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课论文-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插花课论文-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插花课论文-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姓名:

学号:130703130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中国自汉代到明清时期的插花艺术的发展历程,着

重称述了在发展历程中花道艺术和茶道艺术的发展联系,以及茶艺插花制

作的要求等。旨在通过对插花历史的研究,探究茶艺插花的发展。

关键词:插花历史、茶道、茶艺插花

爱花是人的天性,采花插花赏花更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

统爱好。早在《诗经》里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审美表

达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真情表达。清代文

人涨潮在《幽梦影》里也曾写到: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靖和为知己;竹

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这些虽然说得并不是采花插花

之事,但也能看得出历代对于花卉的独特审美,道出了中国插花

艺术的真谛。

历史表明,中国古代的插花艺术经历了宗教插画、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个阶段。但是到了文人这里,插花的艺术才真正具有了自然、社会、思想、情趣四位一体的审美意义,经历了从雅到俗,从大俗到大雅的转变。在叙述茶艺插花之前,细数茶道和花道各自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在历史发展上的交融。

中国的插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就有一方几上盛有六枝红花的圆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汉代花树陶盆,也具有着插花的雏形。

中国的饮茶文化比插花文化早很多,但是初步形成雏形基本都是

在汉代。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图一:汉代花树陶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尤其是文人雅士开始寻求政治之外的精神依托,沉迷于观赏草木。当时,佛教也相当盛行,民间的插花形式多于各种形式的佛事活动相结合,常见的就是佛前供花。《南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而不萎。除了用于佛前供花的瓶花插花形式之外,文人还多用铜盘盛花,是为盘花。北周诗人梁庚就曾在诗中写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翠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诗人以金盘(即铜盘)盛放盛开的杏花,摆放在家中,当做宾客前来的装饰,当时人们对于插花的喜爱。

插花文化正式形成的时间大概是在魏晋时期,饮茶文化也在此时趋于成熟。随着文人饮茶风气兴起,许多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逐渐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陆纳、桓温、齐武帝认为,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还有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

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再到隋唐五代,政治安定,国泰明安,文化艺术进入黄金时期,插花艺术也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唐人将赏花视若天下九福,并把农历二月二定为“花朝”节,举办大规模的赏花盛会。这一时期,也是插花从佛前供花和文人赏玩的高雅形式发展成雅俗共赏的宫廷赏花

和民间插花。据《清异录》记载:“李后主每逢春盛之时,梁楝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简,密插杂花,榜曰:景洞天”这是花艺史上第一个雅俗共赏的插画展览,为后人竞相效仿。

不但宫廷盛行插花,插花艺术在民间也普遍流行。在明代记述开元盛世的《尊生八笺》中就曾记述到,富贵人家每年逢春时赴各地寻求名花异卉,盛行用“移春槛”(花车的原始设计)集装游行。唐代的插花已经相当生活化,唐代仕女会把盘、碗等当做花器,以写实手法表现实景的插花。这从唐代插花学的代表作,也是后世插花写景与理论学的指南《春盘赋》的“多事佳人,假盘盂而做地,疏绮绣以为珍。丛林具秀,百卉争新,协陶甄之妙致,片花片蕊,得造化之穷神”中可见一斑。

图二:簪花仕女图

隋唐代的插花艺术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对周边国家的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相传日本的插花艺术就是日本的使臣小野妹来中国考察佛教时,对佛前供花印象极深,于是将插花艺术带回日本。

在隋唐前,茶基本以药用功能为主,隋唐后,人们开始普遍饮茶。隋朝开始初步形成中国茶文化,公元780年,陆羽据此著《茶经》,把隋、唐茶文化形成的了专有标志。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隋唐之际,茶道与花道第一次交融,饮茶文化和插花文化的兴起,基本上都是和佛事文化的兴起有关。所以两者之间提倡的文化理念都是相似的,以自然、禅心为主。也是在这一阶段,开始有人提出对话饮茶的思想,促生了茶艺插花的兴起。

到了宋代,赏花插花的风俗基本沿袭唐代,但是不像唐代那样追求富丽堂皇,二是以清雅素淡为美,中国的插花艺术开始进入精雅期。宋代的插花艺术成就颇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花器的新发展、插花专学的出现、理念花的出现和插花成为社交礼仪活动。

