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传统的船舶管理方式存在着船岸脱节现象,信息滞后、监控乏力、反应迟缓等是存在的主要弊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船舶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岸上公司对船舶动态信息及时、全面的远程监控与管理。

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一、无线视频系统

1、功能概述

(1)有助于了解对货物的堆垛、绑扎等存放情况;

(2)实时直观了解船舶航行信息,以及目标位置;

(3)方便与船舶工作人员对话;

(4)增强船舶调度功能,对突发事件能即时进行应急。

2、设计描述

远程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由船载前端设备(前端摄像机、报警终端、拾音器、硬盘录像机)、后台管理软件和通讯链路(海事卫星或移动运营商的3G/4G网络)组成。前端设备支持定时抓拍船上图像回传,以及岸上公司实时预览或回放,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求。

(1)摄像头安装位置(可根据船舶结构改动镜头的位置和数量)

监控点1:智能球机安装在甲板上空,360度全方位查看甲板上的实时情况; 监控点2:安装在船的左铉对着甲板左侧,能看到甲板左侧实时情况;

监控点3:安装在船的右铉镜头对着甲板右侧,看到甲板右侧实时情况;

监控点4:安装在驾驶仓内,可实时查看相关人员操作情况及进行可视对讲。(2)通讯方式

现有船站通讯(带宽最高64K,资费约3.8美元/M);

海事宽带(带宽最高432K,资费约10元/M);

移动运营商3G/4G网络(带宽最高150M,资费约0.05元/M);

由于海运公司船舶目前主要从事内支线运输,距离岸线不远,从网络覆盖、网络带宽和资费来看,3G/4G网络最合适,但具体应用效果需进行实际测试后才能评估。

二、船舶位置监控

1、功能概述

(1)可视化集成:基于电子海图的可视化信息集成;

(2)查询船舶位置:通过船名、IMO、MMSI、呼号等信息查询船舶的位置;(3)历史轨迹:查询1-2个月的船舶航行轨迹;

(4)船队管理:通过定制和D+船队等,简单方便的管理船队;

(5)到离港提醒:向用户的推送船舶到离港提醒;

(6)海洋气象:温度、气压、风向、风速、海浪、能见度等信息的显示和查询;(7)TTS语音输入:可由调度监控中心向终端货船设备发出的语音消息。

2、设计描述

通过岸基AIS、卫星AIS、Inmarsat-C、Inmarsat D+等各种方式获得的船舶动态位置,利用大众互联网的WebGIS技术,直观、方便的将这些信息显示在电子海图上。开发方式有如下两种:

(1)自行开发:需要掌握专业而复杂的GIS技术。

(2)API接口调用集成:例如船讯网直接使用提供的API接口,可简单便捷地把船讯网的海图和船位服务嵌入到自己的管理系统中,在电子海图背景上展现船位并进行管理,并与业务数据相融合,对公司自有船舶进行监控。使用费3万元/年(10条船以内的动态跟踪)。船讯网基于WebGIS的展示船舶动态的方法如下: 提供基于电子海图/地图的船位显示功能;

支持电子海图、谷歌地图、谷歌卫星图三种背景图的选择;

区域监控,提供一个或多个区域的全部船舶监控服务,支持多条件筛选; 船队监控,提供一组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船位监控服务;

全球船舶搜索,支持通过船名、呼号等条件搜索返回在电子海图上;

支持在API中添加超链接,添加自有业务信息等;

支持船舶AIS信息显示,支持通过船名、呼号等条件获取AIS原始数据;

支持查看船舶30天历史轨迹;

支持在海图/地图上添加文字、图片、线型等标注信息;

提供基于GIS应用的图上测距功能。

三、船舶燃油管理

1、功能概述

通过传感器集船舶油耗数据,结合上述船舶位置监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融合精细化管理理念,实现岸上公司对船舶油耗的远程实时监控,并可调度航速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

(1)通过该系统监控船舶位置、发动机油耗和转速信息,实现船舶燃油消耗状况实时远程监测。

(2)通过对实时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主机油耗量、船舶排水量和航速之间的关系对船舶油耗进行优选,得到一个位移油耗指标,根据该指标,指导船舶在最佳工作点上运作,实现船舶油耗最经济的目标。

(3)通过该系统为企业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平台,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船舶定位,结合生产调度系统,实现船舶运输产业流程的整合,使管理更轻松,航运更高效,有效地降低航运行业燃油消耗量,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设计描述

通过在船舶油箱中安装带有微处理器的传感器监测燃油数据,监测的数据存储于船载终端里,船上可以实时查看,同时在移动运营商3G/4G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将数据传输至岸上公司后台系统。岸基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史航行轨迹和油耗数据,计算出优化数据,岸上人员根据得到优化数据对船舶进行航速优化的调度工作。同时,采集的数据与内部业务管理系统共享,用于其他模块调用。

(1)系统组成包括:

油耗测量装置:测量发动机的累积油耗和瞬时油耗;

转速采集器:测量发动机转速;

船载终端:GPS定位、3G/4G无线通信、发动机油耗和转速采集;

岸基服务器:接收船载终端数据并数据库存储,发布数据给用户监控端;

用户监控端:实时显示船舶发动机油耗和转速数据,显示船舶位移油耗指标,油耗统计和报表生成等。

(2)关键技术点:

