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凸显了蒙养院应实施做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活动均应该围绕学前儿童爱众乐群、涵养德性的宗旨进行。足以看出章程中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

五四时期,陈鹤琴、张宗麟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道路,并开始创建我国学期儿童社会教育。陈鹤琴的五指课程。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张宗麟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书。

(二)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园的地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新中国幼教发展的大部分历程中,社会领域课是与德育课程划等号的。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研究,这使幼教界的德育理念开始突破原有的框架,德育的内涵向社会性方向缓慢延伸。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主要标志:《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中提出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四大目标,其中之一是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规程对幼儿园品德教育进行正确的定位。规程的颁布,对建立与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提供了政策与理论上的支持。(三))(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标志,提出五大领域。其中社会领域部分包括:

社会教育的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无边际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十条”,其中第八条提出“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二、世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

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日、欧、美幼教峰会上,呼吁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学前儿童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日本1998年明确从幼儿期开始“心灵的教育”。在其全国课程标准修订中,又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重视幼儿的需要、自发性、好奇心等,培养做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美国的全美早期教育协会颁布的《0—8岁教育方案》中指出,一个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机构应该能够提供一种促进儿童身体、社会、情感以及认知发展的、安全的保育环境。适宜的教育应当顾及到儿童所有领域的发展。

法国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儿童情绪的成熟和社会化。强调把幼儿作为一个人来培养。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学前儿童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意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

个性倾向性系统: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气质系统、性格系统、能力系统

二、社会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是指学前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社会性个体环境

掌握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技能

学习社会角色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身因素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一、遗传与生物基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人类遗传基因

习性学的创立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 强调“固定行为模式”的概念,就是物种与生具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些鸟类动物所具有的“印刻”现象——这些动物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尤其是儿童依恋和同伴关系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习性学家认为,这种行为反应是非习得性的,其作用在于使动物幼雏通过空间的接近,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便生存下去。

劳伦兹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

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二)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的类型

2500年以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

血液----多血质:活泼、快乐、好动

粘液----粘液质:沉静、情绪淡漠、不好动

黑胆汁----抑郁质:忧郁、不快活、易哀愁

黄胆汁----胆汁质:兴奋性强、急躁易怒

1、气质对幼儿社会认知的影响

多血质和胆汁质幼儿对社会知识和社会规则的认识较快,但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常常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而粘液质、抑郁质幼儿对社会知识和社会规则的认识较慢,但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好,对于社会规则的遵守好于前两种幼儿。

2、气质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影响

(1)对亲子交往的影响

切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根据一系列的标准,他们把儿童划分为三种类型:影响父母的反应性和敏感性,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易带的孩子,占75%,这类儿童生理活动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活泼、愉快、爱玩。他们对照料者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时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怀和注意,因此,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和亲密;

难带的孩子,10%,这类儿童生理活动没有规律,进食时烦躁不安,经常哭闹,睡眠不规则,对新的环境表现出强烈的退缩、不安,他们总是心情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的气力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和照顾,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强化,所以,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往往不密切,孩子缺乏教养;

迟缓的孩子,15%,他们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缓慢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

(2)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多血质幼儿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在人际交往中更积极主动,人际交往范围广,但是交往对象易变;胆汁质幼儿也喜欢主动交往,但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和交往冲突;粘液质幼儿沉静稳重,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交往中不易发展冲突,人际关系稳定;抑郁质幼儿性情孤僻、胆小,人际交往不主动,交往范围小,不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主要由机体特定的生物物质及其生化反应构成,它主要在孕期和产期对儿童最初机体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这种最初的影响构成了以后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的根源。

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变异。例如:唐氏综合症,患这种疾病的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状和攻击倾向。

2、产期并发症

早产儿表现出社会性行为问题。有研究指出,早产婴儿5岁时较其足月出生的姐妹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其多动行为极为明显。

3、母亲疾病、药物、母亲情感压力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多种行为问题。

二、性格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

性格与气质有密切的联系。气质提供了先天基础,性格主要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在出生头几年逐渐形成。不同性格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虽然没有定型,但是它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蒙台梭利说过,人生的头几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成人应该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抚养,不同的抚养方式会形成不同性格的儿童。

三、能力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一是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二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需要的能力,如数学计算、音乐绘画、空间想象等能力以及某些实际操作相联系的动作体系,如飞行员、驾驶员等。三是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也可以称为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例如:有研究者就提出,学前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的生态学”。“生态”是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该系统分为4 个层次, 由小到大分别是: 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从微系统到宏系统, 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

第二节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

美国学者波沙特提出家庭人际互动定律

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构成的总数为n(n-1)/2(n为家庭人口数)

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发挥不同影响作用。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交往增多,容易形成亲密感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容易达成一致。但是孩子交往对象单一,不利于形成较强的交往能力。

主干家庭则利于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家长之间容易引起冲突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我国研究者比较两

代人家庭和三代人家庭中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等个性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两代人家庭儿童个性发展好于三代人家庭。

