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果酱罐头的制作

实验果酱罐头的制作

实验果酱罐头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加工保藏法。利用高糖溶液的高糖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抗氧化作用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

2.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加工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苹果、山楂、柠檬酸、白砂糖、食盐、四旋瓶等。

2、设备

手持糖量计、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过滤筛、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台秤、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

(一)苹果酱

1、配料

苹果 2000g 水 600g 白砂糖 2080—2600g 柠檬酸 5g 果胶5g

建筑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建筑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模型制作专业班级:城乡规划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琰 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江宁校区总体规划模型制作实验学时:24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实验楼B203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刘琰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1、学习利用规划模型分析总平面的布局 2、学习规划模型的制作方法 要求:在读懂图纸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功能、结构、环境、流线、体量、外观、平面到剖面、几何关系、基本形状、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总体分析, 理清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组成关系,理清建筑与道路的关系,最后完成规划 模型的制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测绘工具 三棱尺(比例尺) 、直尺、三角板、弯尺 (角尺) 、圆规、游标卡尺、蛇尺等。 2.剪裁、切割工具 勾刀、刻刀、裁纸刀、角度刀(45o) 、切圆刀、剪刀、手锯、钢锯、电磨机、电热切割器等。 3.打磨喷绘工具 砂纸、锉刀、什锦锉、木工刨、台式砂轮机。 4.粘合剂 三、实验过程

第一次模型制作实验课在工科楼模型教室,之前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跟我们讲解了模型制作的工具,材料等基本知识,发任务书。 这一次在模型教室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往届做的模型,看到学姐学长的作品时,感觉有点震惊,稍微有点不自信,但是在我们仔细参观与讨论我们自己组用的材料与制作流程后,我立马又斗志昂扬了起来。参观完往届作品后,我们确定小组成员,小组开始确定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大致分配了任务,男生做模型,女生做细节部分。我们组的组员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初步确定了地形,草,建筑的材料,地形采用灰色纸板,草为普通草皮,多数建筑为PVC板为骨架,少部分为泡沫,同时大概制定了制作流程与方案。 方案确定后,我们小组成员在第二天就全部出发去购买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我们按着讨论后的清单购买,包括灰色的卡纸、厚泡沫板、薄木板、PVC板、树粉、树干,草皮,胶水等一系列材料。 感悟:在此次购买中,我们小组有着很激烈的讨论,虽然在昨天已确定好清单,但是到了店里发现我们考虑的还是不够周全。 第二次模型制作实验课我们通力合作,用木板做底将买来的厚泡沫板做第二层底,上面再铺一层厚的PVC板,层与层之间用双面胶与泡沫胶粘合。其实我们在黏板的事先并没想好用什么黏,我们是在仔细观察了其他的组用的粘合材料后经过比较后讨论决定的,这也算取长补短了。我们一边黏一边试试粘合的效果,感觉比较结实。然后用复写纸将打印好的cad 地形描到买好的灰色卡纸上,而我则负责将地形上的绿地剪出来,作为之后剪草皮的模板。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老师给我们的学校地形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练习模型制作,熟悉建筑模型材料的种类、特性,学会使用钢尺、美工刀等模型制作工具,基本掌握模型的制作技法。为将来在箭镞设计课程中使用模型推敲方案打下基础。要求根据课程设计命题,结合自身设计概念制作模型,可以有一定的取舍,不能有大的错误,制作认真仔细,整体模型干净利落。最后完成得模型要求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体块表现清楚,有自己的风格。 2、实验方案: 结合课程设计的进度,在一草方案后制作工作模型,用于推敲建筑环境、建筑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要素,学习以制作模型的形式激发创作灵感、推进方案设计。在基本明确建筑设计方案后进行模型制作设计,选用卡纸、PVC板等作为主材,适用选用色纸、瓦楞纸、型材等作为辅材,利用钢尺、美工刀、模型胶等工具制作建筑模型呈现设计方案。 3、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 听取了专业老师的意见后,我使用了pvc板(厚度为2cm)和kt板作为这次作业的模型主要材料。Pvc板作为主模型的材料,因为其比较结实,不容易被破坏,而且表面平滑,外观看起来十分规整。而kt板则作为模型底座的材料,在kt板上容易插入模型花和粘贴模型人,但是kt板不能与502胶水接触,其会被腐蚀。所以在制作模型时,对于底座的粘合,我使用的是u胶,而pvc板的粘合我会根据需要,使用u胶和502胶水。这次制作模型需要用到的工具中,有手术刀,ut刀,直尺、90度尺、切割板u胶、502胶水等。 考虑到这次制作的模型是塑料模型,因此所需用到的工具比较少。而这次制作模型的手法,鉴于我是大一新生,在经济和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上,我是手工制作模型的。在制作模型时,有直接粘合、镶嵌粘合和穿插的步骤。在制作模型时,我曾经遇到因为粘合位置特殊的原因,很难把两块pvc板粘合在一起或者由于柱子太长,不能轻易与pvc板粘合的问题。一开始我是使用u胶粘合的,但后来发现,原来在一些地方,可以用502胶水作粘合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502胶水前,应该确认是否这样粘合,一旦粘合错了,分离工作会很难,而且强制分离会破坏pvc板。另外,在制作模型是,我会发现自己设计的建筑,有些地方做起模型来,会有比较大的难度,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于是自己会在考虑是否应该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而如何修改,这又是需要慢慢去思考的,因此,在做模型的时候会发现不少的对设计有用或使你感到困惑的东西。在数据处理方面,我认为做模型对数据的处理十分有用,因为当你把设计从二维转化为三维时,你会发现,你所定的数据不适合人体的模度,对于整个场地的迎合十分不适合。当然,在处理数据时,一些建筑规范是不能忽略的,你的数据可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因此,在数据处理是,要遵守人体的模度、整个场地的迎合和建筑规范来进行。另外,在处理数据时,我一般时先定大范围的数据,在处理小地方的数据的。可能两方面一起处理会比较好,这我会更加留意这一点。而在数据的整理时,对于复杂的数据,我通常是结合场地的情况稍作调整,当你做出一个模型时,1:20或更大的比例模型用于观察这建筑是否适合人的模度,1:100或更小的比例模型用于观察这建筑是否迎合整理环境的。我制作了1:100和1:50的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定出了我的模型方案。

