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配套题库(19-24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配套题库(19-24章)【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配套题库(19-24章)【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名词解释

1.相对贫困

答: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它不是根据某一固定标准,而是根据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相对贫困的定义基于两个理论假设:

①价值观念上的,认为人的需要不仅限于物质需要,而且也包含文化精神方面的需要;

②物质上的,认为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这一定义包含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比较,它讨论的是差距,是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不平等,它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

2.社会剥夺

答:社会剥夺是指对相对贫困内涵的拓宽部分做出规范的概念。按照英国学者汤森的解释,“社会剥夺”是指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即因为缺乏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和权利。英国学者J.斯科特在汤森的基础上引入“公民权”概念,对社会剥夺做了更深入的阐述,认为达到社会常规生活水平和参与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现代社会中公民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如果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达不到公众认可的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或由于他人排斥丧失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即被剥夺了基本的公民权。

3.社会排斥

答: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而且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动态过程。社会排斥概念将社会地位、权利、机会等非经济因素引入贫困问题的界定,强调其破坏社会整合的负面作用,即弱势群体缺乏与他人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缺乏足够的社会参与,从而导致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遭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贫困概念的社会内涵。

4.资产建设理论

答:资产建设理论是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此概念源自美国社会福利学者迈克尔·谢若登20世纪90年代初的著作《资产与穷人》。该书指出贫困者之所以难以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根源在于其难以积累起资产,并提出了一个资产建设的政策方案--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实质是“资产(资本)账户”,个人名下非强制性的、有增值收入和税收优惠的账户,政府对穷人的存款提供配给款或补贴。

5.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答: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专业价值观

①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等价值基础上的。

②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工作中,协助案主摆脱困境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离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后也能够解决或避免发生类似其之前遇到的问题。

③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案主在困境和无助中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引导他们用一种客观、正确、健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处境。

(2)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优势视角”

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发展。

(3)社会工作为贫困治理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

社会工作者不仅重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如在方法上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多种介入方式和技巧,了解贫困者的困境,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挖掘和提升贫困者的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人社会的能力。

2.简述社会投资理论。

答:1995年,美国社会政策学家James Midgley出版了《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发展性视角》一书,阐述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观点。社会投资理论的要义即强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融合,将以再分配与消费为取向的社会政策转变为以生产和投资为取向的社会福利政策。作者认为社会福利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应以社会投资为导向。通过将社会福利开支重点用于对福利服务对象和经济增长具有投资性的项目上,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及个人的自立自强,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达至社会福利的提升。

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将成本—效益方法应用于社会福利政策,特别要评估福利资源的回报率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社会福利的成本效益;

(2)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学研究表明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社会福利政策中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

(3)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加强对低收入社区的投入,在社区内建立就业咨询网络,改善社区环境,通过强化社区合作关系发展社会资本;

(4)鼓励资产积累,资产建设近年来在社会福利领域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其主旨即鼓励低收入者建立个人发展账户,使其积累一定的财产来摆脱贫困。除个人之外,社区也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积累资产;

(5)通过生产性就业和自我就业促进经济参与,以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和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积极的生产就业;

(6)消除经济参与的障碍,减少年龄、残疾、性别的歧视,增加妇女就业机会,减低福利对象参与经济的障碍;

(7)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消除腐败、稳定政治、减少犯罪,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福利对象的社会参与。

3.简述开发性扶贫的基本运作方式。

答:开发性扶贫的基本运作方式主要包括:

(1)组织机构以县为单位的区域性扶贫开发

198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反贫困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专职负责开发性扶贫工作,而民政部门则负责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其后政府追加的大部分反贫困资金都由扶贫开发部门控制,民政部门退居次要地位。

(2)资金投入与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

从1980年开始,我国政府设立并逐年增加财政扶贫资金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从1983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给“三西”地区划拨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当地农业建设。1986年以来,在原有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中央财政拨款、扶贫专项贴息贷款、牧区专项贴息贷款、贫困县办企业贷款以及以工代赈资金。

①扶贫贴息贷款主要是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经济项目,支持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以及其他增加收入的项目,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部分。

②以工代赈计划是以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内容的。要求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共工程建设而获得赈济或资金。

③科技扶贫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人才匮乏、科技落后的状况设计实施的,由一系列分项计划组成,包括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举办科技培训班和实施科技示范项目等。

④异地移民是一种通过人口迁移的方式摆脱贫困的途径。我国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从80年代起各级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迁移安置到自然条件和

