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检修规程

线路检修规程

第一章导地线爆炸压接工艺

第一节总则

1.1 本规程适用于以炸药为能源并将其包绕在压接管外,用雷管引爆来连接和修补导、地

线的作业。

压接管是指爆压用的T型线夹、补修管、接续管和耐张线夹的统称。

1.2爆炸压接所用的炸药为普通导爆索,其爆压器材为8号工业纸壳雷管,点火器材为导

火索,其性能匀应符合安全规定。

1.3爆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有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1.4爆压工作应在良好天气情况下进行,并应有指定的质检人员在场。

第二节操作工艺

2.1一般要求

2.1.1连接用的线材必须平整完好,不得有断股、缺股、折叠、锈蚀等缺陷。

2.1.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线材,不得在同一耐张段内连接。

2.1.3压接管型号、尺寸,必须与线材相适应,且不得有裂纹、砂岩、气孔等外观缺陷。

2.1.4如确需雷雨天气爆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连接用的管、线处于干燥状态。2.1.5在分裂导线上爆压,应在相邻导线上安装防护套;其厚度不小于3mm,长度不小于药

包长度的2倍。

2.2管、线清洗

2.2.1压接管和线材必须用汽油清洗干净,不得有残留的水分、油污及其它脏吴;线材清洗

长度为压接管长度的1.2倍。

2.2.2对已运行的旧线材,应用钢丝刷将表面的黑色氧化层清除干净。

2.2.3擦拭干净的线材,必须在晾干汽油后方能使用。

2.3保护层

2.3.1为使爆压管爆后表面美观、光洁、防止烧伤,管外表面应加保护层。其厚度和长度应

满足下列要求。

2.3.1.1厚度:

2.3.1.1.1铝质圆形接续管和耐张线夹,1.5—3.0mm。

2.3.1.1.2铝质椭圆形接续管,2.0—2.5mm。

2.3.1.1.3铝(钢)质补修管和T型线夹,大于3.0mm。

2.3.1.1.4钢质接续管和耐张线夹,0.5—1.0mm。

2.3.1.2长度:应比药包长5—10mm。

2.3.2接续管和耐张线夹的保护层也可用塑料带、黑胶布等其他材质。但补修管和T型线夹

的保护层只能使用塑料带和黑胶布。

2.3.3椭圆形接续管长径两侧还需贴上1.0—1.5mm厚的黑胶布或其他保护物,以防长径两

侧外表烧伤。

2.3.4所有铝管药包两端,在包药前均须从管口起,在药包与保护层之间增绕3—4层黑胶

布,以改善接头缩口形态,包绕长度以30mm为宜。

2.4药包制作

2.4.1使用普通导爆索时,必须紧密缠绕,并严禁硬弯和硬折。

2.4.2引爆补修管和T型线夹药包的雷管应组装在抽匣盖板的侧面。

2.5划印、切割

2.5.1为防止穿线不到位,穿线前对线材端头部分必须按下述要求准确划印。

2.5.1.1钢绞线:

2.5.1.1.1对接式接续管:接续管全长除以2。

2.5.1.1.2搭接式接续管:接续管全长加10mm。

2.5.1.1.3耐张线夹:耐张线夹全长加5mm。

2.5.1.2钢芯铝绞线:

2.5.1.2.1椭圆形接续管:接续管全长加10mm。

2.5.1.2.2圆形接续管:铝管全长加钢管全长除以2,减10mm。

划印尺寸如图3.5.1—1所示:

2.5.1.2.3耐张线夹:延缓口长度加铝线压接长度加钢锚孔深再加5mm,其计算公式为:

L”=10+L1+L5+5

式中:L1—铝线压接长度

L5—钢锚孔深,mm

划印尺寸如图3.5.1—2所示:

2.5.1.2.4耐张线夹和设备线夹引流管:管深全长。

2.5.2线材切割前,应将其整直。切割处用绑线扎牢,切口断面应整齐,无毛刺,并和轴线

垂直。切割钢芯铝绞线的铝股台阶时,严防伤及内层铝股和钢芯。

2.6穿线

2.6.1穿线前,应复查管、线的清洁程度,线材端头尺寸标志,切割尺寸和装药结构,如不

符合要求,应及时纠正。

2.6.2为防止穿线不到位,严禁在有张力的情况下将线头穿如管内。

2.6.3钢绞线采用对接式接续管连接时,两线头必须在管内的正中处相接触,务线头划印尺

寸线与管口重合;采用搭接式接续管连接时,除搭接部分需散股外,非搭接部分的端头需扎牢(爆后解去),且两线头穿出管外10mm。

2.6.4钢芯铝绞线采用椭圆形接续管连接时,两线端头应扎牢,不得松散,且线头穿出管外

10mm,衬垫两端露出长度应相等。

2.6.5钢芯铝绞线采用圆形接续管连接时,钢芯自由搭接于钢管内。导线端头铝股台阶必须

全部穿入钢管中,且钢管两端与铝线端头之间不应有空隙。同时,钢管与铝管中心必须平齐,务使线头划印尺寸线与铝管口重合,不得偏移。圆形接续管穿线情况如图3.6.5所示:

2.6.6钢芯铝绞线采用耐张线夹连接时,钢芯端头应穿出钢锚5mm。导线端头的铝股台阶必

须全部穿入钢锚的防护孔内,且钢锚端头与铝线端头之间不应有空隙。线头划印尺寸线与铝管口必须重合,不得偏移。

耐张线夹穿线情况如图3.6.6所示:

2.6.7补修管或T型线夹安装在线材上时,抽匣盖板与本体必须紧密合缝。线材损伤处应在

补修管中心,并背向补修管开口端。

2.7 引爆、整理

2.7.1引爆前,应将药包连同两侧线材支离地面1m,适当绑扎,并将其理直,呈松弛状态。

2.7.2引爆前必须再次复核药包和雷管位置以及口与线材上标志重合情况,如发现不符,应

立即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