实验十三 果酱的加工

实验十三果酱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果酱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 果酱是果肉加糖和酸煮制成具有较好的凝胶态、不需要保持果实或果块原来的形状的糖制品。其制作原理是利用果实中亲水性的果胶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糖和酸结合,形成“果胶-糖-酸”凝胶。凝胶的强度与糖含量、酸含量以及果胶物质的形态和含量等有关。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香蕉、柠檬酸、白砂糖等。 实验用具及设备:手持糖量计、筛孔打浆机、不锈钢电热夹层锅、酱体灌装机、电磁炉、过滤器、不锈钢刀、台秤、天平、四旋瓶或三旋瓶等。 四、实验方法 (一)香蕉果酱 1、主要配料 香蕉,水,白砂糖,柠檬酸,果胶。配料比例为100香蕉∶30水∶100白砂糖∶0.1柠檬酸∶0.1果胶。 2、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去皮→护色→打浆→煮制浓缩→装瓶→封口→杀菌→冷却。 3、操作要点 (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但不过熟)、风味色泽好、无病虫的果实。 (2)清洗:将果实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果皮。 (3)护色:将去皮后的果肉放入1%食盐水中护色。 (4)打浆:将香蕉果肉用筛板孔径为0.8-1.0mm的打浆机进行打浆1—2次,即得香蕉果泥。 (5)煮制、浓缩:按1香蕉果泥∶1白砂糖的比例,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过滤备用。然后将糖液与香蕉泥混合入夹层锅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需不断地搅拌。浓缩终点可以根据以下情况判断: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到60%~65%(高浓度果酱为70%~75%),或终点温度为105~107℃时,即可结束煮制浓缩。如果果酱酸度不够,可在临出锅前加些柠檬酸进行调整,产品的Ph值控制在2.8~3.0。 (6)装瓶、密封: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趁热装瓶,装瓶不可过满,留顶隙3mm左右为宜。.装瓶后立即封口、倒放,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瓶口若粘附有果酱,需用灭菌的白布擦净,避免贮存期间瓶口发霉。如采用酱体灌装机,设备管道等必须经过严

果冻制作方法

自制果肉果冻 材料:果粒适量、吉利丁粉,糖水=1:10、柠檬1/4个。 自制果肉果冻的做法 1、将黄桃罐头水(清水加适量糖也行)与果冻粉按比例称取后拌匀。 2、中小火加热,中途加柠檬汁拌匀。待液体微沸后再搅拌1分钟左后关火,放凉。 3、待果冻液放至温温热(流动状态)后再倒入自己喜欢的果粒,拌匀后倒入硅胶模具。 4、将模具放入冰箱冷藏,凝固冰镇后可食。 西瓜果冻 食材:西瓜1个、鱼胶粉15克、水(15克鱼胶粉用10汤匙的水) 做法:1)西瓜剖开,挖去瓤、去瓜籽;瓜瓤榨汁(大约300毫升)汁中加入白糖搅匀;鱼胶粉放到碗中用水浸泡直至变成粘稠膏状。 2)泡好的鱼胶粉隔热水蒸化。 3)鱼胶粉水同瓜汁混和搅拌好(浮在瓜汁表面的白沫捞去),倒入空的西瓜皮内(一个西瓜做半个西瓜果冻)。 4)把装满汁的西瓜皮放进冰箱冷藏2-3个小时,直至结冻。 5)在结冻中途,放几粒西瓜子在果冻表面,这样子的西瓜果冻有以假乱真的效果。柠檬果冻 食材:芒果1大个、白凉粉25g、清水500g、细砂糖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

2)白凉粉加入少量清水搅拌均匀。(也可加入足量的清水一起搅拌) 3)将搅拌均匀的白凉粉倒入小锅内,加入足量的清水拌匀,再倒入细砂糖。 4)坐炉子上开中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5)煮至沸腾即可关火。6)芒果取肉切成丁。 7)将煮好的凉粉倒三分之一小瓶中。 8)加入芒果丁,再将剩下的白凉粉倒入小瓶,静置冷却,待凝结成清澈透明的膏状后即可食用。 咖啡牛奶果冻 食材:牛奶200g、香草糖40g、琼脂6g、朗姆酒适量、冷水50ml、开水250ml、奶油适量、薄荷叶适量、纯咖啡3勺 做法:1)全部材料。琼脂用50ml冷水浸泡软,上笼蒸制15分钟,使其完全化开,备用 2)牛奶中加入自制香草糖(没有用普通砂糖亦可)煮至约为70-80°,加入一半或2/3的琼脂搅拌,至琼脂完全融化 3)将牛奶过滤,滤掉香草荚及未化开的琼脂 4)倒入方形容器中放冰箱冷却2小时至完全凝固,成为牛奶果冻

