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doc

1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doc
1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doc

几本国外经典《光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

张立彬1,张功2

(1.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主要评介了几本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光学》教材,着重从内容、风格方面介绍了它们的特色,也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评介这几本引进经典光学教材,笔者提出了对国内编写光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材评介;光学教材;引进教材;光学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光学是高等院校物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物理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子学科.光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焕发着生机和活力的一门学科,光学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笔者调研发现,国内的光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国内大学教授编写的几种经典的教材,如北京大学赵凯华的《光学》、复旦大学章志明的《光学》、中国科大郭光灿的《光学》、华东师大姚启钧的《光学教程》,引进的国外教材只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学生参考阅读.实际上,有几种国外光学教材因其编写质量之高而流行于全世界,如Eugene Hecht 编写的“Optics”、 M.H. Freeman 编写的“Optics”、Ajoy Ghatak编写的“Optics”、Max Born编写的“Principles of optics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这些教材也都被我国各一流大学所引进.借助于国外优秀教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弥补本土教材的不足之处,可以体会西方学者对问题的阐述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借鉴国外教材光学原理的清晰阐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另外,国外经典光学教材也为我国光学教材的编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有利于提高我国光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对于学生来说,国外优秀教材也许比国内教材更容易理解,概念表述的也更准确,例题也更贴切.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理论的理解,或许还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再者,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为以后从事科研过程中阅读学术论文和著作打下基础,更有助于学生出国后继续深造.本文着重从教材内容方面介绍,评价并比较几本引进的经典光学教材,以期使读者对这几本教材有所了解.[1]

一、简介

本文所评介的几本教材分别是Eugene Hecht的《Optics》,2002(4th edition);Ajoy Ghatak的《Optics》,2005(3rd edition);Max Born的《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1999(7th edition); M.H. Freeman的《Optics》, 2005(11th edition).

Eugene Hecht所编《Optics》是几十年来美国高校最流行的光学教材之一,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广为称道,在1974-2006年间,该书被译成6种语言,被世界各国发行57个版本,和被全世界1497个图书馆收录.该书1974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出至第四版,我国首次中译本出版于1979年,由秦克诚、詹达三、林福成等译.它除了传统内容之外,还反映了现代光学的基本内容,本书基本覆盖了我国光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也和国内光学教学相接近.按“光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张存林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编,使本书在保持原书特色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张存林改编版发行于2005年.原版第四版由世界著名出版商Addison-Wesley 于2002年出版发行,全书共13章,698页.[2] Ajoy Ghatak 所编《Optics》是西方大学最流行的基础光学教材之一,从写作内容到编排顺序都与国内基础光学教材较接近,比较符合国内基础光学的教学习惯,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基础光学的双语教材.该教材自1977年发行第一版,最新的为2009年发行的第四版,我国首次中译本出版于1984年,由梁铨廷、胡宏章译.第四版全书29章,共542页,由McGraw-Hill出版公司出版发行.[3]

Max Born 和 Emil Wolf所编《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是一部经典光学世界名著,是光学领域的奠基性教科书,它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在国际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甚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9年度研究项目“中美一流大学物理教育比较研究”(2009-220)资助.

作者简介:张立彬(1964—),男,河北石家庄人,教育部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与物理

至有人称它为光学的“圣经”.本书首次出版于1959年,其前身是诺贝尔奖得主马科斯?玻恩(Max Born)的《Optik》一书,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999年第七版,全书共15章,952页,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4]

M.H. Freeman 编写的《Optics》第11版,前身是W.H.A. Fincham 于1934年编写的《optics》第一版.第一版的内容是基于作者W.H.A. Fincham在伦敦北安普顿理工学院应用光学系的讲稿,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视光学、光学仪器和棱镜设计.自从第8版开始,M.H. Freeman成为该书的编者,W.H.A. Fincham于1977年去世.在第11版,C.C. Hull 成为该书的第二作者,第15章“作为一种光学仪器的眼睛”由眼科光学领域的顶尖专家W.N. Charman编写.第11版共15章,563页,由Butterworth-Heinemann于2005年出版发行.[5]

二、共同特点

1.编者都是名家和从事教学一线的学者

笔者发现,本文所评介的四本光学经典著作的作者都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他们长期从事光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故而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够编出结构合理,内容易于学生理解,以学生为导向的教材.

Eugene Hecht 是位于美国纽约的Adelphi 大学物理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主要教授大学物理和光学课程.Eugene Hecht对于物理与数学、物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造诣极深,著作颇丰,自1967年以来,他共写了97部作品,这些著作被译成10种语言,全世界7870个图书馆藏有他的著作,其中最经典的便是他编写的这本光学教材.除此之外,他还编著了《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physics》、《Schaum's outline of theory and problems of optics》、《Physics : calculus》、《Physics in perspective》、《Physics : algebra,Physics》等经典教材.为此,Eugene Hecht 在1989年度获得了美国艺术图书奖.