长期从事婚姻问题研究的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通过分析近10年在《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定量研究文献,并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破裂虽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相反,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对孩子们造成远远超过父母离婚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关注留守幼儿

二、家庭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古有“孟母三迁”典故,家庭所处地理环境,家庭氛围、居住条件等,都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农村与城市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农村城市

居住场所广阔居住场所狭窄

邻里、同伴交往频繁邻里、同伴交往较少

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物质资源相对丰富…

农村学前儿童城市学前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社会认知发展较强…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态度转变

2、模仿

3、认同作用

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使用权利:运用强制性的压力手段迫使儿童接受行为规则的方法。

爱的回收: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形式,主要指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睬或孤立儿童等。使儿童感受到一种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迫使儿童就范,从而达到约束儿童的目的。

信息内化:又叫引导,是父母通过信息的传递使儿童长期、有效地接受或内化社会规范或行为规则的一种方法。运用信息内化最重要的是引导儿童注意乃至理解父母传递的行为标准。

因为孩子学习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方式就是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孩子,应该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研究认同作用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先驱。他以奥底普斯情结解释儿童对父母的认同。他认为男孩子想要拥有母亲的愿望受到父亲的压抑,自然会表现出对父亲的嫉妒和敌视,但是越来他会发现自己不够强大来抵制父亲,从而害怕父亲惩罚,于是他会向父亲学习产生认同,从而完成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哈根则认为认同的首要条件是儿童对榜样感到钦佩,这种情感导致儿童想拥有榜样的行为特征。因为儿童认为,只要自己具备这些特征,同样受到别人的钦佩。

三、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其影响

祖孙关系同胞关系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权威型(民主型)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但这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2、专制型(专断型)

专制型的特点则是严格但不民主。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虽然有时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

3、放纵型(溺爱型)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4、忽视型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帕特森认为,父母对儿童过失行为的形成早期负有责任。

父母管束儿童品行童年中期加入不良

监控不良问题同伴拒斥同伴群体过失

五、父母的性别

母子的交往是一种以静为特征,母亲重视培养儿童言语、情感的表达能力,提供言语刺激和讲道理,强调儿童遵守规则,对儿童表达情感较多。

父子的交往多以动为特征,玩强烈的、运动性游戏较多,重视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及其责任心。

六、父母的个性特征

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父母的抑郁、焦虑水平较低,其角色适应就较好,对儿童的反应较为敏感,积极态度较多;而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则能提供适宜的教养行为。

七、社会经济地位

主要由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决定。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其教养行为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

1、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强调儿童要顺从、尊重他人、少惹麻烦;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则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独立性、好奇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2、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较多控制儿童,对儿童使用权威,对儿童的武断专横经常使用体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敏感性和反应性较高,对儿童比较民主,能够通过角色转换理解儿童,对儿童的惩罚多是心理惩罚。

3、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和儿童言语交流较多,喜欢给儿童讲道理,言语的结构也较为复杂。

八、母亲就业

母亲就业一般不会对儿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主要原因:

首先,决定抚养质量的并不只是母亲参与抚养孩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参与的质量。

其次,母亲就业引起家庭角色的变化。这使父亲参与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增多,可以弥补母亲就业带来的陪伴孩子时间较少。

再次,母亲就业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母亲就业的女孩其性别角色观念更加平等。

母亲就业的女大学生在个性上表现为:自尊水平较高,成就动机较强,追求目标的坚持性较好,并且较强的支配欲望。

第三节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物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物理环境包括幼儿园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的方方面面。

活动空间的布置、活动场地美好装饰,都会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幼儿园活泼、协调、色彩清新的环境本身就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也更容易培养、激发儿童正向的社会性行为;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空间布置和安排上,井井有条的物品安排更容易培养儿童的秩序感;而适当的空间密度,能够避免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

活动材料的种类、样式、数量以及陈列方式等对儿童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游戏、操作性材料的活动过程中,儿童学会交流、合作、模仿、协商等。在活动材料丰富情况下,儿童表现的攻击性行为低于活动材料贫乏情况。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中,贯穿于学前儿童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良好的师幼互动积极影响:

1、关注学前儿童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

克里斯滕森等人认为,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作用中,教师的诚实以及对幼儿的尊重与细心照顾对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的发展以及童年期对事物的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

2、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逐渐习得各种同伴交往的技巧,促进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研究表明,师幼互动关系质量和亲密水平对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前儿童在入小学后前三年的适应能力和行为。

4、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是其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我是谁”

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中,学前儿童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特征。

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师幼互动特别是互动中教师的高期望、高评价起到决定性作用。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

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因为“权威性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二)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

如果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会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2、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学前儿童之间由于经验与能力相似,兴趣与情感相同,彼此之间是平等地位,在同伴群体和友谊关系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内容主要包括对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规则和社会重大事件认识。

(三)教师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首先,教师之间的交往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和发出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身教始终比言教更加有效。

其次,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幼儿园、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学前儿童耳濡目染,不仅能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也能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

三、社会文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价值观

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于评价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无形中影响人的行为,人们往往基于此对世界做出是非好坏的判断。

东西方在价值观上有明显的不同。20世纪4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家莫里斯对中国、美国、印度的被试进行研究。美国人比较强调适应性和多元性的价值取向,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取向,印度人偏向社会约束和自我控制。

(二)大众媒体

电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利与弊?

