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和地壳变动

地壳和地壳变动
地壳和地壳变动

延边二中第九届青年教师大奖赛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

说课教师:韩宗英

高中地理上册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说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据教学大纲、考纲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2、懂得地质作用与地壳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能力培养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想象的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培养对比分析掌握地理事物的能力。

4、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演示断层构造,培养动手能力。

(三)德育渗透

1、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

2、使学生认识地质构造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3、树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一层硬壳,是人类基本的生存环境之一,它的结构、物质组成、运动和发展的历史,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该章知识对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协调人地关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其教学好坏是全章成败的关键。教材用上节课地壳物质与能量循环和转化的观点分析地壳运动,讲述地壳变化、地壳运动的形式、地壳运动的结果等基本内容,并且指出地质作用与地壳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分析了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壳演化与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而地壳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力量从哪里来?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第四节—板块构造学说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地质作用、内外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

质构造类型。,不同的地质构造对应不同的地表形态,不同的地表形态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人类若想充分的利用、改造自然,就必须掌握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两种地质作用是如何相互作用塑造地质构造、雕塑地表形态的。

难点:内力与外力的相互关系、地质构造的判断。

三、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心理特点:受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之中,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录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利用地理小故事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本节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内容抽象,且理论性极强,针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感性认识、形象思维较强,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法,将抽象的、静态的理论知识通过电脑和录象等手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并结合动画和录象及地理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步形成“读、析、归”而后获得知识的方法;结合动画、录象、图片的演示,学会通过观察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通过对内外力作用、水平和升降运动方式、褶皱和断层的对比,学会比较理解记忆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生求知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以设问‘即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坡上发现海生贝壳类化石?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探明有煤矿的分布?’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学习的动力。鼓励

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疑,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内容安排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头绪多、易混淆,又是教材的重点,其中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还是教材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通过录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师生共同归纳。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观察、阅读能力,而且既便于区别,又利于掌握。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可运用录象演示这两种运动各自的形成过程。由于录象使学生使用视觉、听觉两种器官接收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利于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利用表格对比,加快、加深理解这两种运动的本质差别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判读也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主要利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教学手段,变静态为动矿业来展示构造的形成,并启发学生用书本及粉笔盒表示两种地质构造,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结合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对构造的判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质构造的形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可启发思维。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教材提到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大有帮助,那么究竟有何帮助?我们在寻找地下水,建筑水库,修建铁路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激疑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不仅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解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小结设计

用知识结构图,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在头脑中留下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四)练习设计

精选习题,注意难易比例,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作业设计

填充图册第页。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不足,及时弥补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3.2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区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如背斜、向斜等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影响。 课时:1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地形倒置的形成及成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 3.2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背斜和向斜) 2、断层(地垒和地堑) 二、外力作用及其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2、流水作用及地貌 3、风力作用及地貌 4、冰川作用及地貌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地质作用是如何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呢? 引入新课: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地壳在运动时会形成一些遗迹。请大家看一幅图片。 [展示图片]:展示褶皱和断层示意图。类似的地形,我们在野外曾经见到过,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讲授新课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往往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见证。 1、定义: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称为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做构造地貌。常见的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那么什么是褶皱和断层呢?下来我们具体的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及形成的地貌等。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

皱。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的山脉便是这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都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请大家看大屏幕,观察褶皱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动画演示—褶皱(背斜和向斜)] 展示岩层由于水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岩层向上拱起,我们称之为背斜,有的向下弯曲,我们称之为向斜。请大家注意,我们所说的岩层是指连续的岩层,是一个整体。 [教师提问]:那么在地貌上,背斜和向斜一般形成什么地形呢? [学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图片参照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F1%DE%D6%E5%B5%D8%C3%B2&in=9085&cl=2&lm=-1&st=&pn=0&rn=1&di=31827 787395&ln=1991&fr=&fm=&fmq=1331216459156_R&ic=&s=&se=&sme=0&tab=&wid 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31827787395&objURLhttp%3A%2F%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2Fuploads%2Fallimg%2F100508%2F1-10050P64P8.jpg&fromUR 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2Fdltp%2F12991.html&W690&H449&T8172&S66&T Pjpg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时候,背斜都形成山岭或山地,向斜都形成谷地呢? 请大家看一幅图片(地形倒置示意图)。 [展示“地形倒置”示意图,教师提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 d=%B5%D8%D0%CE%B5%B9%D6%C3&in=26951&cl=2&lm=-1&st=&pn=8&rn=1&di=6384 4596825&ln=1044&fr=&fm=hao123&fmq=1331217097031_R&ic=&s=&se=&sme=0&t 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1&di63844596825&objURLhttp %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2Fwzym%2F0137%2Fg10137%2Fg1dlu909.files%2Fimag e017.jpg&from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6a12685793.html,%2Fwzym%2F0137%2Fg10137%2Fg 1dlu909.htm&W253&H196&T8646&S8&TPjpg 图中所示山地和谷地对应的地质构造分别是什么呢?请解释成因。 [实验] 把一根木棍放在桌面上,然后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其发现木棍向上拱起的顶部首先破裂。得出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容易破裂的

