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有哪些亮点

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有哪些亮点
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有哪些亮点

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有哪些亮点

新修订的深圳公共场所禁烟条例较之前的禁烟规定而言,更加强调场所管理人的义务和个人的权利,明确规定禁烟场所管理者负有劝阻和控烟义务,不能摆放跟烟草有关的物品,如烟灰缸等。就个人而言,在禁烟场所有权劝阻吸烟,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亮点一:强调个人的权利

所有人都有权拒绝二手烟

任何个人都有权要求吸烟者在禁止吸烟的场所,要求经营者、管理者履行职责。有权向有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有权去劝阻那些吸烟的人不要吸烟。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第十五条任何个人或者单位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有权要求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履行控烟职责,并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对被投诉的禁止吸烟场所进行调查、核实。

亮点二:强调场所管理者的义务

管理者提供烟灰缸将会受罚

条例规定室内的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分公共场所室外区域(主

要是医院、学校)全面禁烟。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一个通告,就是向全社会公布关于禁止吸

烟和限制吸烟的场所的范围,一共有16类禁烟的场所。有两类属于限制场所。这些禁烟

场所都必须有标识,都不能放置跟烟草有关的物品,对违规吸烟的,工作人员要予以劝阻,这是强调了管理者。如果不去劝阻,任由吸烟人在这里吸烟,要受到法律处罚。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第十三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并配备控烟检查员;

(二)不得配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或者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的入口及其他显着位置设置禁止吸烟标识和监督投诉电话;

(四)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场所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其熄灭点燃的烟草制品;不熄

灭的,应当劝其离开;不服从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

亮点三:突出多部门管理、多部门执法

禁烟这事走到哪都有人管

过去的法规是卫生部门一家来执法,这次新修订的条例,把它调整为以卫生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现在根据条例的规定,成立了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这个联席会议制度有20多家政府的部门,民政、财委、发改、工青妇等等,这些部门一起参与共同对控制

吸烟这个社会的问题来进行把脉,一起来研究,一起来制定方案,一起来做好宣传,一起加强对这项工作实施的评估。所以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在执法的时候,有六个政府的部门再加上铁路部门和航空部门,一共八个部门来进行执法。所以说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交通运输部门,在他们管辖范围内他们就有执法权。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第三十三条建立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制度,控烟工作联席会议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各成员单位应当组织实施。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行业、本系统的控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本行业、本系统的控烟工作。

第三十五条下列各部门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负责控烟工作的宣传教育、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一)交通运输行政部门负责除民用航空器、火车外的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相关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二)民航、铁路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民用航空器、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及其等候场所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三)文体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文化场所、体育场所、旅游景点及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公共

场所、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四)市场监督行政部门负责餐饮服务场所、商品批发零售场所及其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五)公安部门负责校车、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宾馆、旅馆、酒店、游艺场所、

歌舞厅、按摩、洗浴等场所及其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六)城市管理行政部门负责公园、地铁及其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其它有关部门应当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控烟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

亮点四: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经济惩罚为副

个人最高罚五百、单位最高罚三万

对违反条例的个人不听从劝解的,当场收缴50元;拒不改正的200元;阻碍执法的

500元。禁烟的场所,如果经营者、管理者没有履行职责的,首先要警告。对八大类执法的部门,他们首先去提出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万元罚款。

