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悟空、唐僧的形象

浅析孙悟空、唐僧的形象
浅析孙悟空、唐僧的形象

浅析孙悟空、唐僧的形象

巫溪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罗雅

摘要:

《西游记》是明代中叶问世的一部神魔小说,它写的是唐僧等师徒四众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西游记》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于在思想上它“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明代社会的黑暗,有很明显的现实批判意义。还在于《西游记》在艺术方面塑造了一批最值得称道的孙悟空等艺术形象。从而更加丰富了古典小说的艺术长廊。对于悟空这一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了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西天取经表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而唐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意志坚强,对理想的追求坚定不移,同时又有些迂腐、是非不分,对于唐僧的立场和做法,我们不应苛求,要给予一定的理解。关键字:孙悟空唐僧形象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

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两者一张扬,一内敛,一个是取经故事的主角,一个是贯穿故事的主要因素。二者虽然形象上天差地别,性格上矛盾摩擦不断,但又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良的本性和矛盾的双重人格。

不可否认,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耀眼的一个形象,而唐僧却实在算不上出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唐僧,他们的形象都是十分丰富饱满的。孙悟空虽不凡,却也不乏缺点,唐僧则优缺点刻画得并不明显,但人格的复杂性并不逊色于前者。二者从内容和主线上构成了全书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自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西游记》小说塑造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化成的,拜须菩提祖师修成了与天同寿的真功夫,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越十万八千里。以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随意变化的如意金箍棒为武器,他大闹天宫,打败了十万天兵天将。后被二郎神捉住,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丝毫未受损伤,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玉皇大帝束手无策,只得请出西天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

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导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佛教传说中,唐僧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但是,吴承恩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圣僧,而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常人。书中唐僧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惊恐万分;遇到妖魔鬼怪,更是跪倒在地,连声叫大王饶命。碰到任何困难他都一筹莫展。连猪八戒也说,师父老大不济事。唐僧的第二个弱点是不明事理,爱听馋言,黑白不分。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又偏听猪八戒搬弄是非,错怪孙悟空;处理事端时他又往往不通情理,多次遭遇妖怪的紧要关头,他都妨碍孙悟空除妖,结果害了自己。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有时甚至令读者讨厌,但是他具有取经的坚定信念,甘冒万死,决不退却。富贵荣华和美色诱惑都没有作用,甚至当悟空离开了他,妖怪又在面前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在取经集体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二、形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

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可分三个阶段: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护卫唐僧西天取经。

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失败,到西天取经的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蕴涵着光辉的生命历程的哲理思考。《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位为消除人世间的不公、无妄、困苦,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一位具有大无畏精神的英雄。他就是为消除人世间一切不平等,才去求取真经,用来普度众生。无论路程有多远,路上有什么艰难险阻,路上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诱惑,一心向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终于感动了佛祖,一路上不仅让神通广大聪明可爱的猴子陪着他,更是害怕其生活枯燥,让活泼可爱有着幽默天赋的猪八戒陪着他,又害怕他们二位靠不住,便又给他一个忠厚老实踏实能干的沙悟净跟着他,再加上佛祖众多门人、弟子的帮衬,保障其此行绝对安全。唐僧一路走,一路为民除害,一路弘扬佛法,度众生于苦难,降妖魔以向善,教化社会大众向善。其社会形象就是一位英雄,为了正义有价值的事业,不惜抛弃舍弃自己的一切,不达到理想誓不罢休的成功者,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英雄,一个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付出的典范。

三、孙悟空形象分析

(一)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1.孙悟空的足智多谋

孙悟空聪明灵敏,机智过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师学艺,他的悟性远远超出他人。还能猜出老师的暗示,从而学到了长生不老术。在西行取经的途中,他经常变成蚊虫,钻到妖精洞中去探清妖怪底细;或化作妖精的丈夫或妻子计骗妖精;或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妖怪来历,依其特点,寻找相应对策,多少次,在唐僧即将被水煮、猪八戒即将被清蒸、沙僧即将被红烧的危急时刻,孙悟空都能想出奇妙的点子,或请诸路神仙等。各种计策层出不穷,足见其智慧过人。

2.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他师从须菩提,学得十万八千里一翻的筋斗云,会七十二般变化,耍得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被玉皇大帝下令处死时,虽“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作伤及其身”,即使火烧雷劈抑或放臵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内烧七七四十九天,亦不能损其一根寒毛,反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大闹天宫时,打得十万天兵天将落花流水,最后只得请如来佛祖亲自将其封印于五指山下。西行取经的过程中,更是斩妖除魔,成为取经路上的实力派代表。

3.孙悟空的勇于斗争

孙悟空的勇于斗争是《西游记》中支撑其光辉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天斗,一是与妖魔鬼怪斗,前者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后者代表各种遇到的艰难险阻,亦可是黑暗势力的代表。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孙悟空叫玉皇大帝让出

天宫,宣称“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虽然,他最终没有能够跳出如来的五指山,但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泡猴尿,亵渎了神灵的威严。孙悟空的西天取经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处处存在着险阻,存在着斗争。他也会遇到生命危险,如在火云洞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熏得昏厥;在小雷音寺险些被妖怪的宝物闷死;在三打白骨精的过程中,他强忍着紧箍咒的痛楚,硬是把白骨夫人打得形神俱灭;蜈蚣精的千只眼也让他几欲身死。但他从不气馁,从不服输,永远保持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浓浓战意和热情。