果酱制作

果酱的制作方法汇集 2009年12月01日 果酱代替糖好吃更营养 蓝色的蓝莓酱、深红的山楂酱、琥珀色的苹果酱、金黄的杏酱……这些美味果酱在人们的餐桌上出现得越来越多了。可是果酱都有什么营养?什么样的果酱好呢? 食品专家指果酱是一种保存水果的很好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熟透、不能冷藏不易储存的水果。各种果酱的制作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先把水果洗好,然后切块,热烫一下,再绞碎放在夹层锅中,加糖熬煮。传统果酱含糖量>60%,热能高,口感较甜。现在因为对健康的追求,低糖果酱产品也应运而生。低糖果酱含糖量25%~50%,其突出优点是原果风味浓郁,具有清爽的口感。 在果酱的加工过程中,水果中热敏感的物质(如维生素C)流失比较严重,一般可通过加入抗氧化剂或改善加工工艺(微波热烫、真空浓缩等)来缓解。而矿物质(如钾、锌等)性质稳定,在果酱中可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果酱细软、酸甜,拥有各自水果的营养成分,营养极为丰富。婴幼儿吃果酱可补充钙。果酱中丰富的钾能消除疲劳,锌能增强记忆力。同时,果酱不会增加身体胆固醇和脂肪含量。 很多人都以为果胶那种凝冻一样透明有弹性的质感,是因为加了凝胶剂。其实不然,水果中天然富含一种凝胶物质——果胶。在制作果酱的过程中,这种果胶被改良活化了,使果酱呈现了独特的质感。果胶不会像粗纤维一样有伤害食道或胃肠道的危险,而且预防癌症的能力更强。

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果酱主要用来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上食用,也可做果酱包的馅。其实,果酱的吃法还有很多。果酱可以用来调酸奶,加入冰激凌及其他冷冻甜点,甚至是当作糖放在红茶或咖啡里,还可以加入热水中调成果汁食用,都别有一番滋味。在需要用到糖的场合,都可以用果酱来代替,比简单加糖更多了营养成分和保健物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果酱含糖很高,每天食用量以1~2勺为宜。 橘子果酱制作 原料:橘子600公克;麥芽糖150公克;細砂糖150公克;檸檬1/2個;香橙酒1大匙。 制作: 1、檸檬洗淨榨出果汁備用;橘子剝皮後取出果肉,將果肉去籽並撕除白色的薄膜。 2、將處理好的橘子果肉放進耐酸的鍋子中,加入檸檬汁用中火煮滾。 3、轉成小火並加入麥芽糖繼續熬煮,熬煮時必須用木杓不停地攪拌。 4、待麥芽糖完全溶化後便可加入細砂糖,繼續拌煮至醬汁略呈稠狀。 5、加入香橙酒,用木杓持續攪拌,將醬汁煮成濃稠狀即可。香橙酒的作用在於增添果醬的風味。(来源:餐饮世界.菜谱大全) 橘子果酱制作二 材料:橘子6个,冰糖150克,米酒100CC,柠檬汁随意,盐少许。 做法: 1、准备橘子,洗干净;

实验二十一 纯果冻的制作

实验二十一纯果冻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习纯果冻的制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纯果冻是采用一种或几种果汁,加入砂糖、有机酸、果胶等配料,加热浓缩而成。 本实验是利用山楂中的高甲氧基果胶。分散高度水合的果胶束因脱水及电性中和而形成胶凝体,果胶胶束在一般溶液中带负电荷,当溶液pH低于 3.5,脱水剂含量达50%以上时,果腔即脱水并因电性中和而胶凝。在胶凝过程中酸起到消除果胶分子中负电荷的作用,使果胶分子因氢键吸附而相连成网状结构,构成凝胶体的骨架。糖除了起脱水作用外,还作为填充物使凝胶体达到一定强度。 三、设备和用具 细布袋,不锈钢盆火铝盆,不锈钢锅或铝锅,折光仪或温度计 四、主要原料 山楂,白砂糖,明矾。 五、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软化→取汁→加糖浓缩→入盘→冷却→成品 六、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成熟度适宜,含果胶、酸多,芳香味浓的山楂,不宜选用充分成熟果。 (2)预处理将选好的山楂用清水洗干净,并适当切分。

(3)加热软化将山楂放人锅中,加入等量的水,加热煮沸30min左右并不断搅拌,使果实中糖、酸、果胶及其他营养素充分溶解出来,以果实煮软便于取汁为标准。 为提高可溶物质提取量,可将山楂果煮制2-3次,每次加水适量,最后将各次汁液混合在一起。加热软化可以破坏酶的活力,防止变色和果胶水解,便于榨汁。 (4)取汁软化的果实用细布袋揉压取汁。 (5)加糖浓缩果汁与白糖的混合比例为1:(0 6- 0.8),再加入果汁和白砂糖总量的 0.5%~ 1.0%研细的明矾。 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过滤。将糖液和果汁一起倒人锅中加热浓缩,要不断搅拌,浓缩至终点,加入明矾搅匀,然后倒入消毒过的盘中,静置冷凝。 (6)终点判断 折光仪测定法当可溶性固形物达66%-69%时即可出锅。 温度计测定法当溶液的沸点达103—105℃时,浓缩结束。 挂片法(经验法)用搅拌的竹棒从锅中挑起浆液少许,横置,若浆液呈现片状脱落,即为终点。 七、讨论题 1.观察浓缩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熟悉终点判断方法, 2.制作中加入明矾有何作用?是否可以不加明矾?