第四章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E单元地壳运动及变化 E1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6.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完整版)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体系构成

第二节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本节知识结构: 一、地壳变动的概念 二、调变动的动力一地质作用 三、内力作用及地壳运动 四、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地壳变动 (一)概念:地壳内部及其表面的一切变化被称为地壳变动二地质作用:(地壳变动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一)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之为地质作用。 (二)类型:按其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播放外力作用视频内容 (三)作用特点:有时迅速激烈,有时缓慢。 注:地壳变动包括内力作用下的各种变动和外力作用下的各种变动,其中,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地壳运动 播放关于地壳运动形式的flash动画,并利用书本演示地壳的水平碰撞和拉张运动。在 演示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种运动形式的异同。 (一)地壳运动的类型: (二)地壳运动的理论基础板块构造学说 1首先分析大陆、大洲、地壳、岩石圈等基本概念。说明六块大陆、七大洲的区别与 联系,在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基础上,说明岩石圈的构成一一由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岩石物质构

成。包括大陆和大洋的底部。 2?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点主要内容 (1)岩石圈被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造山带和断层等)分割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又分若干小板块。 在此基础上说明六大板块的构成,进一步说明大陆、大洲、板块的区别与联系。具体说明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的板块所属。同时说明太平洋是一个完全的大洋板块。 说明板块的边界有两种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2)板块处于不断低运动之中。形成两类边界类型:碰撞一一消亡边界,拉张一生长边界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可以利用火车或汽车交通事故中,车的四周比较危险,中间比较安全。 3?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 板块相对移动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1)板块发生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根据两种边界 类型进一步解释地中海、太平洋、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在海洋史上的年龄阶段分别处 于老年期、壮年期、青年期、幼年期、胚胎期。 (2)板块碰撞挤压地区,常形成山脉: ①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海岭,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 弧和海岸山脉。播放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认识太平洋板块中海沟、海岭的形成和亚欧板块一侧岛弧的形成。并进一步说明美洲西侧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北部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落基山脉) 、南部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 的结果。 ②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播放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碰撞的视频短片。 通过大屏幕进行简单的课堂练习。 (3)板块的边界常发生火山和地震。让学生结合实际和初中所学,并利用大屏幕总结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播放地质构造的 flash动画并不断进行讲解。 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型变位。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知识点

1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5.板块运动与地貌 6.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①上升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自从地球形成依赖,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只要我们平时细加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悬崖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地球内部的构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形状与内部构造像鸡蛋。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由软体物质组成;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千米左右,地壳厚度为35千米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的板块运动。地球表面水圈以下是岩石圈,岩石圈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碰撞,运动的结果使地壳产生破裂或错动,这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壳运动(crustalmovement)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我国古代的学者对海陆变迁及地壳运动有所认识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地壳运动示意图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对缓慢的地壳运动,可根据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貌学和古地磁学的考察,参考古天文学、古气候学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是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找到迹象,又通过古磁极的迁移得以确立的。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化。 对于现代地壳运动,一般采用重复大地测量的方法,如用重复水准测量来研究垂直运动;用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的复测来研究水平运动;用安放在活动断层上的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后提升:命题主题四 地壳变动规律

一、选择题 (2019·长春质量检测)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作用会导致分水岭被切穿,一侧河流被另一侧河流抢夺,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湖北省清江上游某河谷的发育过程就是典型的河流袭夺现象,其发育速度较一般河流袭夺更快,称为“清江袭夺模式”,下图为该河谷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A、B、C表示不同时期发育阶段。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的基岩类型可能是() A.沉积岩B.喷出岩 C.侵入岩D.变质岩 2.“清江袭夺模式”袭夺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运动B.地下水的溶蚀 C.岩石风化作用D.地表流水侵蚀