公共场所禁烟标语

公共场所禁烟标语 第一篇:公共场所禁烟标语大全第二篇: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第三篇:公共场所禁烟制度第四篇:关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第五篇: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建议 正文第一篇:公共场所禁烟标语大全 第一组:公共场所禁烟标语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就是犯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 远离烟草,崇尚健康,爱护环境 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 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无烟的环境,健康的身体。 爱健康,全民禁烟大行动。 熄灭香烟,点燃文明。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摒弃吸烟陋习,创造健康新时尚 还人类一片清新,请丢掉手中的香烟 第二组:公共场所禁烟标语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已成为时代潮流,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1、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2、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 3、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 4、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5、 no smoking , no crying. 6、青烟长在,恶梦长随。 7、 香烟是魔鬼的契约。 8、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9、我最怕最怕烟雾蒙蒙,看不清看不清你的面容。 10、 不一定烟雾缭绕的地方才是天堂。 11、健康随烟而灭!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12、 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13、吸烟,我们可以选择,那么,生命呢? 14、还人类一片清新,请丢掉手中的香烟。 15、点燃香烟的一刹那,你也点燃了死亡的导火索。 16、 不抽一支烟,快乐似神仙! 17、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18、 烟缈缈兮肺心寒,尼古丁一进兮不复还。 19、 曾经有一堆烟摆在我面前,我没好好珍惜,现在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鬼东西吆一声“get out”。 20、它(吸烟)是你最简单的快乐,也让你最彻底地哭泣。 21、都说吸烟的男人够潇洒,可知香烟的危害有多大? 22、 请把火柴留给你的生日蜡烛,而不是香烟。

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为了创造良好得无烟环境,培养员工健康的行为与习惯,保障广大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公司员工防火安全意识,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创建企业文明生产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禁烟范围 1、公司内公共场所及开放区域禁止吸烟; 2、办公楼所有办公室、会议室、厕所、楼梯、过道等区域禁止吸烟; 3、办公楼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固定吸烟点。 二、禁烟对象 1、公司所有员工; 2、进入公司的外来人员。 三、管理职责 (一)管理部 1、负责本管理规定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2、负责对违规人员(部门)的处理。 (二)保安公司 1、保安公司负责公司内公共场所、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的禁烟管理; 2、保安人员负责对上述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违规行为,有权依照本规定进行制止和处理(通知管理部开具处罚单)。 (三)各部门

1、各部门(单位)主管领导,为本部门(单位)禁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责任区的禁烟管理,发现违规行为,有权依照本规定进行制止和处理(通知管理部开具处罚单)。 四、规定要求 1、认真学习和贯彻关于禁烟的规定,在公司内做好禁烟的宣传工作。 2、建立控制吸烟的管理制度,配备监督员,做好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 3、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入口处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禁烟标识,保持标识完整、清晰。 4、公司的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机房、会议室等共场所禁止吸烟,并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5、员工严禁在工作区内吸烟。工作区以内,任何场所均为无烟区,不放置烟具,不相互敬烟。 6、任何员工不得在公司内的公共活动场所吸烟。公司内禁止乱丢烟蒂。 7、员工休息区设立吸烟室,凡吸烟者均到吸烟室吸烟,经教育不改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8、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公司内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吸烟的危害。

禁止吸烟通告

禁止吸烟通告 本文是关于禁止吸烟通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禁止吸烟通告xx一 为满足客户需求,以及确保公司人员及财产安全。ATGD重申禁烟令如下: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携带香烟、打火机进入车间; 严禁任何人在厂区的任何地方吸烟; 违反相关禁令者,一经发现,都会被按照员工守则的规定,处以扣6分或直接开除的处罚! 近几日,保安在安检时,查获HD SOT223、HV SODX员工携带香烟进入车间,该2名同事都被公司按照员工守则的相关规定给予扣6分的处罚;自10月至今,还有多名同事因为抽烟行为被解雇 希望全体同事引以为戒,遵守公司的禁烟令,做一个良好的NXp公民!吴敏 人力资源总监 12.02 禁止吸烟通告xx二 为控制吸烟危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等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现就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下列公共场所室内禁止吸烟: (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楼);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足浴店(按摩中心);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网吧)、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通讯、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营业场所;(七)医院(诊室、候诊室、住院部)、车站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 (八)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实验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 (九)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礼堂、会议厅(室)、办公室; (十)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本单位的其他场所禁止吸烟,并在禁止吸烟区域外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吸烟区(室)。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二、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和执行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制度; (二)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四)不得在本单位禁止吸烟区内设置烟灰缸等器具或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或物品; (五)配备专(兼)职禁烟劝导员和巡查员,对在禁烟区的吸烟者进行劝阻。 三、进入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公民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单位制止吸烟行为。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

