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太阳辐射的基本定律

(整理)太阳辐射的基本定律
(整理)太阳辐射的基本定律

二.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示意图

1.太阳能电池方阵:

太阳能电池单体是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尺寸一般为4cm2到100cm2不等。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0.5V, 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功率一般为

几瓦至几十瓦,是可以单独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合安装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满足负载所要求的输出功率(见图1-2)。

(1)硅太阳能电池单体

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一个晶体硅片组成,在晶体硅片的上表面紧密排列着金属栅线,下表面是金属层。硅片本身是P型硅,表面扩散层是N区,在这两个区的连接处就是所谓的PN结。PN结形成一个电场。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被一层抗反射膜所覆盖,以便减少太阳能的反射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

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结中产生一对对正负电荷,由于在PN结

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因而可以产生一个外电流场,电流从晶体硅片电池

的底端经过负载流至电池的顶端。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

图1-2 太阳能电池单体、组件和方阵

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表面间时,将有电流流过该负载,于是太阳能电池就产生了电流;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光子越多,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光子的能量由波长决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产生自由电子,一个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将仅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多余的能量将使电池发热,伴随电能损失的影响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下降。

(2)硅太阳能电池种类

目前世界上有3

种已经商品化的硅太阳单体组件

方阵

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对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所使用的单晶硅材料与半导体工业所使用的材料具有相同的品质,使单晶硅的使用成本比较昂贵。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晶体方向的无规则性,意味着正负电荷对并不能全部被PN结电场所分离,因为电荷对在晶体与晶体之间的边界上可能由于晶体的不规则而损失,所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一般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用铸造的方法生产,所以它的成本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属于薄膜电池,造价低廉,但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稳定性也不如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目前多数用于弱光性电源,如手表、计算器等。

一般产品化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3――15 %

产品化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1――13 %

产品化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8 %

(3)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个太阳能电池只能产生大约0.5V电压,远低于实际应用所需要的电压。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需把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含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一个组件上,太阳能电池的标准数量是36片(10cm×10cm),这意味着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大约能产生17V的电压,正好能为一个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进行有效充电。

通过导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被密封成的物理单元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等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太阳能电池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等的能力。其潜在的质量问题是边沿的密封以及组件背面的接线盒。

这种组件的前面是玻璃板,背面是一层合金薄片。合金薄片的主要功能是防潮、防污。太阳能电池也是被镶嵌在一层聚合物中。在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与接线盒之间可直接用导线连接。

组件的电气特性主要是指电流-电压输出特性,也称为Ⅴ-Ⅰ特性曲线,如图1-3所示。Ⅴ-Ⅰ特性曲线可根据图1-3所示的电路装置进行测量。Ⅴ-Ⅰ特性曲线显示了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传送的电流Im与电压Vm在特定的太阳辐照度下的关系。如果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路短路即V=0,此时的电流称为短路电流Isc;如果电路开路即I =0,此时的电压称为开路电压Voc。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等于流经该组件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P=V I 。

I: 电流Isc: 短路电流Im: 最大工作电流

V: 电压Voc: 开路电压Vm: 最大工作电压

图1-3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压上升时,例如通过增加负载的电阻值或组件的电压从零(短路条件下)开始增加时,组件的输出功率亦从0开始增加;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功率可达到最大,这时当阻值继续增加时,功率将跃过最大点,并逐渐减少至零,即电压达到开路电压Voc。太阳能电池的内阻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在组件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点,称为最大功率点;该点所对应的电压,称为最大功率点电压Vm(又称为最大工作电压);该点所对应的电流,称为最大功率点电流Im(又称为最大工作电流);该点的功率,称为最大功率Pm。

随着太阳能电池温度的增加,开路电压减少,大约每升高1 C每片电池的电压减少5mV,相当于在最大功率点的典型温度系数

为-0.4%/?C。也就是说,如果太阳能电池温度每升高1?C,则最大功率减少0.4%。所以,太阳直射的夏天,尽管太阳辐射量比较大,如果通风不好,导致太阳电池温升过高,也可能不会输出很大功率。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取决于太阳辐照度、太阳能光谱的分布和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量在标准条件下(STC)进行,测量条件被欧洲委员会定义为101号标准,其条件是:光谱辐照度1000W/m2

