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数据库技术在知识图谱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知识图谱的教育政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教育政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熊华军赵典凯 (1.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兰州,730000;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以教育政策研究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999-2014间收录的教育政策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了关键词图谱,以期揭示15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为今后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政策;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其本质上是政党、政府和有关组织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政治行为,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规定。《公共政策词典》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是“教育政策是与人们获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过程有关的政府法规和程序。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力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基础[1]。”教育政策研究是探究教育体系内在逻辑的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明显地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1999-2014年国内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文献从研究机构、作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清晰展示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现状、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指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可视化地展示某一

学科领域知识的方法,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2]属于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的范畴。[3]本文的知识图谱分析采用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Chaomei Chen)博士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即CitespaceⅢ软件系统。[4]该软件的特点是能够绘制共被引图谱、关键词图谱和时区视图,动态识别共引聚类、关键节点和研究热点。 2.数据来源 学术期刊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与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等相比,时效性更强,研究主题更广,研究方法更多样。而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载文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前瞻性,是研究知识结构的重点来源。本文以1999-2014年作为研究时间段,以浙江大学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择一级学科“教育政策”为检索条件,共获得712篇文献(2014.7.21)。 二、教育政策研究的机构分布 表1 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机构分布

数据库er图怎么画

数据库er图怎么画 导语: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概念的设计,也就是绘制出整个数据的结构,此时就需要用到E-R模型图,也是实体关系图。那么,在众多的设计工具中,有什么软件可以用来设计数据库E-R图呢? 免费获取免费数据库设计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6b10346949.html,/software-diagram-tool/databasediagram/ 专业的数据库er图绘制软件 亿图图示专家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绘制实体关系图、Chen-ERD图、ORk图、数据库模型图、Express-G图以及Martin ERD图的工具。亿图软件内置了大量的标准实体关系符号及各种工具,可以更加快速的创建ER模型图,在功能上可以 媲美微软的Visio。

配置需求: Windows 7, 8, 10, XP, Vista, Citrix Mac OSX 10.10+ Linux Debia n, Ubu ntu, Fedora, Cen tOS, Ope nSUSE, Mi nt, Kn oppix, RedHat, Gen 及o 更多 用亿图图示设计数据库E-R 图有哪些优势? 1、 亿图软件内置了大量的模型图符号和模型图模板,以及更多的在线模板,可 快速创建实体关系模型图即ER 模型图。 2、 通过拖拽就能简单的说明实体关系图,操作十分简单、智能化。 3、 连接线可自动吸附到图形上,让绘图更加的轻松、快捷。 4、 内置丰富的模板和实例,以及更多的网页在线模板,可免费下载使用。 5、 可以通过浮动按钮,快速对文字、图形属性进行修改,比如:字体、大小、 颜色、边框类型、图层位置、对齐方式等等。 ■ e Id * IV ■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access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SELECT查询包括条件项、内连接、分组汇总(含HAVING)、排序、简单子查询(不考EXISTS)及一些输出选项。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3)数据独立性强(4)DBMS统一管理。 数据库(DB),就就是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就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D BMS、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与数据库用户构成。 关系模型就是一种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就就是关系。关系(Relation),直观的瞧,就就是由行与列组成的二维表,一个关系就就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中的一列称为关系的一个属性(Attribute),一行称为关系的一个元组(Tuple)。 组称为候选键(Candidate Key),从候选键中挑选一个作为该关系的主键(Primary Key)。一个关系中存放的另一个关系的主键称为外键(Foreign Key)。并不就是任何的二维表都可以称为关系。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就是原子属性,即属性不可再分;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就是同质的,即每一个元组的该属性取值都表示同类信息; ?关系中的属性间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元组。 关系模型,就就是对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所有数据对象的数据结构的形式化描述。将一个系统中所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描述出来,就建立了该系统的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库,就是依据关系模型建立的数据库,就是目前各类数据处理系统中最普遍采用的数据库类型。依照关系理论设计的DBMS,称为关系DBMS。数据库设计指: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设计构造最优的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过程。 联系有三种类型,转化为关系模式后,与其她关系模式可进行合并优化。 1:1的联系,一般不必要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将它与联系中的任何一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一般与元组较少的关系合并)。 1:n的联系也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关系模式,可将其与联系中的n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 m:n的联系必须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不能与任何一方实体合并。 在数据库输入与存放数据时,最主要的就是要满足三类数据完整性约束规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与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规则:定义了主键的关系中,不允许任何元组的主键属性值为空值。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 ER模型转换关系数据库的一般规则: (1)将每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为关系模式的属性。(2)对于二元联系,按各种情况处理,如下面所示。 二元 关系ER图 转换成的关 系 联系的处理主键外键 1:1(2个关系) 模式A 模式B (有两种) 处理方式(1): (1)把模式B的 主键,联系的属性 加入模式A 处理方式(2): (2)把模式A的 主键,联系的属性 加入模式B (略) (依据联系 的处理方式) 方式(1): 模式B的主键 为模式A外 键 方式(2): 表A的主键 为表B的外键

