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作用

钱的作用
钱的作用

有人说钱很俗,但是没钱你更俗,钱是社会商品中最有用的东西。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因为我们是用钱来生活的,除了生活,钱有时候还能挽救生命,还能延续生命。

钱的作用主要有:

1、钱是男人的胆

男人在社会上立足需要钱,没有钱,在家人面前就没有价值,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也很难得到认可。比如男人去逛商场,看到一个名牌服装,服务员问:“先生,来一件试试?”如果兜里没钱,心理就没有胆。所以说,一个男人必须有钱。

2、钱是女人的脸

每个女人都喜欢漂亮,希望自己有一张漂亮的脸,但有钱女人的脸和没钱女人的脸就不一样。有钱女人往往比没钱女人保养得好一点,除了有钱女人和没钱女人用的化妆品不一样的区别外,但钱对女人脸的影响,最关健的不在化妆品,而在于钱对女人带来的那种内心的安宁和宁静。中国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有钱没钱对于内心的平静、对于生活、对于打扮,对于保养等等,是可以看得出来。再比如,同样22岁毕业的女大学,一个有钱,一个没钱。十年后,你再看看,有钱的女人和没钱的女人绝对不一样。所以,女人

也一定要有钱。

3、钱是人的尊严

旧社会,中国穷,被外国人人称为东亚病夫。但现在了,中国有钱了,慢慢开始唱主角了。钱对国家来说是尊重,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尊重。人穷志短,很少有人能做到人穷志不短。

4、钱是婚姻的根

没有钱的婚姻就像在沙漠上盖房子一样,是不长久的。钱对婚姻来说,是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不牢固的。所以,我们选爱人,女人找老公,就像选股票,要么找有钱的,要么找绩优股,未来会有大成就的人。如果你找的男人没有成功欲望,对挣钱欲望不强烈的,或者将来涨不起来,那你这一辈子也基本没多大出息。

5、钱就是爱心

我们向爱人、向父母、向亲朋好友表达爱心的时候,大部分是用钱来实现的。如果你天天对爱人、对父母喊“我爱你”,但不能让他们过上好生活,这不是真正的爱!

6、钱是文明的基础

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的,没有钱,根本谈不上精神文明。穷的时候没有人讲文明,当有钱了,物质生活好了,文明程度也就随之慢慢提高,文明程度提高了,素质也就慢慢提高了。

7、钱是友情的纽带

物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纯友谊很少了,女人和女人之间不多,男人和男人之间更少。别人与你交往,是因为你有价值,如果你没有价值,你的朋友会非常少。有钱的时候,你周围会有很多朋友。当你贫困潦倒的时候,很多的朋友就会离你而去。所以,钱对你的人际关系起到关键作用。

8、钱是人生的动力

挣钱是人生的动力,你要吃、要穿、要买房、要买车、要生活,你就要挣钱,因为只有钱才能实现这些。有的人说我是因为爱才去做这个生意或者工作的,那请问:你做的工作,一直不给你发工资,你还做吗?

9、钱能让别人帮你办事

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有时候,你办不到的事情,钱却能办到。

10、钱能让你自由自在

很多人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被老板骂,受人管,还要看别人脸色,但却还要去上班!因为你有房贷、有车贷、你要生活,你必须去。

芒硝有些使用方法及功效作用芒硝的功效与作用

芒硝有些使用方法及功效作用芒硝的功效与作用 芒硝在我们饮食的时候,它属于硫酸盐类的一种矿物芒硝,是经过了加工精制做成的结晶体。芒硝也有一定的使用方法。以下是为大家的芒硝有哪些使用方法及功效作用,希望你们喜欢。 芒硝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首载于《名医别录》。由于形似麦芒,入水即清,古代也将芒硝写作“芒消”。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咸、苦,入胃、大肠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并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导致的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等。芒硝的常用剂量为6—12克,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 消肿止痛。芒硝的外用妙招。急性乳腺炎:取芒硝100克,捣碎,用纱布包裹,敷于患侧乳房,可使乳管通畅,乳房变软,缓解症状。一般每日3次,约3 - 5天可治愈。回乳:取芒硝200克(夏天可用300克),用纱布包裹,分置于两乳,胸带固定,经24小时(热天12小时)取下,若1次未效;继用1~2次,一般2~3天可退乳。 1、芒硝是什么