禁止吸烟管理规定 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就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更就是对公共场所环境、周围人群的一种严重危害。为树立与展现我公司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创造文明、洁净、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制定《北京商务中心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禁止吸烟管理规定》,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所有办公场所与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包括下列区域与场所: (一)公司内部公共办公区域; (二)各会议室、接待室; (三)个人办公室; (四)男、女卫生间内; (五)电梯内;走廊、楼梯(含疏散楼梯)、过道; (六)公司其她在外办公区; (七)其它相关公共场所。 第二条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禁烟区域内吸烟。 第三条公司所有禁止吸烟区域内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不得设置吸烟器具,不得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与物品。 第四条公司所有室内办公区域及室内其她区域内不设立吸烟室(为无烟区),吸烟需在室外指定的吸烟区域。 第五条公司创建无烟单位领导小组在禁烟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公司禁止吸烟的制度与措施;

(二)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 (四)组织开展无烟标兵科室创建活动; (五)其它相关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位员工在禁烟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禁烟规定与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惩戒措施; (三)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协助制定公司禁止吸烟的制度与措施; (四)其它相关工作。 第七条在禁烟区域内发现有人吸烟,公司所有员工都有劝诫义务。发现禁烟区域内有人吸烟却无人劝阻,部门责任人负有管理责任,扣除责任部门责任人元。 第八条公司员工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发现一次,惩戒元。除经济惩戒外,首次给予批评教育,第二次公开通报批评,对屡教不改者(1个月内违规吸烟超过4次,全年累计超过10次),取消当年度个人考核评先评优资格。 第九条遵守本规定第一至八条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部门负责人带头不吸烟; (二)吸烟者不应引导其她不吸烟者吸烟; (三)积极组织员工学习控烟知识。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6年月日起施行。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1997年11月14日乌鲁木齐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通过1998年1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提倡社会公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实行“限定场所,单位负责,加强引导,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一)公共交通工具及等候、售票厅(室); (二)医疗机构的室内候诊区、诊疗区、病房区; (三)影剧院、歌舞厅、录相放映厅(室)、游艺厅(室); (四)室内体育活动场所; (五)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美术馆、档案馆、青少年宫的室内公众活动场所; (六)各类商场(店)室内营业场所,邮电、金融机构营业厅; (七)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室内教育活动场所,幼儿园和托儿所; (八)会议室(厅); (九)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在上述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可设置隔离的吸烟室。 第四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爱卫会、教育、文化、公安、交通、商业等有关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做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工作。 第五条 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制度; (二)做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不设置吸烟器具; (四)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 第六条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公民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有权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违反本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由卫生行政主管机关的卫生监督员处以5-10元的罚款。 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配备卫生检查员,可以受卫生行政主管机关的委托,对在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处以罚款。 第八条 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的,由卫生行政主管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制度规定