继占景盘的出现之后,为了更好地固定花枝,宋人发明了三十一孔瓷花器、六孔花瓶和十九孔花插等。宋代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插花著作,包括:《范村梅谱》、《癸亥杂识》等。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加深了以花寓意、人伦教化的风尚。在

宋代流行着“四艺”的说法,即: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艺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民间社交礼仪。

图三:十九孔花插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民间,茶文化也是更加生机勃勃。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宋代饮茶文化和插花文化的主要发展基本都是以从文人和上流人士向民间过渡,逐渐在民间也形成一种常规的礼仪。四艺”的说法,即: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就是在当时非常流行的民间社交礼仪。

及至发展到明清时期,插花艺术更加成熟,插花的理论体系更系统完善。明代中期,文人思想解放,注意个人的修养,钟情于山水花竹,视插花为重要的休闲项目。插花追求简洁清新,花材也清新脱俗,具有绘画和书法的美感,颇有文人的书画精神,是典型的中国文人花。当时,明清人多喜用谐音花型,依谐音主题的造型,多为祝福吉祥之意。谐音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型,在西方插花中极为少见。

明清的茶文化发展,主要是出现各种类型的茶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当然这一时期,不但是泡茶的技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饮茶时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谈到花与茶的关系时,明确地指出了:“茗赏者上也”。

图四:百年好合主题的插花

以上,是中国古代插花文化和饮茶文化的简单发展历程,在这个从秦汉至今的发展历程中,茶文化和插花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茶道和花道同样都是追求着“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茶清新隽永与花的清雅超凡相辅相成,二者如果能够相互融合,就能够互相增辉。因此,在现代人看来,茶道和花道相结合是值得提倡的。但其实,早在唐代,对话饮茶被认为是一件十分煞风景的事情。

唐朝吕温《茶宴序》中写道:“三月月三,上已楔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月色留兴。卧措青霭,坐攀香枝,闲花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

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吕温等人在三月三之日(三月三乃上巳节,是一个纪念皇帝的节日,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外出郊游,以茶代酒,席地而坐,欣赏飞花红蕊。由此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对话饮茶的习惯。

但是,唐代文人韩愈列举了十六件“煞风景”的事情,包括:焚琴煮鹤、清溪濯足、松下喝道等,其中就包括对花饮茶。田艺蘅《煮泉小品》:“唐人以对花啜茶为煞风景,故王介甫诗云‘金谷千花莫漫煎’,其意在花,非在茶也。”意思是说对花啜茶,花的香味会有损真茶的香味,因此和“清泉濯足、焚琴煮鹤、松下喝道”等一样,不足效仿。然而后人也有对此提出异议的,如清人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说:“对花啜茶,唐人谓之煞风景,宋人则不然,张功甫梅花宣称,有扫雪烹茶一条。放翁诗云:‘花摇新茶满市香’,盖以此为韵事矣。”徐渭《密集致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松月下、宜花鸟间……”所以田艺蘅最后得出了结论,说:“若把一瓯对山花啜之,当更助风景。”

唐人不喜对花饮茶,但是宋明人却认为花宜茶,主要是和唐人对于花的审美和后人有所不同有关。由于唐代的繁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多以金碧辉煌为美,以象征大唐民族的富贵华丽。牡丹被视为富贵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偏爱,成为牡丹精神。唐代所流行的隆盛型的插花就多是以牡丹为主,体型硕大,色彩艳丽,枝繁叶茂。艳丽的颜色,硕大的花型,虽然适合重大节日庆典的喜庆气氛,但是不适合品茶时

所需的清净淡雅的气氛。因此,唐人不喜对花饮茶是情有可原的。及至插花发展到宋代时,理念花逐渐流行,多选用寓意人伦教化的花型,如:松柏、梅兰、竹菊等,忽视色彩,花、枝、叶以清疏为主。再到明清时期的文人插花,注重清新简洁和书画的美感。自唐代以后插花的发展就是以清新淡雅,人文内涵为主,开始住逐渐和茶道所追求的“清和空真”的境界相符,因此,后世的人们也逐渐开始推崇花道和茶道相辅相成了。

