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勘查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系统勘查工作,又称为矿产地质勘查或矿产资源勘查。

矿产勘查学:过去称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是研究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查明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产的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查明办法和应用地质学。

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全面研究原则 4、综合评价原则 5、经济合理原则 矿产勘查的阶段划分?1999年起我国实行了新的《固定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1999)将矿产勘查划分为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一、立项论证 二、设计编审 三、组织实施 四、报告编审

矿产勘查的基本特点?高风险 高投入 高效益 高科技 长周期9-10年

2、我国固体资源矿产分类(1999)及分类依据?分类依据:地质可靠程度、 可行性评价、经济意义三维分类模式 ,把固体矿产资源分为储量、 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3大类16 种类型。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不同矿产勘查阶段工作矿体的不同精度。可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四种。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可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潜在矿产资源(预测的、未受工程控制) 查明矿产资源(发现、查证、证实、受工程控制)



编码顺序=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地质可靠程度

1、储量(3类)

(111)

(121)

(122)

2、基础储量(6类) b 表示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111b)

(121b)

(122b)

(2M11)

(2M21)

(2M22)

3、资源量(7类)

(2S11)

(2S21)

(2S22)

(331)

(332)

(333)

(334)?

储量:指经勘查工作证实存在矿产中且矿产勘查过程中受工程控制的那一部分原地矿产资源或矿产资源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得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矿业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

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分类: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



第二章 勘查类型

1、矿产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产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矿产勘查类型确定的原则?1、追求最佳勘查效益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4、类型三分,允许过渡的原则 5、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的原则

2、矿产勘查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和常见矿产勘查类型的划分? 划分依据?主要是矿体的变化性。如矿体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产状、厚度和构造复杂程度以及矿化的均匀程度和连续程度。常见矿产勘查类型的划分?将勘查类型划分为三个类型。其中第I勘查类型为简单型,矿体规模为大型,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均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第II勘查类型为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中等,矿石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第III类勘查类型为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型,矿体形态和构造变化复杂,矿石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矿产勘查类型:是根据矿产的主要地质特点、矿产勘查的难易程度而将矿床统一划分的不同类型。





第三章 勘查类型基础系统

1、矿产勘查技术手段:是指矿产勘查过程中为完成矿产勘查任务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

分类:地质测量法、砾石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测量法、地球物理测量法、遥感地质测量法、探矿工程法。

2、不同类型矿产勘查技术手段基本特点及使用条件?

1地质测量法是用地质测量或地质填图进行矿产勘查的方法。使用于一切地质环境。

2重砂测量法(重点,详见笔记)

第四章 矿产预测

1、矿产预测:也称为成矿预测,是在矿产预测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矿产预测原理,矿产预测的种类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矿床成因,弄清成矿规律等以建立成矿模式,总体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矿产标志等以形成找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合适的矿产预测方法,圈出矿产预测远景地区,优选矿产预测重点区,进而对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进行预测。

2、矿产预测基本理论和准则?

是人们在长期的地质找矿或矿产勘查实践中,在各门地质学科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于指导矿产预测的理论,现已形成三大矿产预测的理论体系,即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和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

1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是主要采用“将今论古”“

由已知到未知”的分析法,是建立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实践基础之上的分析方法,根据类比所得到的认识和由此归纳而来的理论指导矿产预测。

2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又称为地质异常理论,该理论认为,地质异常是指与周围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地质现象,是地质体某种性质的特殊反映。

矿产预测的基本准则:1、最小风险、最大矿带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综合预测原则 4、统一标准原则 5、尺度水平对等原则 6、优化评价原则

3、矿产预测的层次划分和基本要求?

小比例尺成矿预测,比例尺在1:50万~1:100万

中比例尺成矿预测,比例尺在1:10万~1:20万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比例尺在1:5万~1:1万

4、矿产标志: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现象或线索。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矿产标志(铁帽)和间接矿产标志(围岩蚀变、围岩颜色变化)。按成因可以分为:地质标志、人工标志、生物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等。



第五章 矿体及其研究

1、矿体变化性质:某标志在矿体不同空间位置上相互之间的联系特点与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矿体变化程度:矿体标志值的相对变化幅度、变化速度。

2、区域化变量:是一种具有数值的空间位置的函数,即由一点移往下一点时,函数值是变化的,并具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连续性。

变异函数(变异率):是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由于它恰为区域变化量增量方差的一半,故又叫半变程方差。

矿化强度指数:是指矿体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个矿体平均品位的比值。矿化强度指数是反映品位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意义:往往被用于对矿床各部位进行对比,一般都是在已有较多的勘查资料时采用。通过这种对比,常常可以发现矿化在矿床或矿体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对评价矿床十分重要。