大气质量系数AM1.5

太阳电池温度25℃

在该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输出的最大功率被称为峰值功率,表示为Wp(peak watt)。在很多情况下,组件的峰值功率通常用太阳模拟仪测定并和国际认证机构的标准化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比较。

通过户外测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峰值功率是很困难的,因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的实际光谱取决于大气条件及太阳的位置;此外,在测量的过程中,太阳

能电池的温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户外测量的误差很容易达到10%或更大。

如果太阳电池组件被其它物体(如鸟粪、树荫等)长时间遮挡时,被遮挡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此时将会严重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效应对太阳能电池会造成很严重地破坏作用。有光照的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或所有的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所消耗。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由于热班效应而被破坏,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通二极管,以避免光照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组件所消耗。

连接盒是一个很重要的元件:它保护电池与外界的交界面及各组件内部连接的导线和其他系统元件。它包含一个接线盒和1只或2只旁通二极管。

2.充放电控制器:

充放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组过充电和过放电并具有简单测量功能的电子设备。由于蓄电池组被过充电或过放电后将严重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充放电控制器在光

伏系统中一般是必不可少的。充放电控制器,按照开关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可分为串联控制型和分流控制型;按照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开关控制型(含单路和多路开关控制)和PWM脉宽调制控制型(含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开关器件,可以是继电器,也可以是MOSFET模块。但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只能用MOSFET模块作为开关器件。

3.直流/交流逆变器: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电子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发出的是直流电,当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不可缺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发出的电能馈入电网。逆变器按输出波形,又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

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从长远看,SPWM脉宽调制正弦波逆变器将成为发展的主流。

4.蓄电池组:

其作用是储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1) 自放电率低;(2)使用寿命长;(3) 深放电能力强;(4)充电效率高;(5) 少维护或免维护;(6)工作温度范围宽;(7) 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5.测量设备:

对于小型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测量,如蓄电池电压和充放电电

流,测量所用的电压和电流表一般装在控制器面板上。对于太阳能通信电源系统、阴极保护系统等工业电源系统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往往要求对更多的参数进行测量,如太阳能辐射量、环境温度、充放电电量等,有时甚至要求具有远程数据传输、数据打印和遥控功能,这时要求为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应配备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微机监控系统”。

6.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

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分为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且软件设计先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负载用电量的计算,太阳能电池方阵面辐射量的计算,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用量的计算和二者之间相互匹配的优化设计,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倾角的计算,系统运行情况的预测和系统经济效益的分析等。硬件设计包括:负载的选型及必要的设计,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选型,太阳能电池支架的设计,逆变器的选型和设计,以

及控制、测量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对于大型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还要有方阵场的设计、防雷接地的设计、配电系统的设计以及辅助或备用电源的选型和设计。软件设计由于牵涉到复杂的辐射量、安装倾角以及系统优化的设计计算,一般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在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估算的办法。

太阳辐射的基本定律

太阳辐射的直散分离原理、布格-朗伯定律和余弦定律是我们所要了解的三条最基本的定律。

直散分离原理:

大地表面(即水平面)和方阵面(即倾斜面)上所接收到的辐射量均符合直散分离原理,只不过大地表面所接收到的辐射量没有地面反射分量,而太阳电池方阵面上所接收到的辐射量包括地面反射分量:

Q p = S p+D p Q T = S T+D T+R T

Qp: 水平面总辐射

Sp: 水平面直接辐射

Dp: 水平面散射辐射

Q T : 倾斜面总辐射

S T: 倾斜面直接辐射

D T: 倾斜面地面反射

布格-朗伯定律:

S D’= S0F m

S0:太阳常数1350W/m2

S D’:直接辐射强度

F: 大气透明度

m: 大气质量m=1/Sinα? P/P0

α: 太阳高度角

Po: 标准大气压

Sinα = SinφSinδ+Cos φCos δCosω

δ: 太阳赤纬角

δ=23.5Sin(360*(284+N)/365)

φ:当地纬度(0 -90?)