图五、六:隆盛型插花

宋代政局稳定,种植业发达,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花市应运而生。宋代将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合称生活四艺,不但是文人雅士聚会的主要活动,也是民间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这四艺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能够充实人的内在涵养与修为。此外,宋代的商业也十分繁荣,在商业集会区,存在着大量的茶肆,供商人休息和商谈。宋代把茶馆称为茶肆,茶肆里通常内设花架,安排奇松异槐,敲锣卖歌,招揽顾客,按不同季节卖应时茶汤。

茶肆规模的扩大,必然要促使茶馆的经营机制趋于完善。为了吸引顾客,宋代的茶肆十分重视摆设,特别到了南宋,更是精心布置。《梦梁录》记载当时杭州茶肆是: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大茶坊更是富丽堂皇,讲究文化装饰,营造品饮环境。

可见茶肆插花在宋代已流行,直至清末,茶肆插花还是相当流行的。《儒林外史》中就有记载:旧时南京,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即使僻巷里也悬着灯笼,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肆酒店无不以之装点门面,插花普及,提高艺术生活之质量。

茶道和花道相结合风气之盛是在明代。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谈到花与茶的关系时,说道:“茗赏者上也”。他主张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提升花艺的品味。在《中国茶花之道》一书中也曾提到:“袁宏道之后,明代的张谦德、高濂、屠隆、文震亨、屠本畯乃至清代的乾隆及文人们均擅沏茶,书斋茶室无不插花而蔚为风气。”

图七:茶艺插花

自唐代到明代,历数花道和茶道的分分合合,不难看出插花是茶道的伴侣,但是茶席之花,是区别于其他常见的插花的。泡茶者把茶泡得什么风格,传达怎样的茶道内涵,插花就要帮泡茶者说话,不能南辕北辙,词不达意。一般情况下,花与茶是兼性相宜的,都教人崇尚天性,清心寡欲,进而修身养性,达到心灵的升华。茶道插花的手法应该以单纯、简约、朴实为主,讲究自然和留白,追求顺着花纸的

自然形态来展示插花艺术。

在品茗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在插花的过程中感受自然。茶道与花道既是现代人生活休闲的时尚,也是了解哲学、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一扇窗。在我们生活中追求茶道和花道的“天人合一”精神,才会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艺术一点。

参考文献:

○1林丹彤.《插花,艺术与生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周武忠,张丽娟.《插花创作与欣赏》.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农业出版社.1993

○4黄永川.《中国插花史研究》.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

○5肖伊.《茶道·花道》. 中国期刊数据库

○6谢艳.《浅论茶席插花》. 中国期刊数据库

○7程启坤,姚国坤,张莉颖.《唯茶是道》.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 ○8冷香斋主人.《无风荷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杨再军.《中国茶业历史、现状及未来》.知网,2000

选修课茶与茶文化的内容

选修课茶与茶文化的内容 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联 我国各地茶馆、茶楼、茶园、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往往有这样的对联、匾额。茶中店的对联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雀舌、龙团都是名茶。茶馆的对联如:"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称颂所用茶、水之俱佳。茶联美化了环境,增强了文化气息,可以促进品茗情趣。 茶具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画 茶艺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 易等。茶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茶内在具 备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 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愿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①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 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 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 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 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插花和茶艺培训心得体会.docx

插花和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领航工程”第三次培训心得体会 雷朝兵 今天,我们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又开始了,回想上周我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学院组织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我从打电话联系招聘单位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到借器材布置场地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来了,说实话周末本是想好好的睡一个饱觉的!但是我要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我不能睡我不能半途而废,领航不是谁逼我去参加的是我自愿加入的,选择了他我就会坚持到底! 今天的活动可以说是美丽优雅,在前几天的活动通知里我看到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插花和茶艺的培训,说实话插花这个词对我很陌生,我都不知道插花是什么所以带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去参加这个插花培训,来到教室,看到桌子上好多花我只认识玫瑰,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小就不喜欢花,所以对花也没有什么了解,插花培训学校请到了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从理论开始,再到实践操作,由于我好久没有休息好,我在听老师讲理论的时候我听到一半就什么都请不进了,虽然强忍着不睡着但是我不知道老师再说什么,想想现在很后悔,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站起来清醒清醒,这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老师的理论结束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们自由分组去领到了所需要的花和工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分工,但是在领到材料后,我们就自觉分工,一个人准备一种材料,为了能够做出最好看的插花,在插的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次,看着这里不合适我们又重新弄,那不行了我们就重新拿了再补上去,弄到最后我们的花泥都被插了全都是小洞,导致最后我们插的效果没有其他组的好,但是我们也并不有什么心里阻碍,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我们小组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过,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熟练,后来我们各个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拍照合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结束了早上的培训。 我们1点又开始了下午的茶艺培训,进到我们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看到老师着装整齐,很专业的在那里等着我们的到来,内容形式也和上午一样,先学习理

