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1)

电化学(1)
电化学(1)

电化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用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尽管电化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但我们离不开它,就像我们离不开电一样,它已经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谓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导电相(金属、半导体)和离子导电相(溶液、熔盐、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上所发生的各种界面效应,即伴有电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由于放电化学有了专门的名称,因而,电化学往往专门指“电池的科学”。

电池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因而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其中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作电解质溶液理论;另一方面是电极的研究,即电极学,其中包括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化性质,也就是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电解质学和电极学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

如今已形成了合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有机导体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多个分支。电化学在化工、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仪表、医学、材料、能源、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科学等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世界上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 如能源、材料、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等都与电化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如今如此辉煌的电化学成就也离不开曾经艰难的探索:

?在17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 Charles François de Cisternay du Fay 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静电,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便是电的双液体理论,这个理论被17世纪晚期Benjamin Franklin 的单液体理论所否定。

?1781年,查尔斯.奥古斯丁库仑在试图研究由英国科学家Joseph Priestley 提出的电荷相斥法则的过程中发展了静电相吸的法则。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1799年伏打在伽伐尼工作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电堆”,即现今所谓“伏打堆”。这是化学电源的雏型。在直流电机发明以前,各种化学电源是唯一能提供恒稳电流的电源。1834年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19世纪下半叶,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斯的工作,赋于电池的“起电力”(今称“电动势”)以明确的热力学含义;1889年能斯特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著名的能斯脱公式;1923年德拜和休克尔提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大大促进了电化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电化学暂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化学方法与光学和表面技术的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快速和复杂的电极反应,可提供电极界面上

分子的信息。电化学一直是物理化学中比较活跃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固体物理、催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即便如此,电化学依然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就比如化学电源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应用:光能的储存、风能的储存、潮汐能的储存......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开发新型可替代能源和高效清洁能源的转换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热点。在新能源领域,储能电池作为高效洁净的能源存储和转换装置,具有重要的地位,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方向。

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中,电化学是唯一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应用主要有:电解工业,其中的氯碱工业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硫酸的无机物基础工业;铝、钠等轻金属的冶炼,铜、锌等的精炼也都用的是电解法;机械工业使用电镀、电抛光、电泳涂漆等来完成部件的表面精整;环境保护可用电渗析的方法除去氰离子、铬离子等污染物;化学电源;金属的防腐蚀问题,大部分金属腐蚀是电化学腐蚀问题;许多生命现象如肌肉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都涉及到电化学机理。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领域有:

1)金属保护:随着人们对保护资源、能源和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对腐蚀的严重危害的关注也在加深。

2)化学电源:燃料电池是最高效的,低或零污染排放,安全并且操作方的发电装置。

3)生物电化学:生物体系发生的一些过程与电化学过程有关,生物电化学是相对比较新的学科分支,是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氯碱工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化学工业,它是通过电解食盐水,从而获得氯气和苛性钠的过程。

当前我国储能电池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能量密度、转换效率、以及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方面,还难以满足新能源技术长远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由于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对电化学技术的要求,电化学新体系和新材料的研究将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可预见的有:

1)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

2)纳米电子学中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纳米电池、纳米光源的电化学制备;

3)微系统、芯片实验室的电化学加工以及界面动电现象在驱动微液流中的应用;

4)电动汽车的化学电源和信息产业的配套电源;

5)氢能源的电解制备;

6)太阳能利用实用化中的固态光电化学电池和光催化合成;

7)消除环境污染的光催化技术和电化学技术;

8)玻璃、陶瓷、织物等的自洁、杀菌技术中的光催化和光诱导表面能技术;

9)生物大分子、活性小分子、药物分子的电化学研究;

10)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展开和人们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的增长,绿色科技将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电化学工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都将日益显著。从化学的角度研究和发展反应界面(电极与介质) 的多样化的设计与修饰,发现新的表面或中介催化,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增加电极使用寿命,发现更多新的合成反应等,许多新概念、新方法将从中发现。从分子水平认识电极/界面

上以及本体相中的电化学现象及反应的机理,为电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我看来,电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领域,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手机、电脑、手电、时钟等各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而且相比其它能源来说,它拥有更加清洁、稳定、安全、可靠、可传到、易控制等优点。现在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传导效率问题,和移动电源的存储能力较小等问题。我相信,电化学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也相信我国的电化学事业将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作业(全国通用)(3)

电化学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OH--8e-===CO2+6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值不变 D.放电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2.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右图所 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如下: 2AgCl + Mg == Mg2++ 2Ag +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B.负极反应式为AgCl + e? == Ag + Cl? C.该电池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2 g Mg,溶液中的Cl?增多0.2 mol 5.(12年北京高考)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 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 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 HCOOH