4.孙悟空的为民除害

在《西游记》中,为民除害这一行为一直贯穿于孙悟空取经的整个过程。他不仅“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而且,每次在捉住妖怪首脑之后,总要把小妖消灭干净,除恶务尽,以免除老百姓世代的灾害。火焰山阻住了去路,火患不断,他三借芭蕉扇,熄灭火焰,断绝火根,拯救了一方生民。比丘国的国丈白鹿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肝为国王做药引子,孙就杀了白鹿怪,救出一千多个小孩,并把妖怪住的华清洞,烧作一个火池子。青龙山玄英洞的犀牛怪,强迫当地人民每年贡出价值四万八千两银子的酥合香油灯,孙请来四大禽星,降服了犀牛怪,为当地人民解除了痛苦。为了除害,他不惜得罪神权势力,如佛祖南无弥勒座前一个司罄童儿,在小雷音寺假佛成精,孙悟空去见佛祖,他当面责问说:“好个笑和尚!走了这童儿,教他诳

称佛祖,陷害老孙,未免有个家法不谨之过”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形象

文中有云“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可见,孙悟空乃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无父无母,更别说生活礼仪之道了。一切都靠自己摸索,保持了天然的习气。这些先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早就了他性格中的率性而为的特点。他的很多行为都不是带着某些目的的,如他让花果山的猴子们“逐日操演武艺”,绝不是为了闹天宫做准备的,只是一种“作耍”的游戏;他大闹龙宫,只为取一件称心如意的兵器;他大闹地府,只是向阎王讨回自己被剥夺的自由;他偷吃蟠桃也只是因为看到“老树枝头,桃熟大半。”,想要尝个鲜,乃猴子的天性,都不是有意向神界发难的。然而,孙的率性而为的个性终是与神权的规则秩序对立的,因此,他只能斗,这并非野心使然。

(三)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

书中特别是西天取经之前,曾数十次描述了孙悟空的蔑视皇权。如太白金星请孙悟空去天宫,面对玉帝,太白金星一见就“朝上礼拜”,而孙悟空却“挺身在旁,且不朝礼.”玉帝问:“那个是妖仙?”孙悟空道:“老孙便是!”。第二次见玉帝时,也还是不跪拜“亦只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天宫中星相群神的森严等级,

他一概都不承认,而是“不论高低”“俱以弟兄相待”。他对乌鸡国的国王说:“我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

然而,他又自封美猴王,自称是齐天大圣,太白金星请他去天上做官,他也答应了。在任职御马监时,“昼夜不是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把天马养得“肉满膘肥”,然,待他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时,他不干了。由此可见,他或多或少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一些影响。

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们经常评议的话题。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孙悟空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天下人都喜欢的英雄。

四、唐僧形象分析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1.唐僧的坚毅形象

如果把唐僧作为一个英雄来写,《西游记》中的唐僧无疑是不成功的,他的迂腐和懦弱都是无法让人忽视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意志坚定。唐僧的坚定是取经路能够走完,并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取经队伍就会解散,行程会耽搁,甚至放弃。从唐僧怀着西天取经的崇高理想至大唐出发,途经多少艰难险阻,路遇多少妖魔鬼怪,但是,每次九死一生后,他仍然选择往西去。二十六回的五庄观留友,四十八会的陈家庄待客,八十七回的风仙郡宴酬,九十六回的寇员外

斋赠,对于长期过着风餐露宿生活的唐僧师徒来说,实是难得的舒适,但这无一能阻挡唐僧西去的脚步。

2.唐僧的仁爱与谦怀

虽然我们可以从《西游记》中不止一次的看到唐僧与孙悟空发生冲突时,采用严惩的手段。但是,不可否认,唐僧在其他时间,对孙悟空等徒弟三人以及他人是很仁爱的。如在孙刚从五指山下出来时,身无寸缕,唐僧把自己的白布小衣给他穿,后又挑灯为他缝制了一件虎皮裙。观音命唐僧以紧箍咒收服孙,唐僧虽然听命,但见悟空十分痛苦的模样,“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比丘国的国王要吃小孩心肝,他滴泪大骂“昏君”。就算路遇不明人士,虽不知其底细,他也拗不过良知,毫不犹豫地相救。孙悟空说:“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陈不仅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还身具谦怀之德。如当观音幻化成疥瘌僧拍台高叫大乘教法事,唐僧竟然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与寻常樵子道别,他翻身下马。同弱冠少年相见,他也不托大。可见,唐僧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的行为很多都是由于其仁爱与谦怀的本性使然。

(二)骄矜、迂腐和是非不明的凡人形象

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唐僧肚中饥,要孙悟空化些斋吃。孙悟空推说附近无人家。唐僧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又说:“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

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孙悟空只得赔小心说:“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

可见,唐僧受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有时候是十分骄矜的。唐僧的另一大缺点是迂腐和不辨是非,如只因人生果状似“三岁未满的孩童”,唐僧坚持不肯吃;路遇山民,“一律不加分辨,无原则地给予同情”,“遇到大小神佛,他一概顶礼膜拜,不问真假;朝见各国君王,他统统山呼万岁,无论贤否”;多次轻信妖言,误会孙悟空,甚至因为错把妖怪当好人而驱逐悟空;固执的认为悟空“杀死多人,坏了多少生命,伤了天地多少和气”,“凶恶太甚,不是个取经之人”,赶走悟空。

(三)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1.怯懦与勇敢

书中有段描述唐僧遇到妖怪的话,“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挣挫不动,打了一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更有“两泪交流”等不堪的形容,足见其怯懦。然而,他也是勇敢的,在明知西天取经的道路上会遇到并且已经遇到很多的艰险的情况下,他从来没有打退堂鼓,无论是尸魔鬼王,还是妖精以及自然险阻,都不能打退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正如书中所述,虽位妖怪所擒,“眼中流泪”,心中仍期盼“早赴灵山”。