3.袭夺后,图中袭夺河流域内变化最小的是() A.流域面积B.水系形态 C.河流流量D.气候特征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基岩具有层理结构,故为沉积岩。第2题,根据河流袭夺的概念判断河流袭夺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A、C错;根据图中河谷不同时期发育阶段和水流方向判断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加快了河流袭夺的速度,B对,D错。第3题,分水岭是河流流域的分界线,决定流域面积的大小。材料中由于侵蚀作用,分水岭被切穿,一侧河流被另一侧河流抢夺,袭夺河流域面积增大,河流流量增大,A、C错;河流袭夺使袭夺河的支流增多,流域面积增大,水系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B错;河流袭夺只是局部地区的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对该区域气候影响不大,气候特征变化不大,D对。 答案:1.A 2.B 3.D (2019·合肥质量检测)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据此回答4~6题。 4.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水,光照充足 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 5.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 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能够正确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读图,能够自己学会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条件允许)[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很久之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 教师提问:地壳为何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以此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一、地质作用) (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 教师讲解: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 教师讲解: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列表如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七年级初一科学上册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含答案2020

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基础闯关全练 1.(2019浙江温州期末)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进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可以证明地壳变动。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存在变动的是( ) A.板块交界处爆发火山 B.高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C.我国南海进行填海造岛 D.不断扩张的东非大裂谷 2.下列情况中哪个不能作为地壳变动的证据( ) A.台湾东部由于地震出现了一个约两米的断层小崖 B.台湾北部白沙湾一带发现位于满潮线以上的大量珊瑚礁 C.科学家在我国最高的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D.台湾的北滨公路水南洞附近的岩层因久雨造成山崩,交通中断一个月 3.欧洲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发生了六次大的喷发,推测它是( ) A.休眠火山B.活火山 C.死火山D.不能确定 4.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 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5.在夏威夷的火山国家公园,有一群愿意与火山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火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海拔1 247米,活动极为频繁。火山喷发的时候,熔岩像喷泉一样翻涌奔腾,气势汹涌,势不可挡。夏威夷比格艾兰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属于( ) A.死火山B.活火山 C.休眠火山D.不能确定 6.(2015山东济南中考)图片显示的自然灾害是( ) 图3-4-1 A.地震B.寒潮C.春旱D.台风 7.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相同点是( ) A.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B.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C.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D.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8.下列事件中不会因为地震而发生的是( ) A.感冒B.水灾C.海啸D.火灾 9.(2019浙江杭州富阳期末)2017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__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一、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能量。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力、流水、冰川)。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1、常见的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2012·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三、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1.(2012·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2014·南宁测试)下图中1~5表示不同的沉积岩地层。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该地经历的内力作用一定有() 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D.沉积作用 2.甲处缺失3、4地层,主要原因是() A.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太低 B.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较高 C.形成3、4地层后,甲地地壳抬升,被外力侵蚀 D.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缺乏沉积物来源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高中地理教案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高中地理教案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三节地壳运动教案 王怀术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地壳变化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内力、外力作用以及两者关系,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态的变迁。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3.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使学生在了解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 1.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2.背斜、向斜的判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板图、吹塑纸做的断层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位在青藏高原上跋涉的旅行者,途中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玩赏时受小石子的纹路的吸引,他不禁仔细观瞧,吃惊地发现这竟是一个古代海洋生物化石!

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某些地方发现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岩层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板书】第三节地壳运动 一、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例举地质作用改变地表面貌的实例?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副板书上一一记录。 【教师讲授】地壳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地震以其突然、瞬间、剧烈的特殊运动形式,使人们直接感受到地壳运动的发生;而普遍的,经常的地壳运动,由于进展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直接察觉,但它控制着地表沧海桑田的变迁,影响着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塑造着新的构造形态。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 【提问】同学们所举的这些实例中,那些属于内力作用?哪些属于外力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出示投影片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区别。 随着教师的讲授,概念、能量来源的内容逐条复合填写在表格上。 【启发提问】分析这些实例,请同学们总结归纳:

