矿由于采空区的面积过大,发生地压活动,故开始了尾砂充填空区的试验。后来其他矿又进行了胶结充填法试验。 5)1966年——湘潭锰矿第一期扩建设计,采用3水砂充填壁式采矿法。1969年投产,用到现在, 对防止内因火灾取得了较好效果。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一、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特点: 1、将矿块划分为分段,在分段进路中进行落矿、出矿等回采作业,不需要开掘专用的出矿底部结构。 2、崩落矿石在崩落围岩覆盖下放出。 二、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主要布置: 1、常用的分段高度为12~15m,通过斜坡道、设备井、电梯井与各分段的联络巷道相联系。 2、分段联络巷道一般位于矿体下盘,通常每隔20m左右掘进一条回采进路,上下分段的回采进路采用菱形布置。 3、在进路的端部开切割槽,以切割槽为自由面用中深孔或深孔挤压爆破,后退回采,每次爆破1~2排炮孔,崩落矿石在崩落的覆盖岩石下,从进路的端部用铲运机、装岩机等出矿设备运到放矿溜井。 4、在上一分段退采到一定距离后,便可开始进行下一分段的回采。 5、此方法掘进回采进路、钻凿炮孔、出矿可以在同一矿块的不同分段同时进行。 三、矿块结构参数: 1、阶段高度:阶段高度一般为50~70m,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与阶段高度的制约关系不太大,在实际开采中可按一般的开采原则

选择阶段高度。 2、分段高度:分段高度主要受设备能力的限制,目前国内的分段高度一般采用12~15m,为了减少采准工程量,在凿岩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加大分段高度。 3、进路间距:在分段高度确定后,便可根据放矿理论,使其损失、贫化指标最佳的原则来确定进路间距。 4、进路的规格和形状:回采进路的规格和形状对出矿工作有很大影响,在保证巷道顶板和眉线稳固的条件下,需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a.进路宽度应尽可能大,以增大放出体的宽度,提高矿石回收率和便于出矿设备运行。 b.进路的高度在满足凿岩设备及通风管道布置的要求时,应尽可能低,以减少残留在进路正面的矿石损失。 c.进路的顶板以平顶为好,以便矿石能均匀地在全宽上放出,若顶板呈拱形,矿石将集中在拱顶部放出,容易造成废石提前流出。 d.国内常用的进路宽度为3~4m, 高度为3m。 四、采准与切割 (一)采准工作 1、矿块的划分与放矿溜井的布置 a.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块的划分,一般以一个放矿溜井所服务的范围划分为一个矿块。 b.放矿溜井的布置一般根据设备的性能而定。其间距为:使用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1)、空场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 (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 (2)矿体倾角≤30°; (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 (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

(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2)、全面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 (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 (2)矿体倾角≤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 (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 (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 (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 (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 (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3)、浅孔留矿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69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充填采矿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空场采矿法适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矿岩接触面较明显、形态较稳定的矿体。其特点是将矿体沿走向划分成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回采;矿房回采时,采空区顶板主要依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矿(岩)柱来支撑;矿房回采完毕后,有计划地回采矿柱或不采矿柱,并及时处理采空区。空场采矿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采空区留下大量矿柱,且回采困难,采空区需处理。 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分层(单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和阶段空场法(阶段矿房法)。分层空场法又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的主要安全要求有: ●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主要是对顶板的监测控制,是应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井下采矿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围岩、顶板的观察和测定,分析掌握其变形、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获得其大冒落前的各种征兆,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大 ●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大量监测数据的规律和经验,选择修正矿块的结构参数、回采顺序、爆破方式等控制地压活动,减少冒落的危害。 ●根据采场结构、面积大小,结合地质构造,破碎带的位置、走向,矿石的品位高低等因素,在矿岩中选留合理形状的矿柱和岩柱,以控