在我们的使用上,这种芒硝因为本身的性味以及功用,这样的一种食物因为品味十分咸、微苦,性寒。且在食用的时候,因为归胃、大肠经。在我们的使用情况下,功能十分泻下、清热、且比较软坚。主要治疗热积便秘,还有就是腹满胀痛、积聚痈肿、目赤、口疮、丹毒等等的疾病的。 制法和性状:原矿物芒硝,俗称土硝。多生于沿海卤碱地、盐场、内陆盐湖或潮湿山洞中。于秋冬季加工。先取天然土硝以沸水溶解,再放置以使杂质沉淀,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后,析出晶体,结于上层,色白如芒者即芒硝,沉积于底成块者为朴硝(一名皮硝)。也有先用萝卜切成小片,加水煮透,再将天然土硝投入共煮,待全溶后滤去萝卜及杂质,滤液静置冷却,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须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2、芒硝有泻下的作用 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史上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药名性味功效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辛、甘、微溫。归肺、脾、胃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紫苏 梗)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性味辛、凉。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 皮) 功同生姜,偏于开痰止呕。 (生姜 汁)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荊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防风辛、甘、微溫。归膀胱、肝、脾 经。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 经。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祛风、清热、解毒。 (苍耳 草)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药 药名性味功效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 气。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 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 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毒。 蔓荊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 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葛花)性味甘、平。解酒毒,醒脾和胃。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黃 性味甘、淡,平;归脾、胃经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卷)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三叶青资料汇总

一、三叶青介绍 1、三叶青为我国特有药用植物, 2、黄酮类化合物是三叶青的重要药用成分,它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3、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干燥块根/地下块茎/块根或全草) 4、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消肿等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与解热、保肝作用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消肿散结 5、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痈疔疮疖等症。小儿感冒发热、喉痒肿痛、咳嗽、肠炎、痢疾等疾病。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症,对一些病毒性疾病,慢性和迁延性疾病有很好的功效。及恶性肿瘤。腹痛痢疾、咽喉炎、病毒性脑膜炎,外敷可治疗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各种热症(不明原因的高热)、各种水肿(各种炎性水肿、蛇伤)等症有独特的疗效,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各种火毒炽盛之内、外科疾病(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等症)。 6、福建、浙江地区传统习用青草药,习称为“一粒珠”。 7、其性凉、味辛、苦,无毒,性寒味苦味微苦,性平2010 8、三叶青块根又名为蛇附子、石猴子、石抱子、拦山虎、雷胆子、破石珠、阴灵子、三叶扁藤、金丝吊葫芦。土经丸、搜夹风、三叶对、小扁藤、阴灵子、三叶扁藤、丝线吊金钟、金线吊葫芦、金线吊马铃薯。 9、三叶青又名有角乌蔹莓、石老鼠,又名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石猴子等。别名红花青藤、三姐妹藤、毛青藤等。又名蛇附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江西草药》)、破石珠、土经丸、搜夹风、三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藤、金丝吊葫芦、金线吊马铃薯、拦山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雷胆子(《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等。 10、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生于阴湿山坡、山沟或溪谷旁林下。林中阴处, 沟谷土壤肥沃湿润处。山谷林中或沟边坡地 11、以块根或全草入药。 12、三叶青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鼠李目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是雌雄异株的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植物。 ※史料记载 《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蔓生,茎如初生小竹,有节,一枝三叶,叶长,有尖圆齿,疏纹,对叶生须,须就地生根,大如麦冬”。

