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学会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6.自主阅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

1.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画家乡》,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难点

1.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1.字词教学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通过观察火车票上的信息,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自己认识上面的哪些字,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让识字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学生学习“我的发现”一些词语时,先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就班级中的事物用合适的颜色词说一说。教学“字词句运用”时,主要培养学生两项能力:一是通过想象写比喻句;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2.阅读积累

“日积月累”中的楹联、诗句是关于祖国风光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通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楹联、诗句的大意,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教学《画家乡》时,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显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

3.表达写话

本次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认真读读示例,交流写留言条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示书写的格式。学生可以从书中提供的两种写留言条的情况中选择一种练练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其他情况写。

1.自主认读字词、自主阅读《画家乡》

2.多媒体课件、一张火车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识“昌、铺、调、硬、卧、限、乘、售”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一、识字加油站。

1.创设情境。

记得有一年开学的时候,学校通知王老师去北京学习。王老师的儿子读二年级,吵着要跟王老师一起去。于是,王老师就对他说:“丁丁,你看看这张火车票,要是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妈妈明年暑假就带你去北京玩!”同学们,你们能帮丁丁实现这个愿望吗?

2.学生认真“研究”课本中的车票,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

南昌.(chānɡ)下铺.(pù)

空调.(tiáo)硬.座(yìnɡ)硬卧.(wò)

限.定(xiàn)乘.车(chénɡ)售.票(shòu)

(1)指名读,教师指正。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教师点拨:“限、乘、售”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比如,“限”可以组词“限制”;“乘”可以组词“乘车、乘客、乘船”,是与交通工具搭配;“售”可以组词“销售、售卖、售票员”,“售”就是“卖”的意思。

(3)齐读,每个词语两遍。

(4)学生交流:从火车票上还认识了“检、票、站”等字。

3.课件一一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这趟火车是从哪里开往哪里的?(点拨:南昌市,简称“昌”,江西省省会)(2)这张票的票价是多少?

(3)这趟火车车次是多少?(点拨:“Z66”指“直达特快”)

(4)王老师坐的位置在哪里?

(5)王老师去火车站需要50分钟,他几点从家里出发比较好?

(6)王老师从哪个检票口检票上车?

(7)这趟车的环境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8)我们可以在哪个网站上买票,在哪个网站上发货?

4.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认识生字,获取信息。

5.生活中识字。课件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形式的认读,使生字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复现,加深了整体识记的效果。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取信息。最后结合自己准备的车票认识新字,强化了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二、字词句运用。

(一)想得妙,说得多。

1.猜谜语,引话题。

课件出示: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

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谜底:鞋

2.看图片,展想象。

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朗读课本中的比喻句,并总结特点:谁的鞋像什么?

(2)提问:①图中弟弟的鞋又像什么?(元宝、小椅子等)②爸爸的鞋像什么?

(3)你问我答。同桌间采取“问答”的形式说话:弟弟的鞋像什么?弟弟的鞋像鸟窝。

3.想一想,说一说。

(1)课件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的图片。

课件出示:

(2)学生仔细观察,选你喜欢的说一说,它像什么?说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回答。老师问,学生答。示例:细长的柳条像什么?细长的柳条像妈妈的长发。

(二)说出词意。

1.自由读句子,教师正音。提醒学生想想加点词。

2.讲解“隐蔽”一词。

课件出示:

八路军隐蔽在山里,敌人很难发现。

教师点拨:“隐蔽”这个词以前没有见过,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后面的“很难发现”这四个字告诉了我,那就是八路军在山里,不让别人发现。于是,我明白了“隐蔽”的意思可能是借助别的东西将自己遮挡起来。

3.学生尝试自学课本上另外两个句子,并说给同桌听一听。

4.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讲解思考的过程,师生评议。

5.齐读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结合谜语和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很奇特,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表达。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先扶后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留言条的作用,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

一、创设情境,明确留言条的作用。

如果妈妈不在家,外婆打来电话让你去她家吃饭,你怎么让妈妈知道而不担心呢?