Max Born 是上个世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创立了矩阵力学,做出了著名的对量子力学波函数的波恩统计解释,他在物理学的其它分支领域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晶体的晶格动力学理论等.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波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哥廷根大学创立了国际顶尖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当时,只有玻尔建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中心可以和它匹敌,这使哥廷根大学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玻恩讲课也很生动,浅入深出,教学很有成绩.玻恩先后培养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因为提出不相容原理获194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除了本文所述的他所著的《光学原理》成为光的电磁理论方面的一部公认经典著作外,1954年他和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一书,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有关理论的经典著作.Max Born 1921年成为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1936年直到1953年退休任爱丁堡大学教授,1937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Max Born 还是一位多产的作者,他发表了约300篇论文,编写了约30本书.《光学原理》合著者Emil Wolf 是Rochester大学光物理学威尔逊教授,他于1951年与Max Born合作编写Principles of optics 一书,也是波恩最后一位助手,他在光学领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一生也获得许多奖项,包括七个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1978年OSA(美国光学学会)主席和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光学学会荣誉会员.

Ajoy Ghatak,曾获得德里大学硕士和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工作于布鲁克文国家实验室,曾任新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和教授,OSA(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现为印度莱普Disha 教育研究院著名研究员,他因在光学科学和工程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03年的Esther Hoffman Beller 奖,该奖由美国光学学会设立.Ajoy Ghatak的研究兴趣在光纤光学和量子力学领域,他编写的《Introduction to Fiber Optics》、《Fiber Optic Essentials》、《Contemporary optics》、《Laser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都是光学领域广受欢迎的经典书籍.

M.H. Freeman是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视光学和神经科学系访问教授,也是视光学领域的专家,C.C. Hull是该大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系的高级讲师,主讲诊断和视觉光学.故他们编写的教材偏重于视光学方面.

2. 内容各有侧重,体系科学合理

四本书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这个在后面将会详细讨论,但他们的各自的体

系都很科学合理,自成体系.Ajoy Ghatak编写的“Optics”与Eugene Hecht 编写的“Optics”内容与我国本科光学课程的内容接近,它们在第一章都先向读者介绍光学史,这是一个有趣的部分,引导读者轻松地进入光学的世界;接着Ajoy Ghatak 介绍“光是什么?”,直接与读者讨论光的本质属性——波粒二象性,即从量子的观点来看待光是什么,包括:辐射的粒子性、物质的波动性、不确定原理、物质波的几率解释、对干涉现象的理解等;然后是几何光学部分,在几何光学之后,物理光学之前,Ajoy Ghatak安排了振动与波这一部分,笔者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后面的物理光学内容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是无法深入地理解物理光学的内容的.Eugene Hecht是在几何光学部分之前介绍波动与电磁理论的.《光学原理》全书都是基于电磁理论的,所以Max Born 在书的一开始前两章就深入讲述电磁理论,以便让读者具有完备的电磁理论基础进入后面的学习.而M.H. Freeman的“Optics”的重点不是物理光学,是在几何光学和视光学上.故其将平面的折射与反射、球面的折射与反射、薄棱镜、厚棱镜与棱镜系统、光学仪器、像差和光纤追踪、非球面与分段光学表面、光源与探测器、辐射度量学与光度学、光学设计、眼睛等内容分章进行详细讨论.

3. 及时更新再版

光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光学与其它学科和技术相结合开拓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科研和应用领域, 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些年来出现一些光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如激光、全息等,非常有必要在普通的光学教材里讲述,因此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突出教材的时代性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时代性反映了教材的活力,除此之外,教材在初编时往往存在一些内容编排不合理的地方,可能还有一点错误和版误,所以教材的更新再版,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教材日臻完善,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所述教材都经过了数次的再版和更新.[1]见表1.

《Optics》自1934年以来,目前已出至第11版.由此可以看出,国外教材的更新的频繁程度.反观我国诸多高校中所采用的经典光学教材——赵凯华《光学》,该书1984年的版本仍然沿用至今,其他的国内光学教材没有发行超过三版的.[7]

三、各自特色

1. 内容

Eugene Hecht 的第四版《Optics》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章主要介绍光学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内容提供预备.在第一部分光学的基础知识中,作者首先在第一章回顾了光学的历史,从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讲起,直到20世纪的光学,其中提到了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尔哈曾、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费马、牛顿、惠更斯、菲涅尔、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等人对光学的研究和贡献. 第二章介绍波动的知识,包括简谐波、叠加原理、复数表示、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以及三维波动微分方程.第三章主要介绍电磁理论,光子和光的基础知识,包括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法拉第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高斯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等)、电磁波、辐射和量子理论基础(其中介绍了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对光的描述以及对比,和光的传播等).第四章介绍了光的传播,包括散射、反射、折射以及对他们的处理方法,还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些日常现象.第二部分5-6章,第五章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内容,包括透镜、棱镜、光阑、光学系统、光纤光学、波前重塑等,最后介绍了引力透镜效应.第六章是几何光学的深入拓展,介绍了厚透镜和透镜组、解析法光线描迹、像差、GRIN(梯度折射率)系统;第三部分7-12章,是物理光学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学习干涉、衍射和偏振,作者首先在第七章独立介绍了光的叠加规律,包括同频率和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非简谐周期波和非周期波的傅里叶处理方法.第八章论

述偏振.第九章论述干涉,先介绍干涉条件,再分别论述分波前干涉仪与分振幅干涉仪,然后讨论干涉条纹的类型与位置,最后论及多光束干涉,在干涉的应用方面,介绍了单层膜和多层膜的应用,干涉量度学的应用.第十章论述衍射,分别讨论了夫琅禾费衍射和菲涅尔衍射,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最后还介绍了边界衍射波的内容.第十一章讨论傅里叶变换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即傅里叶光学.第十二章介绍了相干理论,包括可见度、互相干函数和相干度的问题.第四部分即第13章,是现代光学的内容,使读者了解了现代光学的发展,开拓了读者的光学视野.每章最后都有一定量的习题,用于读者练习,全书的最后还附有部分习题的详细解答.书的最后除了参考文献之外,还列出了名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查阅.附录1为电磁理论,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推导过程,和电磁波动方程及其推导过程,附录2为基尔霍夫衍射理论.[2]

