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

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2、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3、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4、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5、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6、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7、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8、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9、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10、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课内简答题:

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答: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2、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答: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3、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答: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答: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5、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答: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6、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答: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答: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8、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答: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9、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答: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

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10、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完整版)木兰诗公开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木兰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写文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2015 花木兰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形象,自2000年起,河南商 丘每年举办“中国商丘木兰文化节”,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 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作为一首民歌,《花木兰》对后世文学艺术产 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木兰诗》,走近花木兰。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 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 剧性、充溢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 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资料布置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布置,要组织同学通过 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同学自身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同学更好地体 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同学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同学能力的训练。 6、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同学介绍,了解同学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师生一起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 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依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局部内容。 明确:第一局部(1-3段)替父从军 第二局部(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局部(5-6段)凯旋归来 第四局部(第7段)结尾和文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8 木兰诗(附答案)

8 木兰诗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 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

我求助:

我收获: 答案: 【自主预习】 1、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2、(kè hán)ān jiān yān pèi róng jì tuò shuò

3、(1)门(2)为此(3)出征(4)离开(5)只(6)军机、军事(7)过(8)有余(9)希望(10)裙子(11)爬搔(12)眯着眼 4、(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隘。 (2)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 5、征战沙场辞官还家 6.昨夜见军帖……木兰无长兄 7.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开我东阁门……著我旧时裳 9.扑朔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课堂探究】 问题一: 示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问题二: 1.(1)帖花黄:帖通贴,意思粘贴(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意思伙伴 2. 市名词,集市,市场 动词,买 3.(1)名词动用,买(2)名词动用,记下 4.(1)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2)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连词 (3)郭.:古义外城,今义用作姓氏(4)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5.(1)省略句,“愿为(此)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倒装句,“问女所思何”,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问题三:此诗讲述了一个古代女孩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问题四:木兰是一个英姿飒爽的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是一个不贪图富贵的人: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问题五:运用互文修辞,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是虚指,用以渲染气氛,极言时间短促战争紧迫,表明木兰的准备工作有秩序的进行,并不是在四个地方买 问题六:借用木兰的心理状态勾画了征途上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样写极大地丰富了主人公的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问题七:诗中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对“征前准备、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是因为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木兰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问题八:(1)排比、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作用:表明木兰的准备工作有秩序的进行,渲染军情紧急气氛,

8.木兰诗

8.木兰诗 国学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 1. 木兰形象的理解。 2. 各种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雄 chí()阿zǐ() 1.zhù jiān jì tu? xùn cì辔朔雄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 2.对着军中的文告早晨战事穿怎么分辨 3.文学常识填空。 《木兰诗》又名,选自宋代编的,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的传奇故事。《木兰诗》与并称“乐府双璧”。 3.《木兰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乐府替父从军《孔雀东南飞》 4.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_______ 4.(1)“帖”“贴”粘贴(2)“火”通“伙”伙伴

5.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 /何所思,问女 /何所忆。 (2)但 /闻黄河流水 /鸣溅溅。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①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②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度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关。 ③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④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合作探究 7.用一句话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7.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8.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8.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9.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9.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10.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0.木兰诗一个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巾帼英雄。 当堂测试 (2017.福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1-12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1.C 1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13.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新人教版第8《木兰诗》公开课教案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品;学生疏通文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及《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学生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及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及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学生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1)字词注音及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 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朔气:Shuò(北方)傍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2)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户:门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8木兰诗 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8木兰诗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不过,她现在不仅于国内人尽皆知,于国外也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离真实的花木兰仍然有着距离,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果大家想认识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那么就和我走进今天的课文,感受北朝民歌中给我们留下的花木兰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品,了解人物 让学生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代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目标导学二:诵读诗歌,疏通文意 1.诵读诗歌。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 赏赐.(cì)云鬓.(bìn)军帖.(tiě)可汗.(hán)辔.头(pèi) 燕.山(yān) 金柝.(tuò) 机杼.(zhù) 鞍鞯.(jiān) 溅.溅(jiān) (2)积累文言词语 ①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完整版)8、木兰诗课后练习(含答案)

8木兰诗课后练习 1注音 可汗(k e h a n 机杼(zhU ) 燕山(y o? 军帖(ti e ) 朔气(shu o ) 金柝(tu c )胡骑(j i ) 策勋x a n 傍地走(b a ng 鞍鞯(ji a )云鬓b in 溅溅ji an 辔头p ei 雄雌c i 阿姊z i 旧时裳ch eng 2 ?解词。 (1)旦:早晨(2)唯:只(3)郭:外城。(4)不 用: 不愿做。(5)朔气:北方的寒气。(6)策勋:记功。 ⑺ 十二卷:很多卷。(8)强:有余。(9)忆:思念。 (10)胡骑:胡人的战马。(11)戎机:战事。(12) 扶将:扶持。 3、一词多以 东市买骏马(名,集市) 昨夜见军帖(名,文告) 市 帖 愿为市鞍马(动,买) 对镜贴花黄(动,同“贴”粘贴) 将军百战死(名,将军) 将 出郭相扶将(动,搀扶) 4、翻译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隘和山岭 不闻机杼声(名,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动,重要的事情)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战士的铠甲(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为木兰)记下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不幸战死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回来(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雄兔的脚时时动弹,雌兔的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着窗子和镜子梳理美丽的头发,在脸上贴上花黄。 一.基础测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 1)可汗(k eh印)鞍鞯(ji m)鸣溅溅(ji m) B.辔头(p①燕山(y m)红妆(zhu mg)云鬓(b in) t) C.戎机(r m o金柝(tu c)著裳(zh v)鸣啾啾 (ji D.策勋(x tn)朔(shu c)傍地走(b mo阿姊(z 1)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 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 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优质课教案 木 兰 诗 制作人:李卫华 单位:漯河市第十四中学

