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_开题会综述

_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_开题会综述
_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_开题会综述

期间沙特馆之所以得到了国内外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正是源于场馆的设计充分表现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理解、文化建构、文化表达需要以文化自信为依托。此外,他还指出,目前成功的传播往往是公共传播,或者是介于官方与民间的传播活动。

《瞭望东方》副总编赵悦指出,《瞭望东方》与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有过多次成功的重大合作,如城市软实力调查、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等。这些年来,《瞭望》在海外中国形象的舆情调查和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尝试,积累了许多资源,我们期待和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项目的相关领域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本次研讨会既涉及了国家形象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也对中国形象的现实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当前的中国形象正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国对自己的认识与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分歧;另一方面,国内社会力量的兴起与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两个舆论场悄然形成。在此情形下,官方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与民间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发生着许多的变化,甚至形成着博弈。“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官方的自我想象”、“中国民间的自我想象”形如三驾马车,划出了复杂的轨迹和发出着不同的声音,这无疑给中国的转型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当前的国家形象研究必须回到理论的起点,并紧扣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会专家学者期待着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重要研究领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会综述■李卫东周宏刚

2011年12月1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研究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尹韵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喻立平,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何锡章教授作为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出席了论证会。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成国,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刘洁等出席论证会。课题组主要成员也参加了会议。开题论证会就以下四个方面的前沿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一)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昆在开题报告中提出,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国家形象逐步改善与国际社会认知偏差并存;就现实困惑而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政治大国的实力严重不匹配;最后,就政策背景而言,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能力。从现实意义方面来讲,研究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是适应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课题,研究国际社会的中国形象认知并建构国家形象评估体系,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跨文化传播提供决策参考;从理论意义方面来讲,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拓展现有的国家现象传播的研究,而且可以促进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发展。

文成国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他指出,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历时性地考察中国国家形象;二是能从中西文化的勾连中探讨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的关键理论研究;三是能从厘清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相互关系。尹韵公在发言时指出,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有许多制约因素,许多问题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厘清,这个课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正彰显了该课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如何定位中国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形象也逐步改善,但“国家形象”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随着中国从“政治大国”向“经济大国”的国家形象转变,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与“中国责任论”甚嚣尘上,并由此衍生出“贸易威胁论”、“资源能源威胁论”、“生态环境威胁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中国资本威胁论”等。中国究竟应该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何锡章认为,在中国不断被误读、被妖魔化的情况下,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问题的探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当前,中国已经改变的面貌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该项目的研究需要结合跨文化传播的语境,认真思考中国应当如何被国际社会所认知,中国需要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李卫东周宏刚:“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会综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

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总第186期)123

胡智锋在发言中强调,目前我们国家在对外形象传播中经常犯“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的错误,因此,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定位要实事求是,要符合国情,要注意特殊的语境,不能想当然,不然有些对外宣传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有反效果。

尹韵公指出,国家形象定位问题不是可以简单化、理想化的命题。中国的国家形象需要怎么宣传、如何定位,是一个难点。但一定要注意国家形象定位的战略性和阶段性。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环境对中国很不利,许多国家对中国都很警惕。比如,尽管美国、英国在巴西大规模地进行买地屯田,但中国企业在巴西只买了300万亩地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也受到有关国家的政策限制。这一切与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将来,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冲突可能会越来越多,国际上怎么看,中国在战略上如何定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及其建构研究必须是动态性的,若能提出一些战略性、策略性的研究报告就更有价值。

喻立平认为,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研究的历史纵深度还有扩张的空间,需要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形象定位的变迁。

(三)如何评估中国国家形象

评估体系是国家形象建构中基础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根据世情、国情和社情科学设定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目标定位是有效开展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把握国家形象建构中存在问题和传播效果的关键。

郭庆光提出,国家形象可以分为自我塑造的形象和被他塑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具有多层次性,中国形象可能被西方塑造成不同层面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评估需从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特别是国民形象是影响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形象评估体系的建构十分重要。国家形象评估,可以从历史、理论等方面进行抽象总结,归纳出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多种评估指标的建构。除此之外,可对正面、负面的世界各国国家形象传播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评估体系指标的设计提供一些事实依据和启示。

