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一、字词

舸(gě):大船,泛指船只。

怅(chàng):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出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情。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携(xié) 峥嵘(zhēngróng):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遒(qiú):强劲有力。遏:阻止。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击水:游泳。苍茫:旷远迷茫。

二、词语辨析

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平面的范围,多指地域。

寥廓: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多只天空。

州:国内地名用州。

洲:指世界级地名;国内地名特指水中陆地是也用“洲”如橘子洲、株洲等。

三、毛泽东诗词名句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pí)。(《冬天》)

2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诗两首》

一、字词

彷徨(pánghuáng)寂寥(liáo)斑斓(bānlán) 惆怅(chóuchàng) 漫溯(sù)

凄婉(wǎn) 长篙(gāo) 笙箫(shēngxiāo) 榆阴(注意字形)青荇(xìng)

彳亍(chìchù):走走停停,多用于形容内心惆怅、哀伤。

颓圮(pǐ):坍塌、破败。

二、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字词

大堰(yàn)河檐(yán)头瓦菲(fēi) 灶(zào)火荆棘(jīngj í) 掐(qiā)死

匾(biǎn)额火钵(bō) 碾碎(niǎnsuì) 忸怩(niǔní) 冰屑(xi è) 咒(zhòu)语团箕(jī) 凌侮(wǔ)叱(chì)骂青苔(tái) 麦糟(zāo) 给(jǐ)予虱(shī)子

堰(大堰河)檐(屋檐)忸(忸怩)掐(掐死)

偃(yǎn)(偃旗息鼓) 瞻(瞻仰)钮(电钮)谄(谄媚)

(tái)青苔(mán)埋怨

(tāi)舌苔(mái)活埋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二、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烛之武退秦师》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

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秦

杞(qǐ)子逢(páng)孙微夫(fú)人之力共(gōng)其乏困

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四、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五、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六、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quē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八、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今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以) 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6.取之(以) 百金(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7.欲与(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8.待吾客与(之) 俱( 往)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 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省略句) 10.嘉为(之) 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省略句)

11.乃(穿) 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省略句)

12.见燕使者(于) 咸阳宫(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13.使(之) 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省略介词) (省略句) 14.群臣侍(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省略句) 15.献(于) 秦王(省略介词) (省略句)

16.比(于) 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省略句)

17.而(按) 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省略句)

18.皆陈(于) 殿下(省略介词) (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以) 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 时间)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名词,教化。读jiào。

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6.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

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准备) 。

8.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动词,振作奋起。

9.图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10.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梢。斯是陋室,唯我德馨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

11.诏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名词,朝廷。

非有诏得不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动词,皇帝下令。

(完整版)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必修一、二)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 梯( )娴熟()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 靡()奢靡()矫揉造作()繁衍()挑衅()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高一语文课本上册电子版

高一语文课本上册电子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3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

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4荆轲刺秦王--《战国策》(背诵易水诀别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背诵课文第2、4节。)第二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四节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篇一】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1、准确、生动而深刻的词语: ⑴能否将“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中“认识的”三个字去掉呢? 不行。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一位艺术家被“造反派”批斗,毒打,游街示众,变得“半死不活”,这时候,稍有人性的人都会怜悯,救治他,更不用说“认识的”人了。现在连“认识的”人都“掉开头去”,揭示了“*”已将人的心灵扭曲,或者说人们慑于“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艺术家。而就在此时,艺术家邻居的小狗却奔了过来,“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是非颠倒的岁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认识的”三个字万万不可去掉。 ⑵说说这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好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都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每次”和“都”说明了行为次数多,频繁,无一例外。“讨”,说明了行为者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作者的夫人萧珊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向服务员“讨”骨头是需要勇气的。这三个词合在一起,表现了萧珊对小狗包弟的爱,表达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融洽。 ⑶“……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我”为什么“暗暗地”流泪呢? 因为红卫兵抄“四旧”,要杀狗,包弟变成了“包袱”,

有人建议将它送医院作解剖实验用。包弟的命运未卜,它却浑然不知,而“我”作为它的主人,自身难保,又怎样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伤感,但又不愿让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泪。另外,“我”当时处于“半靠边”状态,言行受监视,不能明确地流露出对“宠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泪。 2、含义隽永的句子: 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分析这句话,要抓住“解剖”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专制者“解剖”。其二,这是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解剖”,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解剖”,正是作者自己深刻的反思。 ⑵“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用意呢? 第一句话是说“我”将包弟送上了解剖桌,十几年来一直内疚,一直在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第二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表明了

(word完整版)上海市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9分) ①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②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③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高一必修1知识点小结第一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 秦逢(páng)孙夫(fú)晋,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意: “把??当做”,今意: 认为。“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行李“古意: 出使的人,今意: 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乏困”古意: 缺少的东西,今意: 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意: 那个人,今意: 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去”古意: 离开,今意: 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 2(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烛之武 3(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4(夜缒而出。省略宾语烛之武 5(敢以烦执事。省略宾语这件事情6(许君焦、瑕。省略主语晋惠公(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高一语文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020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范文

【一】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 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为 1、余自为僇人。(成为) 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 3、輮以为轮。(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十九)道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二】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篇一】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高二语文上册祝福课本内容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上册祝福课本内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上册祝福课本内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党。但是, 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