禁止吸烟管理规定 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更是对公共场所环境、周围人群的一种严重危害。为树立和展现我公司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创造文明、洁净、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制定《北京商务中心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禁止吸烟管理规定》,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所有办公场所和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包括下列区域和场所: (一)公司内部公共办公区域; (二)各会议室、接待室; (三)个人办公室; (四)男、女卫生间内; (五)电梯内;走廊、楼梯(含疏散楼梯)、过道; (六)公司其他在外办公区; (七)其它相关公共场所。 第二条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禁烟区域内吸烟。 第三条公司所有禁止吸烟区域内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不得设置吸烟器具,不得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四条公司所有室内办公区域及室内其他区域内不设立吸烟室(为无烟区),吸烟需在室外指定的吸烟区域。 第五条公司创建无烟单位领导小组在禁烟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公司禁止吸烟的制度和措施; (二)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 (四)组织开展无烟标兵科室创建活动; (五)其它相关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位员工在禁烟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禁烟规定和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惩戒措施; (三)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协助制定公司禁止吸烟的制度和措施; (四)其它相关工作。 第七条在禁烟区域内发现有人吸烟,公司所有员工都有劝诫义务。发现禁烟区域内有人吸烟却无人劝阻,部门责任人负有管理责任,扣除责任部门责任人元。 第八条公司员工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发现一次,惩戒元。除经济惩戒外,首次给予批评教育,第二次公开通报批评,对屡教不改者(1个月内违规吸烟超过4次,全年累计超过10次),取消当年度个人考核评先评优资格。 第九条遵守本规定第一至八条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部门负责人带头不吸烟; (二)吸烟者不应引导其他不吸烟者吸烟; (三)积极组织员工学习控烟知识。 第十条本规定自2016年月日起施行。

辩题:公共场所是否应该全面禁烟(正方)

2013/10/13 稿汕头大学-13 生物辩论队备赛练手题?(不记得了)【前言:上传此文档是纪念大一的我们夜夜备战的日子,小Z难以忘记......... 和大家分享一下】 辩题:公共场所是否应该全面禁烟(正方)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公共场合应该全面禁烟。根据现有法规规定,全面禁烟是指在公共场合中禁止吸烟且不设置吸烟区。现在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我方观点。 第一,全面禁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要知道,二手烟的毒性比一手烟高1-3 倍。公共场合是民众大量聚集、交流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吸烟是在强迫他人吸二手烟,这是对烟草非依赖人群权利的忽视,严重损害了非吸烟者的健康权。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慢性病中心副主任姜垣表示,由于通风技术无法清除空气中的烟草颗粒,即使设置了吸烟区,二手烟的影响还是不能消除, 而没有分割的吸烟区更是形同虚设。所以部分禁烟不能完全消除二手烟的危害,全面禁烟才能保证非吸烟者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第二,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更有利于避免青少年养成吸烟的不良习惯。青少年是一个处于敏感期且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群体。中国疾控中心2008 年发布的一组数据:青少年现在的吸烟者约为1500 万人,而尝试吸烟者高达4000 万人。而青少年吸烟大多是因为好奇而去模仿周围的人吸烟。若是部分禁烟,当青少年看见人们聚集在吸烟区吸烟时,就容易产生吸烟欲望而尝试去吸烟。而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能给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其养成不吸烟的习惯,从源头降低烟民的数量,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公共场合全面禁烟更有利于吸烟者的健康并且能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因为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的措施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醒人们不要带烟出去,使人们减少对烟草的依赖。比如,英国实行全面禁烟之后,烟草的销量下降了1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烟民达500万人,其中中国有100 万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33%。而如果在公共场合部分禁烟,在烟瘾的驱使下烟民还是可以不受限制地吸烟,唯有全面禁烟才能真正减少烟民的吸烟量。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公共场所应该全面禁烟。

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导读:本文是关于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遵义市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吸烟有害健康、导致多种疾病,这是数亿吸烟者和各国专家证实的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吸烟不但给人们带来疾病,而且还会引发火灾,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更是吸烟者对公共场所环境、周围人群的一种巨大危害。据研究资料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自己还要大,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因此,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我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重大进展,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护。今年9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遵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决定从2012年11月1日起对全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该《办法》的出台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市民

朋友们,全民健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基本保证,健康更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维护他人健康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禁烟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争做无烟环境保护的模范。 2、广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人民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禁烟相关规定,带动全社会创建室内无烟环境。 3、在全市范围内出租车和公共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实行全面禁烟,司乘人员要主动劝阻吸烟行为。 4、全市各医院、车站、学校、工厂、社区等要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营造争创无烟环境的良好氛围。 5、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制定本单位禁烟措施,创建无烟环境,为我市创造清洁、健康、安全的无烟环境。 遵义市文明办 遵义市爱卫办 2012年11月1日 【篇二:关于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倡议书】 广大教职员工、同学们: 科学证明,吸烟有害健康。尤其是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不但危害自身健康,而且严重危及他人,污染公共环境。烟草危