中药三叶青有效化学成分及在临床医学上的意义

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月15日第29卷第1期J Mod Med Health,January15,2013,Vol.29,No.1 三叶青,学名三叶崖爬藤,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如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三叶青常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在药理及临床方面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退高热等显著疗效。 1三叶青化学成分研究 三叶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淀粉、还原糖、黄酮类、甾体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等。以三叶青块根为原料,霍昕等[1]从三叶青乙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出21个化合物,检测出18个组分,它们分别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二苯胺、亚麻酸甲酯、硬脂酸、樟脑、2,3-丁二醇、己酸、苯甲酸、苯乙醇、苯酚、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异丙苯、豆蔻酸、十五酸、补骨脂素、十七酸,其中前6种提取物含量较高。 李瑛琦等[2]将三叶青块根碾碎,70%乙醇热回流提取后得浸膏。浸膏溶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毛一亮等[3]从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酮、蒲公英萜醇、β2谷甾醇和麦角甾醇;刘东等[4]对三叶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出16种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萜酮、蒲公英萜醇、β-谷甾醇、麦角甾醇、α-脂醇、三十二酸、水杨酸、丁二酸、胡萝卜嵌、芹菜素6-α-L-鼠李糖(1-4)-α-L-阿拉伯糖苷、芹菜素-8-α-L-鼠李糖(1-4)-α-L-阿拉伯糖苷、山柰酚-7-氧-鼠李糖基-3-氧-葡萄糖苷、甘露醇、没食子酸乙酯、芹菜素-6,8-二葡萄糖苷、环四谷氨肤。 张立明等[5]实验已得出用乙醇溶剂提取三叶青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黄真等[6]用正交实验法对三叶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郑军献等[7]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00nm处对不同产地三叶青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 2三叶青药理研究 目前有关三叶青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三叶青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抗肿瘤作用丁钢强等[8]在2005年研究发现,三叶青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溶解部分对人肝癌HepG2细胞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正丁醇部分也有一定的作用;季绍勇[9]报道以三叶青为主要成分的金丝地甲胶囊,对LEWIS肺肿瘤细胞、SMMC-7721肝肿瘤细胞、HL-60人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细胞、SCG-7901胃肿瘤细胞及HCT-116结肠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魏克民等[10]在临床上研究表明,用三叶青、黄芪、人参皂苷配制而成的金芪片治疗恶性肿瘤120例,完全缓解52例,部分缓解42例,稳定18例,进展8例,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共94例,总有效率78.33%,这说明三叶青对防治恶性肿瘤确有一定作用,并且指出由杭州天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金芪片”,其主要成分有三叶青、黄芪提取物、人参皂苷,是一种适合肿瘤患者及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长期服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徐彩菊等[11]在对三叶青提取物抗肿瘤抑制进行的初探中认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三叶青提取物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程伟等[12]的研究中发现,在肺癌A549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三叶青提取物后,共培养48h后检测吸光值,发现随着三叶青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浓度达到10~49mol/mL后,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2.2抗病毒作用杨学楼等[13]通过三叶青提取物含氮碱A和含酮物F,粗全浸提取物S1和S2在小白鼠体内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实验证实,以上4种药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其中A和F对流感病毒PR3株及仙台病毒(小白鼠肺适应株)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此外,杨大坚等[14]发现三叶青脂溶性成分有显著抗病毒及抗出血热的作用。 2.3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资古明等[15]研究发现,小鼠腹腔注射三叶青块根提取物,在热板法和苯醒法致痛模型上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黄真等[16]发现三叶青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及10%蛋清致大鼠足拓肿胀,主要表现为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并降低干酵母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从而证实了三叶青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三叶青石膏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总有效率94.4%,加味后还可治疗以下疾病,如伴鼻塞、流涕者加荆芥、防风;伴咳嗽者加浙贝母、前胡;伴扁桃腺炎者加射干、山豆根;伴疱疹性咽腮腺炎者加柴胡、夏枯草等[17]。