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了商业企业的会计,还包括了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和报告的会计方法和原则。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背景和特点、会计周期、财务报表和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背景和特点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在商业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背景和特点与商业会计存在一定差异。首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社会公益,而不是盈利,其关注点不同于商业企业。其次,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捐款、政府拨款和投资收益等。再次,非营利组织的资源使用决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最后,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原则,如公益性质、免税性质等。

二、会计周期

会计周期是指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会计记录和报告,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而言,其会计周期也是重要的。一般而言,非营利组织会计周期可以按年度、季度、月度等划分。年度是非营利组织最常用的会计周期,其按照财政年度来划分,财务报表也是按照年度编制。

三、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资产负债表展示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损益表反映了非营利组织在特

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净收益。现金流量表展示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些财务报表不仅为内部管理提供依据,也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捐赠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四、监管

非营利组织会计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以确保其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政府通常会制定会计准则和法规,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审查。此外,独立审计机构也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其背景和特点与商业会计存在差异。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和原则,以确保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财务报表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展示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政府监管和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进一步保障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规范和实践,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事业。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大全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三、对于会计科目名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组织的会计科目名称。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度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两个相关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编号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短期投资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账款 8 1122 其他应收款 9 1131 坏账准备 10 1141 预付账款 11 1201 存货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内容知识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主要内容 第一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第二节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特征: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1)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2)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3)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资源提供者既不能享有组织的所有权,也不取得经济回报,因此,其会计要素不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而是设置了净资产这一要素;(4)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因此设置了费用要素,而没有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要素。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费用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例题?判断题】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2015年) 【答案】× 【解析】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 = 净资产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等。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了商业企业的会计,还包括了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和报告的会计方法和原则。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背景和特点、会计周期、财务报表和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背景和特点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在商业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背景和特点与商业会计存在一定差异。首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社会公益,而不是盈利,其关注点不同于商业企业。其次,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捐款、政府拨款和投资收益等。再次,非营利组织的资源使用决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最后,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原则,如公益性质、免税性质等。 二、会计周期 会计周期是指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会计记录和报告,对于非营利组织会计而言,其会计周期也是重要的。一般而言,非营利组织会计周期可以按年度、季度、月度等划分。年度是非营利组织最常用的会计周期,其按照财政年度来划分,财务报表也是按照年度编制。 三、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资产负债表展示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损益表反映了非营利组织在特

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净收益。现金流量表展示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些财务报表不仅为内部管理提供依据,也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捐赠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四、监管 非营利组织会计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以确保其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政府通常会制定会计准则和法规,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审查。此外,独立审计机构也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其背景和特点与商业会计存在差异。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和原则,以确保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财务报表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展示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政府监管和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进一步保障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规范和实践,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事业。

非营利组织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 会计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非营利组织中,会计的作用更为突出和特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旨在确保财务透明度、合规性和财务稳健性,以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和服务社会。本文将探讨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会计准则、报告要求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会计与商业组织会计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非营 利组织的目标不在于盈利,而是追求社会福利和服务。因此,其会计 目标也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保证合规、透明度和财务稳健性。其次, 非营利组织往往依赖于捐赠和资助,所以与商业组织相比,其财务来 源和运作方式更为多元和复杂。此外,非营利组织通常还需要向捐赠 者和其他相关方报告其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这也对会计报告提 出了特殊要求。 二、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心准则是“财务报告准则”,通常根据所在国家 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来制定。例如,在美国,非营利组织会 计准则主要由“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准则”(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or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来指导。这些准则要求非营 利组织对其财务状况、运营活动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和透明的报告, 以便各方了解其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三、报告要求

非营利组织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和提交一系列报告,以展 示其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常见的报告包括财务报表、税务报告、审计报告和捐赠者报告等。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 现金流量表,用于展示组织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情况。税务报 告主要是根据当地税务法规要求,申报纳税事项。审计报告由独立审 计师编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 靠性。捐赠者报告要求非营利组织向捐赠者报告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 和财务状况,以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 四、其他相关内容 除了上述会计准则和报告要求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还涉及其他一 些相关内容。首先,非营利组织往往需要根据不同项目和资助方的要 求进行项目预算和使用报告,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和项目的有效实施。其次,非营利组织会计还需要关注相关的税务政策和法规,以确 保遵守纳税义务并获得相应的退税或减免。此外,非营利组织会计还 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团体进行协作和沟通,在财务报告、审计和合规等 方面提供支持和协助。 总结: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在于其目标不在于盈利,而是追求社会福利 和服务。会计准则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和透明度提出了要求,包 括财务报表、税务报告、审计报告和捐赠者报告等。除了报告要求外,非营利组织会计还需要关注项目预算、税务政策和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等方面。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合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得取得经济回报; (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第三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该组织本身的各项业务活动。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等,这些账户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置,并分别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当汇率波动较小时,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进行折算。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费用。但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特殊问题剖析