工业设计-石膏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石膏模型制作 姓名学号 实验目的: 1、掌握石膏模型材料与调制方法 2、掌握石膏成型技法 实验材料、用具:石膏粉、水、水盆、夹板、C形钳、保鲜膜、胶合板 实验过程: 1、用夹板在胶合板上围成一个方形区域, 用C形钳对夹板进行固定,之后将鼠标模型放 置在围成的方形区域正中间。 2、将保鲜膜裁成一定大小,在鼠标木模 拍上水,把保鲜膜敷在鼠标木模上。 3、调制石膏浆,用小盆接适量的水,抓 一把熟石膏粉放进去,之后,边搅拌边添加熟石膏粉,两人配合,搅拌适当时,停止加料。 4、将和好的石膏浆倒入围好的方形区域 内,注意不要倒偏,可用手边倒边用手拨,石膏 浆超出夹板一部分,另外找一块胶合板-将石膏 浆表面刮平,待石膏浆有一定硬度后,将成型的 石膏模翻过来,并迅速取出鼠标模型。 5、打开夹子,撤掉夹板,修补制作好的 石膏阴模。修补完成后,放置在一处较平坦的 地方,待其晾干。 6、取出晾干的模子,在模型腔上覆上一 层保险模,和熟石膏粉,步骤跟之前做阴模时 一样。将和好的石膏浆拨进模型腔,把表面刮

平,挂掉多余的部分。 7、待石膏有一定温度时,将做好的鼠标石 膏模型取出,进行修补,用手沾水对多余部分进 行处理,将坑洼处,用石膏料补平。 实验体会: 石膏模型的制作,过程不太繁琐,挺适合用 来做设计成品的初步表达,但考虑到石膏的固化特性,不能用来做太大的模型。 还有,在制作过程中,对石膏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有所了解,知道在那一块儿该注意,比如:石膏浆不能和的太稀,太稀就要花大把的时间去等待其发干,这样就会费很多时间,并且不便于对石膏进行再处理。太稠也不行,干的快,还没倒完料,石膏浆就成干块了,干了后,木质的鼠标模型就不容易脱出。所以,调制石膏浆很重要,得把握好用谁的量。 在翻模与脱模的时候也很关键,动作要迅速,及时对模型进行修补和修饰,这样才能做出一件相当不错的石膏模型。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参考模型)(学校教学)

页脚* 1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王纬东 实验时间: 2015-06-06 制作人: 天气情况:晴 温度: 26摄氏度 湿度:18 实验器材与样品:红白大样膏,蜡纸,光学显微镜,纸杯,热水 实验名称 实验一、牙齿痕迹实验 实 验 目的 了解人牙排列规律,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形态与牙位的分析方法;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宽度、 牙弓深度及牙齿之间相对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利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齿痕迹样本的操作方法。 实 验 原理 恒牙列形成后,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牙齿痕迹检验、鉴定的基本条件;医用打样膏能够在加热的条件下被塑造成需要的形态,冷却即可定型,能够如实的反映牙齿的结构特征。 教 学方法 制作牙齿痕迹,观察和认识特征。 方 案 设 计 及 教 学 过 程 实验内容 (一) 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取出一块牙科打样膏,浸泡在装有70℃~80℃的热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待打样膏软化后立即取出,手动塑成与牙弓大小相近的形状,然后将打样膏置于口腔中,上、下颌正常咬合,待打样膏硬化后取出,置于装有冷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冷却,待完全硬化定型后,即制备成了牙齿痕迹样本。 (二)牙齿痕迹测量 1.测量牙冠宽度 2.测量牙弓宽度与牙弓深度 3.描绘牙列曲线 (三)观察痕迹确定特征 观察牙齿痕迹样本,确定牙齿的排列规律;确定畸形、病变牙的数量、部位和种类;分析正常牙列或由畸形牙和病变牙构成的牙列特征的各自特点,分析特征的特定意义。分析牙齿痕迹的特征反映及特征的特定性,分析前牙痕迹在检验中的作用与意义。 (四)根据牙齿痕迹样本的测量数据、观察结果、分析意见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使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模时,要控制咬合的力度,不可反复咬合,否则会破坏牙齿痕迹 实验作业 (一)要求每位学员个人独立操作,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二)保存好实验模型。 实验现象、数据与分析:牙冠宽度、单牙尺寸、牙弓宽度、牙弓深度、牙齿相对夹角等数据的分析,自己依据上面实验自我分析。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1. 香蕉催熟生理 2. 果汁果酱加工 3. 面包蛋糕制作 学院:______________ 农学院___________ 班级:_2012—级青年农场主班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2101705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李永吉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 第五组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董—明 2015年5月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香蕉催熟生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实验目的 1.1.1 理解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 1.1.2 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 掌握商业化催熟香蕉的方法与技巧; 1.1.3 观察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学习香蕉催熟过程中含糖量、果肉硬度、果皮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的检测方法,并认知其变化规律; 1.1.4 掌握基本根据甜度、硬度、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评价香蕉等果蔬品质的 能力。 1.2 实验要求 1.2.1 分组独立完成香蕉催熟全过程; 1.2.2 检测香蕉的呼吸强度、果皮颜色、果肉硬度和含糖量; 1.2.3 每两天检测一次数据,预约开放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果实组织代谢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刺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 氯乙基磷酸,微酸性。乙烯利与水或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释放出乙烯,植物体内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糖蛋白,乙烯与其受体结合后进一步通过代谢然后起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呼吸,促进有机酸和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促进香蕉的成熟。[1]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从树上采下的香蕉是绿色的,质地坚硬,含有单宁,味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与后熟作用,使果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胡萝卜素,果皮由绿转黄;香蕉中内含淀粉转化为糖, 生涩转变为香甜,才能销售和食用。同时为了使果实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时间内供应黄熟可食香蕉上市, 必须进行人工催熟。因此催熟处理是香蕉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直接影响香蕉上市品质。 [2]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CPU 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日期:2015.11班级: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一个简单CPU 的组成原理。 (2)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 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PU,并且在此CPU 的基础上,继续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CPU 由运算器(ALU)、微程序控制器(MC)、通用寄存器(R0),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组成,如图2-1-1 所示。这个CPU 在写入相应的微指令后,就具备了执行机器指令的功能,但是机器指令一般存放在主存当中,CPU 必须和主存挂接后,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还需要在该CPU 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存和基本的输入输出部件,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图1-4-1 基本CPU 构成原理图 除了程序计数器(PC),其余部件在前面的实验中都已用到,在此不再讨论。系统的程序计数器(PC)由两片74LS161 和一片74LS245 构成,其原理如图1-4-2 所示。PC_B 为三态门的输出使能端,CLR 连接至CON 单元的总清端CLR,按下CLR 按钮,将使PC 清零,LDPC 和T2 相与后作为计数器的计数时钟,当LOAD 为低时,计数时钟到来后将CPU 内总线上的数据打入PC。 图1-4-2 程序计数器(PC)原理图 本模型机和前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相比,新增加一条跳转指令JMP,共有五条指令: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OUT(输出)、

