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内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内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A1型题

1.与血液病分类无关的项目为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性质

D.临床表现

E.细胞形态学

答案:D

2.血液病最基本的诊断技术为

A.血液生化检查

B.细胞遗传学检查

C.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D.凝血功能检测

E.DNA印迹分析及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答案:C

3.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A.男:Hb<150g/L,女:Hb<140g/L

B.男:Hb<140g/L,女:Hb<130g/L

C.男:Hb<130g/L,女:Hb<120g/L

D.男:Hb<120g/L,女:Hb<110g/L

E.男:Hb<110g/L,女:Hb<100g/L

4.与贫血无关的表现为

A.皮肤粘膜苍白

B.疲乏无力

C.头痛、头晕

D.心悸及呼吸困难

E.发绀

答案:E

5.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最佳指标为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红细胞压积测定

D.红细胞形态学观察

E.网织红细胞计数

答案:E

6.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耐受增强是由于

A.血流速度加快

B.呼吸频率加快

C.组织需氧量减少

D.Hb的携O2能力增强

E.Hb在组织中O2释放量增多

答案:E

7.在我国诱发再障的最主要因素为

B.职业性接触有害物质

C.药物滥用

D.环境污染

E.遗传原因

答案:C

8.在再障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

A.造血干细胞受损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免疫机制异常

D.核苷酸代异常

E.遗传基因缺陷

答案:A

9.鉴别再障与白血病最有价值的是

A.贫血的程度

B.感染的种类

C.出血的部位

D.浸润症状

E.白细胞数目

答案:D

10.急性再障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为

A.重度贫血

B.感染与出血

D.疲乏无力

E.心悸、呼吸困难

答案:B

11.再障的典型血象特点为

A.全血细胞减少

B.淋巴细胞比例减少

C.网织红细胞<1.5%

D.嗜多色性红细胞比例增多

E.形态学上属于大细胞性贫血

答案:A

12.支持重型再障之诊断的项目是

A.Hb<60g/L

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5乘以十的九次方/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乘以十的九次方/L

D.血小板<25乘以十的九次方/L

E.多部位穿刺显示骨髓增生重度低下

答案:E

13.诊断再障的必备条件为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乘以十的九次方几

C.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

D.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答案:E

14.与再障关系最密切的疾病为

A.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答案:E

15.治疗普通型再障时应首选

A.造血干细胞移植

B.联合应用造血刺激因子

C.免疫抑制剂

D.山莨菪碱+一叶秋碱+硝酸士的宁

E.以雄性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答案:E

16.再障治疗有效时首先表现为

A.网织红细胞上升

B.红细胞上升

C.血红蛋白上升

D.白细胞上升

E.血小板上升

答案:A

17.在全球围,发病率最高的贫血为

A.海洋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镰状红细胞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B

18.关于铁吸收,错误的为

A.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以亚铁的形式吸收

C.饮茶有利于铁的吸收

D.动物源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高

E.铁的吸收受机体铁饱和状态的调节

答案:C

19.在我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慢性失血

C.慢性腹泻

D.吸收障碍

E.需要增多

答案:B

20.生理情况下,1ml血含铁量约为

A.0.1mg

B.0.3mg

C.0.5mg

D.0.75mg

E.1mg

答案:C

21.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贫血

答案:B

22.反映机体缺铁最敏感的指标为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血清铁

D.血清铁蛋白

E.转铁蛋白饱和度

答案:D

23.机体缺铁时首先表现为

A.血红蛋白降低

B.红细胞计数减少

C.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E.骨髓幼红细胞外铁消失

答案:E

24.与缺铁性贫血无关的表现是:

A.舌炎与口角炎

B.吞咽困难

C.黄疸

D.小儿行为异常

E.反甲现象

答案:C

25.测定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可了解机体铁代情况,缺铁性贫血时

A.SI↓,SF↑,TIBC↓,TS↑

B.SI↑,SF↓,TIBC↑,TS↓

C.SI↓,SF↓,TIBC↓,TS↑

D.SI↑,SF↑,TIBC↑,TS↑

E.SI↓,SF↓,TIBC↑,TS↓

答案:E

26.缺铁性贫血病人补铁剂治疗后首先表现为

A.病人自觉症状改善

B.血清铁蛋白上升

C.网织红细胞上升

D.血红蛋白上升

E.红细胞平均体积恢复正常

答案:A

27.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目标为

A.病人自觉症状改善

B.红细胞数及Hb量恢复正常

C.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D.血清铁恢复正常

E.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

答案:E

28.应选择注射铁剂治疗的患者为

A.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

B.强烈要求使用注射铁剂者

C.胃次全切除后发生缺铁性贫血者

D.妊娠中期患缺铁性贫血的患者

E.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者

答案:C

29.巨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本质为

A.DNA代障碍

B.能量代障碍

C.磷酯代障碍

D.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E.细胞凋亡过度

答案:A

30.在我国成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中

A.以缺乏叶酸为主

B.以缺乏维生素B12为主

C.以缺乏维生素C为主

D.叶酸、维生素B12同时缺乏为主

E.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12缺乏不分主次答案:A

31.正常成人骨髓红系造血的代偿能力是

A.1~2倍

B.4~8倍

C.6~8倍

D.8~10倍

E.8~12倍

答案:C

32.溶血性黄疸的尿液检查结果是

A.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

B.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C.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阳性