多传感器数据测量与融合:对油耗、转速、GPS等数据的采集和融合;

实时船岸通信:利用现有的3G/4G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实时的船岸通信;

油耗的优化:对采集数据统计分析,根据发动机的性能特性,结合经营目标,运用最优化算法计算出船舶在当前环境下的最佳工作点,指导船舶工作在油耗最优的状态;

数据加工与处理:采用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数据集成、优化、地图匹配等技术,在后台服务器进行完备的数据加工与处理。实现油耗的精确监控与管理,也为生产调度、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都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综合的客户端监视:客户端能综合监视船舶的各项状态数据、地理位置、实时航迹、生产统计报表等信息,可以以地图、图表的形式表现。

四、备件物料管理

1、功能概述

船舶备件物料管理系统是以降低企业资金在船舶备件中的投入为目的,通过优化备件管理方法和流程,使用计算机管理代替人工智能化管理船舶备件和证书,系统记录船舶备件的出入库操作记录,通过系统可以查询各类备件的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备件存储数量低于最低存储标准时,系统会发出预警信息,提示补充备件。系统保障船舶备件的及时供给,确保航行的安全和航期,合理减少资金在船舶备件上的投入,不使资金积压,同时有利于用户了解船舶的最新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2、系统组成

(1)基础信息:船盘信息、供货商及物料价格、供货商物料查询;

(2)船上物料管理:备件物料信息、申请单、验收入库单、领用单、备件物料问题、库存盘库;

(3)公司物料管理:备件物料信息、合同登记、采购入库、领料单、盘库;(4)船舶资料管理:船舶证书、船舶资料、新船资料清单、图书清单;

(5)船舶费用管理:合同登记、航修费用、厂修费用、备件费用、物料费用、工具费用、润油费用、燃料费用、劳务费、差旅费、造船费用、伙食费、期间费用统计。

五、船舶作业动态

1、功能概述

支持实时按航次查询作业日期、船舶名称、停靠泊位、装船集装箱数量、卸船集装箱数量、靠泊时间、开工时间、完工时间、离泊时间等信息,并以可视化图形的形式向终端使用者展示。

(1)展示内容

船舶历史航行轨迹,自动播放轨迹时显示轨迹点时间;

可视化图形展示船舶目前位置信息;

按航次显示船舶历史作业动态信息;

按航次显示货物装载历史统计信息。

(2)展示形式

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指挥室大屏显示、支线业务系统、手机客户端等;

电子商务平台客户:电商平台网站、手机客户端等。

2、设计描述

上述业务数据来自公司内部支线管理系统(从码头获取的靠离泊时间、放行信息、运抵回执、装卸船报文等信息是否会更精确?)若数据源是来自多系统的异构数据需要经过清洗、转换后再写入数据库,用户通过电商平台、手机客户端等前端系统提交查询需求,中间件向数据库提交查询指令,数据库执行指令后将查询结果通过中间件系统推送给终端系统向用户展示。

针对现有支线系统升级: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简单的舱位图显示功能(暂不考虑配载),接收到码头或理货提供的贝位图信息后,直接导入系统,并且可以作简单的调整,方便展示货物积载的状态。

六、系统平台展示

1、功能概述

通过后台服务器收集信息,并进行整合转换,根据前端的需求,以不同的展示方式推送相应信息。系统可集中展示GIS地图、船舶定位信息、轨迹回放、图像抓拍展示、限制货船范围、监控中心报警等功能,当鼠标移动到船舶是可即使显示该船舶相关信息,点击进入后可展示装载仿真图,方便对装配情况进行查询。

可对展示平台进行统一展示或画面分割,实现不同屏幕展示不同信息,给参观者以直观可视化体验。

2、设计描述

调度监控中心接收终端设备回传的实时数据信息,具体主要包含:实时状态信息(经纬度、速度、行驶方向、定位时间、累计里程等)、报警信息、语音信息、油耗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结合来自内部支线业务系统和码头的动态装载数据,所有信息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后,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结合,即可精确确定货船的位置、航行轨迹和作业动态。同时,可以生成各种统计报表(里程统计报表、货船出勤情况统计报表、航行轨迹报表、货船集装箱装配表、报警统计报表、装载统计报表等),从而实现对货船的全方位的定位、监控、调度和管理。调度监控中心也可通过系统软件向任意船舶(终端设备)发送TTS语音播报等),货船还可与还可与调度中心进行实时双向对讲,实现对货船的远程调度和信息查询功能。

3、展示形式

(1)大屏幕拼接系统:根据实际调度中心面积及层高确定屏幕规格及大小,系统具备如下功能:拼接缝较小,边缘控制融合技术成熟,根据不同的情况,拼接出完美的图像;图像参数的亮度、对比度、色度、平滑的自动调整;每台大屏幕显示器的画面、功能应可任意定义,大屏幕显示调出画面反应时间短;用户可在屏幕的任意位置打开多个活动窗口,所有窗口应能任意移动,放大、缩小,同时保证画面在缩、放、移动情况下细节不丢失,如字符不缺笔画等;系统具有二次开发功能,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在控制器及软件原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2)PC显示器:系统支持主流台式机和笔记本的显示分辨率,能根据不同分辨率自适应显示。