2.4保肝作用有研究发现,三叶青能促进家兔肝细胞吸收和吞噬放射性四碘四氯荧光素,说明三叶青具有加强肝脏功能的作用。实验表明,三叶青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伤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减轻肝细胞变性、炎症浸润及坏死等病变,降低肝中丙二醛(MDA)生成量。由此表明,三叶青提取物对CCl4所致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8-20]。张同远等[21]研究发现,三叶青可显著抑制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的异常增高,提示了三叶青抗肝纤维化作用良好。 2.5急性毒性江月仙等[22-23]将三叶青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进行实验,发现第一阶段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雌雄两性别均大于100.0g/kg体质量;小鼠经口急性LD50雌雄两性别均大于40.0g/kg体质量。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属实际无毒。第二阶段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三叶青未显示有致突变性。 3研究意义 中药三叶青有效化学成分及在临床医学上的意义 何丽针1综述,李中杰2审校(1.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药学系,江西上饶334000;2.北京大学药学院,北 京100191) 【关键词】三叶青/药理学;中药化学成分;有效化学成分含量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3.01.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19(2013)01-0085-02 ·85·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 1、藁本:辛,温。归膀胱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达头之巅顶。入汤剂:3-9克。药理:对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痛作用;有轻度降压作用; 2、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非挥发油成分的提取物,静脉注射或口服,均有收缩子宫和降血压作用;入汤剂:3-9克。 3、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入汤剂:9-15克。现代用于高血压脑病。有解热、降低血糖及温和的降压作用;能扩张脑、冠状动脉血管,增加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葛根黄酮对因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有保护作用 4、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醋炒用于疏肝解郁)。粗制皂甙有镇静、镇痛、镇咳、降压作用;入汤剂:3-9克。 5、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多蜜炙用)。入汤剂:3-9克。药理:解热、镇静、降血压作用; 6、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蜜炙长于润肺止咳)。入汤剂:3-9克。药理:有降低血压和利尿作用;对动物实验性高血糖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7、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疏散清泻的功效黄菊花强,白菊花兼能养肝)。入汤剂:9-15克。药理:有镇静、解热作用;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煎剂湿敷对局部炎症有明显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8、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盐炒取其滋肾泻火)。入汤剂:6-12克。性质寒润,能滑肠致泻,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药理:有解热、镇静、降压、降血糖、利尿和祛痰作用。 9、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常用焦栀子)。入汤剂:3-9克。药理:有解热、镇静、降压等作用。又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中胆红素。 10、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为治疗肝火目疾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的常用药。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等,可单用煎服或熬膏服,亦可与海藻、昆布、玄参等同用,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功。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等。此外,又可用于肺结核、淋巴肉瘤及纵隔肿瘤等。入汤剂:9-15克。药理:无机盐部分有降压作用;煎剂临床上能降低血压和减轻症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11、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酒炒长于清上焦热,炒炭用于止血)。现代: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而属于肝阳上亢型。入汤剂:3-9克。药理: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抑制肠蠕动等作用。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三叶青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类别:清热药 拼音:San Ye Qing 拉丁:Radix Tetrastigmatis Hemsleyani 别名: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三叶扁藤、石老鼠、小扁藤、石猴子、土经丸、三叶对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块根卵形或椭圆形,棕褐色。 产地: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区。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三叶青用法 三叶青常用的方式为:1.新鲜块根生吃,实践证明该法原汁原味,效果最佳。方法是去皮,切碎,捣烂,可加糖和