制地压活动,保护顶板。在矿柱中,必须保证矿柱和岩柱的尺寸、形状和直立度,应有专人检查和管理,以保证其在整个利用期间的稳定性。 ●在矿房回采过程中,不得破坏顶板;采用中深孔或深孔爆破时,应严格控制炮孔的方位和深度,不许穿透暂不回采的矿柱。 ●及时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大 ●采用分段采矿法时,除回采、运输、充填和通风用的巷道外,禁止在采场顶柱内开掘其他巷道;上下中段的矿房和矿柱,应尽量相对应,规格应尽量相同。 ●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时,应遵守下列规定:在开采第一分层前,应将下部漏斗和喇叭口扩完,并充满矿石;每个漏斗都应均匀放矿,发现悬空应停止其上部作业,经妥善处理悬空后方准继续作业;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要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范围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每回采一分层的放矿量,应控制在保证凿岩工作面安全操作所需高度,作业高度一般应控制在2m左右。 ●加强矿山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合理地配置人财物。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编号:SM-ZD-19629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空场采矿法适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矿岩接触面较明显、形态较稳定的矿体。其特点是将矿体沿走向划分成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回采;矿房回采时,采空区顶板主要依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矿(岩)柱来支撑;矿房回采完毕后,有计划地回采矿柱或不采矿柱,并及时处理采空区。空场采矿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采空区留下大量矿柱,且回采困难,采空区需处理。 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分层(单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和阶段空场法(阶段矿房法)。分层空场法又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的主要安全要求有: ●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主要是对顶板的监测控制,是应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井下采矿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围岩、顶板的观察和测定,分析掌握其变形、位移等的变化情

阶段自然崩落采矿法的拉底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阶段自然崩落采矿法的拉底方法 拉底方法有浅孔拉底和深孔拉底(见图1,2)两种方法。拉底巷道一般布置在出矿水平以上4~15m,掘进与漏斗间距相同的互相平行的拉底巷道。出矿水平与拉底水平之间的距离主要取决于矿岩的稳固性和选用的拉底方法。图1 重力出矿1-运输巷道;2-放矿溜井;3-分支溜井;4-格筛巷道;5-漏斗;6-拉底巷道;7-拉底炮孔;8-联络道 图2 铲运机出矿系统1-铲运机道;2-装矿进路;3-平底V 形槽;4-拉底巷道;5-出矿堑沟炮孔;6-拉底炮孔;7-放矿溜井;8-运输巷道;9-回风联络巷道;10-回风巷道 最低的拉底高度是拉底后,漏斗间的脊柱不致阻碍上部矿石自然崩落。即在拉底水平不能有支撑点。浅孔拉底的高度为2.5~5.0m。使用深孔(或中深孔)拉底时,要求拉底后在漏斗脊柱之上必须形成高度大于3.0m 的拉底空间。拉底速度要与崩落速度和产量相适应。在初期,拉底不宜太快,使次生应力得到充分发展,有利崩落,但也不宜太慢或停顿,这对出矿巷道不利,应保持均匀推进。随着生产经验积累,可以适当加快拉底速度。随崩落线推进顺序爆破拉底炮孔,每次爆2~3 排(约5m)。每次爆破以后必须仔细检查是否留下残柱,一旦发现留有残柱,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将会阻止矿石自然崩落,并对出矿巷道产生应力集中。拉底一般从靠近已崩落矿块的一侧,或从矿体上盘开始,沿对角线方向呈阶梯状推进,要严格控制相邻拉底超前距离,一般在 15m 以内为好。当矿体中品位分布不均时,为了尽早回收资金,一般把初始拉底选择在高品位矿段。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应先从软弱矿段开始拉底,有利于矿石崩落,并且对维护出矿巷道也有利。在有大的构造断层穿过开采矿段时,拉底线一定要垂直断层走向推进。要注意拉底推进线的方向尽可能与原岩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拉底水平面积的形状最好呈矩形,且矩形的长边垂直于

壁式崩落采矿法的安全规定(正式)

壁式崩落采矿法的安全规定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悬顶、控顶、放顶距离和放顶的安全措 施,必须在设计中作出规定。 2.放顶前要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出口畅 通,照明良好和设备安全。 3.放顶时,禁止人员在放顶区附近的巷道 中停留。

4.在密集支柱中,每隔3~5m要有一个宽度不小于0.8m的安全出口。密集支柱受压过大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5.放顶若未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作出周密设计,方可进行二次放顶。 6.多层矿体分层回采时,必须待上层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才准回采下部矿层。 7.相邻两个中段同时回采时,上中段回采工作面应比下中段工作面超前一个工作面斜长的距离,且不得小于20m。

8.撤柱后不能自行冒落的顶板,应在密集支柱外0.5m处,向放顶区重新凿岩爆破,强制崩落。 9.机械撤柱及人工撤柱,应自下而上、由远而近进行。矿体倾角小于10度的,撤柱顺序不限。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崩落采矿法