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08园艺2班 B0644013 肖爱文

插花艺术论文 关键词:插花花材艺术构思造型 摘要:插花的魅力在于通过搭配组合,将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优秀的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 插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就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把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的花材(即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形成一个优美的造型,要求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一种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插花的魅力正是在于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 插花根据用途大可以分为: 礼仪插花,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指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相对的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插花流派: 中国式插花 中国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作品清雅流畅。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简洁的造型。 日本式插花 西元六世纪时由日本使者从中国引入,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在花艺界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要旨在于:奉献,耐性,精力,智慧,专注。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达到日常生活的装饰效果。

插花类型: 1、鲜花插花以鲜花为主,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因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以干花或人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为主,干花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 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色彩艳丽,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其缺点是缺乏自然美,整体效果显得过于生硬。 4、混合式插花即以上三种的合理组合。 插花基本造型: 1 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 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 3 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对 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 4 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 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 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 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除此之外,还有新月型,S型,圆球型,冠型,自由开型等。

关于花艺茶艺社的未来发展规划

关于花艺茶艺社的未来发展规划通过对花艺茶艺社将近半年的接触我对社团多少有点了解,我在此总结一下上半年花艺茶艺社的活动. 花艺社的会长秘书长对茶社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整个社团都是靠你们带起来的.我觉得上届的不足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各个部门没有起到作用,有的部门形同虚设,,部长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我想下学期主要加强对各个部门部长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团结的领导团队,这样各个社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调动起来. 二.社团比较松散,纪律性不强,每次部门会议或活动爱参加就来参加不想来就不来,不请假不通知. 三.活动的影响力不够,宣传力度较小,还是达不到少数民族协会一样的影响力. 对明年我也有如下打算: 一.我想可以在我们社团也办一个像少数民族协会打跳一样的每周都有的活动,让全校都知道我们花艺茶艺社,我们可以每周有一个品茶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品茶赏茶,学习到更多有关茶的知识.每个月都可以办一个插花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不局限于社团内部的同学,可以扩大到全校来共同参加这些活动. 二.充分调动起来我们社团各个社员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

的觉得自己已经融入这个社团,鼓励外联部去拉赞助,每个周或每个月对表现好的社员或部长进行小小的奖励.有社员过生日的时候可以给予点小礼物或小卡片. 三.把具有我们社团特色的茶艺表演队扩大,招收一些真正对茶艺爱好的同学参加到表演队,这样才会更有品质.我们把表演队带好了后可以到其地方演出,赚取演出费,给我们社团更多的资金,也可以给社团的社员发奖金,以鼓励他们对社团的努力. 四.我想每年都办一次茶文化节,糅合更多的元素,可以与其他社团合作,也可以,也可以邀请其他社团来参加,使茶文化节更有特色,规模可以扩大一点,全校的同学都知晓都可参加.扩大影响力. 五.明年社团也可去多做一点志愿活动,去小区做宣传活动等.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

中国茶文化论文3000字 喝茶已经是现在的人们日常的一部分,有很多的人有着对于茶文化的感悟。下面是X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篇1 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 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篇2 茶是禅之缘,禅是茶之魂 公司年底奖励了一套紫砂茶具,淡雅精致包装华美。拎在手里,一大盒,沉惦惦的。当时就想:这样的尤物,于我,不知何年何月才会用得上。一年里,我大概也喝不了几