D.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E.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强阳性

答案:B

33.关于溶血的概念,错误的是

A.溶血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

B.有溶血存在,就一定有贫血

C.有溶血存在,不一定有黄疸

D.溶血有血管与血管外之分

E.红细胞本身正常也会发生溶血

答案:B

34.应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贫血是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E.海洋性贫血

答案:B

35.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

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E.外周血中出现少量幼红细胞

答案:C

36.溶血的直接证据是

A.急剧发生的贫血

B.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C.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

D.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E.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多

答案:E

37.支持慢性血管溶血的项目是

A.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B.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

C.尿胆原排泄量增加

D.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E.骨髓幼红细胞比例增多

答案:D

38.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贫血是

A.海洋性贫血

B.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D

39.属于剂量依赖性骨髓抑制剂的是

A.阿糖胞苷

B.氨基比林

C.磺胺药

D.他巴唑

E.异烟肼

答案:A

40.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标准是

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8乘以十的九次方/L

B.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乘以十的九次方/L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乘以十的九次方/L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乘以十的九次方/L

E.骨髓粒系细胞增生极度减低

答案:D

[网友提供,医学教育网搜集科学-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41.关于MDS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组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B.烷化剂可诱发治疗相关的MDS

C.全血细胞减少见于约半数病例

D.ALIP有助于MDS的确诊

E.MDS均应采取联合化疗

答案:E

42.急、慢性白血病的根本区别是

A.病程长短

B.贫血程度

C.出血程度

D.白血病细胞的数量

E.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答案:E

43.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首先考虑

A.继发感染

B.高核酸代

C.细胞溶解

D.深部组织出血

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答案:A

44.出血倾向最明显的急性白血病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答案:C

45.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阳性杆菌

D.革兰阴性杆菌

E.真菌

答案:D

46.首选维A酸诱导缓解治疗的白血病是

A.M2b

B.M3

C.M4

D.M5

E.M6

答案:B

47.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指外周血中WBC

A.>10乘以十的九次方/L

B.>50乘以十的九次方/L

C.>100乘以十的九次方/L

D.>150乘以十的九次方/L

E.>200乘以十的九次方/L

答案:C

48.非特异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的是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E.原始红细胞

答案:D

4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E.红白血病

答案:A

50.对骨髓抑制不明显的化疗药物是

A.三尖杉碱

B.阿糖胞苷

C.左旋门冬酰胺酶

D.柔红霉素

E.甲氨蝶呤

答案:C

51.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首选

A.鞘注射环磷酰胺

B.鞘注射三尖杉酯碱

C.鞘注射阿糖胞苷

D.鞘注射环胞苷

E.鞘注射甲氨蝶呤

答案:E

52.关于骨髓移植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人一般不超过50岁

B.除儿童非高危急淋外,骨髓移植应早期进行

C.所谓“早期”是指急性白血病的第一次缓解期

D.异基因骨髓移植成功后复发率低

E.骨髓移植只适用于白血病

答案:E

53.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A.白细胞计数

B.白细胞分类

C.脾大程度

D.体温的高低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

答案:E

5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治疗应首选

A.白消安

B.羟基脲

C.靛玉红

D.联合化疗

E.白细胞单采

答案:B

55.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数均明显增多

B.脾均明显增大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

D.约90%的病人Ph染色体阳性

E.病程晚期多发生急性变

答案:B

56.最有希望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措施是

A.异基因骨髓移植

B.干扰素

C.白消安

D.羟基脲

E.联合化疗

答案:A

57.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慢粒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定增多

B.慢淋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一定增多

C.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中一定见到原始细胞

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病例脾大常见

E.HD是可治愈的肿瘤

答案:C

5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化脓性感染

答案:C

59.Aure小体主要见于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类白血病反应

答案:C

60.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

A.90%的病人50岁以上发病

B.外周血中单克隆淋巴细胞持续性增多

C.骨髓中淋巴细胞≥40%

D.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主要死亡原因是急性变

答案:E

61.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

A.泼尼松

B.苯丁酸氮芥

C.环磷酰胺

D.α-干扰素

E.氟达拉滨

答案:B

62.恶性淋巴瘤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A.周期性发热

B.有痛性淋巴结肿大

C.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D.全身衰竭

E.肝、脾大

答案:C

63.一淋巴瘤病人,病变累及右侧颈部淋巴结及脾脏,伴有发热、消瘦,应属于

A.ⅠB

B.ⅡB

C.ⅢA

D.ⅢsB

E.ⅣB

答案:D

64.Fei-Ebstein热型的特点是

A.间歇热

B.弛热

C.持续高热

D.周期性发热

E.不规则低热

答案:D

65.下列哪项是HD特有的表现

A.周期性发热

B.皮肤浸润

C.饮酒后淋巴结疼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