《木兰诗》 【教学目标】 一、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三、学习本文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花木兰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花木兰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她的形象搬上了银幕,一时轰动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花木兰,去感受她的思想情感与人格魅力。 二、解题: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机杼.(zhù)可汗 ..(ān jiān )辔. ..(kè hán )鞍鞯 头(pèi )燕.山(yān)鸣溅溅 ..(jiū)胡骑. ..(jiān )鸣啾啾 (jì)戎.机(róng)金柝.(tuò)著.(zhuó)装傍.地走(bàng)朔.(shuò)气旧时裳.(cháng) 3、对照注释诵读,读准读顺。 4、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分析第一部分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 木兰诗

8木兰诗 课题木兰诗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4.复述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木兰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的优秀品 质。 课 前 预 习 作品 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 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写作 背景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 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 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距离黄河不远。 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 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

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 文体知识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读准字音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 ..(kè hán) 鞍鞯 ..(ān jiān)辔.头(pèi)溅.溅(jiān)燕.山(yān)啾.啾(jiū)朔.气(shuò)金柝.(tuò)策勋.(xūn)霍.霍(huò)阿姊.(zǐ)云鬓.(bìn) 重点实词赏赐百千强.:有余。胡骑.:战马。 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 出郭.相扶将:外城。双兔傍地走.:跑。 著.我旧时裳:穿。朔.气传金柝:北方。 军书十二 ..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通假 字 对镜帖.花黄(同“贴”,粘贴) 古今异义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 策勋十二转.(古义:次今义:旋转) 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 对镜帖.花黄(动词,同“贴”,粘贴)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

木兰诗

珠海新世纪2018级初一语文导学案NO.7编制人:张宝芝备课签字:张宝芝包科领导签字:熊勇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8、木兰诗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民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情景任务】 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性,她勤劳善良又坚勇敢,浮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却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 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这首诗真可谓居功至伟。 【学习活动】 活动一:《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活动二:《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活动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拓展阅读】 1.一词多义 (1)将:将.军百战死(名词,与“军”连用,表示“将领”的意思) 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2)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3)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名词,市场、集市) (4)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 2.古今异义 (1)强:古义:有余。例:赏赐百千强。利、 今义:カ量大;势力大 (2)郭:古义:外城。例:出郭相扶将。 今义:多用作姓氏。 (3)走:古义:跑。例:双兔傍地走。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爷:古义:指父亲。例:阿爷无大儿。 今义:祖父,即父亲的父亲。 (5)迷离:古义:眯着眼。例:雌兔眼迷离。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辦清楚 (6)但:古义:只,副词。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7)十二: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例军书十卷。 今义:具体数字“十 (8)忆:古义:思念。例:间女何所忆 今义:回想;记得。 3.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指记录) 4.作品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营养餐】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军帖.()可汗 ..() 鞍鞯 ..()辔.头()燕.山() 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 ..()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木 兰 诗 制作人:李卫华 单位:漯河市第十四中学

《木兰诗》 【教学目标】 一、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三、学习本文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花木兰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花木兰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她的形象搬上了银幕,一时轰动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花木兰,去感受她的思想情感与人格魅力。 二、解题: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

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机杼.(zhù)可汗 ..(ān jiā ..(kèhán )鞍鞯 n )辔.头(pèi )燕.山(yān)鸣溅溅 ..(jiān )鸣啾啾 ..(ji ū)胡骑.(jì)戎.机(róng)金柝.(tuò)着.(zhuó)装傍.地走(bàng)朔.(shuò)气旧时裳.(cháng) 3、对照注释诵读,读准读顺。 4、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分析第一部分内容 1、齐读1、2段,看诗篇如何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

(完整版)木兰诗教学设计(优秀)

《木兰诗》公开课教学设计 杨玉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6’)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20’) 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木兰诗

