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绍兴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绍兴。

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

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名人辈出诱人而著称于世,自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竺可桢、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以及戏剧之乡之称。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他是一座名副其实地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绍兴有6个县市区:分别是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杭州16596平方公里,绍兴的两倍。人口870万,绍兴的两倍)。那么我们就再来说说市树和市花,那么绍兴的市花是兰花,绍兴也是全国最大的兰花养殖基地,主产于绍兴县漓渚、棠棣一带。绍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种植了,在世界来说也是最早的了。在绍兴,很多人都是靠种植兰花富裕起来

的,近年来,兰花销售行情非常好,有的一盆竟可卖到上百万。绍兴还有非常有名的艺术培训中心就叫小兰花艺术培训中心。那么我们绍兴的市树就是香樟了,香樟在南方,我们是用来做女孩子嫁妆用的箱子,所以女儿出生的时候都要种的。

绍兴为什么叫绍兴呢?

绍兴古称越,春秋的时候是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在这里建都,卧薪尝胆。秦汉的时候是会稽郡,到了隋朝叫越州。到了南宋的时候,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一路难逃,到江浙一带。改了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之后赵构就定都在临安,就是我们现在的杭州,当时绍兴就是南宋的陪都。我们一开始就说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以及戏剧之乡之称。说到这个水乡,绍兴境内内河湖纵横,在绍兴水域面积占了总面积的20%之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坐在绍兴的乌篷船去感受绍兴的水文化。说到水,就一定有桥了。在绍兴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现在绍兴一共有10610座桥。几乎每座桥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和故事。

绍兴的酒可谓是家喻户晓啊,是中国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西凤酒、古井贡酒、董酒。)之一,绍兴老酒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就以此佳酿献给吴王,传说中吴的军队狂饮此酒。

我们绍兴还有一条河和酒有关,就是在我们城内的投醪河(投醪出征的故事)。绍兴老酒以精白糯米和麦曲为主要原料,绍兴酒素有越陈

越香的特点,所以素称老酒。那么我来问问大家,一瓶绍兴黄酒买回家是五年的,在家再放五年是几年?其实酒龄指的在酒窖里的年龄,出了酒窖拿出坛子装入酒瓶就不能算酒龄了(和红酒相比较)。关于这个酒,小_可以跟大家说说这个绍兴的地方风俗。家里生了儿子,要酿一坛酒,放进酒窖封存,等到儿子长大一举高中时,拿出招待宾客,称之为状元红。家里生了女儿,也要酿一坛酒,等到女儿出嫁时拿出来招待宾客,这个酒就称为女儿红。如果女儿比较年长还没出嫁,那此酒就叫花雕(一朵美丽的花即将凋谢),如果到很老了,还没嫁出的,此酒叫太雕(成为了老太婆,酒还没喝)。所以朋友们如果在绍兴想喝老酒或者买老酒,从不同的名字,就知道酒的年龄了,当然如今的太雕不可能有四五十年,但最起码有五年以上,比花雕女儿红酒龄长。

说到绍兴的名人,真的是很多,所以这里名人故居也很多。毛主席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有鲁迅,王羲之,蔡元培,大禹,陆游等等。而且啊我们绍兴的女子课一点不比男子差的,特别出众的有五个,我们称她们为绍兴有五女,大家猜猜是哪五女?对了,分别是美女西施,才女唐婉,孝女曹娥,侠女秋瑾,情女祝英台(不知道的展开故事,美女西施,也可以展开,4大美女分别对应“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美女西施西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就是绍兴诸暨人。

据说西施其实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姑,长的非常漂亮,家里是种桑养

蚕的,经常去河边浣纱,鱼儿看到她的美艳,忘记游动,沉到了水底。其实啊,压根不是那么回事,据后人考证,西施有非常严重的脚气,每次去河边浣纱,都要脱掉鞋子洗脚,因为她的脚太臭,可怜的鱼儿是给熏晕过去了才沉到水底的。西施可以说是越国的功臣,当时越国想要灭吴国,采用了很多的计谋,其中一计就是美人计,一举把吴国灭亡。二才女唐婉唐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表妹,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十岁与唐婉结合。婚后他们感情非常好,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陆游的母亲虽然经常抱怨和训斥她,但也还是能够容忍的。但有件事情是她无法容忍的:唐婉婚后数年未育。她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两人终究被迫离婚。两人都有嫁娶,一日陆游去游览沈园,正巧遇到唐婉夫妇也在园中。双方很尴尬。唐婉的后夫知道他们两人情缘未了,就主动为他们安排一个单独谈话的机会。于是写下了《钗头凤》。唐婉后来因为积郁成疾,30岁就去世了。三孝女曹娥曹娥上虞人。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四侠女秋瑾秋瑾,人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提倡男女平等,想要冲破封建礼仪的束缚,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