ω:时角(地球自转一周360度,24小时)15度/小时或4分钟/度

余弦定律:

Sp’ = S D’ Sinα

S T’ = S D’COS

D T’ = Dp’(1+CosZ)/2

R T’ = Qp’(1-CosZ)/2

Q T = S T+D T+R T

⑴太阳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以某高山

气象站为例):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前10年的平均数据。

纬度: 北纬 30-45 度

经度: 东经 90-120 度

海拔: 1000-4000 米

最长阴雨天: 3 天

水平面全年总辐射量为:165千卡/厘米2。

太阳电池方阵面上的总辐射为180千卡/厘米2。

负载情况

电源系统容量设计步骤:

①太阳电池组件的选型:

太阳电池选用秦皇岛华美光伏电源系统有限公司的组件

型号为:33D1312X310

开路电压:21V

短路电流:2.4A

峰值电压:17V

峰值电流:2.235A

峰值功率:38 Wp

②计算等效的峰值日照时数:

全年峰值日照时数为: 180000×0.0116=2088 小时

0.0116为将辐射量(卡/cm2)换算成峰值日照时数的换算系数:

峰值日照定义: 100毫瓦/cm2=0.1瓦/cm21 卡=4.18焦耳=4.18瓦秒 1小时=3600秒

则: 1卡/cm2=4.18瓦秒/卡/(3600秒/小时×0.1瓦/cm2)=0.0116 小时cm2/卡

于是: 180000卡/cm2年×0.0116 小时cm2/卡=2088小时/年

平均每日峰值日照时数为:2088÷365=5.72 小时/日

③根据系统工作电压等级确定太阳电池组件的串联数:

系统工作电压一般选择原则:户用系统为12VDC或24VDC;通信系统为48VDC;

电力系统为110VDC;大型电站为

220VDC%或更高。

每块标准组件峰值电压为17V,设计为对12V 蓄电池充电,4块组件串联对48V蓄电池充电,因此,所需太阳电池的串联数为4块。

④计算每日负载耗电量为:4300Wh÷48V=

89.6Ah

⑤计算所需太阳电池的总充电电流为:

89.6Ah×1.02/(5.72h×0.9×0.8)=22.19A

其中: 0.9: 蓄电池的充电效率

0.8: 逆变器效率

1.02: 20年内太阳电池衰降,方阵组合损失,尘埃遮挡等综合系数。

⑥计算所需太阳电池的并联数为:

22.19A÷2.235A/块=10块

⑦计算所需太阳电池的总功率为:

(10×4)块×38峰瓦/块=1520 峰瓦

⑧计算所需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选用江苏双登全密封阀控式工业用铅酸蓄电池

89.6Ah/天×3天(连续阴雨天数)÷0.68=400Ah

0.68:蓄电池放电深度。

选用 GFM-400型蓄电池(10小时放电率的额定容量为400安时)24只(48V)。

上面的计算可以由设计软件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下面给出一个计算实例:

热辐射计算公式

传热学课程自学辅导资料 (热动专业) 二○○八年十月

传热学课程自学进度表 教材:《传热学》教材编者:杨世铭陶文铨出版社:高教出版时间:2006 1

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面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2

传热学课程自学指导书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的核心、重点及前后联系 (一)本章的核心 1、导热、对流、辐射的基本概念。 2、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 (二)本章重点 1、导热、对流、辐射的基本概念。 2、传热过程传热量的计算。 (三)本章前后联系 简要介绍了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和传热过程 二、本章的基本概念、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 (一)本章的基本概念 1、热传导 导热(Heat Conduction):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 特点:从宏观的现象看,是因物体直接接触,能量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中间没有明显的物质迁移。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体的导热机理: 气体: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导电固体:自由电子不规则运动相互碰撞的结果,自由电子的运动对其导热起主导作用。 非导电固体:通过晶格结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热量传递,即院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振动。 液体: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的作用。 热流量: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称为热流量,用Ф表示,单位为W。 3

