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反思

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反思
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反思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高尔基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而现在很多学生缺少感恩之心,本文以“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担忧”为主线,通过:诠释“担忧”——引发学生的感恩情感、观看“担忧”——挖掘学生的感恩情感、听、议“担忧”——让学生们动情、歌唱“担忧”——使学生感恩情感尽情释放、畅谈“担忧”——使学生感恩之情得到升华。通过这几个论点以激活情感为手段组织教学,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激情,步步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脉络,让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心灵受到洗礼

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形式有力得多,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它揭示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体验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启迪。

中学时期是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许多学生对父母、长辈们的关爱熟视无睹,甚至嗤之以鼻,对父母的行为或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对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不予理睬。鉴于此,我在教学七年级艺术教材第三单元“呵护”这一课时,我想何不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呢?通过进行感恩

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思索对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进而关心整个社会,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决定选取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为本课切入口,这首歌曲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母亲平凡而又锁细的日常举止,表达了浓厚而又真挚的母爱,它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情感和感人的艺术美。

经过对歌曲的分析,我觉得“担忧”这两个字很有深意,是一个很好的打开学生感情闸门的入口,于是决定从“担忧”一词入手引领学生走近并走进歌曲,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让他们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之中得到丰富,并学会用感恩之心去对待父母、长辈。

一、诠释“担忧”——引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同学们,知道担忧是什么意思吗?”(担忧就是发愁、忧虑)(担忧是为了某人或某事心中牵挂、担心)。“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人会担忧呢?你有没有为什么人或事情担忧过呢?心情怎样?在你的周围,你感觉谁为你担心最多?”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们的思绪被打开,有的说:“我为我爷爷担心过,那年他生病昏迷不醒,我担心他会死去,心里很着急”。有的说:“我家里养了一只小狗,那一次,它吃骨头卡住了喉咙,我很为它担心”。“我从小到大,为我担心最多应该是老师和父母”……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总结,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担忧”的含义。再引出课题“儿行千里母担忧”水到渠成,学生们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这样,上好这堂课就有了扎实

的情感基础。

二、观看“担忧”——挖掘学生的感恩情感

老师说:母亲天生是个胆小鬼,整天在担忧中度过,接着播放《成长感恩》教育片:从生命的孕育——我出生了——我第一声喊妈妈——我学走路了——我生病了——我上学了——我犯错了——我出远门了……通过观看生命的成长过程,学生的情感稍有些深沉,好像被触动了,然后我以“母亲为什么为我担忧”为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在回答中谈论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关心和帮助时,都流露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最后得出结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我们要学会去孝顺父母。

三、听、议“担忧”——让学生们动情

激发学生的情感后,播放王宏伟演唱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听赏以后,讨论:“听了这首歌曲,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感觉哪一句歌词最触动你?”学生们各抒已见,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同学说:“一会又把想起的事塞进儿的兜”中“塞”字最感动我。好像是母亲已经为儿子准备了很多东西了,可是突然又想起什么,儿子都盛不下了,只好“塞”了“又塞”,挤满儿子的行囊,体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这一句话最感动我,体现了儿子临行前,母亲对孩子割舍不下的情形,忍不住爱抚孩子。学生们的精彩回答,说明他们的感恩情感深层次被唤醒了,思维更加活跃了,生活中父母

的举手投足不时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歌唱“担忧”——使学生感恩情感尽情释放

放声歌唱,是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走进歌曲。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含着泪水轻声地演唱歌曲,我想此时此刻学生们已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在纯洁而无私的母爱下沐浴成长,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就应牢记父母恩情,更好地孝顺自己的父母,歌声唱出了作品的内涵,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洗礼。

五、畅谈“担忧”——使学生感恩之情得到升华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读歌词、说意境、谈感受后,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语言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这时我说:“你发自内心地感恩过抚养你成人的父母吗?你仔细端详过父母眼角的皱纹吗?你看到年迈的爷爷奶奶迈着蹒跚的脚步弯下腰帮你做饭、盛饭吗?你留意过父母送你到学校读书时的一种期待的目光吗?……这话语一出,全班一片呜泣声,然后我又播放“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学生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情感世界中,这时我说:“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学生们纷纷举手说:“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辛苦,我却很少体谅他们,从未主动给父母盛过饭,倒杯水,我觉得自己做得太不够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个体贴父母的孩子,回报他们对我的爱”,有的说:“我爸妈到外地打工,自己舍不得吃、穿,甚至生病了也都自己扛着,

腰痛了,感冒了都不去看,而对我的要求都无条件满足,我的父母太可怜了,我要好好学习。”说到这儿他已经泪流满面了,同学们在流泪、在反思……然后,趁热打铁,延伸到除了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社会的关爱之恩,公安干警以及国家军人的保卫之恩等等,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得尊重自己,对别人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挑剔。经常怀着感恩的心情,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更好地享受生活,用高尔基的话叫“给永远比拿快乐”。

整堂课,以“担忧”为主线,以激活情感为手段组织教学,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步步把握音乐作品情感脉络。“担忧”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情感有了质的飞跃,产生了心灵上的共振,使学生对父母、长辈们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提出“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一教学目标在这课得到彰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