实验四果酱的制作

实验四果酱的制作 一、果酱加工原理:食糖本身对微生物本身并无毒害作用。低浓度的糖还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糖制品要达到较长时期的保藏,必须使制品含糖量达到一定的高浓度,高浓度糖的保藏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高渗透压作用 2. 降低水分活性 3. 抗氧化作用 实验五果汁的制作 一、混浊果汁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挑选、清洗、去皮核、破碎、加热等)→取汁→调配→ 均质→ 脱气→灌装→杀菌→冷却→混浊型果汁饮料 二、工艺要点 1.原料的选择和清洗 (1)原料品种 (2)原料的质量要求 (3)原料的洗涤 2.取汁 (1)破碎和打浆 压榨法:出汁率 = 汁液重量/果蔬重量×100% (2)榨汁前预处理 加热处理 汁液重量×汁液可溶性固形物 出汁率 = ×100% ( 3)榨汁(浸提) 果蔬重量×果蔬可溶性固形物 要求:榨汁时间短,严防02进入,注意护色,防止色、香、味变化 3.粗滤 4.果蔬汁的调整与混合大多数果汁成品的糖酸 配比例以在13~15:1为宜,个别可为18~20:1 式中: X — 需补浓糖浆的重量(kg ) M —调整前原果汁的重量(kg ) W1—要求果汁调整后的含糖量(%) W2—调整前原果汁的含糖量 X (kg )=1321)(W W W W M -- 加糖公式

W3—浓糖液的浓度(%) 三、果蔬汁饮料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 混浊与沉淀 2. 变色 3. 变味 4. 农药残留 5. 果蔬汁掺假 四、果蔬汁饮料的产品标准 1.色泽稳定,均匀,无杂质、无变色(褐变)现象 2. 澄清果汁澄清透明;混浊果汁浊度稳定,无分层沉淀 3. 具有原果汁香味,风味纯正 4. 卫生达到卫生指标要求 5. 无掺杂、掺假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大学 食品分析 实验报告

食品中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食品中总灰分含量测定的意义与原理 2.掌握灼烧重量法测定灰分的实验操作技术及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将样品炭化后置于500~600℃高温炉内至有机物完全灼烧挥发后,无机物以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灰分。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马弗炉;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干燥器:内装有效的变色硅胶;坩埚钳;瓷坩埚。 2.试剂 三氯化铁溶液(5g/L ):称取0.5g 三氯化铁(分析纯)溶于100ml 蓝黑墨水中。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浓盐酸:蒸馏水=1:4的稀盐酸,将洗净后的坩埚放入浸泡15min 。 2.将浸泡过后的坩埚取出,放入马弗炉中灼烧30min 。 3.冷却200℃以下将坩埚取出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的质量30.5337g 。 4.称取固体样品——奶粉1.0636g 放入坩埚内,置于电热炉上炭化30min 或至样品完全炭化不冒白烟。 5.把坩埚放入马弗炉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进行灼烧。 6.冷至200℃一下取出坩埚,并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得30.5835g 。 五、结果计算 样品总灰分含量计算如下: 式中,X 为每100g 样品中灰分含量,g ;m 1为空坩埚质量,g ;m 2为样品和坩埚质量,g ;m 3为坩埚和灰分质量,g 。 m 3—m 1 X= × 100 m —m

