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汇编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汇编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汇编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

(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

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

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

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

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

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中医认知与思维方法

1思外揣内、以表知里——黑箱

2援物比类

3心法和顿悟

4试探和反证

★阴阳属性:抽象性、相关性、普遍性和相对性

阴阳的相互转化

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阴阳相互制约: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互根互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谓“五行”,如同“阴阳”一样,它也不过只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木:木曰曲直。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来形容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土:土爱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金:金曰从革。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水: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人体的五脏与五行属性归类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相乘的次序同相克: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原因:其一是五行中某一行

(被克方)本身虚衰/不足,如土虚木乘;其二是五行中某一行(克方)过度亢盛/太过,如木旺乘土。

滋肾阴以养肝阴

温肾阳以补脾阳

健脾气以补肺气

养肺阴以滋肾阴

疏肝健脾

补脾利水

★藏象学说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条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与胆相表里。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窍为目,肝在液为泪。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主神志: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生理活动的功能。

与小肠相表里。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脾气主升:升清和升举内脏。

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与胃相表里。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在液为涎(较清稀)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通条水道

肺朝百脉、主治节:司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调节水液代谢。

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心在液为涕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肾能贮存、封藏精气。

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气化作用

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自然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与膀胱相表里。肾在志为恐,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窍为耳和二阴,心在液为唾(较稠厚)

21 三焦部位划分

①上焦如雾: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②中焦如沤:中焦包括脾与胃,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

③下焦如渎: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

22 奇恒之府

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藏精气而不泻”而与脏相似,既区别于脏,又不同于腑,故把它们称作奇恒之腑。

23 (肾)为先天之本

24 (脾)为后天之本

25 气的分类与分布

元气:原气、真气。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宗气。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营气。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

卫气。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

26 血的生成

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精能生血:“精血同源”。27 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旺则血旺;气虚则血虚。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③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气足则血运脉中;气虚则出血。

28 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血脱则气脱。

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血虚则气衰。

29 阴虚则(内热)

30 阳虚则(外寒)

31 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2.分类⑴外感致病因素⑵内伤致病因素⑶其他致病因素

32 四诊的概念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33 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34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纲领病位——表证、里证病性——寒证、热证

邪正胜衰——实证、虚证类别——阳证、阴证

(八纲辨证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割,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错杂)

35 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36 基本的治法-“八法”

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概念: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

吐法,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

一种治疗方法。

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

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

温法,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

补法,也叫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大法消法,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

37 中药

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1草药——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中医药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药物。 2为什么古代将药学称为“本草”?中药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其中植物类药材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3. 什么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8 药物

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物学:研究各类常用药物的来源、性质与应用等的学科。习惯上,将世界各民族历史上传统应用的医药学理论或知识,统称为“传统医学”。在我国,当现代医学从欧洲传入之后,由于称西方现代医学为“西医”、西医所使

用的药物为“西药”(绝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少数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粗制剂或分离到的纯化合物

把我国自古以来传统应用的医药学理论和知识分别称为“中医”和“中药”。)39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40 中药材炮制方法

1.修治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

2.水制法:用水或其它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润、漂、水飞。

3.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炒、炙、煅、煨、烘焙。

4.水火共制法:煮、蒸、潬、淬。

5.其他制法: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

41 中药的四气(性)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1.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 2.四气的阴阳属性寒凉——阴温热——阳

3四气的作用(与功效的关系)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4.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42 中药的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还有淡味和涩味。五味的本义原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后用于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1.确定依据,a药物的真实滋味。 b.药物的实际作用。

2五味的阴阳属性辛、甘、淡—阳酸、苦、咸、涩—阴 3 五味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能泄、能燥”,通泄、燥湿。通泄(下):泻下通便 ,降泄(气):降泄肺气、降泄胃气,清泄(热):清热泻火咸味:“能下、能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淡味:即无明显味道。即能渗湿利水

涩味:有与酸味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

43 药物七情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七情”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单方不用辅也”)

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

相须。(“同类不可离也”)

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受彼之制也”)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

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夺我之能也”)

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两不相合也”)七情配伍关系

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药效; (2) 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3) 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4) 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须相使增强疗效充分利用相畏相杀降低毒、副作用

应用毒性药、烈性药时使用相恶抵消、削弱原有的功效避免使用相反产生、增强毒、副作用 )

44 中药“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45 辨证

即根据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分析、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

46 论治

就是在辨证清楚的基础上,对该病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在治法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药物组成方剂。

47 臣药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48 解表剂

凡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表寒证,辛凉解表剂—表热证,注意事项:应用解表剂时,服后取汗,但不可发汗太过,以防损伤正气。解表剂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49 阳虚者如何养生

