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参数意义

显卡参数意义
显卡参数意义

顶点着色器

什么是顶点着色器?

1 顶点着色器是一组指令代码,这组指令代码在顶点被渲染时执行。

2 同一时间内,只能激活一个顶点着色器。

3 每个源顶点着色器最多拥有128条指令(DirextX8.1),而在DirectX9,则可以达到256条。

为什么大家要使用顶点着色器?

1 顶点着色器可以提高渲染场景速度。

2 用顶点着色器你可以做布类仿真,高级别动画,实时修改透视效果(比如水底效果),高级光亮(需要像素着色器支持)

顶点着色器如何运作?

简单说来,运作方式如下:当渲染一个顶点时,API会执行你在顶点着色器中所写的指令。依靠这种方法,你可以自己控制每个顶点,包括渲染,确定位置,是否显示在屏幕上。

如何创建一个顶点着色器?

用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了!我建议你们使用notepad或者vs开发环境来创建和修改着色器。另外,必须拥有一个支持可编程着色器的显卡。写完着色器后,保存他。API就可以调用他了(Direct3D或OpenGL)。API通过一些函数来调用这些代码指令到硬件中。

第二部分像素着色器

什么是像素着色器?

1 像素着色器也是一组指令,这组指令在顶点中像素被渲染时执行。在每个执行时间,都会有很多像素被渲染。(像素的数目依靠屏幕的分辨率决定)

2像素着色器的指令和顶点着色器的指令非常接近。像素着色器不能像顶点着色器那样,单独存在。他们在运行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顶点着色器被激活。

为什么大家要使用像素着色器?

1 像素着色器过去是一种高级图形技术,专门用来提高渲染速度。

2 和顶点着色器一样,使用像素着色器,程序员能自定义渲染每个像素。

像素着色器如何运作?

一个像素着色器操作顶点上单独的像素。和顶点着色器一样,像素着色器源代码也是通过一些API加载到硬件的。

如何创建一个像素着色器?

也和顶点着色器一样,你只需要一个文本编辑器和支持着色器编程的显卡即可。同样,

API(Direct3D OpenGL)加载像素着色器代码指令到硬件中。

流处理器

在我们介绍流处理器这个概念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流处理器这个概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早在微软推出的DirectX 7.0当中就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T&L(中文名称是坐标转换和光源),它几乎可以看作是流处理器的鼻祖了。不过T&L的处理能力相对于现在的显卡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了。于是在DirectX8.0中,由微软首次提出了Shader的概念,并且将Shader分为Vertex Shader(顶点着色器,简称VS单元)和Pixel Shader(像素着色器,简称PS单元)。

『上一代显卡的运行步骤』

其中Vertex Shader负责处理一系列对顶点资料进行操作运算的指令程序,它用来描述和修饰3D物体的几何形状,同时也用来控制光亮和阴影。而Pixel Shader是对像素资料进行操作运算的指令程序,其中包括了像素的色彩、深度坐标等资料。

在大多数的实际游戏运算当中,VS单元的运算幅度相对来说要比PS单元的运算符度简单了许多,这也是为什么ATI以及NVIDIA的上一代产品中会引入1:3和1:2的比值这个概念了。不过,VS单元与PS单元这个运算符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比值,ATI和NVIDIA 两方面也因此会出现1:3和1:2两个不同的比值。

『VS单元与PS单元不能达到平衡』

举例来说,某些游戏当中,需要的3D建模较多,模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在色彩、光线的渲染等方面要求较低,这时,就会对VS单元运算有较高的要求,而部分PS单元就会出现闲置现象。而当有些游戏对3D建模较少,光线色彩渲染较多的话,那么这个游戏就会对PS单元运算有较高要求,部分VS单元就会出现闲置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显卡性能得到更充分测发挥,因此在DX10这一代产品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统一架构。所谓的统一架构就是把原有的VS单元和PS单元统一起来,不再区分,这部分统称为Shader运算单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处理器(Stream processor)。

制作工艺

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与CPU一样,也是用微米来衡量其加工精度的。制造工艺的提高,意味着显示芯片的体积将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性能会更加强大,功

耗也会降低。

和中央处理器一样,显示卡的核心芯片,也是在硅晶片上制成的。采用更高的制造工艺,对于显示核心频率和显示卡集成度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制程工艺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显卡芯片的生产成本。目前的显示芯片制造商中,NVIDIA公司已全面采用了0.13微米的制造工艺,就是其FX5900显示核心之所以能集成一亿两千五百万个晶体管的

根本原因。而ATI公司主要还是在使用0.15微米的制造工艺,比如其高端的镭9800XT和镭9800 Pro显卡,部分产品采用更先进的0.13微米制造工艺,比如其镭9600显卡。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从而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显示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0.11微米一直发

展到目前最新的90纳米,而未来则会以80纳米作为一个过渡,然后进一步发展到65纳米。总的说来,显示芯片在制造工艺方面基本上总是要落后于CPU的制造工艺一个时代,例如CPU采用0.13微米工艺时显示芯片还在采用0.18微米工艺和0.15微米工艺,CPU采用

90纳米工艺时显示芯片则还在使用0.13微米工艺和0.11微米工艺,而现在CPU已经采用65纳米工艺了而显示芯片则刚进入90纳米工艺。

提高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在显示芯片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显示芯片实现更高的性能、支持更多的特效;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使显示芯片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显示芯片产品,直接降低了显示芯片的产品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显卡的销售价格使广大消费者得利;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会减少显示芯片的功耗,从而减少其发热量,解决显示芯片核心频率提升的障碍.....显示芯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先进的制造工艺使显卡的性能和

支持的特效不断增强,而价格则不断下滑,例如售价为1500左右的中端显卡GeForce 7600GT其性能就足以击败上一代售价为5000元左右的顶级显卡GeForce 6800Ultra。

采用更低制造工艺的显示芯片也不是一定代表有更高的性能,因为显示芯片设计思路也各不同相同,并不能单纯已制造工艺来衡量其性能。最明显的就是NVDIVA的GeForce

FX5950和ATI的Radeon 9800XT,9800XT采用0.15微米制造工艺,而FX5950采用更为先进的0.13微米制造工艺,但在性能表现上,Radeon 9800XT则要略胜一筹。

四、核心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是指显示芯片内部数据总线的位宽,也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所采用的数据传输位数,目前主流的显示芯片基本都采用了256位的位宽,采用更大的位宽意味着在数据传

输速度不变的情况,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就好比是不同口径的阀门,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口径大的能提供更大的出水量。显示芯片位宽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总线的带宽,

带宽越大,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也越快,是决定显示芯片级别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已推出最大显示芯片位宽是512位,那是由Matrox(幻日)公司推出的Parhelia-512显卡,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具有512位宽的显示芯片。而目前市场中所有的主流显示芯片,包括NVIDIA公司的GeForce系列显卡,ATI公司的Radeon系列等,全部都采用256位的位宽。这两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显示芯片制造公司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采用512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增加并不代表该芯片性能更强,因为显示芯片集成度相当高,设计、制造都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单纯的强调显示芯片位宽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在其它部件、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都完全配合的情况下,显示芯片位宽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

五、显卡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

大家知道显存带宽=显存频率X显存位宽/8,那么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施行起来较为麻烦。