高中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 中图版必修1

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阅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阅图,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分析内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有条件的地方到野外实地考察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 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教师提问: 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一、地质作用:) (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 教师讲解: 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及时检测: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回答: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一、单选题(1-28每题 1分, 第29小题 2分, 共 30分)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 A.地壳的坳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2. 破坏性地震是指: [ ] A.3级以上的地震 B.5级以上的地震 C.6级以上的地震 D.7级以上的地震 3. 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地区人们的感觉是: [ ] A.先前后左右摇晃 B.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不前后左右摇晃 4. 岩石是 [ ] A.矿产组成的集合体 B.矿床组成的集合体 C.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D.矿藏组成的集合体 5.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是由于: [ ] A.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 B.地裂缝造成的 C.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D.地面下陷造成的 6. 常见的造岩矿物是: [ ] A.石英、赤铁矿、长石、方解石等 B.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C.黄铜矿、赤铁矿、云母、长石等 D.石墨、石英、黄铁矿、长石等 7. 金刚石和石墨比较: [ ] A.物理性质不同,但是同一种矿物 B.化学成分相同,但内部原子排列不同 C.化学成分不同,内部原子排列也不同 D.化学成分不同,但内部原子排列相同 8. 我国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下列中的:[ ] A.风力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沉积作用 9. 角峰按其成因是属于: [ ] A.冰蚀 B.风蚀 C.海蚀 D.水蚀 10. 亚洲大陆东面的深海沟——岛弧链的形成是因为: [ ] A.板块相撞 B.板块张裂 C.火山活动 D.地震 11. 有关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化合物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1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理解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利用地质构造的特点指导生产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近几年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地质作用的概念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判断方法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2.教学难点 读图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区分褶皱和断层、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法运用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问导学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教师提问: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一、地质作用 [探究活动1] 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地表形态图片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貌的成因。 1、概念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火山喷发:内力作用 黄土高原:风蚀和水蚀 地震灾害:内力作用 虎跳峡:水蚀,切割 石钟乳:水的侵蚀 沙丘:风蚀 [思考与讨论]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5.板块运动与地貌 6.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①上升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4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阅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阅图,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分析内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 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有条件的地方到野外实地考察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 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教师提问: 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一、地质作用:) (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 教师讲解: 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高中地理教材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电子课文●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一节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 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人们测知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我们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①;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②。 我们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一)地壳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千米~70千米(如青藏高原);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二)地幔这一层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所以又叫做中间层。地幔在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以上,深度从5千米~70千米以下到2 900千米。这一层也能传播横波,所以仍是固态。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其中铁镁含量逐渐增加。从莫霍界面到1000千米深处,叫做上地幔。上地幔上部(地下约60千米~250至400千米)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下1000千米~2900千米深处,叫做下地幔。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状态可能为固体。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三)地核从古登堡界面到地球核心,为地核。地下2 900千米~5 000千米深处,叫做外核,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5 000千米以下的深部为内核,则为固态。地核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地核的物质成分据推测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问题和练习 1.地球内部有哪几个圈层?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曲线图来加以解释。 第二节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成因 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 向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 成因

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形态 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二.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5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法分析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课标解读 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及地质构造的成因。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水滴石穿、沧海桑田”,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在主导着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么?导入新课——地质作用造成地 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是大气和水之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貌。在地理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对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响。 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命题率也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以地质构造图和地貌图为载体,结合人类活动,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判读、内力作用过程与环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5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地质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3-5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问题导思】1、2、3、4。 步骤6: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4:教师通过【例】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55图2-2-8的解读,讲解“探究地质构造及意义”,总结方法规律。 课前自主导学

地壳和地壳变动

延边二中第九届青年教师大奖赛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 说课教师:韩宗英

高中地理上册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说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据教学大纲、考纲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2、懂得地质作用与地壳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能力培养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想象的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培养对比分析掌握地理事物的能力。 4、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演示断层构造,培养动手能力。 (三)德育渗透 1、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 2、使学生认识地质构造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3、树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一层硬壳,是人类基本的生存环境之一,它的结构、物质组成、运动和发展的历史,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该章知识对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协调人地关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其教学好坏是全章成败的关键。教材用上节课地壳物质与能量循环和转化的观点分析地壳运动,讲述地壳变化、地壳运动的形式、地壳运动的结果等基本内容,并且指出地质作用与地壳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分析了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壳演化与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而地壳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力量从哪里来?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第四节—板块构造学说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地质作用、内外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