插花艺术结业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关键词:插花东方艺术构思造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点开始有了转变,逐渐从物质生活追求转向精神追求,插花艺术开始从个体喜好转变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社会学科,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终起到装饰效果,随着房产消费方向的发展,插花艺术在实际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和被人认可,作为东方插花代表之一的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 插花根据用途大可以分为:礼仪插花,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艺术插花,指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相对的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插花这一门古老的艺术不断涌现出新的设计风格和手法,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渐形成了仅把植物材料作为创作元素、构图自由的现代造型式插花,称为现代插花。 花是一门造型艺术,既为艺术,就必有其自己的风格与特点,必富有民族特性与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插花正是由于具备这种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而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曾对全球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意境创设追求枝情花韵之趣;善用木本花材,强调线条造型等等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那么,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经过近十年的恢复发展后,今天思考讨论这一问题,为时已不过早,应当提到我国当前插花艺术发展的日程上来了。根据海内外同行专家和有关艺术界朋友们的意见,归纳有两点:一是缺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少作品洋味太浓或不洋不中。二是不少作品构图拘紧造型不活、放不开。我认为这些意见非常正确,中肯,也正中要害,的确如此,造型刻版不活,放不开的主要原因,是与创作思路不丰富,技巧不熟练,缺乏基本理论的指导有关。要克服这一缺点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观摩,多交流学习,多实践,扎扎实实反反复复地练,定能拥有娴熟的技巧和过硬的基本功。关于不少作品表现洋味太浓或洋不洋中不中的问题,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深思,认真对待的重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

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2篇 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 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 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 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 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 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 代的发展需求。 2.1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 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 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 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 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 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 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 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 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2.2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 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 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 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 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 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

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中国历代茶艺插花文化发展简述》 姓名: 学号:130703130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中国自汉代到明清时期的插花艺术的发展历程,着 重称述了在发展历程中花道艺术和茶道艺术的发展联系,以及茶艺插花制 作的要求等。旨在通过对插花历史的研究,探究茶艺插花的发展。 关键词:插花历史、茶道、茶艺插花 爱花是人的天性,采花插花赏花更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 统爱好。早在《诗经》里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审美表 达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真情表达。清代文 人涨潮在《幽梦影》里也曾写到: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靖和为知己;竹 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这些虽然说得并不是采花插花 之事,但也能看得出历代对于花卉的独特审美,道出了中国插花 艺术的真谛。 历史表明,中国古代的插花艺术经历了宗教插画、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个阶段。但是到了文人这里,插花的艺术才真正具有了自然、社会、思想、情趣四位一体的审美意义,经历了从雅到俗,从大俗到大雅的转变。在叙述茶艺插花之前,细数茶道和花道各自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在历史发展上的交融。 中国的插花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就有一方几上盛有六枝红花的圆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汉代花树陶盆,也具有着插花的雏形。 中国的饮茶文化比插花文化早很多,但是初步形成雏形基本都是

在汉代。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图一:汉代花树陶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尤其是文人雅士开始寻求政治之外的精神依托,沉迷于观赏草木。当时,佛教也相当盛行,民间的插花形式多于各种形式的佛事活动相结合,常见的就是佛前供花。《南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而不萎。除了用于佛前供花的瓶花插花形式之外,文人还多用铜盘盛花,是为盘花。北周诗人梁庚就曾在诗中写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翠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诗人以金盘(即铜盘)盛放盛开的杏花,摆放在家中,当做宾客前来的装饰,当时人们对于插花的喜爱。 插花文化正式形成的时间大概是在魏晋时期,饮茶文化也在此时趋于成熟。随着文人饮茶风气兴起,许多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逐渐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陆纳、桓温、齐武帝认为,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还有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

大学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及发展前景 摘要:温江特色花卉产业是川派盆景,本文分析了四川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出对盆景植物资源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不合理和开发水平不高是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要结合实际走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切实推进温江盆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发展前景 前言 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盆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而成了一种重要的产业, 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1]。温江作为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尤其是全国第六届花博会在温江区成功的召开,有力促进了温江乃至四川省花卉产业发展,使温江花木知名度越来越高[2]。温江花卉产业的特色之一就是盆景,属于川派盆景,也称为“剑南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3]。 1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 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就因为气候合宜,到2007年,温江区花木面积达13万亩,花木园林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5,拥有1300多种花木,花卉面积达13万亩,占四川的1/3,当地的花木价值高达35 亿余元。年销售额近10亿元,是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西部花木之都”之美誉[2]。作为温江特色花卉产业之一的川派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 1.1盆景植物资源概况