应用电化学 简单题附答案

1.何谓电毛细曲线?何谓零电荷电势?由lippman 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界面双电层的微分电容Cd ,请给出Cd 的数学表达式。 答:①将理想极化电极极化至不同电势(Φ),同时测出相应的界面张力(σ值),表征Φ-6关系的曲线为“电毛细曲线”。②“零电荷电势”是指σ-Φ曲线上最高点处d σ/d Φ=0即q=0(表面不带有剩余电荷)相应的电极电势,用Φ0表示。③由lippman 公式:q=-(d σ/d Φ)μ 1 ,μ 2 ,...μi ;及Cd=dq/d Φ得Cd=-d 2σ/d Φ2 2.何谓电化学极化?产生极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极化在电解工业(如氯碱工业)﹑电镀行业和电池工业的利弊。 答:①电化学极化是指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化学作用相对于电子运动的迟缓性改变了原有的电偶层而引起电极电位变化。(即电极有净电流通过时,阴、阳电流密度不同,使平衡状态受到了破坏,而发生了电极电位的“电化学极化”)。②原因:电化学反应迟缓、浓差极化。③从能量角度来看,极化对电解是不利的;超电势越大,外加电压越大,耗能大。极化在电镀工业中是不利的,氢在阴极上析出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耗能大,但同时使阴极上无法析出的金属有了析出的可能。极化使电池放电时电动势减少,所做电功也减小,对电池工业不利 3.参比电极需选用理想极化电极还是不极化电极?目前参比电极有那些类型?选择参比电极需考虑什么? 答:① 参比电极选用理想不极化电极。②类型:标准氢电极,饱和甘汞电极,Ag/Agcl 电极,Hg/HgO/OH -电极。③考虑的因素:电极反应可逆,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温度系数小以及固相溶解度小,与研究体系不反应 4.零电荷的电势可用哪些方法测定?零电荷电势说明什么现象?能利用零电荷电势计算绝对电极电位吗? 答:①电毛细法和微分电容法。②零电荷电势表明了“电极/溶液”界面不会出现由于表面剩余电荷而引起的离子双电层现象;③不能将此电势看成相间电势的绝对零点,该电势也是在一定参比电极下测得的,所以不能用于计算绝对电极电位。 5.为什么卤素离子在汞电极上吸附依F ﹤Cl ﹤I 的顺序而增强,特性吸附在电毛细曲线和微分电容曲线上有何表现? 答:①卤素离子为表面活性物质,阴离子吸附主要发生在比零电荷电势更正的电势范围,由于 F - 、cl - 、 I -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可极化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所以在汞电极上,I ->cl ->F -.②特性吸附在两种曲线上的左半支曲线不同,零电荷电势负移。 6.何谓非稳态扩散?其初始条件和一个边界条件是什么?另一边界条件由极化条件决定。 答:①非稳态扩散:在电化学反应开始阶段,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液相传质不足,粒子被消耗,此时浓度极化处于发展阶段,称之为传质过程的非稳态阶段②初始条件:C i (x,0)=C i 0 开始电极前扩散粒子完全均匀分布在液相中。边界条件:C i (∞,t )=C i 0,无穷远处不出现浓度极化。③另一边界条件:极化条件 7.溶液中有哪几种传质方式,产生这些传质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答:对流、扩散、电迁移。①对流: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浓度或温度差或者外部机械作用力下所引起;②扩散:由于某一组分存在浓度梯度,粒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③电迁移:在外电场作用下,液相中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 8.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什么定律来表示? 答:①稳态扩散:扩散粒子的浓度只与距离有关,与时间无关。用Fick 第一定律 表示,J 表示扩散流量。②非稳态扩散:扩散粒子的浓度同时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用Fick 第二定律 9.说明标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 S 和交换电流密度i 0的物理意义,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答:①k S :当电极电势为反应体系的标准平衡及反应粒子为单位浓度时,电极反应进行的速率(md/s )。i 0:反应在平衡电势下的电流密度,即有i 0=i a =i k ②相同点:数值越大,表示该反应的可逆性越强。不同点:k S 与浓度无关,i 0与反应体系各种组分的浓度有关。 10.为什么有机物在电极上的可逆吸附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电位区间内? 答:越正的电势,有机物易被氧化;电势越负,易被还原,因此其可逆吸附发生在平衡电势附近值,即一定的电位区间内。 11.试说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是何物质?为什么其溶剂要用非水有机溶剂? 锂离子电池比一般的二次电池具有什么特点? 答:①正极:主要是嵌锂化合物,包括三维层状的LiCoO 2,LiNiO 2,三维的TiO 2。负极:主要是碳素材料,如石墨、碳纤维。②锂遇水反应生成H 2,可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要用非水有机溶剂。③