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建议

民盟武陵区基层委员会: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建议常德统战网4月16日讯(武陵区委统战部郭强)近段时间,由民盟武陵区委副主委李成组织盟内部分盟员对全市范围内主要的商场、街道、宾馆、公交汽车等公共场所进行了禁烟抽样调查,并结合全国有关数据显示,只有极少部分人在自己认为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情况下在公共场所吸烟,大部分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都毫无顾忌,盟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有50%的人立即灭掉烟头,其中有20%的人灭掉后换地方重新吸烟,另有一半的人有恃无恐,继续我行我素。我国现有烟民约3亿多人,公共场所等地方遭受被动吸烟的人数高达5亿,每年我国有10万左右人死于吸烟。2006年,我国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承诺2011年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 但是,从目前禁烟的现状来看,我国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收效甚微。在此建议: 一、结合学校教育,辐射社会。一是利用高校志愿者,经常开展禁烟活动,提高大众对公共场所禁烟的认识;二是联手教育局对中小学学生进行禁烟知识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受教育,让学生将禁烟气氛渗入到每一个家庭,制造整个社会禁烟的浓厚氛围,以至达到公共场所自觉禁烟的目的。 二、制定更细更具体的规定是保障公共场所禁烟的有力保障,一是明确哪些场所是属于公共场所;二是明确违反条列的具体惩罚细则;三是明确执法主体(可反聘退休职工),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者进行有

效的处罚。 三、加强宣传,让人人都参与公共场所禁烟运动。将禁烟令的内容和吸烟的危害制成画报或是宣传栏,放在公共场所的显眼位置,再配上传统的“严禁吸烟”图标,这样可以让民众更加深入了解吸烟的危害,主动戒烟和监督。 四、加强监督,发挥社会各界监督的力量。一是监督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是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对在本场所的吸烟者进行劝诫,对屡劝不改者进行可以劝离和处罚;三是广大群众要主动充当起监督员,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要敢于制止,加大惩罚力度,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惩罚的禁烟效果确实欠佳。 [来源:常德统战网] [供稿:武陵区委统战部] [编辑:周妍廷]

公共场所禁烟条例

---------------------------------------------------------------范文最新推荐------------------------------------------------------ 公共场所禁烟条例 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消息,卫生计生委起草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拟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快来看看吧。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减少和消除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工作期间使用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遵循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原则,政府主导,单位负责,个人自律,社会监督。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 1 / 25

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 第九条国家和社会应当支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鼓励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制吸烟工作或者为控制吸烟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章禁止吸烟的范围和措施 第十条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第十一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 (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 (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 (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

社区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社区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社区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为了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公民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依据爱国卫生相关规定,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凡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应设有明显禁烟标志,不设置任何,吸烟器具,不设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二条社区控制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各村居及单位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并履行以下职责: 第三条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条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第五条及时劝阻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六条全社区干部职工有义务劝阻进入禁烟场所内的吸烟者禁止吸烟;全社区干部职工有义务宣传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七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当对违反规定吸烟者进行劝阻教育,对不听劝告者责令其离开该场所。 第八条本规定由社区禁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禁烟管理措施 1、要成立禁烟领导小组,严格管理,责任到人,充分加强禁烟工作宣传和健康教育。 3、检查组负责日常禁烟工作检查,不断加强日常监督,同时与检查考核挂钩。 4、对发现在室内公共场所地方吸烟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将受到最低100元的处罚。 为了控制吸烟的危害,保障居民健康,保护环境,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禁烟制度: 1、全体居民要提高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自觉控制和禁止吸烟,服从领导,遵守禁烟制度。 2、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场所、会议室等一切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利用广播、黑板向居民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劝阻吸烟的社会宣传。 4、在禁烟区内不设置吸烟器具,不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公共场所禁烟 Should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Be Banned-