有利于获得社会观念

有利于增进亲社会行为

有利于同伴交往能力

电视暴力增加攻击性行为

观看过多的电视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

攀比

电视画面直观、生动, 完全可以为儿童创造一个直观的、立体的认知情境。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了解社会并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

第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1)教师应合理的分解目标,分解目标要逐渐具体化

(2)注意目标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以及与其他领域发展目标的联系

(3)如何根据目标选择利用科学有效的活动,确保目标实现。

《指南》三个年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既体现了鲜明的年龄特征,也体现了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以行为为导向的划分在目标描述上具有观察性和客观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以了解孩子现在的发展状况,知道今后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明确努力的方向。

第二节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1.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2.以社会现实为依据

3.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内容

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

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

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

“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来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和感染幼儿。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第四章学前教育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身心状况(生理状况和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詹姆斯认为,自我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前者是体验、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后者是被思考和被反映的对象。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形式上,自我意识由知、情和意三方面构成:

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形象、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情感成分,包括自我感受、自尊感、自信感、自卑感、内疚感、羞耻感等。

自我调控:个体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从内容上,自我意识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方面构成。

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顺序

1、0-1岁——自我认识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出生时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分析学家玛格利特·玛勒把新生儿比作“蛋壳中的小鸡”,他们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所以会经常发生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脚当玩具来玩耍的情况。

9个月开始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产生的结果的关系。例如婴儿如果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当成人捡起来时,他们就会有意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在反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间的关系,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2、1-2岁——自我命名

从第三人称称呼自己逐渐向第一人称“我”转换。

我国学者刘金花“点红实验”

阶段1 戏物9、10个月的儿童对镜子感兴趣,对镜中自我的影像并不感兴趣。

阶段2 镜像伙伴12个月后对镜中自我的影像很感兴趣,亲吻、微笑。

阶段3 相倚动作探究15-18个月婴儿特别注意镜中的影像与镜子外的物体的对应关系,

阶段4 自我认识出现18-24个月婴儿看到镜中自己的影像立即去摸自己鼻子。

3、2-3岁——自我评价

幼儿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这时幼儿的自我评价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还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情绪性。

二、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

2、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

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

4、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

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教育的活动设计

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一)自我概念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是指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方面或描述性的内容,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Shavelson谢弗尔森(1976)是自我概念多维测量的开辟者。他把自我概念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般自我概念,第二层分为学业和非学业的自我概念。第三层具体将学业自我概念分为具体学科(包括数学、英语、历史、科学等)的自我概念,非学业的自我概念又分为社会自我概念(包括同伴关系、有意义的他人)、

情绪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包括体能、外表)。

(二)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1、社会互动

2、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3、社会比较能力

4、观点采择能力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在3-6岁儿童的重要他人主要是父母和教师。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年幼儿童的自我简单,例如把自己看做“好”还是“不好”,后来逐渐认识到在每一对具有两级的特征之间还存在者一定的变差。

同时,自我概念的维度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幼儿时期,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反映生理方面;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涉及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学龄期的儿童逐渐形成与学校有关的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体现出自我概念从简单到分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比较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自己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能力。最早时仅仅局限于身体和外部行为的比较,而后逐步转向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比较。

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即个体与交往对象之间转化观察问题的角度,在内部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想象、体验他人的观点,并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采纳他人的观点的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儿童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

第一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主要是1岁半~3岁,因个体发展的需要会有所提前或延后。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一)第一逆反期发展特点

1.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逆反期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于: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胆付诸实际行动;自以为能干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喜欢听“你真棒”等表扬。

2.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在这之前婴儿处处依赖父母,父母紧密地控制儿童的行为,这是依赖和控制的平衡期。到了3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跃入”新阶段的动力和趋向。

招数一提供选择机会

招数二放手让宝宝自己作主

招数三事先约法三章

招数四提供参与做事的机会

招数五巧妙应对宝宝的坏脾气

孩子大发脾气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把孩子带到一个相对安静和私密的环境,等孩子安静时再给他讲道理。拒绝之后作出解释

一旦说NO要坚持,让孩子明白什么值得拥有

(二)第一逆反期的处理方式

1、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并应积极而又理智地面对。

2、父母要正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点,孩子出现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而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引起反抗。

3、父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指导儿童并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其一,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其二,培养并持之以恒地训练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力,以体现他们“很能干”的

价值感。

其三,了解儿童的特长和优势,创设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知方面的、艺术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儿童获得成就感。

其四,以民主型等良好教育方式,正确地选择、积极地引导,帮助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一个重要转折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教育

(一)自我评价

指个体对自己个性心理特征及外部行为表现的判断与评估。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

1、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到独立的自我评价

儿童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其原因是“老师说我是好孩子”。此后,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2、从带有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