科学七年级下册《阳光》知识点总结

8.1一对一科学《阳光》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阳光 一、太阳辐射能 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 量叫太阳辐射能。 2、阳光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3、地球获得的太阳光辐射可以认为是平行的。 4、阳光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热辐射是相同的。但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太阳的辐射热的 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要强。 5、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提供最重要的能源,与地球生物息息相关。 二、阳光的传播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强的天然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黑夜里手电筒光、穿过门缝的缕缕阳光、成影和 小孔成像,都说明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 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光在水 3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 2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 。 4、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物距u) 和所成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v)。当u>v时,像小于物;当u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_黑体、白体、镜体、透明体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白体、镜体、透明体 凤谷工业炉 吸收率α=1 的物体叫做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 反射率ρ=1 的漫反射的物体叫做绝对白体,简称白体;反射率ρ=1 的镜面反射的物体叫做镜体; 透过率τ-1 的物体叫做绝对透明体,简称透明体。这些都是假想的物体。对于红外辐射,绝 大多数固体和液体实际上都是不透明体,但玻璃和石英等对可见光则是透明体。 注意,所谓黑体或白体,是指物体表面能全部吸收或全部反射所投射的辐射能而言,所以黑体并不一定是黑色,白体并不一定是白色。看起来是白色的表面,也可能具有黑体的性质,这是因为 : 大部分热辐射的波长在 0.1~100μ m之间,而可见光辐射能的波长约有 0.38~0.76 μm之间。 这样,如果一个表面除可见光辐射范围外对其余所有的热辐射具有很高的吸收率,则它将几乎吸收全部的投射辐射,而反射的部分只有很小的份额,从这个意 义上说,该表面近似黑体,可是,它所反射的那很小的份额都处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因而该表面呈现白色。例如,冰雪对人眼来说是白色的,它对可见光 是极好的反射体,但它却能几乎全部吸收红外长波辐射( α=0.96) ,接近于黑体。 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是物体表面的颜色,而是表面的粗糙度。不管什么颜色,平整磨光面的反射率要比粗糙面高很多倍,即其吸收率要比粗糙面小得很多。 气体无反射性,ρ=0;单原子气体,对称性双原子气体等不吸收热辐射线,透过率τ=1,可称为“透明体”,或“透明介质”。空气中有蒸汽、 CO2时,就变成有吸收性的介质。 实际固体的吸收率除了与表面性质有关外,还与投人辐射的波长有关,即物体的 . 单色吸收率αλ、随投射辐射的彼长而变。

热辐射基本定律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smyt_1983 ?2位粉丝 ? 1楼 在工程技术中,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换热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太阳对大地的照射是最常见的辐射现象。高炉中灼热的火焰会烘烤得人们难以忍受…太阳对人造卫星的辐射,会使卫星的朝阳面的温度明显地高于卫星背阳面的温度;高温发动机部件与飞机机体之间的辐射换热严重地影响着飞机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等等。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辐射换热的研究。 本章首先介绍辐射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然后重点讨论物体之间的辐射换热规律;最后对气体辐射换热的特点作扼要的介绍。 第一节基本概念 1-1 热辐射的本质和特征 由于不同的原因,物体能够向其所在的空间发射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效应,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效应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人们可以利用无线电波传送信息,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进行零件探伤,利用热射线传递热能,等等。人们根据电磁波不同效应把电磁波分成若干波段。波长λ=0.38一0.76μm的电磁波段称为可见光波段λ=0. 76—1000 μm的电磁波段称为红外波段(一般将红外波段范围又分为近红外波段和远红外波段,近红外波段为λ=0.7—25μm,远红外波段为λ=25—1000μm);波长大于1000μm的电磁波段称为无线电波段(根据其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雷达、视频和广播三个波段);波长小于0.4μm的电磁波依次分为紫外线、x射线和Y射线等。可见光和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后产生热效应,即波长λ=0.1—1000 μm范围内的电磁技能被物体吸收变为热能,因此,这一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称为热射线。因为在一般常见的工业温度条件下,其辐射波长均在这一范围,所以本课程所感兴趣的将是热射线,下面将专门讨论这一波长范围内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吸收的规律。 一、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单选题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 1~2 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 .年均温高 B .地势高 C .降水丰富 2.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 .多云雾 B .多晴天 C .多平原 3.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D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 4.下列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 细) ,读图回答 5~7 题(注:大气透明度往往与大气密度、天气有关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D .距海远 D .多高原 5.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 乙两地 A .纬度相当 B .海拔相当 C .距海远近相同 D .大气透明度相近