提示:可以打电话。如果电话没人接呢?临走时可以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

明确:当我们不方便使用或者没有通信工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设计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一下子入境,便于后面学习的展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

二、学习范文,明确留言条的格式。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留言条,指名读。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指导。(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先写是留给谁的,再写有什么事,最后写自己的姓名和时间。

3.结合留言条讲解书写的格式。(课件演示)

课件出示:

第一,称呼顶格写,加上冒号。

第二,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有礼貌。

第三,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自己的姓名。

第四,另起一行,在自己的姓名下方写上日期。

4.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记忆)

称呼顶格左上角,还要记得加冒号。

正文前面空两格,简短明白有礼貌。

署名日期右下角,这个就是留言条。

设计意图:

结合课本实例具体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归纳,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书写练笔,明确留言条的写法。

1.出示教材中的练习内容,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留言条是写给谁的,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然后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2.展示学生所写的留言条,师生共同评议:从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表达是否清楚、正文内容是否写清楚、书写是否工整等方面进行评议。

3.评议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留言条,达到格式正确、内容表达清楚、书写工整等要求。

4.教师展示写得好的留言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体现教学效果的部分,学生自己写,教师指导,学生再修改,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一些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2.能正确诵读关于风景的楹联、诗句,并背诵积累。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字音,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学生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

明确:“白”的前面加上了“雪、米、奶”这些事物用来区分不同的白色,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米白就是像米一样白,奶白就是像牛奶那样的白,白的深浅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几组的特点,并让学生圈一圈表示事物的词,再说一说。

4.齐读这些词语。

5.“我来说一说”活动:请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的颜色,并用合适的颜色词来说一说。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读,细细品味词语的差别;通过生活中词语的运用,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也体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理念。

二、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

yǒu shān jiē tú huà wú shuǐ bù wén zhānɡ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bái mǎ xī fēnɡ sài shànɡ xìnɡ huā yān yǔ jiānɡ nán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qīnɡ fēnɡ mínɡ yuè běn wú jià jìn shuǐ yuǎn shān jiē yǒu qínɡ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wù suǒ shān tóu shān suǒ wù tiān lián shuǐ wěi shuǐ lián tiān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1.自由读,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好它。(提醒学生注意“塞、雾”的读音)

2.同桌交流这四句话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风景。

3.指名说一说大意,教师指导。课件出示图片和字幕:

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②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这是徐悲鸿所作的对联。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

③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此对联的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都是无价的,近处的水和远处的山本是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

④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一副回文对联?意思是大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

4.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男女生配合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的结构之美,但不需要过于强调诗意。

第4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结合想象,画自己的家乡,并能介绍给大家。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选择熟悉或了解的一幅图,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的特点。

2.导入新课,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优美的“家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

2.分角色读课文,整体感知。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并通过读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图文结合,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动画,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观看后交流。

2.图文结合:学生齐读这一段,感受语言美。

3.朗读、学习。

课件出示: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1)抓好“那么……那么……”这个句式,让学生改换句式,并进行比较。

(2)自由读、齐读,领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课件出示: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引导学生了解涛涛的家乡海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

(2)指导朗读:“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要读出高兴的心情。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观看后交流。

2.朗读、学习。

课件出示:

她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1)引导学生明白,这句话通过用“那么……那么……”写出两种事物的不同特点。

(2)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1)“又……又……”体现那里的树很高很大。

(2)“又”要重读,并读出高兴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三)自主学习第4~6自然段,教师引导交流。

1.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句①“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而自豪的感情。

句②“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

教师抓住“金黄的”,“雪白的”,“绿油油的”等词语,让学生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的语气。

(2)齐读第4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草长得又绿又密。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心情。

(2)学生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3.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示例: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京京的喜悦。

(2)齐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

此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通过在读中悟、想象,既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又习得了学法,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引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品词、析句、朗读等形式的语言实践,体会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

四、再读文章,介绍家乡。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结合文章的内容,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图片,或者可以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评议。

设计意图:

再读文章,升华情感。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夸夸家乡,深化自己的感悟,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即“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生的阅历很浅,如果单刀直入地进行教学,有些知识点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敲门砖。教学“识字加油站”“写话”时,我都创设了具体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注重朗读的设置。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字词句运用”教学中,讲解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时,我只讲解了一个例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日积月累”时,我没有大段大段地进行诗意的讲解,而是指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品味。