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移民的效果极为显著。

(3)社会动员

①扶贫开发工作在组织实施中采取了广泛的社会动员的方式,从中央到省、地、县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从1986年开始陆续派出工作团、工作组,分片联系贫困地区,帮助那里的经济开发。

②在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行动的同时,民间社会也组织了几项声势浩大的反贫困行动,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幸福工程和光彩事业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面对的任务与挑战。

答: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面对的任务与挑战主要体现在:

(1)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介入与角色

社会救助领域及贫困人群在以下三个层面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

①政策倡导

社会工作者工作在社区第一线,最了解基层实际及政策问题,了解基层工作者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了解低保受益者的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政策倡议及社会改革的角色,反映贫困群体和基层工作者的呼声,为低保制度本身的完善做出贡献。政府应建立必要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社工在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诸环节的有效参与。

②管理与执行层面的专业介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涉及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公示等诸多环节。作为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的救助政策,救助家庭经济财产状况的调查审核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以此确保受益资格的准确认定。在这些环节中急需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从事家户探访、调查审核、协调各有关部门等工作。

③多方面服务的提供

社会工作者在反贫困过程中可以提供多种服务:

a.帮助贫困者解决生活困难,协调各方资源为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如子女教育、病人照顾、家庭矛盾、职业介绍等。

b.对贫困者进行生活与就业技能的训练,包括家庭预算、生活安排、协调家庭与人际关系、应对危机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c.建立贫困者的自信心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贫困境遇相伴随的通常是贫困者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失落感和不满情绪,对前途感到心灰意懒、困顿渺茫,因此需要适时的开导、引导,帮其重塑生活的信心,建立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d.开创非正规就业渠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重建其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生计。资产建设和社会投资理论在我国城市社区扶贫工作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实践空间。

(2)农村扶贫与社会工作

①贫困者主体性的确立与参与式发展

从参与式发展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念来看,经济增长并不是扶贫的真正目标,最终的目标应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区自主能力的提高。摆脱贫困,必须是贫困者和政府的合作。目前在农村参与式发展与整村推进工作中要特别践行参与式理念,在问题认定、村级规划、项目实施中确保贫困群体的参与,提升其主体意识及能动性。

②贫困者的能力建设与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确立贫困者的主体性,就需要把人的发展,即贫困者的能力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只有贫困者自身的潜能被开发,能力得到增长,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因此,在贫困地区发展中,贫困者的培训,参与中的学习与成长,赋权,自组织建设等都十分重要。

③基层社区组织的建设

贫困地区自下而上的发展、主动能动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依托,社区发展十分强调组织的手法,而在我国有现成的社区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因此,贫困地区社区发展的入手点应是发展和强化社区组织的功能。

④加强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反贫困事业

实际上,在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中,一些基层干部和项目成员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本土社会工作者角色,在新的反贫困进程中,他们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也开始介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服务工作。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越来越重视。

三、论述题

1.谈谈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答: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1)绝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绝对贫困是指一种低于最低的物质生活水准的生活状态。

测量方法主要有:

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法(GNP)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国际上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状况的重要指标。运用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富国和穷国之间在人均国民收入上的重大差别,也可以反映一国内部不同地

区的收入差距。但运用这一方法的局限在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衡量人与人之间以及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贫富差异状况。

②恩格尔系数法

在研究中,恩格尔绘出的表示生活必需品开支占收入比例变化的曲线就是“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上有一个可以测定贫困的转折点,当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高于这一转折点时,这个家庭就属于贫困户。现在,国际上一般以59%作为临界点,高于这一比例的家庭即为贫困户。在这一比例以下的划分大致是: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水平;20%~39%为富裕;小于20%为极富。

③市场菜篮法

市场菜篮法,也叫“标准预期法”。它所依据的是一张按照营养学的标准确定的能够维持体力恢复的生活必需品清单。在中国,这种方法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一般是通过对贫困户的实际调查确定生活必需品的清单,而专家按营养学标准制定的清单仅供参考。

(2)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人群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此,相对贫困测量的是社会财富(收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群体间的分配问题,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测量方法主要有:

①实际生活质量指数法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法是衡量各国人们实际生活状况包括贫困状况的综合指标,它由三大基本指标组成,即婴儿死亡率、1岁婴儿的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该指数采取的是0~100分级的指标体系,把上述三个指标体系以一个合理的标准分别换算成指数,然后求其平均数。一个国家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由这三个方面得分的平均数求出来。