电化学课堂作业答案

课堂作业 一、简答题: 1、摩尔电导率的定义:∧m(s.m2.mol-1)=k/c ,式中c的单位是什么?对 于弱电解质,用总计量浓度还是解离部分的浓度? 答:根据定义c是摩尔体积浓度,单位是mol.m-3。对于若电解质,应当用总计量浓度代入公式,不必考虑电离度。 2、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怎样变 化? 答:电导率k变化不一定。摩尔电导率∧m将增大。 3、无限稀释时,HCl ,KCl ,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和相同 电位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1的运动速度是否相同?三种溶液中Cl-1的迁移数是否相同? 答:三种溶液中Cl-1的运动速度相同;三种溶液中Cl-1的迁移数是不相同,因三个阳离子的迁移数不同。 4、参考电极的选择是不是随意的?有什么限制条件? 答:能被选用参考标准电极实际上是很有限的。首先它必须是可逆电极, 且电极电势的温度系数要比较小;其次,它应当容易钝化,制备也比较简单;此外参考电极最好能适应较广的界质条件。 5、盐桥有何作用?为什么它不能完全消除夜接电势,而只是把液接电势 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答:盐桥起导电而又防止两种溶液直接接触以免产生液接电势的作用。 由液接电势的计算公式可知,只有t+=t-时,Ej=0。而t+与t-完全相同的电解质是找不到的。 6、在电解过程中,阴、阳离子分别在阳、阴两极上析出的先后顺序有何规律? 答:阳极上,析出电势越小的阴离子首先在阳极上发生氧化。 阴极上,析出电势越大的阳离子首先在阴极上发生还原。 7、以Pt为电极,电解Na2SO4水溶液,在两极的溶液中各加数滴石蕊试 剂,在电解过程中,两极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答:实际上是电解水。阴极上放出氢气,溶液中有较多OH-,呈碱性,使指示剂变蓝。阳极有氧气放出,溶液中有较多H+,呈酸性,使指示剂变红。

电化学方法总结

电化学方法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循环伏安法 1 定义: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以等腰三角形的脉冲电 压加在工作电极上,控制电极电势以不同的速率,随时间以三角 波形一次或多次反复扫描,使电极上能交替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 反应,记录电流-电势曲线。 单圈扫描:电位在初始电位维持一段平衡(静置)时间后,开始匀 速变化(扫描速度为v=dE/dt),扫描到第1个换向电位后,某些仪 器可维持在第1个换向电位一段时间,然后电位反向扫描到第2个 换向电位,某些仪器也可维持在第2个换向电位一段时间,然后再 扫描到最终电位)。 多圈扫描:在初始电位起扫后,在第1、2个换向电位之间循环扫描 多圈,最后扫描到最终电位。 Initial potential Vertex 1 potential Vertex 2 potential Final potential Delay Potential Time 初始电位、换向电 位、扫描速度等是 非常重要的实验设

2 特点: Ⅰ:激励信号:施加的电压为三角波电压,双向扫描,分为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氧化态电势高,还原态电势低。 Ⅱ:参数设置:两个可调参数为电位范围和扫描速度。设置电位范围时需根据溶液的初始条件设置起始电位,起始电位不应破坏溶液的初始条件;若起始电位与溶液初始条件不一致,则在静置几秒内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未被记录。 Ⅲ:实验条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时体系应处于静止状态,若搅拌则记录的图中不会出现峰,相反呈S型。 3 所得信息: Ⅰ: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程度,依据为峰电流比及峰电势差,对于可逆体系:i pa/i pc1;E pa/E pc nF。 Ⅱ:判断电极表面的修饰情况,峰电流大说明电极传递电子能力较强。但这只能定性判断,实际循环伏安图中,存在充电电流的影响,因此CV峰电流测量不太容易精确。 Ⅲ:判断其控制步骤和反应机理,若i p∝v,则此过程为表面控制,发生在电极表面;若i p∝v1/2,则此过程为扩散控制,发生在溶液中。 循环伏安法可作用于可逆的电极过程,也可作用于不可逆或准可逆的电极过程以及各种伴随航行反应的过程,不同的电极过程分别阳极峰电势E pa和阴极峰电势E pc,并给出峰电位差△E p和峰电流之比。

电化学原理大作业

氢阳极过程可能性历程分析及燃料电池气体扩散电极结构 设计 郝建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1111420104)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possible process and design experiment to verify "hydrogen anode process of low overpotential region usually diffusion of hydrogen molecules control", after the paper introduces som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gas diffusion layer of fuel cell electrodes. Keywords:hydrogen anode process fuel cell hydrogen electrode gas diffusion layer structure 摘要:本文研究了氢阳极过程的可能历程并设计实验验证“低过电位区通常为氢气分子的扩散控制”,后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一些反应机理及其中气体扩散层电极的结构设计问题。 关键词:氢阳极历程燃料电池氢电极气体扩散层结构 根据课本,我们知道氢的阳极历程较于阴极历程更难研究,因为可用于实验的电极种类不多,而且可以计划的电位范围也很窄。 氢在光滑电极表面上氧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分子氢溶解和向电极表面附近扩散; 2.被溶解的分子氢在电极上化学解离吸附

