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论文

“微课”:一股悄然集结的“微力量”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被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现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本文从微课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出发,详细阐述学生如何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和高效学习,并归纳了微课的应用时机。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它的优势,努力发挥它的正能量,使其在学生学习中得到普遍应用,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应用时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被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现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微课是将教学知识点进行浓缩,是将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进行视频化,比如概念的讲解、知识的系统归纳、某一题型解答方法的讲解、一种学习方法的阐述、一个实验过程的操作等。用视频的手段呈现讲课教学内容,从而使得知识点更加生动且形象化,使其更具有条理性。一般微课的教学视频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最长的视频也就十几分钟,众所周知,教学时间的长短和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情况息息相关,视频时间短,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每一个微课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内容展开,针对性强,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一次学一个小知识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合理地选择视频内容,方便快捷。下面就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阐述微课的作用及其应用时机。

一、根据“微课”特点,促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以“微”著称,它的呈现方式以视频为主,由教师讲述实际教学内容,内容短小精悍,一个微课只呈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以移动学习为依托,讲述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制作,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短小生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微课是围绕某个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或具体的教学内容所制作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实际教学内容,精彩往往就在这一瞬间。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通常只有5-8分钟,如果时间太长,注意力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时长较短,一般都在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之内,集中阐述一个问题的时间更是集中在短短的3-5分钟,如果把微课单纯认为是传统课堂的视频版,时间太长,没有人有耐心学习完,那么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微课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阐述清楚,层层剖析,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体现微字的魅力。微课还根据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使自主学习能够发生在课堂内外。同时,利用微课创设的情境,其形、声、光、色并茂,容易让学生的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综上所述,微课必须做到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能够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播面广——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视频的容量小,它的总容量也就十兆上下,我们可以把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到公共网络,如学校或班级的QQ群或学校的网站等,学生可流畅地在线观看视频,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如电脑、IPAD等)上。可是,电脑只能在家里的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极其不便,而平板电脑使用灵活,但家庭的拥有率并不高。但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目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两部,高配置的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多,屏幕越来越清晰,可以很流畅地播放各种视频,使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同时,一些老师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帐号,让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扩展微课学习的空间,这样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实现移动学习。教师可以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做成微课,让孩子先在家预习,每个孩子收获的肯定都不一样,第二天让他们在课堂上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讲解,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的时候,就事先把例题的教学做成微课发给家长,让孩子在家里先预习,然后让孩子把预习后明白了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有什么问题都记录下来,上课的时候进行讨论。由于有了预习,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他们准备的注意点和问题正好是本课的难点,孩子们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轻松解决了其他同学的问题,觉得很自豪,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3.利用率高——自主调节学习进度

以往我们利用PPT或AUTHERWARE等制作课件时,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或者由于技术水平的问题,不能把心里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相比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把教学过程边教边录,甚至你身边只有一张白纸一支笔,也可以把这道题通过手机一边讲解一边书写的方式录下来,解题思路异常清晰。教师再将微课视频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地确定学习的时间,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惟有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走。同时,学生在利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视频播放的进度,容易的、会的内容可以选择向后快进,没学会的,可以重复播放,直到学会为止。例如,在新授《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时,很多同学对运算顺序还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把这个知识点做成微课。在课时反复使用,在复习时又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起来,可谓是一劳永逸,大大地为教师减轻了负担。这种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不能实现的。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制作微课,短小精悍,传播面广,利用率高,寓教于乐,情智共生,让微课视频触动学生的心灵,焕发应有的魅力。

二、借鉴“微课”优势,促学生高效学习

微课是一种创新教学一次尝试,它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它确实有一种无形的“微力量”给我的数学教学带来极大的变化,其作用不可估量。

1.目的性强——“围剿”教学难点

我们一直在强调数学课堂的分钟要高效,也直努力地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收获,但是总有学生会“吃不饱”或“吃不下”,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可能课后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提优补差,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例如,我在教学用假设来解决“小明一共花了27元

买了一些图画本和笔记本,其中图画本3元一本,笔记本4元一本,小明分别买了多少本图画本和笔记本?”的问题时,利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对假设后的数量关系进行逐一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从作业反馈上看正确率较低,对于课堂上没有练习过的题目,他们更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个情况,我就把这些练习题的讲解过程做成微课,让学生在家学习,学生在微课中可以看到我针对练习设计的动画,听到这道题的思路讲解,比课堂上语言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微课视频,还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身需求自主控制,便于学生学习。观看教学视频之后,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视频后面可以设计几个关键的小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效果检测,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并不出,学生可以有目的性地重新进行观看视频,细心思考哪些方面还没有理解透彻,直至弄懂为止。微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也给因种种原因不能在课堂内听课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渠道。