(3)手机客户端程序:移植PC端体验,在资源受限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做精简和高性能的设计,支持iOS和Android等主流操作系统,具备小巧、精简等特点,能够精准的展现用户最关心的重要信息,如船舶位置信息、作业动态、燃油使用情况等摘要信息。

大型船舶电站系统的组成及应用设计

模块七船舶电站 教学目标: 1、具备根据图纸说明书等资料看懂电站各电力系统的组成、制定维护计划能力。 2、具备船舶电力系统操作、故障分析、故障判断和排除的能力。 第一单元船舶电力系统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船舶电力系统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在统一监控之下运行的船舶电源及与之相连接的船舶电网组成并向负载供电的整体。换句话说,船舶电力系统是由电源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按照一定方式连接的整体,是船舶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等全部装置和网络的总称。 其电力系统单线图如图7—1所示。 1.船舶电源装置 电源装置是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变成电能的装置。船舶常用的电源装置是发电机组和蓄电池组。 2船舶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对电源即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电力网和电力负载进行保护、分配、转换、控制和检测的装置。根据供电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它可分为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动力分配电板、照明分配电板和蓄电池充放电板等。 3船舶电力网 它是全船电缆和电线的总称。其作用是将各种电源与各种负载接一定关系连

接起来。船舶电力网根据其所连接负载的性质,可分为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应急电网和小应急电网等。 4负载 船舶电力负载即用电设备,按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动力装置用辅机:为主机和主锅炉等服务的辅机,如滑油泵、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和鼓风机等。 (2)甲板机械:包括锚机、绞缆机、舵机、起货机、舷梯机和起艇机等。 (3)舱室辅机:包括生活用水泵、消防泵、舱底泵以及为辅锅炉服务的辅机等。 (4)机修机械:包括车床、钻床、电焊机和盘车机等。 (5)冷藏通风:包括空调装置、伙食冷库等用的辅机和通风机等。 (6)厨房设备:包括电灶、电烤炉等厨房机械用辅机和电茶炉等。 (7)照明设备:包括机舱照明、住舱照明、甲板照明等照明设备和航行灯、信号灯以及电风扇等。 (8)弱电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9)自动化设备及其他:例如,自动化装置、蓄电池充放电设备、冷藏集装箱和艏侧推装置、电力推进船舶或特种工程船舶使用的推进电动机、生产机械和专用设备等。 由上述不难看出,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电站)主要是主发电机和主配电板。这是因为船舶主发电机的控制和监测等功能均由主配电板完成的,这是船舶电站的特征之一。因为船舶配电的主要功能也是由主配电完成的,所以主配电板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供电质量的关键。配电装置与电力网是密切相连的,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用电设备(负载)的性质和容量便是的选择供电方式、电缆和开关。 电力系统必须合理选择保护装置,对电源(发电机)和用电设备(负载)加以保护,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连续性。 二、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是指电流种类(电制)、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等级。选择合适的电气参数,可以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例子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几个操作典型实例 为了加深船员对《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尽快熟悉该软件,本文档列举一些常用实例。 索引:完成工单;添加备件; 完成一个工单(例如NO.1主海水泵的定期检查) 1.打开下图的“设备管理”窗口,在左边找到“B1210主海水泵”,检查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进行更正。 2.点击下图的“工作信息”,注意查看“周期”和“上次完成时间”,以及它们是否正确。 如果“工作信息”空白,可点击“添加”按钮进行添加。“检测报表”此处选“离心泵检修记录表”。(注意:上述操作有些需要进行“工单初始化”并且要在下次工单生成之后才会生效。)

3.点击“工作内容”(如下图),检查信息,如有必要可对内容进行修改。 4.点击“工单管理”→“工单计划”,就会看到下图。 5.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把

“计划”前的小勾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6.检查“工单计划”窗口信息是否正确,如有必要,进行修改。 7.点击“工单管理”→“工单安排”,就会看到下图。

8.点击“高级信息”,在过滤窗口中的设备码选项选中“B1210001 NO.1主海水泵”,检查“计划”前的小勾是否已打上,确认该设备的本次计划检修时间(即2005/01/01)是在“安 排时间”之内(如果不在之内,必须要更改“安排时间”的过滤时间段),点击“确定”。 方框,对应的日期是2005/01/01,这个是计划时间。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个工单给做掉。

大型船舶电力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为了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连续性,及最大可能的缩短船舶停电时间,在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 故障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继电保护信息的船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根据故障现象的不同 将整个诊断系统划分为输电线路诊断和其他设备诊断两个模快)在知识表示上根据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采用 了框架与产生式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为了处理故障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问题,引入了模糊规则)本系统在对哈 尔滨工程大学的船舶电力系统仿真装置诊断时,能够正确、快速的得出诊断结论)因此这种船舶电力系统的故 障诊断方法是行之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1.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船舶电力系统是由电源装置、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组成并按照一定方式连续的整体,是船上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耗等全部装置和网络的总称。其单线图如图1所示。