1:M (2个关系) 模式A 模式B 把模式A的主键, 联系的属性加入 模式B (略) 模式A的主 键为模式B的 外键 M:N (3个关系) 模式A 模式B 模式A-B 联系类型转换成 关系模式A-B; 模式A-B的属性: (a)联系的属性 (b)两端实体类型 的主键 两端实体 类型的主 键一起构 成模式 A-B主键 两端实体类 型的主键分 别为模式A-B 的外键 M:N联系的示例比如,ER图如下:

可以转换成以下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主键为学号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 主键为课程号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主键为课程号、学号,外键为课程号,学号; 1:N联系的示例 比如,ER图如下: 可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 商店模式(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主键为商店编号

商品模式(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商店编号,月销售量) 主键为商品编号,外键为商店编号 职工模式(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商店编号,开始时间) 主键为职工编号,外键为商店编号 真子集就是一个集 合中的元素全部是另一 个集合中的元素,但不 存在相等; 1、完全依赖与部分依赖: 对于函数依赖W A,如果存在V是W的真子集而函数依赖V A成立,则称A部分依赖于W;否则,若不存在这种V,则称A完全依赖于W; 2、传递依赖: 对于函数依赖X Y,如果Y X(X不函数依赖于A)而函数依赖Y Z成立,则称Z 对X传递依赖; 例:设有关系模式选课SC1(SNO,CNO,GRADE,CREDIT),其中,SNO 表示学号,CNO表示课程号,GRADE表示成绩,CREDIT表示学分。(SNO,CNO)-F->GRADE (完全函数依赖)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 令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如何画数据库ER图

如何画数据库ER图 数据库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首先就是概念设计,也就是说,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排除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现实的数据结构之客观规律——即画出数据结构图——ER图。这是数据库设计的重点,也是数据库设计的难点。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将ER图画好呢? 答案是,必须进行正确的需求分析。那么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呢?需求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结构化分析(SA),一种是面向对象分析(OOA).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实施以后,都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ER图。现在以下面的实际问题为例,通过结构化分析(SA)方法的应用,讲述如何得到比较正确的ER图。 ( 一 ) 校务管理系统 在要建立的系统中,有以下功能: 1.管理老师的功能:录入老师情况(姓名.地址.所教课程), 老师缺课记录(名字.时间.原因. 课程) 2.管理学生的功能: 录入学生情况 ( 姓名 . 所选课程 . 成绩 ) 3.教务主任的功能 : 查询统计 1: 教师情况 2: 学生总成绩 3: 学生平均成绩 要求: 1)用结构化方法画出系统顶层图、 0 层图,数据字典。 2)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模型ER图。 一、结构化分析的需求分析 1)分析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得到一下情况: (一)教师任课流程:

(二)学生选择课程流程: 2)画数据流图 (一、)顶层数据流图

3)画数据字典DD (略)和软件初始结构图 1基本数据=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教室基本信息 2教师任课信息=教师任课数据|教师考勤信息 3学生选课请求和成绩=学生选课请求|学生成绩 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班级 。。。。。。 4

Access数据库知识练习题解析以及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DB 、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B ) (A)DBMS 包括DB 和DBS (B)DBS 包括DB 和DBMS (C)DB 包括DBS 和DBMS (D)DB 、DBS 和DBMS 是平等关系 2. 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是最高的阶段是( A )阶段。 (A )数据库阶段(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3. 如果表A 中的一条记录及表B 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且表B 中的一条记录及表A 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则表 A 及表 B 之间的关系是( D )关系。(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一( D )多对多 4. 在数据库中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者属性的组合)称为(D )。(A )记录( B )字段( C )域( D )主键 5. 表示二维表的“列”的关系模型术语是(A )。 (A )字段( B )元组( C )记录( D )数据项 6. 表示二维表中的“行”的关系模型术语是(B )。 (A )数据表( B )元组( C )记录( D )字段 7. Access 的数据库类型是(A )。 (A )层次数据库( B )网状数据库( C )关系数据库(D )面向对象数据库 8. 属于传统的集合运算的是(B )。 (A)加、减、乘、除 (B)并、差、交 (C)选择、投影、联接 (D)增加、删除、合并 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3 种基本关系运算不包括(A )。 (A )比较( B )选择( C )联接( D )投影 10. 下列关于关系模型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在一个关系中元组和列的次序都无关紧要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