六、标配显存类型

显存是显卡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优劣和容量大小会直接关系到显卡的最终性能表现。可以说显示芯片决定了显卡所能提供的功能和其基本性能,而显卡性能的发挥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存。无论显示芯片的性能如何出众,最终其性能都要通过配套的显存来发挥。

显存,也被叫做帧缓存,它的作用是用来存储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信息的部件。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每个像素点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数据来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这些数据必须通过显存来保存,再交由显示芯片和CPU调配,最后把运算结

果转化为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显卡的工作原理是:在显卡开始工作(图形渲染建模)前,通常是把所需要的材质和纹理数据传送到显存里面,开始工作时候(进行建模渲染),这些数据通过AGP总线进行传输,显

示芯片将通过AGP总线提取存储在显存里面的数据,除了建模渲染数据外还有大量的顶点数据和工作指令流需要进行交换,这些数据通过RAMDAC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显示端,最终就是我们看见的图像。

作为显示卡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存一直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着。从早期的ED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等到今天广泛采用的DDR SDRAM 显存经历了很多代的进步。

目前市场中所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AM,DDR SDRAM,DDR SGRAM三种。SDRAM颗粒目前主要应用在低端显卡上,频率一般不超过200MHz,在价格和性能上它比DDR都没有什么优势,因此逐渐被DDR取代。DDR SDRAM是市场中的主流(包括DDR2和DDR3),一方面是工艺的成熟,批量的生产导致成本下跌,使得它的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它能提供较高的工作频率,带来优异的数据处理性能。至于DDR SGRAM,它是显卡厂

商特别针对绘图者需求,为了加强图形的存取处理以及绘图控制效率,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DRAM)所改良而得的产品。SGRAM允许以方块(Blocks) 为单位个别修改或者

存取内存中的资料,它能够与中央处理器(CPU)同步工作,可以减少内存读取次数,增加绘图控制器的效率,尽管它稳定性不错,而且性能表现也很好,但是它的超频性能很差劲,目前也极少使用。

七、核心频率

显示芯片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有点类似与CPU的工作主频,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但显卡的性能是由核心频率、显存、像素管线、像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显示核心不同的情况下,核心频率高并不代表此显卡性能强劲。比如9600PRO的核心频率达到了400MHz,要比9800PRO的380MHz高,但在性能上9800PRO绝对要强于9600PRO。在同样级别的芯片中,核心频率高的则性能要强一些,提高核心频率就是显卡超频的方法之一。显示芯片主流的只有ATI 和NVIDIA两家,两家都提供显示核心给第三方的厂商,在同样的显示核心下,部分厂商会适当提高其产品的显示核心频率,使其工作在高于显示核心固定的频率上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八、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

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

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主要在中低端显卡上使用,DDR2显存由于成本高并且性能一般,因此使用量不大。DDR3显存是目前高端显卡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不同显存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1200MHz、1600MHz,甚至更高。

显存频率与显存时钟周期是相关的,二者成倒数关系,也就是显存频率=1/显存时钟周期。如果是SDRAM显存,其时钟周期为6ns,那么它的显存频率就为1/6ns=166 MHz。而对于DDR SDRAM或者DDR2、DDR3,其时钟周期为6ns,那么它的显存频率就为1/6ns=166 MHz,但要了解的是这是DDR SDRAM的实际频率,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DDR显存频率。因为DDR在时钟上升期和下降期都进行数据传输,其一个周期传输两次数据,相当于SDRAM频率的二倍。习惯上称呼的DDR频率是其等效频率,是在其实际工作频率上乘以2,就得到了等效频率。因此6ns的DDR显存,其显存频率为1/6ns*2=333 MHz。具体情况可以看下边关于各种显存的介绍。

但要明白的是显卡制造时,厂商设定了显存实际工作频率,而实际工作频率不一定等于显存最大频率。此类情况现在较为常见,如显存最大能工作在650 MHz,而制造时显卡工作频率被设定为550 MHz,此时显存就存在一定的超频空间。这也就是目前厂商惯用的方法,显卡以超频为卖点。此外,用于显卡的显存,虽然和主板用的内存同样叫DDR、DDR2甚至DDR3,但是由于规范参数差异较大,不能通用,因此也可以称显存为GDDR、GDDR2、GDDR3。

九、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细(高分辨率)、色彩逼真(32位真彩)、流畅(高刷新速度)的3D画面,就必须要求显卡具有大显存带宽。目前显示芯片的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只有大显存带宽才能保障其足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随着多媒体、3D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分辨率、32位真彩和高刷新率的3D画面面前,相对于GPU,较低的显存带宽已经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存带宽是目前决定显卡图形性能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显存带宽的计算公式为: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目前大多中低端的显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显存带宽,而对于高端的显卡产品则提供超过20GB/s的显存带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显存带宽大的显卡,这是一个选择的关键。

十、渲染管线

渲染管线也称为渲染流水线,是显示芯片内部处理图形信号相互独立的的并行处理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渲染管线比喻为工厂里面常见的各种生产流水线,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而渲染管线则是提高显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渲染管线的数量一般是以像素渲染流水线的数量×每管线的纹理单元数量来表示。例如,GeForce 6800Ultra的渲染管线是16×1,就表示其具有16条像素渲染流水线,每管线具有1个纹理单元;GeForce4 MX440的渲染管线是2×2,就表示其具有2条像素渲染流水线,每管线具有2个纹理单元等等,其余表示方式以此类推。

渲染管线的数量是决定显示芯片性能和档次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相同的显卡核心频率下,更多的渲染管线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从显卡的渲染管线数量上可以大致判断出显卡的性能高低档次。但显卡性能并不仅仅只是取决于渲染管线的数量,同时还取决于显示核心架构、渲染管线的的执行效率、顶点着色单元的数量以及显卡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等等方面。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显示核心架构下,渲染管线越多也就意味着性能越高,例如16×1架构的GeForce 6800GT其性能要强于12×1架构的GeForce 6800,就象工厂里的采用相同技术的2条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要强于1条生产流水线那样;而在不同的显示核心架构下,渲染管线的数量多就并不意味着性能更好,例如4×2架构的GeForce2 GTS其性能就不如2×2架构的GeForce4 MX440,就象工厂里的采用了先进技术的1条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反而还要强于只采用了老技术的2条生产流水线那样。

十一、顶点着色单元

顶点着色单元是显示芯片内部用来处理顶点(Vertex)信息并完成着色工作的并行处理单元。顶点着色单元决定了显卡的三角形处理和生成能力,所以也是衡量显示芯片性能特别是3D性能的重要参数。

顶点(Vertex)是图形学中的最基本元素,在三维空间中,每个顶点都拥有自己的坐标和颜色值等参数,三个顶点可以构成成一个三角形,而显卡所最终生成的立体画面则是由数量繁多的三角形构成的,而三角形数量的多少就决定了画面质量的高低,画面越真实越精美,就越需要数量更多的三角形来构成。顶点着色单元就是处理着些信息然后再送给像素渲染单元完成最后的贴图工作,最后再输出到显示器就成为我们所看到的3D画面。而显卡的顶点处理能力不足,就会导致要么降低画质,要么降低速度。