(1)电源装置。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船舶电源主要是指发电机和蓄电池。 (2)配电装置。对电源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监测、分配、转换、控制的装置。(3)船舶电力网。是全船电缆电线的总称,也是电能的产生者(各种电源)和电能的消耗者(各类用电设备)的中间传递环节。船舶电力网根据其所连接的负载性质和类别可以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应急电网、低压电网和弱电电网等。 (4)负载。即用电设备。船舶负载有:甲板机械、船舶舵机、动力装置用辅机(为主机和主锅炉等服务的辅机,如主机滑油泵、海水冷却泵、淡水冷却泵和鼓风机等)、舱室辅机(生活水泵、消防泵、舱底泵以及为辅锅炉服务的辅机等)、电力推进装置(主电力推进装置、首尾侧推装置等)、机修机械(车床、钻床、电焊机等)、冷藏通风(冷藏集装箱、空调装置、伙食冷库和通风机等)、照明装置、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导航和船内通信设备)等。 2)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 根据船用负载的特点,船舶电力系统的电站容量、连接方式、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等与陆上电力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别。从驱动发电机的原动机形式分类,船舶发电机组有柴油发电机组、蒸汽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轴带发电机组等。船舶电站的单机容量一般不超过1000kw,装机总功率也不超过5000kw,相比陆上要小的多。船舶电力系统大多采用多台同容量同类型的发电机组联合供配电的方式,以方便管理维护。正常航行时仅有1台或2台发电机向电网供电,但是要求船舶发电机组有较高品质的调速和调压装置来满足负载变化、在突发局部故障时也能保障船舶发电机组有较高品质的调速和调压装置来满足负载变化、在突发局部故障时也能保障船舶安全运行。船舶电网的输电距离短,线路阻抗低,各处短路电流大。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机械应力和热效应应易使开关、汇流排等设备遭受损伤和破坏。因此,船舶输电电缆采用沿舱壁或舱顶走线,电缆的分支和转接均在配电板(箱)或专设的分线盒内完成,不允许外部有连接点。 1.2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 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是指电流种类(电制)、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等级。

sp1001船舶和设备维护程序

船舶和设备维护程序 1目的 为提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船机设备,长期、持续保持其足够的生产能力,达到船舶安全生产要求,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船舶和设备的管理工作。 3 职责 3.1船机技术部职责 3.1.1负责制定公司船舶和设备管理制度; 3.1.2编制年度船机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1.3负责按公司各项船机管理制度进行日常船机管理工作,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船机工作,解决修船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3.1.4负责机损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3.1.5负责公司船舶厂修、适时养护、零修和修费的审核工作; 3.1.6负责修船厂家资质汇总工作; 3.1.7组织实施船舶年度修理计划,对船舶的维护保养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3.1.8负责统计、分析船机设备故障,提出改进或改造措施。 3.2物资管理部 3.2.1负责制定公司物料备件管理制度; 3.2.2编制年度物料备件计划; 3.2.3负责审批、采购、派送船舶物料备件; 3.2.4负责监控、统计、分析、跟踪船舶物料备件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3 船舶职责 3.3.1 负责执行公司整合管理体系文件和SMS文件的各项须知、规定及有关船舶维 修保养制度;根据公司计划和设备维护周期表编制船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3.3.2编制船舶设备修理单和备件申请表,负责船舶厂修的监修工作; 3.3.3负责修船质量和备件、物料的验收工作; 3.3.4负责本船扩大自修和自修工作; 3.3.5负责不符合规定情况、机损事故(故障)和险情的报告、分析、排除和纠正 工作; 3.3.6负责设备的运转、船舶和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3.3.7按规定填报各类船舶报表; 3.3.8 按规定做好船机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船机设备的规划与计划 4.1.1公司船机设备年度工作计划,由船机工作方针目标和各个专项计划组成,包括 船舶修理计划、扩大自修计划、机损事故控制指标和船舶完好率计划等;每年年底以前完成编制工作; 4.1.2船舶修理计划是船机工作计划的核心。公司船机技术部根据船舶当年运转情况,船舶检验要求(SI1007TDC《船舶检验须知》),翌年工程规模与性质,船舶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和船舶修理定额表,进行修理计划的编制。修理计划由船名、修理级别、进出厂日期、修理天数和修费等项目构成; 4.1.3公司编制翌年修船计划,每年11月底编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4.1.4各船舶根据维修计划编制修理单,修理单内容一般包括:服务项目、坞修工程、甲板工程、轮机工程、挖泥机具和电气工程等项目,技术要求应明确具体,修理单格式要规范,必要时附简图。厂修、扩大自修和自修的修理单应分别开列; 4.1.5各船舶检修和小修计划的修理单,分别在船舶进厂前45天、30天前报公司船 机技术部审核;船机技术部审核后返回船舶按公司计划实施。 4.2船舶修理 4.2.1根据审核后的修理单要求,物资管理部备齐修理用备件、材料及物料; 4.2.2大型(关键)修理项目,由承修方和机务主管制订修理方案或工艺,报公司审批、备案,确保修理质量。大型(关键)项目系指:船体外板换新、尾轴系统、推进系统、泥门系统等非