苏波特斯基的研究发现,幼儿对美工作品的评价带有相当大的偏向性。实验者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泥工作品同别人的作品作比较性评价。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作品时,尽管那些作品比自己的质量差(这是实验者故意设计的)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如对方,而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时,则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这一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观性。

3、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的方向发展;

4、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5、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不利的。

言语指导也可以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儿童的自我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对自控的作用。维果斯基通过对学一前儿童的观察,指出了“自我言语”的概念,并指出这种自我言语可以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便最大限度达到目标。鲁利亚的研究发现只有到了5岁的儿童自我言语调节才能成为自我控制的有力手段,这也是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能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自我言语有利于分散儿童对诱惑物的注意力,是儿童监控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五章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

第一节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概述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

(一)亲子交往

(二)同伴交往

(三)师幼交往

(四)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哈吐普把儿童与他人形成的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垂直关系:儿童——成人互补性提供安全和保护,权威——服从关系

学习知识和技能

水平关系:儿童——同伴平等互惠提供学习技能,自由、平等和互惠关系

交流经验的机会

二、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概述

(一)同伴关系的内涵

在与同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发展一种新型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同龄人间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埃利斯等人研究结果发现,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并且在儿童交往的同伴中,他们与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比同龄人交往更频繁。同时他们还发现,即使是1-2岁的儿童,也常选择同性为玩伴,而且这种性别偏好随年龄增长而变得更为突出。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1、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交技巧的获得。

2、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形成。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冲突使得儿童获得社会交流所需技能。

哈吐普指出,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

弗曼指出,儿童的爱、亲密的社会需要多是从友谊关系中获得;而归属感主要从一般的同伴群体中获得。

符号互动理论代表人物库利曾指出,在与家庭、邻居和同伴群体的社会互动中,人们获得了自己怎么被他人所知觉的信息,这种信息是被用以形成自我的基础。

沙利文的精神病学人际理论主张个体的人格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同伴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角色构建了基础框架。并且,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所必需的。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他认为在少年期被群体孤立的体验将导致自卑感。

第二节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一)0-3岁婴儿期

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客体中心阶段:相互作用重要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

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模仿行为普遍出现,还有互惠的角色游戏。如一个逃,一个追。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时,还伴有消极行为,如打架、争玩具等。

(二)3-6岁儿童

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儿童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能够相互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与同伴商议游戏规则。并且,还可以参加由几个儿童同时加入的集体游戏,而不只是单独游戏、平行游戏。

二、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出来。同伴相互作用的基本趋势是:从最初的简单、零零散散的相互动作逐步发展到各种复杂的、互惠性的相互作用。

三、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根据同伴之间的亲疏关系,研究者把同伴关系分为两种:

一是同伴群体关系: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和接纳程度。

二是友谊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互相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

在同伴群体中,根据儿童的社会接纳性,把儿童分为五种类型:

1、受欢迎的儿童

2、被拒斥的儿童

3、矛盾的儿童

4、被忽视的儿童

5、一般的儿童

(一)社会行为特征

受欢迎的儿童善于与人交往,支持同伴,和平解决争端,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被拒斥的儿童分为两种类型:攻击性儿童和退缩性儿童。前者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后者对批评过于敏感,缺少同伴支持。

被忽视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逃避双向交往,而将时间花在群体交往中,但是,由于害羞,大多数都自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现自己或者对他人表现出攻击行为,对他人攻击表现出退缩。

(二)性格特征

受欢迎的儿童性格外向,不易冲动和发脾气,活泼好动,善于言谈,敢于自我表现。

被拒斥的儿童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敢于自我表现,但是易冲动和发脾气。

被忽视儿童一般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好脾气,不易冲动和兴奋,不善于言谈,容易害羞,不敢于自我表现。(三)外貌特征

学前儿童期望有吸引力的同伴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身体有吸引力是被同伴接纳的有利因素,儿童总是对那些看来身体相貌好的儿童赋予积极的内在品质,在学前期就把“漂亮”与更多的积极的社会行为相联系。(四)社会认知能力

儿童解决社交问题的策略是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周宗奎、林崇德研究表明,被忽视和被拒斥的儿童比受欢迎儿童更少选择“言语沟通和解释”策略。

受欢迎的儿童大都倾向于成为问题处理者,有效的协调者和对他人的支持者;被拒斥的儿童对同伴表现敌意、批评,容易活动过度和过分离群;被忽视的儿童更多以“自我中心”,对共同活动考虑较少。

(五)名字

研究者发现,有好听名字的同学比不好听的同学更受他人的欢迎。

谢弗认为,特定的名字可能与地位高的人物形象呈正相关,这种对好听名字的潜意识的定型作用有利于同伴对有好听名字的儿童作出积极评价。

(六)教师的影响

一个儿童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米勒等人发现,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

知识链接攻击性行为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对他人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二、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贝约克基斯等人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及行为发生是直接的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的,