Eugene Hecht 第四版《Optics》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包括所有光学教材共有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传统内容,还在本书前几章介绍了光学的基础预备知识,如光学简史、波动和电磁理论,这为读者学习后面的光学主题知识打下基础. 先引入波动和电磁理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许多读者学习之前并没有掌握波动和电磁理论,否则会导致后面的干涉、衍射、偏振和傅里叶光学的学习很吃力.所以,在进入干涉衍射偏振之前,单独列出一章(第七章)介绍叠加原理,这种安排也是很合理的.另外,对光学的主体部分—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该书每一章节的知识都非常细致和丰富,几乎比国内任何一本光学教材内容都丰富得多.

Ajoy Ghatak的《Optics》,全书分为七部分,基本内容也是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但是与Eugene Hecht 《Optics》光学不同的是:Ajoy Ghatak在第二部分单独讲述了振动与波,内容深入,甚至包括傅里叶级数、狄拉克函数、傅里叶变换等高等数学的内容,这为读者以后学习物理光学打下了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在偏振方面,Ajoy Ghatak没有Eugene Hecht讲述的详细,Eugene Hecht将偏振单列一章,内容非常全面,包括偏振光的性质、起偏器、二向色性、双折射、散射和偏振、反射引起偏振、延迟器、圆起偏器、多色光的偏振、旋光性、感生光学效应—光调制器、液晶、偏振的数学描述等.而Ajoy Ghatak只论及了偏振光的产生和分析等理论性的内容,并没有介绍一些偏振器件.在现代光学方面,Ajoy Ghatak只介绍了激光和光纤,而Eugene Hecht除了激光和光纤外,还介绍了包括光信息、全息术和非线性光学、光学冷却、波前重塑、引力透镜效应、梯度折射率系统、超光速与亚光速、延迟器、光调制器和液晶、单层膜和多层膜的应用、雷达干涉仪、零阶贝塞尔光束等

[3]

特点,首先就阐述电磁理论基础,然后以麦克斯韦宏观电磁理论为基础,系统阐述光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反射、折射、偏振、干涉、衍射、散射以及金属光学(吸收媒质)和晶体光学(各向异性媒质)等.几何光学也作为极限情况(波长λ→0)而纳入麦克斯韦方程系统,并从衍射观点讨论了光学成像的像差问题.新版增加了计算机层析术、宽带光干涉、非均匀媒质光散射等内容.该教材内容极为丰富,理论性较强而且严谨.本书引文丰富且所涉广泛,上溯历史,下至近代,旁及有关学科和应用,故能于一专著中给读者以宽阔视野

与充分求索之空间.全书共十五章,前半部分为基础内容,后半部分层次较深.此书在国内更多地作为研究生的专业课教科书.[4,6]见表3.

而M.H. Freeman的Optics的重点并不在物理光学,而是几何光学和视光学,故其将平面的折射与反射、球面的折射与反射、薄棱镜、厚棱镜与棱镜系统、光学仪器、像差和光纤追踪、非球面与分段光学表面、光源与探测器、辐射度量学与光度学、光学设计、眼睛等内容分章详细讨论.该书偏重于讲述几何光学、视觉系统、视觉光学仪器的内容,物理光学的内容很少,只有11、12、13三章分别讲述光学材料: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干涉和衍射等物理光学的内容.本书几乎没有激光、光纤、光信息、全息术、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等重要的现代光学的知识,所以该书非常适合于视觉科学、验光学和眼科学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并不适合作为我国大学物理专业的光学课程教材.[5]

2. 风格

虽然Ajoy Ghatak的《optics》与Eugene Hecht的《Optics》的内容与我国大学基础光学课程内容都比较接近,但前者主要是原理性、理论性的知识,在光学的物理和数学理论方面讲解透彻详细,但较少地介绍一些光学仪器和器件;而后者在光学理论和光学仪器与器件的介绍方面取得了一种平衡,能够在一本书中兼顾两者.两书在光学的几乎各个方面,突出原子散射的中心角色,尽早地使读者从傅里叶理论的角度深刻理解光学,从书的一开始就明确光的量子本质. Ajoy Ghatak对光学原理的论述非常易于理解,非常清晰,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许多概念和结论,它不仅适合本科生,也适合研究生和其他自学者,因为它出色地、清晰地、漂亮地介绍了光学理论.十年来, Eugene Hecht 《Optics》一直在众多的光学教材中处于领导地位,它以一种活泼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论述,它以其精确、权威、全面的视野和出色的配图而著称.