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简介 中海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中海货运按照中海集团的业务需要设计开发的,适用于航运业务及船舶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船舶管理、电子商务、船岸同步、智能报表、行业信息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航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实施,不仅帮助中国海运强化了内外部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运营总体成本;而且为中国海运提供了先进的、可扩展的技术和方案,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快速应对航运市场竞争新态势。 用户名称 中海集团 用户类型 物流 用户简介 中国海运集团(简称中国海运)1997年7月1日在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上海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一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航运企业。2004年中国海运被中宣部,国资委评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典型首位。中国海运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麾下由集装箱运输,油运,货运,特种货运输,客运等五大专业船公司组成的主营船队,拥有各类船舶近440余艘,近150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7亿吨。并拥有综合物流、船舶管理、码头经营、金融投资、工程劳务、供应贸易、信息技术等多元产业和260余家境外企业、办事处和代理网点。 用户需求 中海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中海货运按照中海集团的业务需要设计开发的,适用于航运业务及船舶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船舶管理、电子商务、船岸同步、智能报表、行业信息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考虑到船舶远离陆岸,震动大、盐分高,硬件容易出故障等各种综合因素,制订出运行高效、稳定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系统首先必须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安全稳定的应用系统;其次,必

29.船舶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SI1001

船舶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目的 本制度旨在通过船员的日常维护保养,保持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定义 维护保养:是为保持船舶机械和设备的技术性能正常发挥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船舶在计划修理期间,为防止船舶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由船员负责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 3.职责 3.1机务部是船舶设备维护保养的主管部门,对船舶和设备维护保养负监督、管理责任。 3.1.1机务部负责按照公约、规则、规范及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所管理船舶的实际情况,编制《船舶设备检修养护周期、分工表》(附件) 3.1.2船舶部门长负责制定本部门“船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经船长审核,报机务部批准后发放船舶实施。 3.2 船舶是维护保养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在船长领导下,船舶各级人员严格按照《船员职务规则》(SW0311)和《船舶设备检修养护周期、分工表》(附件)的规定执行。 3.2.1 船长对船舶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负领导责任,具体指导和监督检查各部门的维护保养情况,并负责向公司职能部门申报有关报表和不符合规定情况。 3.2.2船舶大副负责按照“船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编制甲板部“船舶月度维护保养计划”,经船长批准后组织实施。轮机部的“月度维护保养计划”由主管轮机员制定,经轮机长审核,船长批准后实施。 3.3 公司职能部门对船舶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积极配合,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页脚内容1

4.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 4.1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 4.1.1船舶依据《船舶设备检修养护周期、分工表》和船舶设备说明书并结合船舶实际情况,应于上一年度末编制出下一年度“船舶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表”(RSI1001A)。报公司务部经理批准后送船实施。 页脚内容2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 规则(新版)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事局烟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VTS系统)管理区域(以下简称VTS区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以下简称船舶)及其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烟台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VTS中心)依据本规则负责具体实施船舶交通管理和提供交通服务。 第二章船舶报告 第四条船舶进烟台港驶抵第一报告线时,应向VTS中心报告船名、船位、进港目的以及VTS中心要求的其他事项,载有危险货物的船舶还

船舶电力系统概述

船舶电站 第一节舰船电力系统 一、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 由发电、变配电、输电和用电四部分设备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船舶电力系统也可分为船舶电站、船舶电网和用电设备。船舶电力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船舶电站由原动机、发电机和主配电装置组成。 船舶电网是全船电缆电线和配电装置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各种用(和电能的消费者)各种电源(的组合体,是联系电能的生产者.

电设备)的中间环节,担负分配和输送电能的任务。船舶电网按其所联系的负载性质分为动力电网、照明电网、应急电网、弱电电网等。 配电装置是用来接收和分配电能,并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监视、测量、指示、调整、变换和控制等工作的设备。配电装置可以分为属于船舶电站的主配电板(Main Switch Board,简写为MSB ),船舶电网中间的分配电板(Section Switch Board,简写为SSB);属于应急电力系统的应急配电板(Emergency Switch Board,简写为ESB),蓄电池充放电板(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anel,简写为CDP )。分配电板又可分为动力配电板和照明配电板。 船舶用电设备即负载,分为四类: (1)船舶各种机械的电力拖动,包括甲板机械(舵机、锚机、绞缆机、起货机等)、舱室机械(各类油泵、水泵、空压机、通风机、空调设备等)、电力推进和工作船舶用的生产机械. (2)船舶照明设备,包括工作场所、生活舱室的各种照明灯具和航行、信号灯具等。 (3)船舶通讯和导航设备 (4)舰船上生活所需的其它用电设备,如电热器、冰箱、电视机等。 总之,船舶电站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它在船舶整体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现代自动化船舶上万显得尤为突出。 二、船舶电力系统特点 变配电装船舶电力系统由发电设备、和陆上电力系统一样, 置、输电网络、用电设备等,按一定的联接方式组成。但由于负荷特