H2+2M=2M-H 或电化学解离吸附 H2+M=M-H + H+ e- 3.吸附氢的电化学氧化 M-H = H+ + M + e- 或 M-H + OH+ = H2O + e- 有实验设计当氢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于铂电极上氧化时,通过旋转圆盘电极测量科发现阳极极化过程中很快出现极限电流。随着电极旋转速度的增大,极限电流值也随之增大,表明电极过程速度受溶解的分子氢在溶液中的扩散步骤控制。计划很大时电流很小,而且与电极转速几乎无关。这种现象表明电极过程的速度完全受分子氢解离步骤控制。 氢在碱性溶液中与镍电极上氧化时,由于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小得多,其电化学反应只能在平衡电位附近进行,因此这个过程不可能是溶解氢的扩散控制步骤。[1]

电化学分析习题答案

电化学分析习题 一、选择题 1.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是C A.电位分析法 B. 极谱分析法 C. 电子能谱法 D. 库仑滴定 2. 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部溶液中的 B A.Ag+活度 B. Cl-活度 C. AgCl活度 D.Ag+和Cl-活度之和 3.正确的饱和甘汞电极半电池组成为B A. Hg/Hg2Cl2(1mol/L)/KCl(饱和) B.Hg/Hg2Cl2(固)/KCl(饱和) C.Hg/Hg2Cl2(固)/KCl(1mol/L) D.Hg/HgCl2(固)/KCl(饱和) 4.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D A.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 B.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Na+与水化玻璃膜上的Na +交换作用 D.H+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交换作用 5.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C A.在酸性溶液中浸泡1h B.在碱性溶液中浸泡1h C.在水溶液中浸泡24h D.测量的pH不同,浸泡溶液不同 6.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是由于 B A.只有F-能透过晶体膜 B.F-能与晶体膜进行离子交换 C.由于F-体积比较小 D.只有F-能被吸附在晶体膜上 7. 在电位法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D A. 成正比 B. 的对数成正比 C.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 D.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8. 当金属插入其金属盐溶液时,金属表面和溶液界面会形成双电层,所以产生了电位差。此电位差为B A.液接电位B.电极电位C.电动势D.膜电位 9.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为13的试液,pH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为 B A.测定值大于实际值B.测定值小于实际值C.二者相等D.不确定 10.直接电位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为了 C A.提高溶液酸度 B.恒定指示电极电位 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 D.与待测离子形成配合物 11.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 A.避免产生酸差 B.避免产生碱差 C.消除温度的影响 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 12.玻璃电极不包括 C A.Ag-AgCl参比电极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饱和KCl溶液D.玻璃膜 13.电位测定水中F-含量时,加入TISAB溶液,其中NaCl的作用是 B

半导体电化学

第一章 半导体电化学 第一节 氧化物半导体 一、 半导体中的能带及载流子 孤立原子中的电子受热激发可能从价电子能级跳到激发态最低能级以上的某个能级,对半导体而言价带中的电子热激发可能到达导带成为可自由移动的载流子,同时价带中生成一个空穴。通常的半导体材料Si,Ge 的禁带宽度约为1.0eV 。Si,Ge 是共价化物,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氧化物半导体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除有共价键的成分外还有较强的离子键成分。离子键的键能大于共价键的键能,因此若使氧化物半导体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需要更多的能量。换句话说,氧化物半导体的禁带宽度要比通常的半导体宽。 二、 氧化物半导体 1) 氧化物半导体的特点 由于目前还得不到高纯度完整的晶体,对它的研究不如对Si,Ge 研究的透彻。与Si,Ge 相比,氧化物半导体有如下的特点:(a )有较强的离子键成份;(b )出现偏离化学比的问题,化学比问题与化合物半导体的缺陷密切相关;(c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都是多晶材料,因此必须考虑晶粒间界的作用。 2) 氧化物半导体中的缺陷 热平衡缺陷—完整晶格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子的规律被破坏。如空位、间隙原子、代位原子。产生热平衡缺陷需要的能量较少。随着温度的升高热平衡缺陷也增多。只有当温度为0度K 时,热平衡缺陷的浓度趋于零。 位错—在较大的范围内原子的规则排列被破坏。形成位错需要较多的能量,热激发是产生不了的。位错与化学比无关,但是它影响密度。 3) 空位 空位指晶格中某些格点缺少了原子或离子,换句话说一个原子从格点处跑开了,便留下一个空位。 M 代表正电性强的元素X 代表负电性强的元素; V M 表示M 格点空位; V X 表示X 格点空位,示于下图 空位对化合物半导体导电的贡献如何?他们起施主的作用还是起受主的作用?对于离子性很强的化合物半导体—氧化物半导体,一般认为有如下规律:正离子空位V M 是受主,负离子空位V X 是施主。 V