大学期末考试Java题库

1.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E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大大"; char a=s.charAt(2),b=s.charAt(4); System.out.print(a); System.out.println(b); } } 2.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nkedList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1));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2));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3));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4));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5)); System.out.println("The original contents of the linkedlist is: ");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 linkedlist.add(2,"hello"); linkedlist.addFirst("First"); linkedlist.addLast("Last");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ding elements,the linkedlist is: ");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 } } 答: 3.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int a[] = { 5, 9, 6, 8, 7 }; for (i = 0; i < a.length-1; i++) { int k = i; for (j = i; j < a.length; j++) if (a[j] < a[k]) k = j; int temp = a[i]; a[i] = a[k]; a[k] = temp; }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3.泰罗制

答: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Java程序员认证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练习 目标 本章对应于《学生指南》各章的内容分别提供了练习题集,包括: ●第一章Java入门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第三章流程控制与数组 ●第四章封装 ●第五章继承 ●第六章抽象类与接口 ●第七章多态 ●第八章异常 ●第九章多线程机制 ●第十章输入输出流 ●第十一章使用泛型和集合框架 ●第十二章基于Swing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 ●第十三章Java事件驱动编程

第一章练习题(Java入门) (C)1.下列哪项不是JDK所包含的内容?(选一项)A.Java编程语言 B.工具及工具的API C.Java EE扩展API D.Java平台虚拟机 2.下列关于JDK、JRE和JVM的描述。哪项正确?A.JDK中包含了JRE,JVM中包含了JRE B.JRE中包含了JDK,JDK中包含了JVM C.JRE中包含了JDK,JVM中包含了JRE D.JDK中包含了JRE,JRE中包含了JVM 3.下列哪个工具可以编译java源文件? A.javac B.jdb C.javadoc D.junit 4.JDK工具javadoc的作用是哪项? A.生成Java文档 B.编译Java源文件 C.执行Java类文件 D.测试Java代码 5.以下哪些包是Java标准库中常用的包?(选三项)A.java.lang B.javax.servlet .http C.j ava. io D.java.sql

6.使用JDK工具生成的Java文档的文件格式是? A.XML格式 B.自定义格式 c.二进制格式 D.HTML格式 (AC)7.以下关于JVM的叙述,哪项正确?(选两项) A.JVM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它依赖于操作系统 B.JVM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它与操作系统无关 C.JVM支持Java程序运行,它能够直接运行Java字节码文件D.JVM支持Java程序运行,它能够直接运行Java源代码文件 8.以下关于支持Java运行平台的叙述,哪项错误? A.Java可在Solaris平台上运行 B.Java可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 C.Java语言与平台无关。Java程序的运行结果依赖于操作系统D.Java语言与平台无关。Java程序的运行结果与操作系统无关 (B)9.以下关于Applet和Java程序之间关系的叙述,哪项错误? A.-个Applet就是一段Java程序 B.Applet是一种特殊的Java程序,它需要运行在Web服务器上C.Applet是一种特殊的Java程序,它需要运行在Web浏览器上D.Applet是一种Java SE平台的应用程序 (AD)10.以下关于Java HotSpot的描述,哪两项错误?(选两项)A.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在编译Java源程序时会被使用B.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在运行Java代码时会被使用C.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它只对程序的部分字节码进行优化D.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它会对程序的全部字节码进行优化

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

自我测试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但要尽可能少选中性答案。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所预想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不愿理我: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 A.从未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 C.我不能专心工作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辩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困扰: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

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

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自我测试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但要尽可能少选中性答案。 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所预想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不愿理我: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 A.从未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 C.我不能专心工作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辩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困扰: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 A.不是的 B.不太确定 C.是的 第17~25题:在下面问题中,每一题请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同样少选中性答案。 17.我被朋友或同事起过绰号、挖苦过: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过 C.这是常有的事 18.有一种食物使我吃后呕吐: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AnjoyoJava04章节考试题