崩落采矿法是随着矿石的采出,有计划地强制或自然崩落矿体上盘围岩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在回采过中,不需要划分矿房和矿柱,而是以矿块为单元,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连续回采。 崩落采矿法适用于地表允许崩落,矿体上部无较大的水体和流沙,矿石价值中等以下,不会结块,品位不高,并允许有一定损失和贫化的中厚和厚矿体。尤其是对上盘围岩能大块自然冒落和矿体中等稳固的矿体最为理想。崩落采矿法主要有壁式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 (1)壁式崩落采矿法的安全要求 ●悬顶、控顶、放顶距离和放顶的安全措施,应在设计中规定。 ●放顶前要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出口畅通、照明良好和设备安全。 ●放顶时,禁止人员在放顶区附近的巷道中停留。 ●在密集支柱中,每隔3~5m要有一个宽度不小于0.8m的安全出口。密集支柱受压过大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放顶若未达到预期效果,应作出周密设计,方可进行二次放顶。 ●放顶后应及时封闭落顶区,禁止人员入内。 ●多层矿体分层回采时,必须待上层顶板岩石崩落并稳定后,才准回采下部矿层。 ●相邻两个中段同时回采时,上中段回采工作面应比下中段工作面超前一个工作面斜长的距离,且不得小于20m。 ●撤柱后不能自行冒落的顶板,应在密集支柱外0.5m处,向放顶区重新凿岩爆破,强制崩落。 ●机械撤柱及人工撤柱,应自下而上、由远而近进行。矿体倾角小于10°的,撤柱顺序不限。 (2)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和阶段崩落法的安全要求 ●采场电耙道应有独立的进、回风道;电耙的耙运方向,应与风流方向相反。 ●电耙道间的联络道,应设在入风侧,并在电耙绞车的侧翼或后方。 ●电耙道放矿溜井口旁,必须有宽度不小于0.8m的人行道。 ●未修复的电耙道,不准出矿。 ●采用挤压爆破时,应对补偿空间和放矿量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悬拱。 ●拉底空间应形成厚度不小于3~4m的松散垫层。 ●采场顶部应有厚度不小于崩落层高度的覆盖岩层;若采场顶板不能自行冒落,应及时强制崩落,或用充填料予以充填。 (3)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安全要求 ●回采工作面的上方,应有大于分段高度的覆盖岩层,以保证回采工作的安全。若上盘不能自行冒落或冒落的岩石量达不到所规定的厚度,必须及时进行强制放顶,使覆盖岩层厚度达到分段高度的二倍左右。 ●上下两个分段同时回采时,上分段应超前于下分段,超过前距离应使上分段位于下分段回采工作面的错动范围之外,且不得小于20m。 ●各分段联络道应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充填采矿方法

充填采矿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充填采矿方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

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面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架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再进行回采。矿房架采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运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下进行的。回采分层水平或与水平成4°~10°或10°~15°倾斜角。倾斜分层主要是为了充填直接顶,同时也有利、于矿石搬运,但凿岩和支护作业不如水平分层方便。

削壁充填采矿法(分采充填采矿法)

削壁充填采矿法(分采充填采矿法) 1. 适用条件 矿石品位价高的薄矿体(小于0.8m),保证正常开采工作空间(0.8-0.9m)。 矿块尺寸不大(段高30-50m,天井间距50-60m),运输巷布置在脉外岩石中。为了缩短运搬距离,常在矿块中间架设顺路天井 2. 回采方法 将矿石和岩石分别采下,运走矿石,岩石留在空区作充填料,也作为继续上采工作平台。 自下向上分层回采时,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先采矿石或先采岩石。当矿石易于采掘,有用矿石又易被震落,则先采矿石;反之则先采岩石。 采用小孔径炮孔,间隔装药,进行松动爆破。 3. 削壁充填法回采 在回采时,若矿石比围岩稳固则先采围岩,若围岩比矿石稳固则先采矿石。 削壁充填法回采工艺过程包括:落矿、矿石运搬、崩落围岩和充填、铺设垫层、架设顺路天井等。