电化学作业

1.引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同时,这也是新能源革命时代,因为石油资源短缺和汽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是目前人类迫切面临的世界性难题,通过开发以电池为动力源的混合电动车/电动车是解决上述难题有效措施之一;各国工业、国防开始向天空甚至是外太空延伸,这又是个空间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种种这些都对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但它的发展过于缓慢,已经成为制约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研制出储能能力高、成本低廉的二次电池已经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以来,因其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应用温度范围宽、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和安全性能好等独特的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预言锂离子电池将成为21世纪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化学电源之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能量及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2.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及研究状况 2.1 碳材料 目前已经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

碳等 2.1.1石墨材料 石墨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碳原子呈六角形排列,层间距为0.335nm。锂嵌入石墨的层间形成LixC6层间化合物(Li-GIC),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充放电效率通常在90%以上,不可逆容量一般低于50mAh/g,锂在石墨中的脱/嵌反应主要发生在0.25V(vs.Li/Li+)左右,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电压平台,与提供锂源的正极材料匹配性较好,所组成的电池平均输出电压高,因负极不可逆容量额外需要消耗的正极材料少,是一种性能较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石墨的结晶度高,具有高度取向的层状结构,对电解液非常敏感,与溶剂相容性差;此外,石墨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低,导致动力性能较差。在石墨表面采取适度氧化、包覆聚合物热解碳以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碳质材料,或对碳质材料进行表面沉积金属离子处理等方法对石墨进行表面修饰或改性处理,不仅保持了石墨的优点,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其充放电循环性能,并可进一步提高石墨材料的可逆比容量。 2.1.2软碳材料 软碳是指通过热处理易石墨化的碳材料,通常在2500℃高温以上能够石墨化。软碳是非石墨化碳材料的一种,这种碳材料通常是无序结构,石墨化程度低,晶粒尺寸小,晶面间距较大,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但首次充放电的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大,输出电压较低,无明显的充

2020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

电化学 1.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时,b极周围pH增大 B.光照时,H+由a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b极室 C.夜间无光照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 D.该电池与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相同 解析:A项,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可知,光照时,b极周围发生电极反应:VO2++H2O-e-===VO+2+2H+,产生H+,pH减小,错误;B项,光照时,b极产生H+,根据电子流向可知,H+由b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a极室,错误;C项,夜间无光照时,反应相当于蓄电池的放电反应,此时b极为电池的正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正确;D项,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本题中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两者供电原理不同,错误。 答案:C 2.(2019·唐山一模)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 +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4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氧化产物

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该电池的正极反应:5MnO2+2e-===Mn5O2-10,负极反应:Ag+Cl--e-===AgCl,A错误;由正极反应式可知,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钠离子向正极移动,与Mn5O2-10结合,C错误;负极反应:Ag+Cl--e-===AgCl,Ag失电子,被氧化,则AgCl是氧化产物,D正确。 答案:D 3.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解析:构成的是原电池,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A错误;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B正确;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4OH-===Mg(OH)2↓,D错误。 答案:B 4.近几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物理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分析解析

电化学A 一、选择题 1. 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O2(g)─→H2O(g) H2(g)+1 2 在400 K 时的?r H m和?r S m分别为-251.6 kJ·mol-1和–50 J·K-1·mol-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 V (B) 2.4 V (C) 1.4 V (D) 2.8 V 2.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Cu2++ 2e-─→Cu(s) φ $= 0.337 V 1 Cu++ e-─→Cu(s) φ $= 0.521 V 2 由此可算得Cu2++ e-─→Cu+的φ?值为:( ) (A) 0.184 V (B) 0.352 V (C) -0.184 V (D) 0.153 V 3. 有下面一组电池: (1) H2(p?)│HCl(a=1)‖NaOH(a=1)│O2(p?) (2) H2(p?)│NaOH(a=1)│O2(p?) (3) H2(p?)│HCl(a=1)│O2(p?) (4) H2(p?)│KOH(a=1)│O2(p?) (5) H2(p?)│H2SO4(a=1)│O2(p?) 电动势值:( ) (A) 除1 外都相同(B) 只有2,4 相同