第四章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 1.下列关于数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组是用来存储一组相同数据类型数据的。 B、数组是编程语言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据结构。 C、数组可以通过整型索引访问数组中的每一个值。 D、在一个数组里面,既允许用于存储一种数据类型的数据,也允许存储多种数据类型 数据。 2.下列关于数组定义错误的是()。 A、type[] var_name; B、int[10] a; C、String student[]; D、boolean[] booleanArray; 3.下列关于数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义数组时必须分配内存。 B、数组的初始化操作分为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 C、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对象或其他数组。 D、数组是最简单的复合数据类型,是一系列数据的集合。 4.设有下列数组定义语句: int a[] = {1, 2, 3}; 则对此语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定义了一个名为a的一维数组。 B、a数组有3个元素。 C、a数组元素的下标为1~3。 D、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都是整数。 5.给出下面程序代码: byte[] a1, a2[]; byte a3[][]; byte[][] a4; 下列数组操作语句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a2 = a1 B、a2 = a3 C、a2 = a4 D、a3 = a4 6.执行语句:int[] x = new int[20];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19]为空 B、x[19]未定义 C、x[19]为0 D、x[0]为空 7.已知有定义:String s="I love",下面正确的表达式是()。 A、s += "you"; B、char c = s[1]; C、int len = s.length; D、String s = s.toLowerCase(); 8.下面代码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public class Test04_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 aa = new AB(); AB bb; bb = aa; System.out.println(bb.equals(aa)); } }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 答: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2.研究假设 答: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 3.操作化 答: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4.信度 答: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高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如果一个指标的含义不清晰那么测量的信度也不会高。

5.个案调查 答: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一般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 6.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7.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答: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而进行的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二、简答题 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二者之间有何异同?什么情况下应选用分层抽样?什么情况下则应选用整群抽样? 答:(1)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具体操作方法 ①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②整群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

java考试题库第五章

5-1 下列关于容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容器是由若干个组建和容器组成的 B.容器是对图形界面中界面元素的一种管理 C.容器是一种对指定宽和高的矩形范围 D.容器都是可以独立的窗口 5-2 下列界面元素中,不是容器的是A A.List B.Frame C.Dialog D.Panel 5-3 下列关于实现图形用户界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放在容器中的组件首先要定义,接着要初始化 B.放在容器中的多个组件是要进行布局的,默认的布局策略是FlowLayout C.容器中所有组件都是事件组件,都可以产生事件对象 D.事件处理是忧监听者定义的方法来实现的 5-4 下列关于组件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组件类中包含了文本组件类(TextComponent)和菜单组件类(MenuComponent) B.标签(Label)和按钮(Button)是组件类(Component)的子类 C.面板(Panel)和窗口(Window)是容器类(Container)的子类 D.文本框(TextField)和文本区(TextArea)是文本组件类(TextComponent)的子类 5-5 在对下列语句的解释中,错误的是C but.addActionListener(this); A.but是某种事件对象,如按钮事件对象 B.t his表示当前容器 C.A ctionListener是动作事件的监听者 D.该语句的功能是将but对象注册为this对象的监听者 5-6 所有事件类的父类是C A.ActionEvent B.AwtEvent C.KeyEvent D.MouseEvent 5-7 所有GUI标准组件类的父类是C A.Buttom B.List C.Component D.Container 5-8 下列各种布局管理器中Window类、Dialog类和Frame类的默认布局是C A.FlowLayout B.CardLayout C.BorderLayout D.GridLayout 5-9 在下列各种容器中,最简单的无边框的又不能移动和缩放的只能包含在另一种容器中的容器是D A.Window B.Dialog C.Frame D.Panel 5-10 下列关于菜单和对话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Frame容器是可以容纳菜单组件的容器 B.菜单条中可包含若干个菜单,菜单中又可包含若干菜单项,菜单项中还可包含菜单子项 C.对话框与Frame一样都可作为程序的最外层容器 D.对话框内不含有菜单条,它由Frame弹出

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终审稿)

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自我测试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但要尽可能少选中性答案。 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所预想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不愿理我: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 A.从未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 C.我不能专心工作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辩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困扰: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 A.不是的 B.不太确定 C.是的 第17~25题:在下面问题中,每一题请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同样少选中性答案。 17.我被朋友或同事起过绰号、挖苦过: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过 C.这是常有的事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第四章 Java章节习题

1.分别编写两个方法,一个方法的功能是求一个double型数值的向右取整,另一个方法求double型数值的向左取整。数d的向右取整是大于等于d的最小整数,d的向左取整是小于等于d的最大整数。例如:5.3的向右取整是6而向左取整是5. 答: public class One{ static int right(double x) { if(x!=5) x=x+1; return (int)x; } static int left(double x) { return (int)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5.3向左取整为:"+left(5.3)); System.out.println("5.3向右取整为:"+right(5.3)); } } 程序运行结果为: 2.写一个方法计算一个整数各位数字的和。使用下述的方法说明: public static int sumDigits(long n) 例如:sumDigits(276)返回2+7+6=15 。 提示:用求余运算符%分解数字,用除号/分离位数。例如334%10=4而334/10=33.用循环反复分解和分离每位数字,直到所有的位数都被分解。 答: public class Two{ public static int sumDigits(long n) { long sum=0,t; while(n!=0)