身体攻击是直接以身体动作实施的攻击行为,如打、踢、撞、推以及抢夺、毁坏物品等

言语攻击是通过言语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如骂人、取外号、威胁、侮辱等;

间接攻击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主要包括社会排斥和造谣离间。

美国心理学家哈杜普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其他目的,如获取某一物品等。

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三、攻击性行为的理论

(一)习性学理论

洛伦兹(K.Lorentz)《攻击与人性》提出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的体现。他相信,攻击是动物、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要想避免战争等攻击行为,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以耗散攻击本能。儿童的攻击也是源于人的一种自我生物保护本能。洛伦兹的攻击本能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批评,特别是洛伦兹的实验没有提供涉及人类的任何实验证据。

(二)挫折-攻击说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起因于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一理论曾引起许多专家的关注和争论。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证实: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儿童也不例外。

凯波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把婴儿的四肢按住不让其活动时,他们的脸上会露出愤怒的表情。

心理学家在两组幼儿面前摆上好看、好玩的玩具,而只允许一组幼儿玩那些玩具,另一组幼儿由于只准从窗外看看这些玩具而受到挫折,受挫折的幼儿的行为比未受挫折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破坏性。

(三)社会学习理论

1、获得机制

班都拉的经典实验

成人击打充气娃娃的实验

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儿童对攻击性行为观察学习(模仿)和直接学习获得攻击性行为。

2、保持机制

(1)外部直接强化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受其所造成的结果的调节。由攻击性行为而获得的外部奖酬在儿童的攻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替代性强化

儿童所观察到的他人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结果对其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

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并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它使暴力“合法化”,并习以为常。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证明,儿童对于电视中侵犯性题材的模仿更普遍。

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系伊伦教授和休斯曼教授用两年多的时间在波兰、芬兰、澳大利亚、以色列和美国测试了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儿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国家,儿童收看暴力电视片越多,其攻击性越强。(3)不恰当的惩罚

孩子一旦有了攻击性行为,许多家长常常用体罚的方式对待之,但这不仅无济于事反倒增加了孩子的攻击性。班都拉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经常使用体罚,尤其是依靠体罚教育孩子的父母,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攻击性的榜样。心理学家指出:对儿童侵犯性行为采取粗暴的做法,反而会孕育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严重的体罚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当家长在场时,孩子暂时收敛起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当家长不在场时,他的攻击性行为即有增无减。

(四)认知理论

近年来,国外的一系列研究揭示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

调节作用。

道奇(Dodge)等人发现,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儿童存在归因偏见。实验者让攻击性和非攻击性儿童接受一个意图不明的伤害(如被一个球打中后背),要求被试对行为者的意图进行归因。结果发现,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攻击性儿童倾向于对对方做出敌意性归因,从而做出攻击性行为,而非攻击性儿童倾向于对对方做出事故性或善意的归因。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攻击性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

婴儿和学前早期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物品和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前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游戏规

则,社会性比较)引起的攻击性行为逐渐增多。

张文新采取自然观察法对幼儿园小、中、大班270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起因、类型及其年龄差异进行研究。该研究把儿童攻击行为的起因分为8种类型:

1)获取他人的物品(玩具、食物、图片等) 2)保护自己的物品3)争夺空间(座位、活动场所等) 4)帮助好朋友或受人指使5)游戏或其他活动的纠纷6)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游戏规则、幼儿园的行为规则) 7)无故挑衅、欺侮他人8)报复还击(在受到他人的伤害、干扰后对他人进行攻击)。

(二)攻击性行为类型的发展变化

美国著名学者哈吐普的研究表明,年龄较小的儿童的攻击性要高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而且前者的工具性攻击的比率高于后者。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与年龄较小的儿童相比,他们更多的使用敌意性攻击。。因此,哈吐普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呈减少趋势,敌意性攻击呈增多趋势。

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类型的年龄变化的趋势,张文新研究发现: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显著多于敌意

性攻击行为,中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极显著的多于

工具性攻击行为。

对于大班儿童来说,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有所提高,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在降低,但由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在与同伴的消极的社会互动中,当他们认为对方有意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和挫折时,他们也就更倾向于对对方作出敌意性的攻击,从而使敌意性攻击在全部攻击性行为的比率增大。

把儿童的攻击以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作为区分标准研究儿童攻击形式的变化,发现2—4 岁儿童攻击形式发展的总倾向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到3 岁左右,儿童的踢、踩、打等身体攻击逐渐增多。3 岁以后,身体攻击的频率降低。由于言语沟通技能更发达,言语攻击增多了。

五、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控制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游戏室中儿童人数增多会导致儿童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和较少的相互作用。当场地狭小而玩具数量又不充足时,幼儿就产生个人焦虑,集体秩序混乱现象。另外,玩具也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刺激,玩具数量不足易使幼儿为了获得玩具而产生竞争。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为儿童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二)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我们在实践中教育幼儿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要了解别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提高幼儿判断力,设法让幼儿明白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三)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家长和老师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强调指出儿童攻击性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引起儿童移情换位,培养其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想像受害同伴痛苦、难受的感觉和心情,产生对受害者的“感情共鸣”。