2.迂腐与变通

关于迂腐前面已提,不赘述。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唐僧也是会变通的。如有一回,唐僧路遇劫匪,推说

银子在后面徒弟身上;还有在第五十五回和第八十二回中,明知对方为妖,硬是虚与委蛇,甚至敬酒献桃。唐僧虽是作风严谨,但在春光明媚的路上,在佳节之夜,他也会兴致忽致,心情畅快,前往游玩。这与“出家人不打诳语”、“四大皆空”的佛家言论是不符的。

3.出世与入世

一般佛教徒都秉承出世之旨,断绝七情六欲,远离钱财女色,摈弃盗诳之心。唐僧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严格按佛教教义来要求自己,不取民分文,对每一个生命慈悲宽恕,能抵制美色的诱惑,每日斋戒,深悟佛理。这是他出世的一面,然而,生于凡间,他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凡尘俗世的影响,于是他又有了入世的一面。如第二十四回,他投宿民家,与王姓老人讲谈家事,言笑晏晏;在女儿国,面对女儿国美丽的女王,他“羞答答不敢抬头”、“战兢兢立站不住”,可见他虽最终抵制住了诱惑,但心念却是动摇了的。他也会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左右,承认“物有几等,人有几等”,这跟“众生平等”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4.盲目相信与不信任

唐僧的盲目相信源于对神灵的高度虔诚,和对劳苦人民的仁爱之心。本着绝不错过一个神佛一个寺庙的参拜,不伤害一个生灵的佛心,见佛拜佛,见庙参庙,见民礼遇,却做了许多荒唐的事情,这本无可多去指责什么。然而,为什么这个角色受到这么多人的不喜呢?那就要看他的另一面了,即对最具实力也最值得

信任的人—孙悟空的不信任。书中有十数次提到唐僧对孙悟空的误会,猪八戒这个人,只知挑拨离间,贪吃贪睡,能力一般,亦无明辨妖魔的本事,然而,唐僧信任他胜过于信任孙悟空。在轻信与不信任之间,虽然唐僧在不断的遇险与获救的过程中作出正确的调整,但,似乎做得还不够。

虽然唐憎的形象没能与孙悟空形象描写得魅力十足,他是取经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他是取经活动的领导者是一个不甘万死也要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虔诚的理想主义者。他向唐太宗保证说:“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到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其实在取经途中,他的苦难最大最多,一是因为其他几个人马都是神仙,有各种神通,只有他一个是肉体凡胎。二是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冲着他那一身吃后可以长生不老的肉来的。但他坚持十四年,初衷不改,富有献身主义精神。同时,他又严持戒律,目不视恶声,耳不听淫声,心不起邪念,把那美貌娇容视为粪土,把金珠宝贝看作灰尘。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圣僧。甚至连妖魔也知道他是个“十世修行的好人”。在取经集体中,他的核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认为他无足轻重的说法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他使三个出身于妖怪的徒弟不断的克服离心倾向,用坚定的信念鼓舞他们,终于完成了取经壮举。这一点连沙僧都看得很清楚,“世上只有唐僧取经,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孙悟空自己也对猪八戒说:“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

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这都是强调唐僧在这个集体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五、结论

总而言之,《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且《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唐僧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参考文献]

[1]《西游记》 1955 人民文学出版社吴承恩

[2]《孙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严云受安徽师大学报 1979.2期

[3]《论孙悟空形象的来历(上)——〈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赵国华,《南亚研究》,1986年第1期;《论孙悟空形象的来历(下)——〈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赵国华,《南亚研究》,1986年第2期。

[4]《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王一平中华语文网2007年1月19日

[5]《大唐西域记》 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中心,孙悟空无疑是《西游记》中真正的英雄主角,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函默等品格,无疑反映出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精华。它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充满神奇色彩的、天下人都喜欢的理想化英雄人物,更让我们看到了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生活和一些商业人士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先进思潮。本文通过《西游记》孙悟空这一形象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入手,分析孙悟空性格形象特征。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反抗性斗争性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堪称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说。自1986年央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以来,《西游记》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西游记》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英国大百科全书称《西游记》“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并非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这本书在扑朔迷离的情节下,隐藏着作者对深刻的社会问题的抨击。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统治阶级政治腐败,生活糜烂,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整个社会的秩序处于混乱状态。《西游记》是作者的思想与现实撞击而成的产物。吴承恩撰写神话题材,有名确的指导思想,他写过志怪体裁的《禹鼎志》,序言中表达他明确的写作意图:“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1 身为主角之一的孙悟空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国以至世界人们所熟知的文学形象之一。他是不怕困难,忠诚敬业,不屈不挠,勇于斗争,争取自由的英雄的化身,是追求自由平等并为之终生奋斗的英雄代表。下面笔者就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读《西游记》1时的一些感悟对孙悟空这一形象及性格略作一些分析。 第一,孙悟空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 孙悟空本是在东胜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个天生石猴,日月所感,天地所生。他出世之后,就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川过着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不服人间五国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从菩提祖师学道,学得十万八千里的筋头云,七十二般变化,后来又在东海龙宫获得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第二至第三回)。他被二郎神捉住后,玉帝下令送至斩妖台处死,结果是“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作伤及其身”。1火烧雷打也不能损他一根毫毛,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把他烧成灰烬,相反却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第五至第六回),从八卦炉里逃出后,又“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在天宫内“东打西敌,更无一神要挡”(第七回)。后来在克服艰难险阻的取经过程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洞波狂!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更表现了超人的大智、大勇、大力。 第二,孙悟空蔑视皇权和反抗封建 1吴承恩.禹鼎志.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浅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姓名姚晓莉 学号1341001208475 学校孟州电大 指导教师张秀红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3一、具有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的性格 (3) 二、具有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乐观精神,且有着为民除害的英雄本色 (5) 三、孙悟空形象是动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 (8)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1)