八、木兰诗 1、易读错的字 骏(jùn)马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 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辔(pèi)头胡骑(jì)啾啾(jiū)金柝(tuò)溅溅(jiānjiān)燕(yān)山策勋(xūn)戎(róng)机霍霍(huò)红妆(zhuāng)赏赐(cì)阿姊(zǐ)雌(cí)兔东阁(gé)帖(tiē)花黄朔(shuò)气战时袍(páo)十二转(zhuǎn)云鬓(bìn)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傍(bàng)地 2、多音 tiē(帖花黄) hán(可汗) juǎn (卷起) wèi (愿为)帖 tiě(军帖)汗卷 quán(卷石底)为(愿为市鞍马) tiè(字帖) hàn(出汗) juàn (十二卷) wéi (作为) jiān(溅溅) jì(胡骑) duó(揣度) zhuǎn (转弯)溅骑度转 zhuàn (转圈) jiàn(迸溅) qí(骑兵) dù(度若飞) zhuǎi (转文) qiáng(百千强) xiāng(相扶将) dāng (当户) shang(衣裳)强jiàng(倔强)相当裳 qiǎng(勉强)xiàng(丞相)dàng(当真)cháng(旧时裳)kān (看家)ó(著我旧时裳)mó(磨刀) yān (燕山)看著磨燕 kàn (看火伴)zhù(著名) mò(石磨) yàn (燕子)3、形近字 杼zhù(机杼声)鸣míng(鸣溅溅)啾jiū(鸣啾啾)唤huàn(唤女) 揪jiū(揪耳朵)焕huàn(涣散)抒shū(抒情)呜wū(呜咽)锹qiāo(铁锹)涣huàn(涣散)惟wéi (惟一)帖tiě(军帖)峻jùn(险峻)竣jùn(竣工)维wéi (维修)贴tiē(贴切) 唯wéi (唯闻)粘zhān(粘贴)骏jùn(骏马)俊jùn(俊俏)募mù(募捐)慕mù(羡慕)骑qí(骑兵)倚yǐ(倚老卖老)幕mù(开幕) 墓mù(坟墓)暮mù(暮至)崎qí(崎岖)绮qǐ(绮丽)朔shuò(朔气)赐cì(赏赐)弛chí(松弛)雌cí(雌雄)塑sù(塑造)惕tì(警惕)池chí(浴池) 溯sù(溯源)锡xī(无锡)驰chí(驰骋)堆duī(土堆)锥zhuī(圆锥)辩biàn(辩论)傍bàng(傍地)谤bàng(诽谤) 瓣bàn (花瓣)磅páng(磅礴)膀páng(膀胱)椎zhuī(脊椎)辨biàn(辨别)榜bǎng(榜样)镑bàng(英镑)4、文言词语解释及译文 (1)唧唧:叹息声。复:又。唧唧复唧唧: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2)木兰:花木兰是古代河南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十多年,屡立战功。当:对着。户:门。织:织布。当户织:对着门织布。木兰当户织:花木兰对着门织布。(3)闻:听。不闻:听不到。杼:织布的梭子。声:声音。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不闻机杼声: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4)唯:只。

8 木兰诗

8木兰诗 【导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4.复述故事情节。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 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 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 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 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有少儿版的动画片,有成人版的电视剧,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 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 去见识见识最原始版的花木兰形象。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溅溅(jiān) 燕山(yān)啾啾(jiū) 朔气(shuò) 金柝(tuò)策勋(xūn)霍霍(huò) 阿姊(zǐ) 云鬓(bìn) (2)实词 赏赐百千强:有余。胡骑:战马。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

部编七年级下语文练习答案8 木兰诗(2020)

8木兰诗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 ..(kè)(hán)机杼.(zhù)燕.山(yān) 朔.气(shuò) 金柝.(tuò) 胡骑.(jì) 傍.地走(bàng) 鞍鞯.(jiān) 理云bìn(鬓) pèi(辔)头雄cí(雌) 阿zǐ(姊)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旦.辞爷娘去(早晨) (2)惟.闻女叹息(只) (3)出郭.相扶将(外城) (4)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做) (5)朔.气传金柝(北方) (6)策勋 ..十二转(记功) (7)军书十二卷 ...(很多卷) (8)赏赐百千强.(有余) 3.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正确的意义。 (1)将军 ..(扶持) ..百战死(将领)出郭相扶将 (2)不闻机杼 ..(战争) ..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 4.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解析:“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反问、比喻讴歌赞颂了木兰的谨慎、机敏。)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示例:图片展览式。将同学们搜集到的爱国主题图片资料、实物等进行展览,并让同学们写观后感。

初中课文《木兰诗》优质说课稿

初中课文《木兰诗》优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民歌的“双璧”。学习《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习得古诗文鉴赏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进行了上册以及本册一单元中古诗文的 学习,但阅读理解古诗文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认识,依照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大意。

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文学习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依照诗歌的特点,以诵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流程,在反复的诵读中将诗歌读准,读熟,读懂,读透,直至成诵。教学中,贯彻先学后导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放手让他们自学,有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教师适时做好启发、引导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那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又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

木兰诗示范课一等奖教案

木兰诗示范课一等奖教 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木兰诗》教案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㈡教学重点 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㈢教学难点 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 ㈠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请讲一讲。(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㈡探索新知识

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 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播flash) 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着扑朔戎机 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学生质疑: 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