47 { t=n%10; n=n/10; sum+=t; } return (int)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334各个位数字之和为:"+sumDigits(334)); } } 程序运行结果为: 3. 编写程序,用Math类中的sqrt方法打印下表: Number SquareRoot .................................... 0 0.0000 2 1.4142 4 2.0000 6 2.4495 8 2.8284 10 3.1623 12 3.4641 14 3.7417 16 4.0000 18 4.2426 20 4.4721 答: public class Thre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SquareRoot"); System.out.println(".................."); for(int i=0;i<=20;) 47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的、重要的和持久的:

大学《java程序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若有定义int a=2,b=2; 则表达式(a++)+(++b) 的值是( )。 A. 5 监听器接口的方法返回值的类型是()。C. void 在浏览器中执行applet 程序,以下选项中的哪个方法将被最先执行()。 D. init() 以下哪个不是Java的原始数据类型() B. Boolean 向Applet传递参数的正确描述是()。C. C. PARAM name="age,value=20" 阅读下列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String s="One World One Drea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s); } } 其运行结果是_ C. 编译时出错//除非创建Text类的对象 如果容器组件p的布局是BorderLayout,则在p的下边中添加一个按钮b,应该使用的语句是()。 A. p.add(b,"South"); 编译和运行下面的应用程序,并在命令行界面输入12345 ,则回车后屏幕输出的结果是(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BufferedReader buf=new BufferedReader( new I 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tring str=buf.readLine(); int x=Integ er.parseInt(str); System.out.println(x/100); } } B. 123 构造函数何时被调用?() B. 创建对象时 以下哪项可能包含菜单条()。 D. Frame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变迁)【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变迁 答:社会变迁的含义包括四点内容:(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2)社会变迁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3)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社会学要研究中层理论的建议。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4)在中观层次上,社会变迁常常被视为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进化 答:社会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这种变迁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对于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的调整,这种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3.社会进步与倒退 答: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福利、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阻碍甚至与此相反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 4.“经济周期”论 答: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每一个周期内部都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整个经济过程就是这四个阶

段循环往复的过程,长周期中包含有中周期,中周期中包含着短周期,因此,整个经济过程又是由这三种周期复合而成的。伴随着这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是创新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5.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 答: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地,物质文化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但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即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当适应性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相适应之后,物质文化还会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又一次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情况。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发展的。 6.社会均衡论 答: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它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各部分(子系统)结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是适应子系统(A)、目标达到子系统(G)、整合子系统(I)和维持模式子系统(L)。各个子系统之间既互相分工、又互相依存,共同实现着社会系统的目标。这样,社会系统是协调的、稳定的和平衡的。 7.社会规划 答:社会规划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指导社会变化的过程,是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人类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 8.社会指标

java笔试题 第五套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一个算法一般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______。 A、确定性 B、可行性 C、无穷性 D、拥有足够的情报 2、希尔排序法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排序法______。 A、交换类排序法 B、插入类排序法 C、选择类排序法 D、建堆排序法 3、下列关于队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队列中只能插入数据 B、在队列中只能删除数据 C、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4、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______。 A、N+1 B、N C、(N+1)/2 D、N/2 5、信息隐蔽的概念与下述哪一种概念直接相关______。 A、软件结构定义 B、模块独立性 C、模块类型划分 D、模拟耦合度 6、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的面向过程的方法有本质不同,它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A、模拟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B、强调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算法而不强调概念 C、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D、鼓励开发者在软件开发的绝大部分中都用实际领域的概念去思考 7、在结构化方法中,软件功能分解属于下列软件开发中的______阶段。 A、详细设计 B、需求分析 C、总体设计 D、编程调试 8、软件调试的目的是______。 A、发现错误 B、改正错误 C、改善软件的性能 D、挖掘软件的潜能 9、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其关系代数表达式为______。 A、