浅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内容摘要:《西游记》从小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也是我国写“神话”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期中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塑造的最为成功,就像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一样,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并且也具有十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在其中赋予的作者一些对社会的一些抨击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本文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他的这一个形象。具有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的性格,具有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乐观精神,且有着为民除害的英雄本色,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反抗政权斗争意识属性结合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的很多情节都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的孙悟空形象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于这一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了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天宫众神和如来佛祖被看做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统治阶级政治腐败,生活糜烂,百姓也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孙悟空是这部小说的一号主人公,它的形象至关重要。在它身上,通过大闹天空,陪着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然后历经种种的艰难险阻,最终修成正果,正式通过这样的一个形象,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在《西游记》中有着充分的展现。 从我国文学史上创作上来看,孙悟空是一个被塑造完美的神话英雄的形象,他的艺术形象总的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的性格。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他出世后,就在这仙山福地里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的本性使悟空在传统束缚面前显得桀骜不训。他闹了龙宫,向海龙王强

(完整版)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西游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神魔小说,充满了浓郁而绮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神秘瑰丽的魔幻世界。整部书故事架构生动有趣,情节设计离奇曲折,人物刻画丰富诡异,艺术风格诙谐幽默,语言表达明快流畅,富个性化。其中,尤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以及神佛和西天路上的各类妖魔无不绚烂多彩,体现出了作者吴承恩具有像他笔下的石猴一样“横空出世”的艺术想象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在这一系列形象中,孙悟空无疑是作者最具笔力的艺术形象。可以说,他是这部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大闹天宫”是孙悟空个人的英雄传记,“西天取经”则是他建功立业的一部历史。 孙悟空是动物性、神性、人性奇妙结合的艺术典型,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孙悟空是一个猴子, 高兴起来就抓耳挠腮,手舞足蹈。但又不是一般自然界的猴子,而是有着神奇变化和非凡本领的神猴。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一个仙石,里头含了仙胎,迎风化为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孙悟空又能谈诗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来,具有人性,。因此孙悟空是一个集动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美猴精,是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神话英雄。 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而是跟谁都诙谐,开玩笑。到天宫见到玉帝,求人办事,也是唱个喏便走,不是很有礼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没被满足,就折腾,玉帝也怕他。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幽默诙谐的个性特征,使得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让人们感到更生动活泼、逗人喜爱,孙悟空的语言、动作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使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他学会七十二般变化,有无穷的本领。他闹龙宫 ,向龙王强索兵器。为了不受冥司的管束,又闹了冥司,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一笔勾销。他不承认神的王国的任何权威 ,见了玉皇大帝自称为老孙。当他发现弼马温是骗局,便心头火起,打出南天门,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欲与天齐名,与玉帝平等。玉帝第二次骗他

浅谈孙悟空形象

中文系 09师范(1)班夏莉 04090132 浅谈孙悟空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在他身上集中表现了作品的战斗主题和作者的社会理想。《西游记》实际上是孙悟空这个神话人物的一部英雄传奇。 对于孙悟空的形象分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二是取经途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破石而出,是一个无牵无挂的“自然之子”。他海外学道,龙宫索宝,成为一个神通广大的猴王。他又在冥府生死簿中勾销了自己和同类的姓名,彻底摆脱了阴间的制约。于是他成为绝对自由的神猴。他得行为触犯了天律。为了降伏孙悟空,玉帝采取了招安的手段,给了一个“弼马温”的职务。但是当孙悟空弄清楚“弼马温”是何等卑微的职务之后,感到蒙受了巨大的耻辱,立即返回花果山。卑微的“弼马温”激起了孙悟空的更强烈的反抗。他回到花果山后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在派来的天兵都被悟空打败后,玉帝于是派太白金星招悟空上天,虚封“齐天大圣”。但悟空依然被冷落,于是大闹天空。孙悟空有着敢于斗争、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在大闹天空中,他不承认天之独尊,表现了对权威的最大不敬。在“大闹天空”中突出表现了孙悟空热爱自由、敢于反抗的品格,此时的孙悟空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 五百年后,孙悟空作为“护法弟子”保护唐僧走上西天取经