(C) 只有3,5 相同(D) 都不同 4. 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2Cl2(s)|Hg(l)的化学反应是:() (A) 2Ag(s)+Hg22+(aq) = 2Hg(l) +2Ag+ (B) 2Hg+2Ag+ = 2Ag +Hg22+ (C) 2AgCl+2Hg = 2Ag +Hg2Cl2 (D) 2Ag+Hg2Cl2 = 2AgCl +2Hg 5. 电动势测定应用中,下列电池不能用于测定H2O(l)的离子积的是: () (A) Pt,H2(p?)|KOH(aq)||H+(aq)|H2(p?),Pt (B) Pt,H2(p?)|KOH(aq)||参比电极 (C) Pt,H2(p?)|KOH(aq)|HgO(s)|Hg(l) (D) Pt,H2(p?)|HCl(aq)|Cl2(p?),Pt 6. 在电极与溶液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厚度与溶液中离 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 两者无关 (B) 两者成正比关系 (C) 两者无确定关系 (D) 两者成反比关系 7. 某电池反应为Zn(s)+Mg2+(a=0.1)=Zn2+(a=1)+Mg(s) 用实 验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0.2312 V, 则电池的E?为:( )

电化学作业答案

电化学作业答案 1. 解析:选C放电时,铝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Al2Cl-7,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A错误。放电时,AlCl-4移向负极,B错误。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失去电子的是AlCl-4,电极反应式为C n+AlCl-4-e-===C n(AlCl4),C正确。1 mol C n(AlCl4)被还原仅转移1 mol电子,D错误。 2.解析:选C装置Ⅰ中因为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蚀,A项错误;铁片d上Fe发生反应生成Fe2+,B项错误;装置Ⅱ中负极发生反应:Fe -2e-===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利用K3[Fe(CN)6]溶液确定装置Ⅱ中的正、负极,C项正确;装置Ⅱ中明显产生了电流,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不同,D项错误。 3.解析:选D电极b上生成O2和O3,则电极b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电极b为阳极,电极a为阴极,A项正确;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B项正确;电极b上H2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O3和H+,故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周围溶液的pH下降,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当有5.6 L氧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1 mol,设收集到O2x mol,O3y mol,则有x+y=0.2,4x+6y=1,解得x=y=0.1,故O3的体积分数为50%,D项错误。 4.解析:选B b电极通入氧气,是正极,a电极是负极,电子从a流出,经外电路流向b,A错误;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会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的利用率会变化,C错误;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有0.4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与0.1 mol氧气结合转化为水,

电化学分析法(最全)汇总

电化学分析法 [日期:2011-06-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和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都是将试样溶液以适当的形式作为化学电池的一部分,根据被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通过测量某种电参量来求得分析结果的。 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最为主要的一种类型,是利用试样溶液的浓度在某一特定的实验条件下与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这些电参量包括电极电势、电流、电阻、电导、电容以及电量等;第二种类型是通过测定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突变作为滴定分析的终点指示,所以又称为电容量分析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等;第三种类型是将试样溶液中某个待测组分转入第二相,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质量,称为电重量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所需仪器简单,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析速度快,特别是测定过程的电信号,易与计算机联用,可实现自动化或连续分析。目前,电化学分析方法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第一节电势分析法 电势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用电势计测定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以求得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电势分析法又可分为直接电势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和电势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直接电势法是根据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直接求出被测物质的浓度。应用最多的是测定溶液的pH。近些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相继出现,应用它作为指示电极进行电势分析,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特点,特别是它能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测定的离子。因此,直接电势法在土壤、食品、水质、环保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势滴定法是利用电极电势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电势滴定法确定的滴定终点比指示剂确定的滴定终点更为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并且需要仪器,所以电势滴定法一般适用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或者待测液混浊、有色,不能用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 基本原理 在电势分析法中,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能够指示被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称为指示电极;而另一个电极的电极电势不受试液组成变化的影响,具有恒定的数值,称为参比电极。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共同浸入试液中构成一个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求得被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 例如某种金属M与其金属离子Mn+组成的指示电极Mn+/M,根据能斯特公式,其电极电势可表示为:

应用电化学简单题附答案

1、何谓电毛细曲线?何谓零电荷电势?由lippman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界面双电层的微分电 容Cd,请给出Cd的数学表达式。 答:①将理想极化电极极化至不同电势(Φ),同时测出相应的界面张力(σ值),表征Φ-6关系的曲线为“电毛细曲线”。②“零电荷电势”就是指σ-Φ曲线上最高点处dσ/dΦ=0即q=0(表面不带有剩余电荷)相应的电极电势,用Φ0表示。③由lippman公式:q=-(dσ/dΦ)μ1 ,μ2 ,、、、μi;及Cd=dq/dΦ得Cd=-d2σ/dΦ2 2、何谓电化学极化?产生极化的主要原因就是 什么?试分析极化在电解工业(如氯碱工业)﹑电镀行业与电池工业的利弊。 答:①电化学极化就是指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化学作用相对于电子运动的迟缓性改变了原有的 电偶层而引起电极电位变化。(即电极有净电流通过时,阴、阳电流密度不同,使平衡状态受到了破坏,而发生了电极电位的“电化学极化”)。②原因:电化学反应迟缓、浓差极化。③从能量角度来瞧,极化对电解就是不利的;超电势越大,外加电压越大,耗能大。极化在电镀工业中就是不利的,氢在阴极上析出就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耗能大,但同时使阴极上无法析出的金属有了析出的可能。 极化使电池放电时电动势减少,所做电功也减小,对电池工业不利 3、参比电极需选用理想极化电极还就是不极化 电极?目前参比电极有那些类型?选择参比电 极需考虑什么? 答:①参比电极选用理想不极化电极。②类型:标准氢电极,饱与甘汞电极,Ag/Agcl电极,Hg/HgO/OH-电极。③考虑的因素:电极反应可逆,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温度系数小以及固相溶解度小,与研究体系不反应 4、零电荷的电势可用哪些方法测定?零电荷电 势说明什么现象?能利用零电荷电势计算绝对 电极电位不? 答:①电毛细法与微分电容法。②零电荷电势表 明了“电极/溶液”界面不会出现由于表面剩余 电荷而引起的离子双电层现象;③不能将此电势瞧成相间电势的绝对零点,该电势也就是在一定参比电极下测得的,所以不能用于计算绝对电极电位。 5、为什么卤素离子在汞电极上吸附依F﹤Cl﹤I 的顺序而增强,特性吸附在电毛细曲线与微分电 容曲线上有何表现? 答:①卤素离子为表面活性物质,阴离子吸附主要发生在比零电荷电势更正的电势范围,由于F-、cl- 、I-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可极化度增大,吸附能力增强,所以在汞电极上,I->cl->F-、②特性吸附在两种曲线上的左半支曲线不同,零电荷电势负移。 6、何谓非稳态扩散?其初始条件与一个边界条 件就是什么?另一边界条件由极化条件决定。答:①非稳态扩散:在电化学反应开始阶段,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液相传质不足,粒子被消耗,此时浓度极化处于发展阶段,称之为传质过程的非稳态阶段②初始条件:C i(x,0)=C i0 开始电极前扩散粒子完全均匀分布在液相中。边界条件:C i(∞,t)=C i0,无穷远处不出现浓度极化。③另一边界条件:极化条件 7、溶液中有哪几种传质方式,产生这些传质过程的原因就是什么? 答:对流、扩散、电迁移。①对流: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存在浓度或温度差或者外部机械作用力 下所引起;②扩散:由于某一组分存在浓度梯度,粒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③电迁移:在外电场作用下,液相中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 8、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的特点就是什么,可以用什么定律来表示? 答:①稳态扩散:扩散粒子的浓度只与距离有关,与时间无关。用Fick第一定律表示,J表示扩散流量。②非稳态扩散:扩散粒子的浓度同时就是距离与时间的函数。用Fick第二定律 9、说明标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 S与交换电流密度i0的物理意义,并比较两者的区别。 答:①k S:当电极电势为反应体系的标准平衡及反 应粒子为单位浓度时,电极反应进行的速率(md/s)。i0:反应在平衡电势下的电流密度,即有i0=i a=i k②相同点:数值越大,表示该反应的可逆性越强。不同点:k S与浓度无关,i0与反应体系各种组分的浓度有关。 10、为什么有机物在电极上的可逆吸附总就是发 生在一定的电位区间内? 答:越正的电势,有机物易被氧化;电势越负,易被还原,因此其可逆吸附发生在平衡电势附近值,即一定的电位区间内。 11、试说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与负极材料就是何 物质?为什么其溶剂要用非水有机溶剂? 锂离子电池比一般的二次电池具有什么特点? 答:①正极:主要就是嵌锂化合物,包括三维层状的LiCoO2,LiNiO2,三维的TiO2。负极:主要就是碳素材料,如石墨、碳纤维。②锂遇水反应生成H2,

电化学作业

【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 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 2+2H ++2MV + 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2.[2019新课标Ⅲ]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 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 放电 充电ZnO(s)+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 NiOOH(s)+H 2O(l)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3.[2019天津]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a 电极反应为2I Br 2e 2I Br ---- ++B .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C .充电时,b 电极每增重0.65g ,溶液中有0.02mol I - 被氧化D .充电时,a 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4.[2018新课标Ⅰ]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 2+H 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和H 2S 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 )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 2+-e -=EDTA-Fe 3+ ②2EDTA-Fe 3++H 2S =2H ++S+2EDTA-Fe 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 ++2e -=CO+H 2O