2.难度调控——实现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的性格、个性、思维、智力等特点的差异,把学生组成几个不同层次几个不同学习小组。在老师调控下,学生能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式,并自发地完成学习任务。实施分层教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好”、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吃得饱”、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微课能满足学生分层学习的需要。学生学习基础、能力和方式的差异在传统课堂往往难以被顾及,使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课堂的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不仅如此,微课还能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共享优秀资源,对于知识的固化、迁移、渗透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使用微课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的难度与深度,从而让学生能动地学习,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习成为了学生的自身需要。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的练习课》时,设计几道答案不唯一的作业:4397>439□,7□04>7503,□003<5013。借助两个微课对这道题目提出不同的要求,微课一的要求是:“□可以填几?”而微课二的要求是:“□可以填几?请写出所有可能。”学困生只要选择学习微课一的内容就可以,而优生可以选择稍难一点的微课二,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都能产生获取知识的最大乐趣,并发展了他们的求异思维。

微课给孩子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的宝贵时间,我们可以把多出来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困难的学生给予有效的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升。

三、突破时空限制,合理应用“微课”

在学生的学习不同阶段,微课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下面就以课堂为中心,通过微课的使用,让课前预习,课内学习和课外延伸能联系得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1.课前预习——适时提供答疑解惑

新知的预习阶段是学生初次接触新知识,他们必然会对教学内容有很多疑惑,也不知道

哪些是重、难点。此时微课的作用,主要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础知识开辟道路。学生在完成新知识点的预习后,带着问题来到课堂中。课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同学相互间的探讨,带着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到课堂上来和同学讨论交流。讨论结束之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相应的提点和讲解。最后再进行总结归纳,升华提高。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并学习下一节新内容的微课。这种教学方式会渐渐形成课前学习,课中探讨,课后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九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预测学生可能会对“凑十法”和连减等的思考过程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要把除了九外的另一个数分成一和几呢?这样分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课前制作了一节形象生动的“九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尝试学习多种算法,把自己的疑虑消灭于萌芽状态。回到课堂时,让学生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算理,再由老师进行总结提升。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课中呈现——开辟学生思维空间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解决课前预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还要通过一定地引导,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内,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了疑问,而利用微课又能使学生清晰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利用课中的学习时间,减少了教师的重复讲解。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以及观看微课《角的初步认识》,基本掌握了角的各方面知识点,包括角的定义、各部分名称、画角的步骤和角的大小比较等。但是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也就是角的大小和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和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因此,当在课堂上出示这个问题:“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我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让全班小朋友一起交流。在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小组合作交流后,通过观看一个这个方面知识的微课演示视频来印证学生的观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课 外 课 内 课前预习 (运用微课) 问题探讨 交流学习 总结提升 课外练习

解答演示 (运用微课) 尝试解答合作交流 总结归纳 设置问题

课 内 课外

3.课后延伸——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课后延伸的微课视频,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有一定的提升,增加学生对旧知的内化,使得知识能更加系统性,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这种运用微课的形式,类似于延伸题的课后辅导,只是辅导任务交给了微课来完成。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植树问题》后,制作一个微课《植树问题的延伸问题》。首先出示问题:“用一根长54米的绳子剪跳绳,每6米剪一根,一共要剪几次?”在微课视频中,停顿几秒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然后相处这种情况相当于两端都种的情况,最后再呈现合适的方法算一算,使学生知道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同一个视频中,设置多个形式不同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数学思维在不断地训练中得到内化和提升。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课内课外设置问题知识讲解课堂练习总结归纳拓展练习

(运用微课)

总上所述,微课可以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到来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我相信,精心设计与实施微课教学,把握微课的应用时机,它一定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上是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带来的一些感受。我相信,这一股悄然集结的“微力量”,必然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孙琴.数学微课的且行且思[J].研究·教师,2014(3)

[2]黄烨. “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经济管理,2013(10)

[3]邓菊丽. 陈国荣 . “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9)

[4]张俊飞 . “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J]. 福建电脑,2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