船 舶 交 通 管 理

船舶交通管理 Vessel traffic management 一、船舶交通 1.船舶交通及其要素 船舶交通(vessel traffic): 海上交通(marine traffic):船舶在海面上的移动行为; 水上交通(waterborne traffic):船舶在江河、运河、湖泊等水域的移动行为。 船舶交通要素:航路、船舶、动力和驾驶技术。 (1)航路:按照自然状态可分为大洋航路、狭水道航路和沿岸航路。 ①大洋航路:指远海与大洋上不受地形和水深限制、自然碍航物极少的自然航路。在这种航路上船舶可以不考虑水深等因素而自主地选择航线。 ②狭水道航路:由于陆岸、岛屿、暗礁等地形条件限制,可航水域狭窄,船舶仅能在限定水域内选择航线以及经过人工疏浚所形成的水道,船舶基本上没有选择航线的自由。 ③沿岸航路:地理上介于大洋航路和狭水道航路之间的航路。在沿岸航路上航行要受到地形、岛屿等的限制,船舶选择航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仍有较大的余地。航路还可分为自由航路和法定航路。 (2)船舶:船舶交通的主体,也是船舶交通管理的主要客体。在 ①按照船舶大小分有小型船(100~500 总吨),中型船(500~3 000 总吨),大型船(3000~ 20 000 总吨),巨大型船(20 000~100 000 总吨)及超大型船(100 000 总吨以上); ②按照船舶动力形式分有机动船和非机动船; ③按照船舶用途分有杂货船、散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油船、客船、液化气船、化 学品船、渔船、工程作业船等。 (3)动力:船舶能够航行的必要条件。 (4)驾驶技术:不仅与船舶驾驶人员所具有的航海知识有关,而且还与船舶驾驶人员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素质以及航行经验有关。 2.船舶交通的现状与特点 (l)船舶种类多样化和专业化。 (2)船舶趋于大型化。 (3)船舶交通流量急剧增大,对航行水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4)船舶设备条件不断改善。 (5)涉及船舶交通的法规不断增多。。 船舶交通的特点:船舶种类繁多、差异较大;交通流量大,尤其是繁忙水道和港湾,船舶交通拥挤;船舶交通事故频繁,所产生的危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增大。 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1.概念和目的和意义 船舶交通管理(vessel traffic management,VTM):通过监控、整顿船舶交通,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协助船舶航行,减少海难事故,特别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这些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船舶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船舶交通的效率。 船舶交通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增进安全、提高效率、保护环境。 2.船舶交通管理的手段和内容 (1)管理手段:法规约束和服务两个手段。 制定和实施船舶交通管理法规。 交通服务:信息服务、助航服务等。 (2)管理方式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实用版

YF-ED-J375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 规则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 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 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等有关法 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烟台海事局烟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 VTS系统)管理区域(以下简称VTS区域)内航 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以下简称船

舶)及其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烟台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VTS中心)依据本规则负责具体实施船舶交通管理和提供交通服务。 第二章船舶报告 第四条船舶进烟台港驶抵第一报告线时,应向VTS中心报告船名、船位、进港目的以及VTS中心要求的其他事项,载有危险货物的船舶还应报告所载危险货物种类、数量。 船舶进、出烟台港驶抵第二报告线时,应向VTS中心报告船名、船位。 第五条船舶靠泊或锚泊后,应向VTS中心报告船名、泊位或锚位。

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资料整理

系统定义 所谓MIS(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其原因如下: ①MIS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之所以有MIS的产生,计算机技术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MIS 从低级低效发展到了高级高效。其次,MIS作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都是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对于MIS的开发和使用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因此说MIS是一个技术系统。 ②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抽象表达,社会系统的各个实体之间通过信息发生相互作用,而把这些实体抽象成为信息系统里的节点,将不可见的信息具体化,进行分类、检索和储存,提高信息的质量,就可以提高实体之间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效率。任何一个实际有效的信息系统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映像,信息系统的运作可以提高社会系统的运作效率,它实际上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系统高度发达的产物。 系统内容

船舶设备维护保养考核办法

船舶设备维护保养考核办法 公司所属船舶根据船舶和设备维护保养程序和船舶的自身技术状况,制定了相应的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对船舶设备进行维护,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船舶设备的可靠性,给公司的生产运输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个别船舶和人员存在表面应付的现象。为了切实做好船舶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因维护欠缺而导致故障的发生率,节约船舶的维修费用,同时提高船员的工作责任心,特制定以下考核办法。 一、考核的依据: 常规客船和高速客船都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规定,由船舶技术部批准的船舶年度维修计划的项目为根据,检查船舶具体执行维护保养的情况。 二、常规客船的扣分: 1.驾驶员、轮机员、机电工:按年度维修计划对每一项目因设备管理责任人管理不到位使设备的维修存在缺陷,检查人员酌情扣责任人1~2分并在检查表中进行记录; 2.轮机长:按轮机部所有人员的扣分总和除以3计算扣罚分数; 3.船长:按全船所有人员的扣分总和除以5计算扣罚分数; 4.机动人员:在该船上固定的机动驾驶员和轮机员按其所代岗位的平均分扣分,无固定船舶的机动人员按所代船舶岗位的平均分进行扣分。 三、高速客船的扣分: 1.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按年度维修计划的项目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扣分,轮机部扣罚轮机长和轮机员的分数,甲板部扣罚驾驶员的分数; 2.船长:按轮机部×50%+甲板部×75%计算扣罚分数; 3.机动人员:按其所代船舶岗位的平均分进行扣分。 在每次检查中累计扣分达到3分罚款200元,每增加1分加罚50元,6分(不含6分)以后每增加1分加罚100元。高速船轮机员按轮机长的罚款数额进行罚款 因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按公司“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因保养或操作不当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而导致航班延误对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一次性罚款200~500元。 以上考核结果计入由船舶技术部记录的“轮驾人员设备考核个人档案”并在海星论坛予以公布,年终上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为任职、晋升等评比的依据之一。 注:对于计算中出现的小数按四舍五入取整。

