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871艺术与传播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传播学教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871艺术与传播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传播学教程简答题精编

1.谈谈意见领袖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与影响。

【答案】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 (1)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

(2)在杜交场合比较活跃;

(3)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4)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在现代传播实践中,应当认识到意见领袖对传播的影响,利用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效力来提高传播的效果。

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答案】(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自主权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例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等。(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案】①施拉姆认为,传播与社区关系密切,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社区是指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关系是纵向或者横向的。

③传播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都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4.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的内容。

【答案】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器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体是人类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觉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5.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

【答案】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1)“一

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他给人一种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给人一种免疫效果。(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人一种观点鲜明,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而另一种给人一种理解的困难性。(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只有两种结果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5)警钟效果,他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行为向一定的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说服的恐惧效果。

6.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相关试题:简述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观点。

【答案】(1)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

民主参与理论又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况下出现的。在民主参与理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学者J.A.巴隆的《媒介的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B.H.巴格迪坎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的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该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7.市场调查的一般程序。

【答案】(1)研究方向和内容的确定;

(2)收集信息内容的确定;

(3)调查对象的确定;

(4)问卷设计并进行预调查;

(5)实施调查;

(6)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7)调查报告的撰写。

8.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答案】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往往只选择那些对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的固有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受众的这种对信息的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选择性注意,是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相关的对媒介内容的注意的方式。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的媒介和支持其固有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第二,选择性理解,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关系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其所注意到的媒介内容。在受众注意和接触到的信息中,只有那些符合其原有认识结构的一小部分内容才会进

入深层认识和理解的阶段;第三,选择性记忆,指在选择注意和选择理解的信息中,受众往往只记忆那些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这样,经过由外向内的三个阶段的选择过程,最终能被受众记住的信息是很少的。受众的这种对信息的选择过程,是受众应付信息超载的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9.简要说明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

【答案】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影响——两级传播理论。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

10.简述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

【答案】(1)舆论(public opinion)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舆论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就是新闻媒介对舆论的导向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反映并代表舆论, 即通过新闻报道来使得公众的意见与呼声得到真实的表达;

二是引发奥论,即新闻媒介可以通过对经过自己筛选的相关信息的报道,使之凸现出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公众舆论;

三是引导舆论,主要体现在两点:

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来引导公众的意见。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必须认识到新闻媒介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要善于利用这一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作用奠定基础。

11.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答案】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民主参与理论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会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为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它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现状的失望心理,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的今天,民众惟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争取到自身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