6.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①⑤ B .②⑦C.③⑧ D .④⑥ 7.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 A .地面辐射弱B.太阳辐射强C.大气反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 该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 题 8.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① 纬度低② 海拔较高③ 云量少,晴天多④ 上空臭氧少 9.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缺 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③ 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④由于太阳能 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 A .①② B .③④C.②③ D .①④ 成语“蜀犬吠日”是指四川盆地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据此完成10~11 题 10.对于“蜀犬吠日”这种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四川气候湿润,地形封闭,云雨天气多,对太阳的辐射削弱作用强B.四川盆地纬度低,光照时间短 C.四川盆地海拔低,距离太阳遥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D.四川盆地地势低,周围的山地高原遮挡了较多的太阳辐射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 B.“蜀犬”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光球层 C.太阳能量主要来自于内部核裂变 A .① ② B .③ ④C.② ③ D .① ④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阳光 第一节 太阳辐射能》_1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下)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引入: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介绍辐射能: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 量,这种能量叫做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光和热。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 1、其他的恒星是不是辐射源? 2、宇宙中这么多恒星,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它们发出的光和热? 学生回答:1、是,因为恒星可以自行发光发热 2、因为他们离地球十分遥远,所以地球观察 到的恒星只是一个发光点,有的恒星单位时间发出 的辐射能比太阳多 向学生提问: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吗?太阳距离地球有多远? 通过PPT告诉学生:地球离太阳很远,距离太阳约1.5万亿千米,体积比太阳小的多。照射到地 球的太阳光几乎是平行的 让学生阅读:点光源. 学生讨论 总结出课题: 1.太阳是一个 巨大的能源 学生看PPT讨 论太阳辐射能 的主要形式。 学生思考 与讨论,1、其 他的恒星是不 是辐射源? 2、为什么 我们感觉不到 它的光和热? 学生思 考:太阳以怎 样的形式向地 球辐射能? 学生阅读:点 光源。 学生观察 PPT:太阳能飞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和总结能 力。 通过学生思考问 题,培养学生思 考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 通过讨论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并培养学生归纳 总结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获取重 要信息能力。

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量是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的,这就是为

结论: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 白色物体不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应用: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白色衣服? 太阳的光、热辐射,一方面随着辐射的距离增大,受照射面积上的辐射量就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在相同距离处,同一面积上所受到的辐射量,与太阳光线对受照面的倾角大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最强,而倾角越小,即太阳光线越倾斜时,单位面积上受到的辐射量就越小。 冬季与夏季的气温差别,主要就是由于阳光照射地球表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所致。 思考与讨论: 1.在阳光下,沙漠中的黑色石头比周围的沙子烫得多,为什么?论夏天人们为 什么喜欢穿白 色衣服? 学生思考 与讨论:1.在 阳光下,沙漠 中的黑色石头 比周围的沙子 烫得多,为什 么? 2.贮存天 然气的球柜为 什么要漆成白 色? 题能力,巩固所 学知识。培养学 生知识应用能 力。 巩固所学知识。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知识应 用能力。 培养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培养学 生知识应用能 力。 培养学生利用所 用知识点,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发光的物体》教案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发光的物体》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发光的物体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 2、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1、介绍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1、教师:你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 (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 2、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 (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三、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1、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四、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1、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

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 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 3、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太阳能知识简介