3.1 崩落矿石和围岩 削壁充填采矿法要求对矿石和围岩分次崩落,崩落矿岩的先后顺序取决于矿脉倾角和矿岩的稳固程度。开采急倾斜矿脉时,一般先崩落矿石,而在围岩稳固条件差时应先崩落围岩。先落矿时,由于矿脉过薄夹制性大,宜用小直径钎头钻凿深度不超过1.0--1.5M的浅孔,孔间距为0.4--0.6M,并采用间隔装药进行爆破以减轻对围岩的破坏。围岩的崩落量必须满足最小回采空间的要求,开采急倾斜矿体采场宽度的最小尺寸是:采用人工、电耙或独轮车运搬矿石时,不小于0.8M;当采用CT-500H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时,不小于1.1--1.2M。确定崩落围岩量时,还应满足充填采空区的要求,力争既不外取充填料,也不放出多余的废石。 3.2 矿石运搬 崩落的矿石在采场内可用人工或用机械运搬至矿石溜井。人工运搬矿石时,由于工作面狭窄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为实现窄工作面矿石运搬机械化,目前已成功地使用 5.5KW小型电耙和CT-500H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 3.3 铺设垫层 为避免高品位的碎块矿石或粉矿混入充填料中,在充填体面上必须铺设垫层。垫层的材料可以是木板、铁板、胶带、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等。实践表明,木板或铁板在崩落矿石时被砸坏或变形,从而造成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

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 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此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 以控制顶板崩落。 (2)(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此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 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 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 矿房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 再进行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动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 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083-33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空场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房,再采矿柱。应用空场采矿法的基本条件是矿石和围岩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采矿方法有: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分阶段矿房法和阶段矿房法。 (1)全面采矿法。在薄和中厚的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缓倾斜(倾角一般小于30°)矿体中,应用全面采矿法。它的特点是: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倾向全面推进,在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空区,这些矿柱一般作永久损失,不进行回采。 (2)房柱采矿法。用于开采水平或倾斜的矿体,在矿块或采空区矿房和矿柱交替而置,回采矿房时,留

连续的或间断的规则矿柱,以维护顶块岩石。它比全面采矿法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回采薄矿体,而且可以回采厚和极厚矿体。矿石和围岩均为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是这种采矿方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3)留矿采矿法。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1/3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矿房全部回采后,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再行大量放出,即大量放矿。这种采矿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和围岩稳固、矿石无自燃性,破碎后易再行结块的急倾斜矿床。 (4)分阶段矿房法。按矿块的垂直方向,再划分为若干分段,在每个分段水平布置矿房和矿柱,中分段采下的矿石分别从各分段的出矿巷道运出。分段矿房回采结束后,可立即回采本分段的矿柱并同时处理采空区。 (5)阶段矿房法。用深孔回采矿房的空场采矿法,根据落矿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平深孔阶段矿房法和

空场采矿方法(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空场采矿方法(新编版)

空场采矿方法(新编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空场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房,再采矿柱。应用空场采矿法的基本条件是矿石和围岩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采矿方法有: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分阶段矿房法和阶段矿房法。 (1)全面采矿法。在薄和中厚的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缓倾斜(倾角一般小于30°)矿体中,应用全面采矿法。它的特点是: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倾向全面推进,在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空区,这些矿柱一般作永久损失,不进行回采。 (2)房柱采矿法。用于开采水平或倾斜的矿体,在矿块或采空区矿房和矿柱交替而置,回采矿房时,留连续的或间断的规则矿柱,以维护顶块岩石。它比全面采矿法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回采薄矿体,而且可以回采厚和极厚矿体。矿石和围岩均为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是这种采矿方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3)留矿采矿法。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空场米矿法及安全要求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场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空场采矿法适用于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矿岩接触面较明 显、形态较稳定的矿体。其特点是将矿体沿走向划分成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回采;矿房回采时,采空区顶板主要依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矿(岩)柱来支撑;矿房回采完毕后,有计划地回采矿柱或不采矿柱,并及时处理采空区。空场采矿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采空区留下大量矿柱,且回采困难,采空区需处理。 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分层(单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和 阶段空场法(阶段矿房法)。分层空场法又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和留矿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的主要安全要求有: ?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主要是对顶板的监测控制,是应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井下采矿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围岩、顶板的观察和测定,分析掌握其变形、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获得其大冒落前的各种征兆,以便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版

空场采矿方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空场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采矿房,再采矿柱。应用空场采矿法的基本条件是矿石和围岩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采矿方法有: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分阶段矿房法和阶段矿房法。 (1)全面采矿法。在薄和中厚的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缓倾斜(倾角一般小于30°)矿体中,应用全面采矿法。它的特点是: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倾向全面推进,在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