茶艺香艺花艺现场解说词

茶艺香艺花艺现场解说词 茶序 题目:生命的赞美 主题:时间的重量 表演者:XX 指导老师:XX 解说:XX 背景音乐;古筝现场伴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云水禅心冲泡原料:普洱生茶普洱熟茶 冲泡器具:紫砂壶(2)公道杯(2)茶道组(2) 品茗杯(8)过滤碗(2) 解说词 宋人王禹有诗云: 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品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开始冲泡 普洱生茶,回甘强劲。它就像脱缰的野马,野性难驯、苦涩但茶味十足。 清水浅住,那沉淀在岁月底层的茶叶不可阻挡地升腾而起,沿着昨日的茶马古道,带着饱满的岁月芳香,扑鼻而来。携一口淡黄茶汤入喉,鲜爽甘润,清香悠远。 它敢于与时间对抗并消化了时间,把时间变成口味的不朽品质。新者如翩翩少年,带了青少年的活泼,山野的雨露轻灵,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个性昂扬。哪怕有些瑕疵,也还有一段长长的岁月可待磨砺。 普洱熟茶,温润平和。它跳跃了时间,快速发酵,跨越了时空。年轻的我们, 浮燥,心急。还是人生太短,等待不了几十年的沉淀。可是,普洱熟茶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啊,没关系,少些等待也是好的。 一饼陈年老茶,其汤色经历金黄、橙黄、直到艳若琥珀,几十年的风霜守候,几十年的清静修为,少了哪一段都不成。识遍人间滋味,汤里的丝丝缕缕,就是一本发黄的故旧沧桑。随着时间的变化,茶味慢慢醇滑、厚重,野性驯服了,像一个阅历丰富、饱经苍桑的老人,以至“中庸”的境界。当普洱生茶经过时间的磨练后,人生也逐渐变得的深沉,甘醇和圆润。恍惚间,恰若看到人生发展的历程。

古人吟唱惜时如金。面对时间,该多一分欣喜,还是添一分忧愁?抑或就静静地坐下来,沉浸在这一片清幽所处之地,将所有的心得,都投到那茶壶里去。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嗜茶之人,此时茶的过程,便成了人生的过程。时间,那逝去的时间,从茶水中泛起来,丝丝缕缕,缠缠绵绵。 时间,原本是可以因为空间而散发出芳香的啊! 奉茶 唐人白居易云: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艺“生命的赞美”表演结束,谢谢大家! 茶序2 题目:春之水新之韵 主题:春之茶 表演者:XX 指导老师:XX 解说:XX 背景音乐:云水禅心灵气养心 冲泡原料:安吉白茶 冲泡器具:玻璃杯(4个)茶荷1个茶针1支

《中国茶道与茶艺》选修课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 论文要求:同学们根据选定的题目去查找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必须原创作品。下面有多个题目,同学们任选一个题目即可,字数至少3000字。 1、根据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并结合所学习的专业及日常饮茶习惯等,确定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茶品、饮茶方式、饮茶体会,并介绍所选择茶品的特点、生长的地理环境、营养与保健价值等。 2、请选择中国各地茶文化的一个小的方面,自拟题目进行详细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如茶史、茶俗、茶具、茶道、制茶、茶人、茶事、茶的生产与出口情况等)。 3、西南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试以西南地区某城市为例,结合你所学知识,经实地调查或访问,对该城市茶文化发展历程、特点、等方面做一个介绍,要求是选择一个小的方面,自拟题目进行详细介绍。 4、从国际视角,选取一国或地区,对中外茶俗进行详细介绍,题目自拟。 上交论文时间:2014年6月20日下午4点,本人亲自提交,逾期不候。 纸质版提交地点:2209室 电子版发到邮箱:yhyh0899@https://www.360docs.net/doc/6a618074.html,