Max Born和Emil Wolf的《Principles of Optics——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一书如同它的名字,以光的电磁理论为基础,对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及光学系统进行理论化的、系统的、深入的讨论.与国内的光学教材首先介绍几何光学不同,它一开始在前两章便深入讲解电磁理论,这为本书后面各个专题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将光的电磁理论贯穿始终,用光的电磁理论来论述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散射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几乎一切主题,使读者在更基础的层面上,从本质上掌握光的规律,而不是对光仅仅停留在唯象地认识层面上,因为光的本质就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学习Max Born的《Principles of Optics》将会大大加强学生的光学理论深度,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研究生阶段从事光的研究中,渐渐认识到光的电磁理论是多么重要,也开始学习此书.几乎所有现代光学的问题都要用光的电磁理论来解决,如光纤光学、表面等离子体、非线性光学、导波光学.这就是为什么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虽然没有涉及激光、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现代前沿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内容,但是它仍然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在国际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然,由于本书较为理论化,需要很深的数学水平,要掌握书中的内容对于大二的本科生来说是很难的,故主要作为光学类专业的研究生用书为宜.

M.H. Freeman的《Optics》继承之前版本的理念,主要面向有需求的大学低年级对基础光学学生,强调对光学原理定性的理解,而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该书避免用微积分和复数进行数学表示,所以学生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学能力便可以很容易学习此书的内容.作者认为:数学有助于定量地理解光学,但本质上与光学密不可分,数学在其它的许多教材上的大量使用是为了训练物理学家.所以,该书对近代光学的主题——物理光学内容介绍的很少很浅显,现代光学更是没有提及.由于不涉及高等数学,所以它没有也无法深入地讨论物理光学的内容.如前所述,M.H. Freeman的《Optics》有自己的特色,它的重点并不在物理光学,而是几何光学和视光学,这不正是此书的独到之处吗?所以该书至今发行了11版.

四、对国内编写《光学》教材的启示

1. 先将光的电磁理论讲清楚

作为一本基础的光学教材,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使学生理解光的物理本质,这就要求光学教材首先必须论述光的基本理论,在论述基本理论的时候,尽量更多地使用电磁理论,我们发现不管是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还是Optics/ Eugene Hecht,均在一开始便引入光的电磁理论,而国内的教材几乎都不引入光的电磁理论,一开始便介绍几何光学,然

后是物理光学的内容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最后是现代光学的简单介绍.国内教材在论述物理光学的内容时,仅仅是一种唯象的讨论,而不是用光的电磁理论进行深入地本质地讨论,在少数内容不得不用电磁理论时,也只是直接引入几个电磁波的公式,而不去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引入?这些公式的意义是什么?这显然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唐突,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国内教材虽然不涉及许多理论知识,学起来简单容易,但很难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光的物理本质,很多学生学完了干涉、衍射、和偏振以后,仅仅是记住了一些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记住几个简单的公式,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仍然是一头雾水.稍夸张地说,国内这类教材既不利于通过学习物理来探究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也不利于学生以后在光学领域进一步得学习和研究,其根本的原因乃是“光学的电磁理论是现代光学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掌握基础理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根深叶茂,本固根荣.[4,5]

鉴于此,笔者认为,将来国内的光学教材也应该首先介绍光学的电磁理论,在论述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光学的内容时也使用光的电磁理论进行讨论,但要兼顾本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讨论得过深,否则学生很难掌握,毕竟Principles of Optics/ Max Born更适合研究生水平.同时,这些光学理论的应用——一些重要的光学仪器,如干涉仪、光栅、波带片等也要多加介绍.

2. 加入重要的现代光学的内容

现代光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笔者就学习光学的体会,深知光学这个能够广泛应用于科技进步的学科如今的发展非常迅速,像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激光、表面等离激元、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纳米光子学、微结构光学、光电子学、导波光学、光信息处理、光全息、成像、光学材料等一大批光学分支学科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必将在不久的将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光学教材有必要提及重要的现代光学技术与仪器,如激光、光纤通信、LED、液晶、全息术、傅里叶光学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光学科技的最前沿.当然,对于基础的光学教材,重要的是把光学的基本理论完整并清晰地讲述,不必对这些分支领域进行讨论,而应仅仅简单地介绍它们,只讲解最基本的原理即可.要知道它们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独立成书,对于基础的光学教材,其介绍现代光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了解现代光学技术的成就与发展,我们不能够想象一个学过光学的人不知道激光的基本原理等等.有兴趣的学生也许在课外主动深入地学习它所感兴趣的前沿知识,并在大二大三阶段就积极参与本校教师的研究课题中,这显然对提高我国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地帮助,有利于他们在研究生阶段直接进入研究状态.于此同时,他们也能为自己的本科简历积累资本,为他们在申请国外更好的学校或研究组织过程中加分.因此,光学教材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别注重对物理思想、物理概念的透彻讲解,并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编写若干反映现代光学新成就的内容.

许多光学现象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光学教材中可以以课后问题或者知识拓展的形式提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让学生用学过的光学理论进行自主思考.有人不禁要问,一本基础的本科光学教材,既要首先讲述光的电磁理论,然后把光学的基本理论讲清楚,讨论一些重要的光学仪器,最后还需介绍现代光学技术的知识,还要包含一些问题,这样一本光学教材得多少页啊?教师又要多少课时量才能讲完这些内容?实际上,引进教材Optics/ Eugene Hecht第四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3. 编写各有特色的光学教材

本文所评介的四本光学教材各具特色,我国学界也应编写适合于不同学科学生,不同层次,各有偏重点的光学教材.如编写面向工程类、医学类、物理类学生的光学教材;编写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与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光学教材;编写分别以基础理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仪器和应用和近代光学等为主要特色的光学教材,或者编写如同Eugene Hecht 的“Optics”一样综合的优秀的光学教材.