蜂蜜、米汤、牛奶调味(吞服);但剂量要大[每次50克以上],服前可先喝少量的米汤和牛奶以减少对胃的刺激。2、块根经干燥后研粉口服与外敷。3、三叶青藤饮片与其它中草药配方供临床应用。4、三叶青块茎去皮作药善食用;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三叶青不宜烘、焙,蒸煮,遇高温则药效锐减。最佳备制方法是:将新鲜的三叶青块根冷冻真空干燥后研粉备用。 性能微甘、凉、无毒,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利湿消肿。 验方: 一、外伤出血:取适量三叶青干粉撒于患处;外加包扎。止血消炎疗效神速;是纯天然创口贴。 二、跌打损伤:三叶青干粉20克黄酒送服。每天二次;七天为一疗程。 三、小儿高热惊厥:取鲜三叶青块根20克去皮捣成糊状加蜜吞服;或取三叶青块根干粉5-10克加蜜调成糊状吞服每天二次。疗效立杆见影;是万能退烧药。 四、恶性高热[如癌症患者经化疗后发烧、艾滋病等]:取鲜三叶青块根50克或干粉30克温开水送服;一天二次;连用数日;有起死回生之功效。长期服用可预防术后癌症复发。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中药材三叶青的生长环境

三叶青又叫做金线吊葫芦,整个植株都是中药材,主要使用地下根茎,只要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疼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扁桃体炎等各种炎症。主要生长在我果南部山区,中等海拔区域,比如云南地区,但是在一些海拔不是很高的地区也有分布,比如浙江地区。研究野生种生长环境,才可以为人工栽植创造更好的种植条件,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它的生长环境。 1、土壤 喜肥,喜欢肥沃疏松,富含复腐殖质的土壤,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排水,肥沃土壤有利于营养充足,最好是有常年落叶累积的地方。生长要求土壤偏碱性,不能偏酸性,最好是石灰质土壤。一般土壤酸碱度为4.29到7.65之间。 2、温度 年平均温度在16到22度之间地区适合栽植,10度以上能够生长,25度前后生长最好,25度以上30度以内能够生长,然后在30度以上,生长会受到影响,生长缓慢或是生长停止。地下根茎比地上植株耐寒。 3、光照

耐阴,基本耐半阴,耐阴度有40%到50%左右,这种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大概有弱光照射就可以了,如果在阳光直射环境下,也能生长,只是生长不良,但是三叶青是接受长日照的,短日照下不利于生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日光才能很好生长,在散射光下生长优良。 4、水分 喜欢湿润的空气环境,所以喜欢季风湿润性气候,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能积水,湿润土壤渗透出细水可以满足生长,要求湿润时,土壤颗粒完整,而不是板结湿泥粘在一起,容易不透气,土壤含水量大概是55%的样子。 5、环境 喜欢阴凉爽快的林下空间,一般生长在1000多海拔的山谷之间,不会生长在山顶。喜欢生长在树林下面,或是灌木丛中,有遮阴的地方。由于是蔓生的植物,所以必须要攀附的植物,一般不独生。我国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分布主要地方,缅甸、越南等树林茂密的地方生长最多。 先是了解了三叶青的野生环境,同时也知道了三叶青生长气候,最好就是要在三叶青的野生环境中。人工栽培时,应该满足凉爽、肥沃、碱性、荫蔽、适温等要求,才能生长良好。

三叶青

三叶青 三叶青又叫蛇附子,为蔓生藤本植物,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未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药用三叶青为地下块根的干品,形状以椭圆形居多,也有呈葫芦状而得名,真晶三叶青应是形状、大小不一的。三叶青药用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选择适当的采挖时间,每年的冬至—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休眠期),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经检测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 目录 ?1形态特征 ?2药品简述 ?3生长习性 ?4物种分布 ?形状鉴别 ?显微鉴别 ?5常用选方 ?6药用价值 ?7抗癌效果 ?提取制剂 ?抗肿瘤应用 ?疗效判定 ?临床病例 ?8药材栽培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三叶青 - 形态特征

三叶青图册 三叶青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长3~6m。块根纺缍形、椭圆形至卵圆形,单个或数个相连呈串珠状。茎细弱,具纵棱。卷须与叶对生,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3cm,掌状复叶,小叶3,小叶柄长3~5mm,小叶片狭椭圆形至狭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1.5~3cm,中央小叶较两侧者略大,顶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渐狭,两侧小叶基偏斜,叶缘具刺状疏齿,两面均无毛,或仅在下面中脉上被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萼齿小,卵形;;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突起,花盘明显;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开展。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三叶青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未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药用三叶青为地下块根的干品,形状以椭圆形居多,也有呈葫芦状而得名,真晶三叶青应是形状、大小不一的。三叶青药用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选择适当的采挖时间,每年的冬至—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休眠期),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经检测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块根表皮带白色起皱的,生长周期不足三年,未成熟,处于生长期;块根表皮颜色呈棕褐色的,生长周期在4年以上8年以下,处于成熟期,表现为个体饱满不皱皮,肉质呈银白色,此等为上品;块根表皮颜色带红色的,生长周期在8年以上,处于衰老期。生长期和衰老期的品质均次于成熟期。影响其质量还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土壤结构、肥料的选用、日照时间及强度密切相关。 三叶青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宝中宝、被列为濒危珍稀植物的三叶青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对各种热症(高烧惊厥、不明原因的高热)、各种水肿(各种炎性水肿、蛇伤)有独特的疗效,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经济价值非常高。 三十年前,中国的三叶青资源极为丰富,野生三叶青除作药用外,还常做菜肴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无序的采挖,致使野生三叶青资源枯竭,面临灭绝的境地,实在另人惋惜。如果能够人工种植三叶青,不但可以避免这一珍贵物种的灭绝,还能使该物种繁荣生息、造福人类。但是,三叶青之所以如此稀少和珍贵,就是因为她隐居深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不易人工种植。