太阳能知识简介 一、太阳能常识问答 1.什么是太阳能?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态球体,它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她不断向宇宙空间发射电磁波,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所谓太阳能实际上就是指太阳的辐射能量。其主要能量集中在0.3μ~3.0μ(微米)的波段,因此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到达地表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 2.太阳能量有多大?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功率为1.7x1017瓦,相当于全世界发电量的几十万倍。另外有一个术语叫太阳常数,指的是:日地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表面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国际通用标准为1353瓦/米2。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到空气分子、水蒸气和灰尘的散射和吸收,会显著衰减。对于某一地区来讲,一年总会有一天,当天空情况极为良好的时候,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最接近太阳常数,但这一天并不一定是夏天。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各地气象单位一般都有当地一年的太阳辐射观测数据。 3.一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多少能源?减少多少大气污染?以北京为例,每平方米采光面积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标煤120kg,二氧化碳216kg。 4.什么是选择性吸收涂层? 由于太阳能的主要能量是集中在0.3~3.0μ(微米)的波段,五十年代末,以色列科学家Tabor提出了光谱选择性吸收理论。他要求吸收部件表面在0.3μ~2.5μ太阳光谱内具有较高吸收率(α),同时在2.5μ~5.0μ红外光谱范围内保持尽可能地的热发散率(ε),换句话说就是使吸收表面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其辐射热损。这种表面涂层就是所谓选择性吸收涂层。显而易见,涂层的两个重要参数α、ε对提高集热器的热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81~1983年间,桑普研制成功了铝阳极化电解着色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吸收率为α=0.92~0.96、发射率ε=0.10~0.20。1986~1988年研制成功黑钴选择性吸收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光谱选择性(α=0.92~0.96ε=0.06~0.08),适合应用在工作温度较高的真空集热管上。采用该涂层生产φ65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其性能已达到荷兰菲利普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 二、太阳能热水器常识 1.太阳能热水器是如何工作的?

会发光的物体

会发光的物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会发光的物体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 2、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1、介绍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1、教师:你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 (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 2、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 (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三、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1、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四、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1、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

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 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 (绿灯-前进、红灯-停止) 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 3、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系统知识点汇总 [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的热量变化不至于过剧烈,并使地表少受外来天体的撞击。 (2)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气对水的循环、地表形态等都起着重大影响。 (3)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成分 含量 作用 干洁 空气 氮 (N2) 约占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O2) 约占21%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CO2) 很少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 (O3)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水汽 很少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 3、大气的垂直分层(见下面的图表) 层次 高度 特点 形成原因 对流层 ①低纬17-18千米 ②中纬10-12千米 ③高纬度8-9千米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气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到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②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含量极少,能见度好,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响,到30千米以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第7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第七章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在工程技术中,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换热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太阳对大地的照射是最常见的辐射现象。高炉中灼热的火焰会烘烤得人们难以忍受‘太阳对人造卫星的辐射,会使卫星的朝阳面的温度明显地高于卫星背阳面的温度;高温发动机部件与飞机机体之间的辐射换热严重地影响着飞机的结构与强度设计,等等。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辐射换热的研究。 本章首先介绍辐射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然后重点讨论物体之间的辐射换热规律;最后对气体辐射换热的特点作扼要的介绍。 第一节基本概念 1-1 热辐射的本质和特征 由于不同的原因,物体能够向其所在的空间发射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效应,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效应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人们可以利用无线电波传送信息,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进行零件探伤,利用热射线传递热能,等等。人们根据电磁波不同效应把电磁波分成若干波段。波长λ=0.38一0.76μm的电磁波段称为可见光波段λ=0.76—1000 μm的电磁波段称为红外波段(一般将红外波段范围又分为近红外波段和远红外波段,近红外波段为λ=0.7—25μm,远红外波段为λ=25—1000μm);波长大于1000μm的电磁波段称为无线电波段(根据其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雷达、视频和广播三个波段);波长小于0.4μm的电磁波依次分为紫外线、x射线和Y射线等。可见光和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后产生热效应,即波长λ=0.1—1000 μm范围内的电磁技能被物体吸收变为热能,因此,这一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称为热射线。因为在一般常见的工业温度条件下,其辐射波长均在这一范围,所以本课程所感兴趣的将是热射线,下面将专门讨论这一波长范围内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吸收的规律。 一、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1、发射辐射能是各类物质的固有特性。当原子内部的电子受温和振动时,产生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发出电磁波向空间传播,这就是辐射。由于自身温度或热运动的原因面激发产生的电磁波传播,就称热辐射。显然,热辐射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可从几万分之一微米到数千米,它们的名称和分类如图所示。通常把λ=0.1—100μm范围的电磁波称热射线,其中包括可见光线、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具有波动和量子特性。 2、特点 热辐射的本质决定了热辐射过程有如下三个特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青年供幼儿感受太阳光的明亮和热量。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星星。 2、收集有关现代科技对光的应用的录像片,如X光的应用等。 3、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4、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教师(介绍材料):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2、引导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教师:你刚才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4、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科学七年级下册《阳光》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阳光 一、太阳辐射能 1、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太阳辐射能。 2、 阳光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3、 地球获得的太阳光辐射可以认为是平行的。 4、 阳光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热辐射是相同的。但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太阳的辐射热的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要强。 5、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提供最重要的能源,与地球生物息息相关。 二、阳光的传播 1、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强的天然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黑夜里手电筒光、穿过门缝的缕缕阳光、成影和小孔成像,都说明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 2。 4、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物距u )和所成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v )。当u>v 时,像小于物;当u