(四)榜样示范

父母、教师是儿童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他们更应严于自律、言行一致。

(五)适时奖惩

儿童合理行为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做出了合理行为,教师、家长都应及时予以强化。

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使儿童认识到攻击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客观地指出其错误,让他懂得自己的过失带来的后果。

代币管制法、暂停法、反应代价法

(六)教儿童学会宣泄侵犯性情感

教会儿童向父母、同伴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大喊大叫一通或痛哭一场,以宣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也可以变换活动,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打打沙袋或信手涂鸦一番,转移儿童的侵犯性情感。

七、帮助儿童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策略、技能

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就需要向儿童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

第三节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的活动设计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一、幼儿园创设人际交往情境

(一)创设适合幼儿人际交往的幼儿园环境

1、物理环境

色彩:以暖色系列装饰幼儿活动室,使整个空间充满快乐、明朗的气氛。另外,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等装点室内,给幼儿以一种轻松愉快的联想,从而获得一种欢快的空间气氛。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有利于产生愉快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产生与人交往的乐趣。

空间为我们的感知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空间,我们将无法与人交流,设计了一个使幼儿想说、有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例如:巴学园的娃娃屋

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社会后,班级的保教人员就成了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幼儿对这个小社会的认同感,孩子适应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其是否乐于接纳这个集体。如果适应得好,幼儿的个性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乐于交往。

(二)创设幼儿人际交往的机会

正如《指南》所说,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因此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和情境。

观看动画片、听儿歌和故事、做游戏等,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二、学习和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一)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1、直接呈现法

2、间接呈现法

(二)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1、角色扮演法

2、讨论法

三、儿童社交技能的训练

(一)行为训练法

1、观察学习

2、模仿

3、参与游戏

(二)认知训练法

1、讲解,结合幻灯片、录像和图片等讲述人际问题情境,例如加入同伴游戏、与同伴轮流玩、解决冲突。

2、游戏

(三)情感训练法

1、移情

《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利用录像、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做?”,让其体验他人的情感。

2、情感体验

结合游戏活动,创设情境,逐渐让幼儿体验快乐感、内疚感、满足感和自信感等。

3、情感追忆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金·菲利普斯认为,许多儿童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

四、家庭中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婴儿与母亲关系是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父亲与儿童游戏有助于其社会交往。

(二)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

正如马卡连柯认为,父母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交往榜样。(三)创设孩子交往的机会

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决定了家庭人际关系简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幼儿在家中缺少同伴;加上单门独户的住宅,使幼儿跟周围的人接触很少,使幼儿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所以,父母要给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请进来:

家长应为孩子的游戏活动提供一方安全的活动天地及一些玩具、材料等,教会孩子待客之道

走出去:

多带孩子到同伴家中和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公园等孩子较多的地方,在那里鼓励孩子主动地寻找游戏的伙伴。

(四)培养孩子交往技巧

1、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意思的陈述训练、口齿清晰度训练和语言连贯训练

2、克服胆小和羞怯心理

多带儿童到人多或陌生环境,鼓励他们主动与人交往,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

3、教儿童学会分享

4、让儿童自信

马卡连柯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对幼儿,家长一定要营造宽松、鼓励的成长环境,对于幼儿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礼貌、自信、宽容,

应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幼儿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5、教会儿童学会欣赏别人

第六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亲社会行为最早是有美国心理学家威斯伯尔提出。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自然后果法)。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问题)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5.幼儿的(自我中心)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7.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可扩充性)。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实际成效)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2)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一。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______童年早期经验____的重要性,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更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3.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_合作___最为常见。 4.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为学前儿童提供自主互动的机会_______ 5.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____材料的投放____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_____安全型与不安全型_____两大类型。 7.一-----行为训练法---一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__活动性原则________、___发展性原则_______ 、整合性原则。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___参与度____、情感态度、互动程度、___学习习惯_ 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___负面情绪____和 ___恐惧成分____。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一----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6.-----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 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__自然后果法__。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 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 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期中测试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期中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幼儿社会性发展 2.幼儿园社会教育 3.价值澄清法 4.行为评价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手段主要有上课、游戏、___________、生活、节日活动等,这些教育手段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教育的成效。 2. 主题网既可以按活动内容展开,又可以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

3.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儿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在认知上尚未获得守恒,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者优点,并且对自己的有点或者长处比较满意是_______________岁幼儿的自尊教育活动的目标。 6.根据幼儿交往对象的不同,幼儿社会交往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同伴交往、_____________、师幼交往、与其他人的交往等。 7.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助人行为。 8. 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活动中会出现与某一幼儿玩的时间更长,关系也更密切的状态,这就是同伴友谊的关系。同伴之间要建立友谊,前提条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同伴交往是指幼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往,包括共同游戏,相互学习等。 10.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是为了帮助幼儿与______________、引导者及同伴发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2.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3、情感体验;实践尝试。 4、情感目标。 5、统一,可操作。 6、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儿童社会性发展; 7、全面、具体、有操作性;重点、难点。 8、参与度;学习习惯。 9、目的与内容;评价资料。 10、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 11、适应面广; 12、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1.我国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安斯沃思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和反抗性三种类型,下面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正确的是()A.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B.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C.反抗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性和安全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D.回避性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安全性和反抗性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 A.父母B.幼儿园C.邻居D.电视 4.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理论建构不包括() A.儿童发展观B.父母认知观 C.儿童教育观D.父母期望观 5.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的人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粘液质 6.下列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B.环境教育 C.家庭与幼儿园合作D.家庭的专门教育

