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与《理水》

鲁迅及其故事新编《理水》 2008年03月07日13:32:54 中国柯桥网[发表评论] [大中小][打印] (一) 鲁迅堪称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撕破旧社会的假面和鞭挞丑类的罪恶,又以博大而仁爱的心胸、孺子牛的精神,将爱洒向劳苦大众,赢得了“民族魂”和“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等美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出生在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入绍兴著名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宿儒寿镜吾读书。鲁迅自幼聪颖,勤学好问,涉猎广泛,爱看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和反抗精神的野史、笔记。他在故乡生活、工作近20年,深受越文化的熏陶,特别是陆游、王思任等越中先贤思想和精神的影响,又有较多机遇接触农村,亲近农民。13岁那年的家庭变故,更使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和上流社会的堕落与下层社会的不幸……这一切,都为他的思想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1898年,鲁迅毅然离开绍兴去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读书。在此期间,他接触新学,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初步形成了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的社会发展观,成了中青年鲁迅反帝反封建的主要思想武器。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于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进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毕业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他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样,怀有科学救国的思想,曾著译出版《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中国矿产志》、《中国地质略论》、《说钼》等书文,并希冀通过习医解救国人的疾苦,促进他们对于维新的信仰。可是,那些颇具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偏见的日本同学对来自弱国的鲁迅的无端歧视,令这位热血青年不堪忍受。特别是在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时事幻灯片时,鲁迅不时听到周边日本同学的狂热欢呼声,看到被指控为俄军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抓捕后杀头示众,而围观的许多同胞显现出麻木不仁、甚至凑热闹前来欣赏杀人艺术的样子,这极大地刺痛了他的心灵。鲁迅痛感学医并非紧要事,以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何等健壮,充其量只能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认定第一要务是改变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这样,鲁迅决然弃医从文,从1906年开始了革命文学生涯。 1909年鲁迅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并在故乡参加了辛亥革命。未几,绍兴政局与全国各地一样,发生逆转,令鲁迅相当失望。1912年2月,他离乡应邀赴教育部工作。鲁迅一度彷徨、苦闷,但仍关心时局的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鲁迅小说集1000字读后感

鲁迅小说集1000字读后感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小王子住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那个星球很小只能容下一个人。 小王子有一朵玫瑰花,一天他和玫瑰花发生了感情冲突,赌气离开了星球。从此,开始了 他的旅行生涯。最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还驯养了一只狐狸,后来在小王子就要离开狐狸 的时候,狐狸告诉了他许多人生的真谛。再后来,小王子就遇见了“我”。他向“我”讲 述了关于他自己的许多事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终于有一天,小王子离我而去我很 想念他。 提起鲁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他是乃民族魂,他用他的笔挥洒着中华民族的良知,在他五六十年的战斗生涯中,他创作了大三万余字的着作,显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 实绩,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 一个梦的缘来,是鲁迅致力于救国救民的一个理想和愿望。他曾经为之欢欣,却又因 为梦的破碎而迷惘、惆怅。《呐喊》来由与此密切相关。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这篇小说是以狂人的十三则日记的片段 连缀而成。这些日记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互相之间“略显联系”而已。 小说里的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患者对外界的事物格外敏感,并且不 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不宁。 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时时刻刻全神贯注于“吃人”,觉得别人要吃他, 于是便惶惶然,不可终日。 他们是天上108位星辰,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 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颠覆了我们心中所谓的“义”. 何为真正的义,谁也说不清。但他们却说明了一点善、正即义,民心所向即义。他们用自 己的义,反对朝廷的腐败 这篇小说不长,却高度揭露了沉重的封建压迫,表现了潜藏于人民之中的吃人的旧时 代的深广忧愤。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 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 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 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第1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鲁迅最初是以他杰出的短篇小说震动文坛,显示出“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的。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中国的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即记载有大量的神话,可说是小说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有了相当的发展,小说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有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等。文笔简炼,情节离奇,已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整个看来它们只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传说,艺术上较为粗疏简单。我国小说的发展到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一大变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小说亦如诗,到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之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题材内容较为现实,三是艺术上较为成熟。特别是唐传奇写出了人物性格。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虽是短篇作品,内容或情节酷似压缩了的中篇或长篇。此后,到明清之际,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举世闻名的杰作。但就短篇小说而言,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继承六朝志怪及唐代传奇的传统,“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聊斋志异》是以狐鬼妖精、畸人异行为内容,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将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六朝志怪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虽然它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些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但总的看来,这些作者们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补天”,“补”封建主义社会之“天”。因此在作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局限,精华、糟粕混杂,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色情描写时有所见。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的过于简略粗疏,有的短篇好似长篇的浓缩,而且大都采用顺叙方式,从头道来,有头有尾形成流水帐似的固定套子。 中国小说的发展,到“五四”时代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天”,却是为了砸毁这封建主义的“铁屋子”。他的作品中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农民与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面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一篇短小说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以及《聊斋志异》等所无法比拟的。 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觉醒了的“人”的形象,正因为他有了“人”的觉醒,懂得了“人”的价值,他才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他才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仁义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 3鲁迅祖屋 鲁迅祖屋 (1月24日上午,壬辰年初二,小雨) 走进鲁迅故里景区,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了起来。 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始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这意味着周家从此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屋,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 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注1),这就是鲁迅祖居。它位于新建的鲁迅纪念馆