在相同的显示核心下,顶点着色单元的数量就决定了显卡的性能高低,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性能越高,例如具有6个顶点着色单元的GeForce 6800GT就要比只具有5个顶点着色单元的GeForce 6800性能高:但在不同的显示核心架构下顶点着色单元的数量多则并不

一定就意味着性能越高,这还要取决于顶点着色单元的效率以及显卡的其它参数,例如具有4个顶点着色单元的Radeon 9800Pro其性能还不如只具有3个顶点着色单元的GeForce 6600GT。

十二、显卡接口

显卡接口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种3D游戏和软件对显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板和显卡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过去的显卡接口早已不能满足这样大量的数据交换,因此通常主板上都带有专门插显卡的插槽。假如显卡接口的传输速度不能满足显卡的需求,显卡的性能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再好的显卡也无法发挥。显卡发展至今主要出现过ISA、PCI、AGP、PCI Express 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经成为主流,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而ISA、PCI接口的显卡已经基本被淘汰。

十三、PCI Express接口

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E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此外,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还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E X1的250MB/秒传输速度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因此,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宽为X16,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尽管PCI-E技术规格允许实现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规格,但是依目前形式来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为PCI-E主流规格,同时很多芯片组厂商在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 X1的支持,在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 X16的

支持。除去提供极高数据传输带宽之外,PCI-E因为采用串行数据包方式传递数据,所以PCI-E接口每个针脚可以获得比传统I/O标准更多的带宽,这样就可以降低PCI-E设备生产成本和体积。另外,PCI-E也支持高阶电源管理,支持热插拔,支持数据同步传输,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E在软件层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术和设备,支持PCI设备和内存模组的初始化,也就是说过去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无需推倒重来,就可以支持PCI-E 设备。目前PCI-E已经成为显卡的接口的主流,不过早期有些芯片组虽然提供了PCI-E作为显卡接口,但是其速度是4X的,而不是16X的,例如VIA PT880 Pro和VIA PT880 Ultra,当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十四、RAMDAC

RAMDAC是Random Access Memory Digital/Analog Convertor的缩写,即随机存取内存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显示器能够显示出来的模拟信号,其转换速率以MHz表示。

计算机中处理数据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事物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事物将被处理成0和1两个数,而后不断进行累加计算。图形加速卡也是靠这些0和1对每一个象素进行颜色、深度、亮度等各种处理。显卡生成的信号都是以数字来表示的,但是所有的CRT显示器都是以模拟方式进行工作的,数字信号无法被识别,这就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RAMDAC就是显卡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

RAMDAC的转换速率以MHz表示,它决定了刷新频率的高低(与显示器的“带宽”意义近似)。其工作速度越高,频带越宽,高分辨率时的画面质量越好.该数值决定了在足够的显存下,显卡最高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如果要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达到85Hz的分辨率,RAMDAC的速率至少是1024×768×85×1.344÷1.06≈90MHz。

目前主流的显卡RAMDAC都能达到350MHz和400MHz,已足以满足和超过目前大多数显示器所能提供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N卡目前都是是GTX **0,其中第一位是第几代;第二位是档次,9一般是双芯显卡,8是高端显卡,7是中高端显卡,6是中端显卡,5是中低端显卡。GTX **0 ti是指某个型号的高频版,就是更NB一些。

A卡目前的有R* 2*0和HD ***0,其中R9是中高端显卡,R7是中低端显卡,R9 295X2是双芯显卡,R9 290是高端显卡,R9 280是中高端显卡,R9 270是中端显卡,每个R9 2*0X 是相应版本的高频版,R7 2*0以下的就是中低端显卡了,以此类推。HD ***0中,第一位是第几代;第二位是档次,89是高端,7是中端,6是中端,5以下低端;第三位是再细分的

档次,9是高端,7是中端,5是低端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初识显卡的玩家朋友估计在选购显卡的时候对显卡的各项性能参数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谁对显卡的性能影响最大、哪些参数并非越大越好以及同是等价位的显卡但在某些单项上A 卡或者是N卡其中的一家要比对手强悍等等。这些问题想必是每个刚刚接触显卡的朋友所最想了解的信息,可以说不少卖场的销售员也正是利用这些用户对显卡基本性能参数的不了解来欺骗和蒙蔽消费者。今天显卡帝就来为入门级的显卡用户来详细解读显卡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意义。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关于显卡的性能参数,有许多硬件检测软件可以对显卡的硬件信息进行详细的检测,比如:Everest,GPU-Z,GPU-Shark等。这里我们以玩家最常用的GPU-Z软件来作为本文解析显卡性能参数的示例软件。

GTX590的GPU-Z截图 首先我们对GPU-Z这款软件的界面进行一个大致分区的解读,从上至下共8个分区,其中每个分区的具体含义是: ①.显卡名称部分: 名称/Name:此处显示的是显卡的名称,也就是显卡型号。 ②.显示芯片型号部分: 核心代号/GPU:此处显示GPU芯片的代号,如上图所示的:GF110、Antilles等。 修订版本/Revision: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步进制程编号。 制造工艺/Technology:此处显示GPU芯片的制程工艺,如55nm、40nm等。 核心面积/Die Size: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核心尺寸。 ③.显卡的硬件信息部分: BIOS版本/BIOS Version:此处显示显卡BIOS的版本号。 设备ID/Device ID:此处显示设备的ID码。 制造厂商/Subvendor:此处显示该显卡OEM制造厂商的名称。

显示卡

显示卡 显示卡显卡又称显示器适配卡,现在的显卡都是3D图形加速卡。它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现在也有一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的。 每一块显示卡基本上都是由“显示主芯片”,“显示缓存”(简称显存),“BIOS”,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显卡的接口”以及卡上的电容、电阻等组成。多功能显卡还配备了视频输出以及输入,供特殊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显卡都将RAMDAC集成到了主芯片了。 显示主芯片顾名思义,显示主芯片自然是显示卡的核心,如nVIDIA公司的TNT2、GeForce2、GeForce MX以及现在刚出现市场不久的GeForce 4。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这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说,越贵的显卡,性能自然越好。关于显示主芯片的介绍,我们将在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显存 显示卡的主芯片在整个显示卡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显存的大小与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显示卡的性能高低。 建议:买的一定要性能高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画面不流畅,卡,花屏/等一些现象. SDRAM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显存,几乎市场上的显卡使用的都是SDRAM显存。SDRAM 与早期产品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它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数据的读写,从而节省了等待时间。SDRAM现在已经成为显存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这主要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较佳的性能.这种的不错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显卡的简单工作原理:首先,由CPU送来的数据会通过AGP或PCI-E总线,进入显卡的图形芯片(即我们常说的GPU或VPU)里进行处理。当芯片处理完后,相关数据会被运送到显存里暂时储存。然后数字图像数据会被送入RAMDAC(Random Access Memory Digital Analog Converter),即随机存储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成计算机显示需要的模拟数据。最后RAMDAC再将转换完的类比数据送到显示器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图像。在该过程中,图形芯片对数据处理的快慢以及显存的数据传输带宽都会对显卡性能有明显影响。 技术参数和架构解析 一、核心架构: 我们经常会在显卡文章中看到“8×1架构”、“4×2架构”这样的字样,它们代表了什么意思呢?“8×1架构”代表显卡的图形核心具有8条像素渲染管线,每条管线具有1个纹理贴图单元;而“4×2架构”则是指显卡图形核心具有4条像素渲染管线,每条管线具有2个纹理贴图单元。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8×1架构可以完成8个像素渲染和8个纹理贴图;而4×2架构可以完成4个像素渲染和8个纹理贴图。从实际游戏效果来看,这两者在相同工作频率下性能非常相近,所以常被放在一起讨论。 举例来说,nVIDIA在发布GeForce FX 5800 Ultra的时候,对于其体系架构就没有给出详尽说明。后来人们发现官方文档中提到的每个周期处理8个像素的说法,只是指的Z/stencil 像素,其核心架构可以看作是GeForce4 Ti系列4×2架构的改进版本,其后发布的GeForce FX 5900系列也是如此。A Ti的Radeon 9700和9800系列则具有完整的8条像素渲染管线。