7.幼儿社会性评价中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观察法C.问卷法D.社会测量法 8是谁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A.班杜拉B.布郎芬布伦纳C.皮亚杰D.柯尔伯格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个性结构的子系统() A.自我调控系统B.自我认知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个性倾向系统 10.矫正幼儿的不良品德应采取什么措施?() A.榜样示范B.表扬鼓励 C.家园一致性原则D.全选 1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 A.约翰·鲍尔比B.弗洛伊德C.帕顿D.皮亚杰12.不属于当代西方游戏理论的是() A.觉醒理论B.元交际理论 C.行为适应说D.剩余精力说 13.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于() A.西方社会B.未开化的社会 C.单亲家庭D.阶级社会 1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A.针对性B.过程性C.全面性D游戏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整理

社会1-10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3. 简述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4.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5. 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6.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7.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8. 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9. 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1. 简述使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12.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1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14. 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5. 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16、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8幼儿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观 19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2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2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22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3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24简述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 2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2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原则 27简述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28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2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3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31、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价中有必要进行哪方面的测评32幼儿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答: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看,儿童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发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2. 答: ('1)助人与分事。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事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 (2) 合作。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表明儿童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2第一学期幼三社会活动设计毕业会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10分) 1、幼儿园社会教育 教师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泰国歌之友谊式的活动不断的向幼儿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使他们逐渐成长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有自身特点的健康个体的教育活动。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如教师讲解案例“我做小主人”从中体验角色所应有的情感。 二、填空:(15分) 1、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五大领域的内容,即社会领域、科学领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 2、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集体生活、认识自我、同伴交往、 遵守规则、自我服务、社会环境和爱国教育七个方面。 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谈话、讲述、讨论、 表达、角色表演。 4、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与周围的人的交往中

逐渐实现的。 5、幼儿园专门社会教学活动的形式有参观、社会实践、游戏、 谈话、。 6、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类型同伴交往的认知活动、 社会规则认知活动、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活动、到的认知活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 三、判断题:(10分) 1、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错) 2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对) 3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社区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 5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是在游戏中发生的。(对) 6大班幼儿能够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对) 7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 8境教育和扮演活动都是“假”的,不利于幼儿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开展社会教育。(错) 9、中班幼儿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说明他们的情绪开始发展。(对) 10、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是小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错) 四、连线题(5分) 喜欢班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同伴交往体验并感激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小班自我服务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5;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这时的儿童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C)。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必须依靠(A)。 A.材料的投放 B.活动规则的制定 C.活动中的指导 D.明确活动目标 3.“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里阐述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C)。 A.实践性 B.整合性 C.发展性 D.活动性 4.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时间是(D)。 A.3岁前 B.4-6岁 C.6-8岁 D.9岁之后 5.以下有关幼儿行为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幼儿一般能够严格遵守规则 B.幼儿违反规则一般并没有主观的动机,往往是自己不明白规则的真实含义,同时也没有学会遵守规则 C.幼儿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与成人的自私是一样的 D.对于孩子的说谎,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惩罚 6.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东西对幼儿属于(A)。 A.消费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活动性强化物 7.某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C)。 A.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B.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C.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D.正常的行为 二、是非判断题 8.研究发现,让2-4岁幼儿对某种信号不作反应比让其作出反应更为困难。(对) 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错)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对)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 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共120题,每题1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B A综合型人才 B全面发展的人 C高素质的人 D德智体兼备的人 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D A.19世纪2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3.幼儿社会性是在__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A A生物特征 B气质特征 C人与人交往 D心理特征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A整体——系统性 B社会制约性 C统一性 D能动性C 5.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作为母系统,包括__个子系统。B A7 B6 C5 D4 6.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 A亲子之情 B安全感 C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D积极情感 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D A调节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B自我控制的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 D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8.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A自我体验 B自我评价 C自我认识 D自我控制 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的方法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_C_ A阿姆斯特丹 B丽西娜 C普莱尔 D米德 10.根据刘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_B_个月之后。 A20 B21 C22 D23 11.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__岁组儿童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B A3 B4 C5 D9 12.下列哪一项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 A教师评价 B同伴评价 C主观选择 D客观标准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A A自主活动 B榜样示范 C讲明行为规则 D评价外部行为 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D A个别方面的评价 B多方面的评价 C内心品质的评价 D外部行为的评价