陈列大厅的东首,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 第一进俗称“台门斗”,现在是入门检票的地方,就是仪门,也就是门厅。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我们在第一进“台门斗”前合影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注2),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二进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即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三进的香火堂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

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 鲁迅作品鲁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兔和猫》 《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结集出版: 鲁迅作品集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鲁迅的作品深受喜爱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茅盾简介

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茅盾笔名 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 茅盾生平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这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当时便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茅盾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学度过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插班二年级读书,1911年秋季转入嘉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开头艺术浅析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开头艺术浅析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最先显示了五四文学的实绩,而且在中国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呐喊》《彷徨》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的小说开头,或突兀,或含蓄,或写景,或抒情,或比喻,或象征,或冷峻,或热烈。因文而异,各揽其胜,各呈异彩。文无定法,或虚或实,或曲或直,变化多端,不可整齐划一。探讨鲁迅先生小说的开头艺术,对创作实践和创作研究均有裨益。 标签:鲁迅;小说;开头艺术 开头艺术并无定法。或虚或实,或曲或直,变化多端不可整齐划一,开头艺术亦是如此。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开头艺术因文而异,与内容密切相关,浑然成为一体。打开《呐喊》的开卷之作《狂人日记》,正文之前有一个小序,以突兀的气势,渲染了一种气氛。这个开头,大气包举,布罩全篇,使全篇弥漫着一种严峻与冷峭的氛围,充满着一种恐怖与怨恨的强烈气息,读者好象从中听到了孩子们的哀号声和愤激地向旧社会进行谴责的号角声。这个开头不仅火气磅礴,而且神秘莫测,一片扑朔迷离。由于这个开头的神秘性,使得极为严峻的现实主义描写好似被一层层云雾所覆盖。作者把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蒙上了一层象云象雾又象风的茫茫纱幕。这个独特的开头艺术,是鲁迅先生的一大创造。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受着封建毒害的人们陷入了一种近乎麻木的精神状态。一切的个性被扭曲,交叉着历史的悲哀和现实的无奈,在回光返照的中国封建思想的啃噬中,逐渐沉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作家用狂人发狂中的日记来作为对封建社会的攻击武器,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也是极为巧妙的。因此,这虚无缥缈的云锁雾罩,便不是什么使人不可理解的东西,它同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思想感情相融合,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等语,曲折动人,似真有其事一般,但是读者读完全篇,便可发现,这仅仅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为其主旨服务的巧妙结构而已。这种似真亦假,假中求真的巧妙的艺术构思,绝妙的开头艺术,使得《狂人日记》一经发表,似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国文坛。 一个在外地谋食的知识分子,“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故乡》开头便交待了背景,但“渐近故乡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因为“天气阴晦”“冷风”劲吹,“没有一点活气”的“萧索的荒村”横在“苍黄的天底下”。在这种阴冷凄凉的环境中,开始了生活的幕。这个开头使“我”和闰土的感情隔阂,甚至整个农民的悲惨命运布罩了一层淡淡的冷寞的情调与色彩。杨二嫂尖利的怪叫,闰土术雕石刻似的形象,仿佛都从这令人“悲凉”的开头几句蹦跳出来了,读《故乡》,仿佛可以从开头几句里听到中国农村崩溃的悲音。 如果说文章是一座神秘的迷宫,那么文章的开头就是迷宫的入口。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设置一种特定的环境,渲染一种难以言传的气氛,紧紧地吸引读者。从作品的开头,我们便可感受作者那隐隐的悲愤,和镶入字里行间的伤感,如“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似凭空而来无端的发问,又象狂人的凄惶和惨厉却又毫无