尹韵公认为,国家形象评估体系研究必须是动态的。他指出,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要求签证去苏联的人在使馆前排了长队,20世纪50年代话语权掌握在社会主义阵营;18世纪法语是国际语言,19世纪、20世纪随着英美国力的增强,英语取代法语成为国际语言。因此,国家形象研究离不开国情和国家实力的讨论。比如,在东欧某国的学术会议上虽然没有中国人参会,但与会学者以会说中文为荣。由此可见,国际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是变化的:先是崩溃论,再是威胁论,现在又是责任论。当前,国际舆论对中国很不利,站在遏制的角度,比如,虽然美国家庭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但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没有日本好。因此,如何构建动态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喻立平认为,国家形象评估体系研究应多关注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比如文化霸权、话语理论等,这些都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素养。

(四)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

胡智锋提出,通过跨文化传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一定要注意中国所处的国际语境和背景。“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伪命题,不是现实的命题。比如在作为商业大街的时代广场上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就显得很不合时宜,高雅的形象宣传片放在庸俗的商业广告中播放不适合、不协调。这提醒我们,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注意特殊的语境,不能想当然。另外,全世界只有10%的国家是非宗教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一个基本背景。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各国都会想“你是谁,你想干什么”。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其他一些国家都有点担心和害怕。为什么有些国家对中国不友好,我们要反思,这是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要考虑特殊的语境、背景,这也是研究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突出重点。

郭庆光提出,以往对国家形象进行传播和塑造的主要是驻外媒体机构,而今天塑造国家形象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再只是媒体的事。互联网上的个人、各个政府部门等都是影响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主体多样化的现实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是跨文化传播和建构中国国家形象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的。

何锡章认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与西方的诸多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历史差异、价值观差异等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中西方很难达到一致的理解。所以,跨文化传播需要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思考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价值如何与人类普世价值相结合,不能简单地拒绝普世价值,而应该将普世价值分为不同的层次,将传播理念与普世价值、人类价值相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共同的理解。

喻立平认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不可以忽视以下三个背景:一是要正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二是要重视中国现代化转型所带来的话语权、话语言说方式的转型;三是要重视国际化环境下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巨大反差。

张昆提出,开展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首先要总结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为课题的展开提供理论话语资源。其次,从传播史的角度回顾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历程,并借助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方法了解美国、德国、印度等代表性国家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从中国形象的历时性传播与世界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李卫东周宏刚:“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会综述

124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总第186期)

横断面上的共时性的形象传播两个维度,寻找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及其传播的历史坐标。再次,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产品、体育传播、旅游传播、孔子学院等不同渠道,分析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经验与教训。最后,提出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总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目标明确,内容架构逻辑层次清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科学适当,整体论证很有说服力;研究团队综合实力强大、课题负责人的前期成果丰富。与会专家对课题组创造性地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充满信心。同时,与会专家就项目研究的具体问题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胡志锋对课题研究的建议是:实事求是、扬长避短、凸现特色。他认为,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课题研究要实事求是、适当瘦身,全面开展境外调研难度大,课题组可采用国外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可以巧妙利用各种关系,如借用海外学生、教师、华人华侨,以及驻外记者等力量,共同完成项目调研,以节约成本。郭庆光建议课题组将理论突破作为重点,子课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和压缩;何锡章建议课题组可以考虑与其他组织、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尹韵公强调一定要动态研究,喻立平强调开展跨学科研究。张昆最后表示,专家们提的意见非常善意,很有建设性,课题组一定不会辜负国家的重托,把研究做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综述■苏颖

2011年12月17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首个以“政治传播”为关键词的科研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莅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文科科研处处长胡智锋教授主持了会议。

会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作了有关课题研究的主题汇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政治学界、传播学界专家与《求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业界代表对该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课题研究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研究框架、政治话语生成与传播、政治传播中的文化自主与认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实践效用四个方面对开题会内容进行综述。

一、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研究基本框架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刚刚起步,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实践策略亦不完备。原有的“政治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政治传播形式,其传播有效性在新的社会现实中受到冲击,亟需探索一套适应新时代、新的政治生活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课题的意义就在于自觉引领中国政治传播实践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甚至再到政治营销的这一转型进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思想理念、话语体系、传播模式转型的系统探讨,而非仅仅停留在对传播技巧(即“术”)的探讨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基于以上主旨,力图搭建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具有深层次的价值思考和理论逻辑的政治传播研究基本框架。