矿体边界模数:为了描述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的边界模数的数值指标,用于评定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意义:模数越小,形态越复杂,反之,模数越大,矿体形态越简单。变化界于1~0之间。

变化系数:均方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V=σ/X*100%

含矿系数(率):指工业矿化地段(工业矿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含矿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的比值。



第六章 矿体勘查工程系统

1、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1) 总则: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

(2) 各工程间要相互联系,均衡布置,以构成一系列勘查剖面

(3) 工程要垂直于矿体走向或平均走向,按一定间距系统布置,以保证工程

沿矿体厚度方向穿过

(4) 当使用地下坑探工程时,应考虑尽可能为将来开采时利用

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形式分为:勘查线、勘查网、水平勘查。使用条件?

勘查线适用于两个方向延伸,产状中等或较陡的矿体。勘查网适用于地形平缓,矿体产状也平缓的三向延伸或二向延伸,各勘查工程必须是垂直的。水平勘查适用于产状陡的矿体。

(勘查线:一组勘查工程从地表到地下按一定间距布置在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的铅垂勘查剖面内,并在不同深度揭露或追索矿体,这种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形式称勘查线。勘查网:勘查工程布置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探线的交点上,构成网状的工程总体布置方式,称勘查网。水平勘探:主要用水平勘探坑道沿不同深度的平面揭露和圈定矿体,构成若干不同标高的水平勘查剖面。这种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形式,称水平勘查。)

勘查工程间距:也称勘查工程网度、网密度或密度,是指穿过矿体中心面或顶底板时相邻两个勘查工程间的距离。勘查工程间距的表示方法:沿走向方向的间距*沿倾向方向的间距。

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方法:分为验证法和分析法。验证法包括

(1) 类比法

(2) 加密法

(3) 稀空法

(4) 探采资料对比法

3、单项(地下、地表钻探)勘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见笔记

4、地质编录:是矿产勘查工作中,把通过各种勘查工程所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一步综合研究的结果,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正确地、系统地反映出来。按性质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把通过勘查工程所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反映出来。



钻探地质编录(岩芯钻、冲击钻)



原始地质编录



坑探地质编录(地表坑探地质编录、地下坑探地质编录)

探槽、浅井 沿脉、穿脉、竖井、斜井、平硐、天井等



综合地质编录:是把综合研究各种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等所获得的成果用文字和图表等方式反映出来。

第七章 矿产勘查研究与取样

1、矿产取样:是矿产勘查过程中,为查明矿产质量、岩矿石物理化学性质、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而进行的样品采集、加工、鉴定、分析测定与试验工作,简称取样。分类:分为坑探采样和钻探采样。

2、坑探工程中采样方法类型及各自特点?

刻槽法:是在矿体上按一定的规格刻凿长曹,从中凿下的全部矿石作为样品的采样方法,该方

法主要用于化学取样,是一种极常用的采样方法。

剥层法:也称刻面法,是在垂直于矿层面的断面上,按一定规格刻凿下一层矿石作为样品的采样方法。

全巷法:是在将坑道掘进一定范围内采出的全部或部分矿石作为样品的一种采样方法。

刻线法:是在矿体厚度方向刻几条线性小沟以获取矿石样品的一种采样方法。

方格法:方格法又称打快法,是在矿体出露部位按一定网格,在其交叉点上打取矿石碎块,合并为一个样品的采样方法。

攫取法:攫取法是在矿石堆上或矿车上按一定网格拣块矿石作为样品的一种采样方。

打眼法:是在坑道掘进过程中,采集炮眼钻进所产生的矿泥或矿粉作为样品的一种采样方法。

3、样品长度:又称采样长度,是指单个样品沿取样线刻取的长度。

样品间距:也称取样间距,通常是指沿矿体走向及倾斜方向采样时,采用间隔采样,相邻两个样品间的距离。

样品加工:广义的样品加工包括矿产勘查工作中研究矿产质量所进行的鉴定、测试、化验分析等各种必须得加工。但目前一般还是将样品加工狭义地理解为化学分析样品加工。

4、岩、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目的是确定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还要查明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化学分析以及核子物理方法等。

5、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质:测定矿石的物理技术性质,一般是为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及矿床评价提供必要的资料,而对于某些非金属矿床,更重要的是为了评价其矿产质量(体重)、确定其加工工艺特性。通常,物理技术性质测定项目有矿石体积质量,湿度、孔隙度、硬度、块度、矿石和围岩的抗压强度、裂隙度、坚固度、松散系数等。常用的主要物理技术性质测定有:矿石体积质量测定,矿石湿度测定,矿石松散系数测定,矿石抗压强度测定。



第八章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估算

1、矿产工业指标:也称为矿石工业指标,是指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所提出的要求。