的征途。一路上,他们历经宝象、乌鸡、车迟、西梁、祭赛、朱紫、比丘、灭法、天竺等九国和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等三个地方。先后战胜了白虎岭的白骨精、黑松林的黄袍怪、平顶山的金角银角大王、火云洞的红孩儿、通天河的灵感大王等妖魔鬼怪。充分表现了孙悟空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的可贵性格。孙悟空面对的妖魔都具有变化多端的妖术,常常以假象出现,因此识别往往比搏斗更为艰难。而妖魔的假象又常常会迷惑唐僧的肉眼凡胎,于是孙悟空在除妖的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唐僧和猪八戒的阻力。由此可见取经任务的艰巨。取经路上的孙悟空任然保持着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不论是天界的权威、佛教的神灵,还是凶恶的妖魔,他一概不放在眼里。不过他此时的斗争还是主要是针对妖魔的斗争。“西天取经”表现了孙悟空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形象。从叛逆者象英雄形象的转化中,不变的是孙悟空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桀骜不驯的性格。 孙悟空像所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成功的英雄形象一样,他也有弱点、不足。他有时自命不凡,高傲逞强,在斗争中时时有轻敌的缺点。不过只有这样他才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 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都则必胜,故为“斗战胜佛”。孙悟空还具有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乐观精神。它是一切凶险为游戏,具有斗士举重若轻般的潇洒。无论是大闹天空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全书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突出了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全书首要的地位。 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门,终成正果。在困难面前,他机智勇敢,顽强斗争,善于应付各种妖魔鬼怪。西天取经路上,他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离了他是寸步难行。在这里我就孙悟空的形象加以详细分析如下。 一、孙悟空是一个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叛逆人物形象 (一)不屑神佛等统治权威,桀骜不驯 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对慈悲的观音菩萨,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骂她“该她一世无夫!”在应允观音菩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时,要求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他还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因此,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日功曹前来效劳,若稍有拂逆就嚷着“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有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终于默认他“犯上”的要挟。 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体现了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的反抗精神。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 (二)勇于斗争、坚忍不拔,有着顽强的斗志 他在西天取经路上面对重重困难,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直到最后胜利。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的他九死一生;他依然抖擞精神,强行索战。在小雷音寺群神被擒,他却孤军深入,被关在妖怪的金铙中险些闷死,仍旧与恶魔相斗;在车迟国与三位充当国师的妖怪斗法;在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等,都充分体现了悟空遇到困难从不气馁、从不服输的斗争精神。他不象唐僧那样动不动涕泪交流,也不象八戒那样爱说丧气话,动不动就“分行李”、“散伙’。在五庄观,由于孙悟空偷吃了人参果,推倒了人参树,师徒四人接连两次被镇元大仙擒住,进行严刑拷打,并要下滚油锅。孙悟空乐呵呵的,不当回事儿,以游戏的态度和手段对付这酷刑。当师徒四人被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和大鹏雕擒住以后,唐僧、八戒、沙僧都放声大哭,而孙悟空却笑容满面,没有一点悲观情绪。在第六十五,六十六回中。唐僧师徒误入黄眉老佛假设的小雷音,遭了难。孙悟空为救出师父、师弟,完成取经的大业,几次三番与黄眉怪较量,战斗失败,失败再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实践表明:跟妖怪斗争的次数越多,他的战斗欲望就越强烈;他跟妖怪纠缠得越久,斗争的经验就越丰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 二、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英雄好汉形象 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如车迟国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除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为车迟国的五百名无辜和尚解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贫穷的樵夫;他三借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取经队伍团结。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彻底铲除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强决心。 其次,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但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各种小飞虫到魔洞内

浅论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 浅论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目录摘要··2 Abstract·3 前言·4 一.孙悟空艺术形象分析·5 (一)来历不凡,天性烂漫·5 (二)反抗神权,追求自由·6 (三)不畏艰险,勇于斗争·7 二.孙悟空艺术形象的意义·8(一)社会现实意义·8 (二)美学意义·9 三.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10 (一)被压五行山下的悲剧·10 (二)被迫取经的悲剧·11 (三)被封斗战胜佛的悲剧·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词·15

摘要 《西游记》名列中国四大名著,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向人么展示了一个徇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而所悟空无疑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有不凡的出身,天不怕地不怕,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的玉帝敢斗,愣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低头。但也正是因为悟空的敢斗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性。 关键词:孙悟空艺术形象悲剧性

Abstract Among China's four great classics \"journey to the wes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f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shows people that accepteth a beautiful and colorful supernatural-evil spirit world, people in front of the author's rich and bold artistic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unreal and ghost in the world, everywhere we can see the author of profound expose and criticize social reality. And the Monkey King is the first character in the story of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true hero. He has extraordinary origins, daring not afraid, dare to pursue what you want freedom, he has a big hero of extraordinary bearing, also has the defects of to hear compliments. His wit and brave good humor. And his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to dare to fight. And dare to fight to the jade emperor, leng to ring the \"Monkey King\" reputation; And monsters to dare to fight, never to demons under great mercy; Dare to fight with all difficulties, never bow. But it was also because of the wu is empty and dare to fight unruly led to his tragic character. Keywords: sun wukong tragic art image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摘要: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中心,孙悟空无疑是《西游记》中真正的英雄主角,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函默等品格,无疑反映出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精华。它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充满神奇色彩的、天下人都喜欢的理想化英雄人物,更让我们看到了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生活和一些商业人士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先进思潮。本文通过《西游记》孙悟空这一形象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入手,分析孙悟空性格形象特征。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反抗性斗争性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堪称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说。自1986年央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以来,《西游记》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西游记》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英国大百科全书称《西游记》“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并非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这本书在扑朔迷离的情节下,隐藏着作者对深刻的社会问题的抨击。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统治阶级政治腐败,生活糜烂,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整个社会的秩序处于混乱状态。《西游记》是作者的思想与现实撞击而成的产物。吴承恩撰写神话题材,有名确的指导思想,他写过志怪体裁的《禹鼎志》,序言中表达他明确的写作意图:“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1身为主角之一的孙悟空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国以至世界人们所熟知的文学形象 1吴承恩.禹鼎志.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古代一部展现英雄性格发展的光辉著作。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现实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在众多人物中,尤其以贯穿作品始终的四大典型人物之一孙悟空最具代表性,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我们经常评议的话题。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孙悟空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天下人都喜欢的英雄。 [关键词]孙悟空英雄形象反抗性 仰承天地山川灵气的石头,孕育了“坚毅勤勉”、“叛逆无畏”、“聪明灵气”、“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为求得佛仙的长生不老之法,孙悟空“云游海角”、“远涉天涯”、“朝餐夜宿”,历经曲折艰险,却仍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信念。悟空拜师学艺数载,一改花果山时的好动习性,勤勤勉勉的学习各种礼仪和论道,以成就自己的梦想。悟空的坚毅和勤勉沁入其漫漫学艺的道途,作者吴承恩也无不是在诠释:漫漫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应该似悟空为追求理想而通彻的奋发。 初来人世的悟空,孑然一身、无亲无故,可作者吴承恩轻轻冗冗赋予悟空的不是“悲戚凄惘”的基调,而是让悟空的出场“轰轰烈烈”甚至“玄乎喜气”,这无不投射着悟空非“凡夫俗子”、“等闲之辈”,为后面他的出场时的“升天入地”、“大闹天宫”,“偷食蟠桃园仙果”等涂抹了一层“桀骜不驯”的色彩,可也暗示了孙悟空也是个“社会中的角色”,他勤勤恳恳拜师学艺,是为了“更好的立足社会”。即使他已修得一身本领,即使他离经叛道,他仍渴求在“社会中谋得一个职位”,当他获悉“弼马温”只是个不入流的“小脚色”时,愤然开始了他的对“尸位素餐的朝野权贵”的“招安”“限制自由”的反抗,于“上尊下卑”的世界,悟空胸中燃烧起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熊熊烈火,最好的体现了他“叛逆无畏”的性格。但悟空的叛逆只是对于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而不是背离“做人的最起码道德标准”;他的无畏也并不是匹夫之勇和无理取闹,而是遭遇强权的镇压和限制时的无所畏惧。如,他推翻太上老君的炼丹