常用中药主要功能与分类

常用中药主要功能与分类 从中药相关材料看,中草药从功能作用等方面来看,常用中药主要有22大类,46个分类。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5.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6.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7.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8.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9.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10.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11.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12.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13. 化湿药

貔貅在客厅的摆放

貔貅在客厅的摆放 新装修过后的屋子,主人一般都会请来一些预示吉祥的摆件保佑家中遇事顺利,财源广进,家人平平安安。貔貅在家里的摆放位置其实有很多的,但在貔貅摆放期间,貔貅在客厅的摆放运势上是最旺的。为了能够使貔貅在客厅的摆放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摆放技巧。 貔貅具有强大的招财聚财能力,只有在吉照堂至尊貔貅才能奉请的到。吉照堂至尊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因此,摆放好貔貅显得尤为重要。

貔貅在客厅的摆放: 1.貔貅在客厅摆放的时候应该头朝家的窗户或者是门口,但是不能正对着门或窗户,会影响貔貅灵性,不利于招财运;摆放时候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样能够为家里做生意的人招偏财。 2.不要把貔貅摆放对着镜子,镜子有反射作用,会形成光煞,继而会影响貔貅的灵性。 3.摆放貔貅时不要让貔貅头对着厕所,朝着厕所是对神兽貔貅的不尊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4.摆放貔貅时不要让貔貅高过自己,当然,也不能高过家里其他的人,所以说要切记不能让貔貅的地位高于家里人的地位,我们才是家的主人。 5.平时在貔貅面前摆放一杯清水供奉,主要为貔貅清洗眼睛和嘴巴,可以更好地招财。 6.貔貅摆放了就不要挪动,需要挪动的时候用红布盖着貔貅搬动;貔貅不摆放的时候用红布包起收藏好。 7.貔貅是灵兽不是神灵,不要和神像摆在一起,神像的地位是高于貔貅的,所以放在一起会对神像有所不尊重。 8.家里摆放貔貅的时候不能摆放在卧室,只能摆放在客厅或者书房。 9.清洁貔貅时要用干净的布和清水清洁,不能使用洗衣粉、洗洁精等化学用品。 貔貅是非常有灵性的,在招财上,经常会咬回来金银珠宝讨主人的欢心;在风水上不但能够用来驱邪挡灾,还有镇宅的神奇效果。因此,貔貅的摆放一定要选择客厅这个招财辟邪的最佳位置。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 一、解表药 、生姜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一)发散风寒药 、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附药:生姜皮、生姜汁)、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柳。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二)发散风热药 、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一)清热泻火药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二)清热燥湿药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连翘、穿心莲、金银花(附药:忍冬藤)(三)清热解毒药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墓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金果锦灯笼、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头回)、马勃、青果、、翻白草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四)清热凉血药

牛角 . .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五)清虚热药 三、泻下药 、芒硝、番泻叶、芦荟(一)攻下药大黄(后下)(二)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芫花、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三)峻下逐水药 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蕲蛇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一)祛风寒湿药 、木瓜、蚕沙、伸筋草、、乌梢蛇(附药:蛇蜕)(附药:金钱白花蛇)雪上一枝蒿、昆明山海棠、海风藤、寻骨风、松节、青风藤、丁公藤、路路通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二)祛风湿热药 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鹿衔草、古楠叶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五、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薏苡仁、猪(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玉

三叶青的治病功效

三叶青的治病功效. 三叶青; 性; 凉;味觉; 辛,苦.无毒. 常用量;10--15克,也可大到30克.内服,外用匀可.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化痰.消肿降热, [晒干或鲜用]

三叶青治;高热惊厥,[小儿]感受冒发热,喉痒肿痛.咳嗽,肺炎,肝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胆道感染,妇女月经不调,妇女宫项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结核,一切疔疮毒疖,跌打损作伤.风湿痛,疝气痛,咽喉 肿痛,急性鼻炎,白喉,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湿疹,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银环蛇特效]渗出性皮炎,破损性炎症渗出症,病源性组织渗出等,也可用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及慢性和迁延性疾病. 三叶青;测试表明;含有淀粉,还原糖,黄酮,黄酮甙,甾类化化合物和氨基酸等. 三叶青的药理作用;A;对肝脏功能的作用,以对照 组的免子由静脉注射与四碘四氯荧光素--I,测量不同时间