4. 常更新,多再版

本文所评介的四本书至少发行至第四版,Max Born “Principles of Optics”发行了7版,再加上多次修订重印,从1959年第一版以来,更新了近20次;M.H. Freeman 《Optics》至今更新到了第11版.首先,光学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学科,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和理论,一些旧的东西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也有必要加进教材中向学生介绍,因此教材的内容需要更新;其次,每一本书的出版不可能尽善尽美,随着编者阅历的

增加,会想到对某些问题更好的论述方式,找到更易于学生理解的表述方式和技巧,因此教材中对某些问题的某些论述方式要更新;最后,教材的初次编排难免有错误的地方,因此需要校正.

参考文献:

[1] 于国萍,游璞.改革光学教材适应社会需要[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5年,18(2): 101-102.

[2] Hecht E, Zajac A. optics[M]. Forth edition. San Francisco, Ca. : Addison-Wesley, 2002:1-689.

[3] Ghatak A,optics[M] . 4th edition. New Delhi. : McGraw-Hill, 2009:1-542.

[4] Born M, Wolf E. Principles of optics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M]. 7th ed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936.

[5] Freeman M. optics[M] . 11th edition.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1-563.

[6] 马科斯·波恩, 埃米尔·沃尔夫,杨葭荪等译. 光学原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790.

[7] 赵凯华,钟锡华. 光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1-4.

Characteristic and revelation of several foreign optics

textbooks

ZHANG Li-bin1,ZHANG Gong2

(1.Center of foreign teaching materia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300071; 2.TEDA Applied

Physic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

Abstract: We reviewed four classical foreign optics textbooks who have larg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and are popular in the Physics & Optics education. The emphasis were placed on analyzing their characteristic in contents and styles, as well as the common features. By reviewing them, We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writing domestic optics textbooks.

Key Words: textbooks review; optics textbooks; Introduced textbooks; Writing Optics textbooks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2019-05-29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新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PDF

Lesson 1 Excuse me! 对不起!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ose handbag is it? 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是谁的手袋? Excuse me! Yes? Is this your handbag? Pardon? 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 Thank you very much. New Word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excuse v. 原谅 me pron. 我(宾格) yes

adv. 是的 is v. be 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 this pron.这 your possessive adjective 你的,你们的handbag n. (女用)手提包 pardon int. 原谅,请再说一遍 it pron.它 thank you 感谢你(们) very much 非常地

参考译文 对不起 什么事?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是的,是我的。非常 感谢! Lesson 3 Sorry, sir. 对不起,先生。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这位男士有没有要回他的雨伞? My coat and my umbrella please. Here is my ticket. Thank you, sir. Number five. Here's your umbrella and your coat.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 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 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 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 人的尊重和信任。詹姆斯· 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内容。 1、学习字词 捕捞操纵乞求启示诱惑告诫鱼饵翕动鲈鱼皎洁沮丧 小心翼翼不容争辩筋疲力尽依依不舍道德抉择道德实践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2、理解词语 检查词语的理解。 教师提示“鲈鱼”(鲈鱼:鱼名。鳍科。体长(可长达 60 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以 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 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 3、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单元主题: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生活中的启示” 这个主题编排。篇目及内容:本组选编了《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抒写了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讲叙的是“我”小时候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当“我”钓起一条难以钓到的大鲈鱼时;爸爸去坚决地让“我”把它放进湖里,因为离允许钓这种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这是爸爸让“我”严格遵守规定,这是一次道德教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的教育。明白了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要看对别人有没有好处。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本组的篇篇课文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细细的读它,品味它。 单元教材模块结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模块1:《钓鱼的启示》、《落花生》 导语→模块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 模块3:单元回顾拓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进入高年级的起始阶段,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可采用“抓住重点不放,兼顾非重点不忘”的教学策略。 二、主题单元目标解读 根据课标第三阶段提出的“阅读”目标和本课文的特点确定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方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读正确、读流利每篇课文,有感情读好重点段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抄写、背诵、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句段。 4、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感悟生活的启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树立“以生活为师”的思想。 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 方法引领→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了解时代背景; 2、抓关键词语; 3、联系上下文思考; 4、思考言外之意; 5、弄清修辞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全单元编排九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例2小数的计数单位 例3小数的计数方法、数位顺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例4、例5小数的性质 例6应用小数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例7比较小数的大小 例8把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例9取小数的近似数 单元整理与练习 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小数是认数范围的一次了不起的扩展,不仅增加了数的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本单元里不安排小数点移动位置和名数改写等内容,是为了集中精力教学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建完善的小数概念。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的基本性质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理解小数性质需要以小数意义为基础。明白了小数的计数方法,掌握了小数的组成,理解小数性质就不难了。 (一)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教学小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三道例题,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例1联系具体数量回忆

第12课 大自然的启示

12大自然的启示 备课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提示读通全文。 3.学会创造性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自主探究讨论的方法理解课文。 2.能联系课外相关知识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突破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品边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激发研究兴趣。教师通过以本课为例,做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教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通过朗读,感知文章的内容。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深化感受与思想。 学法:观察自然、思考生活,联想人生,获得启示,丰富思想。用心体会深刻的寓意,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斓,一切生命才如此丰富,生活才有了意义而显得精彩。散文《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焕发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生命力,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与激励。《夏之绝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生命之美是瞬间的,脆弱的,只有我们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大自然,才能发现美,才能体会到生活之美。《夏天的旋律》和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版(最新整理)

Lesson1: Excuse me! Excuse me! Yes? Is this your handbag? Pardon? 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 Thank you very much. Lesson 3:Sorry sir. My coat and my umbrella please. Here is my ticket. Thank you sir. Number five. Here is your umbrella and your coat. This is not my umbrella. Sorry sir. Is this your umbrella? No, it isn't. Is this it? Yes, it is. Thank you very much. Lesson 5: Nice to meet you.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Mr. Blake. 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 Sophie is a new student. She is a French. Sophie, this is Hans. He is German. Nice to meet you. And this is Naoko.