介绍台儿庄古城的导游词

介绍台儿庄古城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进入午门,走过金水桥,再走过太和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和殿,真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宫殿,殿外的栏杆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殿内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顶,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宫里最中央的一个宫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宫殿阁楼中最壮观、最精致的。在太和殿的屋顶上,龙的九子之一—嘲风,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顶的两个角尖上。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

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现在大家面对的就是祭堂和墓室,这是陵墓的主体部分。当年吕彦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绝症而逝,常令后人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祭堂是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长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全用香港花岗岩砌成。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阳文篆字,这是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最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精选范文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精选范文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是一座历史比较悠久的古塔,又名"慈恩寺塔"。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西安大雁塔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范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中国的西北部,美丽的西安市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有标志性建筑物钟楼、明长城遗址、华清池等等。可最雄伟、最有盛名的还要数大雁塔。 大雁塔白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雁塔的由来神奇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 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层的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天的七层青砖塔。塔高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

建筑艺术中的不可多得的杰作。 从远处望去,你会发现大雁塔略有倾斜,这可是有来头的。过去,西安有过数次的地震,将塔震得像一边微有倾斜,后来,塔下身部分为土质,地下水不均匀,使大雁塔加速了沉降倾斜,现在逐渐收回地下水,使大雁塔改邪归正”。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经过一次次整修,这个七层的青砖塔变得坚固结实,大雁塔在日后的文物保护、社会建设中,不减昔日古典的美丽,笼罩这一层迷人、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世人探寻佛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范文2 要看中国的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到这就应该知道西安历史的悠久,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更与雅典、开罗、罗马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 明古都”。西安,古称长安。遍布西安的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古刹名寺和园林名胜,是西安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都向人们彰显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魅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在这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以唐芙蓉园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成为我省继兵马俑、华清池和黄帝陵之后,第四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是西安市属第一家5A级景区,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的国家5A级景区。

浙江沈园导游词.doc

浙江沈园导游词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浙江沈园导游词,供您参考,()查看。 浙江沈园导游词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

台儿庄导游词

台儿庄导游词 【篇一: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 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 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 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 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 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 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 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 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 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 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 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 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 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 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 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 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 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 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 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 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 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 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浙江绍兴沈园导游词

浙江绍兴沈园导游词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

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最美水乡”之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欢迎您光临大战故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二战遗迹保存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历史圣城;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八大风格建筑融为一体,72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设施,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的运河古城;是唯一一座拥有14华里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够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系统工程中,台儿庄是一处重要节点。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为两平方公里,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城市发展定位,确定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

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古纤夫村等历史遗产,进行科学修复,重现“一幅清明上河图,十里画廊卷不住”的壮丽景象。台儿庄古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有人说,看水乡去周庄,看古城去平遥,两者兼顾去丽江。但是,周庄有水却不是大战故地;平遥有古朴的建筑却没有大运河;丽江有城有水,却没有台儿庄这样丰富的文化积淀。来到台儿庄古城,既看了古运河,又亲临了大战故地,触发了思古幽情,还领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时尚生活。台儿庄一日游,等于同时去了周庄、平遥和丽江。有位友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步云廊桥、参将署、久和客栈、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西门 这是台儿庄古城的西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经是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的临时指挥部。 台儿庄形成于汉,繁盛于明清,建有城门六座,命名不

大雁塔导游词200字

大雁塔导游词200字 【篇一: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供同学们参考)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 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 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 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 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 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 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 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 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 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 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 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 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 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 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 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 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 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 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 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绍兴导游词