会计学中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特殊问题剖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 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在会计上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中的特殊问题进行剖析。 首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不同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通常是为了社会 公益而存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会计上,非营利组织需要更加关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利润增长。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注重反映组织的公益性质和社会价值,例如通过编制绩效报告来展示组织的社会效益。 其次,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多样化。与营利组织主要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 务来获取收入不同,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捐赠、基金会资助等。这就给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会计人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收入进行分类和核算,并确保这些资金的使用符合捐赠者或政府的要求。同时,会计人员还需要关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确保捐赠者和政府对资金使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另外,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也与营利组织有所不同。非营利组织通常由董事 会或理事会负责监督和管理,他们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达到公益目标。在会计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与董事会或理事会密切合作,及时提供财务信息和报告,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同时,会计人员还需要关注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确保资源的安全和合规性。 此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告也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或规范,例如美国的FASB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这些准则要求非营利组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除了遵守一般的会计原则外,还需要披露一些特定的信息,如捐赠者资金的使用情况、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等。会计人员需要熟悉这些准则,并确保会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 一、引言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财务会计和营利 组织有所不同。本文将介绍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包括其概述、核 算原则、财务报表和税务要求。 二、概述 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公益为目的,不追求盈利的组织形式,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和宗教组织等。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目 标在于服务社会,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透明的财务管理。 三、核算原则 1. 会计主体确定:非营利组织将所有资产、负债和利益分为可核算 单位,例如部门、项目或基金。 2. 目的指导原则: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和报表编制应以组织的宗旨、使命和目标为指导。 3. 会计期间确定:非营利组织通常采用12个月的会计期间,并定 期制作财务报表。 4. 会计核算方法:非营利组织应采用准确的会计方法,确保财务信 息的真实、公正和全面。 四、财务报表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1.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展示了组织的财务健康状况。 2. 损益表:展示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支出和盈余情况,反映了组织的盈利能力。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非营利组织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帮助评估组织的现金管理能力。 五、税务要求 非营利组织在纳税方面也有一些特殊要求。 1. 免税资格:非营利组织需要符合相关法律和条例的规定,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 基金会资助: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基金会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但需要遵守有关报备和审计的要求。 3. 慈善捐赠: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个人或企业获得慈善捐赠,这些捐赠通常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六、结论 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是为了确保组织的财务健康和透明度。财务报表和税务要求帮助组织了解其财务状况,并符合相关法规。非营利组织应当遵循核算原则,准确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以便更好地履行其公益使命。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处理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处理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非营利组织如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承载着社 会责任,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作 为一种特殊经济实体,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处理与商业企业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相关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注重信息公开与透明性。作为承担公益使命的组织,非营利组织 面对社会单位、捐赠人和政府的监管,需要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报告,透明处理收入、支出等事项。财务报告的公开性是保证捐赠人信心的 重要因素之一。 2. 依赖于捐赠收入。营利组织依靠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取收入,而非 营利组织则主要依赖于捐赠和政府拨款来满足经营需求。因此,非营 利组织需要合理处理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3. 强调使命履行。与营利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同,非营利 组织的核心使命是服务社会、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在会计处理中, 非营利组织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向外界展示自身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成果,以证明使命履行的价值。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的主要内容

1. 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捐赠收入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包括现金捐赠、非货币性捐赠和服务性捐赠等。在会计处理中,需要将捐赠收入准确计量,并根据捐赠方式和用途进行分类记账,注明捐赠人信息,以便报告和跟踪捐赠活动。 2. 成本与支出的会计处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将资源合理分配,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会计处理中,需要记录和核算各项支出,如人员工资、办公经费、项目支出等,准确计量成本,并根据不同项目或活动进行分类,以便于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 3. 财务报表的编制。为满足外部信息需求和监管要求,非营利组织需要及时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需要真实、准确地反映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情况,便于各方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1. 会计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非营利组织需要面对各方的监管和信任考验,因此,会计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显得尤为重要。非营利组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并通过定期公开披露和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2. 捐赠收入的识别和核算。捐赠收入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会计处理中容易出现错误和混淆。非营利组织应建立明确的捐赠收入识别和核算制度,将捐赠收入与其他收入区分开来,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捐赠收入的准确核算与使用。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性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涉及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队、基金会、民办非公司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合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有以下特性: (一)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二)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三)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第三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该组织自身的各项业务活动。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连续经营为前提。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核算外币业务时,应当设立相应的外币账户。外币账户涉及外币钞票、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账户等,这些账户应当与非外币的各该相同账户分别设立,并分别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当汇率波动较小时,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进行折算。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费用。但是,属于在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内发生的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期间依照本制度第三十五条加以拟定。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 实行会计电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 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 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民 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三、对于会计科目名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 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组织的会计科目名称。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 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 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 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度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两个相关 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编号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短期投资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账款 8 1122 其他应收款 9 1131 坏账准备 10 1141 预付账款 11 1201 存货 12 1202 存货跌价准备 13 1301 待摊费用 14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15 1402 长期债权投资 16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7 1501 固定资产 18 1502 累计折旧 19 1505 在建工程 20 1506 文物文化资产 21 1509 固定资产清理 22 1601 无形资产 23 1701 受托代理资产 二、负债类 24 2101 短期借款 25 2201 应付票据 26 2202 应付账款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1.概念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特征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原则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6.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 其关系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 2.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 其关系式为: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额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该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三张基本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知识点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一)受托代理业务的核算 1.受托代理业务的概念 受托代理业务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从委托方收到受托资产,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资产转赠给指定的其他组织或者个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三、对于会计科目名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组织的会计科目名称。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

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度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两个相关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资产类 1001 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库存现金。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并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现金收支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从银行提取现金,按照支票存根所记载的提取金额,借记本科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一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三、对于会计科目名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组织的会计科目名称。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度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两个相关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编号名称 一、资产类 现金 1 1001 银行存款 2 1002 其他货币资金 3 1009 短期投资 4 1101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 1102 应收票据 6 1111 应收账款 7 1121 其他应收款 8 1122 坏账准备 9 1131 预付账款 10 1141 存货 11 1201 存货跌价准备 12 1202 待摊费用 13 1301 长期股权投资 14 1401 长期债权投资 15 1402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6 1421 固定资产 17 1501 累计折旧 18 1502 在建工程 19 1505 20 1506文物文化资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