封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专业: 所在学系: 2014 年 6月

中文标题:××××(黑体、小二) 副标题:××××(宋体、四号) 作者(四号,仿宋) (专业:班级:学号:)(仿宋,小四) [摘要](黑体,小四)×××××××××(仿宋,小四号) [关键词] (黑体,小四)××××××××(仿宋,小四号) 各级标题:加粗 1 ××××××××(四号,黑体,加粗) 1.1 ××××××××(小四,黑体,加粗) 1.1.1 ××××××(五号,黑体,加粗) 1.1.2 ×××××× 1.2×××××××× 1.3×××××××× 2 ××××××××(四号,黑体,加粗) 2.1 ××××××××(小四,黑体,加粗) 2.1.1 ××××××(五号,黑体,加粗) 2.1.2 ×××××× 2.2 ×××××××× 2.3 ××××××××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标题,黑体、小五) [1] 刘绪超.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1997, (8): 6~7(小5号,宋体,左顶格。) [2] 王宝山, 李平华等. 浇水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6): 18~20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摘要: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量的文学著作、史书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据,对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提出见解,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征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盛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衰微阶段及复苏阶段。虽经几度兴衰,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及人们的热爱,中国插花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风景园林插花综述中国发展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但究竟起源于何时,是怎样产生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说,源于佛前供花;二说,源于民间生活与习俗。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1) 中国早在公元前11-3世纪的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已有广义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这从中国的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6-11世纪)和我国杰出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年)的《楚辞》中可以得到证实,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引自《诗经——溱洧篇》。此民歌是描述当时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边踏青祭祀,谈情说爱,相聚相离时互赠芍药花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的风俗。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引自《诗经——东门之枌》。荍即锦葵花(Malva sylvetris),椒即一种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的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鲜花椒吧”。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引自《楚辞——九歌•礼魂》。这是描述祭神典礼后,击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场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引自《楚辞——九歌•湘君》。这是指在柏木船上装饰许多薜荔(Ficus pumila)香草,船的绸帐上挂满兰蕙,用荪草饰桨,兰花饰旌,乘坐这美丽的花船去寻

插花艺术论文

插花艺术论文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浅 谈 东 西 方 插 花 艺 术 的 差 异 系别:工商系 专业:人力资源1042 姓名:XXX 学号:2010112XXXX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差异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地域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差异,各国有不同的花色,人们对花有不同的爱好。各国也产生了不同的插花风格,总的分为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正在相互融合,呈现着蓬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不同

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枝、叶、花、果等)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加工(构思、造型、设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 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一、东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最早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时期,插花也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宋元时期,插花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流传更广,可谓鼎盛时期。此时插花已从一般的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欣赏1 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范文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范文 插花是一门艺术,泡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许多。 插花课上了解了花的品种,许多诗人喜爱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 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 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花也有自己的精神,了解 的花不同个性。 插花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插花艺术虽与雕像、盆景、造园。建 筑等艺术学科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插花特点时间 性强,随意性强,装饰性强,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 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的活动。 插花的选材也很重要,考虑的是插花的目的和用途,还有个人喜好与 创作风格选择花材。选择花材是创作的开始,是艺术构思的过程,所 以不是盲目的。 插花的历史很是悠长,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不仅流派众多,花 型有特色,技艺高妙,而且活动面很广,其国内上下和世界各地,都 有日本花道各大流派的分支机构,随起源与中国,但却演化成日本大 和名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并且早已走向世界。 中国的插花种类,按照不同的容器、应用方式和特别形式,有瓶式、盆式、筒式、野味式、挂掉式、盆景式等。中国插花艺术在汲取 各国,各地区插花艺术的精华中,逐渐成熟起来。 花艺茶道中茶文化是必要的,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 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 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院班级:农经三班 姓名:陈礼端学号:201140821310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插花艺术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中国插花艺术 学生:陈礼端 (经济学院农经三班,学号:201140821310) 摘要:插花艺术是一种表现自然美的,运用艺术构图原理,经过构思、设计、剪裁将花枝、叶片或其他装饰材料插入适当的器皿中或其他、固定材料中,创造一种艺术品的造型艺术。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然也有其独特的插花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插花发展历史、中国插花的特点以及中国插花原理等中国插花基本知识的了解来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的中国插花艺术。 关键词:中国插花艺术自然美特点花材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插花艺术作为一种可以代表国家的文化和风俗的技艺,因此,发扬中国式插花艺术对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该了解插花艺术,体会身边的艺术美和自然美。 一、中国插花的发展历史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插花在寺庙里供奉佛像用,后人称之为宗教插花。到了隋唐时期就流行到皇宫贵族之中,在官宦子弟之中开展斗花和移春槛活动,及至五代后唐的李后主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等都密布插花作品,称之为“锦洞天”,让人观赏。这说明当时的插花已经普及到皇宫贵族中,后人称之为宫廷插花。宋朝插花流行到文人雅士之中,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惜花》中写道:“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关儿咳。”南宋时文人张道洽《瓶梅》中写道:“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后人称之为文人插花。到了明清时期,插花技艺流传更广,明朝文学家袁宏道《戏题黄道原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更多,如陈昊子著的《花镜》中就有“养花插瓶法”和“香垆花瓶”记载,陈其年咏蝶恋花:“小小哥窑凉似雪,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足以说明插花艺术已经普及到民间,后人称之为民间插花。中国插花崇尚自然风姿和风格,使插花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茶文化心得体会