判断显卡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判断显卡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2008-09-09 18:04:17| 分类:科技博览|字号订阅 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又称图型处理器- GPU,它在显卡中的作用,就如同CPU在电脑中的作用一样。更直接的比喻就是大脑在人身体里的作用。 先简要介绍一下常见的生产显示芯片的厂商:Intel、ATI、nVidia、VIA(S3)、SIS、Matrox、3D Labs。 Intel、VIA(S3)、SIS 主要生产集成芯片; ATI、nVidia 以独立芯片为主,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但由于ATi现在已经被AMD收购,以后是否会继续出独立显示芯片很难说了; Matrox、3D Labs 则主要面向专业图形市场。 由于ATI和nVidia基本占据了主流显卡市场,下面主要将主要针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做介绍。 型号 ATi公司的主要品牌Radeon(镭) 系列,其型号由早其的Radeon Xpress 200 到Radeon (X300、X550、X600、X700、X800、X850) 到近期的 Radeon (X1300、X1600、X1800、X1900、X1950) 性能依次由低到高。 nVIDIA公司的主要品牌GeForce 系列,其型号由早其的GeForce 256、GeForce2 (100/200/400)、GeForce3(200/500)、GeForce4 (420/440/460/4000/4200/4400/4600/4800) 到GeForce FX(5200/5500/5600/5700/5800/5900/5950)、GeForce (6100/6150/6200/6400/6500/6600/6800/) 再到近其的GeForce (7300/7600/7800/7900/7950) 性能依次由低到高。 版本级别 除了上述标准版本之外,还有些特殊版,特殊版一般会在标准版的型号后面加个后缀,常见的有: ATi: SE (Simplify Edition 简化版) 通常只有64bit内存界面,或者是像素流水线数量减少。 Pro (Professional Edition 专业版) 高频版,一般比标版在管线数量/顶点数量还有频率这些方面都要稍微高一点。 XT (eXTreme 高端版) 是ATi系列中高端的,而nVIDIA用作低端型号。 XT PE (eXTreme Premium Edition XT白金版) 高端的型号。 XL (eXtreme Limited 高端系列中的较低端型号)ATI最新推出的R430中的高频版 XTX (XT eXtreme 高端版) X1000系列发布之后的新的命名规则。 CE (Crossfire Edition 交叉火力版) 交叉火力。 VIVO (VIDEO IN and VIDEO OUT) 指显卡同时具备视频输入与视频捕捉两大功能。 HM (Hyper Memory)可以占用内存的显卡

显卡的性能指标有那些

显卡的性能指标有那些 基本概述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英文: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两家 工作原理 数据(data)一旦离开CPU,必须通过4个步骤,最后才会到达显示屏: 1、从总线(bus)进入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将CPU 送来的数据送到GPU(图形处理器)里面进行处理。 2、从video chipset(显卡芯片组)进入video RAM(显存)-将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从显存进入Digital Analog Converter(=RAM DAC,随机读写存储模—数转换器),由显示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 DAC进行数据转换的工作(数码信号转模拟信号)。 4、从DAC进入显示器(Monitor)-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显示效能是系统效能的一部份,其效能的高低由以上四步所决定,它与显示卡的效能(video performance)不太一样,如要严格区分,显示卡的效能应该受中间两步所决定,因为这两步的资料传输都是在显示卡的内部。第一步是由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组成了计算机的核心,成为微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即CPU)进入到显示卡里面,最后一步是由显示卡直接送资料到显示屏上。 基本结构 1)GPU(类似于主板的CPU) 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几何转换和光照处理)、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

显卡的性能参数重要指标---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细(高分辨率)、色彩逼真(32为真彩)、流畅(高刷新速度)的3D画面,就必须要求显卡具有大显存带宽。 在每一个子系统中,除了子系统(显卡)与处理器(CPU)之间的速度交换外,子系统(显卡)内部也有不同的数据交换, 也就是说除了显示芯片与核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外, 还有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图型处理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就是显存的带宽了,这个速度越高, 也就说明交换速度越快. 如果一块图形芯片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但显存带宽不高的话, 将极大的影响其性能, 或者说, 显存将限制着这块芯片无法达到其设计处理能力。 目前显示芯片的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只有大显存带宽才能保障其足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随着多媒体、3D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分辨率、32位真彩和高刷新率的3D画面面前,相对于GPU,较低的显存带宽已经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存带宽是目前决定显卡图形性能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计算显存位宽: 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 目前大多低端的显卡都能提供6.4GB/s、8.0GB/s的显存带宽,而对于高端的显卡产品则提供超过50GB/s的显存带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购买显存带宽大的显卡,这是一个选择的关键。 由于显存带宽指的是图形处理芯片与显存之间的交换速度, 所以,显存接口总线的位数越宽, 交换速率也就越高, 而显存的速度越快, 当然带宽也就越高.对于

总线来说, 虽然现在显示芯片已经发展到256bit, 但都只采用了128bit或是64bit的显存总线. 显存的速度跟不上显示芯片的速度, 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瓶颈问题了。 对处理速度的影响: 显存速度为800MHz的DDR2 ,总线为128bit的GT430 , 其显存带宽为12.8GB/s, 而同样只采用了64bit总线的GT430 SDDDR3由于使用的是1066MHZ的SDDR3, 所以其带宽较GT430 128Bit DDR2的小,仅为8.5GB/s. 显存带宽会对加速卡有什么影响呢?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一个例子,在图形芯片进行了接到CPU的指令后, 计算出需填充的像素,然后将像素通过显存等通道, 最后完成数模传换显示. 所以,如果图形芯片与显存通道的传输数率不够的话, 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像素就只有受限于显存带宽了.在同显示芯片(流处理器(SP)以及显卡核心频率相同的情况下) 带宽为12.8GB的GT430 DDR2的显存带宽高于64bit总线的GT430 SDDDR3的显存带宽高出50%, 将获得高出SDDR3近一倍的画面效果以及流畅度。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同芯片的情况下,显存位宽越大越好. 那有人会说显存的容量也有很大关系啊,的确显存容量对一张显卡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那我们就看下显存的容量对显卡的影响. 显存容量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显卡的性能就越高,因为决定显卡性能的三要素首先是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其次是显存带宽(这取决于显存位宽和显存频率),最后才是显存容量。一款显卡究竟应该配备多大的显存容量才合适是由其所采用的显示芯片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显存容量应该与显示核心的性能相匹配才合理,显示芯片性能越高由于其处理能力越高所配备的显存容量相应也应该越