内免子的肝区放射性,实验组的免子先给予三叶青后再给;四碘四氯荧光素--I,然后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免子的肝区放射性最大吸收时间平均较对照组提前了8分钟,放射性最大吸收百分数平均值较对照组增加5分钟,肝区的放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6分钟,放射性开始下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延迟14分钟. 从上面结果初步可以看出,三叶青有加强肝脏功能的作用, 由三叶青提取的含氮化合物腹腔注射在鼠的热板法和苯醌法的致痛模型上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通渗性,抑制急性炎证的渗出和水肿,抑制慢性肉芽肿的增生的作用.

对于抗病毒的试验;体外试验表明,对乙脑,流感 等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叶青是'蔓生,茎如初生小竹,有节。一枝三叶,叶长有尖,圆齿疏纹。对叶生须,须就地生,根大如麦冬。俚医以治小儿高热、止腹痛,取浆冲服。"再参考其附图,与本品十分相似。该书还载有"石猴子"谓:"产南安。蔓生细茎,茎距根近处有粗节手指大,如麦门冬黑褐色。节间有细须缭绕,短枝三叶,叶微似月季花叶。"其描述和附图也似本品。本品的别名较多,但三叶青之名较普遍,故采用此名。 “抗癌神草”三叶青的,李女士是临安人,她说,她们村里有个人得了肝癌,坚持吃三叶青,好几年过去了,一直都能下地干活。王小姐:“我是富阳人,我爸肺不好,常常吃三叶青”。 三叶青为人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锦灯笼详细材料

锦灯笼,为茄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果实,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能。主产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别名:挂金灯、灯笼果、红灯笼。 来源: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 锦灯笼为茄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果实,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能。 锦灯笼是国内外较紧缺的药材之一,以果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等功能。野生资源较少,经济价值较高,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锦灯笼主产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抗严寒和干旱,尽管大雪纷纷寒气逼人,第二年春又返青生长,每年都结很多果实,红红的、甜甜的、酸酸的,嫩时是可口的水果。据辽宁的一位老人讲,如果感冒伤风了,吃上几十个就能顶住,不用吃药打针就好了,可见对清热解毒的效果很理想,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这种果能吃,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潜力。家种锦灯笼比野生的果要大些,种植时以家种的品种为好。在花卉上,此品种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在公园或旅游区、公路两旁种植,常年郁郁葱葱,高一米,茎直立,春夏开花,秋结果实,是美化环境、卫护地表固土的好品种。锦灯笼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如果做药材用,到秋末果实就成熟了,将果肉挤出,晒干外皮即为成品。它适应性很强,山坡、荒原、草原、丘陵都可种植,并多年生存下去,如果在平原种植产量就高些。它一般亩产70-120公斤,市场价格为30-38元/公斤,并年年采摘,岁岁丰收。如果按水果出售,其效益更高。在平原种植亩用种子1.5公斤,在山区撒播亩用种子2公斤。 锦灯笼为多年生,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山坡、山沟、荒地都能生长良好,抗旱抗寒能力很强。 用种子繁殖,春天或上冻前均可播种。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0个小时,捞出后用湿沙拌匀,保持湿润,每天搅拌一次,过几天后有发芽的时候再播。按行距25-30厘米,划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复土1厘米再浇水,温度适宜7-15天出苗。锦灯笼高10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结合中耕除草,6月份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雨季注意排水。 锦灯笼- 植物形态 锦灯笼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茎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

中药知识:锦灯笼

在通化,现在正是黄姑娘上市的季节,市场上呦呵声此起彼伏,一堆堆,几乎每个小摊上或多或少都有,静静地等待着嘴馋的食客。 乍一看,大家可能以为姑娘果外面包了一层纸,紧密包着,把果子保护的很干净,这个纸其实是钟状的萼片,把中间的浆果完全包裹起来形成了一个空囊。剥开就可以直接吃,真是懒人福利啊。 一般黄姑娘是特意种植的,在农家菜地里,六七月份长成半米多高,枝枝丫丫间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绿的、黄的小姑娘,半黄的甜而酸,黄的甜而不腻,真是永不餍足。而药用的红姑娘是野生的,味道甜酸而不香,它的萼片就是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中药——锦灯笼。 锦灯笼