茶文化心得体会 篇一:中国茶文化学习心得 中国茶文化论文这个学期选了中国茶文化这门选修课,使我对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热爱,对我们中华民族多了一份敬仰与骄傲。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进深与源远流长。 摘要: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学,即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既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茶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清茶一杯”,“客来敬茗”,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代表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 关键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统文化内涵形成与发展茶道 正文:

茶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 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的发现大约在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在晋代、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在唐代茶文化便形成了。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

插花和茶艺培训心得体会(最新)

“领航工程”第三次培训心得体会 雷朝兵 今天,我们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又开始了,回想上周我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学院组织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我从打电话联系招聘单位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到借器材布置场地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来了,说实话周末本是想好好的睡一个饱觉的!但是我要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我不能睡我不能半途而废,领航不是谁逼我去参加的是我自愿加入的,选择了他我就会坚持到底! 今天的活动可以说是美丽优雅,在前几天的活动通知里我看到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插花和茶艺的培训,说实话插花这个词对我很陌生,我都不知道插花是什么所以带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去参加这个插花培训,来到教室,看到桌子上好多花我只认识玫瑰,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小就不喜欢花,所以对花也没有什么了解,插花培训学校请到了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从理论开始,再到实践操作,由于我好久没有休息好,我在听老师讲理论的时候我听到一半就什么都请不进了,虽然强忍着不睡着但是我不知道老师再说什么,想想现在很后悔,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站起来清醒清醒,这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老师的理论结束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们自由分组去领到了所需要的花和工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分工,但是在领到材料后,我们就自觉分工,一个人准备一种材料,为了能够做出最好看的插花,在插的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次,看着这里不合适我们又重新弄,那不行了我们就重新拿了再补上去,弄到最后我们的花泥都被插了全都是小洞,导致最后我们插的效果没有其他组的好,但是我们也并不有什么心里阻碍,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我们小组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过,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熟练,后来我们各个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拍照合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结束了早上的培训。 我们1点又开始了下午的茶艺培训,进到我们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看到老师着装整齐,很专业的在那里等着我们的到来,内容形式也和上午一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我们在那做着,老师就让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刚泡好的茶,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喝茶的人我每天都喝茶,我也会品尝茶的味道,比起早上的插花我更喜欢茶,我很认真的听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老师自己的自我介绍,从三个我是什么角色介绍了自己,后来老师进入主题给我们介绍茶艺,和与茶相关的知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天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茶象征数字的一百零八,代表了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能够至少能活到一百零八岁,茶是我们云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喝茶也是我们南方人最大的一个爱好,虽然喝茶不一定就能够活到一百零八岁,但是也有很多益处的! 老师的理论课结束后,她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一次,边做边解释,后来我们就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他们把茶具弄的叮当响,动作挺僵硬,我还在边上看笑他们,但是到我来操作的时候我比他们做的还差,我僵硬的手都不会动,我想这种看似简单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操作简单的,每种技能都有自己的深奥之处。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

学号1301010216 天津城建大学 结课论文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雍直昱 班级 13级建筑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学院 2015年12月23日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摘要: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富有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关键词: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在东方传统文化积淀下,插花花艺逐渐形成了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意境鲜明、色彩淡雅等风格特点。具体如下: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 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1.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 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如清代沈复说:“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 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 1.5花材人格化 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在插花创作中,根据主题选用,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6重视季节特色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