数据库模型图绘制步骤

数据库模型图绘制步骤 一个好的数据模型图工具,不仅可以帮助你轻松绘制不同的实体关系图、SQL数据库图、ERD数据库图、ER数据库图等等,还可以让你的文档显得更专业、更美观。 下面就亿图软件来详细解说一下,数据模型图究竟是如何轻松画出来的。 详细操作步骤: 1、新建“数据库”,在右侧模板中选择“数据模型图”,双击进入编辑页面。(也可以在例子中打开相应的图例,快速进行编辑。) 2、在软件左侧的符号库中打开“实体关系图”和“对象关系图”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实体关系图符号 使用“实体关系图符号”来模拟数据库。实体关系模板包含实体、关系、观点、分类和动态连接线。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象关系图符号 使用对象关系图符号,他们有额外的形状来模拟数据库。对象关系模板包含实体、关系、类型、表格继承关系、分类到子关系、查看、分类和动态连接线。 3、然后就可以通过从以上模板添加或者拖拽形状,或使用绘图工具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

编辑实体形状: 实体形状看起来像Excel表格,你可以更改形状,编辑每一个方格。 移动或者选择绿色控制点更改形状大小。 双击形状添加相应的文本。 将鼠标移动至两个表格之间的连接线处,会出现一条蓝色的虚线,然后拖动鼠标,就可以改变形状的列宽、行高。 选中实体形状,在软件上方的“表格”菜单中,添加、删除行/列,修改相应属性。 4、在实体形状之间创建关系 拖拽数据库模型图中的关系连接线(形状类似带箭头的连接线)到绘图页面,当关系连接线的一端靠近实体图形时,会出现一个红色的框。 继续移动鼠标至实体图形上的连接点,连接点出现红色标记时,放开鼠标,关系连接线就会自动吸附到实体图形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

ACCESS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

一、填空题 1. 数据类型为文本、备注、数值、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级链接、查询向导。 2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源,包括:__提高数据共享性,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____减少数据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___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___,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 3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分为 ___Oracle__________ 与 ____sybase_________ 两大类。 4 . ACCESS 2003数据库包含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其中报表根据指定规则打印格式化和组织化的信息。宏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 数据访问页作为一个独立文件存放在数据库的外部。 5 .数据库系统的 5 个组成部分: _数据库、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6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有如下三种类型: __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___ 。 7 .任何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 _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_。 8 .两个结构相同的关系 R 和 S 的 __R-S____ 是由属于 R 但不属于 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9 .查询的数据来源是表或其他表。 10 . Access 数据库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分为 7 种: __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__ 。 二、选择题 1.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B.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D. 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 )。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 C. 数据模型D.数据 3. 下列属于Access 对象的是( D )。 A. 文件 B. 数据 C. 记录 D. 查询 4. 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D )。 A.联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关系模型 5. 在Access数据库中,为了保持表之间的关系,要求在子表(从表)中添加记录时,如果主表中没有与之相关的记录,则不能在子表(从表)中添加改记录。为此需要定义的关系是( D )。 A. 输入掩码 B. 有效性规则 C. 默认值 D. 参照完整性 6. Access数据库中,表的组成是( A )。

数据库基础知识答案版

数据库基础知识 (A)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C)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 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B)3.DBMS的含义是:()。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A)4.英文缩写DBMS代表含义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定义语言 C)Visual FoxPro D)数据库操作语言(A)5.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核心软件是()。 A)DBMS B)DB C)OS D)DBS (C)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文件 (B)7.VFP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数据模型 B)关系数据模型 C)网状数据模型 D)树状数据模型(A)8.Visual FoxPro 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A)关系数据库模型 B)网状数据库模型 C)线性数据库模型 D)层次数据库模型(D)9.用数据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C)10.Visual FoxPro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11.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是指()。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数据库课后题E-R图