3.注重知识的运用。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本次教学中,我比较重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强化了知识的运用。比如“识字教学”中,我出示零食袋、奖状等实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词语学习中,我又结合学生穿的衣服,引导学生区分颜色词。“写话”中,通过课本例子的学习,我又让学生选择另外的情景练习写留言条,掌握留言条的具体要求。教学《画家乡》时,我让学生当解说员、导游,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这次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意思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有些意思不太懂。我还可以拓展几个例子,而不仅限于课本上的句子。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神 话的兴趣。 2.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的收获,提升对神话的认识。 3.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4.熟读“语句段运用”中的词语和句子,感受神话的魅力。 5.熟读并背诵古诗《嫦娥》,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提升对神话的认识,熟读并背诵古诗《嫦娥》,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师:这么多充满魅力的神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 神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2、指名读书上“交流平台”里的对话。 3、说说他们通过本组神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神话故事,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课件展示) 花圃花卉花蕊 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三、语句段运用 1、读词语: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刀枪不入 2、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是故事呢? 3、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 4、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加以补充。 5、读句子: ①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 降,变成了地。 ②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 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③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 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6、感受想象的神奇。 7、在你读过的神话故事中,有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 8、小组交流故事情节。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四

(1)第一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猫不喜欢,但是恰恰 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第二句话看起来对鹅的傲慢很不以为然,其实表达 的是对鹅的“高傲”的喜爱之情。 (3)看似不喜欢这场“乱子”,但是其实很喜欢。 2.正像以下同学讨论的一样: 【出示课件4】 小刚: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 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小丽: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就想起妈妈经常跟别人说:“我 们家那傻孩子……” 小豪: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3.从妈妈的“我们家那傻孩子……”你发现了什么? (表面上看是不喜欢我,责怪我的调皮,实际上也表达了 妈妈对我的喜爱之情。) “这种方法”是什么?(实际喜欢,表面却说不喜欢,是 一种明贬实褒的方法。)(板书:明贬实褒的写法) 4.练一练: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句子。【出示课 件5】 示例: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 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 二、识字加油站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 记生字。 出示:【出示课件6】 1.认一认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 (3)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结合生活实际,自 身经验,体会作者表达 的感情,教会学生“明 贬实褒”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这些句子中冒号用法相同都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2.选一选,写一写。 请在所给的三个短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择一个,仿照上面的例句,用上冒号,写一段话。 示例:小杰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盒,就是把衣服反穿,还浑然不觉。做错题更是家常便饭。 (三)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出示:【出示课件15】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读一读这些加点的词语。 3.说一说,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什么词语?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 这些词语都是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或祈使的语气。 4.这些语气词能不能去掉?(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不难去掉。) (板书: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三、书写提示 师:我们时常需要写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如何才能抄写的美观、大方呢? 学习例句,弄清例句的特点:总结性话语在前,用冒号引起下文,再仿写句子,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了解语气助词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让学生恰当的运用语气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1.掌握本单元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从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 2.通过练习,学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从“日积月累”的两首古诗中,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起到的作用。 一、交流平台,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看到了手术台前担忧病人的沃克医生、手术台上毅力惊人的刘伯承,感受到了毛主席老来丧子的无限悲痛,更体会到了方志敏作为共产党员清贫的美德。 1.讨论:大家在学习课文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把握这些内容的呢?(抓住关键语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交流:那么,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回忆一下,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可在本组课文中选) 3.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在阅读中,能够抓住最关键的描写,去把握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所以,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用这种方法来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 (1)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句1:沃克医生一定是被眼前这位病人的伤势吓到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他心里一定很震惊。 句2:毛泽东无法从噩耗中走出来,他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他觉得儿子一定还会回来的。 句3:在无法搜出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两个兵士除了失望,还有不解:为什么一个大官却身无分文?