公共场所禁烟Should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Be Banned? We can see such signs as “No Smoking” in some public places, which is a kind of measure taken to ban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However, concerning about this measures,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vergent opinions. The smokers protest against that it is a kind of action to deprive of their free right, while the non-smokers are in favor of banning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可以看到像“禁止吸烟”这一类的标志,这都是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方法。然而,对于这种措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吸烟者认为这是剥夺他们自由权的行为,而不吸烟的人则是支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In my opinion, I am inclined to support the latter one—smoking should be banned in public places. There are reasons accounting for my point. For one thing, people will be harmed by the second-hand smoking if someone smokes in public places,

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公民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依据爱国卫生相关规定,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街道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本制度,不得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三条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包括: (一)机关各科室、公共办公室和会议室; (二)机会关所有档案资料室; (三)职工活动室;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第四条凡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应设有明显禁烟标志,不设置任何,吸烟器具,不设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五条街道控制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各村居及单位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三)及时劝阻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六条全街道干部职工有义务劝阻进入禁烟场所内的吸烟者禁止吸烟;全街道干部职工有义务宣传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七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当对违反规定吸烟者进行劝阻教育,对不听劝告者责令其离开该场所。 第八条本规定由街道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禁烟管理制度

为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医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通化县中医院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监督管理活动,活动遵循加强引导、限定场所、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的原则。 2.所有公共区域禁止吸烟,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 3.中医院所有范围内任何人员不准抽游烟。 4.不在中医院禁止吸烟场所或者区域内设置吸烟器具;不在中医院院内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识和物品。 5.设立控烟监督员,对在院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予以制止,内部员工有此类行为且拒不改正的,可予以罚款五十元的处罚。 6.所有员工需对患者及家属做好禁烟、控烟的劝导和解释工作,在工作范围内不提供吸烟器具。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控烟检查方案

2015年公共场所控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一、检查范围 2014年国家公共场所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确定的范围。 二、检查内容 (一)公共场所控烟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1.控烟制度建立情况。 2.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执行情况。 3.室外公共场所吸烟区设置情况。 4.开展控烟培训和宣传情况。 5.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情况。 (二)公共场所控烟问卷调查。从每个被检查的公共场所抽取不少于2位消费者(原则上除美容场所外,男女比例为1: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公共场所控烟规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公共场所控烟的态度。 三、工作目标 了解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基本状况,了解消费者对控烟的知晓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要求,结合地方实际,认真部署,摸清情况,强化公共场所经营者控烟主体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等专题知识进行宣传。 (三)各地要认真梳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总结典型做法和经验,于2014年11月30日前将工作总结和汇总表报我委监督局,同时抄送电子版。 附表:1.公共场所控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表 2.公共场所控烟专项检查表 3.公共场所控烟调查问卷 4.公共场所控烟专项监督检查信息汇总表 5.公共场所控烟调查问卷统计汇总表

附表1 公共场所控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表 序 号 检查对象检查数量检查内容执行省份报送日期 1 住宿场所辖区内普通旅店(重点监督检查 快捷酒店),不少于100户。 (一)控烟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1.控烟制度建立情况。 2.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执行情况。 3.室外公共场所吸烟区设置情况。 4.开展控烟培训和宣传情况。 5.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情况。 (二)开展控烟问卷调查。 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 11月30日前 2 沐浴场所辖区内沐浴场所,不少于30户。 3 游泳场所辖区内各类室内人工游泳场所(包括学校内游泳场所),不少于30户。 4 美容美发 场所 辖区内美容美发场所,不少于 30户。 5 商场 (含超市) 辖区内营业面积2000㎡以上商 场(含超市),不少于20户。 6 影剧院辖区内影剧院(重点监督检查电影院),不少于20户。 7 饭馆 (餐厅) 辖区内营业面积300m2以上饭馆 (餐厅),不少于100户。 3