She’s Japanese. Nice to meet you. And this is Chang-woo. He’s Korean. (朝鲜人) Nice to meet you. And this is Luming. He’s Chinese. Nice to meet you. And this is Xiaohui. She’s Chinese, too. Nice to meet you. Lesson 7: Are you a teacher? I’m a new student. My name’s Robert.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s Sophie. Are you French? Yes, I’m. Are you French, too? No, I’m not.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m Ital ian. Are you a teacher? No, I’m not. What’s your job? I’m a keyboard operator. What’s your job? I’m an engineer. Lesson 9: How are you today? Hello, Helen. Hi, Steven. How are you today?

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教材P58-6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 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等词语。 2、能力目标: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 抵制像“鱼”的诱惑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 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朗读感受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 2、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终生的启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一起去认识这位小男孩,看他从钓鱼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2、齐读课题。 3、释题:“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自读课文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出示课件:生字、词语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钓鱼启示案例

《钓鱼的启示》案例与反思 灵武市第一小学朱风玲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因此理解课文,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着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学会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

了我得到的启示。 板书:钓鱼、放鱼、得到启示 二、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体验“我”的情感 师:你钓过鱼吗?钓上鱼再把鱼放回湖中本来就不是很难的事,可“我”做起来怎么就那么难,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二段。 生:这条鱼“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生:这条鱼很大、很美;没人看见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给大家读一读,到底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 生:(读课文,用手比划鱼大小) 师:如此诱惑人的鱼,如果是你,能舍得放吗?对呀,作者也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最终还是在爸爸的教育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请同学们小声再读第二段,把自己当成文中人物,看看作者抓住什么来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 生: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心里活动 师:钓到大鱼作者是什么心情? 生:惊喜、激动、喜出望外。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些通过人物神态描写,再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能读好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12大自然的启示(含答案)

大自然的启示 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扫帚.(sǎo sào)逞.凶(chěn chěnɡ)栖.息(xī qī)腐烂.(làn luàn)

二、读拼音写同音字。 jìnɡ jiàn yì干()()设回()安()()康机()眼()()盘意()处()()子翻() 三、词语对对碰。 吃→树叶 →树根→树心 →商场→资料 →音乐→电话 四、我会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摘词语。 1、枝叶枯萎腐烂了。 2、飞机坠毁,人死亡。 3、形容想法非常奇怪。 4、形容事情容易做。 五、读句子,回答问题。 原句:每只蜻蜓的翅膀的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想一想:蜻蜓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是什么呢? 六、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伦敦大雾的真相

1952年12月初,一大团冷空气把伦敦裹住,像一床冰冷的被子,就停在那里。 伦敦市民为了驱除寒意,在壁炉里铲入了大量的煤。住家烟囱里冒出的浓烟, 在大气中与工厂、燃煤发电厂释放出的废气混合后,不但不继续飘升、消散,反而让密度高的冷空气压下,滞留在地面附近。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 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家宅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走不动。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 贝兹医师当年刚到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服务,他说:“当时没发生什么耸 人听闻的事。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 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队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研究报告刚刚发表。 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 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 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 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1、用词语替代句子的画线部分。 (1)当时并没有发生什么故意夸大、使人惊奇、使人震惊的事。 (2)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忽然醒悟过来。 (3)燃煤是致使人死亡的首要祸害。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全中文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全中文)$课文1对不起! 1对不起 2什么事? 3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4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5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6是的,是我的。 7非常感谢! $课文3对不起,先生。 8请把我的大衣和伞拿给我。 9这是我(寄存东西)的牌子。 10谢谢,先生。 11是5号。 12这是您的伞和大衣 13这不是我的伞。 14对不起,先生。 15这把伞是您的吗? 16不,不是! 17这把是吗? 18是,是这把 19非常感谢。 $课文5很高兴见到你。 20早上好。 21早上好,布莱克先生。 22这位是索菲娅 23索菲娅是个新学生。 24她是法国人。 25索菲娅,这位是汉斯。 26他是德国人。 27很高兴见到你。 28这位是直子。 29她是日本人。 30很高兴见到你。 31这位是昌宇。 32他是韩国人。 33很高兴见到你。 34这位是鲁明。 35他是中国人。 36很高兴见到你。 37这位是晓惠。 38她也是中国人。 39很高兴见到你。 $课文7你是教师吗?