(2)选择下面其中一种情景,写一段能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话。 例:久别重逢——在机场看到爸爸的那一刻,小明飞奔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他,眼泪止不住地流,嘴里不停念叨着:“五年了,我已经五年没有见到你了,爸爸……” 2.(出示句子)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这两个句子在写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时,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能体现此刻人物的内心。) (2)照样子说句子: 例:他在房间里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可是一听到妈妈的脚步声,就立刻关掉了音乐,收起了游戏,把作业都摆在桌上,等着妈妈来检查。 三、书写提示。 (出示文章:《帆》) 齐读文章,从书写方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总结:用硬笔书写整篇文章,应注意: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一般居中书写。 (2)段落要分明。每一个段落开头都要空两格写。 (3)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点号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 (4)还要注意书写时字的大小和间距要基本一致。 四、日积月累。 1.我来读古诗。 (1)借助字典,通过自读、互读的方式,将两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听老师范读,感受朗读中的节奏和停顿,做好标记。 2.我来说古诗。 认真观察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含义。 (1)《凉州词》中“杨柳”有何含义?为何要“怨”?(“杨柳”指《折杨柳》,是一首离别的曲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写曲中的哀怨引发征人怨“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出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尽显其思乡之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1.联系生活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 字词句运用。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你玩过哪些玩具? 生回答。 出示下面的玩具的图片: 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二认字写字 陀tuó螺luó毽jiàn子不倒dǎo翁wēnɡ玩具枪qiānɡ橡xiànɡ皮泥溜溜球遥控kònɡ坦tǎn克kè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三字词句运用 1.大家平时积累了不少词语,当你生气、高兴、难过时,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学生试着在书中填写。 汇报交流。 总结: 形容生气的: 怒气冲天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恼羞成怒怒气冲冲 形容高兴的: 喜出望外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行于色大喜若狂大喜过望 形容难过的: 抱头痛哭泣下如雨泣不成声泪如泉涌泪干肠断痛哭流涕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师:大家看看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板书: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表示时间比较短,在短时间里做了哪些事。 看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学生汇报。 交流: 示例:妈妈一回家就忙起来,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抹桌子,一会儿整理房间,忙得满头大汗。 孙悟空八九七十二变,他一会儿变成一棵松树,一会儿变成一朵花,一会儿变成一座假山。 3.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 书写提示: 匹:先写一横,再写里面的“儿”,最后写竖折。 巨:先写外面的一横,再写里面的竖折,接着写里面的一横,最后写外面的竖折。 周:由外到内地写。 团:先写竖,再写横折,将里面的“才”写完后,再写最后一横。 “圆”“国”的写法跟“团”一样。 全包围的字要“先里头,后封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加油站,从平时玩过的玩具里也学到了不少生字,学习汉字的机会无处不在啊,还积累了表示心情的词语,也学会了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同时,练习了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多积累和运用。 1.写话。 2.日积月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及反思-最新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陀、螺、键”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主动识字,养成主要识字的好习惯。 2、积累各种各样形容心情的词语,我们的所有心情都可以通过词语表现出来。 3、学生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教育学生细致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5、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关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能力。 6、通过书写提示,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占格方法以及写法。 7、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24个节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8、阅读《手影戏》,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陀、螺、键”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主动识字,养成主要识字的好习惯。 2、积累各种各样形容心情的词语,我们的所有心情都可以通过词语表现出来。 3、学生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一、识字加油站。 一、玩具引入。 1、出示孩子平时喜欢玩的玩具。 陀螺键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2、孩子们看看这些玩具你们喜欢玩吗?把你最喜欢的玩具与同桌交流。 3、引入新课:识字加油站。 二、识字加油站。 1、根据玩具的顺序,多媒体出示玩具,并借助拼音认识新字。 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试试吧。 3、开火车读这些玩具的词语,查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螺、毽、倒、枪、橡、控、坦。