公共场所禁烟令

公共场所禁烟令 20XX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公共场所禁烟令,快来看看吧。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减少和消除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进出或者使用的场所、工作期间使用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遵循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原则,政府主导,单位负责,个人自律,社会监督。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 第九条国家和社会应当支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鼓励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制吸烟工作或者为控制吸烟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章禁止吸烟的范围和措施 第十条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 第十一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 (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 (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 (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第十二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设立吸烟点,吸烟点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没有设立吸烟点的公共场所室外区域属于全面禁止吸烟的场所 (一)除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室外区域; (二)除儿童福利机构以外的其他社会福利机构的室外区域; (三)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游乐园的室外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设置吸烟点的室外场所。 第十三条室外设置吸烟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工作场所禁烟倡议书

工作场所禁烟倡议书 【篇一: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吸烟有害健康、导致多种疾病,这是数亿吸烟者和各国专家证实的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它不但给人们带来疾病,而且有时还会因烟 蒂乱丢,引起火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公 共场所吸烟不仅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更是吸烟者对 公共场所环境、周围人群的一种危害。据研究资料表明,吸烟已成 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 对他自己还大,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 人多出6倍。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公共场所 吸烟不仅是对公共场所环境、周围人群的一种危害,而且是一种不 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公共场 所禁烟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2011年3月,卫生部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 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 所禁止吸烟”。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出台,是我国履行《烟草控 制框架公约》的重大进展,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护,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014年11月27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 实施。被称为西宁史上最严“禁烟令”。是我省西宁市控制吸烟工作 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西宁市公共卫生管理、 保障公民健康权益、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工作的 重要举措。 该《条例》明确规定,六类区域全面禁烟,不允许设置吸烟室或者 划定吸烟区,四类区域限制吸烟,可以设置固定的吸烟室或者划定 固定的吸烟区,场所内其他区域禁止吸烟。禁止吸烟场所主要有: 教育、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体育场馆、运动 健身场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等;限制吸烟场所 主要有:各类餐饮服务场所、娱乐服务场所、休闲服务场所和提供 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等四大类区域,限制吸烟场所设置吸烟室 或吸烟区面积不得超过营业面积的20%。

各类公共场所禁烟标准

附件 各类公共场所禁烟标准 一、无烟工作场所标准 1.工作场所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工作场所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2.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3.工作场所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4.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5.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6.全体职工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7.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二、无烟机关标准 1.机关领导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主动戒烟,是推行无烟政策的关键因素。同时制定措施,倡导机关工作人员不吸烟; 2.有控烟领导组织,有控烟规划、工作、方案,有控烟制度和工作保障; 3.机关内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类工作场所及职工餐厅等禁止吸烟,场所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4.不在禁止吸烟场所摆放烟灰缸等烟具; 5.机关工作人员在室内工作场所一律不吸烟,并主动劝阻来访者吸烟; 6.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吸烟的危害,积极开展控烟宣传;

7.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戒烟,吸烟率在原基础上逐渐下降。 三、无烟医院标准 1.医院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医院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2.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3.医院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4.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5.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6.医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7.鼓励和帮助吸烟医生戒烟。 四、无烟餐厅标准 1.在显著位置应设置无烟指示标识,客人就餐前给予提醒或引导; 2.无烟餐厅应全面禁烟,对设立吸烟区的餐厅应设立单独分隔的、有通风装置的吸烟区; 3.无烟区内不得摆放烟灰缸等烟具; 4.不向就餐客人推销烟草制品; 5.餐厅内不得有烟草广告及相关促销产品。 五、无烟酒店(宾馆)标准 1.提供无烟客房服务。 凡星级以上酒店(宾馆)都要设置无烟楼层、无烟客房,有“无烟楼层”、“无烟客房”标志。 2.公共消费场所实行“吸烟区”与“禁止吸烟区”分开。 酒店(宾馆)内的酒吧、茶座、餐厅、洗浴、歌舞厅等公共