夏日宜养阳,阳气不足的人,除了可采取贴敷治疗外,应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调理,逐步提升体内阳气,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运动,躯体运动非常重要,因为“动能生阳”。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项目均可。要增加户外活动,多见阳光,令身体与自然直接接触,阳气就被调动起来走肌表,行使卫外功能,尤其可以增加抗寒的能力。

饮食,对阳虚的人来说,食补是主要的、也是见效较快的方法。补阳的食物有韭菜、桂圆、羊肉、狗肉、核桃仁、干姜、胡椒等。在夏季,一般人怕上火会比较少吃或不吃这些食物,对阳虚者来说,适当地食用这些食物,对寒凉的体质却是有着莫大的帮助。

药补阳气较虚但又没有达到疾病指标的时候,可以吃一些中药来做保健。比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肉桂、熟地、人参、黄芪等。需要注意的是补阳不能太过、不能熬夜、注意保温。

50 分析哪些疾病会导致便血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便血的原因一是肠道本身的疾病,二是肠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在众多肛肠疾病中,不只是痔疮可以引起大便带血,其它肛肠疾病,如肛裂、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甚至是直肠癌等都会出现大便带血

7.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肺和脾胃在宗气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血液运行影响因素(与血运行有关):心、肺、脾、肝,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和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9.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10.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1.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12.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3.七情的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内脏。

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③影响病情转归。

14.望舌苔: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轻重。由薄渐厚,为病势渐增;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

15.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

16.问寒热: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

畏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

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而发,是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互为进退之象,可见于阳证和疟疾。

17.阴虚证:临床表现有: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18.阳虚证:临床表现有: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

19.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益气为治本,解表是治标。

20.温法:温中散寒,适阳虚。温经散寒。回阳救逆,适亡阳。

21.补法: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运用补发时应注意,对“真实虚假”,即“大实有羸状”证,应绝对禁补,免犯误补益疾之戒。

22.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甘味药多用于虚证、脏腑不和拘挛疼痛之等病症。

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常用于实热火证及湿热等病症。

23.中药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

24.外感风热表证:菊花桑叶外感风寒,胎动不安:紫苏

辛凉解表,外感风热:牛蒡子升麻

清热泻火:石膏

肉食积滞,孕妇慎用:山楂

治肝理气:香附

头痛必用,血中气药:川芎

止血,跌打损伤:三七

25.方剂组成原则:君臣佐使药。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佐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次药力次于君药。

26.补阳还五汤:组成:生黄芪30~90g,当归尾9g,芍药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功用: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或细。27.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份。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28.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9.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30.合谷: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

31.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

32.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33.涌泉:足底(去趾)前1/3。

34.针刺的注意事项:①过饱、过饥、酒醉、大惊、劳累过度等,一般不宜行针。

②久病体虚、大出血、大出汗者,针刺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③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个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④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1.灸法其适应范围: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所致病证均可应用,如阳虚、气虚、久泻、肢冷、痹证、痰饮等。其禁忌: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证,一般不宜灸;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施瘢痕灸;妇女妊娠期下腹、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烂熟于心堪可学医)本文(重点提示,每年中医执业医师必考内容)改编。 一、基础理论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11.称

“阳中之阳”的脏是:心。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3.“木”的特性是:曲直。24.“水”的特性是:润下。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29.金的子行为:水。30.火的母行

为:木。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36.木火刑金是:相侮。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39.喜胜:悲。40.恐胜:喜。41.属于“火”的是:喜。42.属于“金”的是:悲。43.属于“水”的是:耳。44.属于“土”的是:口。45.属于“水”的是:咸。46.属于“木”的是:酸。47.属于“水”的是:黑。48.属于“金”的是:白。49.“君主之官”指:心。50.“将军之官”指:肝。51.“生之本”指:心。52.“罢极之本”指:肝。53.“气之根”是指:肾。54.“气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基础》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时间2012年6月日 2012年6月 诊法 ?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 ?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 ?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黑箱理论”。 ?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第一节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望神的内容:眼神、面色、反应、形态、动作等。 望神的理论意义:判断病情的轻重 推断病势的吉凶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三)失神,无神 (四)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志异常,精神错乱 ?望面色 望面色: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望面色诊病的原理: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五色分属于五脏。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2、客色: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正常面色 (二)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者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 (二)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 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青色 2 、赤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气脱。 面色苍白无华:主气血虚亏,血虚尤为多见 面色晄白:多主阳气虚衰,水湿不运。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面黑浅淡:肾阳虚寒。 面黑而干:肾精亏耗。 目眶色黑:肾虚水泛。 面色黧黑,伴肌肤甲错:为瘀血内停。 ?望形态 (二)望姿态 坐:坐而俯首,气短懒言,主肺脾气虚,肾不纳气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主水气凌心。 卧:面常向里,多虚,多寒,是为阴证。 面常向外:多实,多热,是为阳证。 望舌 1、舌与内部脏腑密切相关