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空区,这些矿柱一般作永久损失,不进行回采。 (2)房柱采矿法。用于开采水平或倾斜的矿体,在矿块或采空区矿房和矿柱交替而置,回采矿房时,留连续的或间断的规则矿柱,以维护顶块岩石。它比全面采矿法适用范围广,不仅能回采薄矿体,而且可以回采厚和极厚矿体。矿石和围岩均为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是这种采矿方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3)留矿采矿法。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作业,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1/3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矿房全部回采后,暂留在矿房中的

充填采矿法种类

充填采煤法的特点: 充填采煤法是一种采空区岩层控制方法。其特点是用取自釆场外部的砂、石、矿渣或炉灰等充填材料(简称填料),填满采空区并靠填料的支承作用减少顶板下沉和垮落。用充填方法控制顶板的釆煤方法统称为充填釆煤法。 各种充填方法的特点: 各种充填采煤方法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矿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以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固体充填的特点充填材料取自本矿的煤矸石和粉煤灰,不使用水泥等胶结料,价格便宜,配料简单,成木较低,充填体强度较高,充填率较高,可达95%以上,需专门制作充填支架和后输送机;机械化作业,劳动强度低,操作简 单 膏体充填的特点质量浓度高,可达80%以上;料浆基木上不沉淀,不沁水,不离析,降低凝结前的隔离要求,无需复杂的过滤排水设施,节省了排水费用,降低了矿井水的污染;充填休强度较高,易于接顶,有利于作业安全;充填休压缩率低;充填系统复杂,初期投资较高;充填成木较高;设备较多,需要大功率充填泵输送浆休;容易堵管;施工工序复杂。似膏体自流充填特点浆体流动性好,无需专门泵送,实现了自流充填;料浆充填脱水量小;充填体强度高且消耗水泥量少;施工工艺简单;充填成木较低;质量浓度低于似膏体,脱水量比似膏体大。高水材料充填的特点充填系统相对简单,无需井上充填站和钻孔,初期投资较低;充填料浆以水为主,输送方便;充填与回釆I互不影响,充填速度快;充填工艺简单,劳动强度低;充填体在干燥环境下易失水粉化;高水衬料配比要求严格;充填材料成本较高,不能消化矿井的煤矸石和粉煤灰。

固体充填,膏体充填和似膏体充填都使用大量的煤矸石,粉 煤灰作为骨料,适于产生大量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矿井;膏体充填 使用了水淬炉渣作为胶结料,适于附近有钢厂的矿井;髙水充填适 于没有矸石粉煤灰,水源充足,地面占地困难的矿井,要求煤层倾角在 15度以上,尤其适于大体积隐蔽空间的充填.。 1.3.3充填采煤方法分类 1.3.3.1根据所用充填材料和输送方式不同,充填采矿法可分三组: ①干式充填法,充填材料为专用露天采石场采出的碎石、露天矿剥离或地下矿采掘的废石等。经破碎,用机械、人工或风力输送至采场。 ②水力充填法,充填材料为砂、碎石、选厂尾砂或炉渣等。用管道借水力输送至采场。 ③胶结充填法,充填材料为水泥等胶凝材料和砂石、炉渣或尾砂等配制的浆状胶结物料,凝固后有一定强度,用管道借水力或机械输送至采场。干式充填法应用最早,它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矿成本高。 1.3.3.2根据采场结构,回采方向和回采工艺: 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上向分层充填法、下向分层充填法、壁式充填法、削壁充填法和方框支架充填法。 从我国煤矿充填法发展过程来看,充填开采可分为传统煤矿充填工艺和现代煤矿充填技术。 传统煤矿采空区充填工艺有以下几种 (1)水力充填—水力充填法是采用水力输送方式,通过充填管路将充填料浆送入采空区进行充填的煤矿采空区充填工艺; (2)粉煤灰充填;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一、什么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一)、发展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六十年代逐步发展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七 十年代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并占优势的种方法。以我国为例,七十年代中期铁 矿地下开采矿山总数的45%,约占铁矿石总量的63%采用该采矿方法。(二)、特征 无底柱分段崩落种法是将阶段用分段回采巷道划分为若干分段, 由上向下逐个分段进行回采,随后由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分段下部不设出 矿的底部结构,以小的崩矿步距爆破下来的矿石在崩落围岩的覆盖下直接由 回采进路端部放出,凿岩、出矿共用同一巷道。这种采矿方法结构简单,为 机械化采矿创造了有条件。 主要特点: 1.各分段不设放矿的底部结构,不留任何矿柱; 2.凿岩、爆破、出矿等回采作业均在同一回采进路内顺序进行; 3.矿石回采由回采进路的上(下)盘一端开始,按步距顺序后退回采,直 至下(上)盘一端矿体边界为止; 4.在回采进路端部于崩落围岩覆盖下进行挤压爆破和放矿; 5.上下分段进路在空间呈菱形交错布臵。 (三)、适用条件 1.较规则的急倾斜厚矿体; 2.矿石稳固程度在中等以上,进路中不需大量支护; 3.顶板围岩能自行崩落,且块度较大; 4.地表允许陷落,表土层不厚,没有导致井下被淹没的地表水或地下水; 5.矿石允许贫化,矿岩容易分离,矿石可选性好,围岩含有用矿物成 分。

