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一)》模拟卷答案汇总

展鸿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试卷

《综合应用能力(一)》模拟卷1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

案例(一)

结合给定资料,从执法者的角度谈谈对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20分)

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分析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题干要求从执法者的角度来谈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关系,考生必须站定立场,把握好尺度。首先要阐明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的含义,既而阐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严格执法不是简单僵硬地处罚了事,人性化执法也并非“人情执法”,而是以人为本。考生要将二者之间形式上的区别和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说明清楚。

考生要注意的是,回答本题时必须结合材料中的案例回答,不能泛泛而谈,脱离材料。

【参考答案】

(1)所谓“严格执法”,就是要讲究原则,要杜绝“人情执法”。如果执法人员不能严格执法,会导致严重后果,如陕西淳化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正是因为执法人员囿于人情,没有严格认真依照法规办事,最终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执法工作与群众利益切实相关,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执法人员要有服务意识,提倡人文关怀,就如穆魁海与车主的纸条对话、执法人员允许春联保留到正月十五等。处罚不是目的,执法是为了让人们遵守规则。

(3)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相辅相成,执法人员应该把握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尺度。既不能为了工作损害群众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更不能错把人性化执法当成“人情执法”。严格执法是人性化执法的基础,人性化执法是严格执法的补充,执法人员应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身份。(347字)

案例(二)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基层执法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基层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提出对策建议。(30分)

要求:概括准确、有条理,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字数不超过500字。

【解答思路】

题干要求分析基层执法面临的困境,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对资料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资料一中的案例主要说明的是交警因执法权限不明确而导致执法成本高的问题;资料二中的案例则提到了执

法队伍人员的不足,在专业素养方面的欠缺。执法物资的不足等困境,考生根据资料中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即可。

对策部分,则需要针对目前面临的困境来建议,既然困境在于权限不明确、执法队伍的各方面不足、物资缺乏等方面,那么就应该从明确执法权限、培养人才、加大投入等方面进行回答,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要做到回答得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

困境:

(1)执法权限不明确、成本高,尺度难以把握。首先,有时基层执法人员很难判断执法依据的合法性、有效性,具体执法行为存在隐患;其次,有些法规没有细化处罚条例,执法自由裁量权较大。

(2)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执法不到位、不及时。一方面,基层执法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另一方面,基层执法人员业务操作能力不高。

(3)执法队伍人员不足,物资匮乏。一线基层执法人员和车辆等物资难以应对日常工作。

建议:

(1)统一执法标准,细化执法条例。各省市应该在确保大方向、大框架无误的情况下,结合地方实际,及时制定出便于执行的细则,必须不断完善行政法制,确保基层执法人员执法的合法性、有效性。

(2)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加强行政执法对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素养。一方面,执法机关内部要确立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另一方面,基层执法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加强基本的执法素质修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执法。

(3)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基层执法能力的保障。要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执法资金、能力建设投入等方面的考核,不断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同时,在人员、物资配备上不能落后。(478字)

二、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50分)

【写作思路】

材料中阐述了司法良知的重要性,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话说明了当前司法环境中的司法良知问题以及对司法人员的要求。题干要求以“司法良知”为话题,主旨较为容易确定,考生可从司法良知的重要性、如何保障司法良知等方面入手,写成一篇策论文。范文先说明了司法良知对于法律正义的重要性,随后强调了司法良知的意义,重点论述了如何保障司法良知,保持一颗正义的心,最后呼吁司法领域恪守司法良知,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可以参考。

【参考范文】

正义之心法律之根

《孟子·尽心上》中曾经说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正义的本能,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对于从事司法工作的执法人员而言,良知的意义尤为特殊。司法良知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它体现的是正义的司法理念、无畏的责任担当和浓浓的人文情怀。可以说,司法良知既是法律本质的基本要求,更是彰显法律正义的道德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说过:“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习总书记强调司法良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要求从事司法工作的执法人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司法良知是每个执法者的道德底线,也是现代法治精神的核心要义。