鲁迅家族野史

鲁迅家族野史 祖父:周介孚(福清)颇有传奇色彩的封建士大夫自我评价:“予性介,运复蹇,不能积财以封殖……” 29岁中了举人,33岁中进士,读书时期一帆风顺。一般来说,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很容易恃才傲物,特立独行,周介孚概莫能外,他的性格说好听一点,是耿介刚正,不同流俗,直率坦荡;说难听一点是不识时务,不明事理,不通人情。直白地讲,是智商高,情商低,与身边人处不好关系。俗话说:“伤人以言,甚于刀剑。”,所心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 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红翰林,可以上天入地,成为天子的近臣,“近水楼台先得月”,升迁的机会相当多。地方做主考或者学政等实职,弟子门生如云,不仅能增加仕途上的广泛人脉,而且还有各方面孝敬的银两收入。 “黑翰林”,那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京城苦熬,地方当一个小官。翰林的出路,一看考试,二看关系,官场仕途,历来如此。为官清正廉洁,不会阿谀奉迎,对上不懂政治,口无遮拦,犯了官场“大不敬”之忌。有一次他到知府晋谒,不知为何,话不投机,让抚州知府下不了台,于是便抬出大帽子来压他,说:“这是皇上家的事。”周介孚竟然脱口而出:“皇上是什么东西,什么叫做皇上?”出言不逊,口无遮拦,犯了官场“大不敬”之忌。对下责人过严,不给手下机会,挡人财路。“大不孝”的传闻:骂了蒋氏一句“王八蛋!”老太太误以为骂自己。“大不敬”加上“大不孝”,被弹劾落马。周介孚多次买官,多次担任各地知县,官运不顺,不被重用。 性格耿介,清廉自律,自然极少灰色收入;加上官运不佳,大部分时间在京城待业候补。在外当官二十多年,他只回过一次回家探亲,平时也没往家里寄过钱,从经济收入角度看,可以说周介孚对家族没有任何贡献。 科场行贿案被判处“斩监候”周介孚嘴给身子惹祸,关键时刻连亲戚都落井下石,为自己当年的口舌之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场行贿一案,让周介孚的尊严受到质疑,威望直线下降。 鲁迅和祖父关系不和,却最像祖父。烧到我祖父的日记时,这两大叠日记本,足足烧了两天。三弟交不认同哥哥的做法。周建人小鲁迅八岁,对大哥从来是言听计从的,心里有不同意见也不便说出。而这次周作人没有回乡,以他对祖父更深的感情,日记也许不会被毁吧。 父亲:周伯宜周介孚花钱行贿疏通关节,是为自己儿子的前途着想,但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事先并不知情。案发后,周介孚遁走上海,躲了起来,连累周伯宜在考场被扣了卷子,解押审问,进了一段时间监狱。其后不仅永远不能再参加科举,而且连以前的秀才功名也被裭夺,这无疑将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彻底打碎。周伯宜从此意志消沉,情怀抑郁,借酒浇愁,吸食鸦片,以致重病不起,三年之后去世。父亲的死与祖父有着直接关系。 周树人:笔名鲁迅,幼名阿张(祖父起名),长庚,学名周樟寿。 学生时期:三味书屋——入南京水师学堂——矿务铁路学堂——公费留学日本——弃医从文——翻译书稿——学成归国(文坛先声民主战士左联盟主)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1000字