10 .试给出3 个实际部门的E 一R 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答: 11 .试给出一个实际部门的E 一R 图,要求有三个实体型,而且3 个实体型之间有多对多联系。 3 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和三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三个多对多联系等价吗?为什么? 答: 3 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和3 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3 个多对多联系是不等价,因为它们拥有不同的语义。 3 个实体型两两之间的三个多对多联系如下图所示。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 14 .试述层次模型的概念,举出三个层次模型的实例。 答: ( l )教员学生层次数据库模型

( 2 )行政机构层次数据库模型 18 .现有一局部应用,包括两个实体:“出版社”和“作者”,这两个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请读者自己设计适当的属性,画出 E 一R 图,再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包括关系名、属性名、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答: 关系模型为:作者(作者号,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出版社(出版社号,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出版(作者号,出版社号,书的数量)出版关系的主码作者号,出版社号分别参照作者关系的主码作者号和出版社关系的主码出版社号。 19 .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中对每个借阅者保存读者记录,包括:读者号,姓名,地址,性别,年龄,单位。对每本书存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对每本被

access数据库知识点总结

SELECT查询包括条件项、内连接、分组汇总(含HAVING)、排序、简单子查询(不考EXIS TS)及一些输出选项。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3)数据独立性强(4)DBMS统一管理。 数据库(DB),就是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D BMS、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和数据库用户构成。 关系模型是一种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关系。关系(Relation),直观的看,就是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关系中的一列称为关系的一个属性(Attribute),一行称为关系的一个元组(Tuple)。 组称为候选键(Candidate Key),从候选键中挑选一个作为该关系的主键(Primary Key)。一个关系中存放的另一个关系的主键称为外键(Foreign Key)。并不是任何的二维表都可以称为关系。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原子属性,即属性不可再分; ?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同质的,即每一个元组的该属性取值都表示同类信息; ?关系中的属性间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元组。 关系模型,就是对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所有数据对象的数据结构的形式化描述。将一个系统中所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描述出来,就建立了该系统的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库,是依据关系模型建立的数据库,是目前各类数据处理系统中最普遍采用的数据库类型。依照关系理论设计的DBMS,称为关系DBMS。数据库设计指: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设计构造最优的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过程。 联系有三种类型,转化为关系模式后,与其他关系模式可进行合并优化。 1:1的联系,一般不必要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将它与联系中的任何一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一般与元组较少的关系合并)。 1:n的联系也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关系模式,可将其与联系中的n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 m:n的联系必须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不能与任何一方实体合并。

数据库ER图

1.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一是“公司”实体集,属性有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等;二是“仓库”实体集,属性有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等;三是“职工”实体集,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等。 公司与仓库间存在“隶属”联系,每个公司管辖若干仓库,每个仓库只能属于一个公司管辖;仓库与职工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仓库可聘用多个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仓库聘用职工有聘期和工资。 (1)试画出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的类型。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解:(1) E-R图 (2)这个E-R图可转换3个关系模式: 公司(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 仓库(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公司编号) 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仓库编号,聘期,工资) 2. 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 百货公司管辖若干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 实体类型“商店”的属性有:店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实体类型“商品”的属性有:商品号、品名、单价、产地。 实体类型“职工”的属性有:工号、姓名、性别、工资。 在联系中应反映出职工参加某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商店销售商品的月销售量。 (1)试画出反映商店、商品、职工实体类型及其联系类型的E-R图。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转换为等价的关系模式结构如下: 商店(店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商品号,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工号,姓名,性别,工资,店号,开始时间) 经营(店号,工号,月销售量) 3.某体育运动锦标赛有来自世界各国运动员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各类比赛项目,包括以下信息: 代表团:团编号、地区、住所 运动员:运动员编号、姓名、年龄、性别 比赛项目:项目编号、项目名、级别 项目类别:类别编号类别名、主管 其中,一个代表团由若干运动员组成,一名运动员可以参加多个比赛项目,每名运动员参加每个比赛项目会有一个比赛成绩和名次,每个项目类别包含多个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只能属于一个项目类别。 (1)试为该锦标赛的比赛情况设计一个ER图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注明主键和外键。 解:满足上述需求的ER图如图所示:

数据库基础知识点

1. 数据库的作用 持久化:永久得保存数据。 数据挖掘:通过以有信息,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冗余:数据的重复出现,(插入,删除,修改)带来一些异常。查询时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2. 创建数据库,创建表,确定表中字段的类型 数据文件:.mdf(main data file主要数据文件) .ldf(log data file 日志数据文件) 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没有错误的。 数据库登录: 方式一:window身份验证,如果你具有登录操作系统的权限,你就可以登录登录数据库。 方式二:sql server身份验证,能够登录操作系统,还需要知道登录名和密码。 用户名sa 数据库管理者,他是数据库的最大权限拥有者 常用数据类型: 整型:bigint int smallint tinyint 货币:money smallmoney 时间:datetime smalldatetime 位:bit (0,1) 字符串:char varchar text(一个字符表示8位) Nchar nvarchar ntext(一个字符表示16位) 差异:1. 字符串类型需要加长度。Char(4) text,ntext不需要加长度 2. char varchar的区别 Char是固定长度的,char(8) 存储了’abc’会在’abc’之前加5个空格 Varchar 是可变长的varchar(20) 存储了’abc’,长度就是3 3. 如何分离附加数据库 4. 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的是表中的数据) T_sql:sql+sql server对标准的加强 Sql当中不区分大小写。 增(insert):insert into表名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 insert into表名(字段1,字段2)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插入部分数据,其他的字段可以不插入,是因为允许为空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 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 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 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 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 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VALUES(值1,值2,…)

Access数据库知识练习试题答案以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数据库 DB 、数据库系统 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之间的关系是:(B ) (A) DBMS 包括 DB 和 DBS (B) DBS 包括 DB 和 DBMS (C) DB 包括 DBS 和 DBMS (D) DB 、 DBS 和 DBMS 是平等关系 2. 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是最高的阶段是(A )阶段。 ( A )数据库阶段(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3. 如果表 A 中的一条记录与表 B 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且表 B 中的一条记录与表 A 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则表 A 与表 B 之间的关系是(D )关系。 (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一( D )多对多 4. 在数据库中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者属性的组合)称为(D )。 ( A )记录( B )字段( C )域( D )主键

5. 表示二维表的“列”的关系模型术语是(A )。 ( A )字段( B )元组( C )记录( D )数据项 6. 表示二维表中的“行”的关系模型术语是(B )。 ( A )数据表( B )元组( C )记录( D )字段 7. Access 的数据库类型是(A )。 ( A )层次数据库( B )网状数据库( C )关系数据库( D )面向对象数据库 8. 属于传统的集合运算的是(B )。 (A)加、减、乘、除 (B)并、差、交 (C)选择、投影、联接 (D)增加、删除、合并 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 3 种基本关系运算不包括(A )。 ( A )比较( B )选择( C )联接( D )投影 10. 下列关于关系模型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在一个关系中元组和列的次序都无关紧要 (B)可以将日常手工管理的各种表格,按照一张表一个关系直接存放到数据库系统中

数据库10个ER图练习题(只有ER图)

第1题: 设有商店和顾客两个实体,“商店”有属性: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电话,“顾客”有属性:顾客编号、姓名、地址、年龄、性别。假设一个商店有多个顾客购物,一个顾客可以到多个商店购物,顾客每次去商店购物有一个消费金额和日期,而且规定每个顾客在每个商店里每天最多消费一次。 ①试画出ER图,并注明属性和联系类型。(5分) 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5分) 商店(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电话) 顾客(顾客编号,姓名,地址,年龄,性别) 消费(商店编号,顾客编号,消费金额,日期) 第2题: 假设每个学生选修若干门课程,且每个学生每选一门课只有一个成绩,每个教师只担任一门课的教学,一门课由若干教师任教。“学生”有属性:学号、姓名、地址、年龄、性别。“教师”有属性:职工号、教师姓名、职称,“课程”有属性:课程号、课程名。 ①试画出ER图,并注明属性和联系类型。(5分) 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5分)

学生(学号,姓名,地址,年龄,性别)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职工号,教师姓名,职称,课程)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第3题: 设某商业公司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一是”公司”实体集,属性有公司编号、公司名、地址等;二是”仓库”实体集,属性有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等;三是”职工”实体集,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等。每个公司有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只能属于1个公司,每个仓库可聘用若干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工作,仓库聘用职工有聘期和工资。 ①试画出E-R图(5分) 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注明主码和外码(5分) 仓库(仓库编号,仓库名,地址,公司编号)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 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 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7、数据模型的组成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相对来说属稳定不变的)2.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操作规则,主要有查询和更新两大类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