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柱置换改造方案

混凝土框架柱置换改造方案
混凝土框架柱置换改造方案

致:xxxxxxxxx公司

由我单位施工的xxxxxxxxxxxxx工程26#楼六层框架柱在拆模后发现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原因造成○A∕○12、○A∕○20轴KZ1中间部位300mm高出现混凝土无水泥现象,强度降低非常严重。谨慎起见,对该部位混凝土采用置换改造处理方案,如下:

混凝土柱置换改造方案

1 、工程概况

26#楼六层框架柱,○A∕○12、○A∕○20轴KZ1,截面尺寸为400×400,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然而,由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原因造成○A∕○12、○A∕○20轴KZ1中间部位300mm高出现混凝土无水泥现象,强度降低非常严重。谨慎起见,对该部位混凝土采用置换改造处理方案。所谓置换改造,即将问题混凝土完全凿除,保留钢筋,用高于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混凝土(C30)重新进行浇筑。

2 、混凝土梁和梁柱节点置换改造方案

方案从总体把握了以下几个的关键点:(1)刚性支撑体系卸载;(2)问题混凝土的处理;(3)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

(1)刚性支撑体系卸载

结构梁和梁柱节点在梁、板等自重作用下,已经产生内力,如果直接拆除柱中问题混凝土,柱即被掏空,结构就会出现垮塌的危险。因此,对柱进行卸载处理非常关键,即采用临时支承体系代替柱受力。必须采取刚性支撑系统,在需要拆除的结构柱相

邻区格内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为300mm,立杆下铺设槽钢,顶端设置刚托板。

(2)问题混凝土的处理

在保证刚性支撑系统的可靠的境况下,将问题混凝土完全凿除,保留钢筋,在混凝土凿除的过程中,注意钢筋的保护,使钢筋无应力、应变。

(3)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粘结力。同时在新浇筑的C30混凝土中掺入了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一方面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另一方面增加了咬合作用。

3、合理的施工组织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合理的施工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1)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的搭设应当留出清除混凝土柱的作业空间,一边不宜小于500mm,但也不宜过大,以防梁端悬挑过长,其余位置立杆间距为300mm。脚手架立杆与梁或板接触可采用用可调托支撑,以保证轴心受力或接近轴心受力。

(2)凿除柱中问题混凝土

弹出混凝土置换范围边线,作业时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该范围。混凝土清除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工作,施工中注意保护柱的主筋及箍筋。凿除的混凝土运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不得碰撞脚手架钢管。

(3)清理梁、板的结合部位

待混凝土清除完工后,需要仔细将结合面凿毛,然后用钢丝刷将结合面清理干净,并用水冲除结合面的灰尘。

(4)立模、混凝土及养护

为精确控制柱尺寸,所用模板采用新采购的胶合木模板,并采用上部扩大截面的方法来保证新浇混凝土的密实。新浇混凝土质量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尤其注意柱心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裸露混凝土处采用覆盖浇水养护。

请监理单位审批: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日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