《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1000字 一支笔,一把剑——读《鲁迅小说全集》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岁月流转之间,我仿佛看见灰暗的屋子中,坐着那位一生都在执笔如剑的集大成者。空对着一豆灯火,对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进行深深的思索。他,鲁迅,一支笔便是一把剑,直刺入旧中国的腐烂皮肉中,刺入旧中国行将老矣的心脏里。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带血的呼唤,都是沉重的叹息,都引领我们去了解那个水深火热的混乱年代的死气沉沉、麻木凋敝。 初读鲁迅的文章,或多或少总是有些不懂得、不理解的地方,而这些在常人眼中的怪癖之处,大概也就是先生的令芸芸众生望尘莫及的文字的魅力、思想的高度。于是,渐渐地,一读再读,再读复读,便觉得先生的文笔,仿佛都是精心挑选过一般,缺一不可,否则便失去了他笔锋之犀利与不羁。也许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过时,在新的时代里过于有冲击力。我想,先生的一生上下求索,执笔如刃,

若无这锐利的锋芒,怎可引领有志之士走出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彷徨?若无这非同一般的冲击力,怎可指引无数热血儿女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鲁迅,不可不谓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先驱。 用心走进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他们似乎都是平凡无奇的市井白丁,而这些人,带给我内心的,是可怜、可恨与可笑。 是独树一帜的“精神胜利法”吗?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吗?是思想上的“高人一等”吗?阿Q,这个一生都在游荡与流浪中度过的底层雇农,初觉他的行为滑稽可笑,后感他的结局悲哀潦倒。“打 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虫豸者,底层之轻贱者也。阿Q受人欺侮,非但不作抵抗、捍卫自己的尊严,反而自轻自贱,以践踏自己的人格来求取别人的饶恕,最后还“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而在他受到欺侮后,反把怨气施于小尼姑,这更体现了他精神上的愚钝麻木与人格上的分裂,他似乎已是行尸走肉一般了。其实,于宏观来说,那个时代,如阿Q一般的无赖数不胜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鲁迅先生实借阿Q一人映射那个时代所有具有民族劣根性的人。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2011年第6期 No.6,201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总第219期 Sum No.219  小说史如何讲授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片论 鲍 国 华 摘 要:作为鲁迅在西北大学系列学术讲演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在专著、讲义和演说的缝隙之间体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体特征,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本。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小说史;西安 1924年夏,鲁迅应国立西北大学之邀,赴西安讲学。自7月7日启程,至8月12日返京,历时一个月零六天(含旅途时日)。鲁迅对于此次西安之行并不看重,除在自家日记中做“流水账”式的简要记述外(鲁迅的日记历来如此),日后在其著述及与友人的通信中也很少提起。①倒是几位同行者和陕西方面的接待者,以及聆听鲁迅讲学的几位当事人对此颇为重视,通过回忆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后世研究者对此则更为关注,分别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追怀、重构与阐释,奉献出不少精彩的学术论断,使“鲁迅在西安”成为一个学界内外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这次讲学由国立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合办,获邀者甚众,其中不乏李济、蒋廷黻、陈钟凡、夏元瑮、吴宓(受邀请而未至)等知名学者②,与鲁迅同行赴陕的也有十余人之多③,而其中唯有鲁迅受到密切关注,一言一行均获得记述、追忆与研究,这显然并非取决于鲁迅西安之行自身的重要意义,而是时代症候使然,取决于鲁迅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和政治领域中如日中天的崇高地位。这也使后世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述、追忆与研究普遍高调,不无政治色彩。④ 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话题:与军阀的斗争,长篇小说(或剧本)《杨贵妃》之创作计划的终止,以及讲学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相对而言,论者更为关注前两个话题,对鲁迅此次西安之行的“正业”———讲授“中国小说史”———反而着墨不多。鲁迅赴陕讲学,选择小说史作题目,自有在北京各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作基础,可谓驾轻就熟,但也不乏周密审慎之处。讲学之余受邀为陕西督军刘镇华的士兵演讲,内容仍是小说 收稿日期:2011-08-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ZW031)。 作者简介: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文学院副教授。 ①鲁迅涉及此次西安之行的著述,主要有杂文《说胡须》和一封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私人通信。《说胡须》探讨中国文化及国民 性,西安之行只是引发议论的一点由头,并非主旨。书信中虽然披露“关于唐朝的小说”这一写作计划的终止,但也未详细记述此次行旅,而且记错了赴西安讲学的具体时间。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183—1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全集》(第14卷),第278—28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受邀者名单详见《暑期学校简章》,参见单演义:《鲁迅在西安》,第211—214页,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资料组1978年印。现藏于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料室,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③与鲁迅一同赴陕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在其《陕西旅行记》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同行13人的名单,见前引《鲁迅在西安》,第 200页。 ④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除孙伏园《长安道上》作于1924年8月回京后不久,且主要记述自家观感,对于鲁迅只是偶尔提及 外,其余大多完成于1936年鲁迅逝世后,而又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尤为集中,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政治意义屡有过甚其辞之处。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 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 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 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 《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 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 (二)章节内容 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 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识记] 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