B、 C、бf(R) D、∏f(R) 10、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以下各项中不对的是______。 A、自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由内向外 D、由整体到局部 11、下面有关变量及其作用域的陈述______是不对的。 A、在方法里面定义的局部变量在方法退出的时候被撤销 B、局部变量也叫自动变量 C、在方法外面定义的实例变量在对象被构造时创建 D、在方法中定义的方法的参变量只要该对象被需要就一直存在 12、下面有关Java代码安全性的叙述______是不对的。 A、字节码校验器加载查询执行需要的所有类 B、运行时解释器执行代码 C、在运行时,字节码被加载,验证然后在解释器里面运行 D、类加载器通过分离本机文件系统的类和从网络导入的类增加安全性 13、给出下面的代码: public class Dat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float f=0.0; f+=1.0; System.out.println(f); } } ______叙述是对的。 A、编译时将发生错误 B、编译时正确但是运行时出错 C、输出为1.0 D、输出为null 14、类的设计要求它的某个成员变量不能被外部类访问。应该使用下面的______修饰符获得需要的访问控制。 A、public B、no modifier C、protected D、private 15、假设以下代码 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int addValue( int a, int b) { int s; s = a+b;

沟通能力人才测评试题及答案

沟通能力微测评试题 姓名:总分: 序号题目选项计分

人际沟通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的沟通效果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为符合沟通情境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望,沟通效果,则指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需要。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

因此,沟通能力是职场人士成功的保证和晋升的阶梯。 测评结果分析: 高(21-30分): 你能根据沟通对象的特点调整沟通方式;表达清晰、有条理,信息量丰富;在沟通中讲究策略,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能理解别人的立场,有技巧地向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温和而有说服力的说服他人;善于在不同意见之间周旋,往往能获得协调的、双方欣然接受而又满意的结果。你可以胜任如销售人员、客服专员等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推进工作,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一大优点,但是同时,踏实、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是需要去关注的重要品质。 中(10-20分): 你能在大多数长河中比较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到他人的反应,并据此给予反馈。你能认真地听他人发言,但是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并不会特别积极的发表观点或表达意见。在某些重要场合,与人产生分歧时,你可能会羞于表达真实意见。 低(0-9分): 一般情况下你不太会主动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可能都比较顾虑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在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你可能也难以有效的和他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一些对沟通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专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比较适合你,诸如要求在某一方面钻研下去的技术类工作可能与你的性格特征比较相符。无论进行何项工作,与人沟通工作内容、进展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提升沟通的有效性是你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简答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存在于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 (1)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 具体说,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互相联络在一起,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整个社会具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从社会这个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正是社会学的任务。 (3)社会学体现了科学中的综合发展这一趋势。 在19世纪,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分化,表现为分科越来越细,部门化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中,人们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要求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对象。 2.试述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答: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是:

(1)19世纪30年代,孔德连续出版了多卷本哲学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他在该书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大多将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2)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社会学的大体设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科学发展的进程决定的。 ①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人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这是催生社会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从学术发展的背景上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压制,之后,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到了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主张,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社会学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启发。 3.社会学这门学科有哪些特征? 答:社会学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 (1)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社会学视角看来,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之处。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Java笔试题库⑦

1,关于Spring MVC的核心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它负责接收HTTP请求 B,加载配置文件 C,实现业务操作 D,初始化上下应用对象ApplicationContext 正确答案:C SpringMVC是Spring中的模块,它实现了mvc设计模式,首先用户发起请求,请求到达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根据用户的url请求 处理器映射器查找匹配该url的handle,并返回一个执行链,前端控制器再请求处理器适配器调用相应的handle进行处理并返回给前端控制器一个modelAndView,前端控制器再请求视图解析器对返回的逻辑视图进行解析,最后前端控制器将返回的视图进行渲染,并 把数据装入到request域,返回给用户。 DispatcherServlet作为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根据 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的视图给用户。实现业务在service层,所以c答案错误。 2,下面有关spring的依赖注入,说法错误的是() A,依赖注入通常有如下两种:设值注入和构造注入: B,构造注入可以在构造器中决定依赖关系的注入顺序,优先依赖的优先注入 C,当设值注入与构造注入同时存在时,先执行构造注入,再执行设值注入 D,设值注入是指IoC容器使用属性的setter方法来注入被依赖的实例。这种注入方式比较简单、直观 正确答案:C 使用构造函数依赖注入时,Spring保证一个对象所有依赖的对象先实例化后,才实 例化这个对象。使用set方法依赖注入时,Spring首先实例化对象,然后才实例化所有依赖的对象。 当设值注入与构造注入同时存在时,先执行设值注入,再执行构造注入。 3,将元数据配置到Spring容器,下面哪个方法是不正确的() A,通过编组与解组对象 B,注解基础配置 C,Java基础配置 D,XML基础配置 正确答案:A 有三种方式向Spring 容器提供元数据:1,XML配置文件;2,基于注解配置;3,基于Java的配置,死概念记住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