买来做水果的是黄姑娘,成熟后比较甜,还有一种奶香味,可生吃、做罐头。而红姑娘成熟后吃味道较苦,人们更看重的是它的药用价值。 红姑娘浑身是宝,全身都可入药。全草苦能除湿热,轻能治上焦,故主热咳咽痛,此草治热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也。与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根捣汁极苦,治黄胆易消。叶采阴干,亦利水道。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宿存萼有清凉、化痰、镇咳、利尿之功效。全株也可供观赏用,其根系极其发达,有地下横走根茎,其果实在植株上停留的时间很长,深秋时节宿萼的叶肉部分提前凋落,只剩网状的叶脉笼罩着果实,颇堪赏玩。

这红红的果实被一层外衣紧密地包裹着,是不是像姑娘一样害羞?关于姑娘的来历,李时珍 是这样说的:盖姑娘乃瓜囊之讹,古者瓜姑同音,娘囊之音亦相近耳。《救荒本草》是这样 说的:姑娘菜,结房如囊似野西瓜,这也是这个名称最早的记载。 红姑娘顾名思义,萼片和浆果都是红色的,李时珍写道:燕京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 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果实像挂着的灯笼故又称灯笼果,刚摘下的红姑娘又酸又苦,所以名为酸浆,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果实会变酸甜。果实外 包的红色宿萼形似灯笼状故名锦灯笼。 酸浆,今天下皆有之,苗如天茄子,开小花黄白色,紫心白蕊,其花如杯状,无瓣,但有尖,结一铃壳,凡五棱,一枝一颗,下悬如灯笼之状,壳中一子,状如龙葵子,生青熟赤。

三叶青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用法用量

三叶青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用法用量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凉解毒,祛风化痰。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活血散瘀,壮筋骨。治跌打损伤,风湿腰痛,疖肿,湿疹。 内服:煎汤,5-12g;或捣汁。外用:适量,磨汁涂;或捣烂敷;或研末撒。 孕妇禁服。 ①治小儿高热惊厥:石老鼠根一钱,钩藤二钱,七叶一枝花根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小儿风热,惊风和疝气痛:三叶青块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肝炎:石老鼠根五钱,虎刺根、茜草根各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肺炎:石老鼠根,瓜子金、枸骨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⑤治哮喘:石老鼠根、贝母、桔梗各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⑥治银环蛇咬伤:石猴子全草或块根,加冷水捣烂成浆,内服五钱,外涂擦伤处,此为主药。再用叶上针煎水,冷却后外洗,并内服适量,服药后只能饮冷水,不能饮热水。(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蛇咬:㈠银环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二至三个捣烂,剪去头发,敷头顶囟门处(百会穴)。㈡五步蛇咬伤:有角乌蔹莓块根五钱至一两,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外伤出血:石老鼠根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包扎。(《江西草药》) ⑩治跌打损伤:石老鼠根一两,研末,黄酒送服。(《江西草药》) 形状鉴别 块根呈纺锤形、卵圆形、葫芦形或椭圆形,一般长1.5-6cm,直径0.7-2.5cm。表面棕褐色,多数较光滑,或有皱纹和少数皮孔状的小瘤状隆起;有时还有凹陷,其内残留棕褐色细根。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而粗糙,类白色,粉性,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无,味甘。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薄,细胞常4-5层。皮层散有直径96- 123μm的粘液细胞,细胞内有长57-65μm的针晶束,部分皮层细胞含棕色物。韧皮部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少;常数个相聚,径向排列,周围常有木纤维,射线宽阔,也散有含外晶束的粘液细胞。该品基本薄壁细胞多充满淀粉粒。 1.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取干燥块根,成人5钱,小儿3钱,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04例,服药3剂后86.5%的病人症状体征即行消失,服4剂后全部治愈。但停药后每易复发,故治愈后须连续再服几帖以巩固疗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该品也可应用于其他病毒性疚病,如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黄疽型肝炎等。 2.治疗急性交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胆道感染及眼险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取三叶青块根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支2ml,每1ml含生药2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天2-4次。共治84例,除胆道感染曾合并应用清热利胆中草药外;其余均以三叶青为主,部分曾加用对症治疗,结果治愈52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