40我是个新学生, 41我的名字叫罗伯特。 42很高兴见到你。 43我的名字叫索菲娅。 44你是法国人吗? 45是的,我是法国人。 46你也是法国人吗? 47不,我不是。 48你是哪国人? 49我是意大利人。 50你是教师吗? 51不,我不是。 52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53我是电脑录入员。 54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55我是工程师。 $课文9今天好吗? 56你好,海伦 57你好,史蒂文 58你今天好吗? 59很好,谢谢你。 60你好吗? 61很好,谢谢。 62托尼好吗? 63他很好,谢谢。 64埃玛好吗? 65她也很好,海伦。 66再见,海伦。 67见到你真高兴。 68我见到你也很高兴,史蒂文。69再见。 $课文11这是你的衬衫吗? 70那是谁的衬衫? 71戴夫,这是你的衬衫吗? 72不,先生。 73这不是我的衬衫。 74这是我的衬衫。 75我的衬衫是蓝色的。 76这件衬衫是蒂姆的吗? 77也许是,先生。 78蒂姆的衬衫是白色的。 79蒂姆! 80什么事,先生。 81这是你的衬衫吗? 82是的,先生。 83给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 3、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出示投影,学生读课题,启示突出显示。引导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重点关注:诱惑、告诫。 2、文中的“我”面临着怎样的诱惑?父亲又是怎样告诫“我”的?请同学们抓住诱惑和告诫这两个关键词,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自由读文,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父亲一起去钓鱼。我钓到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我想把鱼留下来,父亲告诫我得把鱼放回去,从这件事中我获得了启示。) 师小结:这么长的课文,我们抓住两个关键词,仔细读,想,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三、精读课文,品读交流 (一)品“留鱼” 1 、通过刚才的汇报说明同学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你们都对文中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很想知道那是一条怎样的鱼,谁能告诉我吗? 2、学生汇报交流:这是一条________的鱼。课件出示有关段落。 指名读,齐读,配乐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鲈鱼又大又美,从来没见过,男孩非常得意。 3、面对这条又大又漂亮的鱼,当父亲让我放鱼的时候,我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学生会想到:恋恋不舍,依依不舍,伤心欲绝, 教师追问:你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到的? 学生汇报交流,重点关注以下句子: ﹙1﹚啊,好大的鱼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2﹚晚霞辉映的湖面……父亲一看手表,此时已是晚上10点。﹙钓鱼时间长,来之不容易﹚ ﹙3﹚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生说理由:没有人看见﹚ 4、有感情的读句子,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二、品“放鱼” 1、我有这么多的理由想留下这条鱼,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 、学生汇报交流,出示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大一会。重点指导“盯”和“好大一会”,透过这个“盯”,你读懂了父亲怎样的想法,体会父亲抉择的艰难和良苦用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辅导 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张旭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和美实验学校张旭江,和大家一起研读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教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小数的认识是通过分数引入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的知识,又为今后五年级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按) 本单元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编排,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按)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数和非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求小

本单元共有17个例题,小数的意义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小数以后,计量、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质量,如果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就可以用小数表示。认识小数首先是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建立小数的概念,才能陆续掌握小数的其他知识。 小数的意义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是抽象的数概念。学生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零散经验和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但仍然需要大量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并通过抽象与概括逐渐构建完善的小数概念。还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思考,逐步理解小数的本质属性。 小数与单位换算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按)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第1小节例题)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小节例题)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第4小节例题)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第5小节例题) 5、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学习能力、方法培养) 四、教学建议:(按)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按) 例1以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意义为重点,教学小数的意义。用多种形式表示长度,初步教学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例题以长度单位的改写为载体,教学小数的意义,分四段进行。 第一段围绕“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这些问题,通过写一写、说一说,回忆已经学过的一位小数的知识。三年级下册教科书里,(按)初步教学了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如3/10米还可以写成米,1元2角还可以写成元,学生初步

新概念英语1册 课文 完整版

新概念英语1册课文完整版 学习新概念英语计划建议: 1、第一步:先背单词,不要去看课文。 2、第二步:听录音,看看自己是否能听懂,是否能用英文把课文写出来。 3、第三步:通过自学导读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 4、第四步:做完教材中的所有练习。 5、学新概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背诵课文了。建议能将整个课文背诵出来。也不需要完全背诵,只要能照着中文背诵出来就可以了。 Lesson 1 Excuse me! 对不起! Excuse me! Yes? Is this your handbag? Pardon? 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 Thank you very much. 参考译文 对不起

什么事?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这是您的手提包吗? 是的,是我的。 非常感谢! Lesson 3 Sorry, sir. 对不起,先生。 My coat and my umbrella please. Here is my ticket. Thank you, sir. Number five. Here's your umbrella and your coat. This is not my umbrella. Sorry sir. Is this your umbrella? No, it isn't. Is this it? Yes, it is. Thank you very much.

参考译文 请把我的大衣和伞拿给我。 这是我(寄存东西)的牌子。 谢谢,先生。 是5号。 这是您的伞和大衣 这不是我的伞。 对不起,先生。 这把伞是您的吗? 不,不是! 这把是吗? 是,是这把 非常感谢。 Lesson 5 Nice to meet you 很高兴见到你。 MR. BLAKE: Good morning. STUDENTS: Good morning, Mr. Blake. MR. BLAKE: 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 Sophie is a new student. She is French.