蓝宝石显卡参数

蓝宝石HD6570 1G GDDR5至尊详细参数 芯片厂商:AMD 显卡芯片:Radeon HD 6570 显示芯片系列:AMD 6500系列 制造工艺:40纳米 核心代号:Turks 核心频率:650MHz 显存频率:4000MHz RAMDAC频率:400MHz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容量:1024MB 显存位宽:128bit 最高分辨率:2560×1600 散热方式:散热风扇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 I/O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VGA接口 外接电源接口:无 3D API:DirectX 11 流处理器(sp):480个 支持HDCP:是 其他特点:支持节能技术 蓝宝石HD6850 1GB GDDR5 黑钻版OC详细参数 芯片厂商:AMD 显卡芯片:Radeon HD 6850 显示芯片系列:AMD 6800系列 制造工艺:40纳米 核心代号:Barts Pro 核心频率:800MHz 显存频率:4000MHz RAMDAC频率:400MHz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容量:1024MB 显存位宽:256bit 最高分辨率:2560×1600 散热方式:散热风扇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 I/O接口:HDMI接口/双DVI接口/DisplayPort接口 外接电源接口:6pin 3D API:DirectX 11 流处理器(sp):960个 支持HDCP:是 其他特点:支持CrossFire技术,支持节能技术 蓝宝石HD7750 1G GDDR5 白金版详细参数 芯片厂商:AMD

显卡芯片:Radeon HD 7750 显示芯片系列:AMD 7700系列 制造工艺:28纳米 核心代号:Cape Verde Pro 核心频率:900MHz 显存频率:4500MHz RAMDAC频率:400MHz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容量:1024MB 显存位宽:128bit 最高分辨率:2560×1600 散热方式:散热风扇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3.0 16X I/O接口:双Mini DisplayPort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 3D API:DirectX 11 流处理器(sp):512个 支持HDCP:是 其他特点:支持CrossFire技术,支持节能技术 蓝宝石Radeon HD 6670 1GB GDDR5 白金版详细参数 芯片厂商:AMD 显卡芯片:Radeon HD 6670 显示芯片系列:AMD 6600系列 制造工艺:40纳米 核心代号:Turks XT 核心频率:800MHz 显存频率:4000MHz RAMDAC频率:400MHz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容量:1024MB 显存位宽:128bit 最高分辨率:2560×1600 散热方式:散热风扇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 I/O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VGA接口 3D API:DirectX 11 流处理器(sp):480个 支持HDCP:是 其他特点:支持节能 蓝宝石HD 6770 1GB GDDR5白金版详细参数 芯片厂商:AMD 显卡芯片:Radeon HD 6770 制造工艺:40纳米 核心代号:Juniper XT 核心频率:775MHz

显卡参数详解

显卡参数详解 一、什么是SP单元 SP:Stream Processor。NVIDIA对其统一架构GPU内通用标量着色器的称谓。 Stream Processor是继Pixel Pipelines和Vertex Pipelines之后新一代的显卡渲染技术指标,Stream Processor既可以完成Vertex Shader运算,也可以完成Pixel Shader运算,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任意VS/PS比例,从而给开发者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简而言之,过去按照固定的比例组成的渲染管线/顶点单元渲染模式如今被Stream Processor组成的任意比例渲染管线/顶点单元渲染模式替代,Stream Processor是全新的全能渲染单元。 二、什么是3D API API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缩写,是应用程序接口的意思,而3D API则是指显卡与应用程序直接的接口。3D API能让编程人员所设计的3D软件只要调用其API内的程序,从而让API自动和硬件的驱动程序沟通,启动3D芯片内强大的3D图形处理功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3D程序的设计效率。 如果没有3D API在开发程序时,程序员必须要了解全部的显卡特性,才能编写出与显卡完全匹配的程序,发挥出全部的显卡性能。而有了3D API这个显卡与软件直接的接口,程序员只需要编写符合接口的程序代码,就可以充分发挥显卡的不必再去了解硬件的具体性能和参数,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程序开发的效率。 同样,显示芯片厂商根据标准来设计自己的硬件产品,以达到在API调用硬件资源时最优化,获得更好的性能。有了3D API,便可实现不同厂家的硬件、软件最大范围兼容。比如在最能体现3D API的游戏方面,游戏设计人员设计时,不必去考虑具体某款显卡的特性,而只是按照3D API的接口标准来开发游戏,当游戏运行时则直接通过3D API来调用显卡的硬件资源。 目前个人电脑中主要应用的3D API有DirectX和OpenGL。DirectX目前已经成为游戏的主流,市售的绝大部分主流游戏均基于DirectX开发,例如《帝国时代3》、《孤岛惊魂》、《使命召唤2》、《Half Life2》等流行的优秀游戏。而OpenGL目前则主要应用于专业的图形工作站,在游戏方面历史上也曾经和DirectX分庭抗礼,产生了一大批的优秀游戏,例如《Quake3》、《Half Life》、《荣誉勋章》的前几部、《反恐精英》等,目前在DirectX的步步进逼之下,采用OpenGL的游戏已经越来越少,但也不乏经典大作,例如基于OpenGL的《DOOM3》以及采用DOOM3引擎的《Quake4》等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OpenGL在游戏方面的主要代表都是著名的id Software。 三、什么是显卡的渲染管线 渲染管线也称为渲染流水线,是显示芯片内部处理图形信号相互独立的的并行处理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渲染管线比喻为工厂里面常见的各种生产流水线,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而渲染管线则是提高显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渲染管线的数量一般是以像素渲染流水线的数量×每管线的纹理单元数量来表示。例如,GeForce 6800Ultra的渲染管线是16×1,就表示其具有16条像素渲染流水线,每管线具有1个纹理单元;GeForce4 MX440的渲染管线是2×2,就表示其具有2条像素渲染流水线,每管线具有2个纹理单元等等,其余表示方式以此类推。 渲染管线的数量是决定显示芯片性能和档次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相同的显卡核心频率下,更多的渲染管线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像素填充率和纹理填充率,从显卡的渲染管线数量上可以大致判断出显卡的性能高低档次。但显卡性能并不仅仅只是取决于渲染管线的数量,同时还取决于显示核心架构、渲染管线的的执行效率、顶点着色单元的数量以及显卡的核心