科学七年级下册《阳光》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册《阳光》知识点总结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13118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三章 阳光 一、 太阳辐射能 1、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太阳辐射能。 2、 阳光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3、 地球获得的太阳光辐射可以认为是平行的。 4、 阳光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热辐射是相同的。但黑色表面的物体吸收太阳的辐射热的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要强。 5、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提供最重要的能源,与地球生物息息相关。 二、 阳光的传播 1、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强的天然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黑夜里手电筒光、穿过门缝的缕缕阳光、成影和小孔成像,都说明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 3 2。 4、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物距u )和所成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v )。当u>v 时,像小于物;当u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期末复习】所有知识点+光照图专题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1、天体的种类 (1)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 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形态物质。 (2)人造天体——运行在宇宙中的卫星、飞船等。 2、天体系统地球 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成员: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及行星际物质。 2、中心天体:太阳。(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以上;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3、八大行星的分类及特点 质量小大较大 体积小大较长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1)同向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均是自西向东。 (2)共面性: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均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温馨提示】 (1)哈雷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2)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大部分是自西向东,只有金星(自东向西) 和天王星除外。(3)冥王星属于矮行星。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并不显眼;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一样,自 身不发光,靠发射太阳光而发亮。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原因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适宜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核心温度可达到1500万开,表面温度约6000开。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方式被称为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及能量分布 ①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主要在0.15-4.0微米之间。 ②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 50%。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 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特点 【温馨提示】 (1)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称为“太阳外部结构”,它 并不代表太阳的整体结构。 (2)黑子不黑!它只是温度比光球层其他区域温度略低,只是看起来有些暗。 (3)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的夜晚,当地极夜时是观测极光的最佳时机。 太阳活动含义意义大气层活动周期 太阳黑子 光球层上因温度较周 围低而呈现的暗黑色 斑点 太阳活动强弱 的标志 光球层 约11年,且黑 子数目增多时, 耀斑也强 耀斑 色球层上某些区域, 短时间内突然爆发, 出现增亮的斑块 是太阳活动最 激烈的显示 色球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世界许多地区的年降水量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2)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5)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 布 (1)纬度因素:一般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2)昼长因素:一般昼长越长,太阳辐射越多。白昼 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3)地势因素:一般地势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地势 越高,大气层越薄,透明度越高,日照时数越长。 (4)天气因素:晴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削弱作用弱, 日照时数长。

(整理)太阳辐射的基本定律

二.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示意图 1.太阳能电池方阵: 太阳能电池单体是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尺寸一般为4cm2到100cm2不等。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0.5V, 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功率一般为

几瓦至几十瓦,是可以单独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合安装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满足负载所要求的输出功率(见图1-2)。 (1)硅太阳能电池单体 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一个晶体硅片组成,在晶体硅片的上表面紧密排列着金属栅线,下表面是金属层。硅片本身是P型硅,表面扩散层是N区,在这两个区的连接处就是所谓的PN结。PN结形成一个电场。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被一层抗反射膜所覆盖,以便减少太阳能的反射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 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结中产生一对对正负电荷,由于在PN结 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因而可以产生一个外电流场,电流从晶体硅片电池

的底端经过负载流至电池的顶端。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 图1-2 太阳能电池单体、组件和方阵 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表面间时,将有电流流过该负载,于是太阳能电池就产生了电流;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光子越多,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光子的能量由波长决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产生自由电子,一个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将仅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多余的能量将使电池发热,伴随电能损失的影响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下降。 (2)硅太阳能电池种类 目前世界上有3 种已经商品化的硅太阳单体组件 方阵

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

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会发光的物体》,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道许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 2、提供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朋友》。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光源。 1、介绍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幼儿讨论,扩展对光的认识。 1、教师:你发现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 (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教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现。)