分类:边界品位 工业品位 最小可采厚度 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率) 夹石剔除厚度 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 伴生组分的最低含量

边界品位:也称为边际品位,是圈定矿体计算或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单个样品的最低限定品位。 工业品位:也称为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单个工程剖面、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最小可采厚度:是指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工业开采的单层矿体或矿层的最小厚度。 最低工业米

百分值(率):是指最小可采厚度与最低工业品位的乘积。 夹石剔除厚度: 也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是在圈定矿体、计算或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允许夹在矿体中间非工业矿石(夹石)的最大厚度。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是指矿体或矿段内存在的,对矿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有不良影响的组分的最大允许含量。 伴生组分的最低含量;是指矿体或矿段内存在的对矿产品质量或价值有提高的或有益组分的最低含量。

2、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线种类及矿体确定、固定的方法?

矿体边界线的种类:1零点边界线 2可采边界线 3暂难开采边界线 4矿石类型与品级边界线 5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边界线 6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

零点边界线是在投影平面上,矿体厚度或有用组分含量趋于零点的各点联线。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有中点法、自然尖灭法、地质推断法和几何法等。

可采边界线是按最小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基点的联线,它是用来圈定工业矿体的边界位置,即可采边界内的矿量为储量或基础储量。可采边界基点的确定一般用内插法确定。

内边界线是矿体边缘见矿工程控制点的连接的界线,它表示被勘查工程所控制的那部分矿体的分布范围,外边界线,是根据边缘见矿工程向外或向深部推断确定的边界线,以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

储量类型边界线的确定:按不同储量类别条件所确定的边界线,例如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分界线。

暂不能开采边界线:是根据边界品位圈定的,此线与可采边界线之间的矿量为资源量。

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一、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1)中点法 (2)自然尖灭法 (3)地质推断法 (4)几何法 (5)物化探资料推断法

二、可采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1)计算法 (2)图解法

三、矿石自然类型与品级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四、矿产资源/储量类型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等来确定 (2)根据外推性质来确定

3、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参数分类: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基本参数有矿体面积参数、矿体厚度参数(计算),矿体平均品位参数。矿体面积的确定方法有:求积仪法、曲线仪法、方格纸法、几何法。

4、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及估算的条件?

5、矿产资源/储量圈定的使用条件?

6、特高品位:是指一个样品的品位大大地超过其他样品的品位,则这个样品的品位就称为特高品位。确定方法:类比法 计算法 统计法

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

(1) 当特高品位数量多,且局部富集时,应单独圈定和进行资源/储量计算或估算



(2) 当特高品位数量少时,有如下处理方法:

A计算平均品位时,把特高品位去除

B用平均品位来代替

C用特高品位相邻的两个样品的平均品位平均值代替

D用正常品位的最高值来代替

E以统计法确定的平均品位来代替

7、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几何学方法:把形状复杂的矿体描绘成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简单几何形体,并将矿化复杂状态变为在影响范围内的均匀化状态,以便采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其体积和储量。基本方法:算术平均法 断面法 地质块段法 开采块段法

8、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或估算的一般过程?

9、断面法资源/储量的基本概念,适用条件,计算原理及具体过程?

断面法:是将矿体用若干个勘查剖面或断面切成若干个块段,分别计算或估算每个块段的矿产资源,然后将各个块段的矿产资源/储量加起来就得到矿体的矿产资源/储量。

适用条件?缓倾斜矿体用勘查线,部分勘查网,利用垂直断面法(平行的垂直断面法、不平行的垂直断面法);陡倾斜矿体用水平勘查,利用水平的断面法(水平的平行断面法)。

(原理和具体过程详见笔记)

10、地质块段法资源储量、块段划分、适用条件计算原理及过程?

地质块段法:是根据需要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块段,然后对各个块段用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或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将所有块段的矿产资源/储量求和便得到矿体的资源/储量。

划分的主要依据:(1)不同的矿床地质特征 (2)不同的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技术品级

(3)不同的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4)矿产开采技术条件要求



第九章 矿产勘查地质基础

1、矿产勘查的地质条件:是指矿产勘查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可能发现各种矿床(体)而具备的一些地质条件。一、地层条件 二、构造条件 三、岩浆岩条件 四、岩性条件 五、岩相-古地理条件 六、风化和地貌条件 七、变质作用条件 八、地球化学条件 九、大地构造条件

2、不同类型矿产勘查地质条件的差异

3、重砂测量方法3

4、勘查工程的利用

5、勘查工程的施工

施工原则: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稀到密

施工顺序分类:1依次进行 2 并列进行 3分批进行

施工管理:1对施工质量提出具体要求 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 即时地进行地质编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