电脑显卡参数含义解读

nVIDIA:(这个是显示芯片厂商) NV43:(芯片代号,现在最新的代号是G70) nVIDIA GeForce 6600:(这个是芯片型号,是GeForce第六代产品) 128M:(显存容量,显存越多,玩游戏效果会越好) 支持PCI Express:(最新的显卡接口,比以前的AGP8X快两倍) 1*VGA接口,TV-OUT接口,1*DVI-I接口:(VGA是模拟接口,是接普通的显示器的接口,TV-OUT是接电视的,DVI是数字接口,一般接一些高档的液晶显示器) 制作工艺0.11um:(这个是指芯片是用0.11微米工艺制造的,现在最新的是0.09微米的,这个越小越好,越小散热量就越低) 核心位宽256bit:(指核心传转数据的通道有多宽,目前基本都是256BIT的)显存类型DDR:(DDR是现在流行的显存类型,不过已经过时了,一般出现在低频率的显卡上,像6600就是彩用DDR显存,所以频率是500.要是6600GT 就得彩用DDR3显存,频率1000,速度就快很多) 显存位宽128bit: (这个是指显卡传转数据的通道有多宽,6600系列都是128BIT 的,高端显卡会是256BIT) 显存封装TSOP:(DDR的封装格式,DDR3就是MBGA封装) 显存速度4ns:(显存规格,6600一般采用4NS的显存,理论频率是2000/4=500.6600GT的一般采用2NS的显存,就是2000/2=1000.) 核心频率300MHz:(核心工作频率,这个频率越高,显卡执行效率越高) 显存频率500MHz:(因为是4NS的显存,所以频率是500,如果超过500,有可能会出现不稳定) 象素渲染管线8管:(负责渲染图象的,8管线指同时有8条管来渲染一张图,所以速度就是1管线的1/8,这个管线越多越渲染速度越快。) 顶点着色引擎数3个:(跟象素渲染管线着不多,越多越好。) 3D API 支持DirectX 9.0C:(这是3D接口,目前有两种,一种是OPENGL,一种是DIRECTX,DIRECTX是微软的,比OPENGL好些) 支持1×400MHz:(负责显示图像的,这个一般都是350-400的,如果有两组的话,效果会更好) RAMDAC;2048x1536@85MHz:(是指最大分辩率) 其它参数 散热描述散热风扇:(用风扇散热) 电源接口无电源接口:(6600的频率不高,所以不用外接电源,如果是6600GT 或更高的型号,就要外接电源供电,因为频率太高就很耗电) 特殊功能支持nVIDIA SLI:(SLI是多卡互联,可以两块显卡一起工作,但是必须型号一样,还要配合SLI主板,两块显卡一起工作会比一块显卡快1.8倍)

GSM短信控制卡参数说明-4

GSM短信控制卡(LED无线控制卡)参数说明 GSM短信控制卡(LED无线控制卡)主要是用来通过短信的方式来修改显示屏的节目,非常适合布线麻烦的地方使用,而且不受距离限制。 应用领域:控制面积灵活,显示功能丰富,不想通过连线来更改显示屏的内容 要求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的地方。 GSM短信控制卡与LED条屏U盘控制卡相比的共同点: 1:都是无线LED显示屏控制卡 2:操作方面都比较简单 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1:GSM控制卡,不受距离的限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更改显示屏的显示内容LED U盘控制卡,必须要到显示的安装地方通过插入U盘才能更改显示内容2:GSM短信控制器,是需要插入手机卡,而控制卡上有手机接收模块,初次使用成本比U盘控制卡要高些,但比GPRS无线LED显示屏控制卡,就要低一些3:采用GSM短信控制卡生产的LED显示屏,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或者飞信软件来更改显示屏的显示内容,U盘控制卡则不行 4:GSM短信控制卡的使用很简单,不要服务器,而GPRS无线控制卡需要进行繁琐的参数设置;有的是域名解析的。 无线GSM控制卡的参数:最大点数单色:1024×64点 双色:1024×32点512×64点 如果需要支持128点高,需要和研色科技联系。 支持3种字体大小:16*16 24*24 32*32 三种字体 支持语言:中文,泰文,英文 如需要支持其他国家语言,可以联系研色科技进行产品开发。 显示适配卡:板载2组08和4组12显示接口,无须另配显示适配卡 远程开关:支持软件强制开关机和定时开关机 节目数量:支持99条信息 设置屏参:可以通过LED条屏控制软件来设置显示屏屏参数 推荐阅读:LED显示屏GSM短信控制卡 推荐阅读:LED显示屏U盘控制卡 推荐阅读:LED显示屏控制卡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率 LCD是通过液晶象素实现显示的,但由于液晶象素的数目和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液晶只有在标准分辨率下才能实现最佳显示效果,而在非标准的分辨率下则是由LCD内部的ic通过插值算法计算而得,应此画面会变得模糊不清,然而LCD显示器的真实分辨率根据LCD的面板尺寸定,15英寸的真实分辨率为1024×768,17英寸为1280×1024。 2、LCD的点距 LCD显示器的像素间距(pixel pitch)的意义类似于CRT的点距(dot pitch)。不过前者对于产品性能的重要性却没有后者那么高。CRT的点距会因为遮罩或光栅的设计、视频卡的种类、垂直或水平扫描频率的不同而有所改变。LCD显示器的像素数量则是固定的。因此,只要在尺寸与分辨率都相同的情况下,所有产品的像素间距都应该是相同的。例如,分辨率为1024×768的15英寸LCD显示器,其像素间距皆为0.297mm(亦有某些产品标示为0.30mm)。 3、波纹 波纹(亦称作水波纹Moire),也是和相位一样是看不出来的,水波纹会在画面上显示出像水波涟漪一般的呈相结果,在一般的情况下相当难看得出来,但是您也可以用全白的画面来检测,虽然不是很容易察觉,但是站的稍微和显示器有一些距离,仔细瞧一瞧就可以发现,水波纹也是可以调整的。 4、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LCD显示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各像素点对输入讯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速度,其单位是毫秒(ms),响应时间是越小越好,如果响应时间过长,在显示动态影像(特别是在看看DVD、玩游戏)时,就会产生较严重的"拖尾"现象。目前大多数LCD显示器的响应速度都在25ms左右,如明基、三星等一些高端产品反应速度以达到16ms甚至现在出现了12ms的液晶。 5、可视角度 可视角度也是LCD显示器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由于LCD显示器必须在一定的观赏角度范围内,才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如果从其它角度看,则画面的亮度会变暗(亮度减退)、颜色改变、甚至某些产品会由正像变为负像。由此而产生的上下(垂直可视角度)或左右(水平可视角度)所夹的角度,就是LCD的“可视角度”。由于提供LCD显示器显示的光源经折射和反射后输出时已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超出这一范围观看就会产生色彩失真现象。

显卡参数意义

顶点着色器 什么是顶点着色器? 1 顶点着色器是一组指令代码,这组指令代码在顶点被渲染时执行。 2 同一时间内,只能激活一个顶点着色器。 3 每个源顶点着色器最多拥有128条指令(DirextX8.1),而在DirectX9,则可以达到256条。 为什么大家要使用顶点着色器? 1 顶点着色器可以提高渲染场景速度。 2 用顶点着色器你可以做布类仿真,高级别动画,实时修改透视效果(比如水底效果),高级光亮(需要像素着色器支持) 顶点着色器如何运作? 简单说来,运作方式如下:当渲染一个顶点时,API会执行你在顶点着色器中所写的指令。依靠这种方法,你可以自己控制每个顶点,包括渲染,确定位置,是否显示在屏幕上。 如何创建一个顶点着色器? 用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了!我建议你们使用notepad或者vs开发环境来创建和修改着色器。另外,必须拥有一个支持可编程着色器的显卡。写完着色器后,保存他。API就可以调用他了(Direct3D或OpenGL)。API通过一些函数来调用这些代码指令到硬件中。 第二部分像素着色器 什么是像素着色器? 1 像素着色器也是一组指令,这组指令在顶点中像素被渲染时执行。在每个执行时间,都会有很多像素被渲染。(像素的数目依靠屏幕的分辨率决定) 2像素着色器的指令和顶点着色器的指令非常接近。像素着色器不能像顶点着色器那样,单独存在。他们在运行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顶点着色器被激活。 为什么大家要使用像素着色器? 1 像素着色器过去是一种高级图形技术,专门用来提高渲染速度。 2 和顶点着色器一样,使用像素着色器,程序员能自定义渲染每个像素。 像素着色器如何运作? 一个像素着色器操作顶点上单独的像素。和顶点着色器一样,像素着色器源代码也是通过一些API加载到硬件的。