既然司法良知是执法者的正义之心,是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要求,那么司法人员就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坚定正义之心,坚守法律之根。

坚定正义之心,坚守法律之根,完善法律体系是根本途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如果没有完善的司法制度,那么司法良知就无从谈起。只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力武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社会情况较为复杂,司法体系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推动法治的进步,通过创新立法体制,逐步提升立法质量,用新的法律体系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坚定正义之心,坚守法律之根,加强司法修养是内涵要义。立法是确立社会文明的通行规则,而真正要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关键在于法律的实施。我们必须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司法队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工作的锻炼、司法人员之间的交流等方式,让司法人员加强自身的司法修养,让司法良知成为烙印在每一个司法人员骨血里的记号。司法人员应当有“仁者爱人”之心和“兼济天下”之义,要抵制各种诱惑和腐化,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社会的稳定,使自己拥有成为公平正义之化身的觉悟。

坚定正义之心,坚守法律之根,切实严格执法是现实保障。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腐蚀了一部分司法人员,严重干扰了司法良知和司法正义。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有一句名言:“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这句话直到今天,对我们社会的治理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司法人员必须贯彻严格执法的理念,遵循依法行事的准则,只有这样,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的权威不是空口而言的,而是在每一件大案、小案的审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司法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对得起自己手中的权利,禁得起司法良知的拷问。

修身就要修正义之心,执法就要恪守司法良知,这应当成为每一个司法工作者牢记于心的原则和必须坚守的底线!(1094字)

展鸿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试卷

《综合应用能力(一)》模拟卷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

案例(一)

给定资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结合自身所学,谈谈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20分)

要求:问题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本题包括两个问题。回答问题是什么,首先要回到给定资料中寻找关键要点,特别是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以及每段的首尾句,也可以通过概括资料的主要内容得出问题。第二问是一道分析原因题,不仅要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作答,更要注意题干的提示“请你结合自身所学”,这说明回答此题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参考答案】

给定材料主要反映了基层执法难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

1.部分民众素养不高,法制观念淡薄。镇溪摊贩夫妇暴力抗法,烫伤城管队员;山西昔阳被执行人率众围攻法官,造成伤情。

2.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无法保障执行人员的安全。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工商、劳动、公安等等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这样执法不仅有据,而且能够避免冲突。

3.违法成本较低。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往往被归为民事纠纷,即使被执行人暴力抗法,也多以教育批评为主,很少有追究刑事责任。

4.地方保护主义干扰执法。有些地方、部门往往从维护本地方、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干扰执行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山西昔阳被执行人将执法法官围在当地法院过夜,当地警方对该事件的回应也是含糊其辞,无疑助长了被执行人抗法的嚣张气焰。(341字)

案例(二)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小广告”的危害,并就如何整治违法小广告提出对策。(30分)

要求:概括准确、有条理,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字数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本题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归纳概括题,只需回到给定资料中寻找关键要点即可,在作答时要注意分类分条阐述。第二个是提出对策题,首先要回到给定资料中寻找是否有相关的对策使用,或者针对导致“小广告”的原因提出对策,最后也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出合理的对策。另外,要注意提出的建议必须符合题干“合理、可行、针对性强”的要求。

【参考答案】

“小广告”的危害众多,具体有:

1.破坏卫生环境,影响市容。花花绿绿的小广告贴在道路两侧的墙上,给城市的形象造成严重的破坏。

2.影响群众生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一些违法且具有欺骗性的广告会误导群众,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害青少年。

3.影响交通安全。在马路上强塞小广告不仅违背了行车人的意愿,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4.违反国家法规条例,危害市场环境。开“假发票”,制造“假证书”等广告违反法律,危害无穷。

整治“小广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推动电信部门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从源头上掐断违法小广告上通信号码的使用。

2.建立多部门联动整治小广告的机制。城管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嫌疑人要及时处理,同时也要报公安部门备案。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办假证、开假发票等违法犯罪窝点的打击力度,清理源头。