产品的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 课程考核报告书题目:产品的模型制作

目录 实验一泥模型制作技法 一、泥模塑造目的及要求 (6) 二、泥模塑造步骤及过程 (6) 三、制作所需工具 (6) 四、泥模塑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6) 五、思考题 (7) 六、三视图、效果图 (8) 实验二石膏模型制作技法 石膏模型的翻制练习 一、石膏模具的设计与翻制的目的 (11) 二、石膏模型翻制的步骤及过程 (11) 三、制作所需工具 (11) 四、石膏模型翻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1) 五、照片 (13) 石膏模型制作练习 一、制作所需工具 (14) 二、石膏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14) 三、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4) 四、思考题 (14) 五、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16) 实验三泡沫模型制作技法 一、泡沫塑料模型的特点 (19) 二、泡沫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19) 三、制作所需工具 (19) 四、泡沫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9) 五、思考题 (20) 六、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21) 实验四塑料模型制作技法 一、塑料模型的特点 (25) 二、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25) 三、制作所需工具 (25) 四、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25) 五、思考题 (26) 六、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27)

模型制作报告要求 一、泥模型制作技法 1.任选一产品设计方案,用泥作为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模型1件,要求造型完整,工艺合理,尺寸精细,强调能据此翻制模具(为练习二做准备)。 2.将所制作的产品方案用三视和立体效果图表达出来。 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⑴泥模塑造目的及要求; ⑵泥模塑造步骤及过程; ⑶制作所需工具等; ⑷泥模塑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等。 ⑸思考题 ①塑造用的泥土的干湿软硬程度是如何判断的 ②用油泥作为塑造材料时,在冬季和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果酱的制作

实验一果酱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果酱的制作技术及加深理解糖制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果酱、果泥等都是利用果胶的凝胶作用来制取的,高甲氧基果胶的凝胶原理在于高度水合的果胶胶束因脱水及电性中和而形成凝聚体,在糖、酸作用下由溶胶变成凝胶。 三、材料与试剂 苹果、胡萝卜、食盐、白砂糖、柠檬酸等 四、仪器设备 折光仪、打浆机、灭菌锅、天平、台称、电磁炉、不锈钢刀、不锈钢锅、勺、玻璃瓶等五、操作步骤 ⒈工艺流程:原料→去皮→切分去核→预煮→打浆→浓缩→装罐→封盖→杀菌→冷却→成品 ⒉操作要点 ⑴原料选择:要求选择成熟度适宜,含果胶、酸较多,芳香味浓的果蔬。 ⑵清洗:将选好的水果用清水洗涤干净。 ⑶去皮、切分、挖核:用不锈钢刀去掉果梗.花萼,削去果皮。 ⑷预煮、打浆:果块放入不锈钢锅中,并加入果块质量50%的水,煮沸15~20分钟进行软化,预煮软化升温要快,然后打浆。 ⑸浓缩:果浆和白砂糖为1:(0.8~1)的质量比.并添加0.1%左右的柠檬酸。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浓糖液煮沸后过滤备用。将果浆、白砂糖液放入不锈钢锅中.在常压下迅速加热浓缩,并不断搅拌;浓缩时间以25~50min为宜,温度为106~110℃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70%便可起锅装罐。出锅前,加入柠檬酸并搅匀。 ⑹装罐、封盖:将瓶盖、玻璃瓶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沸水消毒3~5min,沥于水分,装罐时保持罐温40℃以上。果酱出锅后,迅速装罐,须在20mins内完成,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装瓶后迅速拧紧瓶盖。 ⑺杀菌、冷却:采用水浴杀菌,升温时间5min,沸腾下保温15min;然后产品分别在75℃、55℃水中逐步冷却至37℃左右得成品。 ⑻质量鉴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70%;总含糖量不低于50%;含酸量以pH计在

石膏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石膏模型制作的实验报告 实践项目:电话机的石膏模型制作 一、材料特性 石膏加工工艺简单,能耗低,具有轻质、胶凝性好,隔声、隔热、防火,阻燃性能好等许多优良特性。 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所称石膏可泛指石膏和硬石膏两种矿物。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32.6%,SO346.5%,H2O+20.9%,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理论成分CaO41.2%,SO358.8%,斜方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白、灰白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为3~3.5,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8~3.0g/cm3。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特征:(1)凝结硬化快。(2)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石灰和水泥等胶凝材料硬化时往往产生收缩,而建筑石膏却略有膨胀(膨胀率约为1%),这能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干燥时不开裂。(3)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4)隔热吸声性能良好。(5)防火性能良好。遇火石,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蒸发并吸收热量,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能有效阻止火的蔓延。(6)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性(7)耐水性和抗冻性差。(8)加工性能好。石膏制品可锯,可刨,可钉,可打眼。 二、制作过程 1、效果图绘制 对照网上的电话机产品图,用软件绘制出电话机的大体轮廓; 进行比对,修改模型形体不准确的部分; 修改并设计出模型。 2、尺寸图绘制 在已绘制好的效果图电子档文件导入CAD制图软件中进行绘制。 3、石膏的混制 制作石膏模型首先要掌握水和石膏粉的调配比例即:1:1 ;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 在搅拌过程中要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 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预先准备的挡板里; 待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模型。 4、雕刻阶段 根据绘制的效果图用刻刀对模型进行雕刻,出大型; 大型雕刻过程中要留有余地,以便于修改; 进行下一步得雕刻工作,弧面及圆角得雕刻; 用布打磨石膏,使其表面更为光滑,结构线条过渡更均匀; 用小刀对细节进行再雕刻; 然后开始雕刻细节部分,例如电话机的按键等; 最后对石膏精细打磨; 上色,用喷漆喷绘出预设的颜色,使模型更逼真;