绍兴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与大家见面!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银龙假期旅行社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同车而行,并且还能够为大家提供服务!我呢,姓张,是大家这次的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小张虽然称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绝对是灿烂的对工作也是尽心尽力的这两天如果您有什么要求或者建议都可以跟我提出来,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的!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的也希望大家提出来这样可以给小张一个改正的机会!等一下我会把我的名片发给大家,当您有什么需要或帮助的,随时拨打小张的电话号码,二十四小时为您开机! 接下来请允许我隆重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我身旁这位——我们此次行程掌舵的——X师傅,当然了你们现在只能看到他伟岸的背影了。X师傅是我们旅游车队一位非常优秀的司机哦!他曾手拿方向盘,脚踩刹车板在我们中国大陆上安全行使了百万余公里,同时我们的师傅也是旅游界有名的三好先生,人好车技好服务态度好,开起车来一心一意,对待客人全心全意,这几天我会和师傅共同配合协作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旅途。 俗话说的好:牵着我的手,世界任你走, 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去绍兴走一走!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绍兴了,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毛主席曾经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而我们今天将要进行参观游览的鲁迅故居则是鲁迅的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现在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我们第二站则是沈园,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沈园的出名却是全因为一个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钗头凤》。 话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诗人为怀念唐琬,追忆沈园之邂逅就留下了十多篇诗文。陆游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但在同一地点写下如此众多诗歌的并不多见。正因为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诗篇,人们不仅将沈园作为怀念诗人的纪念地,而且还将沈园作为执著爱情的寄托。人们现在所以到沈园,除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那里感受人世间的美好爱情,沈园实际上已经成了绍兴的爱情主题公园。

沈园导游词讲解

沈园导游词讲解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

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一)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们到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爱情,甚至将这里视为执着爱情的寄托。 沈园的开放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主要看园内建筑,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来沈园感受爱情。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如果你是戏迷,那么晚上的沈园之夜会更对你的胃口。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许多诗词的碑刻,屋檐下挂满了风铃,小木牌上满是情人们写的留言。顺着步道走在园林中,过问梅槛、八咏楼来到六朝井亭,这口井和旁边的葫芦形水池是园中仅存的六朝遗物。亭子旁边的孤鹤轩是沈园的中心,它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钗头凤》碑,来到

这里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吟几句《钗头凤》,回味陆游唐婉的爱情。 孤鹤轩东面的双桂堂则是沈园之夜堂会表演的地方,它的入口附近是南苑和东苑的入口。南苑是连理园和陆游纪念馆,这里没有古迹区的忧伤气质,更多的是一股书卷气。陆游纪念馆展出陆游诗词手记的碑牍,还有沈园的全景模型。而东面的东苑以爱情为主题,又叫“爱情苑”,有心形的琼瑶池、鹊桥、相印厅等历史和传说中充满爱情寓意的景观,很适合情侣走走逛逛。 沈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夜游,晚上的园林比白天多了点浪漫和神秘,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双桂堂的堂会,你不仅可以看到演员用现代的形式表演钗头凤、新说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还可以听到各种绍兴地方戏,包括鹦哥班、莲花落等等,非常精彩。 沈园离鲁迅故里大约只有200米,若只想游览园林,可白天将二者一并游览。或者白天参观鲁迅故里,晚上到沈园欣赏演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沈园。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2020年山东导游词大全集锦

2020年山东导游词大全集锦 山东省,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东导游词大全,欢迎阅读。 2020年山东导游词大全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到运河台儿庄古城旅游。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台儿庄,古代属于兰陵老江,现在看起来,县级行政区、边界的江苏、山东南。 现在,我使用的所有骑到时间台儿庄,简要介绍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名字的由来台儿庄。我们今天所提到的“庄”这个词,经常以“城中村”分享,一个叫做“村”,与城镇相对的。事实上,在古代,村和村,是两个概念。村庄里,居住着家庭和自然形式的居民区,后来成为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村,是法院,高贵有土地,在活人之地,你是在边缘的警告居民,是一个军事或雇用的人。台儿庄,应该RenLanLing荀子针对时间楚国的草草,以后在此表格居民区。关于名字的由来台儿庄,许多传说,更可信的台儿庄肥沃的土地,但低洼、汛期泛滥的走廊。在台湾的人,在这里建的房子,所以被称为“村庄”。唐代将在展会上的题字,必须出现“台湾的家乡”的名字,明代正德年使众多的泰山庙,出现了“台湾村庄设置”,这样的证据