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 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领会] 鲁迅的文艺观。 –1– 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 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 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 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二)章节内容 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 一次深刻的革命。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我的祖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篇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栾川县叫河中学六年级李富强 【教学目标】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笑谈“碰壁”的深刻含义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板书:鲁迅,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 这位大文豪,作为周晔的伯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本文作者周 晔一起走进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听课文朗读,注意听清楚字音。 2、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去解决,边读边想,作者“我”回忆了哪几件关于伯父的事情? 3、提出要掌握的生字词语 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吼匆匆忙忙饱经风霜学生领读 4、再读文,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写的四件事。 5、.指名讲每段的段意。(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6、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研读课文 (一)、深受爱戴

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的小说观

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的小说观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有宏博和深邃的学养,治学的领域 也相当宽广,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而且是中国现代学术的 开创者。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与鲁迅相比的,只有唐代的一个韩愈。他们两人性格相同,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是相同的,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第二个和他 比拟了。”鲁迅给近代人的印象之深、文章传播力之强劲、感染力之深沉、描绘事态笔锋之犀利、对现实的透视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领袖群伦的。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后来经过整理修 订出版就是《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物。通过对中国小说起源、发展、演变的进程的考察与梳理,来探求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倒行错乱的作品里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来”。《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典小说发展史的专著,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先河。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指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中回顾了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的发生和演变,如《庄子》的小说观、桓谭的小说观、《汉志》的小说观、《隋志》的小说观、胡应麟的小说

观、《四库》馆臣的小说观,等等,他虽然没有正面归纳自己的小说观,但从其所述“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以及《汉志》小说“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等语来看,鲁迅也有着自己的小说观念。在 1924 年 7 月的西安暑期讲学中,他对自己的小说观作了明确阐释,他说:“《汉书·艺文志》上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这才近似现在的所谓小说了,但也不过古时稗官采集一般小民所谈的小话,借以考察国之民情、风俗而已,并无现在所谓小说之价值。”他进一步指出:“在文艺作品的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源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咏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所以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鲁迅受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小说起源于休息,这一结论透露出了鲁迅的小说观念。这与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叙述中国小说的历史从“神话与传说”开始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小说观念成为了鲁迅确定小说史叙述对象、评价古代小说作品的历史价值的核心思想和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