3.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整治。一是广泛发动城管志愿者、社区干部、青年学生等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小广告治理的专题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范围,营造了抵制小广告的氛围。二是设立监督举报热线。鼓励群众监督张贴小广告的行为。

4.建立专业的清洗队伍。招聘专门的清洗人员,配备先进的工具,定时对小广告进行清洗覆盖作业。(486字)

二、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50分)

【写作思路】

首先分析题目“让法治思维深入城市的血脉”,毫无疑问,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让法治思维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然后分析三则案例。

第一则案例主要讲述了“扶与不扶”的道德难题,通过出台法律能够保障好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民众的行为,让民众知法守法。

第二则案例主要讲述了河南多地政府未经法律规定许可,设立了非正常上访训诫教育中心,干扰上访工作。经媒体报道后,河南省政府立即整改并反思。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三则案例主要讲述了我国法院开展的司法公开工作,成效明显。

通过对三则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分论点,比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坚持知法守法,由此写一篇策论文应该很容易上手。

【参考范文】

让法治思维深入城市的血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治思维不应被束之高阁,而是应贴近群众的生活,流入城市的血脉。重视并运用好法治思维是保障城市安定和谐的关键。

“法者,定纷止争也。”法律是现代民主政治之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如果任由个人的私欲无限膨胀而不加以限制,必定会破坏社会运行的秩序。“唯奉三尺之律,

以绳四海之人。”法律是区别于道德准则的硬约束,对于兜住社会的底线,规范人民的行为具有巨大作用,是推动城市治理的良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违法、枉法的现象。城管暴力执法,引得民怨沸腾;“凑够一波人即可过马路”的中国特色;陕西19名法官执法被围攻。这些问题的背后凸显的是全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法治思维的缺失,给城市的良性运行带来了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必须高度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确保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的确,在倡导社会治理的今天,只有重视并运用好法治思维,才能让城市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贯彻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是法治思维的实践者,也是引领者。法律的权威需要政府来树立。古有商鞅徙木立信,使秦法得到遵行。今天,我们更应该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制定权力瘦身和责任强身的清单,实现高效审批。健全依法决策的机制,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决策,应广泛征求民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贯彻法治思维,坚持公正司法。公正是法律的生命所在。英国大文豪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行为的后果更为恶劣。后者只是弄脏了污水,而前者污染了水源。”通过司法体制的改革,增加司法的透明度,严格依法判决,鼓励民众参与讨论,方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法治观念,重塑法律权威。

贯彻法治思维,坚持知法守法。公民是法治城市建设的主体,实现全民守法才是法治中国的题中之义。而法治思维、法治信仰不是被灌输出来的,也不是教导出来的,而是在法律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还当以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去涵养公民的法治精神,以民主政治的全面进步去发育民众的主体品格和权利意识。只有在运用法律和维护法律的过程中,才能让法治思维铭刻于心。

良法善治,民之福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行动起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971字)

展鸿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试卷

《综合应用能力(一)》模拟卷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50分)

案例(一)

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菜单式普法”的认识。(20分)

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分析有理有据。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题干要求谈谈对“菜单式”普法的认识,可采取“总—分”的形式作答,即先总体对“菜单式”普法进行评价,然后再分条论述其意义及特点。“资料一”重点讲了J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进行“菜单式”普法,取得不错的效果;“资料二”主要讲了C市的具体实践,介绍了“菜单式”普法的好处。整合答案时,要结合材料,把握重点,做到逻辑清楚。

【参考答案】

作为一种新的普法形式,“菜单式”普法方式灵活,贴近群众,针对性强,能够取得很好的实效,对我国的普法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大范围推广。

首先,“菜单式”普法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按照群众法律需要,提供点对点式的公共法律服务,更为快捷、灵活,便于提高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其次,“菜单式”普法更能整合各方面的普法资源,能够满足新的普法需求。比如,C市司法局就组织了涵盖29个部门的讲师团,涉及普法内容的所有部门和行业。这种形式,让群众的选择余地更大,针对性更强。