显卡的主要性能参数

显卡的主要性能参数 显示芯片 答:显示芯片自然是显示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对其进行构造,渲染等工作。显示系、芯片的性能的高低。目前,市面流行的显卡大多是使用3D图形芯片的AGP显示卡。 显示芯片通常是显示卡上最大的芯片,中高档芯片一般都有散热片或散热扇。显示芯片上有商签、生产日期、编号和厂商名称。 显卡的显示芯片是它的核心,是影响性能的主要关键因素,常见的芯片有nVIDIA(有Gforce2、geforce3、quadro4、geforce4、FX、quadroFX 等系列)ATI、Sis、matrox等。 接口技术 答:显卡的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相连接,如位于显卡一端的金属面上有一形状为梯形插座,一般的插座上共有15个插孔。目前,与主板的连接是AGP、PCI-E接口。 AGP是为显图形而设计的,早期的工作频率为66MHZ,AGP4X的最高传送速度达1066MHZ,使用100mhz的总线是内存的最大数据交换速度可以达到800mhz。PCI-E全称为PCIexpress,是intel公司2001年推出的,其上、下行传输速率均高达4GBIT/S.用于取代AGP接口,是中高端装机用户的首选。 显示内存 答:与主板上的内存功能一样,显存(Viedo RAM)也用于存放

数据的,只不过它存放的是显示卡芯片处理后的数据。3D显示卡的内存不同之处在于;3D显示卡上设有专门存放纹理数据或Z-buffer(用于保存物体Z轴坐标)数据显存。3D显示卡的主要分为部分:帧缓存和纹理缓存。帧缓存与显芯片卡中的帧处理单元相连,负责存储像素的明暗、alpha混合比例、z轴深度等参数;纹理缓存与芯片中的纹理映射单元相连,负责存储各种的纹理映射数据。 刷新率 刷新率用于描述显示器每秒种对整个画面重复更新次数。

显卡的主要参数

显卡的主要参数: 1:GPU 2:显存容量 3:显存速度 4:显存封装 5:显存类型 6:显存位宽 7:默认核心频率(GPU的工作频率) 8:默认显存频率(显存频率跟显存速度有关,速度越快频率越高) 9:接口部分 10:其它性能支持DirectX 9.0,OpenGL2.0 显卡→显存类型 显存是显卡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优劣和容量大小会直接关系到显卡的最终性能表现。可以说显示芯片决定了显卡所能提供的功能和其基本性能,而显卡性能的发挥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存。无论显示芯片的性能如何出众,最终其性能都要通过配套的显存来发挥。 显存,也被叫做帧缓存,它的作用是用来存储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信息的部件。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每个像素点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数据来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这些数据必须通过显存来保存,再交由显示芯片和CPU调配,最后把运算结果转化为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作为显示卡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存一直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着。从早期的ED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等到今天广泛采用的DDR SDRAM 显存经历了很多代的进步。 目前市场中所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AM,DDR SDRAM,DDR SGRAM三种。SDRAM颗粒目前主要应用在低端显卡上,频率一般不超过200MHz,在价格和性能上它比DDR都没有什么优势,因此逐渐被DDR取代。DDR SDRAM是市场中的主流,一方面是工艺的成熟,批量的生产导致成本下跌,使得它的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它能提供较高的工作频率,带来优异的数据处理性能。至于DDR SGRAM,它是显卡厂商特别针对绘图者需求,

显卡参数详解共10页文档

显卡参数详解 关于显卡的性能参数,有许多硬件检测软件可以对显卡的硬件信息进行详细的检测,比如:Everest,GPU-Z,GPU-Shark等。这里我们以玩家最常用的GPU-Z软件来作为本文解析显卡性能参数的示例软件。 GTX590的GPU-Z截图 首先我们对GPU-Z这款软件的界面进行一个大致分区的解读,从上至下共8个分区,其中每个分区的具体含义是: ①.显卡名称部分: 名称/Name:此处显示的是显卡的名称,也就是显卡型号。 ②.显示芯片型号部分: 核心代号/GPU:此处显示GPU芯片的代号,如上图所示的: GF110、Antilles等。 修订版本/Revision: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步进制程编号。 制造工艺/Technology:此处显示GPU芯片的制程工艺,如55nm、40nm等。 核心面积/Die Size: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核心尺寸。 ③.显卡的硬件信息部分: BIOS版本/BIOS Version:此处显示显卡BIOS的版本号。 设备ID/Device ID:此处显示设备的ID码。 制造厂商/Subvendor:此处显示该显卡OEM制造厂商的名称。 ④.显示芯片参数部分: 光栅操作单元/ROPs:此处显示GPU拥有的ROP光栅操作处理单元的数量。 总线接口/Bus Interface:此处显示显卡和主板北桥芯片之间的总线接口类型以及接口速度。 着色单元/Shaders:此处显示GPU拥有的着色器的数量。 DirectX版本/DirectX Support:此处显示GPU所支持的DirectX 版本。 像素填充率/Pixel Fillrate:此处显示GPU的像素填充率。

显卡的主要性能指标

显卡的主要性能指标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 (英伟达)两家。 显卡的基本结构: 1、GPU(类似于主板的CPU):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也就是显示芯片,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几何转换和光照处理)、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GPU的生产主要由nVIDIA与AMD两家厂商生产。 2、显存(类似于主板的内存):是显示内存的简称。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市面上的显卡大部分采用的是GDDR3显存,现在最新的显卡则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GDDR4或GDDR5显存。 3、显卡BIOS(类似于主板的BIOS):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 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 4、显卡PCB板:它把显卡上的其它部件连接起来,功能类似主板。 显卡的主要参数: 1、显示芯片:又称图型处理器-GPU。常见的厂商:AMD、nVidia、Intel、VIA(S3)、SIS、Matrox、3D Labs。ATI、nVidia 以独立芯片为主,是市场上的主流。Intel、VIA(S3)、SIS 主要生产集成芯片。Matrox、3D Labs 则主要面向专业图形市场。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精)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初识显卡的玩家朋友估计在选购显卡的时候对显卡的各项性能参数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谁对显卡的性能影响最大、哪些参数并非越大越好以及同是等价位的显卡但在某些单项上A 卡或者是N卡其中的一家要比对手强悍等等。这些问题想必是每个刚刚接触显卡的朋友所最想了解的信息,可以说不少卖场的销售员也正是利用这些用户对显卡基本性能参数的不了解来欺骗和蒙蔽消费者。今天显卡帝就来为入门级的显卡用户来详细解读显卡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意义。 手把手教你识别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关于显卡的性能参数,有许多硬件检测软件可以对显卡的硬件信息进行详细的检测,比如:Everest ,GPU-Z,GPU-Shark等。这里我们以玩家最常用的GPU-Z软件来作为本文解析显卡性能参数的示例软件。