船舶电力系统论文.doc

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能出现故障,其中,短路问题最为突出。通常情况下,短路主要表现为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与发电机短路等[2]。导致短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机械设备被严重损伤、绝缘层被破坏与基本操作不科学等。电力系统多种故障的发生,过负荷问题较为突出,此类故障一旦出现问题,会让绝缘的温度逐步升高,也会加速绝缘层的老化,也会让设备受到严重破坏,最终会引发火灾问题。1.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在各设备间,电与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正常情况与故障问题的发生,会让电力系统出现一系列的事故,最终会严重威胁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在继电保护时的主要任务为:若主配电板、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出现短路或过量负载问题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将存在

故障的设备借助断路器予以断开,以脱离电力系统,能保证不存在故障的部分正常运行,进而降低故障设备损坏度,还可降低对邻近设备供电系统所构成的影响,进而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1.3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 继电保护主要是由测量元件、执行回路与逻辑环节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若物理量出现突变,通过测量之后,及时确定好故障范围与基本类型,从逻辑判断来判断断路器跳开的次数与时间,然后让执行回路发出一定的信号与跳闸脉冲。 1.4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其原理为借助被保护设备前期与后期一些物理量的突变情况,一旦突变量达到一定参数值,借助逻辑判断,能及时发出信号与跳闸脉冲。例如,借助被保护设备故障发生后期电流的不断增大,以达到电流保护的效果;借助降低电压来达到低电压保护效果;借助不对称短路发生负序电流与电压,以形成负序保护效果。 2船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2.1发电机继电保护 在发电机继电保护方面,所要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路、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舶电力系统建模与故障仿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舶电力系统建模与故障仿真前言 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小型的完整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设备、配电系统和负载组成。船舶电站是船上重要的辅助动力装置,供给辅助机械及全船所需电力。它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连续供应全船电能的设备。船舶电站是由原动机、发电机和附属设备(组合成发电机组)及配电板组成的。船舶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其自动化程度对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船舶电力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供电网络,既与陆上的大型供电网络有本质区别,又与由独立推进电站向推进电动机供电的情况不同。首先,船舶电力系统的电源和负载具有可比性,一般来说,船舶推进功率通常占供电网络总功率的60%-70%甚至更大,这对负载和电源的管理、系统组成、配置以及运行控制和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在船舶电力系统中,以电力变换器与交流推进电动机的技术组合为核心的交流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此带来的电力谐波污染间题、变换器与电源以及传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1]。 船舶电力系统的建模方法有物理建模,数学建模,模块化建模。常用的建模软件有matlab、lingo、Mathematica和SAS等。MATLAB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流行的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的软件工具,有人称它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MATLAB 软件主要是由主包、Simulink和工具箱三大部分组成。船舶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有短路,断路等故障。 船舶电力系统建模方法 文献[2]采用了数学建模方法,根据柴油发电机组的动态特性,研究了船舶电力系统模型的结构和原理,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模型,该系统可以仿真船舶电力系统的许多运行工况。给出了发电机组正常起动过程和滑油泵、侧推器先后起动时滑油泵电缆发生三相接地故障的仿真过程,对电力系统的参数整定和安全策略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3]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对船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进行计算,船舶电力系统配电方式和保护装置选择,并对施耐德MerlinGerin品牌CompactNS系列塑壳式断路器的选型作了论述。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山东交通学院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课程设计报告书 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04 学号 100819425 姓名周鹏 指导教师陈松 时间 2013.09.30-2013.10.13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系(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4 学号100819425 学生姓名周鹏 指导教师陈松 9 月30 日至10 月13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院长(签字) 2013 年10月15日

