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时代心得体会

2019新时代心得体会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就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绘出“天蓝山绿水清”的江山丽景图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各方持续努力之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江山丽景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个一”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归纳出“四个一”: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美丽中国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在总书记眼中,要建设的美丽中国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这样描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今年4月份,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今年1月份,习近平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他说,蓝天、碧水、绿树,蓝绿

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雄安新区过去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搞“千年秀林”,将来这里一定是最宜居的地方。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

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简单而言,美丽中国应该就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抬头能见星空,低头能

闻花香。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如何让这幅江山丽景变成现实?这需要扎实的行动,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

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天更蓝:今年5月底发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全

国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浓度为

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山更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由17.25亿亩增加到31.2亿亩,森林

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6%。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

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美国航空航天局今年

2月也发布数据显示,2000-2017年,中国净增长绿叶面积及净增长率均高居全球首位,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植树造林。

水更清:5月底发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地表

水监测的1935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至Ⅲ类比例为71.0%,比2017年上升3.1个

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6.7%,比2017年下降1.6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