部编版小学语文《钓鱼的启示》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13钓鱼的启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刚认识了杨老师,那你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然而很多人知道他却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源于他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文章结尾: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读着这样一个结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什么启示?什么回忆?……生2:他在这个晚上干什么了呀?生3:三十四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师:对。其实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块,那就是: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给了我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对吗?咱们今天就要来看看他写的这篇文章,到课文当中去找答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来,一起读读课题,齐。生齐读课题。 师:好的,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的第十三课,自由地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尤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再想一想 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生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字词,初知内容 (课件出示第一组新词:操纵鱼鳃沮丧抉择) (课件出示第二组新词:小心翼翼依依不舍筋疲力尽) 生1:它们都是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第三组新词:辉映溅起涟漪) 师:那我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当中,你还能读吗?(课 件出示句子:只见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在这样月光如水的环境中,“我”非常的平静。(板书: 平静)在这样的环境中钓鱼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然而就在 这样平静的夜晚,发生了一件怎样不平静的事?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吗?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作者在这样平静的夜晚,钓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鲈鱼,但是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他父亲让他把鲈鱼放回湖中。 师:真不错,又简洁又完整。作者先是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他把鲈鱼怎么样啊? 生:放回湖中。(师板书:放)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师:从钓起鲈鱼到放回湖中,他的内心有了一番跌宕起伏的变化,尤其是在放还是不放这件事上,他和他父亲的意见一样吗?分别是怎样的意见? 生:父亲让他放了这条鱼,而作者却偏偏不放。 师:不愿意放,是吗?他们各自都有理由吗?别急。我们回到课文当中去,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看看“我”不愿意放有哪些原因,请用“—”划出来,标上序号1、2、3。父亲坚持要放,又是什么原因呢?用“﹏”划出来。 生默读课文。师:好,都找到了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我为什么不愿意?(依依不舍) 生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条鱼是很大的,还可以读的出他不想把它放回去。 师:这句话看出这条鱼的特点是怎么样? 生:大。 师: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今天见到“我”感觉怎么样?师:嗯,很惊讶。请你再读一遍。 师:我想问问你,你钓过鱼吗?你钓鱼的时候最盼望的是什么?——生1:钓到大鱼。 师:就是钓到大鱼。现在钓到了没有?——生1:钓到了。 师:那钓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啊?——生1:很开心,很激动。 师:试着把这种激动的心情给表达出来,再来。

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

《钓鱼的启示》案例及点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最新12课 《大自然的启示》习题及答案解析

12*《大自然的启示》习题精选与解析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内。 林子里又()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A、宽广 B、宽敞 C、宽阔 【答案】 B 【解析】“宽敞”、“宽广”、“宽阔”都有范围大、心胸开阔的意思。区别在于“宽敞”侧重于宽阔、敞亮;“宽广”程度深,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宽阔”程度较浅,只适用于具体事物,所以应选B。 2、“扫”字是个多音字,下列词中读音为sǎo的是() A、扫帚 B、扫把 C、秋风扫落叶 【答案】 C 【解析】“扫”作作动词用时,读音是sǎo,作名词用时,读音是sào,所以选C。 3、“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A、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B、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表示特定的称谓 【答案】 C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鸟的天堂是对鸟儿栖息生存的大森林一种特定的称谓。 4、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文中把森林“打扫”干净,“打扫”一词加上引号,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扫教室”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A 是 B 否 【答案】否 【解析】文中把森林“打扫”干净,“打扫”一词加上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特指把灌木、杂草等除干净。 5、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入括号内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yāng() A、秧 B、殃 C、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同音字辨析能力。注意偏旁部首的区别。 6、请选择合适的句子类型填入()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答案】A 【解析】文中运用设问句承上启下,点明了给森林带来灾难的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 7、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pdf版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pdf版下载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学习资料免费下载:vickey新概念英语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视频免费下载:vickey新概念英语视频课文31-41 Lesson31: Where’s Sally? Where’s Sally, Jack? She’s in the garden, Jane. What’s she doing? She’s sitting under the tree. Is Tim in the garden, too? Yes, he is. He’s climbing the tree. I beg your pardon? Who’s climbing the tree. Tim is. What about the dog? The dog’s in the garden, too. It’s run ning across the grass. It’s running after a cat. 参考译文 琼:杰克,萨莉在哪儿?

杰克:她在花园里,琼。 琼:她在干什么? 杰克:她正在树荫下坐着。 琼:蒂姆也在花园里吗? 杰克:是的,他也在花园里。他正在爬树。 琼:你说什么?谁在爬树? 杰克:蒂姆在爬树。 琼:那么狗呢? 杰克:狗也在花园里。它正在草地上跑, 在追一只猫。 Lesson 33: A fine day It’s a fine day today. There are some clouds in the sky, but the sun is shining. Mrs. Jones’s with his family. They are walking over the bridge. There are some boats on the river. Mrs. Jones and his wife are looking at them. Sally is looking at a big ship. The ship is going under the bridge. Tim is looking at an aeroplane.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详案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语。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鲈2 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3教学重点: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理解父亲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的理由。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预设)生:我兴奋极了!生:我当时特别高兴!生:我当时手拿鱼杆,眼睛紧盯着与鱼漂,心情很紧张。(出示钓鱼图,启发没钓过鱼的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有一天,他也钓上来一条特2别大的鱼,跟大家一样,他非常高兴!可是,爸爸却让他把鱼放掉,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课《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齐读)我们就来学习第1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师: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拿起课本,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1)读通课文,把字音读准确。(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习情况。 (1)师:大家读得都很投入,相信大家经过昨天的预习,刚才声情并茂的读书,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来考考大家。我从课文中挑出了一些词语,谁能准确地读出来? (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师:生字词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不要急于回答,再浏览一遍课文。 (预设)生: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了我得到的启示。 ;. .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3)师:课文内容了解了。预习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体会作者钓到大鱼的心情. (生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生读这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