浅析孙悟空与贾宝玉的形象之比较

浅析孙悟空与贾宝玉的形象之比较 【摘要】叱咤三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至情至性的贵族公子混世魔王贾宝玉是这两部作品中凝聚着作者审美感受和主体力量的主人公。这两个表面迥异、很难相提并论的人物形象几乎没有人怀疑二人形象中的石、神、人三位一体的特质,而且我们在注视他们时,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同中有异却又异中有同。【关键词】孙悟空贾宝玉同中有异叛逆妥协出路 一、同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是讲述他如何狂妄触怒天界因而被罚帮助唐僧西天取经,尔后功德圆满、皆大欢喜。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则是在以贾府的盛衰为背景的家族演变中完成了对人生的深层思考。虽然如此,几乎没有人怀疑二人形象中的石、神、人三位一体的特质,而且我们在注视他们时,很难逃出这已成为共识的视角。这首先缘于二人神奇的来历。(一)前世同源—石头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由仙石风化而来,在《西游记》中对这块仙石的描写是带有有非常浓厚的神话色彩的:这块石头是由每天受到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日积月累便有灵通之意。孙悟空的横空出世,便惊动了圣大仁慈的上帝,天生石猴,在天性顽劣的外表下有着受天地精华孕育的超凡脱俗的才能与灵性,在水帘洞自称王,号美猴王。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而贾宝玉仅从名字便可得知与玉石有一定的联系。[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是由顽石变化而成的,这两者照应隐喻。红楼梦中对补天顽石的描写是有趣的: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西游记》中的仙石【2】“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红柳梦》里的顽石【3】“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后来被称为“通灵玉”。玉又是石的高级形态,本质上来说,玉也是石头。通过这种比较可知,天生石猴的齐天大圣和通灵宝玉的混世魔王,都是从石头中迸发出来的,而这一石玉之身,却又不仅仅是普通的石头,他们一个是“仙石”,一个是“补天顽石”,他们都来源于自然精华,都为“灵根育孕”,他们与石头有着宿命式的纠缠,在他们身上都寄托着有关“石性”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老子哲学【4】中,石头是原始,是自然,是不假雕琢的本真。一旦这种“石性”转寄于人性,便使人格精神具有淳朴、自然、超凡脱俗的特征。这两种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质上升为非凡脱俗的自然形态,从仙石到补天顽石,都蕴含着内在的非凡潜能,从石猴到齐天大圣,通灵宝玉到混世魔王的种种蜕变正是石性与人性展开宿命式的纠缠。 (二)性格 1.叛逆、追求自由,平等 孙悟空被菩提祖师赶回了花果山,因其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自己所学的技法,只为博众人欢乐。可见这只猴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天性,尽管学习了多年的礼教,始终难以做到谨言慎行。而回到花果山之后,本领超凡的石猴再没有了师门这仅有的包袱,恢复了赤子之心,再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他的叛逆性格由此得到了发展,凭着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事,将天界上下闹得人仰马翻,他的表现不仅仅是天生的猴性,更是对一切循规蹈矩的事物的叛逆,孙悟空追求自由,反对神权,对神佛保持着桀骜不驯的一贯作风,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气馁,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地位有多

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那容提要: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他的故事分两个阶段: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的性格;二是护卫唐僧西天取经,集中体现他不畏自然艰险,征服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前后两个阶段的斗争对象不同,性格基本一致。下面从西天取经的方面来概述孙悟空形象的特点。 提纲: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二、对神佛依然保持桀骜不训的一贯作风。皈衣佛门并不意味着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虽然不再象大闹天宫时期那样犯上作乱,但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言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斗争,绝不妥协,和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并无本质的不同。 三、具有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特色。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也是为民除害。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四、孙悟空形象是动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猴子机灵灵敏、顽皮、酷爱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这一形象十分生动逼真。 正文: 《西游记》这部小说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凡是劳动人民所喜爱。它具有非凡的情节,独特的风格,神奇的人物。就其人物而言,除唐僧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外,其余几乎都是神佛妖怪之类。他们打遍了上中下三界,似乎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所塑造的每一个形象,又都那样具有魅力,使我们并不感到生疏。其性质又颇与古代神话传说及寓言文学有所不同。所以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专名之为神魔小说。 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昏聩而又刚愎自用的玉皇大帝、慈善而富于人情味的观音菩萨、善良坚定朝佛而又软弱无能的唐僧、质朴老实的沙和尚、吃苦耐劳而又集馋、懒、贪、色于一体的猪八戒,非凡是在众多的艺术形象中刻画得最出色、最成功的“斗战胜佛”孙悟空。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他在花果山水帘洞居住.自小儿学做妖怪,称名悟空,凭本事,挣了一个齐天大圣。只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愆。如今脱难消灾,转拜沙门,前求正果,保我这唐朝驾下的师父,上西天拜佛走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洞波狂!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所以他是作品中的真正主人公,关于他的艺术形象,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大部分。可以说“大闹天宫”是他个人的英雄传记,“西天取经”是他建功立业的一部历史。当他大闹天宫失败后,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经过五百年的镇压后被唐僧救出,同往西天取经,此时,他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人物。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他正直、勇敢、机智、顽强,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在西天取经路上,唐僧离了他就寸步难行。猪八戒和沙和尚只是他的战斗助手。因此,他的艺术形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取经路上碰到的妖魔真可谓是形形色色、神通广大,有的来头还不小。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只要是妖魔,孙悟空都不放过。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他们,消灭他们。悟