实验三

实验三果冻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果冻是以水、白砂糖、卡拉胶、魔芋粉等为主要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美味食品。卡拉胶又称为鹿角菜胶、角叉菜胶,是从天然麒麟菜等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胶体,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基本特性,是我国批准在各类食品中使用的安全的增稠剂;魔芋是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而魔芋粉则是通过深加工提取的粉末产品,魔芋粉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是我国批准使用的安全食品配料。而且,卡拉胶、魔芋粉等胶粉在果冻中的占比一般约为1%,占总成本约5%左右。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理解果冻制作的基本原理。 2.熟悉果冻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冻加工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材料:各种水果,市售果胶或芒果粉、果珍适量 2、仪器:煮锅、电磁炉、水果刀、模具、天平、烧杯、精密pH试纸、尼龙布或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 果冻完全靠明胶的凝胶作用凝固而成,使用不同的模具,可生产出风格、形态各异的成品。一般情况下,果冻制品要经过果冻液调制、装模、冷藏等加工工序制作而成。其工艺流程为: 调制果冻液→装模→冷藏定型→脱模→装饰 1.果冻液的调制 果冻液的调制方法较简单,一般先浸泡明胶,然后隔水熔化,再加入所需要的配料,即混合成果冻液。果冻液的调制方法根据所用凝固原料的不同,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使用果冻粉或使用明胶。 (1)使用果冻粉调制果冻液是最方便、最省时的方法。因为所有的凝固原料--果冻粉都已在工厂配制好并消毒,再经干燥处理包装上市。使用者只需按照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及用量配比表使用即可,使用起来很方便。 (2)使用明胶调制果冻液是较常用的方法。常用明胶的商品名有白明胶、明胶片、结力粉、结力片、鱼胶粉等。实际使用时要参照不同原料使用说明来使用。如使用明胶片、结力片,需要先把结力片用凉水泡软,然后再调制。若使用结力粉,则要求先用少量的凉水浸透后再调制。 2.果冻液装模 果冻的成形与果冻的用料配方以及模具的使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果冻大多依靠模

食用胶凝胶特性的研究及果冻的制作

食用胶凝胶特性的研究及果冻的制作 (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运用在课堂上所学过的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知识,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1、熟悉琼脂、卡拉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黄原胶的溶解性能、凝胶条件; 琼脂: 2、了解各种因素对食用胶凝胶性能(凝胶强度、融点、凝固点)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仪器 1、材料:琼脂、卡拉胶、海藻酸钠、CMC、黄原胶;CaCO3、CaCl 2、CaSO4、CaH2PO4、KCl、柠檬酸、蔗糖、色素(红、黄、蓝)。 2、仪器:100mL小烧杯(每组20个)、锥形瓶(每组1个)、直径0. 3、0.5cm的玻璃棒(每组4根,每种规格各2根,要求表面平整)、量筒(每组1个)、天平(每组1台,其中至少有3台大的)、温度计(每组5根)、铁架台(每组一台)、水浴锅(3~4台)、电炉(至少5台)、电子天平(共用)。

三、实验方法 1、凝胶强度测定方法;用自制简易凝胶强度仪测定,具体方法如下:胶体溶液在电炉上煮沸,冷却形成凝胶后。取一铁架台、一支截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棒(直径依凝胶强度选定)、一台天平、一个锥形瓶。将玻璃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凝胶体放在天平的一端,锥形瓶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在锥形瓶中加入水平衡天平(设此时锥形瓶和水总重为W1),调整玻璃棒的截面使其与凝胶体的表面轻轻接触,然后往锥形瓶中缓慢的加水,注意观察,当玻璃棒穿透凝胶体表面时,立即停止加水,称锥形瓶和水总重,设为W2。则凝胶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W2-W1 凝胶强度(g / cm2)= (式中S为玻璃棒的截面积) S 2、凝胶体凝固点的测定:取50mL胶体溶液,倒入大试管中,插入温度计,然后使温度缓慢下降,至烧杯倾斜45-50。角时液面凝固不动,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凝胶体的凝固点。 3、凝胶体融点的测定:待上一步骤中的溶液凝固完全,于冰箱中放置5min,放入一粒玻璃珠(直径=5mm)于凝胶表面。把试管在90℃的水浴中加热,使凝胶温度慢慢上升,观察玻璃珠落下的温度即为凝胶的融点。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打印)

先进制造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

实验一、3D打印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3D打印机的系统组成,掌握3D打印机的基本操作,加深对熔融沉积制造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 3D打印(英语: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直接制造技术,几乎可以制造任意形状三维实体。3D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即“积层制造”。3D打印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同,后者通常采用切削或钻孔技术(即减材工艺)实现。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3D打印技术常常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产品(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意味着“3D打印”这项技术的普及。3D打印目前已有十余种不同工艺,如光固化立体造型(SLA)、层片叠加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掩模固化法(SGC)、三维印刷法(3DP)、喷粒法(BPM)等。 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采用FDM(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工艺流程如下:CAD模型被分为一层层极薄的截面,生成控制FDM喷嘴移动路径的二维几何信息;FDM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ABS、PLA、尼龙、蜡等)加热到临界状态,呈现半流体性质,在计算机控制下,沿上位机软件确定的二维几何信息运动轨迹,喷头将半流动状态的材料挤压出来,凝固形成轮廓形状的薄层。当一层完毕后,成型工作台下降一个分层厚度,继续成型下一层,这样层层堆积粘结,自下而上形成一个零件的三维实体。 三、实验内容 1、应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对成型零件进行建模并以“STL”格式保存,学习应用MakerBot Makerware软件对模型进行转换制作保存; 2、观察分析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了解其构造及使用方法;