最后,“菜单式”普法更为方便,更容易取得实效。对听课方而言,可根据宣讲目录,邀请特定讲师到指定地点讲课;对讲师而言,不必临时备课,还可随时将实践中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授课中去,既轻松,又更有实效。(334字)

案例(二)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天价鱼”“天价虾”事件所反映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提出对策建议。(30分)

要求:概括准确、有条理,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字数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天价鱼”“天价虾”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根据“资料一”中调查组得出的结果,以及“资料三”中讲到的相关问题,即可总结得出。而对策建议部分,则只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注

意,“资料二”中提到的“旅游警察”、“资料四”中让商家签订诚信经营责任书等手段,是回答的重点,书写答案时注意不要遗漏。

【参考答案】

“天价鱼”“天价虾”等事件反映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商家证照与牌匾名称不符、《餐饮服务许可证》到期仍能照常营业等现象。二是执法民警出警存在不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素质亟待提高。三是商家诚信意识不强,不守法经营,道德素质较低。四是民众维权困难,容易遇到推诿。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探索新型监管方式。例如,如通过设立“旅游警察”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由职能部门制定奖惩机制,让每个商家签订诚信经营责任书。

其次,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执法程序更加规范,执法手段更为文明,执法结果让双方更为信服。

再次,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商家的宣传教育。要引导建立区域行业协会等组织,提倡商家诚信经营,杜绝一些影响景区消费环境的短视行为,共同维护景区商业秩序。

最后,要保证消费者维权渠道的畅通。在假日期间制定应急机制,保证相关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工商、物价、旅游等部门要多进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要明确责任边界,避免消费者维权时出现互相推诿等现象。(441字)

二、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50分)

【写作思路】

要以“谁执法谁普法”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需要考生结合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果平时能够关注相关法治热点,写作时必然会胸有成竹。根据题意,考生可以从如何做到“谁执法谁普法”的角度入手,写一篇对策型的文章,也可以该方式展开评论,侧重于论述方面。范文以“执法者普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标题,从“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出发,立意高远,论述充分,值得借鉴。

【参考范文】

执法者普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孟子曾说:“徒法不能以自行。”有了法律,却未能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导致群众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为什么违法,法治建设必然举步维艰,公平公正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今天,做好普法工作尤为重要。而与传统的普法方式相比,强调“谁执法谁普法”,对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塑造法治信仰等工作的落实,更具有现实意义。

执法者普法具有天然的优势。执法者对其执法对象、执法内容、执法当中存在的问题等最了解,与执法对象、普法受众的距离也最为贴近,由他们来开展普法工作,必然更为及时,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让群众接受。执法者担任普法者的角色,能引导公众在个案中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能让他们清楚法律的界限在哪里,也能随时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执法者普法对执法活动本身意义重大。一方面,执法者要承担起普法的责任,必然会督促自身更加努力地学习法律知识,尽力做到规范执法。非如此,无法向群众解释,无法让群众信服。另一方面,在普法的过程中,也会通过群众的反馈和质疑,发现和反思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执法与普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而推动社会法治健康发展。

执法者普法让普法责任更为明确。“谁执法谁普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普法工作的主体十分明确,进行执法活动的“谁”必须担起普法责任。当然,具体如何承担责任,有什么奖惩措施,还需要相应的工作方案加以细化落实。例如,有些地区选择将“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目标考核内容。这种方式体现了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凸显了执法主体对普法的重要责任。

执法者普法更能有效降低普法成本。多年来,我国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普法模式在提升社会整体的法律素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普法成本较高,且受制于普法主体、对象的参与程度,所获效果并不如预期等问题。而相比传统普法模式,“谁执法谁普法”的模式能够省去许多资源调配的环节,有效降低普法成本,节省社会资源。

由此观之,执法者普法是推动我国普法工作取得新进展的最佳选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当然,强调“谁执法谁普法”,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普法模式,而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增瓦!(944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