现在还不是普通的村里,但颇具规模的市场。京杭大运河打开之后,南方商人的数量超过当地居民说快,使“村”的发音。明朝崇祯十二年约防守片剂,已使用术语“台儿庄”。摘要吴敬梓与巴尔扎克是十八小说清代《儒林外史》,也使用这一名称台儿庄。今天,我们可以确定,由台儿庄到运河镇田庄的过程中,以开放的运河是和兴旺发达。 按照层次和面积,河北石家庄台儿庄小姐,但是她赢得了“第 一个村”的名声。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第一个村”的审美教育,从口中乾隆时期,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属于六江南,所有的台儿庄去对比。有一次,乾隆皇帝、蒸蒸日上的繁荣台儿庄的脸,发出“第一个村的赞誉。和明清时期和20世纪沉实、和为这块土地给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厚。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第一个村”的原因,一个是她的心脏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和胜利的台儿庄,三是她救了50 多个地方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个是两级政府重建台儿庄进行抢救性保护,她提出,不可替代的文化、军事、标记、符号。 2020年山东导游词大全2 北九水涧谷始于靛缸湾,止于崂山水库的月子口,全长约11公里。这一段涧谷道路曲折,风光异常秀丽,水声似娓娓动

大雁塔导游词_西安大雁塔导游词5篇

大雁塔导游词_西安大雁塔导游词5篇 大雁塔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着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着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着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大雁塔导游词(二) “要看中国之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 沈园是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是浙江有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去旅游。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绍兴沈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绍兴沈园导游词篇1 沈园位于浙江绍兴市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沈园,又名沈氏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5A级景区。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宋时池台极盛。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在宋代已是绍兴著名的园林。 据说,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此与自己心上人唐婉相遇,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

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转眼十年,公元1151年(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春日,沈氏园对外开放,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前往,却意外地遇见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两人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悠悠,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他们情感世界的最深处,正当陆游打算黯然离去的时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差人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在墙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绍兴沈园导游词篇2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们到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爱情,甚至将这里视为执着爱情的寄托。 沈园的开放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主要看园内建筑,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来沈园感受爱情。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如果你是戏迷,那么晚上的沈园之夜会更对你的胃口。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许多诗词的

绍兴沈园导游词模板

绍兴沈园导游词 绍兴沈园导游词 篇一: 绍兴沈园导游词绍兴沈园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 4.6亩扩展到了1 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1X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 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

台儿庄古城导景点介绍最新完整版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 欢迎您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机会,简要地介绍这里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枣庄市。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枣庄市由古滕县和古峄县合并而成,峄县为兰陵旧疆,滕县则有“善国”的美誉,这两个古老的县份,擎起了枣庄这个活力城市的天空。现在的枣庄,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陈伟市长用“四个数字”来概括:7300年的始祖文化,境内的“北辛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之一;4300年的城邦文化,是先秦时期都城分布最密集的两个地区之一(另一个为河南的南阳);2700年的运河文化,境内最早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比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还早100多年;130年的工业文化,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第一支没有外资参股的股票。 枣庄自然风光秀美,陈市长概括出“四个最”: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五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枣庄历史上名人辈出,炼石补天的女娲、造车始祖奚仲、科学圣人墨子、工匠之祖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养士三千的孟尝君、为汉朝制定礼仪的叔孙通、凿壁偷光自学成才的匡衡、《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都是枣庄人。共和国时代,枣庄出了十几位赫赫有名的将军,《白毛女》的作者贺敬之也是枣庄人。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端。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可是,她却享有“天下第一庄”的美誉,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而是乾隆皇帝的钦赐。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走水路必经台儿庄。第四次路过台儿庄时,留下了“天下第一庄”的御笔。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大雁塔,那么你们应该对大雁塔不是很了解吧,那么我就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巩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巧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屡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

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构造。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习题名,谓之雁塔习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埋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巧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宏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绍兴沈园导游词

绍兴沈园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这第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所以开了一个孔后竹不可以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

导游词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6a11496614.html,)/其他范文/导游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安大雁塔导游词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大雁塔,那么你们应该对大雁塔不是很了解吧,那么我就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

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