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范本(一): 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 北京禁烟令于2015年6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其实不管是北京,为了提升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相关部门也会制定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来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公民身心健康,下方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公民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依据爱国卫生相关规定,结合本街道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街道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本制度,不得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三条本单位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包括: 机关各科室、公共办公室和会议室; 机会关所有档案资料室; 职工活动室;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第四条凡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应设有明显禁烟标志,不设置任何,吸烟器具,不设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五条街道控制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各村居及单位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并履行以下职责: 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及时劝阻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六条全街道干部职工有义务劝阻进入禁烟场所内的吸烟者禁止吸烟;全街道干部职工有义务宣传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七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当对违反规定吸烟者进行劝阻教育,对不听劝告者责令其离开该场所。 第八条本规定由街道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范本(二): 医院禁烟管理制度 为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医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通化县中医院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监督管理活动,活动遵循加强引导、限定场所、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的原则。 2。所有公共区域禁止吸烟,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

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办法

xx市公共场所控烟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控制和减少吸烟危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各级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工作(以下简称控烟工作)。 第三条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实行“单位负责、社会监督、限定场所、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县(区)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控烟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行业的控烟工作。 控烟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县(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县(区)爱卫办)。 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负责控烟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负责下列场所控烟工作: (一)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负责管理本单位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二)教育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将吸烟危害内容纳入学生健康教育课程; (三)卫生部门负责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本规

定指定的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相关工作场所的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五)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等部门分别负责文化娱乐市场、体育场所、宾馆酒店的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六)工商部门负责商场(店)的控烟工作,并做好对烟草广告的监督管理; (七)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其内部会议室、图书馆、车间、餐厅、非营业性娱乐室等场所的控烟管理工作; (八)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法定职责,做好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 第六条有关部门应当保障控烟工作所需经费,加强控烟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鼓励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控烟工作,为控烟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八条鼓励创建无烟单位,市、县(区)爱卫会应对无烟单位及在控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九条禁止在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场所吸烟: (一)托儿所、幼儿园、儿童福利院及青少年活动基地; (二)医疗机构的办公区、候诊区、诊治疗区和病房; (三)各类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以及学生宿舍、餐厅等室内区域;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会议室、图书馆、车间、非营业性娱乐室等室内公共活动区域; (五)影剧院、歌舞娱乐厅、录像放映厅、游艺厅(室);

校园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校园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 烟草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烟草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校园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校园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主动吸烟者达3.5亿,被动吸烟者达5.4亿,中国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致病死亡,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高达110万,惊人的数字值得我们警醒。据统计,我国约有1500万名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应该以身作则,拒绝烟草。 根据我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我国应于2011年起,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识。 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危害更大。禁烟是创建绿色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知精神和近期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坚决不在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学

习场所,学生宿舍吸烟,并对禁烟场所的吸烟行为,及时进行友好的提醒和劝阻,营造文明校园环境。 二、党团员、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等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禁烟的有关规定。 三、青年学生要主动禁烟、参与禁烟,为身边同学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禁烟工作,学习禁烟知识,让您的家人和同学、朋友知晓吸烟的危害,让更多的人远离烟草。 四、全校各单位要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五、坚决抵制各类烟草广告和烟草赞助。 六、主动参与禁烟,给身边的人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七、教职员工不在校园内、教学区、办公区等公共场所及学生面前吸烟,并带头戒烟,做戒烟先锋;学生不在校园内、教学区内抽烟,自觉远离烟草,争做文明学生。 老师、同学们,我们的生命仅有一次,请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健康,拒绝烟草!让我们的校园更健康、更和谐、更文明。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校园公共场所禁烟倡议书篇二: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吸烟有害健康、导致多种疾病,这是数亿吸烟者和各国专家证实的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它不但给人们带来疾病,而且有时还会因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