果酱加工工艺

第六节果酱加工工艺 一、果酱和果冻的加工工艺 1、果酱和果冻的定义 果酱 果冻

2、果酱的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加热软化→加热、配料→浓缩→装罐和密封→杀菌和冷却 3、果胶一糖一酸凝胶形成的理论解释 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单体α—1,4键相连成线形结构,它在水合以后形成粘性溶液,这种高度亲水性的溶液在中性范围内最稳定,并带负电性。当溶液的pH值低于3.5和糖(脱水剂)含量达50%以上时,果胶即能脱水,并因电性中和而成凝胶。果胶胶凝时,果胶分子因氢键结合相连成网状结构。

4、果胶凝胶的条件和组分 糖65~70%,pH2.88~3.3(相当于成品中含柠檬酸0.7%),果胶0.6~1%。 果实原料; ?含果胶量及酸量丰富的原料:苹果(指含酸高的品种)、山楂等。 ?含果胶量高、含酸量低的原料:无花果、甜樱桃、桃、香蕉、番石榴等。 ?含果胶量和酸量中等的原料:葡萄、成熟的苹果等。 ?含果胶量少、含酸量多的原料;酸樱桃、菠萝、草莓 ?含果胶和酸均少的原料:成熟的桃子、洋梨、梨等。 果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 糖和柠檬酸。

果胶的胶凝能力 系指一份的果胶能与多少份的糖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质量的果冻的能力。所谓果冻的一定强度(硬度)系指破碎压力为60.7克/平方厘米,而一定的质量是指其可溶性固形物达65%。 5、低甲氧基果胶果胶凝胶的条件和组分 低甲氧基果胶(相当于50%的羧基游离存在)在用糖很少甚至不用糖的情况下,加入钙离子(10一30毫克/克果胶)把果胶分子中的羧基相连生成凝胶,它是离子键结合而相连成的网状结构。

6、草莓酱的加工的主要问题 原料:红色或浅红色,红色或浅红色的部分占整果面积的70%以上为宜。 草莓呼吸强度大,采收后及时加工,避免污染。草莓产期短,进厂原料集中,故必要进行贮藏。 草莓浸泡后,在流动水槽中淘洗,去净泥砂等杂质,逐个拧去蒂把,去净蒂叶,剔除杂质和不合格果。 鲜草莓所含的花青素加工过程中极易受热分解,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热处理。 真空浓缩至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66%时,加入柠檬酸,破除真空,搅拌加热至90 ~98℃,迅速出锅分装。 玻璃罐装的果酱罐头易发生霉菌污染质量事故。允许在玻璃罐装果酱中加入山梨酸或其盐类,加入量为成品的0.04~0.05%。

石膏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石膏模型制作的实验报告 姓名:杨孟杰5203109030 班级:工设091(工) 实践项目:电话机的石膏模型制作 一、材料特性 石膏加工工艺简单,能耗低,具有轻质、胶凝性好,隔声、隔热、防火,阻燃性能好等许多优良特性。 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所称石膏可泛指石膏和硬石膏两种矿物。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32.6%,SO346.5%,H2O+20.9%,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理论成分CaO41.2%,SO358.8%,斜方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白、灰白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为3~3.5,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8~3.0g/cm3。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特征:(1)凝结硬化快。(2)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石灰和水泥等胶凝材料硬化时往往产生收缩,而建筑石膏却略有膨胀(膨胀率约为1%),这能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干燥时不开裂。(3)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4)隔热吸声性能良好。(5)防火性能良好。遇火石,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蒸发并吸收热量,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能有效阻止火的蔓延。(6)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性(7)耐水性和抗冻性差。(8)加工性能好。石膏制品可锯,可刨,可钉,可打眼。 二、制作过程 1、效果图绘制 对照网上的电话机产品图,用软件绘制出电话机的大体轮廓; 进行比对,修改模型形体不准确的部分; 修改并设计出模型。 2、尺寸图绘制 在已绘制好的效果图电子档文件导入CAD制图软件中进行绘制。 3、石膏的混制 制作石膏模型首先要掌握水和石膏粉的调配比例即:1:1 ;应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 在搅拌过程中要慢慢赶出气泡,并把大的石膏块捏碎; 将均匀搅拌的石膏浆倒入预先准备的挡板里; 待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模型。 4、雕刻阶段 根据绘制的效果图用刻刀对模型进行雕刻,出大型; 大型雕刻过程中要留有余地,以便于修改; 进行下一步得雕刻工作,弧面及圆角得雕刻; 用布打磨石膏,使其表面更为光滑,结构线条过渡更均匀; 用小刀对细节进行再雕刻; 然后开始雕刻细节部分,例如电话机的按键等; 最后对石膏精细打磨; 上色,用喷漆喷绘出预设的颜色,使模型更逼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