2、教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教师继续用图示记录。) 三、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1、教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需要电力等。) 四、师生共同讨论光的用途。 1、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光的作用。 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志。(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 3、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006太阳辐射

地理大题答题模板006 太阳辐射 一、真题引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台湾省的年太阳辐射量(单位:千卡/m2)的分布示意图。 (1)简述台湾省的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二、思维建构 1.核心概念 太阳辐射强度:指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计量单位为W/m2. 太阳辐射量(光照量)=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2.画图解释 (1)垂直投射到地球表面(太阳辐射指的是太阳光线的垂直分向量) (2)纬度位置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太阳直射点处太阳光线穿透大气路径最短,故太阳辐射最强;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辐射越弱)

(3)海拔高度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左图表示海拔越高,太阳辐射穿透大气路径的长度越短,太阳辐射越强。右图表示海拔越高,光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量越大。 (4)天气状况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3.概念辨析 (1)达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 (3)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影响土温气温)←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地面性质4.概念建构(用思维导图形式可视化与地理概念相关的地理事象)

三、解题笔记 太阳辐射强度纬度位置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如果纬度低地区太阳辐射量少, 则强调降水较多,晴天日数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如果纬度高地区太阳辐射量多, 则强调夏季昼长且晴天日数多) 海拔高度 (同纬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线穿透大气路径越短,大 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越强 天气状况 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 污染状况 人类活动越少,污染越少,大气透明度越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光照时间 昼长 夏季昼较长,光照时间也较长; 海拔高的地区,昼长较同纬度低海拔地区长 晴天日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或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日数多,光照时间长; 批注:有时考查空间尺度较小的区域时,还要考虑 (1)湿润区盆地地形对水汽的郁闭作用:可答“(湿润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云雾天多”,比如四川盆地。 (2)坡向: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辐射强(辐射弱);阳坡向阳,辐射强;阴坡辐射弱。 (3)坡度:不同坡度,太阳辐射量是不一样的。一般是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形态。 四、真题解析 ①读材料:只字不差地阅读图文材料,圈画关键字词(时间、空间、地理要素) ②审题:圈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时间、空间、地理要素、动词、限定词) 本题题目较简单,图解省略。但是本题有两问,第二问应该在第一问描述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可见地理必备知识点08)。 ③解题:结合已知信息,按照答题模板一一分析

宇宙中地球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亠、要点总结: 1.天体的定义: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 天体的分类: (1)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 物质等。 (2)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 太空垃圾等。 4.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 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第二节 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 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原因: (1 )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运行轨 道。 (2)自身条件(内因):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产生了 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气;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液态水。 河外星系 其它恒星系/其它行星系 太阳系 ------ 地月系 银河

二、图表说明: 1. 图1-3 (课本第8 面)太阳系示意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轨道与巨行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灰渣多)。 (3)认识彗星的特点;扁长的椭圆轨道,彗尾的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有关(近长远短)。 (4) 2.教材第11页行星基本数据表 (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除地球外最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及原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 量。 2.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 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3.狭义的太阳能仅指太阳辐射能,广义的太阳能不仅包括太阳辐射 能,还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农业生 产光合作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晾晒衣服、粮食);(2)为人类提供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风能、水能)。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选题 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年均温高B.地势高C.降水丰富D.距海远 2.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多云雾B.多晴天C.多平原D.多高原 3.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 4.下列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5~7题(注:大气透明度往往与大气密度、天气有关) 5.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B.海拔相当C.距海远近相同D.大气透明度相近

6.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 7.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弱B.太阳辐射强C.大气反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 该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②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缺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能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成语“蜀犬吠日”是指四川盆地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据此完成10~11题 10.对于“蜀犬吠日”这种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四川气候湿润,地形封闭,云雨天气多,对太阳的辐射削弱作用强 B.四川盆地纬度低,光照时间短 C.四川盆地海拔低,距离太阳遥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D.四川盆地地势低,周围的山地高原遮挡了较多的太阳辐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 B.“蜀犬”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光球层 C.太阳能量主要来自于内部核裂变 D.地球上绝大多数能源都来自太阳能,比如风能、核能和化石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