荆学民教授提出,课题研究以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选择“全球化理论”,“人类文化相通、文明相容理论”,“政治价值生成理论”,“国家利益轴心理论”,“传播的中心与边缘理论”等,从逻辑上完整地支撑并说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够传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此基础上,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世界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指导理论,并从当下中国政治传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政治传播的历史,借鉴西方国家政治传播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目标和定位,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战略布局,针对性地提出政治传播的“公共化”、“社会化”、“文化化”、“媒介化”、“知识化”五大战略理论。基于策略以战略为基础并服务于战略的认识,在上述政治传播战略理论构想的基础上,课题着力于战略理论的延展领域,努力构建实施上述战略的策略体系。这些策略体系相应地成为子课题的研究内容。

与会政治学专家对课题的政治学意义给予了肯定。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海蛟教授强调政治传播基本理论与基本范畴应该解决中国政治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认同问题,政治传播研究要内外平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雪认为政

苏颖:“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综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

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总第186期)125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范本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编号:FS-DY-20606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

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20120506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文献整理............................... - 1 - (一)期刊论文......................................... - 1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 - 1 -(三)学位论文......................................... - 1 -(四)相关著述......................................... - 2 -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 - 4 -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 4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 5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 6 -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7 -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 - 8 -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 8 -(二)城市形象传播与大型活动、赛事...................... - 12 -(三)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 - 12 - 五、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策略研究................... - 13 - 六、其他...................................... - 15 -参考文献...................................... - 16 -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论文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朴率智 学生学号: 5091419072 专业: 传播系 指导教师: 禹卫华 学院(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摘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对食物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包括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怎样去吃,吃的礼仪,等等。中国人会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可以用相同的食材加工出不一样的美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艺术。饮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的满足,也包含了文化的精神。本研究侧重于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的文献述评部分侧重于这些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留学生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留学生,跨文化传播

STUDY ON THE CHINESE F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 TAKING THE STUDENTS AS AN EXAMPLELE ABSTRAC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etary culture not only means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but includes eating method and etiquette, etc. in consumption process. Chinese can make different food materials into various fine foods and make the sam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ood foods. Cate is not only food, but also an art. Dietary culture contains not only gustatory, visual and olfactory satisfaction, but also cultural spirit.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is aspect.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help us make a deep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caus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verseas student. Key words:Chinese dietary culture; overseas stud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宣传片有利于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传播五要素对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发现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中国城市宣传片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存在传播主体理念偏差、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 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 中国城市宣传片应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 运用多维度的认同传播策略、典型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多元化的联合传播策略, 以引起受众共鸣、强化受众记忆、扩大受众群体, 从而获得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 传播受众; 传播策略;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传播内容 (Says What)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 (To Whom) 和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6754894.html,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王小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 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 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 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 全性评价均较高。 本人主要负责钢结构分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及质量管理工作,本年度分公司较好完成 了各项生产任务及生产指标,先后承担并完成新1、2号高炉钢冷却壁制作、6m焦炉炉柱 生产、120吨大转炉技改、热轧二期工程、冷轧厂房建设及集团技改3000吨H型钢制作等任务,并取得良好成绩,1~3季度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并创造1200吨月产量记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 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 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 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 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范文】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1]。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2]。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3]。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Who) 、传播内容(Says What) 、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To Whom) 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4]。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在传播受众眼前, 并通过循环反复的宣传手段, 强化并提高城市在传播受众脑海中的形象, 从而达到传播宣传的效果。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内容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交流的直接客体, 包括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物质实体包括城市的地理方位、布局环境、代表建筑、旅游景点等;精神实体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经济特色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相互交融, 全面展现城市的综合特色, 共同担负起城市形象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不晚,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 高收视、强传播的现象背后,暴露的问题也越发明显。这些综艺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综艺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跨文化传播,收视率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已不再只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更多地涉及到文化领域。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得到促进,国与国之前的跨文化沟通联系随之增加。 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

柱”。电视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在国外发展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本世纪初传入我国,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这些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这些国外版权的成功引入让我们看到了跨文化传播的力量和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我们所生产和需要的综艺节目已经不仅仅是面对一个单一的国家、民族、价值体系和社会群体,而是世界范围的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真人秀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1.2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数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科学认识事实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分析和总结大量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献和数据作为本文的写作依据。 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将统计分析数个相关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人群构成等情况,总结出不同综艺节目的传播效果。 比较研究法。指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本文将对比从韩国引进的不同综艺节目的内容差异与传播效果,以及它们跟非韩国引进节目传播效果和中国本土自制节目的差异,得出韩国综艺跨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韩国综艺节目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韩国国际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和跨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