5、你还认识哪些玩具的名称,先和同桌交流。 6、全班交流:你还认识哪些玩具的名称,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7、拓展:孩子们,我们平时都喜欢玩玩具,那么,在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要先认识它们的名称,才能和它交朋友哟。 二、字词句运用。 1、根据要求积累词语。 (1)按要求积累词语。 (2)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情况。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A 形容生气:愤怒怒骂生气痛恨怒斥气愤 B 形容高兴:兴高采烈眉开眼笑欢天喜地欢呼雀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喜笑颜开喜不自胜 C 形容难过:伤心欲绝愁容满面泣不成声抱头痛哭欲哭无泪泪流满面伤心痛哭失声痛哭 (4)孩子们读一读。 (5)请孩子们把这些词语积累在书上。 2、照样子,说句子。 (1)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窗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学生读一读。 (3)你会像这样说句子吗?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4)请同学们自由汇报。 (5)出示句子:妈妈一回家就忙起来了。 (6)同学们读一读。 (7)学着说句子:……一……就…… (8)请同学与全班交流。 三、师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非常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4.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教学重点】认识词语,积累名言。 【教学难点】体验共同阅读的快乐。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拓展积累词语,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2.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1.读一读,说一说。 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的发现。 (第一行词语表示季节,第二行词语表示景物,第三行词语表示动物。) (板书:四季 景物 动物)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预设: (1)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大地复苏,青草开始探出小脑袋。 (2)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池塘里有很多游动的小鱼和美丽的莲花。 (3)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蓝天是那样的高远。 (4)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 3.练一练,学运用。 任选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预设: (1)“青蛙”春天在水里产蝌蚪,夏天到田里吃虫子,冬天就冬眠了。 (2)夏天,大地变得热闹了:树叶更茂盛了,莲花在池子里开了,青蛙在田里呱呱叫。 4.我拓展,我积累。 我知道下面的词语和四季有关: 春天:风筝、细雨、和风、树苗、绿色的麦田、迎春花、梨花、桃花等。 夏天:西瓜、冰淇淋、游泳、短袖、短裤、背心、裙子、凉鞋等。 秋天:稻谷、高粱、棉花、秋雨、大雁南飞、苹果、菊花、落叶等。 冬天:雪地靴、圣诞树、耳罩、棉袄、棉手套、梅花、青松、寒风等。 板块三:展示台 1.展示一下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1)这些卡片上的名字我也都认识。(板书:名字卡片) (2)我认识了好多同学的姓名。(板书:认识姓名) 2.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预设: (1)我看动画片时看下边的字幕,认识了好多的字。如:光头强、熊大、熊二…… (2)我从作业本上认识了很多同学的名字,同学们也可以从作业本上认识字。 3.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一些字? 生1:我和我同桌每天都互相教一个课外认读的生字,现在我俩认识30多个课外生字了。 生2:我还从街道边的广告牌上认识了许多字。我还会写一个词——“商店”呢! (2-5) (6-8)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体会作者文字背后的真正情感,感受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借助识字加油站,学会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 3.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特定词语的意思。(重点) 4.探究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并尝试写一写带冒号的句子。 5.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看书写提示,初步了解书写一段话的要求。 7.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细致地观察身边的动物朋友。查阅与动物相关的“专有名词”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小动物?他们都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出示三个句子: 句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句二: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句三: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指名读,提问:你觉得作者喜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呢?生活中爸爸妈妈说

过这样的话吗? 4.是啊,像这样嗔怪的话,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用,更能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词语: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读准字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行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部首不一样。 4.课件出示相同类型的填空,指名学生回答。瞧,编排者多有心哪!我们平时如果能将这样部件相同、部首不同的字及时归纳认读,那我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 5.课后收集这样的字,与同伴分享。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一)有意思的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 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 2.学生讨论,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都引申表示为一类人,并举例说说。 4.每个词语都是有“来历”的,请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特定的词语。 5.齐读词语。 (二)有情义的字词 1.出示三个句子,请学生观察句子中的冒号的特点。 2.小组交流,猜猜看句子中冒号的作用。 3.指名交流,教师指导,在这三个句子中冒号的作用都是解释说明。 4.体会用法,选择适合的情境来写一写。 (三)有感情的词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熟读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掌握“主、书、门、我”四字“点”的正确书写。 2.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是人体器官) 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眼睛、耳朵、手掌……)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指导)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笔顺,并规范书写。 2、积累词语,培养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生词。积累形容心情的词语。 2.能依照例句写句子;学习观察图片,完成写话。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养成良好的品德。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的快乐心情。[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话,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的图片,分别找同学来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PPT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老师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你还