成绩评定表

船舶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及说明 (1) 船舶电站岸电上船的操作 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为上海海事大学研制的船舶电站仿真模拟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船舶电站关于岸电上船的程序步骤,并能够熟练操作,实现船舶电站供电到岸基供电转换的整个过程,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应的故障问题。 船舶电站岸电上船操作步骤: (1)船应急发电机自动启动 (2)单台发电机手动启动 (3)动力负载的加载 (4)第二台机手动并车 (5)侧推启动和停止 (6)加软负载轴带发电机手/自启动 (7)负载减小时的两台车的解列停机 (8)岸电上船联络开关闭合 (2)船舶电站多台发电机的互为备用及自动启动实验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船舶电站的启动过程以及各发电机之间的启动次序设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互为备用,并能够解决出现的一些相应问题。 留意操作详细过程及各部主要仪表指示灯的状态,最好也能够经过自己的组织整理绘制出相关的流程图。 特别对自己在硬件模拟器上考核所进行的操作多台发电机的互为备用及自动启动要详细叙述。 (3)两台发电机的手动并车及功率的分配 主要掌握两台发电机组手动并车的条件要求,并能够选择合适时机完成两台发电机组的手动并车操作,以及并车完成后的功率分配问题。 (4)软负载的加载及侧推的启动 主要能够通过仪器仪表的显示观察电站用电负荷的变化,并能够在电站侧推控制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32,500DWT散货船电力系统的设计简介 李熙群 (广东省江门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船舶电气设计的核心部分是电力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电站的负荷计算,发电机台数和容量选择,船舶电制的确定,电力一次单线图的绘制,短路电流的计算以及保护开关的选用等。 关健词:设计电力系统32,500DWT散货船 32,500 DWT Bulk Carrier Design in Power Systems Xi QUN Li (Jiangmen Nanyang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The main part of electrical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in ship, including: Power load calculation, select the number of set and rated output of the generators, decide power system for shipping, mapping the primary power single-circuit, calculated 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selected protection Switch, etc.. Key words: design power system 32,500 DWT bulk carrier 前言 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动力和控制的核心部分,随着船舶日趋向大型化、电气化、电子化发展,电力系统担负着给船舶推力、控制、通讯导航等设备提供电源的任务,其电源的质量和选配的数量直接关系到船舶操纵性、节能、排污等方面,所以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是船舶电气详细设计的主要部分,本文以江门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3,5000DWT灵便型散货船的电力系统为例,介绍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 一、船舶电站的设计 1、选配发电机的台数和容量 通常用采用三类负荷法对全船电气设备进行分类估算,并据此选配发电机的台数和容量。 (1)收集轮机、舾装专业提供的船舶辅机的功率、功率因数和机械负载系数、同时系数等,统计电气设备、通导设备的功率、功率因数。 (2)将全船的电气设备按使用的频率分类,一般地说,连续运行的设备为一类负荷,间歇使用的设备为二类负荷,偶尔使用的设备为三类负荷。 (3)按船舶设计手册的程序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4 - 1.1 背景介绍 ............................................................................................................. - 4 -1.2系统需求分析 ...................................................................................................... - 4 -1. 2.1 系统现状 .......................................................................................................... - 4 -1.2.2 需求分析 .......................................................................................................... - 4 -1.3系统设计原则 ...................................................................................................... - 8 -1.4 系统设计方法 ..................................................................................................... - 9 -1.5 系统特色 ............................................................................................................. - 9 - 1.6 设计规范要求 ..................................................................................................... - 9 - 二、系统总体设计................................ - 10 - 2.1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 10 -2.2技术架构 ............................................................................................................ - 11 -2.2.1 系统整体架构图 ............................................................................................ - 11 -2.2.2技术架构设计 ................................................................................................. - 12 -2.2.3系统安全设计 ................................................................................................. - 13 -2.3 系统接口 ........................................................................................................... - 14 - 2.3.1 标准数据交换服务 ........................................................................................ - 14 - 三、系统功能描述................................ - 14 -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 ....................................................................................... - 14 -3.2 模块功能描述 ................................................................................................... - 15 -3.2.1 基础资料维护 ................................................................................................ - 16 -3.2.2 电子海图应用功能 ........................................................................................ - 16 -3.2.2.1 电子海图显示功能 ..................................................................................... - 16 -3.2.2.2海图维护 ...................................................................................................... - 16 -3.2.2.3数据查询功能 .............................................................................................. - 17 -3.2.3 警情处理 ........................................................................................................ - 17 -3.2.3.1 预案制定 ..................................................................................................... - 17 -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1.电力系统基本参数:电制、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2.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1.独立系统,相对容量较小,易受影响;2.输电距离短,短路破坏大; 3.船舶环境恶劣。 3.利用系数:实际需要功率与配置功率之比;机械负荷系数:实际轴功率与最大轴功率之比;电动机负荷系数:考虑半载或轻载工作;同时系数:考虑不同时工作。 4.船舶应急电源可采用应急发电机(大应急)和蓄电池组(小应急),或者两者都采用。1000总吨及以上货船应设应急电源。500总吨及以上客船应设应急电源小应急电源:应连续供电30min。应急发电机又称为:大应急电源。 5.主配电板由发电机控制屏,并车屏,负载屏,母线四部分组成。 1)发电机控制屏:控制、调节、监视和保护发电机组用。上部:各种测量仪表,中部:主开关、调速开关,下部:自动装置; 2)并车屏:发电机进行并车、整步操作用。有同步表、同步灯、转换开关、操纵按钮、开关、自动并车装置。 3)负载屏:分配电能并控制、监视、保护。包括:电力、照明屏。有空气开关、电压电流表、绝缘指示灯、兆欧表、岸电开关等。 4)母线:注意排列顺序和颜色。顺序: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颜色:交流:绿黄红、中线浅蓝;直流:红蓝、中线:绿黄相间。 6.应急配电板用来控制、监视应急发电机组,并向应急电设备供电。 注意:1.没有并车屏和逆功继电器;2.正常时,是主电网的一部分;应急时,才单独工作。 7.蓄电池容量单位:安时(Ah)。 容量Q=电流I×时间t。 其中,电流为标准放电电流,即经过标准放电时间使蓄电池放完电的电流。 标准放电时间——酸、碱性不同: 1.酸性:固定为10小时(在25oC下); 2.碱性:通常为8小时。 8.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采用分阶段设计: 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总体概貌,总体设计成败的关键。 技术设计(详细设计)图纸和资料被船检局审查后作为施工设计的依据。 施工设计(生产设计)船舶建造的设计,生产细节的设计。 9.一次图是指包含有电力系统发电、输电设备以及主接线形式的图,也叫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图中通常反映一次主接线形式,发电机、变压器的台数,接线形式,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熔断器的配置。 二次图是指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接线图,主要指二次设备的测量、保护接线图。 10. 船舶专业标准(三级) ★国家标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行业标准CB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 船舶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企业标准Q 企业制定 1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海事组织IMO (ABS)美国船级社CCS中国船级社IEEE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