孙悟空形象

从《西游记》到《大话西游》再到《西游降魔》看 孙悟空形象的转变 班别:11级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曾莉芳学号:51号 摘要:在《西游记》中我们所看到孙悟空的是一个战斗英雄,而周星驰演绎的《大话西游》的孙悟空则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角色。2013年由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不仅故事主题发生改变,连孙悟空形象也与《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大所不同。同样的西游题材,孙悟空这一形象却是变了又变,其形象意义值得我们去发掘,探究。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形象 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孙悟空的形象与我们名著《西游记》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一开始我们是从《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中认识到孙悟空这一人物的,可以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整个故事架构生动有趣,情节离奇曲折,艺术风格诙谐幽默,语言表达明快流畅,人物刻画的很丰富,每个人物都富有个性化,特别是主人公孙悟空,贯穿于整部《西游记》的一个人物,让读者们都印象深刻。 无论是原著《西游记》还是改编的电视剧《西游记》,一开始都有关于孙悟空的来历,原著书中第1回的题为“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从题目就可知道孙悟空是一只聚集了天地灵气的石猴,虽然外表是一只猴子,但是身上却具备了人性,兽性,和神性的特点。孙悟空的经历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五百年前,天不怕地不怕,大闹天空,拥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这一时期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为追求地位的平等敢于与天庭皇权作斗争的自由反叛者形象。一是五百年后,被迫接受了天庭的安排——保取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经路上,

他斩妖除魔,积极乐观,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最终修成正果。虽说这两个阶段都塑造出了孙悟空的神话式的英雄形象,但是深入探究来看的话,就能发掘他身上的英雄形象带有一点悲剧色彩,由一开始的闹龙宫、闹冥司、闹天庭的“齐天大圣“到五百年后沦为天庭的统治工具,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这一变化虽说从本质上没有改变孙悟空本身的英雄性格,但却打压了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从他身上总能看到一丝悲凉与无奈。 每本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结合了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从孙悟空这一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身上所蕴含的寓意,这正是作者想要吐露的心声,想要告知世人的呐喊。在政治腐败,秩序混乱,国家衰败的明朝末年,吴承恩想要通过塑造一个具有叛逆性格,追求自由平等,蔑视皇权,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的形象来揭示社会上黑暗,孙悟空形象的本体意义则主要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 1995年由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上映,这是由西游题材改编而成的,在当时票房不佳,却在21世纪成为经典,并掀起了一股“西游“热,由于影视的不断发展,而使得一些影视作品的丰富起来,不再停留于过去的想法,而有了不断的创新。在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孙悟空也一改以前的形象,而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并有一个新的名字“至尊宝”,虽然在情节上一样有两个时间段的设计,一样是五百年前和五百年后,但是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的角色却是不一样,五百年前孙悟空是就是孙悟空,五百年后的是“至尊宝”即孙悟空的转世,在《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国语版中,一开始就是观音菩萨,孙悟空和唐僧三人的对话,观音对悟空说:“孙悟空你这个畜生。”这一句话就揭示了《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不再似1986年版本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孙

浅谈孙悟空的形象

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浅谈孙悟空的形象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周加胜

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来源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塑造诸多经典形象,尤其是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更是受到了文学界以至于世人的推崇。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笔者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西游记》了然于心,对孙悟空更是非常喜爱,而且,通过专业的学习,对孙悟空形象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从简单的“英雄”形象的崇拜升华为对其形象文学艺术及社会属性的思辨,笔者在学习和研读《西游记》过程中,引发了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思量,激发了本课题的写作动机。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以及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笔者发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具有深远的象征性意义,从中能够感受到到时时代属性特征,以作者在人物塑造的象征性意义,基于此,笔者承袭前人研究成果,借此为基础,对孙悟空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目的 作为文学名著《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关注。时至今日相关论文层出不穷,其中其形象的塑造以及象征性意义是文学界一直以来的热点话题,本文以百回本的《西游记》作为参照,辅以西游故事前身,以孙悟空形象为题,以期全面清晰的呈现孙悟空形象的整体性研究,为我国文学发展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2.3研究意义 在笔者研读大量论文过程中发现,对于孙悟空形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不多,大多单纯的从文学、社会学或者是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然而,笔者通过对《西游记》的研读以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思考,发现内在的性格特点和精神本质,是孙悟空形象中最为深层和稳定的因素,而且孙悟空的形象深蕴着多重象征意义比如他疏狂放纵,自命清高,露才扬己,自尊好名等性情气度和传统文人极为相似。超越、诗意、承担的精神品质也与传统精英文人的精神极为暗合。他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对庸俗的超越,对生命形式的超越,对权势阶层和社会秩序的超越,对金钱的超越;他战斗的诗意化,自娱精神,游戏精神,务虚精神,个人的自大的精神;他的责任感,勇于担当大业,选择了就要承担到底,不逃避,不推脱的精神等等诸多方面又和中国传统人文英雄主义的精神相契合。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对孙悟空形象进行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孙悟空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孙悟空 这个名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出现在了记忆里,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加深,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孙悟空这个名字,谁不知道呢?从动画片到连续剧再到小说,只要提到孙悟空,我们都会瞬间想到那个手拿金箍棒,头戴金箍,或四处张望或腾云驾雾或降妖除魔的石猴。 《西游记》这个故事的曲折,必定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孙悟空,便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了。 不置可否,他是个善良、正义、厉害的大英雄,是个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好徒弟。 是的,这些一直都是我喜爱他的原因,但又一次重返书中,我发现我错了,我所喜欢的悟空,并不是仅仅这样的。 要知道,千千万万本书中,并不缺孙悟空一样善良、正义又勇敢的人物,但为什么孙悟空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深刻影响呢?我想,是因为孙悟空有除了说词之后更惹人喜爱的地方。 他的形象不只是死板正派人物所统一的。 在我心里的那个孙悟空,他从来不只是单纯的善良、厉害,而是给我另一份自然有趣的灵动气质,这使得悟空这个形象一下子活”了我起来。 即时他的形象不断转化,也留下了最本质的。 在悟空未与唐僧西去时,悟空就是一只顽劣的猴子,不讲理,好