中药化学笔记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一) 第一节绪论 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 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 (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主要考试内容: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 总论 绪论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各论生物碱** 糖和苷* 醌类** 香豆素和木脂素* 黄酮** 萜类和挥发油*

皂苷** 强心苷*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其他成分 各论学习思路: 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一、感冒 定义:感冒是由肺卫失和引起,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历史沿革:1、感冒之名首见于:《仁斋直指方》★ 2、明清,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3、时行感冒首见于:《类证治裁》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归纳:┬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卫气调节功能密切相关 ├病因:六淫邪气、时行之邪 ├病机:卫表失和,肺失宣肃(肺卫功能失调) ├病位:肺卫 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的以咳嗽或伴咯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历史沿革:1、“肺体属金,譬若钟然”:《医学心悟》★ 2、咳嗽分为外感、内伤:《景岳全书》★ 治疗原则:外感:宣肺散邪 内伤: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归纳:┬病因:1、外感六淫 2、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1、在肺 2、与肝脾密切相关,久病伤及心肾 ├病性:虚、实 └病理因素:内伤痰火,痰有寒热,火分虚实 1、外感──六淫实邪 2、内伤⑴痰①寒痰②热痰 定义:哮病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

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历史沿革:1、首创哮喘之名:朱丹溪 2、提出哮喘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的是:朱丹溪★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归纳:┬病因:┬外邪侵袭──风寒、风热、烟尘、花粉、异味刺激等 │├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嗜酸碱咸、甘肥等 │└体虚病后及精神因素等 ├病位:肺、脾、肾 ├病机:夙痰伏肺,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失宣肃 │┬伏痰遇外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 │└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病性:发作为实,平素为虚,可兼表证 │┌寒?热 └转化┼虚?实 └日久→喘脱 定义:喘证是由于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肺气壅塞,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历史沿革:喘证虚、实论治:张景岳 治疗原则:祛邪利气,培补摄纳 归纳:┬病因: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所伤4、劳欲久病 ├病机:┬肺肾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位:┬肺和肾 │└涉及肝脾 ├病性:常见虚实夹杂┬实喘在肺 │┌实喘易治└虚喘在肺、肾两脏 └病势:┼虚喘难治 └严重阶段可见肺肾俱虚,孤阳欲脱,影响到心

(完整word版)中医学习笔记内容

学员笔记内容 第一期 培训时间:2009年7月20 培训内容:1.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2. 幻灯片教学课件中医药适宜技术 (参加培训人员: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人员)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基础部分 一、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2.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4.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5.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1.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2.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的病理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4.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5.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的病理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 1.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2.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十九畏:硫黄本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禁服: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四、方剂基本知识 1.50首代表性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2.50种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技能部分 一、针灸疗法 1.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其中30个主要穴位的主治 2.毫针刺法及操作规范 3.针灸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灸治、拔罐、刮痧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二、推拿疗法 1.8种常用推拿手法 2.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其他疗法 熏洗、敷贴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四、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1.常用中药饮片的识别 2.中药的常用贮存保管方法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的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 (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 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 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 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 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 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

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汇总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肺系病证 一、感冒 1. 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饮 2. 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外感1.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内伤 1.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4. 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发作期 1.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生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遏气道,肺失清肃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实喘 1.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1.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黛蛤散 3.正虚喘脱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中医学习笔记

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2:36: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壹】 2005#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2:42: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贰】

2006#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2:51: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叁】

2008#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2:56: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肆】

2009#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3:02: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伍】

2010#作者:?回复日期:2010-5-5 23:09: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陆】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 忌用补敛之品 12345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 外感咳嗽 12 34内伤咳嗽 567 三、哮证 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1. 发作期1 2342. 缓解期13四、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1.实喘 123 452.虚喘 1 2 3五、肺痈 1)初 234 肺痨 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补虚” 1234七、肺胀 《丹溪心法》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123 45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1.痰饮 12 2.悬饮 12 3 43.溢饮 4.支饮 12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黄土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1 234 2.齿衄 123.咳血 1 23 4.吐血 1235.便血 1 26.尿血 12 347.紫斑 123十、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