(四)、优缺点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一种高效率、高生产能力.高度机械化、低成本和作业安全的采矿方法,与其它种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不留矿柱,不设底部结构,所有矿块间和分段间,不需要留任何底柱和间柱,不需要掘进难以施工的漏斗、斗穿,斗颈和电耙等切割巷道,不需进行回收顶、底、间柱等复杂繁重的工作;在矿块中只布臵采矿进路.联络巷道.切割巷道和切割天井,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2.回采工艺简单,各项回采作业在不同分段内进行,互不干扰,管理方便,作业专业化,有利于操作技术和工效的提高; 3.易于实现采矿作业全面机械化,采准和回采作业都在进路内进行,便于使用大型无轨自行设备,如掘进台车、采矿凿岩台车、装运机等; 4.作业安全,人员在水平巷道内工作,顶板暴露面积小,出现浮石或不安全因素时,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 5.灵活性大,每条进路所负担的回采宽度只有10米左右,崩矿步距只有2米左右,生产中出现问题时影响面小;还能根据矿体条件的变化随时改变进路布臵或回采顺序;上分段残留的矿石可在下分段回收;对矿石成分复杂的矿体,可分采分运或选别回采,有利于稳定出矿品位和矿石综合利用。 缺点: 1.矿石贫化率大、损失率较高; 2.通风条件差。 二、结构参数和采准切割工作 (一)、端部放矿时崩落矿岩的运动规律 端部放矿时崩落矿岩的运动规律是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确定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布臵和回采工艺某些参数的主要依据。 端部放矿似旋转椭球体.欲获得最优的损失贫化指标,就要在选择采矿方法参数时,使爆破后堆积起来的矿石形态尽量与放出椭球体的形态一致。

充填采矿方法(完整篇)

编号:SY-AQ-0431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充填采矿方法(完整篇) Filling mining method

充填采矿方法(完整篇)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开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顶板。 (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

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面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架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再进行回采。矿房架采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运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下进行的。回采分层水平或与水平成4°~10°或10°~15°倾斜角。倾斜分层主要是为了充填直接顶,同时也有利、于矿石搬运,但凿岩和支护作业不如水平分层方便。

充填采矿法简介

第十二章充填采矿法 § 1充填采矿法概述 一、 充填采矿法特点: 凡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叫做充填采矿法。 充填米矿法也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米,先米矿房,后米矿柱。矿柱回米可用填法, 也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 矿房的回采是采一分层,把矿石运出,随后充填这一层,然后再采一层,再充填一层。依此循环, 直到到全矿房采完为上。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 二、 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的历史悠久,古代就用采掘的废石留在采空区的办法来采矿, 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的充填采矿法。 (1) 国内情况 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的矿山应用情况也是变化的,有起有落,开始应用的比较多,后来减少了,现 在又兴盛起来。目前仍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全国约有 20多个冶金山采用了充填法,不是今年的统计 数字。 [参考资料]①我国的红透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焦家金矿、凡口铅锌矿、湘潭锰矿、黄 沙坪铅锌矿 等都使用充填采矿法。② 2) 大跃进期间一一各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冶金矿山中大力推广,有些原来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 的矿山,改 用了其他方法,故充填法比重急剧下降。 3) 1964年一一我国凡口铝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4) 1965年一一我国某矿山南矿由于采空区的面积过大,发生地压活动,故开始了尾砂充填空区的 试验。后 来其他矿又进行了胶结充填法试验。 5) 1966年一一湘潭锰矿第一期扩建设计,采用 3水砂充填壁式采矿法。1969年投产,用到现在, 对防止内 采矿法、水砂,胶结充填法还没有用过 ③国内使用充填 法的历史情况 1)解放时期一一 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冶 金矿山采用干式充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