会认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你还玩过什么别的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老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词,一个词读三遍。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词语积累 1.创设情景,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景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瞎画了两笔,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的) 情景二:你的画被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的)情景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的,伤心的) 2.积累词语。 教师:我们在表达情绪时,有很多不一样的词语可以表达。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 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 (示例:兴高采烈、兴奋、欢喜、快乐、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等;欲哭无泪、痛心疾首、悲痛等) 4.教师领读示例中的词语,讲解难点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拼读、对比发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反义词的奥秘,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3.通过《展示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难点)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重点) 5.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教师) 2.(1)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学生) (2)搜集生活中自己认识的字,准备展示的成果。(学生) (3)搜集带数字的词语,并积累几个。(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点明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都学习完了,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园地四,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谁能说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学习拼音和汉字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拓展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生活处处是学问,很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导语:拼读音节很有趣,因为能考查出哪个小朋友最细心,最认真。请看屏幕中的这几个音节,谁能准确地拼读并发现生字间隐藏的小秘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书中的“趣味识字”。) 2.学生独自拼读音节,并找一找其中的秘密。 3.组内拼读音节,交流自己的发现。(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把音节拼读准确。) 4.班内交流:比一比谁拼读得准,发现生字间的秘密。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拼读,其他同学指出这些字一对一对的,都是反义词。 (2)评出最佳合作组,奖励一个笑脸。 (3)随机指名说出一个字,同桌说出它的反义词,其他生做评委。(引导学生从拼读的速度、是否正确以及同桌反应的程度三个方面做出评价。) 5.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独立阅读小句子,并在句子中填入反义词。 水龙头总是开着,你去()一下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读儿歌,并在儿歌中找到反义词,画一画。 上对下,小对大。前对后,左对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 名师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学习与花有关的生字词,初步了解其含义。 2.学习与神话人物、故事相关的成语。 3.认识神话,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情节的神奇。 4.学习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古诗,并进行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与神话人物、故事相关的成语的意思。 2.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其情节的神奇,积累关于神话故事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 1.把握与花有关的生字的字形,理解与其相关的词语的含义。 2.积累关于神话的成语,理解它们的意思。 1.识记关于花的生字词。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积累并运用。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生字,引导学生分析其字形,把握其结构、部首、笔顺等。 2.教师给出教材中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花圃p ǔ 花卉hu ì 花蕾l ěi 花蕊ru ǐ 玫m éi 瑰 茉m ò莉l ì 牡m ǔ丹d ān 海棠t án ɡ 3.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和花的关系。 过渡:花是美好的象征,人们爱花、赏花,在花中寄托希冀和渴望。同学们是不是也十分喜爱花呢?你们都知道哪些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花)下面我们

就来认识一下它们,了解一些与花有关的词语。 明确:“花圃”指培育花草的园地;“花卉”指花草;“花蕾”是指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花蕊”是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玫瑰”“茉莉”“牡丹”“海棠”都是花的名称。 二、词句段运用(1) 1.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词语。 2.学生分组讨论,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成果,并说说由这些词语联想到哪些与之相关的神话人物或故事。 生1:“腾云驾雾”的意思有①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②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天上的神仙,他们能乘云雾飞行。 生2:“上天入地”的意思是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孙悟空,他能上天入地,本领高强。 生3:“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形势,决定策略。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生4:“各显神通”的意思是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由这个成语我想到了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有一句俗语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教师适当拓展,引导学生积累其他有关神话故事或人物的成语。 成语积累:天衣无缝火眼金睛开天辟地点石成金吴刚伐桂夸父追日 三、课堂回顾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词和成语,了解了关于花的生字和相关词语的意思,并由一些成语想到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人物。这部分内容重在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我们的字词储备。同学们都能踊跃发言,表达自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 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 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 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沦”的读音是“lún”,“抡”的读音是“lūn”,“哺”的读音是“bǔ”,“浦”的读音是“p ǔ”等。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板书:语文园地) 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1.能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重点 1.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 2.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难点 1.分析、交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1.回顾旧知,读出感悟。 在“交流平台”中,通过对三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回顾,再次重点强调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在“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通过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复杂内心世界。 在“日积月累”中,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2.方法渗透,学会阅读。 本单元主要通过小说的学习,明白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掌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写发现小说要表达

的深刻含义。通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 1.预习提纲 (1)温习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贺知章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生1:《桥》这篇课文中,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生2:《穷人》这篇小说写的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生3:《在柏林》描写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概要。 2.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预设: 生1:《桥》中面对凶猛的洪水时,人们的恐慌,老汉的镇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自己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自己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自己感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读例句,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3.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 4.日积月累 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讨论交流,回顾方法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交流平台”的内容)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1)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2)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力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力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4.教师小结: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大家以后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写人的文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巩固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其他文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二运用方法,训练能力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教学难点: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交流平台 1.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

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 2.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三、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修改符号 1.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 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 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哺”的读音是“b ǔ”。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板书:语文园地) 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生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或稀奇罕见,在课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贬义的词语,说的是鹅的缺点,但从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作者对鹅满满的喜爱之情。 5.课件出示几组情境,师引导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家里的猫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妈妈说我诚实。 ●妹妹胆小。 6.生仿写句子,师指名读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妈妈常常对别人说:“我们家那个傻孩子,连撒个谎都不会,太实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