面子,凭着自己的一身本领去龙王哪里索要衣裳和和武器,在天上有口出狂言,肆无忌惮。 又因受到欺骗便不计后果的大闹天宫,甚至面对如来也狂妄自大不知悔改,被压五行山下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 这样的角色本应当做反派的,但却没有,也许是因为在故事中已将悟空那份善良的本性展现了出来,使这些顽劣反而展现出了悟空的厉害与豪放,令人更加的喜爱它。 悟空与唐僧西去时,刚开始,悟空还没有完全控制住他的猴性”心又急躁又不稳重,几次因为几句话,变想置唐僧于死地。 但随着师徒四人的前行,悟空的脾性也一点一点改变着,渐渐地懂得了尊师重道,懂得了团结与和善。 但他偶而也会露出一些本性,惹出点麻烦:比如爱面子,爱显摆,使唐僧的袈裟差点一去不回;比如爱捉弄人,几次将八戒耍的团团转;有时大敌当头,还会笑嘻嘻的调戏一下妖精,开几个小玩笑。 这不正是他的真脾性吗?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只要有孙悟空在,不管旅途中遇到什么妖魔,什么难关,我们都想吃下定心丸一样,相信悟空一定会打败妖精,闯过难关。 有人问:孙悟空不是很厉害吗?为什么次次都要神仙帮忙呢?”我想,这不能说悟空不厉害了,只是因为悟空身边的环境不一样了,以前他独身一人,又充满了野性,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由着性子来。 但现在不同了,悟空有了牵挂,有了要保护的师傅和师弟们牵绊

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目录 摘要 (2) 前言 (4) 一、孙悟空形象的由来 (4) (一)进口说 (4) (二)国产说 (5) 二、孙悟空人物性格分析 (5) (一)本真自我——“猴”性 (6) (二)性情中人——“人”性 (7) (三)斗战圣佛——“神”性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孙悟空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主要形象之一。他的形象贯穿于整部作品,使其集猴性、人性和神性于一体。他是一只受着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过着逍遥自在生活的猴子;但他又是一只不甘于平庸的猴子,为了理想,不辞辛苦,拜师学道,在种种欲望的驱使下,闯地府,闹天宫,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为了再次获得自由,决心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磨难重重,这其中也是对他是否心诚的考验,伴随着一路的考验,他最终成为真正的“斗战胜佛”。本文通过孙悟空形象的由来及性格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由来,性格分析

Abstract SunWukong is one of the prominent characters shaped by Wu Cheng'en i n Pilgrimage to the West. His imag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work and makes i t the typical gathers of monkey,human nature and divinity. He is a monkey for med by suffering from a naively show Nissei Yuet Wah and lived a unaffected l ife, but it is unwilling to be normal. In order torealize his dream, he suffered an d learned. Driven by thevavious desires, he crashed into the hell and struggle d withtheHeaven, eventually pressured on the foot of the five-figer mountain . With the purpose of regaining freedom once again,he decided to guard TangS en to collect Buddhist sutras,alongthe whole way filling with numerous hardshi p, from which is a test of whether he is sincere, at the end ,he became areally “fighter” over Haddha. Key words:“Pilgrimage to the west”,Monkey King,origin of Monkey King's,character analysis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摘要: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中心,孙悟空无疑是《西游记》中真正的英雄主角,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勇敢机智,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诙谐函默等品格,无疑反映出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精华。它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从无知和率性到施善于天下,从为自身喜好而行为到为造福万民而取经,从懵懂的孩童最终成长为充满神奇色彩的、天下人都喜欢的理想化英雄人物,更让我们看到了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生活和一些商业人士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先进思潮。本文通过《西游记》孙悟空这一形象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入手,分析孙悟空性格形象特征。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反抗性斗争性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堪称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说。自1986年央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以来,《西游记》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西游记》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英国大百科全书称《西游记》“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并非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这本书在扑朔迷离的情节下,隐藏着作者对深刻的社会问题的抨击。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统治阶级政治腐败,生活糜烂,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整个社会的秩序处于混乱状态。《西游记》是作者的思想与现实撞击而成的产物。吴承恩撰写神话题材,有名确的指导思想,他写过志怪体裁的《禹鼎志》,序言中表达他明确的写作意图:“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1 身为主角之一的孙悟空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国以至世界人们所熟知的文1吴承恩.禹鼎志.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