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 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 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高中语文 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 字音部分: 橘(jú)子百舸(gě)争流寥(liáo)廓 挥斥方遒(qiú)峥嵘(zhēng róng)岁月浪遏(è)飞舟 灰烬(jìn)脊(jǐ)骨矿藏(cáng) 闪烁(shuò)战栗(lì)倔强(jué jiàng) 崛(jué)起迷惘(wǎng)晨曦(xī) 沉湎(miǎn)眷(juàn)恋惆怅(chàng) 挚(zhì)友抹煞(shā)摭(zhí)拾 废寝(qǐn)忘食横(hèng)蛮遨(áo)游 引吭(háng)试啼甫(fǔ)健翱(áo)翔 枝桠(yā)茁(zhuó)壮磕绊(kē bàn) 谷穗(suì)干瘪(biě)入不敷(fū)出 敷(fū)演衡量(liáng)啮噬(niè shì) 泵(bèng)妥帖(tiē)甄(zhēn)别 纤(xiān)巧觑(qū)坨(tuó) 商榷(què)思忖(cǔn)巷(hàng)道 墓冢(zhǒng)屏窒(bǐng zhì)不啻(chì) 悄(qiǎo)然犄(jī)角噗噗(pū)跳 词语部分: 检点:(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浃,湿透。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鬼迷心窍: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教学资料范本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 编辑: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 题,共9 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说到高一语文文言文,很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的确,相对而言,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1、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14、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高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1第一单元 1.字音识记 《沁园春·长沙》 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qiú) 峥嵘 ..(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 漫.江(mǎn)寥.廊(liáo)挥斥.(chì) 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 ..(pì yáo) 《诗两首》 彳亍(chì chù)颓圮(tuú pǐ)荇(xìng) 《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fēi) 叱骂(chì) 凌侮(líng wǔ) 凄苦(qī) 火钵(bō) 忸怩(niǔ ní) 典押(diǎn yā) 荆棘(jīng jí) 辉煌(huīhuáng) 苔(tái)苔藓 (tāi)舌苔悄 (qiāo)悄悄 (qiǎo)悄然 菲 (fēi)芳菲 (fěi)菲薄切 (qiè)一切 (qiē)切磋 结(jié)结构 (jiē)结实漂 (piāo)漂浮(piǎo)漂白 2.形近字辨析 《沁园春·长沙》 稠chóu 稠密惆chóu 惆怅绸chóu 绸缎 寒hán 寒冬寨zhài 寨子 《诗两首》 消xiāo 消沉销xiāo 销毁绡xiāo 红绡 婉wǎn 婉约剜wān 剜菜惋wǎn 惋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尝cháng 尝试偿cháng 偿还 膝xī膝盖漆qī漆布 碾niǎn 碾场辗zhǎn 辗转 棵kē一棵稞kē青稞 己jǐ自己巳sì巳时已yǐ已经 3.词语成语积累 ①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自由竞相地生活着。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寥廓:宇宙的广阔。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 ②叱骂:责骂 辉煌:光辉灿烂。 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以后再结婚。这样的女孩儿叫童养媳。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复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二)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第一单元 qìn(沁)园春分mì(泌) màn(漫)江màn(谩)骂百gě(舸) 寥kuò(廓) xi é(携)来zhēng(峥)嵘挥斥方qi ú(遒)万户hóu(侯) 浪è(遏)飞舟páng(彷)徨寂li áo(寥)彳chù(亍)惆 chàng(怅) 凄wǎn(婉)颓pǐ(圮)青xìng(荇)浮zǎo(藻)漫sù(溯) 长gāo(篙) hāo草(蒿)枯gǎo(槁)斑lán(斓) sh ēng (笙)箫 青tāi(苔)荆j í(棘)火bō(钵) ni ǔ(忸)怩麦zāo(糟)发ji ào(酵) dùn (炖)肉团jī(箕)凌wǔ(侮) ch ì(叱)骂踟chú(蹰)第三单元 li áo(寥)落长歌dàng(当)哭fěi (菲)薄桀ào (骜) di é(喋)血 立Pū(仆)风尘púpú(仆仆) l ìn()赁屋àn(黯)然è(噩)耗尸hái(骸) chu āng(创)伤浸zì(渍) g àn(干)练zhǎn(辗)转 yǔn(殒)身不xù(恤)作yī(揖) t ǎng(倘)使解pōu(剖)步l

ǚ(履) 谦xùn (逊) ji ǒng(迥)乎不同bǐng(屏)息叱zhà(咤)风云chà(诧)异l ì(莅)临 第四单元 紫j īng (荆)花易zhì(帜)停bó(泊)超zài (载)登zǎi (载) mēng骗(蒙) měng古(蒙)婆suō (娑)è梦(噩) xī(嬉)笑 zhuàn写(撰) chú菊(雏)zhì息(窒)绿树成yīn(阴) bō 夺(剥) bāo(剥)果皮夏yǎn (衍)lòng堂(弄)游shuì(说) qì据(契) ǎo断(拗)ào口(拗)执niù(拗) dìng(锭)壳hǒng骗(哄)起hòng (哄)气hōnghōng (哄洪) ru ò()偌大污miè(蔑)chuǎi测(揣) chuāi(揣)着挣chuài (揣)yì年(翌) héng(横)亘 hèng(横)财 酝ni àng (酿) zu ō(作)坊一鼓zuò气(作) 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 第一单元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惋惜哀婉颓圮杞人忧天祭祀沉淀纸锭绽放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导读:本文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篇二】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1、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2、词义: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3、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4、文学常识: 1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 青荇(xǐng)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 2、词义: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3、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4、文学常识: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 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