应用电化学简单题附答案

1 / 13 lippman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界面双电层的微分电xxCd,请给出Cd的数学表达式。 答:①将理想极化电极极化至不同电势(Φ), 同时测出相应的界面张力(σ值),表征Φ-6关 系的曲线为“电毛细曲线”。②“零电荷电势” 是指σ-Φ曲线上最高点处dσ/dΦ=0即q=0(表 面不带有剩余电荷)相应的电极电势,用Φ 0表示。 ③由lippman公式:q=-(dσ/dΦ)μ 1,μ 2,... μ i;及Cd=dq/dΦ得Cd=-d2σ/dΦ2 2.何谓电化学极化?产生极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试分析极化在电解工业(如氯碱工业)﹑电 镀行业和电池工业的利弊。 答:①电化学极化是指外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化 学作用相对于电子运动的迟缓性改变了原有的 电偶层而引起电极电位变化。(即电极有净电流 通过时,阴、阳电流密度不同,使平衡状态受到 了破坏,而发生了电极电位的“电化学极化”)。

②原因:电化学反应迟缓、浓差极化。③从能量角度来看,极化对电解是不利的;超电势越大, 外加电压越大,耗能大。极化在电镀工业中是不 利的,氢在阴极上析出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耗 能大,但同时使阴极上无法析出的金属有了析出 的可能。极化使电池放电时电动势减少,所做电 功也减小,对电池工业不利 3.参比电极需选用理想极化电极还是不极化电 极?目前参比电极有那些类型?选择参比电极 需考虑什么? 答:①参比电极选用理想不极化电极。②类型: 标准氢电极,饱和甘汞电极,Ag/Agcl电极, Hg/HgO/OH-电极。③考虑的因素:电极反应可逆,稳定性好,重现性好,温度系数小以及固相溶解 度小,与研究体系不反应 4.零电荷的电势可用哪些方法测定?零电荷电 势说明什么现象?能利用零电荷电势计算绝对 电极电位吗? 答:①电毛细法和微分电容法。②零电荷电势表 明了“电极/溶液”界面不会出现由于表面剩余 电荷而引起的离子双电层现象;③不能将此电势

2019届二轮复习电化学作业(全国通用)(2)

电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d 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d 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 2+2H 2O +4e -===4OH - C .d 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 .d 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 ++2e -===H 2↑ 解析:选D。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的原电池中,Fe 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 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O 2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 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A 正确。d 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O 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B 正确。若 d 为锌块,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 为原电池的负极,F e 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Fe 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C 正确。d 为锌块,由于电解质溶液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D 错误。 2.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 -===O 2↑+2H 2O ⑤需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⑥解析:选B。在铜片上镀银时,需将铜片接在电源的负极上,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用硝酸银溶液作电镀液。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 3.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 1-x CoO 2+Li x C 6===LiCoO 2+C 6(x <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应用电化学

应用电化学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目的和要求 应用电化学是为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它主要讲授应用电化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 金属电沉积, 化学电源, 腐蚀电化学. 希望通过本科程的讲授, 让学生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若干应用电化学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课程以介绍各个相关应用电化学工业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主, 也兼顾介绍一些生产工艺和发展方向等. 本课程也可作为材料化学及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应用电化学简介 (1学时) 1.1应用电化学(电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状况 1.2本课程内容简介 第二章化学电源概论 (1.5学时) 2.1 化学电源概论 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 ---- 能量储存与转化装置 2.2电池的分类及组成 (按工作原理分:原电池、蓄电池、储备电池及燃料电池等) 2.3 电池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 电池电压、容量及效率 电池及其材料的比较特性 (要求掌握原理及计算方法) 2.4 化学电源研究及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一次电池(原电池)( 3学时) 3.1 一次电池概论 3.2 普通锌锰电池及碱性锌锰电池

3.3 银锌电池及汞氧化物锌电池 3.4 一次锂电池 3.4.1 正极材料 3.4.2 锂负极材料 3.4.3 电解质溶液 具体电池体系涵盖: Li/MnO2, Li/(CF)n, Li/LiClO4, PC/Ag2CrO4 3.5 金属-空气电池 3.5.1锌空电池 3.5.2 铝空电池 第四章二次电池(蓄电池) (3学时) 4.1 二次电池概论 4.2 铅酸蓄电池 4.3 碱性蓄电池 4.3.1 镉镍电池 4.3.2 金属氢化物(氢)镍电池 4.3.3 锌镍电池 4.3.4 其他碱性蓄电池 4.4 锂蓄电池 4.5 锂离子电池 原理简介 电极材料及电解质 第五章燃料电池 (2学时) 5.1 燃料电池概述 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5.2 碱性燃料电池(AF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