2019年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 14 分) 1.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A)。 A.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 B. 儿童依恋的发展 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D.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 以下有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观点中,错误的是(C)。 A. 共情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定的抑制作用 B. 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的理想要求,而羞愧感更多是 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 c.儿童的共情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 D.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相互影响、协同发展 3. 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A)。 A. 幼儿园 B. 家庭 c.社区 D. 社会 4. 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 B 5. 6. 7.)。

A. 行为训练法 B. 讨论法 c.行为评价法 D. 谈话法 5. 社会教育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思路是(B B.认知一体验一实践一积累一迁移 6. (D)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A. 认知 B. 探索 c.游戏 D. 交往 7. "活动设计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应该在注重整体发展的同时照顾个体儿童发展的差异,促进每位儿童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发展。"这阐述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C)原则。 A. 实践性 B. 整合性 c.发展性 D. 活动性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每小题分,共 15分) 8.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 9. 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0. 教师直接告诉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去做什么。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

(完整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卷+答案

学校: 专业: 年级及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学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答案填写在答题框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的性灵是指儿童的性情与( C )。 A 、心情 B 、思维 C 、心灵 D 、情绪 2、1904年1月,( D )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老院章程及家 庭教育法章程》。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清朝 3、( A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这是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A 、1996 B 、1994 C 、1990 D 、2001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幼儿期年龄阶段为( B )。 课程名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卷类别: 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适用层次: 适用专业: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小题得分写在相应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考试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

学校: 专业: 年级及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的主导性力量。 2、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 中心 作用,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 3、 认知行为矫正法、行为契约法。 5、幼儿园专门社会教学活动的形式有参观、社会实践、 游戏 、谈话、综合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1、试述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10分) 答:(1)容易变化,情绪呈现出两极化的特针; (2)容易受感染; (3)具有冲动性。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包括哪些?(15分) 答:(1)目标性原则; (2)基础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生活性原则; (5)时代性原则; (6)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学会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难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强化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准备: 相关社会教育教育活动案例。 教学步骤: 一、目标原则(联系教材中进行讲解,46) 二、正面教育的原则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因此要注意正面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休整,在维护幼儿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积极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幼儿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则海洋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 心理学的依据是:幼儿通过观察及强化评价来学习。 如:教师看到一个幼儿将剪纸的废纸丢在地上,她可能回制止他,对他说:某某不要乱丢,把废纸捡起来。他也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说:某某,这里有一个纸篓,我们把剪下来的纸丢在里面。如果幼儿年龄比较小的话,她还可能和他一起收拾。 学前儿童心理学,提到对年幼的儿童不能讲反话,因为常常将反话正过来理解,除了不讲反话的道理以外,用积极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还有如下的特征和优点。

1、避免情绪对抗。 2、一举两得: 3、它可以改善教师的心境: (二)积极的环境 原理:不同的环境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如果一个教师里材料十分单调或者数量有限,那么儿童之间就容易为争夺工具和资源而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教师有太多人为限定的规则,有太多强制的集体行动,那么纪律问题就会增多,幼儿会想方法钻空子,教师也会为了管制儿童疲于奔命。 更需要强调后面一种环境,一般认为这种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的一些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2)规则 讨论:幼儿园生活中哪些规则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些规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 (三)多纵向比较少横向比较 讨论:如何看待幼儿园中的“比赛”现象:比谁吃饭快,谁起床早,谁第一个冲出教室。 三、生活教育的原则 (一)从细节中发现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 如:吃饭中蕴藏的教育 (二)长期一贯的坚持 四、情感支持性原则 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老师与幼儿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五、实践参与性原则 (一)帮助并教给儿童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组织儿童参与各项时间活动 (三)教育儿童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六、一致性原则 (一)教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高度一致性 (二)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的整合 七、强化原则 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行为理论的合理性 (一)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适宜:不要过多的采用比较、而且要适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案例) 明确:什么表现应该正强化,什么表现应该负强化。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20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复习要点分析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1.“学科性质”,对相关的表述要求能够再认; 2.“研究任务”有三个方面,要求能够作完整的表述。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定义,要求能够表述。4.与相关教育概念的辨析,要求对相关的表述能够再认。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对相关的表述要能够再认。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了解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和埃里

克森的基本观点,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强化的概念和作用;关于直接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观察学习的基本观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表述进行再认。 3.认知发展理论 (1)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对相关表述能再认。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三水平六阶段的内容要能简要表述,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对与其基本观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一般特点:其四个方面的要点要能完整表述。 3

2.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要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对相关的表述能再认。 3.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了解其三个方面的要点,要求能对相关的表述进行再认。 4.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内容。 (1)学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情绪社会化的几个阶段;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内容:社会性微笑、母婴依恋、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这部分知识的要点要能够完整表述。 (2)儿童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过程:了解几个阶段,对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能够再认。幼儿依恋的类型与特点:主要掌握安斯沃斯的分类,即安全型儿童与不安全型(焦虑型)儿童,不安全型儿童又分为回避型和拒绝型两类。应了解各种类型依恋的主要表现,能对相关表述再认。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