GTX590的GPU-Z截图 首先我们对GPU-Z这款软件的界面进行一个大致分区的解读,从上至下共8 个分区,其中每个分区的具体含义是: ①. 显卡名称部分: 名称/Name:此处显示的是显卡的名称,也就是显卡型号 ②. 显示芯片型号部分: 核心代号/GPU:此处显示GPU芯片的代号,如上图所示的:GF110、Antilles 修订版本/Revision :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步进制程编号。 制造工艺/Technology :此处显示GPU芯片的制程工艺,如55nm、40nm等。核心面积/Die Size :此处显示GPU芯片的核心尺寸。 ③. 显卡的硬件信息部分: BIOS版本/BIOS Version :此处显示显卡BIOS的版本号。设备ID/Device ID :此处显示设备的ID 码。 制造厂商/Subvendor :此处显示该显卡OEM制造厂商的名称。 ④. 显示芯片参数部分: 光栅操作单元/ROPs:此处显示GPU拥有的ROP光栅操作处理单元的数量。总线接口/Bus Interface :此处显示显卡和主板北桥芯片之间的总线接口类型以及接口速度。 着色单元/Shaders :此处显示GPU拥有的着色器的数量。 DirectX 版本/DirectX Support :此处显示GPU所支持的DirectX 版本。像素

当前主板主要性能参数及主流主板介绍

当前主板主要性能参数及主流主板介绍 主板性能参数 主板的种类非常多,有近百种,但主板的组成基本相同。主板上包含有CPU,内存,芯片组,BIOS,缓存等部件,它们快定了主板的性能和类型,也决定了电脑的性能。 字段值 主板 主板 ID 02/21/2006-K8M800-8237-6A7L1E19C-00 主板名称 ECS K8M800-M2 前端总线特性 总线类型 AMD Hammer 真实时钟频率 200 MHz 有效时钟频率 200 MHz HyperTransport(超传输)时钟频率 800 MHz 内存总线特性 总线类型 DDR SDRAM 总线位宽 64 位 DRAM:FSB 比值 CPU/8 真实时钟频率 200 MHz (DDR) 有效时钟频率 400 MHz 带宽 3200 MB/秒 芯片组总线特性 总线类型 VIA V-Link 总线位宽 8 位 真实时钟频率 67 MHz (ODR) 有效时钟频率 533 MHz 带宽 533 MB/秒 主板物理信息 CPU 插座(插槽) 1 Socket 754 扩展插槽 3 PCI, 1 AGP, 1 CNR 内存插槽 2 DDR DIMM 主板集成设备 Audio, Video, LAN 形状特征 Micro ATX 主板尺寸 240 mm x 240 mm 主板芯片组 K8M800 详细如下:一般主板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 CPU插座:安装CPU的插座。 2 总线扩展槽:用来扩展电脑功能的插槽,一般用来插显卡,声卡,网卡等。

3 内存插槽:用来安装内存的插槽。 4 芯片组:协助CPU完成各种功能的重要芯片。 5 BIOS芯片:电脑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记录电脑的最基本信息。 6 软硬盘接口:主要有IDE接口,和FDD接口,光驱接口与硬盘接口相同。 7 外设接口: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口,USB口,并口,串口,PS/2口。 8 电源接口:主要用于给主板供电。 9 CMOS电池:用来给BIOS芯片供电,使基中的信息不丢失。 10 控制指示接口:用来连接机箱前面板的各个指示灯,开关等。 1 CPU插座:是主板上最显眼的插座,其颜色一般为白色,上面布满了一个个的“针孔”或“触脚”,而且边上还有一个拉杆,对应CPU的接口方式。 内存插槽:一般位于CPU特座的旁边,它是板上必不可少的插槽,前且每块主板都有两到三个内存插槽。目前的主流内存有3种,而这3种内存条的引脚,工作电压,性能都不相同。因此与之配套的内存插槽也不尽相同。从外观上来看主要是长度,隔断有很大的区别,其中SDRAM与DDR SDRAM的插槽长度一样,但SDRAM有两个隔断,而DDR只有一个隔断。至于RDRAM 插槽,其隔断也有两个,但两个都位于插槽中央,左右是对称的。 提示:DDR-2是由JEDEC,电子元件工业联合会制定哪诖姹曜肌9ひ当曜嫉哪谡酵ǔV傅氖欠螶EDEC标准的一组内存。JEDEC定义的全新的下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在INTEL的BTX规格的代号ALDERWOOD的I915P芯片组和代号GRANTSDALE的I925芯片组中被完全支持。 2 总线扩展槽:在主板上占用面积最大的部件就是总线扩展槽。用于扩展电脑功能的插槽通常称为I/O插槽,大部分主板都有1~8个扩展槽。扩展槽是总线的延伸,也是总线的物理体现。在它上面可以插入任意的标准元件,如显卡,声卡,网卡,多功能卡等。 3 BIOS芯片:中文意思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需要注意的是,BIOS实际上是电脑中最底层的一种程序,它一般固化在一块ROM芯片中。这块芯片包含了系统启动程序,基本的硬件接口设备驱动程序。BIOS为电脑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电脑的原始操作都是依照固化在BIOS中的程序来完成的。当系统启动时,BIOS进行通电自检,检查系统基本部件,然后系统启动程序将系统的配置参数写入CMOS中。 4 芯片组:主流芯片组主要分支持INTEL分司CPU芯片组和支持AMD公司CPU的芯片组两种。 芯片组的功能: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与核心,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控制运行中心,而主板芯片组的作用不仅要支持CPU 的工作而业要控制的协调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软硬盘接口:IDE接口:硬盘的接口技术非常多,最多的是IDE接口。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 接口,有些主板的IDE2为白色,IDE1为另外一种颜色,以方便用户识别。当我们在IDE接口上分别接一个硬盘时,接在IDE1接口上的硬盘即为主盘,接在IDE2接口上的硬盘为从盘。假设两个硬盘以前都安装有操作系统,这时如果启动电脑,电脑将从主盘寻找系统启动,即从接在IDE1接口上的硬盘启动操作系统。每个IDE接口都可以接两个IDE设备,如果在一个IDE 接口上接两个硬盘,必须用硬盘跳线设置一个硬盘为主盘,一个为从盘,不然将无法启动;SCSI接口:它是一种与IDE完全不同的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而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每个SCSI总线上可以连接包括SCSI近两年卡在内的8个SCSI设备。SCSI的优势在一塌胡涂它支持多种设备,独立的总线使得它对CPU的占用率很低,传输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同时价格也很高,因此也决定了其普及程度远不如IDE,只能在高档的电脑设备中出现;串行ATA接口:它一改以往ATA标准的并行数据传输方式,而是以边疆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这样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此做法能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目,用4个针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相比ATA接口标准的80芯数据线来说,其数据线显得更加趋于标准化; FIB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